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评价 提高写作兴

时间:2019-05-12 18:3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合理运用评价 提高写作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合理运用评价 提高写作兴》。

第一篇:合理运用评价 提高写作兴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合理运用评价 提高写作兴

作者:李晓琴 陈亚针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29期

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无数的语文教师,毕竟学生写作能力跟不上去,势必会影响到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换句话说,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在写作方面进行有效攻克。根据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觉得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是第一要务。

写作教学中,模仿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形式,它既有助于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又有利于收到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更应积极鼓励他们模仿和借鉴范文,以此逐步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即使是刚开始时的机械模仿,我们也应对他们加以表扬和肯定,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使之循序渐进地沿着写作道路走下去,逐渐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当然我们认同模仿是提高写作能力的第一步,但学生写作不能一味地模仿,作文开始起步时,可以进行模仿,但入门后,必须脱离仿写,而应该走创新之路,追求自己的写法,有自己的特点。因为只注重模仿,而不注重创新,久而久之,学生将来到了一定的学习阶段后,将仍然只会依葫芦画瓢,学生的写作水平将只能总是停留在那个档次,相对于其他同学,写作水平将会显得降低一些。而写作是一个充满个体灵性的活动,以缺乏灵性的一味模仿来代替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最终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精神,动笔写作,只能留下模仿的技巧、技法,却没有表达的冲动,写作水平将无从提高。

学生作文写好后,教师的批改与评价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批改与评价的价值趋向。一般说来,学生作文统一由教师来批改,批改好后再由教师向学生作讲评,这是写作教学的一种基本做法,由教师来指出学生作文的成败得失,固然有意义,但细细考究起来,这种做法其实也有消极的一面。首先,长期以往,学生很难通过写作使自己获得一定的发展,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揣摩如何迎合教师的心理。其次,会使学生丧失读者意识,教师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只是作文的评判者,写作既为表现自我,也在自我表现中能对别人有所启发或感悟。失去了后者,只让学生拥有作文的评判者,写作易流入文字游戏,人云亦云。所以,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讲评,不应该只是采取传统式的教师承包批改、讲评的做法,而应该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作文的批改、讲评;在指导批改时要把握好分寸,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力求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实想法,真诚地保护他们的创新意识,我们教师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要尽可能用上一些激励性的评语,把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挖掘出来,这些闪光点包括别致的题目,好的开头和结尾,一个精彩的词句等,都给予肯定赞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对写作的信心。

第二篇:合理运用多媒体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合理运用多媒体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提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手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已成为现实,本文从几个方面对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合理使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关键词:多媒体、数学、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电教媒体和教学内容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在采取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系统的观点来规划和设计,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完美地结合起来,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这样就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和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课堂教学方式的变迁。

数学科教学中——以前使用的仅仅是老师一本教科书,一本教案加上黑板、粉笔,教具都很少用。后来发展到三机一幕,可时代发展太快了,我校还未普及的时候又被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所更新,接下去的是更吸引人的网络教学。现在我国倡导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遵循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更是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40分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必须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激励因素。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媒介。黑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辅助工具之一,它最适合临时性的板书以及在班级学生面前进行数学运算或类似的练习。但黑板的短处之一是难读难写,而且教师不得不背对学生,从而失去了对班级的控制和与学生的目光交流。投影仪、录音机等先进教学仪器的引入,曾经给课堂带来了生机,但仍因其不能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而缺乏生命力。于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极为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空白,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且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计算机辅助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所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

二、多媒体创设情境运用,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有个性的,他们的活动受需要和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图象静中有动,动中有变,变中激趣,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使学生学好,首先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多媒体教学能把静止的实物图和直观图变为活动的变化的图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草地上有8只羊,又来了3只,一共有多少只羊?“首先用幻灯片演示,草地上有8只羊的图片,然后让学生注意观察,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再运用课件使屏幕上又走来了三只羊,引导学生看图说意,因为整个变化过程学生看得明白,所以学生能完整地叙述出题目意思。这样运用多媒体手段很自然地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接着根据题意和已建立的表象,联系加法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这样学生很容易说出要求的“一共有多少只羊”就是把8和3或3和8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这样学生不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实践操作,强化感知。

