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18:5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

第一篇:广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

广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

【颁布单位】 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颁布日期】 1998062

2【实施日期】 1998100

1《广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已由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1998年6月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

【章名】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防止农业环境污染和破坏,合理开 发和利用农业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保护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 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业环境保护,是指对农业用地、农业用水、农 田大气和农业生物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农业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采取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使农业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农业环境保护所需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农业环境保护需要,逐年增加投入。

第四条 农业环境保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农业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 破坏农业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

第六条 对保护农业环境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 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章名】 第二章 监督管理

第七条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 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组织本条 例的实施。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林业、渔业、水利、土地、地矿、乡镇企业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做 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第八条 地方农业环境标准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农业行 政主管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地方农产品质量标准由省标准化行 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等有关部门制定。

地方农业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九条 农业建设项目、在农业用地内兴建的或污染物直接排放到基 本农田保护区的其他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必须包括农业环 境保护方案。农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其他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书(表)中的农业环境保护方案,在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 批前,应经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未经审核同意的,环境保护 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审批。

以上项目投入生产或使用前,其防治农业环境污染的设施,必须经过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项目投入生产或使用 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其防治农业环境污 染设施的使用进行监督。

第十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污染或破坏农业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 检查时,被检查者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一条 因发生事故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农业环境 污染和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并及时向当地农业行 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十二条 因农业开发、畜禽饲养等农业生产活动或不按规定使用农 用化学物质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调查处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因工业、城市生活和其他活动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由环境保护 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等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章名】 第三章 保 护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规划、调整产业布局,鼓励发展无 污染或少污染行业,禁止新建、扩建对农业环境有严重污染的生产项目。

第十四条 农业生产者应当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物质,及时回收不易分解、有污染的农 用薄膜的残膜,防止对农业环境和农产品造成污染。

第十五条 在重要的农产品基地、珍稀濒危农业生物资源区以及其他 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农业生产区域,应当建立农业生态保护区。农业生态保 护区由省人民政府划定。

第十六条 大中型畜禽饲养场直接向农田排放粪便、废水及其他废弃 物,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经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监测达到农业环 境标准后,方可排放。

第十七条 禁止向农业环境排放不符合标准的工业废水、废气、烟尘、粉尘和生活污水;禁止向农用水体倾倒垃圾、废渣等固体废弃物以及排 放油类、剧毒废液和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水;禁止在农用水体中浸泡、清 洗装储油类、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容器和车辆。

第十八条 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农业生态保护区倾倒、弃置和堆 存固体废弃物。

需要占用农业用地作为固体废弃物堆放、填埋场所的,必须征得县级 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方可按规定办理其他审批手续,并按指定范 围堆放或填埋,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渗漏、扩散、流失和自燃。

第十九条 作为肥料的城镇垃圾、粉煤灰、污泥,必须符合国家有关 标准。

第二十条 作为商品提供农用的工业废渣等废弃物及其制成品,必须 经地级市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符合农用标准的,发给农用许 可证。农业生产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没有农用许可证的工业废渣等废弃物 及其制成品。

第二十一条 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农业生态保护区兴办砖瓦厂、灰窑或其他危害农业环境的项目。

第二十二条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农业环境监测,会同环境 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对农用水、土壤、大气和农产品质量的调查、监测与评价。

经检测有害有毒物质含量超过规定标准的农产品,由农业行政主管部 门分别不同情况,予以销毁或限制其用途。

第二十三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无公害农 产品的证书和标志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

【章名】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的,给予警告或处以300元以上3000 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造成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责令其消除 污染,情节严重的,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使用不易分解、有污染 的农用薄膜不及时回收残膜的,责令限期回收,逾期不回收的,由农业行 政主管部门组织回收,其费用由农膜使用者承担;

(三)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责令限期清除污 染,达标排放;逾期不治理的,可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的,责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清除,其费用由弃置者承担,可并处3000 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没 收违法所得,可并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未经批准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收缴其标志,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1至2倍罚款。

