第一篇:随笔写作流淌生命的诗意
在随笔写作中流淌生命的诗意
随笔不拘一格,可以充分表现自我。随笔形式多样,笔调各异,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洋洋洒洒几千字,不嫌多;点点滴滴几十字,不嫌少;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可以充分地表现自我,体现了文章的个性化。因此,在新课改大背景下,注重作文的写作的随笔化,将写作置于生活化、日常化的情境中,可以提升孩子们表达表现的欲望,增强表达的自觉性。情感涌动之际,灵感闪现之时的写作让作文更具灵性。
让写作回归随意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中并不总是正襟危坐,惊涛骇浪的。常态的生活是平淡而有味的,有很多无法预约的故事,也有很多不期而遇的情思。生活的本色是恬淡的,作文也应是这种生活的写照。但这些情感的涌动和灵感迸发只有在作文课上才有吗?显然不是,这些情思和感受随时都可以流淌出来!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下列方法体现作文的随意。
随时随地:随笔可以随时写,让同学们写在平时,不管在课间、阅读课上、自习时间、语文课堂还是周末、假期,灵感闪现之时,情感涌动之际,均可以挥笔作文。写作的地点不仅局限在教室和书桌前,随笔本在手,可以随地写,操场、宿舍、野外、电视机前都是写作的场所,作文的时空广袤无垠。
随遇随历: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亲身经历的事情,在现实生活和思想驰骋的情感世界的波澜,在阅读体验中的种种情思,形成随手而写的习惯。
随情随意:真实的自我是率性的,面对自己的写作需要袒露出诚实的自我。尽管随笔中的自我可能是自私的、狭隘的“小我”,但缺失“真我”!“真我”是会变化的,从“小我”变成“大我”的过程就是人格发育的过程。
随形随体:随笔不拘一格,散文,小说,诗歌,童话等只要适合自己,自己喜欢都可;不受字数限制,根据需要而定;它形式多样,笔调各异,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洋洋洒洒几千字,不嫌多;点点滴滴几十字,不嫌少;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可以充分地表现自我,体现了文章的个性化。
随读随评:自己写完的作品,读一读;可以可以读一读同伴的作品,当然可以和老师进行交流,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读经典的作品。读完后自己和同伴师长互相品评借鉴。
随改随展:经过阅读和交流的随笔,随手进行修改,修改成文的随笔,誊抄在自己的作品集中,在课堂上口头发表,在班级作品集展出,在校刊、各级报刊投稿发表,以写促写!
在随笔化写作中,教师和学生建立随笔本进行练笔积累,无需写在专门的作文课写在作文本上,同学们可以随意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日记本、读书笔记本、随笔本均成为笔耕的田园。教师和学生通过随笔本进行交流和笔谈,相互交流、评点、修改,共同提高。
放开了对学生作文内容限制,从内容上来说,“随笔”不是漫无目的,不是随心所欲,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强调一种心灵的自然倾泻,一种真情的自然抒发,一种生活的真实感悟,它可以是对生活的真实记录,对人生的点滴感受,也可以是对现象、事件的看法,见解;它的主
要目的还是唤起同学们心中那种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写作内容不拘一格,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随意而作,率性而为。
经过探索与梳理,我们形成了随笔化作文教学体系,将日记、随笔作为作文基本内容。初步做到提笔能写,下笔成文,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文,言之有理。平日以写日记随笔为主,所做、所观、所闻、所感、所想,尽收笔下。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初中生应达到的写作要求,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教学操作流程为:平日或日记或随笔或阅读笔记,做到每日一记;写作课进行日记随笔读评交流;做专题写作指导;修改、加工、润色;作品誉抄入集。采用日记积分法、随笔读评法、作品专辑法、发表激励法、师生同写法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坚持读写并重,以读促写,以量变促质变,厚积而薄发。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用简约的教学环节予以定型:读——评——改——展。突出一写三读:写完随笔后读自己的作品,读同伴的作品,读经典的作品。在阅读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自悟。评改体现自改和同伴的互助。展示重在激励,给学生更多的发表机会,小组内发表,口头发表,在个人作品集、班级作品集、年级作品集、校刊,再到推荐投稿,在报刊发表等刺激激励!