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实践操作可以促进知识的内化。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要使学生真正能掌握所学知识,发展智力技能,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参与到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去,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运用软件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教师简单地操作鼠标,展幕上首先出现了一条铁轨,上面有一辆火车从左往右行驶,一会儿,另一辆火车也从右往左驶过来,两列火车在逼真的火车运行时发出的声音中相对开出,直到相遇。这时屏幕上出示了一道应用题:“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9千米。甲车开出后1小时乙才开出,再过2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教师再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示了线段图,在线段图上分别标出了每小时火车所行的路程。这样难点在火车形象运行的动态演示和直观的线段图中得以解决,它比老师的任何解释都具有说服力,增强了感观上的刺激。演示一结束,学生们很快就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因此,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清楚地掌握概念,获得正确的结论,减缓了学生学习的坡度,增加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并尝到成功的喜悦,促进知识的形成。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用的最多就是PowerPoint制作课件,PowerPoint能制作出形象、色彩鲜明、声色结合的背景,并且教师在制作时有较大的随意性,可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课件。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掌握不好,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判断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有这样一题:许多正方体有序的叠在一起,要求学生数出共有多少个。这样的题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来演示每一层正方体重叠的情况,让学生通过演示一层层的数出总个数,清楚明了且效果良好。

计算机发展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力,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因计算机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且易懂明了。特别是在几何图形课、应用题课的表现更加突出。在小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光靠老师的讲解,或用传统的教具教学,教师会感到枯燥,让一年级的学生难以理解,我在教学时设计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原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首先,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字、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象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5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分针走一小格,就是一分钟。接着,通过动态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得出1小时=60分钟。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操作能力。

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根据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要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计算机不仅可以用来演示形象生动的画面,突出教学的重点,利用计算计辅助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我在教学《四位数的读、写法》一课时,在计算机上出示0、1、2、3、4、5、9这几个可以在屏幕上可以随意移动的数,然后,我出一个数让学生利用鼠标移动这些数,使它们组成老师刚才的数。以前上课总是老师在操纵电脑,这回轮到他们操作,学生们感到十分新鲜,所以都跃跃欲试。这堂课不仅使学生在愉快、师生共同协作下完成教学任务,且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得到了充分培养。由于多媒体的引进,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多样的教学形式又常常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动手操作或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作业题,如有一次在学完《千米的认识》后,我就布置学生找一些有关“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资料,结果有学生告诉我,教科书上说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不全面,他在网上查找资料时看到有的汽车每小时可行80千米,还有的车速度更快。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前,我布置学生观察在哪儿看过24小时计时法,学生告诉我他通过看电视,了解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每晚19:00开始;《大风车》节目是18:00开始,有的甚至将它们列成时间表等等,学生都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了解的,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运用多媒体,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速度快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僻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学生最容易犯“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的概念性错误。为了克服学生这一错误的认识,我们运用多媒体自制一个CAI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做法是:在讲完《角的认识》新课后,反馈练习时,依次出示一组练习根据屏幕上提供的各种图形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结果98%的学生能准确判断;接着出示一组两个大小相等而边的长短不相等的角和两个边的长短相等而大小不等的角的画面,要求学生判断每对角的大小。结果有些学生得到边长的角大这一错误的判断。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为了直观验证他们判断的错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以黑色为背景的高亮度的角。此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两条边长短变化时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屏幕演示自己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结论。这种非常直观的演示,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学生根据观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我们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最后,望各位教师在实践中能得出更多的心得与经验交流。

第三篇:合理运用游戏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合理运用游戏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摘 要:为了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兴趣,本文通过从游戏教学的依据和目的,方式与方法及游戏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游戏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合理 课堂效率 “苦学”与“乐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6-0122-01

小学英语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离不开好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而如何让他们产生好奇心,产生求知欲,便需要教师加以启发、引导、带动、熏陶和引领。在实践教学中,我发现喜欢做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游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是他们非常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德育家国教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通过游戏,儿童的内心活动和内心生活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表现,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平衡.儿童游戏往往伴随着语言的表达,这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 游戏在英语课上的重要性都快比得上水之于鱼了,很难想象四十分钟一堂课,如果没有了游戏,该怎么继续.不论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在游戏中学习都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低年级学生好动又好胜,游戏能让他们在动身体的同时动脑,并且享受成功的喜悦,当然也会有失败的经历.好的游戏能让一堂平凡的英语课亮起来!。

