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农牧局2007年工作要点
**市农牧局2007年工作要点
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全市农牧业工作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及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农牧业工作全局,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推进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建设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基本工作思路:围绕一个总体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两大主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主攻两个方向: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按照“围绕市场抓调整,依靠龙头促规模,立足区域兴特色,着眼增收抓服务”的思路,提升壮大五大优势产业:奶产业、牛羊肉、设施蔬菜、优质粮食、酿酒葡萄,全面加快八大区域特色农业发展进程:优质饲草料、羊绒、马铃薯、滩鸡、生猪、西瓜、中药材、高酸苹果,努力实现五个突破:在农民增收上实现新突破,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实现新突破,在新技术推广上实现新突破,在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创新机制上实现新突破。
具体工作目标:2007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2亿元,增长6.7%,其中市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1.2亿元,增长6%。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达到3030元,增长6%;粮食种植面积280万亩,产量稳定在70万吨以上,;全市牛饲养量48.5万头,其中奶牛存栏达到13万头,鲜奶总产40万吨;全市羊只饲养量350万只;生猪饲养量90万头;家禽饲养量700万羽(其中滩鸡100万羽)。
完成上述工作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按照“稳粮、增经、扩草”的思路,在保证粮食稳定的基础上,扩大饲草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全市蔬菜等经济作物发展到75万亩,其中蔬菜面积发展到25万亩。全市优质牧草种植200万亩。粮经饲比50:14:36。山区扩大以覆膜点灌、秋季覆膜为主的节水抗旱新技术的推广,灌区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冬麦种植、“三元高效”种植为主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上的变革。
二、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力促农村经济整体上台阶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争项目、跑项目、上项目”作为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环境的头等大事来抓,抓住中央国债资金和财政支农资金向西部倾斜的历史机遇,围绕我市农业优势和特色,准确把握国家的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和重点,加强项目资金信息网络建设,拓展项目工作领域,组织专业人员有针对性地抓好项目计划的申报和衔接。干今年、想明年、干当前、想长远,连续不断地申报新项目,上大项目。明年争取启动西北绿洲节水型优质专用粮食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种奶牛场建设项目,抓好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麦套玉米复种青贮”三作三收高效立体复合种植项目建设,全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县,通过项目建设及其辐射效应,力促我市优势特色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在农业领域推进标准化,是用工业化理念指导农业、提升农业产业素质的一条基本途径。2007年以标准化生产为主攻方向,着力提高我市农产品尤其是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竞争力。突出畜牧业主导地位,加快良种繁育、疫病防治、技术服务、生态保护四大体系建设,紧紧围绕 “**”建设目标,以奶牛核心区建设为重点,全力巩固提高已建成的73个奶牛园区,新建挤奶台37个,使奶牛出户入园上台率达到60%,良种繁育率达到98%,青贮饲喂率达到60%,奶牛平均单产达到5800公斤,力促奶牛养殖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优质粮食产业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稀植规范化栽培技术和专用玉米配套栽培技术,普及率达到90%以上。牛羊肉产业加快肉牛肉羊良种繁育和杂交改良步伐,推广舍饲圈养科学养殖技术,扩大清真品牌优势。设施农业在“精”、“优”、“特”字上下功夫,扩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提高科技含量和档次,并逐步向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发展。
四、以实施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划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区域化
按照省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发展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实施力度,加快农业区域化进程。重点规划、优先发展五大优势产业带,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建设以**为主的奶产业带,以**、**两县为主的牛羊肉产业带,以**、**为主的设施蔬菜、优质粮食产业带,以**为主的酿酒葡萄产业带。进一步加快发展八个区域特色产业区:以**和山区为主的草产业区,重点抓好市区4万亩高蛋白玉米、5万亩青贮玉米种植;以山区为主的中药材发展到15万亩;以**两县为主的秋季覆膜及压砂西瓜10万亩;以**为主的高酸苹果3万亩;以**为主的羊绒产业区;以**为主的草原滩鸡产业区;以**为主的生猪产业区;以**为主的优质马铃薯40万亩。同时抓好小弓棚西瓜、桑蚕、食用菌、枸杞等区域特色种植,各发展到5000亩,重点抓好小弓棚西瓜和桑蚕。推进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尽快形成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五、依托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全面提升农业化发展水平,走举龙头、扩基地、创品牌、兴产业的路子。重点扶持**、**、**、**、**、**、**、**、**、**、**等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省产业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扩大规模。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发展到100家,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的发展到15家,过亿元的10家。二是积极扶持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畜牧业加快奶牛出户入园,建设高标准优质奶源基地。加快发展舍饲养羊、育肥牛,羊只存栏量达350万只,肉牛35万头;优质粮食产业重点发展优质稻、专用玉米及优质马铃薯生产,优质稻面积达到18万亩,优质专用玉米40万亩;蔬菜产业大力发展小弓棚西瓜、食用菌等反季节设施瓜菜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发展无公害果蔬种植基地15万亩;扩大酿酒葡萄种植规模,面积达到5万亩。三是结合“阳光工程”的实施,加大对企业员工的现代企业管理、营销知识及专业技能培训,全年培训企业员工4000人次。四是做好区、市两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申报、统计监测及“诚信企业创建活动”。争取区级龙头企业达到20个,市级达到40个,入围“**诚信企业”20个,使其真正发挥产业化龙头作用。
六、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市场化