随笔写作回归写作主体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很多学生作文写的不算好,但是日记随笔却写的非常好。究其原因,我认为一个是源于自己内心倾吐感情的需要,而另一个则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应付工事。没有写作的欲望和兴趣,被动地写作,那写作的效果怎能会好呢?只有学生意识到,写作是一种自我表达,完全是自己的事,自己是写作的主人。那他才会尽心竭力的去做好,才为他的写作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写作也不只是学生自己的事,语文教师的写作水平和学生的作文水平息息相关。语文教师自身写作能力的好坏往往决定了写作教学的效果,更决定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水平。一部分语文教师写作能力欠缺,或者没有写作的切身感受,在指导和评价学生作文时缺乏针对性。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教师经常动笔,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笔,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而教师“下水”则是一种言传身教、最有说服力的作文指导,可以起到比书上的范文更直接的示范作用。
因此,我们要求老师写下水文、随笔。鼓励老师和学生进行习作交流。这样教学就不会出现空对对,教师和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共同写作的快乐中实现双赢,一个擅长写作的老师往往能点燃学生一生的写作兴趣、成为其动力之源。他对学生写作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和持久的内驱力,使其终生受益。因此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将教师发表的文章介绍或印发给学生,诚恳地与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在写作中编织美好的生活。
让作文回归真实
写作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营造写作的情境和捕捉写作的机会是同等重要的,因为这等激
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并且能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体验到写作带来的快乐。例如:新学年一开始,学校都组织军训,我们就让学生以军训为话题作文;还让学生写——玩不够的假期;学生喜欢看电视,我们让学生写我最喜欢的一则广告或其它电视节目;另外,我们还相机捕捉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让学生写作。我们就曾让学生写过《老师发火后的反思》、《我为什么不举手》,《给老师布置作业》等,效果非常好。这样的写作,学生感觉作文离自己并不遥远,既不空洞,又不枯燥。甚至有的学生感觉,作文真实的表达是一种幸福!
著名作家莫言说“文章是流出来的”。其实,每个人的文章都应该是自己体验的结果,都应是自己感情的自然流淌。但可惜只有很少的学生能在文中抒发自己的真情。电视节目中焦点访谈、实话实说、面对面这些栏目为什么这么受人欢迎,很重要的一点,这些节目都直面社会上、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丝毫不回避生活中的弊端、失误。它们发出了人们心底的声音,所以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是作文教学中,很多老师是不能容忍学生说真话的。例如,一写理想,必须远大和崇高,网上热炒的一位小学生写他的理想是做一条狗,来守护自己守寡而胆小的母亲。但他的老师认为这不是作文,这样的作文当然是不合格的。在很多人看来,理想应该是崇高的、美好的。而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再来思考:这个学生的理想是透露了对母亲的深情挚爱,正是百分之百的大实话,纯真得可爱,充满了伦理之美,人性之美,真是感人至深!况且,“人变狗”,还颇有童话色彩!这样的作文正是需要大力倡导的!最可贵的一点是,说的都是内心真实的想法,是“真情”!
真实的表达可能很多是自私狭隘,以自我为中心的灰色情感,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虚假的崇高,那学生的文章必然陷入假大空的泥坑,迷失了自我。长期习惯于说假话、空话,这会对学生言语人格造成伤害。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曾说过,不要拒绝学生作文中的灰色,否则你也把学生真诚的心扉关闭了。因此,我们不能把作文当成道德评判,要还作文以本来面目,说真话,抒真情!其实写作教学将“小我”变为“大我”的过程,其实触及到写作的本质,作文即为做人,指导写作就是全面育人!
真情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校有300多篇学生的文章发表和获奖。给我们触动最大的不是那些优秀生的文章,而是那些所谓差生的文章。他们的文章发表,纯粹得益于情感,真挚朴素的情感让我们能触摸得到他们心灵。与其说是他们文章写的好,不如说文中写出了自己真切的感情,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写出了心声,是自己感情的流淌。如果我们学生都能用心的去感受生活,在作文中倾吐感悟,抒发真情,作文有何难!
