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化,职工的流动性日趋增大,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关系越来越复杂,同时,随着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政策的落实,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呈现刚性增长.我市养老保险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一、当前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扩面工作进展缓慢。目前,我市国有、集体养老保险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城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很快,到今年10月底,全市城镇个体私营企业的参保工作还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镇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共10.4万人。国务院颁发的《关
于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97〕26号)明确规定,将城镇个体私营企业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对此,各级劳动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阻力大,这项工作尚未打开局面,到今年10月底,全市城镇个体私营共纳入5508人,仅占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总数的5.2%。大量城镇从业人员未参保,不仅影响了城镇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也损害了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断保问题日益严重。由于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和改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市断保问题比较严重,导致这部分职工脱离了社会养老保险的“安全网”,也减弱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所谓断保就是原来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由于种种原因而中断缴纳养老保险费的现象。到今年10月底,全市断保人员共24571人,占全市参保人员总数的18.6%,其中自由职业者断保的2457人,占断保人员总数的10%,企业改制而断保的4103人,占有16.7%,企业破产而断保的1622人,占6.6%,“两不找”人员16389人,占66. 7%,所谓“两不找”人员即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而中断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人员。
(三)欠费数额增加,征缴率下降。97年前我市企业基本不欠养老保险费,征缴率均在98%以上,进入98年后企业欠费逐年增多,到2001年底全市企业累计欠费3519.8万元,平均征缴率为92.1%,同97年相比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征缴率下降削弱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
(四)退休人员增多,供需结构失调。经测算,我市1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需要5.2名参保人员提供保障。96年度全市企业参保职工123562人,离退休人员20468人,离退休人员与参保职工之比为1:6。2001年度全市企业参保职工132020人,离退休人员28534人,其中断保人员13968人,缴费职工118052人,离退休人数与缴费人数之比为1:4.1。其中枣强、武邑、武强、饶阳、安平、深州、阜城离退休人数与缴费人数之比不足:3.5%。由于供需结构不合理,即使征缴率达到100%,养老金也入不敷出。
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养老金收不抵支,2001年度除市直、冀州外,其他10个县市区养老金收支相抵均呈现赤字,共亏2687万元。同时,养老保险积累金越来越少,支付能力明显下降。截止今年10月底,除市直、桃城区和冀州外,其他县市积累金均不足3个月的支付能力,超过了养老保险的警戒线,对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构成了威胁。
二、问题的主要原因
据分析,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一)认识不到位。很多私营企业主认为,给员工投保,增加成本,利润下降,参保吃亏。市宝力橡胶厂、京华焊管厂都是具有较大规模的私营企业,效益也不错,从98年我们就动员他们参保,但他们认为,职工参保,企业拿大头,是割自己身上的肉,不愿参保,至
今仍游离在养老保险范围之外。有些国有集体企业领导谈起养老保险都有认识,但到了缴费时,总是以很多理由搪塞。市建材厂就是这样,该厂累计欠费220多万元。
(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景气,停产破产企业增多。最近,我们赴安平县化肥厂、食品厂、拔丝厂、丝网厂等14个企业进行调查,其中破产的3个,长期停产的11个,涉及职工2100多人。如此的经济环境影响了征缴成效。
(三)劳动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对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征缴制度和程序、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都作了规定,为劳动部门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劳动部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普遍。
(四)我市就业困难,职工找个工作不容易,单位不给上保险或不足额缴费,职工因怕解雇不敢奢求。启明、英才、汇龙、南苑等私立学校办得都很红火,教师均系大中专毕业生,他们养老保险意识很强,但校长不给他们上保险,由于他们怕被炒鱿鱼而忍气吞声,这几所学校至今未纳入养老保险范围。
三、今后工作措施
养老保险基金是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物质基础,为做好“确保”工作,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深化企业改革,提高经济效益。
养老保险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党中央、国务院要求,要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努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结构调整要取得实质性进展,最终取决于企业的主体作用。为此,企业要强化主体意识,加强市场调研,明确发展方向,搞好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在调整中培育优势,加快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对扭亏无望和停产半停产企业要加快改制步伐,以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搞活企业。
(二)努力做好城镇个体私营的养老保险工作。
从当前调查的情况看,城镇个体私营普遍存在参加养老保险没必要、不合算、不可靠的认识误区。对此,要加强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参保的自觉性。在宣传的基础上,还必须采取强制性措施。省政府冀政〔98〕33号文件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将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作为工商年检的内容,对不参保的不予办理年检合格手续。各级劳动部门要认真贯彻冀政〔98〕33号文件精神,同工商管理部门联手
制约,将生产经营较稳定,效益较好的个体私营纳入养老保险范围,把这个难点突破。
(三)强化措施,做好养老保险费的征缴工作。当前,养老保险费征缴率较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保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用好用足政策。对那些不按规定申报缴费的,首先由社保机构对其进行稽核,重点稽核职工人数、工资基数和财力等,并按《条例》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四)努力做好断保人员的续保工作。
