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研报告《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双鸭山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份。实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以适应机关事业单位人才流动,增强职工队伍的风险意识,保证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将为推动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产生极大的作用。但在新时期、新条件下,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与矛盾,突出表现在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不规范,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不统一,再加上统筹层次低、缴费与待遇水平不挂钩、基金财务收支风险大等方面问题,这些因素叠加后,严重制约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调研我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现状,提出进一步完善制度、推进改革的建议。
一、我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基本情况
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起步于1994年,刚开始,仅仅开展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固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养老保险工作,2004年,根据市政府
[2004]52号文件精神,我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工作得以迅速发展,其参保对象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以合同制工人参保为主体,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全员
统筹的新模式。
我市自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以来,积极探索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了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员养老保险工作;逐步完善各项养老保险制度,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好地实现了事业单位由原来的退休制度向养老保险制度的过渡,为我市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社会稳定起到了“减震器”、“调节器”和“安全网”的作用。截止目前,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25365人,其中:在职人数19537人,离退休支付人数5828人。年征收养老保险基金约12500万元,年支出养老保险基金约12300万元;基金滚存结余4406万元,静态可支付月数为4个月。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目前我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所面临的问题,在多年不断沉淀后已日益凸现。
二、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运行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我市现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和政策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是待遇与缴费不挂钩。这是现行制度上存在的致命缺陷。职工在退休时将本人在职时最后一个月的工资额作为基数,按工龄的长短分档折算出应计发的退休金发放标准,退休待遇审批也不考虑本人的养老金缴费情况。这样,就使得部分参保人员认为多缴少缴一个样,早缴晚缴一个样,缴与不缴一个样,参保越早就越吃亏,不但影响了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有的还公开提出退保和停保,严重挫伤了参保者的积极性,使征缴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另外由于存在“吃亏”思想,也使养老保险覆盖面窄,基金支撑能力弱,应纳入参保范围的始终没有纳入。二是统筹层次低,抗风险能力弱。目前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以县级为单位统筹,市、县的养老保险基金自求平衡,基金缺口在没有政府兜底和上级补贴资金情况下,这种统筹层次过低的现状使养老保险的调节功能难以发挥,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低的落后县,几乎无养老金的积累,根本谈不上抵抗风险。
(二)在职缴费人员与离退休人员供养比例严重失调。近十年来,我市离退休人员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在职缴费人员的增长速度。2000年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参保退休人员为592人,截止当前参保退休人员达到5943人,十年间退休人数增加了10倍。而同期在职缴费人数在2000年4160人的基础上只增长了4.52倍,其增长率远远低于同期退休人员的增长速度。很显然我市养老保险负担系数在逐年增大,基金支撑能力在逐年减弱。2000年全市参保人员养老保险负担系数为14%,到2009年底这一比例上升为30%,十年间负担系数增加了16个百分点。
(三)养老保险基金征收和基础管理存在局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缴费基数核定不实。由于养老待遇
没有与缴费挂钩,单位也普遍存在少报、漏报缴费基数现象。二是基金征缴比例低。在缴费人数和缴费基数一定的情况下,提高缴费比例可以增加基金收入,改善收支状况。根据政策规定,养老金缴费比例,单位部分最高可调至20%(现在为18%),个人部分最高可调至8%(现在为6%),我市缴费比例一直处在较低水平,由于 “收”是弹性的,“支”则是刚性的,因此近几年来收支失衡明显加剧。三是欠费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单位效益差,缴费能力低,有的单位认为“吃亏”不参保或停保,使欠缴和停缴单位增多,直接削弱了养老金的支付能力。
(四)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大,基金积累小,个人帐户“空帐”运行。我市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运行时,对在职和已离退休的干部职工一步到位全部纳入了养老保险范畴,离退休人员是否缴费,都百分之百地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而政府没有为此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加之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增长快,致使基金支付压力日趋沉重,部分县已经出现当期收不抵支的局面,不得不动用本应留作在职人员个人帐户积累的个人缴费基金,用于发放目前已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造成了个人帐户的“空帐”运行,给未来养老金的支付带来很大的隐患。
(五)退休人员养老金支付水平和支出规模与年俱增。近十年来,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支出规模是逐年
上涨,2009年达11543万元,比2000年多支出11011万元。主要因素:一是人口老龄化导致离退休人员快速增长。目前,平均每年新增退休人员500人以上,2009年末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参保离退休人员已达5848人,人数比2000年增长了