让作文回归朴素
真理往往是朴素的,作文教学也不例外。我们认为作文教学有两条非常朴素的道理:在阅读中学会写作,在写作中学会写作。
方法技巧是次要的,提升综合文化底蕴和写作眼界才是正途。这就是为什么罗大佑和李海鹰才能创作出经典歌曲的原因。除了有个性化的情感和灵感外,他们有高深的艺术素养是创作的根基。
作文是倾吐,而阅读则是吸收。阅读是作文的根,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吐故纳新方能使读写
相贯通,也能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源泉。我们的古人有很多论述发人深思,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等等。对这些论述稍加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写作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几乎所有的作文水平高的学生都喜欢读书,都有大量课外阅读的习惯。他们的语文素养高,写作能力强,得益于自己的大量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还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大量文学营养的汲取,有助于学生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
阅读是吸收,是积累,但同时阅读也是对话,是体验。如果仅仅是前者的话,那读者就仅仅是容器。阅读是另一种生活,虽然没有去过大海深处,但是可以跟着凡尔纳通过《海底两万里》欣赏海底那深邃和缤纷的景象;虽然没有到过仙境,但是《西游记》的精彩纷呈也会让读者连呼过瘾的,更不必说还有异域风情、和千年追思、未来畅想了。如果阅读不是体验的话,那么何来“书中自由黄金屋,书中自由颜如玉,书中自有千种粟”?通过阅读绝不仅仅是积累语言,更重要的是丰富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形成语感。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仅靠每学期十多次的作文训练,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根本不可能的。作文和作文训练仅仅是一个形式。可以说,一篇成功的文章背后,是深厚的生活储备,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以及文字和表达诸方面因素的综合积累。提高写作水平,应从日积月累的生活素材、生活感受、文字表达方面下功夫,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日记和随笔就是最适合的选择。当代著名作家周国平说:“日记是最纯粹的私人写作,是个人精神生活的隐秘领域。在日记中,一个人只面对自己的灵魂,只和自己的上帝说话。这的确是一个神圣的约会,是决不容许他人在场的……我甚至相信,一切真正的写作都是从写日记开始的。”之所以被称为真正的写作,就是日记的写作不是为了老师检查,同学评判,或者予以发表。不必顾虑要有读者意识。它只要求忠实学生自己的灵魂,他们写作日记仅仅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思,满足心灵的需要。同理,随笔也是纯自然的练笔,它形式自由,没有时间、字数等限制,写作内容不拘一格,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随意而作,率性而为。看似随意、幼稚的随笔背后是学生思想、语言包括生活感受的成长过程,这就是真正的写作。所以,我们把让学生坚持写日记和随笔是作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作为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重要内容,让同学们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通过大量练笔,写出手感,写出情思,写出自我!
写作看似是相对独立的,其实,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来审视,写作是语文课程中的一个枝干,它贯通着生活,和经历、情感、体验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过程其实就是引导一个个生命走向健康明朗的新天地的过程,因为他们都指向教育的真谛——育人!北京大学国学院院长袁行霖谈“国学”之用时谈到: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中没有历史,我们的思考中没有哲理,我们的生活将成为什么样?通过随笔写作,可以促使教师和学生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在不断的思考和写作中,做得精彩,活得精彩,在随笔写作中流淌出生命的诗意!