一是进一步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积极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市场主体。加快完善以**牛羊肉、**蔬菜等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超市等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强的农产品流通网络,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二是强化市场信息服务。加快“**农业网站”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预警监测系统,开发信息资源,扩大和延伸农村信息网络,增加农村信息采集点,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重点抓好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的防制工作。全面开展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业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双认”、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等工作,全力提升我市农产品竞争力。四是加强农业市场化法规建设。进一步加大农业执法力度,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七、结合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大力推进服务社会化
一是加大机制创新力度。“科技入户工程”是新时期技术推广机制上的新生事物,06年重点在市区深入开展“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组织三级百名科技人员入户示范,扩大辐射带动和技术服务面。二是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逐步改变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独立的经营状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强中介组织的建设,大力发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运销大户等,强化农企主体之间的关系,全年组建专业经合组织100个。三大力实施大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进推广新农机、新技术,提高农机综合应用水平。四是加强非农产业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面实施“阳光工程”、“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建立和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为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力争培训农民25万人次,输出劳务突破18万人次,劳务收入突破8亿元。
八、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加快农村法制建设
把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体现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过程。建立健全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的引导和管理,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推动农村财务公开和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维护农民对农村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权和管理参与权。积极开展防止和化解农村债务工作,有效化解乡村不良债务。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中切实加强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构建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开展农村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农村经济运行态势。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培育农民依法维权意识,加快农村法制建设。
九、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发展新跨越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学习,提高队伍素质。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创建学习型机关,增强为“三农”服务的本领。二是进一步鼓励农技人员走出机关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机制,激发广大干部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管理干部队伍和科技带头人队伍。四是抓管理,提高行政水平。强化管理职能,建立高效的内部管理机制,使全局工作协调有序地运转,确保2007年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和重点工作的落实。
第二篇:市文明办2014工作要点
漯河市2014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
2014年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以文明漯河建设统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争创文明城市为抓手,大力推动市民素质的提升和城市功能的完善,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努力形成“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我市“一区两城一中心”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一、深入组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努力培育遵德守礼的文明社会风尚
实施“行为养成”行动。围绕“做文明有礼漯河人”,大力推行勤俭节约、文明出行、卫生健康、珍爱环境、待人接物、文明上网“六大文明行为养成”。征集、修订市民文明公约、市民文明行为规范,并通过大力宣传引导,促进市民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充分发挥文明市民学校作用,采取“小手拉大手”等有效形式,大力加强市民文明行为和健康素养教育,增强文明卫生意识,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和科学文明生活方式。
大力推进“讲文明树新风”和“文明漯河建设”公益广告宣传。紧紧围绕宣传中国梦、建设文明漯河,更加有效发挥以舞阳农民画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在道德教育、精神引领和文明熏陶的作用,协调各类新闻媒体、社会媒介和城乡公共场所广泛发布传播公益广告。在沙澧公园、城市主干道、街头游园设置LED灯箱公益广告,激活街头正能量,提升城市精气神。
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营造崇德重义的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重点,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加强道德建设。组织开展学习道德模范活动,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引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组织“道德模范进基层”巡讲活动和“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活动,推动道德模范先进事迹进基层。推进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保持良好道德情操,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继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和“月评十佳市民”活动。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的办法,使之形成长效机制,树立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