9.87倍,养老金支出金额则增长了21.7倍。二是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增长幅度大。2009年末我市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水平达1644元,比2000年的748元增长了896元,增长幅度达120%。三是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低,按政策规定,事业单位同机关享受同等待遇。如菜金补贴、供热费、抚恤金、丧葬费等项目应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但是根据现行基金运行情况已无力支付,如果一旦支付,养老保险基金将立刻出现较大资金缺口。
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在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的同时,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增多并趋于复杂化、多样化,社保经办机构应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一)出台统一完善的政策、法律法规。国家需尽快出台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和运作模式;实行缴费与计发待遇挂
钩;提高统筹层次改变原始的县级统筹,实行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统筹,以增强基金的支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扩大事业单位参保范围。按照双政发[2004]52号规定,全市所有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的除外)都应纳入养老保险范围。政策统一后很多社会矛盾便会迎刃而解。这样,不仅扩大了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增加基金规模,增强基金支撑保障能力,而且为事业单位职工老有所养提供了有效保证。
(三)适当提高养老保险费征缴比例。随着退休人员的不断增加和待遇水平的不断提高,现行的养老保险费征缴比例(2004年确定的缴费标准)已不能适应发放要求,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要求,参考其他城征缴比例,并结合我市实际,建议适当提高征缴比例。按现有参保人员测算,一是按单位和个人分别提高2个百分点,年增加养老保险费264万元;二是按单位和个人分别增长1个百分点,年增加养老保险费132万元;三是按单位增长2个百分点、个人增长1个百分点,年增加养老保险费198万元。综合考虑单位和个人承受能力、基金支付需求,建议按照第一种方案进行调整。其理由是:一方面可弥补当年基金缺口,同时可少占用个人账户基金;另一方面便于与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接轨。
(四)加大养老保险征缴力度。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在提高事业单位和职工的参保缴费意识和积极性方面做细做
实,营造有力的工作氛围。强化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核定工作,杜绝虚报、瞒报和漏报问题,努力做到应收尽收。积极协调市劳动保障监察局,依法开展执法监察,敦促欠费单位将欠缴的养老保险费全额补缴到位。
双鸭山市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局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九日
第二篇:企业发展面临问题困难专题调研报告
企业发展面临问题困难专题调研报告
根据中央和集团公司党组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的相关要求,按照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我于X日前往XX进行实地调研。现就调研基本情况向上级党委报告如下: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X日,我与党委委员XXX、XX赴某地进行调研,相关部门人员陪同。X分公司长期面临地区竞争激烈、发展空间有限的情况,但近年来经营稳步提升,干部员工干事创业面貌良好。调研组与分公司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基层员工开展座谈、访谈,了解分公司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X日,我与党委委员XX赴X分公司进行调研,综合线条相关人员陪同。近年来,X分公司一直处在竞争形势较为严峻的环境中,但在分公司一把手的带领下,全员共同努力,以党建促生产,以生产强党建,业绩持续增长,形成了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X调研期间,我们考察了XX,与一线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实地了解新零售发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并下沉X营销中心,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与分公司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深入交流,并访谈了基层员工代表,收集一线的问题意见。
二、调查研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本次调研共收集29条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发现了党建工作、员工发展和生产经营三个方面,具体而言:
(一)党建工作方面:一是党建规范化水平不足。通过总公司每年组织的党务工作认证培训,稳步提升了党建的规范化水平,但还有部分兼职党务工作者没有覆盖,造成各单位之间党务工作能力不均衡。二是党建人才储备不足。目前部分单位党务工作者多为兼职,专业性不足,总部对党建线条晋升通道规划不够清晰,导致部门员工不愿干党建,后备力量不足。三是党员发展名额不足。X公司党委始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标准进行党员发展,但受发展名额限制,部分符合发展标准的积极分子难以及时入党,不利于党建工作延伸。
(二)员工发展方面:一是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完善。职级调整办法还需进一步明确,员工晋升机制还需优化,对优秀员工的激励还不够,对一线员工的专业培训仍需加强。与各省分公司的人才交流不足,人才互通机制仍需探索。二是薪酬福利制度需要优化。在薪酬总盘相对固定的现状下,“保日常、促优秀”的激励原则需要更加突出,薪酬待遇不符预期带来的骨干员工流失现象有加剧趋势;如何做好“招得到人才,留得住人才”,已成为重要课题。
(三)生产经营工作方面:一是制度体系有待完善。还存在制度与基层生产现状不匹配,更新效率不高,示范引领作用不强,鼓励创新空间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在:部分考核指标调整不及时、指标说明不到位;对于新政策、新模式,总公司指导作用不足;制度政策制定方面,调查研究不够深入,针对性不够强,导致在制度出台后出现了各种“不适应症状”。二是各线条业务流程有待优化。各业务流程仍存在着环节不清晰、信息传达壁垒的现象。例如XX的流程还需优化;部分关系到员工发展或利益的管理办法,传递不到位,导致基层员工不了解;XXX等领域的过程管控灵活性不足,对基层突发情况、特殊情况的响应效率还需提升,等等。
在调研发现问题的同时,基层员工也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代表了基层的呼声,公司党委对广大关心公司发展,认真履职尽责的员工表示感谢。希望公司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多倾听民意,不断提高对员工意见建议的重视程度。
三、对发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学习教育是根本、调查研究是途径、检视问题是关键、整改落实是目的。X公司体量大、覆盖广、各省分公司发展情况差异明显,实地调研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从调研中掌握实情、发现问题、找到对策,更要通过调研来验证问题解决的成效,这正是公司调研工作的初心。
本次调研发现的问题涉及各方各面,既有共性问题,又有个性问题,我认为可以用三个“意识不足”来概括。