第二篇:流淌诗意的语文
流淌诗意的语文
流淌诗意的语文
摘要:随着人们的知识层次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增强,对教育的要求也在日益提升。当选进语文教材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经典佳作时,我们说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诗意。笔者认为诗意语文要将给人以美感享受作为追求的目标。以“博”、“ 实”、“悟”、“美”四字构建诗意语文课堂,让诗意在语文课堂里流淌,让学生立身诗意语文的殿堂。关键字:诗意语文 博 实 悟 美
随着人们知识层次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不断增强,对教育的要求日益提升。就如语文,不少人将语文提高到跟艺术一样的一门学科。袁卫星老师对语文有这样一段描述:“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语文这么诗意,这么难,很多人害怕了。
语文新课程标准说,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摆脱传统语文教学的应试思想的束缚,将立足点放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上。当我们面对学生呆滞的眼神,无动于衷的冷漠表情,我们要大胆创新。吕型伟先生说过,“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教法、创新课堂,巧妙拨动学生心中敏感的那根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使他们活跃的智慧和鲜明的想象力得到发展。如此下来,语文该怎么教呢?我们越发迷惘。
或许,我们不能像于永正老师、孙双金老师、窦桂梅老师等特级教师那样旗帜鲜明的展现自己的风格,但我们不乏勤学好学之心,我们同样会思考,我们可以选取一种思想,来模仿、反思、突破,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们再看袁老师的那句话,所写都是语文的内容。稍微用心研读一下教材,就会发现,选进语文教材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经典佳作。这些精约优美、含蓄深厚的文字,经历了时间长河的淘炼,闪烁着人类的精神之光,负载着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和人类绵延千年的文明。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语文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以诗意的内容作为载体。因此可以说,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灵魂是诗意,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应该是诗意的。
结合语文的诗意内容,笔者认为,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是我们模仿的一个不错选择。自2004年王老师推出《一夜的工作》并大张旗鼓地“扯起诗意语文这面大旗”开始,诗意语文便一直显露出复杂的面貌,小语界内外对诗意语文的争议一直持续不断。特别是在他推出“新概念作文”和《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之后,这种争辩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原先对诗意语文还有一点模糊感觉的人则开始茫然了,甚至惊呼:“这也是诗意语文?”
对于诗意语文,笔者认为,这不能一概而论,一棒打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心理”结构,语文教育作为一种“人文中的人文”的学科,一种纯粹的精神性的创造与存在,有不同的声音是可以理解的。那么究竟什么是诗意语文呢?
“诗意语文就是诗意语文。”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诗意语文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现代汉语词典》对“诗意”有这样的解释:象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美感是诗意的最显著的特征。因而,诗意语文应该将给人以美感享受作为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诗意语文应立足于“博”、“实”、“悟”、“美”四字,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
博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是数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的内涵极为广博,思想亦十分深刻。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就认为:“一部作品并不是独立自在地对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位读者都提供同样图景的客体,它不是一座独白式的宣告其超时代性质的纪念,而更像是一本管弦乐谱,在它的读者中激起它的回响,并将作品从词语材料中解放出来赋予其以现实的存在。”这需要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学识。
诗意的语文要把语文讲得美,课堂上得美,老师的基本功要跟得上,课前的功夫做到家。对文本一知半解,拿一本语文书就想上好语文课,这样的情况在诗意语文的课堂上是不会也是不能出现的。诗意的语文要求老师是一个“杂家”,在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涉及。不论是天文地理还是科学玄幻,我们都要以“尽入我彀中”的态度对待。王崧舟老师十分重视提升自己的学识。他把读书看作是跟吃饭、呼吸同等重要的事,他读书不分“青红皂白”,广泛涉猎。读书堆积起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底蕴厚了,你在课堂上的底气也就足了。王老师在备《长相思》时,广博的学识使他经历了“先变骆驼再变狮子,最后变为婴儿”的三次精神变化,将1万多字的材料整合成1493字的文本细读,最后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诗意语文首先要到做到“博”。广博的学识是诗意语文的基础准备。没有它,诗意语文就变成了空中楼阁,岌岌可危。
实