为确保未来职工老有所养,增强基金支撑能力,各级劳动部门要认真贯彻劳动保障部《关于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的通知》精神,积极推进再就业工作,同时要抓紧抓好续保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拟制续保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续保方案的内容应包括续保对象、调查摸底、宣传发动、下达《社会养老保险接续通知书》,缴费续保、政策措施和完成时限等。在限定日期内续保的,实施从宽政策,即按当时全省上年社平工资的60%为基数、现时费率计算养老保险费的本金和利息,并减收滞纳金。对限定日期外续保的从严,即按当时全省年社平工资为基数、现时费率计算养老保险费的本金和利息,并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滞纳金不计入个人帐户。凡不续保的,属于调动的,不予办理转移手续,属新办退休的,核减养老金待遇。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出付给本人,同时解除养老保险关系。
(五)严格退休审批工作。退休审批工作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养老保险基
金的合理开支,必须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为此,要建立健全退休审批公示制度,即对拟办退休的人员,在报劳动部门审批前,先由企业在职工中进行公示,充分发挥企业工会、职代会和职工的监督作用。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和社保机构要实行联合办公,不讲人情,不开口子,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做好职工退休审批工作。对于病退人员,要适当减发退休待遇,按每提前一年减发2%的基本养老金。此外,要针对极少数离退休人员死亡不报、冒领养老金问题,定期开展离退休人员生存普查工作,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但要追回冒领的养老金,还要对冒领人进行经济处罚,确保基金不流失。
第二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的内容。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随着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而建立起来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了多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探索,1995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进一步明确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原则和主要任务,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引入个人账户机制,促进了养老保险新机制的形成。1997年7月,国务院在总结当时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勾划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轮廓,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至2002年止,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了11128万城镇职工和3608万离退休人员,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社会化发放的目标基本实现,社会化发放率为99.4%,绝大多数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基本养老金。并已经建立起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养老金调整新机制。
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在制度的统一上有了长足的进展,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基金,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支付,维护了社会稳定和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1、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养老保险制度长期以来主要覆盖国有企业,而目前国企的就业人数正在逐步减少,非国有企业的就业人数却增加很快。无论从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免除非国有企业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考虑,还是从非国有企业就业人员年龄较轻,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助于减轻国有企业乃至国家的养老负担考虑,都必须要求尽快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参加养老保险具体政策和工作措施,尽早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广覆盖”目标。
2、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增加抵御风险能力。目前,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范围主要是以县级为主,层次过低,社会保险制度固有的社会共济性受到制约,分散风险的功能也大大减弱。在统一养老保险制度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取消县级统筹以至地市统筹和行业统筹,最后过渡到省级统筹。但提高统筹层次所涉及的利益格局和权益关系复杂,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制定积极慎重的政策措施。近期内,尤其要重点解决在省级统筹范围内,如何尽快统一缴费率、统一养老金待遇,以及如何通过补充保险的形式,缓解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和收入水平差异所引发的地区乃至行业之间养老金待遇扭曲的问题,进而在事实上而不只是在形式上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3、有效解决合理费率基础上的养老基金征缴手段问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按时足额缴费,是至今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一部分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拖欠养老保险费的现象严重;一些“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国有企业拒交养老金的事情时有发生,仅靠行政手段征集基金,其效能日渐低下。为了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转和基金调剂的客观要求以及适应统筹层次提高的需要,应当在合理确定并尽可能统一的费率基础上,保证《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有效实施,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赋予社保费征缴单位以合法的强制手段,来提高基金的征缴率,保证基金来源的稳定可靠。
4、科学合理限定“转制成本”的必要范围和支付补偿办法。在新的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派生“转制成本”或“隐性债务”。如果不是由政府而是由养老保险基金来负担这种历史欠帐,就有可能造成各地养老保险制度从费率界定、基金征缴到营运监管的规则不一,机理不全,约束软化。目前一些地区用养老保险基金来承担各种支付养老金以外的社会职能,正是这种情形的反映。因此,除必须切实加强基金管理外,还必须严格界定“转制成本”和养老基金的支出范围,并寻求有效的历史债务补偿办法,确保制度安全。
5、积极发展补充养老保险事业,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为了健全和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应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大力发展补充养老保险,改善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积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补充保险,如企业补充保险、职工互助保险、个人储蓄保险及商业保险等形式,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既体现市场效率原则,又为国家减轻负担,保证制度安全创造有利条件。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与根源