第二十五条 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农业生态保护区兴办砖瓦厂、灰窑 或其他危害农业环境项目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 令其限期拆除或搬迁,逾期不拆除或搬迁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农业 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 定予以处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予配合: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堆放或填埋固体废弃物不按要求 采取防止渗漏、扩散、流失和自燃等措施的。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重大农业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八条 农业环境管理执法人员玩忽职守,以权谋私,徇私舞弊 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一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由司法 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 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 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章名】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条例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

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

发布日期:2002-04-13浏览次数: 218来源:作者:

(1994年4月21日山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1997年10月15日山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第一次修正,2004年7月30日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防治农业环境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业环境,是指影响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和渔业)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土壤、水、大气、生物等。

第三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与农业环境有关的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农业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农业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农业环境质量负责,将农业环境保护作为整个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农业环境保护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当地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和农业环境资源状况逐年增加对农业环境保护的投入。

第七条 对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保护与防治

第八条 农业环境保护实行预防和整治相结合的原则。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在农

业生产基地、城市副食品基地、名特优稀农业生物资源集中分布区域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农业资源保护区,对保护区内的耕地和资源实行特殊保护。禁止在保护区内擅自兴建非农业建设项目。已经建成的,必须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限期治理。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群众植树造林,加快山区、平原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禁止毁林开荒、烧山开荒及开垦国家禁止开垦的陡坡地。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开发治理荒山、荒地、荒滩,控制风沙危害,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化、盐渍化和贫瘠化。

从事采矿、石油勘探开发、挖砂、取土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治理措施,减少占用耕地和破坏植被。造成破坏的,要复垦还耕、恢复植被并赔偿损失。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禁止超量开采地下水,防止海水入侵、水资源枯竭和地面沉降。

第十三条 禁止新建对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已经建成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禁止将有毒、有害的产品委托或转嫁给无防治能力的乡镇企业生产。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发展生态农业,设立生态农业试验区,推广农业资源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生态工程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开发和利用农村新能源,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税收、贷款、能源供给以及其他经济、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支持、引导农业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第十五条 保护草原、草场和人工草地。草地使用者应当合理经营,防止因过量放牧造成草地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禁止砍挖固沙植物、取土破坏草场植被。

第十六条 严禁占用农业用地堆放、处理固体废弃物,禁止在农业用地和农用水源附近堆放、处理有毒、有害污染物。向农田提供作为肥料的城镇垃圾、粉煤灰和污泥,必须符

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十七条 禁止向农田、草原、林地、渔业水域及灌溉渠道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县级以上农业部门应当对用于灌溉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定期组织监测,防止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被污染。

严禁向农用水体倾倒垃圾、废渣和排放油类、剧毒废液、含病原体的污水;不得在农用水体中浸泡、清洗装贮过油类、有病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第十八条 向农业环境排放废气、烟尘和粉尘的,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保证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蔬菜、果树、蚕桑、牧草及其他农作物不受大气污染的危害。

第十九条 饲养畜禽和进行农畜产品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粪便、废水及其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和减少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第二十条 保护青蛙、蛇、猫头鹰等益虫、益鸟、益兽,严禁猎捕、收购、出售。

第二十一条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积极采取综合防治农业生物病、虫、鼠、草害的技术措施,及时回收农膜等有害废弃物,防止、减少农用化学物质对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

对国家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农业等部门应当予以公布和宣传,并加强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环境污染严重,妨碍农作物正常生长、生产的农畜产品危害人体健康的区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为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区。

县级以上农业部门应当对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区内生产的农畜产品定期组织监测,及时确定并公告在该区内不宜种植的农作物及不宜作食品、饲料的农畜产品。

第二十三条 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及认证按照国家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部门,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监督指导下,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主要

职责是:

(一)组织开展农业环境建设,推广生态农业,发展农业环境保护产业;