实施“法治意识强化”行动。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开展法律“四进”活动,加强法治观念教育,引导全体公民学法用法,切实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权利,主动履行义务。执法人员要强化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守法意识,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各级行政机关要做遵守法律、依法行政的表率,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以法治方式表达诉求。
实施“诚信建设”行动。引导公民培养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道德根基。搞好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组织开展“诚信个人”、“诚信家庭”、“文明诚信商户”、“文明诚信市场”评比活动;在食品行业开展“创诚信企业、做合格食品”活动;建立完善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平台,做到信用信息互通共享。开展服务型机关建设。按照市委提出的“转作风、惠民生、促攻坚”的要求,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机关、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引导各级党政干部带头“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在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和窗口单位大力推行“微笑服务”和创建“文明优质服务示范窗口”活动,配备必要的便民服务设施,增强员工服务意识,开展“文明教师”、“文明医生”、“文明警察”创建评选活动。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积极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开展公共服务专项治理,以良好的政风行风取信于民。
三、强力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大力倡导“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理念
持续抓好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建设。扩大志愿服务站覆盖范围,按照“六统一”标准,在社区、窗口、景区和主干道沿街单位建设“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进一步明确志愿服务站点活动内容,开展志愿者招募、管理、服务活动,努力做到社区有“可以信赖的依靠”、公共场所有“流动的小红帽”、窗口有“温暖的微笑”,实现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
结合实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普及文明礼仪、维护公共秩序、提升社会服务、改善城乡环境等内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集中活动,组织好食博会、五
一、国庆等重要节日期间和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重点抓好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行动。适时组织开展“我奉献我快乐我讲述”活动,让志愿者在服务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扎实抓好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建设。成立漯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服务登记制度,表彰优秀文明使者服务站、优秀志愿服务队和星级志愿者,提升志愿服务层次和水平。发挥好共产党员、文明单位和社区志愿服务队三支队伍的作用,吸收更多文化名人、道德模范、行业能手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成效纳入文明单位测评考核体系,引领志愿服务成为漯河城市生活新方式、新时尚。
四、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和城乡文明程度
深入推进城市创“四优”活动。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工作理念,持续开展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化管理“四优” 创建活动。按照“创卫”统领大城建、大城管工作的总体要求,实施“六大行动”,突出“五大难点”,打造“三个亮点”。加大道路、桥梁及市政公用事业工程等城市基础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建设群艺馆、图书馆等城市文化设施。在街头拐角新建30个游园,配套安装健身设施,打造城市“十分钟健身圈”。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综合数字化指挥平台作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创建文明县城和文明城区活动的调研指导,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上台阶。
深化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以“履行社会责任、树立文明新风”教育实践活动为主题,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加强文明单位创建过程管理,完善季报制度,细化考评标准,严格考评程序,促进创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深入开展文化、科技、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推动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深化。
深化农村“清洁家园行动”。完善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健全强力高效的农村环卫保洁制度,管好用好村镇环卫队伍,下力气治理“五乱”现象,改善村容村貌,美化农村环境。重点抓好近郊卫星镇、乡镇政府所在地、新型农村社区、沿交通干线的连片创建活动。
大力推进文明村镇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文明村镇、文明集镇、农村新型文明社区、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媳妇等创评活动,着力培育新农民、倡树新风尚、建设新环境。加强农村文化基础建设,继续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共建共享和文化惠民工程,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农村文化广场,确保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坚持以城带乡、部门联动,做好送文化下基层、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和“三下乡” 活动,服务农民群众,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五、持之以恒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继续深化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把经典诵读重要篇目纳入全市各中小学校本课程,抓好推广落实工作。组织好第十届“过端午佳节、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集中诵读活动。继续开展“读经典、写好字、增才干”活动,扩大中华经典文化教育在启迪心智、道德养成方面的感染力和实际效果。
深化“认星争优”活动。坚持以道德养成为重点,在未成年人中深入开展“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和“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着力抓好“争做文明小使者”道德实践活动。