产生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养老保险基金供给方面的原因,又有养老金需求方面的原因;既有制度设计层面的原因,又有具体操作层面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特殊原因。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1、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目标与制度运行机制之间的不适应。“统帐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其设计初衷是通过个人账户基金以及社会统筹基金的积累(或部分积累),预防老年化高峰到来时的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危机。但由于历史债务未曾补偿,新收缴的养老基金绝大部分要用于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每年积累的基金大约为数十亿元至100亿元左右,而历史上留下的基金缺口大约在2万亿-3万亿元左右,按照目前的积累规模,大约需要近二三百年时间。世界银行在极为严格的制度前提下所作的乐观估计也需要100年左右。因此不难想象,由制度设计目标与制度运行机制的不适应所派生的预筹积累和现收现付两种运行机制并存,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的诸多矛盾与问题。
2、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前提与现实经济条件之间的矛盾。这种部分预筹积累式的养老保险制度,需要养老保险费的缴费率在较长时期内必须高于其实际支付需要,方能使制度向设计的目标迈进;需要具备较高的资金归集、投资营运、金融管理能力的基金机构,以实现养老基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需要完备健全的资本市场和稳定有序的宏观经济秩序,使日益积累起来的基金得以安全顺利地进入回报率较高的产业部门;还需要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和健全社会监督机制。但我国目前正处在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国企职工年龄老化,养老和医疗负担以及失业、再就业负担加重,同时作为资本稀缺的发展中国家需要降低劳动成本以吸引外资。加之金融体制改革还相对滞后,资本市场处于初创阶段,宏观经济变数相对较多,行政管理和社会监督能力也还比较薄弱,对长期积累式资本还缺乏安全有效的保值增值渠道和手段。从长期看,预筹积累模式给予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压力及要求是前所未有的。
3、分散风险的初衷与风险因素加大的现实矛盾。“统帐结合”的制度模式尤其是个人账户的设置,是为了分散老年社会来临时的养老风险。但现实中,社保机构为了保证支付而挪用个人账户基金,从而形成“空帐”风险。况且,即使个人账户做到实帐积累,也只有其按照银行利率计息的增值率完全与职工工资增长率同步时,才能实现或达到制度本身所设计的目标替代率。数十年间两者能否吻合不得而知,这又无疑加大了制度运行的风险。在今后几十年的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的剧烈变革时期,宏观经济风险始终是存在的。这些都是社会保障部门所应当努力规避的风险。
4、均衡负担的现实需求与“马太效应”机制的内在冲突。退休养老从企业或单位福利转变为社会保险,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均衡单位乃至地区之间的养老负担。但目前积累起来的养老保险基金,主要集中在一些人口构成相对年轻、经济相对发达、职工个人收入相对较高的地区,相反而那些老工业基地、职工年龄构成相对老化的地区,养老基金的积累就不多,甚至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结果越是老工业基地、职工年龄老化、结构调整负担较重的地区,越是要提高养老保险费的收缴率以应付日益增长的养老金支付压力,而越是新兴城市或产业、职工年轻、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地区,反倒可以维持一个较为适当的养老保险费筹资比例。尽管可以通过实行省级统筹来缓解这一矛盾,但由于个人账户所强化了的与个人利益直接相关的地区利益格局,省级范围内统一费率、待遇和有效调剂资金等,仍然是十分艰难而又必须尽力解决和实现的。
5、制度统一原则与利益分化机制之间的矛盾。实行“统帐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即使在省级统筹之后,个人账户也通常建在地市一级,由市级社保机构向投保者个人负责。在这种情况下,省级社保机构要调剂资金将极为困难。因为:第一,养老金有所结余的地市,其基金积累数额以个人账户的形式对象化在职工个人名下。第二,一个地区养老基金的盈余与亏欠,影响因素很多,除了与养老负担相关外,还涉及当地缴费基数的准确程度、缴费率的测定、覆盖范围的大小、征缴率的高低以及养老金替代水平等诸多因素,其间的任何随机行为都有可能改变养老保险基金的盈亏状况。第三,养老金余额调节办法,还会使地区因余额上缴、缺口地区等待下拨资金而产生消极因素,导致基金收缴率下降。积极化解这些矛盾,无疑是社会保障部门的艰巨任务。
三、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出路与对策
面对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保证制度的长期运行,促进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采取如下措施:
1、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所有劳动者都有享受社会保障制度的权利。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包括的范围除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部分事业单位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集体企业、外资企业以及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的从业人员游离在养老保险之外;还有大部分政府公务人员也没有真正进入养老保险范围;占全国总人口80%的农村人口的老年保障问题也尚待解决。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和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要研究制订出恰当的养老保险范围、项目、费率、水平等符合国情的养老保险办法,根据权利和义务相对等以及强制性的原则,调动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这样可以把扩大部分归集的养老保险基金,用于弥补当前的养老基金缺口,从而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
2、继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防范和化解养老保险制度的各种风险因素。作为长期运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其面临的经常性风险主要有:基金来源状况及财务机制中的不确定因素,其中主要是企业能否按时足额缴费;目前运行中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的“混帐”管理所造成的基本养老金收支状况模糊形态;离退休费用对个人账户基金的长期性透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所承担的额外社会负担的增加,如提前退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风险。
为了防范和化解制度中遇到的各种风险因素,社会保障部门应当高度重视,主动应对,完善制度。主要有:赋予社会保险费征缴单位以严格、权威的征缴职责,强化征缴手段,提高养老基金的收缴率;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与监督,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改进养老保险制度,按科学、合理原则测定养老保险费率;在保证长期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减少和避免长期透支个人账户;严格、科学制定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年龄和缴费年限条件,根据社会发展状况,适时提高退休年龄;迅速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和预警机制。