(二)负责农业资源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三)组织农业环境监测、农业环境质量调查和农业环境影响评价;

(四)组织指导农业生产对农业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五)保护珍稀濒危农作物、近缘野生植物和畜禽等农业生物物种资源;

(六)调查处理或者参与调查处理农业环境污染事故;

(七)宣传普及农业环境保护知识,组织农业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农业环境保护技术;

(八)依靠法律法规规定行使的其它职权。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水利、林业、水产、矿产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职责范围内的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农业等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拟定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七条 对农业环境有直接影响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有对农业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当征求同级农业等部门的意见。

农田区域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等农业建设项目,必须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经农业部门预审后,方可按规定报批。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部门的农业环境监测机构,应当配备必要的人员和监测设施,负责组织本辖区的农业环境监测。

第二十九条 因发生事故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

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三十条 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属于农业生产中因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造成的,由农业部门负责调查处理、属于工业污染、城市生活污染和其他公害造成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部门调查处理。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等部门,在对涉及农业环境污染纠纷的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时,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机关应当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农业环境监督检查实行监察员制度。农业环境监督管理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出示由省人民政府农业部门统一制发的《监察员证》。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八条、第二十条规定,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保、工商、土地、林业、水利、矿产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农业部门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向农田提供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城镇垃圾、粉煤灰和污泥作肥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部门责令其停止侵害,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部门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在草地上砍挖固沙植物或者取土破坏植被的,责令其恢复植被,并按照破坏面积每平方米处以一至三元的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造成严重污染的,责令其消除污染,并处以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

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 有关部门执行罚没处罚时应当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收据。罚没收入全额上缴同级财政。

第三十六条 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三十七条 违反法律、法规规定,造成重大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严重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农业环境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施行。

第三篇:湖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

湖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

(1993年2月13日湖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1993年2月25日公布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业环境保护,是指农业用地、农业用水和农业生物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农业环境质量负责,将农业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农业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农业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五条 对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监督管理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在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协调、指导农业等有关部门在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对农业环境的工业污染、城市生活污染的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审批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区;依照法律和本条例履行其他有关职责。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监督管理职责是:

(一)组织开展农业环境建设,推广生态农业,开发生态农产品,发展农业环境保护产业;

(二)负责所属农业环境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三)组织农业用地、农业用水、农业生物、农产品的环境质量的监测、调查和农业环境影响评价;

(四)组织、指导农业生产和农户生活对农业环境污染的预防、治理;

(五)宣传普及农业环境保护知识,组织开展农业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技术的推广交流;

(六)依照法律和本条例的规定,行使现场检查权、污染调查处理权、行政处罚权,以及其他有关权限。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水利、林业、水产等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职责范围内的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其他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搞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第九条 各类环境监测机构,应根据各自的职责,以多种方式合作开展农业环境监测工作。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农业环境监测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参加环境监测网络,其提供的监测数据和资料,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和处理农业生产和农户生活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纠纷的依据。

农业环境监测机构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监测数据同其他专业监测机构的监测数据发生冲突时,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技术仲裁。

第十条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拟定本省地方农业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该类标准由环保、农业、土地、水利、林业、水产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组织执行。

第十一条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管理范围内的农业环境状况,拟定农业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地方环境保护规划,经计划部门综合平衡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十二条 对农业环境有直接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有农业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应通知同级农业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上述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初步设计中环境保护篇章以及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由其主管部门分别负责预审,并监督建设项目设计与施工中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监督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 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和纠纷,属于农业生产和农户生活中造成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现场检查和调查处理;属于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造成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调查处理,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并负责提供农业环境污染损失数据。被检查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机关应当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十四条 跨行政区域农业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防治工作,以及几个行业交叉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由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作出决定。

第三章 保护和防治措施

第十五条 农业环境保护实行预防与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状况,合理安排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产品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和无污染、少污染的产业,推广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品种,建立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生产对农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综合防治污染的能力。