加强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建设。建好管好用好城乡学校少年宫,完善管理制度,活跃活动形式,充实教育内容,切实发挥少年宫功能作用。积极推动城市社区心理咨询站、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设专兼职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心理咨询和疏导活动。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纪念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强力推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程。坚持不懈抓好网络、手机、荧屏、声频净化和网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组织各职能部门继续开展寒暑假文化市场集中整治活动。引导中小学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六、切实做好文明网站和网络文明传播工作,努力打造传播正能量、倡导新风尚的网上平台
加强文明网站建设。通过开设专题、专栏和频道,多视角宣传展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成果,扩大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影响力。依托漯河文明网建设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引入电子信息办公系统,实现文明创建“工作台账化、档案电子化、考核自动化、创建网络化、管理动态化”要求,并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网上系列活动,吸引文明单位和广大网民积极参与,做到正确用网、文明上网,以网络文明促进社会文明。
建立全市官方文明微博群,积极参与新浪微博发布厅,形成传播合力和影响力。围绕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组织评论、跟(转)帖,吸引网友参与,以“微交
流”传播正能量,使广大网民自觉成为社会新风尚的传播者、践行者。
加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加大网络志愿者传播技术运用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业务培训力度,提高网络传播能力和效果。
第三篇:市国税局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构建六个体系、实现六个突破”为总目标,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为总基调,全面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大力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大力推进纳税服务与规范税收执法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改进作风,为更好地服务我市地方经济发展献力。
二、大力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把握实质、注重实效上有突破。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国税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
(一)紧密结合十八大蕴含的精神实质,努力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按照“七个深刻领会”的要求,认真研读十八大报告原文、新修改的党章和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服务“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地方政府履行职能提供财力保障。
(二)紧密结合十八大作出的重要部署,着力完成税收工作的新任务。要按照总局“五个围绕”做好税收工作,即围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明确税收工作前进方向;围绕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一步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围绕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创新税收体制机制;围绕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规划税收发展前景的具体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税收事业发展全过程。
(三)紧密结合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积极应对前进途中的新挑战。当前是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实现“构建六个体系”的攻坚期,对我市国税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我们必须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艰巨繁重的任务面前树立必胜信心,用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改革创新的办法着力破解难题,在优化税收环境、深化征管改革、提升干部队伍活力等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不断推动全市国税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四)紧密结合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安排,注重取得贯彻落实的新成效。要通过多种学习形式,深刻学习和领会十八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岗敬业教育,使全体干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学习成果体现在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上。
三、大力组织税收收入,在提高质量、发挥职能上有突破。
**年,省局给我们的税收任务虽然只较去年增长了5%,但市政府给我们的任务为28亿元,比**年增加了15%。在前不久的全市**主要责任指标签状会上,我们与市委、市政府签订了责任状并作了表态发言,今年组织税收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因此,我们要站在服从服务地方党政领导、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的高度,进一步认清形势,顾全大局,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想尽办法,挖潜增收,以“挤掉水分、顶住压力、实事求是、应收尽收”为目标,按照“算得准、分析透、说清楚、有措施”的思路,下真功夫,超前谋划,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断提高税收收入质量,切实把组织收入工作抓早、抓紧、抓实,保证完成上级给我们下达的各级收入指标。
(一)掌握税收实情。根据我市重点税源企业对经济形势的预判,我市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周期性地进入了低谷,全市骨干税源企业税源没有回升迹象,大额留抵税金对收入的影响非常严重。对此,我们要及早行动,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方法,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同时决不收探头税,决不越权减免税,实现税收增长目标与经济税源相协调。要做到向地方各级领导经常汇报,反复汇报,重点汇报,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并形成一个舆论氛围,争取全市各行各业的理解。
(二)强化分析预测。对全市的税源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和分析,从重点税源到零散税源、从优惠政策到政策减免、从行业分析到地域分析再到分析,都要分析到位。加强主体税种、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力度。加强经济税源分析、税收政策和征管效应分析、财源建设和重点税源企业分析,重点做好近年来招商引资企业经营情况的经济税源分析,及时发现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征管薄弱环节,牢牢把握组织税收收入工作的主动权。
(三)落实征管举措。认真抓好户籍、申报、发票等税收征管各环节的工作,强化对征管薄弱点和问题易发点的管理。进一步落实重点税源企业领导分片包干定点联系制度,加强对大企业税收征收管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管理力度。强化个体定额工作,做到“抓大不放小”。加大稽查力度,重点针对违法违规“招商引税”、虚开发票问题开展专项打击,争取公安部门配合,加大专案稽查和专项整治力度,做到早发现、快出手、严治理。做好征管部门移送的高风险纳税人以及纳税评估、反避税环节移交的涉嫌偷逃骗税案件,提高税务稽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要发挥政策效能。着力做好服务大项目建设、服