一是担当意识不足。部分领导干部攻坚克难的意识不强,尤其是在当前较为严峻的经营形势下,局部还存在畏难、懈怠的情况,“等、靠、要”的错误思想在部分区域还不能彻底扭转,尚存在依赖既有资源、等待上级支持的现象,工作主动性仍需加强。面向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显短板,“敢啃硬骨头”的勇气不够,有的干部“遇到问题绕着走”,怕失误、怕担责的情况还局部存在。
二是群众意识不足。对一线员工的心声,重视程度还需提升,基层向上反馈信息的通道还不够完善,解决问题的督办闭环机制还需优化。部分领导干部还存在“长官意识”,“调门高、指导少”的现象仍有发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整治力度还需进一步提升。扎根一线的作风建设还需加强,下基层调研广度、深度还不足,在制定政策、办法的过程中偶尔有“拍脑袋、一刀切”的问题,考虑一线实际不够。
三是创新意识不足。面对转型改革过程中重点领域、难点问题,“敢涉深水区”的勇气不够,开拓新业务的力度还需加强,对新模式带来的管理变革需求,部分领导干部仍旧循规蹈矩、不愿大胆尝试和探索,甚至局部存在“多干多错,不如不干”的不作为思想。少数领域、部分区域仍停留在依赖要素竞争的发展局面,对能力培育不够重视,面向融合发展的转型思维仍需培育。鼓励创新的氛围不够强烈,广大基层干部员工的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挖掘,保护创业、容忍失误的机制亟待健全。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举措
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要坚持问题导向,真刀真枪解决问题、真抓实干破解难题。X公司正处在转型改革的关键时期,困难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有机会能更加真切的直面问题,有勇气、更有信心能解决问题。作为公司党委书记,我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落实。
第一,用高质量党建促领企业发展。要严格按照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坚持学以致用,坚持以始为终,将初心和使命转化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转化为勇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完善人才队伍管理体系,构建灵活的激励机制,更多的挖掘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干部员工,把担当作为,转化为经营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持续抓好“两个责任”落实,夯实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打造一支能打硬仗、清风正气的干部员工队伍。
第二,以一线为中心,补足转型发展短板。要进一步理顺制度流程,针对性的优化制度政策,满足基层不同的发展需求,并确保各项方针和政策能够层层落实,实现上通下达,确保信息传达到最后“一公里”。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优化文风会风,统筹好各类调研、检查的广度、频度,为基层减负,力戒“机关作风”,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做到与一线共患难、同甘苦。要畅通基层反馈信息的渠道,构建问题覆盖广、解决效率高的督办机制,做到有求必应,下大力气解决好广大群众反馈的热点、难点问题。
第三,坚持创新为先,营造开拓进取的创业氛围。要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尝试,针对新业务发展、推进改革等领域带来的新管理课题,总公司部门要主动出谋划策,推动管理变革,支撑业务拓展,分公司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力争突破。要建立健全保护创新的容错机制,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为敢想敢干的干部员工撑腰。要发动最广大群众参与到创新工作中,通过劳动竞赛、最佳实践、技术创新激励等手段,让基层员工有途径、有意愿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融入企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第三篇: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李凤莲
佳大附中
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具实践意义的战略对策。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及综合国力、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中国GDP更是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公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我们迫切希望寻找一条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人类不能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对那些同样影响人们长期生存和整体生活质量的有关健康、安全、教育、公平、就业及环境和生态保护目标的追求。其次,发展应该是协调的。不仅在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内部要协调,系统之间也要协调。第三,发展应是可持续的。人类应该努力维持自然资源的水平并使之得到逐步改进,使之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至于危及后代人的发展。实质就是承认环境和发展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关系,在发展中融入资源和环境因素,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贯彻发展的思想。中国经济还能持续发展吗?当前,中国经济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一、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严峻的人口问题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1370536875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总人口的13.26%;65岁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总人口的8.87%。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可以看出,尽管中国已经实施了卓有成效的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人口增长依然过快,其中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城乡人口结构等依然存在失衡,问题突出。过快的人口增长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造成各种压力,环境承载量过大,生态系统有失平衡并导致恶性循环,进而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中国人最为关注的首要问题。日前,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40%以上的受访者指出,非常
担心环境问题,特别是由此而导致的后果。80%以上的中国人认为,受到污染的食品,同水合空气受到污染一样,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1)大气污染。据世界卫生组织对60 个国家10~15 年的监测发现,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 个城市,中国占8 个。垃圾围城。全国垃圾历年堆存量60 多亿吨。侵占土地5 亿平方米。666 座城市中陷入垃圾包围的有200 座。(2)水资源污染严重。中国有82%的人饮用的浅井和江河水水质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细菌污染超过卫生标准的75%,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饮水人口约1.6 亿。由于污染,水质达不到饮用标准的城市占1/4。80%以上的污水未经过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泊,全国有监测的1200 多条河流中,850 条受到污染。