第十六条 发展农业环境保护产业,开展生态农业工程、农田防护林网工程、农村能源工程以及土地沙化、盐渍化整治工程建设,推广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加工技术、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技术、生态农产品生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草地经营技术,加强工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减免税收、低息贷款和保障能源供给等优惠政策,并在其他经济、技术政策方面创造有利条件,支持、引导农业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推广应用。

第十七条 加强农业生物保护、动植物检疫和农产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在商品粮基地、城市副食品基地、出口农产品基地以及名、特、稀、优农产品集中产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建立生态农业保护区,并采取扶持措施,开发生态农产品。

第十八条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积极采用综合防治农业生物病、虫、鼠、草害的技术措施,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配方施肥技术,及时回收农膜等有害废弃物,防止、减少农用化学物质对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对国家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农业等部门应当采取多种措施予以公布和宣传,并加强监督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农作物害虫、害鼠天敌的保护。第十九条 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应当结合治理工业污染、城市生活污染、农业生产内部污染进行。农业建设、农业开发和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应当与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相结合。

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区,由农业等有关部门提出申报意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第二十条 严格控制城镇污染源向农村扩散和在农村兴建污染严重的项目,对污染物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单位,应当限期治理;对严重污染农业环境的乡镇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

因发生事故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排除或者减轻污染危害,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 产生废气、废水、废渣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达到规定排放标准,饲养畜禽和进行农产品加工,应对粪便、废水、废渣采取无害化处理,避免和减少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第二十二条 禁止向农用水体倾倒垃圾、废渣、排放油类、剧毒废液、含病原体废水。浸泡、清洗有毒有害物质,必须避开灌溉、饮用、养殖水体和农田灌溉渠道。

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并未达到排放标准的,不得直接排入农田或者灌溉渠道。农业环境监测机构对利用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进行灌溉的,应定期组织监测,向灌溉用水单位和个人通报水质情况。

第二十三条 禁止在农田倾倒、弃置和堆存固体废弃物。确需在农业用地修建处置、堆存固体废弃物场地的,必须报当地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征地占地手续。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当地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和农业环境状况,安排防治农业环境污染的经费。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区的治理经费,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农业或其他农业资源管理部门协商安排。

合理使用农业环境污染赔偿费用。对污染单位付给受害方的赔偿费的使用和安排,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与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协商,除补偿受害者个人的直接经济损失外,其余部分作为专款全部用于治理污染,发展生产。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违反环保法和本条例规定的行为,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处理。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尚未造成污染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教育、警告,责令改正;已经造成污染的,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一)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进行现场检查时,被检查单位拒绝检查或弄虚作假的;

(二)在农业生产和农户生活中实施严重污染农业资源行为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八条 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治理恢复,并向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重大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人员,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农业及其他农业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农业污染源及农业环境保护

农业污染源及农业环境保护

一、农业环境的概念

农业环境是指农作物、林木果树、畜禽及鱼类等农业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的总称。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农业环境污染、农业环境质量恶化等农业环保问题日益突出。

二、农业污染的来源

主要有二类,一是来自农业外部的污染,主要是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污染,居民生活废水、垃圾、出行(汽车)废气的污染,及经济活动(土地开发、矿山开采)等对农业大气、水体、土壤造成的污染,这类污染主要导致镉、砷、汞、铅等重金属污染。二是来自农业自身的污染,主要是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单一施肥,垦荒、过度放牧、耕作对植被的破坏,及农业废弃物处置不当的污染。过量使用农药,作物及土壤残留量高,生物链累积、浓缩,危害人类健康;过量施肥,造成水体氮、磷含量高,富营养化,藻类繁殖快,水体缺氧,影响鱼类生长;长期单一施肥,造成土壤硝酸盐累积、土壤板结、有机质下降,地力下降。