第四篇:市教育局工作要点
市教育局工作要点
市教育局工作要点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及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稳步推进高中教育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扶持民办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顺利实施教育“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统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教育的发展、改革与稳定。
2.认真实施市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以布局布点为重点,因地制宜,认真做好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构建与现代新建设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国民教育体系,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强化教育宏观管理和服务,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政务信息化。加强机关作风建
设,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创新教育行政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4.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宣传工作,畅通教育信息沟通渠道,完善新闻通报会制度和教育新闻发布制度。加强对教育方针、政策、重大决策以及先进典型人物和教育工作成就的宣传。加强对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宣传引导。充分尊重、维护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
二、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现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新的突破和发展
5.继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的重点是加大改革力度,理顺体制,激活机制。总结五华、安宁、石林三个改革试点县区和市属学校、其他县区改革试点学校工作的先进经验,在已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选择条件成熟的4个县区由学校试点转为全
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底召开全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结会,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一批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取得突出成效的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6.继续创新干部、人事、分配、评价机制,完善校长公选制,坚持教职工择优聘用制,实行绩效分配制。扩大市人才服务中心教育分中心的工作范围,逐步建立开放式的用人制度,推动“单位人”向“系统人”、“社会人”的转变,逐步实现人才供求调节市场化、人事代理服务社会化。
7.完善改革配套政策,逐步形成多元化投资办学格局。积极探索非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改革,在加大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的同时,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渠道,鼓励多渠道筹措资金办学,支持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以多种形式在校内出资新建、改扩建经营教育教学设施。探索改革试点学校预算内经费总额包干,加强
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因校制宜,推进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逐步建立一套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利用社会资源服务于学校的社会化后勤体制。
8.大力扶持民办教育发展。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依法保障民办学校办学权益,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引导民办学校规范管理、完备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民办学校,营造有利于民办教育自主自律、健康发展的环境,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落实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巩固提高“两基”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9.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
革。强化政府行为,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按项目分担经费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新机制,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缩小城乡差距。起,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制学生生活费;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步实施“两免一补”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将其纳入“控辍保学数据库”管理。
10.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各县区,特别是主城四区要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纳入本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逐步做到每一个适龄儿童都有一个公费学位,都能就近或相对就近入学。认真维护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就学权益,义务教育与本地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11.积极推进农村示范性学校的创
建工作。拟安排600万元用于农村示范初中建设,培育农村学校骨干群,完成15所的创建目标。加强民族乡镇创建市级民族中学工作,有条件的县区一中举办“民族班”,指导县区在民族乡镇创建民族小学。
12.积极探索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总结推广石林、安宁等地农村教育资源共享、优化配置、中小学“一体化、一贯制”的办学模式和做法。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鼓励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子,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
13.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市级安排1200万元,排除农村中小学危房30762平方米;组织实施好教育国债项目建设工程,完成国债项目建设任务。拟安排100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13至15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校舍,建设面积达到万平方米,扩大招生4000名。抓紧实施好第一批7个“明德小学”建设项目。
14.合理布局城镇中小学。尤其要
重点编制主城区学校布点布局专业规划,逐步缓解学校设置与人口居住不一致的矛盾和新建小区教育设施不足的问题。尽最大努力使城镇居民子女按户口所在地或实际居住地就近或相对就近入学,解决“上学难”的问题。