3、资源问题
(1)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资源相对紧缺。在我国,关系到人类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原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32%、14%和32%左右,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则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1.16亩。由于人为因素和水土流失,我国耕地每年以30万公顷的速度递减,这直接威胁到近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人均林地1.8亩,仅为世界人均数量的1/9。我国人均淡水资源的占有量每年不到2600立方米,全球人均淡水为7180立方米。人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60%、10%和5%。
(2)资源利用率较低,后备资源不足。我国对于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利用很少。由于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开发利用资源上浪费相当严重,一些地方的矿产采选回收率低,有的铁矿采先回收率仅有60%,煤矿只有40%左右。目前我国单位产值能源耗费、资源耗费却是发达国家的数倍。
(3)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组合错位。我国南方地区水多耕地少,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1%,而耕地资源只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5.9%,且能源资源普遍短缺。北方地区水少耕地多,耕地资源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4.1%,而水资源只占全国总量的19%,能源与矿产资源丰富。煤碳资源的90%,铁矿的60%和石油资源的全部几乎在北方。
4、极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当今世界依然动荡,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中国亦是如此。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举目共睹。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也如影随形,其中有十大问题值得我们关注。这十大问题就是:食品安全、房价、物价、腐败、教
育、看病难、恶性车祸、强拆、社会分配不公和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各种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造成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
1.行政人员及企业家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和长远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可持续发展面临主要问题的原因在于行政人员、企业家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和长远发展战略,为了获得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采用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三高”模式,而我们要实现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没有高效的行政管理,没有高素质的企业家群体,那么只能阻碍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必将给环境赞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2.法律体系不健全及执法不力法律上对腐败或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组织及个人的所应承担的成本与其造成的损失不成正比,或是有法不依,执法不力。腐败分子将不法得利在其被发现之前进行转移,导致发现后不能有效地追回其不当得利,而法律上其承担的处罚与其不当得利不成正比,导致许多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其所作所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同样,许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企业,企业负责人对此却只承担很少的责任,或者不承担责任,无形中纵容其只考虑企业自身利益,而置社会、国家、长远利益于不顾。
3.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初期,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发展战略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片面追求当前经济利益和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发展战略,造成了今天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国家的政策调控,贫富差距过大及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缓解。
三、保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要强化和提高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由于几千年的封建传承,传统的经济增长观念已深入人心。由于可持续发展直到2012年才提出,人们对其了解不深,因此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广泛的宣传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应该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普遍地、积极地参与到可持续发展中去。
2、加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立法和实施工作。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证。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立法和实施工作中,要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同时还要采取措
施加强执法力度,必须把执法和立法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通过立法来惩治腐败,将对腐败分子产生极大的震慑作用,从而减少腐败,净化经济发展环境。
3、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增加贫困地区的投入,构建和谐社会
让社会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为此,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立要求政府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从经济上给弱势群体以帮助,增加他们的实际收入;从政策上给弱势群体以扶助,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缩小个体之间的贫困差距;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基础建设的投入和资金扶持,加大对西部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增加对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减少人才流失,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从而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加对废弃物的再利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们倡导:转变观念和思路,加强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部门要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引导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践和探索为起点,寻求适合国情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遏止气候变化不断恶化的势头,积极采取自主行动,从多种环节入手,节能减排降耗,减轻环境灾害,切实履行量化减排义务