3、可采取变现部分国有资产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等财政手段,增辟补充增大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新渠道。变现部分国有资产来补充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有两方面的理由,即在过去实行计划经济时期,长期实行低工资政策,职工的工资收入中没有包括各种补偿劳动力需要的社会保险费用,社保费进入企业利润中全部上缴给了国家,国家又将其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变成了国有的固定资产,使社保费凝结在国有资产中。另一方面,随着体制转轨、经济转型,政府的投资要逐渐退出竞争性领域,减持国有股、中小型企业拍卖、国有土地转让等也为补充养老基金提供了现实条件。这样不仅补充了基金缺口,解决了养老金的供求矛盾,而且还体现了国家对举办养老保险事业应尽的政府责任。
按理论和国际经验,转制成本和养老保险的一些债务应由政府承担,才有利于制度的健康发展。通过财政手段主要包括:(1)、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拨入补充养老保险基金;(2)、新的税收来源,可考虑开征面向社会高收入阶层的税种,为开征遗产税、利息税等,所得收入全部直接划入基金;(3)、发行长期(偿还期为10年以上)的有关社会保障特种国债;(4)、可以考虑发行社会保障彩票筹集养老基金。
4、开辟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新渠道。在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甚至更具体的政策组合都比较清晰后,改革成败的关键无疑取决于改革的管理体制是否有效,尤其是能否确保基金被有效地使用、保值、增值。根据国际经验,保险基金投资比例一般为:公司股票60%,公司的债券17%,政府债券6%,短期贷款3%,抵押贷款11%,房地产3%。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可采取多种投资方式,甚至学习智利的经验,把基金交由多家非政府部门进行经营并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委托给符合营运条件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基金会、保险公司等机构进行保值增值营运。
5、积极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为有利于分散保险责任,适应人口老年化快速(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发展的需要,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离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政府鼓励实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职工互助性补充保险、商业人寿保险以及家庭养老等形式的补充养老保险,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总之,我们要继续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强社会养老保险执法力度,积极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一个适用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就一定能建立起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精选)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
【摘要】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养老保险跨省转接困难、覆盖面积小、统筹层次低等问题非常突出。主要分析现阶段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从而更好的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跨省转接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045-0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养保)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因此要加大对社会养老保险关注并深入研究,尽早发现问题,根据国情制定差异性方案,有效解决养保问题。
一、我国养保现状
21世纪,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职工和农民养保问题越来越突出。所谓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本文研究对象是社会养老保险。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建立多种类型社会养老保险和养老保障制度。如在城镇地区,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制度。但近几十年,我国城市发展程度发生很大变化,发展不平衡使劳动力流速加快,基本养老保险越来越不适应变化,养老保险跨省转接越来越困难。虽然出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但推进过程却非常缓慢。表面我国养保制度很成熟,实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加快和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大,现行养保制度存在很大局限,很多方面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现状和社会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快速进行养老保险改革,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方案并加大力度实施,保证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进行。
二、我国养保存在的问题
(一)跨省养老政策已出台,实施力度不足
目前因劳动力流动导致跨地区养保问题而出台的《暂行办法》,存在实施力度不足问题。《暂行方法》规定农民工基本养保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在新就业地参保,只须提出转续关系的书面申请,转入和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协调办理审核、确认和跨地区转续手续。但各地缴费规定不同和实施力度不够、企业为自己利益而变得自利、个人来回在跨地区办理手续等原因阻碍政策实施。①所谓方便跨地区养保变成了一个空想,这时流动工人利益最易受到伤害。②
(二)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不同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严重东、西部不平衡,且养保制度具体实施在不同地区也存在差异。由表1知,在不同地区供款比例是一样,但各个城市个人工资、补贴优惠等显然不同。在中国走向“全民养老”背景下,养保发展面临着制度转型等一系列问题。
(三)社会养老保障税不足,统筹层次比较低
养老社会保障税是养老社会保险最有效的养老社会保险筹资手段,而我国还没建立完善的养保制度,经常入不敷出。基本养老保险已初步实现,但统筹层次低。因我国社会保障税制不完善,现行财税体制下,实行全国统筹难度更大。
三、建议与对策
(一)实行全国联网,简化跨省转接
根据《暂行方法》,跨省关键是处理以前和现在的基础养老账户和个人账户问题。面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跨省转接问题,需中央与地方政府合作,养保实行全国联网。针对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政策不同问题,对全国联网的投保人是本地的按照本地政策,在各省份下面设置节点,有效完成基本养老保险跨省转接,别也给补助,但其资金是本地由地方财政支付,中央财政给外区适当支付。配合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借鉴银行系统的技术实行全国联网,向全覆盖范围发展,实现办理手续最简化。③
(二)增强立法体系,加大监督力度
为完善我国社会养保,要提高管理系统,加大监督力度。利用法律强制性、无偿性,规范养保操作方法,实现统一缴费基数、比例、操作和计算,使我国社会养保惠及每个公民。现阶段,我们要根据中国国情,完善地方政府和中央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形成多层次养保制度。
(三)完善现代社会养老保障税,全国统筹