15.大力发展勤工俭学。切实抓好农村学校劳动生产实践基地建设和寄宿学校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普遍开展以种植养殖为主要形式的勤工俭学,使全市种植养殖试点校达到167个,生产活动面达85%,城镇中小学勤工俭学劳技教育面达100%。发展校园经济,改善办学条件,救助生活困难学生,使农村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16.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新建农村幼儿园20所。鼓励教办幼儿园领办、承办、租赁、合作举办民办幼儿园,迅速增加幼儿教育资源和扩大招收规模,将全市幼儿入园率提高3至5个百分点,达65%以上。在城市普及幼儿三年入园
率,提高学前幼儿教育质量和效益。
四、加快普通高中建设与发展
17.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以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创新学校投融资体制,实施学校新建和校园改扩建。加大对民办普高学校的扶持力度,对招收公费学位生的民办高中,财政给予生均经费补助,积极推进民办高中教育的发展。鼓励和支持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依托资源优势,多形式、多体制发展普通高中。改革办学模式,建立多元办学格局,扩大普高办学规模,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普通高中招生比净增4500个学位,优质高中招生净增人,使全市优质高中招生数占招生总人数的55%,主城区达到70%。
18.加快新建和改扩建普通高中的步伐。加强对列入教育综合改革扩大高中教育项目的新建12所高中,改扩建50所中学的立项、规划、建设的指导工作,特别要做好昆三中呈贡校区、北市区高
标准学校、禄劝一中、宜良一中、嵩明实验中学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工作,启动五华区高标准中学等学校项目立项,完成年内普高学校校园改扩建项目。
19.加强普通高中质量管理。按照重新修订的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和指标体系,在全市范围内认真开展学校自评和教育行政部门复评相结合的教育质量评价工作。切实把课程建设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和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深入推进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提高学校课程管理和实施的水平。加强高中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指导,强化高考研究和复习指导。加强高中特色班的专业训练和文化课教学,努力使特长生培养成为学校办学特色中的新亮点和高考升学率的新生长点。继续加强主城区一级高中对口支援郊县区中学的对口支援工作。继续做好等级学校创建工作,争取创建省一级完全中学1至2所;创建省二级完全中学或晋升等级学校2至3所。
五、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建设现代新服务
20.优化职教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市职业教育集团、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内部运行机制,使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和支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完善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
21.扩大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做强做大7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集中力量改善学校的技术装备和条件,调整专业结构,加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扩大办学规模。各县区也要结合当地实际,做专做特现有职业学校,千方百计扩大招生规模。全市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在的基础上增加20%。
22.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健全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和“青年
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促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
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3.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认真开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今年3月4日,总书记在看望出席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1 2 下一页
第五篇:2015市教科所工作要点
XXX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于印发XXX市2015年教科研工作要点的通
知
各县(市)、区教研室(教科所),各直属学校:
为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XXX市2015年教育工作要点及教科研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现将《XXX市2015年教科研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各县(市)区教研室(所)、市直属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O一五年二月八日
XXX市2015年教科研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科研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及学生成长规律,坚持服务基层提升教育内涵发展,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升教科研能力为目标,围绕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立足于课堂教学主阵地,增强使命意识、转型意识,推动教研工作实现转型升级。
二、重点工作:
(一)以培训学习为平台,提升教科研的管理水平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教师专项培训计划,多渠道培养优秀师资。通过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工作室等以点带面提升教师队伍业务水平,培养和培育本地专家型教师;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学科)中心教研组建设;加强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包括市内新增三区教师的培训力度和针对性,通过“流动课堂”、“专家主题培训”和“名师讲堂”等品牌培训项目,带动和提升师资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
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支持教研员学习和培训活动,实施教研员高端培训项目,不断更新教研员工作理念,鼓励教研员通过课题带动、活动驱动、“教研员工作坊”等途径引领学科发展,带动和辐射更多的教师成长,在成长过程中注重总结提升,鼓励教研员多出专著和论
文成果,汇聚经验,凝结智慧,促进教研队伍质的提升。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在注重教研管理、教学指导、课堂组织等教学常规的指导基础上,通过外请专家培训,外地参观学习,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不断加强对课程改革的研究力度,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二)以培养课程意识为切入点,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背景下,以课程为抓手,促进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和特色形成。树立和增强课程意识,更加重视课程育人的研究和指导,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探索和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积极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音乐、体育、美术等薄弱学科课程的开设及校本课程开发,通过开展多层面、多角度的课程指导、研发、培训,提升学校课程组织和领导力,构建学校特色发展之路;适时组织校本课程成果评选、促进校际间交流,促进课程实施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教学评估力度,从课程设置、管理水平、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等方面对县域、学校进行导向型的评估工作,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抓紧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学科专业中心建设为抓手,建立双师型骨干教师团队,研究开发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