一、游戏教学的依据和目的

开展游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语言,尤其是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文字的含义,通过对话练习说话,让英语课堂变得妙趣横生,所以说,游戏教学是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的一种教学方式。

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浪漫天真的天性,对任何有趣新颖的活动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他们的特点,利用游戏教学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游戏教学可以通过实践和切身体会,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表达语言的环境,他们在游戏中与同伴交流,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学习效果的好与坏是和自身精神状态有很大关系的,如果人的神经系统处于兴奋水平时,他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将事半功倍。所以,我们如果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组织英语比赛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游戏教学的优点也很多,首先,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苦学”变“乐学”,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其次,可以改善教学环境,唤起学生友好、愉快的情感体验,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悦;再次,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训练,进一步巩固英语学习;最后,交际能力的加强,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二、几种有效的游戏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现代教学要求我们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并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我们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如果每一节课都能通过游戏教学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使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参与到课堂中,那么这节课就算是成功的教学。游戏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掌握新知识、培养观察思维能力以及语言交际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游戏教学的方法很多,不拘泥于形式,也不限于场地,只要经过教师精心巧妙构思设计,学生热心积极参与,就会生出很多有意思的小活动。下面我简单举例说明一些游戏教学的设置。唱歌教学法: 对于很多朗读困难的学生来说,也许唱歌能让他们变得流利起来。没错,唱歌教学法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通过歌声调节情绪,营造英语学习气氛。教师可以把一些课文编成歌曲,朗朗上口的旋律会让学生一下子就兴趣大增。情景设置教学法: 主要是复习前面学习过的内容,设置一个虚拟情景,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对话,可以是聊天,可以是打电话,或者买东西、问路等等,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看图猜词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让学习与游戏有机结合。如制作一个动物园或者植物园的课件,教师一动鼠标,让学生回答单词,然后出现一种动物的叫声或图片,暗示学生回答正确。这样不但有趣,也丰富了想象,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知识。或者由教师出示一些单词和图片,然后收起来,从中抽出一张放在身后,让学生进行猜词,可以问:“Is it a bus? 学生回答“Yes,it is”或者是 “No,it isn’t.” 教师也可以问学生:“What’s this? ”让学生进行回答。玩练结合教学法:为了复习旧知识,开展练习,教师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如猜谜、击鼓传花、电话问答等等,教师可以扮演学生的好朋友,让学生告诉自己昨天都学了什么,这样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记忆的成分加大,会有助于他们对旧知识巩固起来。小组竞赛教学法: 当一个单元课结束之后,竞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练习、巩固。这个时候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小组比赛,将全班按照前后顺序分成不同的小组,看看哪个小组所学的知识最牢固,分出胜负,这时全班学生都会积极行动起来,奋勇争先不甘落后,对英语学习非常有帮助。其他行之有效的游戏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可以设置的游戏也有很多,只要我们平时注意收集游戏的素材,就一定能创造出教学的火花。

三、游戏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有人说,游戏教学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我们干脆就带着学生玩得了,不用让他们老老实实地坐在座位上听课了,这样岂不是更热闹、氛围更好? 这样说未免是带着调侃的味道了。游戏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住知识、掌握知识,课堂教学所有的活动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和设计,课堂游戏只是教学的辅助,不能因为片面地追求热闹、氛围等形式,而忽略了本来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他教学要求,要有目的性,认清游戏和教学之间的关系。选择游戏时,要注意时间,短小精悍为佳,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对游戏的次数和时间都要牢牢掌控,过多过长会让学生疲惫,而组织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秩序。小学生争强好胜容易激动,教师要把握好心态,告诉他们学习第一,比赛第二。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个成功的教师都会赢得学生的爱戴,会非常渴望教师上课。游戏教学作为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起到了推动作用。这种玩中学、学中玩的课堂也让学生对学习不再苦恼,而是充满了期待。

总之,英语课堂开展游戏活动,可以达到传递信息,巩固,操练,复习所学语言内容的目的,游戏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巧妙设计的游戏活动还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情感培养,引发求知欲,游戏活动往往还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共同学习,树立一种合作意识,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果在英语教学中能适时地开展游戏教学,就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欢声笑语,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贾冠杰,年;

[2]吴效锋,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沈阳出版社 2002 年。《外语教育心理学》《新课程怎样教》

第四篇:如何合理运用地理学习评价的结果

★如何合理运用地理学习评价的结果?