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核心,因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税税迟迟不能开征,严重制约我国养保制度完善和发展,我国须立刻完善养老保障税,以完善现代养保制度。④而实现全国统筹、搞好老年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需要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和积极支持,更需要国家财政给予大力支持。为实现由各省份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我们要在扩大养保覆盖范围、完善管理体制等基础上,划清楚国家和企业在养保基金问题上的历史责任,各省各方面都兼顾,打破户籍壁垒,保障每一个公民权利和利益,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四、结论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教育、技术等都迅速发展,但社会养老保险问题非常突出,它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发展。面对我国养保制度挑战不能采取单一保障办法,应采取“多保障”思路,构建一个多元化、范围广的综合型养老保障体系。当前我们要高度重视养老保险跨省转接问题解决,未来向着养保操作统一、全国统筹方向发展。
注释:
①唐晨辰.关于养老保险跨省转移新政策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09(11).②黄必红.养老金制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③陶志勇.农民工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和接续难题求解[J].中外企业家,2009(4).④龙卓舟.养老社会保障税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第四篇:宜宾市社会救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宜宾市社会救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市民政局
“十一五”期间,我市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把社会救助工作作为执政为民、解决民生的一项重要职责,通过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医疗救助、农村五保户供养、灾害救助、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以及教育、住房、司法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市已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与社会互助相结合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救助成效日益显著,有效地保障了城乡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但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来看,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同时也面临不少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救助面偏窄。我市现有城市低保对象近89413万人,农村低保对象约153753万人,保障面占全市总人口的 4.6%左右,而我市农村贫困人口就有30多万。有的地方在重视低保的同时,轻视其他配套制度,特别是临时救助制度的建设,以致一些有困难的低保边缘群众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二)救助欠规范。一是有的地方怕矛盾,在低保、救灾资金分配时搞平均,没有实行分类救助。二是存在人情保、关系保。三是有的地方政府把救助制度用于解决诸如拆迁征地、计划生育、城乡环境治理中的矛盾,致使一些不符合救助条件的人获得了救助。
(三)救助基础设施欠账多。一是部分福利机构的建筑还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目前有的已成危房,有的反复修补后勉强能用。至于新建、改建又面临资
金等诸多困难。二是社区养老机构几乎为零。三是部分福利机构的设施设备老化,不能得到及时更新,只能勉强维持。
(四)救灾减灾能力较低。一是随着救灾工作的开展,对救灾减灾工作在保障水平、覆盖范围、规范管理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我市从救灾装备、队伍建设等都不完全具备应对大灾的能力,部分区县在救灾资金、技术手段和信息共享等方面保障不足。二是没有建立健全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中心),尤其是乡镇一级更是为零。三是救灾物资品种单一,仅限服装、鞋帽、矿泉水等简单物资,回收使用率低,缺乏车辆、救生艇等大型机械设备。
(五)慈善意识较弱。一是社会各界主动捐赠意识有待强化和提高。慈善总会成立以来募集的资金,82%为定向捐赠,18%为非定向捐赠,数额较大的抗震救灾专项捐助款也全额用于专项赈灾和对口援建,未能对项目资金进行有效充实,目前开展项目资金匮乏,市慈善总会将面临有项目无资金的窘境。二是慈善宣传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市慈善事业起步阶段,主要是借助政府扶持力度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来募集资金,慈善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尽管政府大力倡导,但一些人仍对慈善事业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三是责任意识有待加强。少数企业和个人,缺乏基本的责任心和爱心,只图一时的豪爽,真正要到完全兑现承诺时,其过程和结果都是非常漫长和不理想的。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社会救助工作是民生的重要内容。有的地方在实际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口头上说得重要,而行动上却表现并不重要,特别是在社会救助工作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如机构、人员、工作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上,思想认识不到位尤为明显。
(二)资金投入不足。一是投入比例严重失调,投入主要依靠中央、省级投入,市、区县财政投入、社会捐助资金比重偏低。二是投入总量不足,导致救助覆盖面窄、救助水平偏低。边缘困难群体,如遭遇重大疾病或自然灾害等困难,不能及时享受医疗等救助;个别地方城乡贫困户看不起病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尚未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指数变化等情况适时进行调整的自然增长机制。
(三)救助机构和工作力量薄弱。基层救助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落实、工作经费无保障、设施简陋等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了社会救助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救助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救助对象的家庭收入难以准确核实。由于救助对象家庭收入核查主要靠工作人员入户调查和走访群众的原始方法。而救助对象家庭人员、收支等情况错综复杂,给调查核实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无法得到准确和及时的核实、认定。一是对象自身素质的高低、诚实与否直接影响其申报的可信度;二是就业形式的多元化和收入的多元化,就业情况和收入情况难准确掌握;三是部门之间信息不畅、协调配合不够;四是少部分救助对象钻政策空子,不惜采取与家人分户的做法骗取低保。
(五)宣传力度不够。一是有的群众把社会救助看成是一种福利,不得白不得,以获得救助为荣。二是有的困难群众不知道救助政策,不知道谁该助、谁不该助,怎么求助、在哪里求助。
(六)救助队伍素质不高。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对救助政策理解不深、理解不透。有的对申报情况,不调查核实;有的讲关系、讲人情;有的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违法乱纪。
三、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对策