(三)以高招改革为突破口,加大高中教学研究力度
高考政策的新变化,将带来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方式,学习方
式的新变化。教科所组织专业力量搭建攻关团队,加强高招政策研究力度,探索高中学业水平的评价研究,探索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路径,探索适应学校特色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探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研究和教研实践。
加强高三教学和备考指导工作,通过多种培训和研讨活动,扎实抓好复习迎考工作,加强中高考命题与成绩反馈的研究,强化能力立意的命题,组织好四次模拟试题的命制工作,充分发挥考试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引导作用;注重总结分析,科学运用考试结果,建立数据分析、问题诊断、反馈与指导教学的制度,完善制定《XXX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四)以综合质量评价为抓手,研究具有我市特色的评价体系 依托顶层设计,做好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质量监测工作;在专家指导下,探索开发适合我市特点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推动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3月前初步完成非学业和学业指标框架制定工作,4月份进行论证和标准的研制工作,并在市内各区实验区继续开展综合质量的测试工作,4月份举办数据分析报告,通过数据说明,实现利用数据驱动教学改革。今年10月进行综合素质第二轮测试。不断加强质量监测过程性管理,及时总结整理相关资料,做好专家团构建和培育,迎接教育部过程性督导检查工作。
(五)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促进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 促进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应用,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探索信息化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支持服务方
式,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新的教研方式,切实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微课”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通过开展交流展示,示范引领,带动区县“微课”课程研制工作的深入开展,构建XXX市“微课”课程体系。推进“智慧课堂”研究深入开展,在外请专家培训、课例研讨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课堂教学实效性实施途径,召开“智慧课堂”应用与实效研究研讨会;重视和加强网络教研,建立研讨交流和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扎实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完成31080名教师注册和12870节晒课的录制工作,提高我市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
(六)以课堂观察为突破口,促进校本研究有效性
坚持科研引导,以课堂观察为突破口,引导建立“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科学的课堂观察为手段、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校本教研模式。用量表为载体去观察课堂,激发教师的研究意识、研究水平、培养学生观,基于证据的观察,培养教师教学的严谨性,通过运用课堂观察这一立体性的综合技术,达到准确的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在集体反思中,发挥教师智慧,提升教学水平。
推动学校结合实际制定校本研究成果推广交流实施方案,组织优秀成果交流研讨,通过学术研讨、专题会议等形式,加强区域间交流合作,开阔校本研究的视野,提升校本研究的质量和水平,避免低层次重复研究。
(七)加强课题过程管理,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提升
加强教育科研制度建设,把研教一体、乐研善教的理念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基本策略,强化教师树立教育科研工作常态化意识。坚持以实施重大教育科研课题为牵引,带动教学、科研、师生和谐发展,倡导“创精品”、“讲规范”的课题研究文化,提升科研文化品质,形成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促进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以教育科研的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深化教育科研“标准化工程”,做好“十二五”规划课题及小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工作。完善《XXX市教育科研工作指导意见》和《XXX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促进课题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对优秀课题进行总结、推广,使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应用有机结合,使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有效策略得以推进和应用,从而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建设教育智库,通过课题带动,项目推动,加强高层次教育智库人才建设,逐步实现科研重心、科研组织形式的转变,实现研究取向、研究机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技术等转变。探索基础教育满意度调查工作,开展前瞻性研究,研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尝试举办教育科学论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加强与中国知网、中国教育报刊社等学术团体合作,探索适应大数据时代,共建共享教育研究数据库等工作。
(八)以整章建制为保障,提振教科所的影响力
继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加强市教科所教研队伍作风建设,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符合教科研工作实际的反腐倡廉工作体系,继续做好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工作、定点扶贫工作等。
修订完善《市教科所管理制度集》、进一步完善《XXX市县(市)、区级教研室评估办法》等制度,为课程改革与教科研工作有序高效运行搭建制度平台。确立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教学管理分类指导的制度保障机制,积极探索体系化、制度化的听课视导机制。
总之,2015年教科所要在省教科所的具体指导下,在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精心设计研究项目,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带领我市各县市区教研室、直属校,建立“共下一盘棋”的教研工作新格局,开展有影响力的教学研究活动,产生有影响力的教学研究成果,提升我市教研工作能力和水平,引领教学改革走向深入,促进教研工作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