扬州市地理教研员朱雪梅

【理论阐释】

实践中的课堂评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课堂评价结果处理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一般来说,日常性的、即时性的评价,可以采用某一种评价结果处理形式,例如,课堂理答就是针对于课堂中学生回答情况的反馈;而阶段性的评价,则应该将几种形式加以组合,如通过“分数或等级十评语十档案袋十学生自我评价卡”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从评价结果处理的发展来看,将各种形式加以组合,以博采众长,克服彼短,成为一种趋势。

地理学业成绩评价结果的应用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改进学习、促进教师发展,而非打分、记录分数和排名次等一次性的处理,更不应该成为评定教师等级、发放教师薪酬的主要依据。《标准》指出:“给学生作出评价结论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成功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从评价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具体来看,地理学业成绩评价结果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1.诊断学习效果

评价的实质是价值判断,所以“诊断”是评价结果最显性、最直接的作用,特别是每一次测试的分值或等级就是对教学效果的一次定量诊断。一般地认为,地理测试中高的分值代表学习效果良好,对地理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高,学习目标的达成率高;反之亦然。当然,这样的诊断结论并不是绝对准确,因为测试分数的高低还受其他非确定因素的影响,如学生的心理素质、临场发挥状况、试题的熟悉程度等。所以,对学习效果的诊断还需要结合过程性的表现性评价作出综合判断,应该采用定性评语与定量测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评定学习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诊断不是最终目的,诊断后对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使之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2.调控教学进程

地理评价结论可以为教学提供大量的、比较全面的和有效的反馈信息,评价者将反馈信息与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相比,可以对今后的教学进行调节与控制。如果评价结论显示学生实现目标的过程过于轻松,并能达到更高目标时,会将目标调高,将进程相对调快;而如果认为学生还未能达到目标要求时,可能将目标调低,将进程相对调慢,使之符合学生的相对水平。就具体的教学过程而言,地理评价的调控作用一般是通过调节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程和节奏、教学速度和难度等来实现的。

3.激励学生成长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也是地理评价的最终追求。《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指出:“评价结果解释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作

出多角度和较为全面的评价。要随时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给予必要的、及时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地理评价结论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回顾地理学习的历程,反思学习的得与失,如引导学生思考:评价结果显示我的地理学习优势在哪里?我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努力?我还有哪些地理问题没有解决,我能采取哪些措施来改正?另外,对学生地理表现的评价,特别是档案袋评价的成果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有助于学生维持学习的内驱力,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效的方法探索新知识,以获取更好的评价结果。

【案例1】评价结果的再评价――用橡皮泥制作地形模型

一、准备阶段

提前一节课通知准备材料: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至少带一盒橡皮泥(最好四人商量后,8颜色而异)和一团线(线的颜色与橡皮泥对比要强些)。

二、布置制作任务

(1)制作一座山地模型,每人必有一份作品,且在课堂上当场完成。

要求:①突出五要素:山脊、山谷、山顶、陡坡、缓坡。②再缠上3~5条线,代表山地的等高线。

教师当场制作一个山地模型供学生参考。

(2)制作山地、高原、丘陵、盆地等四种陆地地形。按四人小组进行,分工到位,每人制作一种地形,并能简要介绍所作地形的突出特征。

教师巡回参与制作、指导、提示改进。

三、评选优秀作品

每班选出3~5人优秀作品,展示出来,保存好,并在科技节期间向全校展示,获奖情况张榜公布。由备课组向学校申请经费,进行适当奖励,摄影留念。每份获奖作品均写上班级、姓名、座号,获奖作品的照片送给每位获奖者作留念,好的图片留作资料。