针对我市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快全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必须以惠民生、促改革、重管理、强服务为基本思路,在全市建立起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乡医疗救助和自然灾害救助制度为基础,以临时救助为补充,以基本生活救助为核心,以医疗等专项救助相配套,政府责任明确,社会参与广泛,运转协调、资金落实、管理规范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涉及到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关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落实,同时在具体工作中还需要组织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因此,它不仅是职能部门的工作,更不是分管领导的事。各级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列入党委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主动抓,机构、资金、人员三落实才能更好地、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二)加强机构、队伍建设。社会救助工作是一件惠及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机构和队伍建设关系着救助工作的实效,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目前,救助工作存在人员严重不足,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与繁重社会救助事工作任务及严格要求很不适应,直接影响到了救助政策的落实和工作质量,并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一是要增加人员,解决有人干的问题。原则上每2000名城市低保对象至少配备1名城市低保专职工作人员;每5000名农村低保对象至少配备1名农村低保专职工作人员;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至少有1至2名低保专职工作人员;村、居委会至少有1名低保专职工作人员,每个村委会至少有1名专责低保协管人员。二是要加强培训和教育,加强思想和工作作风建设,提高素质,解决干得好的问题,保证社会救助工作高质量开展。三是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办)、村(居)委会四级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网络,保证必要的工作条件。原则上县级按每个救助对象不低于15元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并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乡镇按每个社会救助对象5元(含上级补助)落实工作经费。村、社区按每个社会救助对象3元(含上级补助)落实工作经费。
(三)整合资源,提高效能。社会救助工作,涉及十余个职能部门,目前存在各自为政,救助资源分散,救助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必须建立起协调机制,整合各系统、各部门的设施、资金、政策、信息、人力、物力等资源,提高救助效率,减少救助成本,形成救助合力,建立统筹协调机构,在市、县成立社会救助工作局;乡镇成立社会救助局或社会救助中心。承担其区域内的救助信息接受、派发和工作协调,其目的是面向困难群众做到救助信息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救助和漏救助,同时方便群众,不让受助人奔走求助于政府部门之间,使救助工作更加及时有效。
(四)加大投入,有效保障。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投入机制,逐步加财政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投入。对于经常性救助项目,财政应当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投入比例,实行刚性约束,逐年提高救助水平。二是实现低保制度与扶贫工作相衔接,真正做到应保则保、应救则救,广大救助面。三是加强民政救助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保障,如对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农村敬老院要加强资金保障,确保特殊救助对象应救尽救,提高救助水平和质量。同时要加大对防灾减灾的投入,切实搞好救灾物资储备体系、避难场所、应急救援队伍等建设以及救灾物资的储备。四是制定政策,拓宽救助资金的筹措渠道,对捐赠、资助社会救助事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组织及个人,在税收上进一步给予优惠,多渠道、多层次壮大救助资金,增强社会救助能力。
(五)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通过3-5年努力,力争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配套、针对性强、操作容易的城乡低保规章制度体系,修订《宜宾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建立《宜宾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二是建立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各区县要建立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三是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通过纪检、审计和舆论监督,推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快速健康发展。四是建立考核奖惩制度。要建立健全各类考核奖惩制度,要将社会救助工作列入区县政府目标考核,列入领导任期目标责任。五是实现低保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市城乡低保工作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公开透明度。六是要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妥善解决城乡困难居民的突发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七是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调整机制。八是要降低救助门槛,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获得救助,特别是大病救助。九是要严肃查处在救助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六)宣传引导、社会参与。“保障民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一是要广泛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二是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福利彩票事业,努力拓宽筹资筹物渠道。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慈善事业发展格局和协调机制。着力培育、扶持一批规模大、影响力强、公信度高的慈善机构,努力落实慈善捐助税收优惠政策,规范慈善募捐和慈善救助行为,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中重要补充作用,提高社会捐赠和善款善物使用的社会参与度、透明度和公信度。
第五篇:金融监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金融监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首先从金融监管的含义、目的、内容等方面对其作出初步了解,进而引出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作出分析,最后针对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关键词】金融监管 问题 对策
【绪论】改革开放以来,金融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核心。尤其是当我国加入WTO后,促使国内金融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基础差、问题多、压力大,成为中国金融业不容回避的现实,进而使得我国金融监管当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对我国金融监管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剖析,以及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对提高我国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要解决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这一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弄懂何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从词义上讲,金融监督是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在上述涵义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内容。