有人说教师都是演员,但诗意语文却要求教师讲求实在,它不要花拳绣腿的作秀,因为诗意的语文是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在我们现在的语文课上,甚至是一些常态课上,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一些情况:在阅读课堂上为了创设情境,老师在课堂上堆积起大量的资料、图片、视频、音乐,将一节好好的阅读课上成展览课、音乐课、品德课、常识课。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完全不在乎学生的接受能力。一节课下来,老师夸夸其谈,天花乱坠,学生昏昏沉沉,不知所云。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老师曲解了语文课堂,使课堂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有些教师教学这一课时,运用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实施教学,以期充分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背景,激发情感。有些教师像背台词一样大段大段地背着诗意般的语言,一个人在台上声嘶力竭,激情澎湃。乍一看,这样的教学,手段多样且先进,很“好看”,思想很饱满。可学生并无半点收获。在本单元的教材导语部分,有这样的要求“阅读本组课文,我们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这是一个“读出语言文字背后意思、语言内涵”的阅读方法、能力的专项训练。根据这一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学习这一课,恰恰不适合运用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等,而是应着力于踏踏实实地引导学生静心潜心阅读课文,从它的字里行间体会内含的精神或情感,以此培养学生感受语言内涵,品评语言滋味的能力。
诗意语文应讲求“实”字,立足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我们要摒弃掉花哨的表演,将语文回归本真,创设情境应立足学生的发展、课堂的教学重点,要用之有度。正如薛法根老师所说:“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诗意语文就是要以人为本,让学生在简简单单中实实在在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悟
好的音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好的书籍,读之三日不知肉味;好的课堂,会让学生通过自身感悟获得知识。诗意语文要做到一个“悟”字。“悟”者,了解、领会也.所谓“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触动,从而领会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我们在感悟语言的过程中,需要调动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等心理功能,去触摸言语对象的整体存在,通其气,辨其味,感其情,品其美.充分激活本来凝固化的语言,充分施展人性,使情感交融,造成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化情境,从中体悟到语言的妙处,学会语言本领。感悟以已有的相似的知识或经验为前提,也因它们的差异而产生差异;感悟是学习者自己的内心体验,不能专靠告诉;感悟是模糊的。学生感悟、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便是与文本潜心对话的过程。
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三年级课文《荷花》一课时,巧妙地用调换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品悟“冒”字的神韵。
首先老师问学生:什么叫“冒”?(学生说了几个都说不清楚。)
老师说:“说不清楚是正常的,说清楚了反而不正常了。”
学生很诧异。
老师说:谁自己给“冒”换个说法?
生答:“钻、长、生、高、挤„„”
师引导学生看媒体,边看边用动情的语言描述,在学生通过媒体充分看到白荷花在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动人风姿后,再问学生,白荷花怎样的长出来叫冒出来?学生有的说喜气洋洋地长出来,有的说争先恐后地长出来,有的说神气地长出来,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把这些词写在黑板上,“喜气洋洋、争先恐后„„”这些词道尽了白荷花冒出来时的神采与风姿、情态、心情,物化的东西人格化了。于是老师总结道:“对,白荷花喜气洋洋、争先恐后、神气地钻出来就是冒,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读好这个冒。”
这个“冒”的品悟过程足足用了十分钟。虽然学生可能还不能清楚地描述“冒”的概念,但却从他们的朗读中已明显感到他们真正领会了“冒”字的情味和神韵,以及作者所传递的模糊语义,一个“冒”字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了,而且带动了整个画面,鲜活地在学生心中呈现。汉语的魅力在老师引导学生自悟的过程中呈现出愈加浓烈的色彩。
在整个过程中,没有老师强硬的解读,学生没有死记硬背,只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感悟获得知识。这样,知识才被学生真正内化成自己所有。
四、美
诗意语文最终追求的目标可以归结为一个字:“美”。这是一种浑然天成之美,它不矫揉,不造作,完全是发乎真性情;这是一种人性之美,它关注学生,立足发展。语文就是语文。我们不必给语文加太多的束缚。一切语文素养、能力,都是内在于人的,不能靠给予,而要学生自主建构生成。诗意语文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实践过程,更是一个人的发展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把学生逐步培养成语文生活的主人。这样的语文才能体现出一种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哲学诗人海德格林曾写过这样一首诗:“只要良善纯真尚与心灵同在,人就会不再尤怨地用神性度测自身。神莫测而不可知?神如苍天彰明较著?我宁愿相信后者。神本人的尺规。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人栖居在大地上。”我们以博、实、悟、美来构建我们的语文课堂,让诗意在语文课堂里流淌,让学生立身诗意语文的殿堂。
参考文献:
[1]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崧舟.诗意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让诗意在语文课堂中流淌》 网络 [4] 盛新凤《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 网络 [5] 江洪春《正在“异化”的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2011.12 [6] 卢青云《诗意的语文 生命的咏唱——王崧舟、<两小儿辩日及诗意语文的教学论理》《江苏教育研究》2008.08
第三篇:诗意人生随笔
诗意人生随笔
诗意人生随笔1人生苦短,少为离别伤感。生命不过几十年,世事不必看得太分明。
从古人的诗意生活中走来,我们是否会心生艳羡呢?岁月慈悲,诗意栖息。人生苦短,我们更要学会诗意地生活。那么,何不让我们学学古人,一起去追寻这种生活呢!