四、评价方式

评价等级分为“优、良、中、不理想”四个等级。(1)自评:先小组内自评。(2)互评:前后桌同学互评。

(3)师评:本着鼓励原则,将成绩定高一些。【案例1解读】

本案例是用制作模型的方法检验学生对地形基本类型及等高线概念的理解。从学习进程看,学生用橡皮泥制作而成的地形模型就是表达等高线地形图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结果,1陈淑妙.用橡皮泥制作世界地形模型[M]//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初中地理新课程案例与评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8-49.这一表达形式与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地形类型相比,更加直观、生动,也加深了理解的深刻性。

本案例的亮点在于对等高线模型这一评价结果所进行的评选与展示活动,这一活动能够促使师生反思教与学的效果,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优秀作品的诞生是小组成员自评、前后桌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的共同结果,在这过程中,学生只有深刻理解地形类型及等高线的基本内涵,才能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定,这是一个学习反思的过程。教师在评选学生作品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从而判断教学的效果,并可能会向学生指出错误所在,分析原因,给予指正。

将优秀作品进行摄影留念、在科技节上展览,以及对获奖者的奖励,均起到激励学生成长的作用。对获奖者而言,是其努力学习与精心制作的回报,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中得到更大的驱动。对未获奖者而言,能够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差距,激发未来的地理学习动机。【案例2】莫用测试成绩排名次――某市2008年地理会考成绩的运用

某市每在6月份举行初中地理结业会考。测试及阅卷工作由市考试院组织,全市所有在籍初二年级的学生全部参加考试。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合格为60分。以2008年的会考为例,其成绩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地理会考成绩是中考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绩按合格和不合格记入学生档案。成绩合格者方可在2009年报考三星级及以上普通高中。

2.该市教研室对所有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向各县(市、区)教育局与市直中学公布了下列统计表。(注:县、市、区名称与学校名称用代号表示)

表1 某市2008年县(市、区)地理会考成绩统计

县市区 代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全市

人数 7682 6387 10263 7247 9824 12218 53621

≥90以上人数 4116 2073 2713 2744 5008 5430 22084

优秀率 53.58% 32.46% 26.43% 37.86% 50.98% 44.44% 41.19%

80-89人数 1687 1464 2506 1689 2787 3002 13135

良好率 21.96% 22.92% 24.42% 23.31% 28.37% 24.57% 24.50%

≥60以上人数 7162 5380 8613 6432 9371 10991 47949

及格率 93.23% 84.23% 83.92% 88.75% 95.39% 89.96% 89.42%

均分 85.5077.87 76.35 80.41 86.02 82.37 81.53

表2 某市2008年市直中学地理会考成绩统计

学校 代号 A B C

人数 788 173 596

≥90以上人数 684 136 455

优秀率 86.80% 78.61% 76.34%

80-89人数 83 31 108

良好率 10.53% 17.92% 18.12%

≥60以上人数 788 173 595

及格率 100.00% 100.00% 99.83%

均分 94.9292.6292.48

D E F G H I J K L 645 353 156 449 630 315 573 57 307 480 247 97 257 334 158 242 16 106 74.42% 69.97% 62.18% 57.24% 53.02% 50.16% 42.23% 28.07% 34.53% 122 79 43 108 153 93 173 24 62 18.91% 22.38% 27.56% 24.05% 24.29% 29.52% 30.19% 42.11% 20.20% 644 353 156 438 602 304 544 57 271 99.84% 100.00% 100.00% 97.55% 95.56% 96.51% 94.94% 100.00% 88.27% 91.9490.9090.0087.7886.1986.0784.1783.4479.32

3.市直各中学根据本校成绩的排位考核地理任课教师业绩,并发放相应的奖金。【案例2解读】

初中地理结业会考是一次大规模的终结性测试,测试结果表现为量化的分值。案例中测试结果的应用方式在当今是普遍现象,这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危害性。

案例中第1条应用方式,体现了终结性测试的诊断与选拔功能,在目前评价制度中发挥了其应用的甄别作用,这是积极的一面,也说明会考是衡量学生地理学业成绩的重要手段。

测试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诊断与选拔,更应该是为了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案例中第2条的成绩统计表实际上公布了成绩的排名,第3条以学生成绩评定教师奖金,这样的应用方式简单、粗暴,体现了分数决定论的思想,这抑制了测试的积极意义,只能加剧应试教育的程度,教师难以体验到地理教学的愉悦之感。