我们希望:加强科技创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设生态环境。世界各国、全球企业应负担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对资源环境压力。以已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为榜样,寻求经济发展新模式,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加大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快节能环保和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绿色GDP核算等研究,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生活消费模式
我们期待:开展低碳技术国际交流,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国际合作。加强政府间国际合作,进而推动企业合作,有序推进低碳生态产业转移,促进低碳和生态经济在全球的合理分布和共同发展。积极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探索清洁发展机制,推动全球统一碳交易市场形成,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碳定价权
我们努力:推广发展低碳绿色金融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投融资途
径,不断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将减排降碳纳入金融体系的服务范畴,制定和完善符合国情的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经济激励措施,利用碳金融体系的支撑使碳减排获得持续不断的融资,从碳减排权中提高能效及可持续发展的收益,努力争取全球低碳经济竞争的主动权。让我们团结起来“发展绿色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共赢绿色未来
总之,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课题,我们需要在总结经验和借鉴外国成果的同时,努力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开创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四篇: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政策落实及政策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政策落实及政策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县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
年
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
人,养老保险征缴万元。职业年金征缴
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参保
人,失业保险征缴
万元。为
名退休人员支付养老保险金
万元。
推动社会保险政策落实。一是按照机构改革要求,自2019年1月起,和税务部门一起做好社会保险基金征缴职能划转的对接。现机关事业单位基金征缴平稳有序推进。二是及时提高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共计为
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月增资
元,人均增资
元。三是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
政策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目前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层面上看,一是机关事业单位社保费由税务征管后,由于机制、信息共享方面的缺陷导致社保费征缴效率不高,存在单位和个人多跑腿现象。由于目前的征缴模式要求,人社方面需要对核心的基础性缴费基数进行核定,系统中应征、应缴工作需要人社完成,针对应征应缴信息分险种形成单据,税务端根据人社上传的征缴数据,通过信息共享平台交换到税务系统,由税务打出单据,完成入库。人社征缴业务工作量非但没有减轻,反而由不同程度的增加。目前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信息共享平台交换、回传数据较慢,以前由我们经办很快办完的事情,现在个别单位和个人需等好长时间,甚至来回跑几趟,机关事业单位经办人员对此意见很大,也不符合放管服要求。二是由于国家省市待遇计发参数公布时间较晚,按新制度计发养老保险待遇时间较晚,造成在各项参数公布前只能预发工资,退休人员对此非常不满意。
建议:针对社保费征缴的现状,建议市局信息部门积极沟通联系税务信息部门,切实提高信息共享水平,缩短数据回传、资金入库时间,提高社保费征缴效率。
第五篇:关于请求加入机关事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报告
关于加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请示
永兴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我院是一家拥有200余人的国有医院,由于医院经济一直十分困难及其它主观原因,我院至今未按规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今年我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下定决心为民办实事,克服一切困难加入社会养老保险,然而,贵局把我院列为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对象进行参保,这给我院参加养老保险工作造成了很大难度与困难。
第一,我院职工工资一直是按事业单位性质核算,基础工资高于企业。我院现有退休职工40人,人均工资1192.61元,如果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退休职工的人均工资将会降低300元以上,退休职工是无法接受的。
第二,在职职工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规定只需每月自付工资的3%,而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要自付8%,且企业单位退休工资比事业单位退休工资低,在职职工很难接受。
第三,全县其它县级、乡镇医院都是加入机关、事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我院有部分从乡镇卫生院借调进来的职工,也有部分借调到县人民医院的职工。如果我院加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会给贵局和我院及职工造成难以调和的矛盾。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基于上述原因,我院认为加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势必会增加工作难度和引起不稳定情况的发生,故请贵局特批我院在编职工
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其它非在编人员职工加入企业单位养老保险。
以上请示当否,请批示。
永兴县中医院
2007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