若一天的工作让你觉得疲累,那么就让王维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幽静清爽的自然美景洗却一身的尘埃吧。
若感觉生活迷茫,没有方向,那么就读一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诗句吧,让那种辽阔深远的画面打开你紧闭的心胸。
诗意情感中流动的是纯真的良知和理性。它不会因为盲目的情绪冲动而放弃道德上的约束,更不会因为一时的焦躁和激怒而失之过甚,铸成大错,而是会用一种宽容与自律的心境审时度势,洁身自守,去做精神的强者。?
走在繁华与喧闹之中,眼前总有太多的诱惑。期望着物欲的满足和精神的享受,忍不住要设计起自我的拥有。也许无法拥有许多的物质财富,但能拥有一个平和美好的心境。而这种平和与美好的心境就是幸福与快乐的秘诀。
诗意人生随笔2你的一生我只借一程,没有花前月下,没有海誓山盟,心灵超越时空,传递遥远的叮咛,我们以另一种方式结伴同行,任思念的长春藤爬满心城,越过千山万水,去缀满彼此的星空,不让遥远的距离,荒芜我们共同的梦。
离别只是最后的必然,我淡然的笑了,笑得有些不似轻声,被轻抚带过的殇,力埋于心,已假装过后真,游利于生活的流转。曾似繁华的美,落于过后的波澜,月半的钟声,轻敲着夜色的缭绕,弥漫着几分朦胧,轻风涌袭,吹散几许沉寂。
或许是累了,眼前已不再那样的清晰,轻婉曲调,漫延过凌乱的情绪,似醉非醉的状态,托付着那些流年,滴嗒着过活。
徜徉于无边无际的悠悠岁月,快乐似乎像是一种别样的心情。总是错过,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置放在毫不起眼的角落里,我一直以为,哲理文章,诗意与我无缘,今生如此,来世也不会再有更迭。然而,随着命运的塔罗牌不断将它本来的面貌展现出来,又隐藏回去,暗淡的人生总算有了一抹亮色。
诗意人生随笔3走过天真无邪的少年、青年,步入人生叠叠渐繁的中年,心早已经被岁月涂上了各种各样的底色,在色调不断变幻的生活里,心的烂漫早已随着季节的轮回,永远冰封在了春天以前。
寂寞的灵魂,唯有浅唱低调。我将所有寂寞深深的潜藏在我的灵魂之中,我喜欢整天不说话,一个人看天、看雨、看月,心里想着什么,也可以什么都没想。我不忍将昨日埋葬在今日的`泪水中,那历历在目的瞬间,不曾忘却,总是习惯性的一个人反复着回忆两个人的曾经!