关于会考成绩的运用,更需要分析测试成绩所反映出来的课程目标的达标情况。建议仔细分析每一试题的作答情况,对照《标准》,分析试题所反映的知识点与能力要求的掌握情况,找出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出具学习诊断报告,用以指导教师分析存在问题的成因,并改进未来的教学。

第五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宁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议语文课堂上多媒体运用误区及解决策略

多媒体出现于课堂,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多媒体教学以其本身的生动性、直观性、高效性,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也不是万能的,教师只有通过扬长避短,合理使用,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先进作用。

存在问题

1、盲目追求美感,华而不实。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看到,教师所用的课件从图片的处理、文字的选择到播放的艺术效果,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追求细节的完美固然是好,但是也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向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上。语文课堂常有复习词语的这样环节,有的课件在显示词语时,在同一张画面上显示了三、四种不同的字体,或是选用一些毫不相干的图片做背景,还不时跳出几个动画的卡通小人物。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到,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会自然地将他们的注意力分散到热闹的场景上,从而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

2、过分依赖多媒体,削弱了老师的魅力。现在的课堂,示范朗读有音频资料。教师反倒显得毫不相干,无所事事。德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个人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语文老师的一笔好字,会使很多学生注意自己的书写;教师儒雅的气质,饱满的激情,个性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会激发很多学生的朗读热情。教师的魅力将对学生作用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些都是多媒体教学所无法做到的。

3、出示大量文字图片,完全取代了文本。笔者听过好几节语文课,从头到尾,学生连书本碰都没碰,或者是碰的很少。课文的文字一个个打在课件上,插图也费劲心思用扫描仪扫出来展示。文章的重点语句,需要反复揣摩品味的,可以打出,方便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交流。全部内容都用电脑出示有什么意义?实在是不必要的麻烦。学生与文本之间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孩子看着书上的插图肯定比看着大屏幕上的图片更加细致,孩子手捧书朗读肯定比仰着脖子看大屏幕读感觉更清楚、更惬意、更入情。再者,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令人感动、产生共鸣的情节上或旁边及时注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会帮住其加深对这一内容的印象。从这一点,取代了文本的多媒体,完全是本末倒置、适得其反了。

4、再现情境,忽略学生的思维与想象。众所周知,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大多是“依照美的法则创造出来的”(叶圣陶《文学作品的鉴赏》),都是“以语言或它的书面符号„„文字为物质手段,构成一种表象和想象的形象”,“作用于欣赏者的再创造的”(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引导他们透过语言文字这一“思维外壳”,去接受作者的审美经验,感知形象,体会情味,领悟理趣。如果在课件中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5、为“用”而用,盲目“拿来”。在很多的教学评比活动中,课件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众多的教师为了评比、上公开课、观摩课等做了课件,有些实在是为“用”而用,追求一种形式,图个时髦而以。目前,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语文教师并不多。一个精美的课件,需要运用大量的图片、动画、MTV、MP3、WAV等背景音乐,需要耗费一名制作老师的大量时间。而且有许多老师没有经过系统的课件制作培训。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怎么办?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的课件颇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平心而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起步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应该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课件的制作缺乏必要的认识。一个成功的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解决方法

1、正确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

谈到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应该知道何谓“多媒体”。“多媒体”即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信息等多种媒体的组合。如教师的板书属于文字媒体、教师的语言属于声音媒体、幻灯片为图像媒体、录相片为视频媒体等等。多媒体电脑属于其中一种,它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将多种媒体进行整合,所有的媒体均能在电脑中得以充分的体现。而“辅助教学”,在不同的层面上包括两种形式:其一是宏观辅助,通过教师对课程的深究,设计合理的脚本,代替教师完成一些适于计算机来完成的教学工作,在使用环节上表现为“个别交互”的辅助学。其二是微观上地辅助,即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的“拐棍”,对教师实施具体的帮助,在使用环节上表现为“集体交互”的辅助教。“辅助”决定了它的一切设计应为教学的某一个环节,起“烘托”,“渲染”作用,而不能代替教学。