三、防止农业环境污染的措施。

1、发挥自然界的自净能力,塘、库、池、湖泊及土壤等都有自净作用。

2、维护生态平衡。森林、草原、水土合理开发利用,防止过度耕作、放牧。

3、耕作措施。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撒施石灰、磷酸盐、硝酸盐可抑制重金属的吸收。

小资料:全球公害的环境问题——塑料“白色污染”

危害:污染环境,难降解,自然状态下降解需100—200年,环境压力大;易燃物,火灾隐患。处理:卫生填埋、高温焚烧、回收再利用。

措施:一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和超薄塑料袋;二是回收塑料袋并使之资源化;三是研究开发可降解塑料;四是加强环保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第五篇:农业环境保护的认识

农业环境保护的认识

1.1我国农村环保立法滞后,法律体系不健全

改革开放历经20多个春秋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1989年12月通过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川,此体系主要包括:①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②环境保护基本法,即1989年12月26日颁布的{环境保护法};③环境保护单行法规;④环境标准。我国目前共颁布了300多项环保标准;⑤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这些环境法都涉及了农业环境保护,并对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一法律法规体系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从其建立的经济基础与达到的目标上来看,这一法律体系是建立在靠行政指令来实施的计划.经济基础之上,实现一种人治型的经济范畴。而我国目前是一个以价值规律调节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起一种法治型经济范畴;其次,从此体系的大致内容上来看,现行此体系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行政关系的行政法律规范性质的农村环保法律法规不多,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民事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性质的农村环保法律法规更少。同时,市场经济的基础是要求市场上各生产要素都能自由流通和各个市场主体能够公平、平等竞争的经济关系,而保证这一关系的以民商法性质为主体的环保法律法规也很少,远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最后,此法律体系不健全。此体系中“没有综合性的农业环境资源保护法规或条例。作为综合性环境保护法的环境保护法》对农业环境虽有涉及,但很简单,而且未能将农业环境与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协调起采[1]。另外,一些重要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如程序法方面的有关环境评价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农药使用造成环境污染法等。从而使我国农村环保立法跟不上国际环保发展的趋势,不利于环保事业的发展.1.2现行的一些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不能适应国际环保发展的需要我国现行的一些环保法规已不能适应国际环保发展的需要,如我国目前实施的1996年5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其第三章第15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排污费。超标准排污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制定规划,进行治理,并将治理规划上报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备案。由此可见,对于未超国家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事业单位,只要缴纳排污费就属合法;而超标准排污的企业、事业被强迫缴纳排污费并进行治理。这种作法仍是过去政府对污染的控制通过对企业强迫征收排污费促使企业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并不是借鉴国际上“绿色企业'那样自动将排污费作为产品生产成本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的做法,来促使企业走绿色化生产轨道。

1.3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足

目前,由于我国环保法律体系还不十分完善,致使我国至今还未形成一个统一而完善的环境管理体制。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仍是按辅助性原则为依据的统分结合的多部门、多层次的执法管理体制,即设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下,省、市级政府建立环境专门机构,工业较集中的县、镇一般也设立专门机构或由有关部门兼管,甚至在较大的工矿企业也设有环保科、室与环保专职人员[2]。这样形成了执法主体势力割据的局面,致使权责不明,权力过于分散,从而使一些省、市级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变成了本地区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为了一味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与.效益,甚至一些县、镇领导认为只要经济上去了,自然一切就都会搞好的,而对环保法置之不理,造成了地方保护主义极为严重。另外,各环保部门之间为了部门利益而互相扯皮,关键时刻相互推诿责任,形成了一种恶劣的部门保护主义,最终造成执法混乱,法律法规失去法律效力,致使环保工作无从说起。正是由于体制的不完善,监督力度自然也就上不去。因执法主体繁杂,上下级形不成垂直关系。往往为了地区利益、部门利益,形成了上级有政策,下级有对策的应付局面,使许多监督政策不能得到实施,法律得不到执行,监督变得苍白无力,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1.4农村干部和农民环保法律意识淡薄