时间很短,天涯很远,有时候我在想往后的一山一水是不是该自己去安静地走完,不再去承受那么多现实了然的东西,很久没有这样努力的去写一篇文,码一篇字了,灵感晃荡总爱在半夜的前夕,这个毛病始终无法控制。那个时候我说,若你不来找我,我便不会再去寻你,但是我好像没有做到足够,我还爱你,的确。但是少了那种非要在一起的执着。如果真的没有未来,那么,只想独自守着剩下的流年,看一段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诗意人生随笔4谁没有过年少轻狂,谁没有过梦想佐旁。当年的“诗意人生”的理想,一路走来,竟多半是“失意人生”。
每当送走离世的亲人,在那种特定的悲哀环境中,总是对人生有了诸多的感概。翻开近天的报纸,4万余人悲痛送别侯耀文先生,不禁看得两眼湿润起来。
佛教和禅宗,最后诠释的都是“无我”和“空”。人的生命的结束,最直观地显示了最后终究是一场空的事实。但又有谁能在自己的生命里透彻感悟。
当我们在职场失意,看着别人呼风唤雨、左右逢渊、尔虞我诈,又怎么能不感叹自己的愚笨耿直、实诚木纳?当我们在情场失意,看着离去的情人,又怎么能不心生自厌、失落萧瑟?当我们面对诸多的失意,最后沉沦于灰暗之中,生命的色彩几近于空。失意人生昭然若揭,为何不扯一面鲜红的大旗树立在自己的头顶,用萧洒的字体写下“诗意人生”的大字,用坚强去书写、用乐观去挥毫、用宽容去笑看,去真诚去诠释。
当失意添满胸怀时,把自己陷入电视荧屏的沙发里,宽松的睡袍、披散的头发,间或嚼一块口香糖,目光迷离地不带任何思考,懒散地看着琼瑶的言情剧“又见一帘幽梦”(儿子管它叫肥皂剧),象一个家庭妇女,不要再提什么晋升职称,也不要再勾画当作家的美梦,我只是一个看肥皂剧的家庭妇女,尽管那电视拍得很烂、演技和情节都不值得一提,看过之后,也就是感觉片头歌词还有几分韵味:我有一帘幽梦/不知与谁能共/多少秘密在其中/欲诉无人能懂,窗外更深露重/今夜落花成冢/春来春去俱无踪/徒留一帘幽梦,谁能解我情衷/谁将柔情深重/若能相知又相逢/又见一帘幽梦。
已是深夜,窗外有几声犬吠,所居城市大规模修路(为10月份召开国际煤博会做准备)、以及风起漫卷黄土和行至街道常看到的大小不同的犬,常让我怀念出差去过的南方城市,湿润的空气、街道两旁树木葱笼,感觉非常清雅、惬意。奥,已感失意至极,何以那么多的高要求?得过且过,未必不是一种好得人生态度,认识自己,比认识任何事物都重要!嘿嘿!
诗意人生随笔5下午,送儿子去洋人街学三一口语。学校下面就是肯德基餐厅。我怀揣着于丹的《重温最美古诗词》,走进餐厅,等儿子下课。找了一个临窗的角落,要了一杯咖啡,悄然落座。窗外车水马龙,室内人声喧喧,可这一切好像都与我无关。我打开书,于丹的诗意扑面而来,满满的充溢着心胸,使我的全身心都浸染在这诗情画意里。
从小我们就是背着唐诗长大的。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那会的我们并不懂诗里的意思,只是机械的背诵,可那稚嫩的童音,却让家长喜出望外,为我们换回了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只为这一点点好处,我们就更加背得起劲了,起起落落的童声,伴我们升入小学、初中、高中,走向了社会。
如今,人过中年,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看惯了社会的世态炎凉,我们那颗成人的心却变得异常脆弱,不堪一击,曾经的纯真已然面目全非,烦恼纷至沓来。可为了衣食住行,为了柴米油盐,我们不得不在这尘世中挣扎着、煎熬着。可当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摒弃了红尘的名利追逐,静下心审视我们的内心时,我们才发现,我们心中的诗意仍然春意盎然,一片茂盛。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让我们找到了情感的寄托,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感受到了另一种人生的境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让我们的忧愁有了排解之处。使我们的内心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如今,望着窗外的秋色长天,望着那渐渐疏落的树枝,唇齿间还残留着咖啡的苦涩,随着于丹纵横千古,品味诗人丰富多彩的诗歌境界。我的心里一片恬淡、从容和沉静。
第四篇:秋天的诗意杂文随笔
也许是生于秋日的缘故吧,我是极喜欢秋的。