实施监管的目:(1)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2)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的乱拨乱划,制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3)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4)银行倒闭不仅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会波及国民经济的其它领域。金融监管可以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5)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储备和资产分配来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传递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传导机制。(6)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帐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金融机构设立的监管;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业务的监管;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如市场准入、市场融资、市场利率、市场规则等等;对会计结算的监管;对外汇外债的监管;对黄金生产、进口、加工、销售活动的监管;对证券业的监管;对保险业的监管;对信托业的监管;对投资黄金、典当、融资租赁等活动的监管。其中,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是监管的重点。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准入与机构合并、银行业务范围、风险控制、流动性管理、资本充足率、存款保护以及危机处理等方面。
通过上面对金融监管的初步了解,下面将提出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作出分析:
一、对金融监管的目标认识模糊。金融监管作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管制行为, 有其特定的具体目标,以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为己任。而在中国, 由于银行的主体均为国家所有, 存款人如同信任政府一样,不怀疑银行的支付能力, 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健经营表面上看来并不是一个现实的突出问题。中国现行的金融监管目标, 是通过监管各类金融机构,确保国家金融方针、政策的有效实施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贯彻落实。因此, 在中国金融监管目标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一致的。对金融监管目标的认识模糊, 直接影响了监管工作的开展。
二、金融监管措施不力。从金融监管手段看, 我国金融监管长期依赖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 金融监管以计划、行政命令和适当的经济处罚方式进行。基本金融法律与实际工作的要求相差甚远, 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 监管难以做到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从金融监管方式来看, 我国的金融监管主要是外部监管。由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不健全, 自我监管能力极低, 金融同业工会等行业自律性组织在我国也极为少见,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监督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检查非常少。从金融监管内容来看, 我国金融监管中的风险监管几乎是空白, 监管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机构审批和业务审批上, 对金融机构日常营运监管较少, 金融监管和稽核也忙于完成上级任务, 作用有限。从金融监管标准来看, 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检查和评级以及风险管理没有一套统一的具体量化标准, 监管行为随意性强。
三、尚未形成效率高的监管体制。监管的首要任务当然是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担监管本身并不是要绝对保证不出现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实际上,市场的规则就是优胜劣汰,倒闭是资源(如资本和管理人员)配置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可以起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效率的作用。而在我国的金融监管中仍只强调防范风险,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十分僵化,这事实上保护了垄断,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效率。
四、监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金融监管工作中,无论是对金融机构的审批,还是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判断、化解,都需要从事金融监管的人员有较为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银行迅猛的前景下,要想实现监管目标,必然要对金融监管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金融监管当局的许多现有监管人员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与金已监管目标的高标准和监管任务的艰巨性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果有金融监管所要求的较为全面的经济、金融、、高等教学等方面知识的综合型人员较少;许多金融监管人员还不能对金融机构的各项指标进行前瞻性和深层次的分析,从而使现场和非现场监管的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精通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人员不多等;这些都影响了金融监管的力度和深度。
五、金融监管的对象基础不完善,突出的问题是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界定及其内部控制。在业务范围界定上,目前实际情况是混业经营,表现在:银行不仅仅从事传统的存活业务,还经办信托,证券及保险业务;保险公司除从事保险业务外,还从事信贷和证券业务;信托投资公司由银行出资兴办,从事各种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实行混业经营一方面加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完善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是金融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管理层次上围绕经营目标来堵塞漏洞,而中国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相当落后,制度上也不完善,漏洞和操作失误时常出现,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较大。
六、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备。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立法由《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构成,其中均规定了金融监管问题,但这些立法中存在众多的原则性规定,缺乏实际可操作性,而且监管内容简单化,滞后于金融业发展现状,并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对一些新兴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还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制。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和立法的结合问题也都没彻底解决。同时,在实践中还存在着法律法规重复立法和法律之间相互冲突现象,这些都影响到监管的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针对以上金融监管问题,下面将提出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提高金融监管绩效的对策:
一、统一对金融监管目标的认识, 积极有效地开展监管工作金融监管的目标在同的经济、金融发展阶段是不相同的。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 联系着千家万户, 金融业的经营状况影响着国家的宏观利益和企业的利益, 具有广泛性、渗透性、全局性和公共性。金融业又不同于一般企业,主要依靠负债经营, 是用公众的钱办公众的事, 客户信用状况不好或者经济情况不确定因素, 都会影响金融业的安全运行。中国经济体制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金融业本身的运行行为不规范, 金融运行的环境也不宽松, 金融监管目标应选择维护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 调整银行业内部和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 维护公共利益,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金融监管的目标不同于货币政策目标, 不应过分强调金融监管为货币政策服务。
二、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方式。首先,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金融机构内部治理控制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与危机的基础性、根本性制度,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前提。各国的监管经验表明,金融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管手段只是作为金融机构内控不足的补充,控制风险的根本措施还要靠内控制度。事实上,近期国际商业信贷银行案等金融案例中,假如银行制定并执行了严格的内控制度,危机或许可以避免,某些银行或许不致倒闭,即使是由其它原因引发的金融动荡,也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化解。同样如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既有政策性、行政干预、市场变化等原因,也有自身经营治理不善的原因。其自身经营治理中的问题是形成不良资产的主要原因。因此,金融机构应对自身内部各分支机构、各职能部门以及经营决策者加强约束,使金融机构内部导致的风险得到控制并降低到最低限度。其次,深化独立监管理念和风险意识。政府行为进一步规范。充分发挥市场功能,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建立统一的市场规则,为金融机构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独立经营,按市场规则办事。增强披露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透明度,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健全行业自律组织机构,实行行业自律。还应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形成法定监管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自律组织的有效监管体系。
三、重视金融监管效率低下问题,提高监管人员业务素质。没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在监管现代化程度高,传统金融业务与网络金融业务并存的综合性金融集团公司时就会出现困难,使监管就会显得力不从心,甚至陷入无从入手境地。面对网络金融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的金融新产品和创新金融服务项目,笔者认为,监管部门应当严格从业资格,培养职业荣誉感;加大对网络监管技术研究资金的投入;强化对监管从业人员的培训,适时调整培训内容;大量引进既懂计算机又熟悉金融监管业务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与合理流动,全面提升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四、严格实行金融分业管理, 科学界定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和管理是一些工业化国家在建立现代金融制度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在中国, 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和管理, 不仅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而且是中国金融业健康发展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因此, 分业管理和经营应是中国金融管理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要确保银行稳健、维护存款者利益、强调公平竞争的角度出发,中央银行要按照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和分类管理的要求, 严格界定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 规范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加强当前各金融监管当局的协调配合,防止监管重复发生。我国各金融监管当局之间要尽快建立有效的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加强监管当局高层定期会晤制度,对业务交叉领域和从事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实施联合监管。在以后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实行功能型监管。
五、加强金融建管法制建设。为了规范监管行为,实现金融监管稳定,当务之急应当参照国际法律准则,加快对金融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建立于国际金融法规接轨的金融法律体系。鉴于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空白,应尽快制定《金融监管法》、《期货交易法》、《存款保护法》、《金融控股公司法》、《合作金融法》、《外资金融法》等法律法规。与此同时,按照国际惯例和WTO的规则,对于一些不适应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的条文进行修订,完善或废止,切实解决当前金融监管过程中无法依、有法难依的问题。此外根据已建立的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台相应实施细则。
六、扩大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在当前金融全球一体化的,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越来越快,面越来越大。实践证明,要在国际范围内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有关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之间必须开展有效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磋商,进行广泛的监管信息交流。我国金融业正在逐渐融入世界市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加强对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和境外中资金融机构的监管,督促它们防范风险、稳健经营,是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应该加以关注的一个问题。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是我国金融监管与国际接轨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要使我们的金融监管达到国际认可的水准,就必须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了解、认真、研究和借鉴国际上的先进做法和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蓝文兴 胡余平《当前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吴强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对策》 【3】曾昭熹 《中国金融监管若干问题研究》
【4】谢增栋 《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5】徐燕 《中国金融监管问题分析》
当代中国经济结课论文
姓名:董 之 祥
学号:089114200
班级:经济08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