我国目前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仍未完全确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治型法律秩序仍未被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治型法律秩序所代替。尤其是大农村干部,政策性意识浓厚,法律性意识较淡薄,致使许多法律法规在农村实施过程中给以政策化,以政策的原则性`实践性、灵活性代替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造成农村市场经济法治建设障碍重重。再由于我国农村环保法整体上仍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宣传力度欠缺,农村环保法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头脑中仍是一个未知数。从而出现了一些农村干部为了本地区经济利益而置环保法不顾,采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策略采发展经济。这样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效益与长远利益对立起来,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这些干部的地方保护主义对.效益、环境效益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同时,一些农民缺乏接近环保法、了解环保法,认识不清环保法的内在经济动因,而为了自己一时的经济利益滥伐林木,大肆捕获珍稀动植物,过度放牧,加剧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遭到了大自然的严重惩罚。

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环保法制的设想

2.1扭转人治化,加强法治化,推动农村环保产业市场化进程

法治是一种文明的法律精神,即法律至上、平等运用`制约权力、权利本位`正当程序、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3]。其核心是价值取向上的定性特征或价值合理选择与定位[4],力求.价值的平衡与互补,公正地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平等地保护和促进一切正当利益为价值目标[5]。由此它与。权力集中化,决策专断化,利益凝集化'的人治是根本对立的。目前,我国正在完善的农村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法治经济,基于此,扭转人治化,加强法治化正是我国农村由以入治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法治为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客观需要,是我国农村法治建设的关键,而农村环保法制建设正是我国农村法制建设中的关键一环。由此,转变农村环保法制建设中出现的以-人治'为核心,忽视环境效益,.效益而片面发展经济效益的思想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推动农村环保适应国际化趋势,加速环保产业市场化的发展进程。2.2完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使之统一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2.2.1完善农村环保立法体系

为了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达到农产品国际贸易化发展的要求,基于农村环保法制建设的现状,需要构筑一个比较完善的、独立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把农村环保这一块从整个环保法中独立开来,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结合农村环保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形成一个单独针对农村的环保法律体系。此体系大致应由下列各部分构成:①宪法关于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②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③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④农村环境标准;⑤其他部门法中关于农村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这样使整个农村环保法律体系统一化,有利于农村环保法制建设有序地进行。

2.2.2依据农村环保法律体系框架,使各项环保法律法规规范化、完善化

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应做如下完善:①立法高度方面。(环境保护法》的制定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上升到全国人大,加大此项法律的权威性,真正落实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同时,在基本法中应增加综合性的农业环境管理法律,以完善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这一块;②补充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欠缺的单行法。如农村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保护评价法,农药使用造成环境污染法等;③修订现有立法,以适应目前农村环保法制建设同国际接轨的需要。如{水污染防治法)中的排污费税法的规定,1997年颁布实施的{农药管理条例)中对于农药进行使用所造成的污染怎样处治,仍缺乏相应的法律条款;④根据国内国际情况,制定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环保接轨的环境标准;⑤加强地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立法,全面具体落实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切实推动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

2.2.3规范农村环保管理体制,促使此体系高效实施

为了在农村有效实施环保法,必须提供一套强有力的管理体制作保障:基于目前的管理体制,除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外,还应建立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制度,农业环保责任制度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兽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等。

2.3健全执法机构,强化执法队伍

2.3.1健全执法机构

依据农村环保基本法和环保管理体制,应建立一个从.到地方进行统一管理的专门环保机构,即.仍由部级(甚至权限要高于一般的部)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全国环保建设进行统一部署、管理、指挥、协调。各省、市、县级政府设置专门环保机构,此机构为环保总局的分支机构。在各地环保执法过程中,环保局为执法主体,并且垂直上一级环保机构管辖、监督,不隶属当地政府主管,但各地政府必须参与辅助本地环保机构工作,另外,各部门环保执法机构也应由环保分局采担任。这样全国各地各部门的环保工作都由统一的环保机构来行使职权,各级政府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各内部的环保法制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各个部门政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制止地方保护主义与部门保护主义。