春过于浓艳,夏多烦躁,冬又太寒冷。只有秋充满清爽与诗意。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秋景之美不过如此。范仲淹这首词写秋景亦怀念故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增添几分凄美。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写得很美。仰望天空,鹤已随古人远去,只有淡淡的云,被淡淡的风吹着,淡淡地飘,引出淡淡的惆怅。夏去秋来,四季交替,流年似水,我们终会老去,如秋风吹落的满地黄叶和残花,不免让人感慨岁月的无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古人很会安慰自己,面对逝去的落花,也写得这样充满诗意和富有哲理。
秋天又是思念的季节。“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秋夜最适合漫步,凉爽的天,幽静的心。遥想远方的故人,是否也一样牵挂着我……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秋风中的相思,竟也如此侠骨柔肠,缠绵悱恻。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美人独坐兰舟,看残荷已落,花飘水流。上阕一幅余香袅袅的秋景图。下阙道尽了相思。“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只有李清照才能把这相思描绘得如此凄婉动人。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秋天真的很美。
第五篇:路踏出诗意杂文随笔
路,踏出诗意。
当我写下这行字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要下班了。
之前,经常行走在路上,或步行、或骑车、或开车。
之前,步行上学、步行工作,抑或骑车。
之前,老娘在家等候,回不来会到村口遥望儿子的身影。
之前,妻子在家等候,回不来她不吃饭、不睡觉,等我回来一通唠叨。
之前,没有电话,只有等候。后来有了呼机、手机。妈妈等烦了回家坐着等,妻子等烦了会打爆你的呼机、手机。
一晃进入花甲之年,回想起来特别理解老娘和妻子。当年那种心烦变成了感激。娘疼儿、妻疼夫,人间最朴素的感情。
老了,退休了,孩子不回家,有一种淡淡的忧心,担心一些不该担心的事情。每天下班第一要务就是回家,期盼看见老伴、看见子女。
一声“下班了?”心里都踏实了。
一声“爸,准备吃饭吧!”心里充满暖意。
一声“爷爷!”让你从脚暖到头,横穿全身。
偶有回家不见老伴,会立马拨通电话;偶有不见儿子、儿媳会详询究竟;偶有不见小孙女,一定会抓紧一切时间去找。
路,每天走过。走在路上内心总有一种期盼,快快见到老伴;快快见到儿子、儿媳;快快见到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小孙女。
他们,他们像微风,会轻轻摇响往事的风铃。往事,那些跟他们关联着的岁月,那些丝丝缕缕的生活,一点一点的,敲打在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在内心深处铺展开来。
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捋着丝丝遐想回到了家,一种满足、一种幸福。
我知道,我已步入老年,我的生活状态也许会发生某种改变。不知道是希望着变化,还是恐惧着变化,岁月无情又让心突然脆弱起来,竟然还勾起我无限的伤感来。
站在宽宽的马路上,看到夕阳的余晖脉脉的荡漾着,这座充满朝气的城市,路边栽满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绿色植物,还有那些新盖的生活小区,一派欣欣向荣。
路,一直是一首诗。
路,让我从孩提走向成人;从年少走向年老。
路,让我从地方走入军营;从军营迈向地方。
路,早把诗歌挤出了日子。可诗情突然涌来,指端却无字附纸。
想起看过的两本书:《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林徽因和张爱玲的故事,被无数的人涂抹了不同的神秘色彩。白落梅笔下的她们,一定会带上白落梅自己的痕迹。
每个人都是生动的。
你,我,他,因不知而淡漠,因相知而融合。
生活是一场梦,但却是美丽的。
中美贸易大战的消息,中东战争的消息提醒我,珍惜生活,珍惜拥有的一切。
岁序中,花开花落;流年里,人来人去。
我低吟浅唱,唱一首生命的歌。
路!一首快乐的诗歌!
写完了,回家。
路,踏出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