2、坚持适度、有效性原则

首先课件数量上要适度。再新奇的事物经常出现学生也会感觉厌烦,而且会增加教师不必要的负担。其次课件的趣味性要适度。趣味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不能过分。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视听手段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刺激,使之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但这样的刺激一定要精选,要有实效性,针对性,要有明确的目标,要解决一定的问题,尽量是一节课中至关重要的信息、重点难点。无关紧要的内容尽量不在课件里出现。不要追求课件形式上的完美,表面上的热闹,这样只会造成信息堵塞,以形式害内容。

3、将多媒体的优势与语文学科的特点巧妙结合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习更多的注重学习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情感的交流,注重以真情感染读者,以形象唤起美感,以意境领悟主旨,以培养语言意识和语文习惯为目标。而多媒体课件里的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极大满足了学生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距离,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从这一点看,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主要表现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这两个方面。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列为学习环境四大要素之首。他们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教学《观舞记》时,在教学中播放一段视频资料,让学生从真实的画面中去感受课文描绘的场景,从而更好地去感悟、品味文章的语言。教学《黄果树瀑布》、《 绿》等一类写景文章时,尽管文词优美,但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体验,很难将那些优美景物与语言文字联系在一起,学生眼中只有枯燥的文字符号,因而教学中就更谈不上对孩子们美的熏陶与感染了。课堂上运用课件播放了优美的风景图片,并配以优美的乐曲,富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真正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时,再转入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学生兴趣盎然。新教材也选编了很多古诗词和现、当代诗歌。这些诗歌语言凝炼,表达含蓄,意境深远。但是由于年代的久远,学生想象力的贫乏(尤其是来自贫穷地区阅读量很小的学生)一般都很难想象出诗歌描绘的画面,品味出诗歌的意境。如果利用多媒体,再现诗作产生的历史背景,描摹富有特征的形象画面,无疑会把学生带入久远的历史中,体会诗人的悲与喜,品读出诗文的意境。整个过程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烘托出我国古诗特有的意境美。

4、多媒体的运用要与语文课程有效整合

实施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如下问题: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如何改进教学手段,组织引导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实现个性化学习、自主性学习?如何处理好语文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如何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毫无疑问,信息技术将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力工具,这也就是新课标要求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目前语文课上最常用的教学课件通常是演示型课件。这种课件比起传统的口授、板书更加直观、丰富、生动、形象,但如果将它作为语文课堂上唯一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恐怕还是会有相当的局限性。演示型课件通常用来提示、呈现相关教学内容,主要适于作为教师讲解、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在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练习交流等教学环节中很难充分发挥作用。“整合”则要求多媒体的使用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与结果。其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运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当然,要达到“与语文课程整合”——这一多媒体运用的最理想状态,并非一蹴而就的,所有的语文教师还要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课件,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从而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载合理运用评价 提高写作兴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合理运用评价 提高写作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合理运用识字方法以提高学生识字效率[最终定稿]

    合理运用识字方法以提高学生识字效率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丁丁冬冬学识字二》)【案例】 教学构思:《丁丁冬冬学识字(二)》一课中识字量很大,有些字同音不同形,有些字不......

    合理运用教学评价的感受[优秀范文5篇]

    合理运用教学评价的感受 认真听了讲座后真正认识了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技术,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结果、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作出的......

    合理评价全面发展

    浅谈职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性评价 【摘要】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对职高学生语文素质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的问题也逐渐被提上日程。显然,传统评价学生语文素质的......

    合理运用网络(教案)

    合理运用网络 xxx中队 指导员 zzz 授课目的: 通过教育,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正确引导在座官兵正确认识并运用网络,积极推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确保部队稳定。 再来看看授课要点。......

    合理运用财务杠杆

    合理运用财务杠杆,提高企业筹资效益 由前述可知,财务杠杆对企业的资金运用有一种放大效应,当企业运用了负债,财务杠杆的效应就会显现。但是负债并非越多越好,我们首先应该分析筹......

    合理运用多媒体(精选五篇)

    合理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使用多媒体之前,应该明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性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其突出的特点,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自身的长处,而且至今仍是确有成效且普遍......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五篇)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广东省惠州市第八中学516001 朱可彬摘要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对化学课堂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怎样将信息技......

    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 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 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内容摘要] :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聋校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