2.3.2强化执法队伍,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要不断提高各级执法队伍人员的政治觉悟,使其能抵制各种腐败现象的侵蚀,严格依法办事,作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不断更新执法人员的知识结构,强化他们各项环保科技技能;同时也要妥善安排好农村环保执法人员的待遇问题,尽量作到惩罚分明,充分调动环保执法人员的积极性,保证环保法落实到实处。

2.4加强执法监督,提高执法力度

农村环保执法监督机制由2个监督层面组成:①上下级政府监督关系,即上级政府把下级政府关于环保工作开展的好坏,是否密切配合环保机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做为进行量化考核评定其政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对当地政府起到了良好的监督作用,同时,也利于扭转地方政府只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与.效益的不良倾向;②环保机关形成上下级的垂直监督关系。国家环保总局要从法律和行政上对各级环保机关`各部门的环保机关在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方面加大稽查力度。对个别环保机构不能认真执行杯保法规,不能圆满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的情况要进行严格查处。对违法乱纪现象应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及行政责任,促使各级各部门的环保机构依法行政,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2种监督制度的实施既能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与部门保护主义的发生,又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威,保证农村环保法制建设顺利进行。

2.5加强环保法制宣传,提高于部和农民的环保法律意识

目前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较低,法治意识淡薄,广大农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仍是一种小生产者,自私自利性在他们心目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从而出现了一些农民为了一己的利益,在金钱的诱惑下大肆捕获国家珍稀动物,滥伐林木,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与此同时,在我国中西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干部对环保还存有模糊认识,环保法律意识极其淡薄。因此,在广大农村必须加强环保法制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环境意识。

2.6借鉴国外环保法制经验,争取早日与国际环保法制接轨

在我国农村环保法制建设过程中,要借鉴国外一

你正在浏览的生命环境论文是农业环境保护的认识

些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和管理体制,引进一些尖端的管理技术与环保科技。同时要加强研究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公约,充分利用WTO中关于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中规定的非歧视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达到与国际环保法规接轨,为我国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空间。

下载广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英国农业环境保护政策

    英国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及其启示近年来通过大力推广循环农业、保了粮食产量增长,还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公众农业环保意识仍比较薄弱,环境保护......

    关于农业环境保护的论文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碧水蓝天、潺潺小溪、各种野花开满山坡,摸鱼捉虾、逐兽追鸟,白天放着牛羊采集不知名的动植物标本,晚上在清新的夜色下看月亮数星星、伴着蛙声与小虫的鸣叫,听......

    农业环境保护 富营养化污染(推荐5篇)

    湖泊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朱海洋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310058) 摘要: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在自然条件下,随着河......

    农业环境保护概论论文(5篇模版)

    水污染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严峻的水污染。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最彻底的国家之一,其农村人口的比例不到21%,但环境污染在美国农村依然存在,包括水体污染。美......

    农业企业化经营与农业环境保护

    农业企业化经营与农业环境保护 摘要:促进农业企业化发展与环境维护要保持农业企业的持续、高效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农业企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关键词:农业企业发展;环境保护......

    2003年德宏州农业环境保护监测工作总结

    2003年我州农业环境保护监测工作,在州农业局和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的领导下,坚持抓法制、靠监测、搞科研、办实体的农业环保工作方针,围绕全州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农业环......

    03年德宏州农业环境保护监测工作总结

    2003年德宏州农业环境保护监测工作总结 2003年我州农业环境保护监测工作,在州农业局和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的领导下,坚持抓法制、靠监测、搞科研、办实体的农业环保工作方针,......

    13-10-18浏阳市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最终版

    浏阳市农业环境保护站工作情况汇报 浏阳市农环站 浏阳市农业环境保护站成立于1996年,属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由农业局委托农技中心管理的二级机构,共9人在编在岗,主要职能包括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