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源镇2012年养殖专业村半年总结
清源镇2012年养殖专业村工作总结
二0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清源镇2012年养殖专业村工作总结
我镇2012年养殖专业村工作,结合年初制定的实施方案,以优化畜草产业结构,提升畜草产业化发展水平,壮大设施畜牧业生产规模,着力加快畜草产业发展步伐,调整农村畜禽养殖结构,推广科学养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对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促进畜草产业数量、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努力提升我镇畜草产业发展水平。狠抓畜禽养殖专业村工作、养殖场建设,养殖专业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全镇的畜禽养殖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目标
在示范村建设中,借鉴聂家山、崔家河两村的成功经验,并在今年年家河专业村建设中推广应用,通过不断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总结经验,使今年的专业村建设在养殖水平、圈舍改建、牧草种植、规模养殖、饲草料加工、牛羊引进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达到了专业村建设的预期效果,基本实现了当地规模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年家河村基本情况简介
年家河村位于县城以北,距县城20公里,全村共辖6个村民小组204户810人,耕地面积2393.07亩,人均产粮680千克,人均纯收入800元。2011年低,该村大家畜存栏169头(匹),其中牛存栏134,养羊大户5户,存栏107只,猪存栏237头,鸡存栏624羽。绝对贫困户9户33人,低收入
户135户527人,村内道路差,房屋陈旧,多数农民接受科学养殖模式的意识较差,粮食产量低,畜禽养殖结构不合理,给专业村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三、主要工作1、3月份,深入年家河村的农户调查摸底,在年家河村选择了养殖积极性高的农户40户,作为示范户,进行了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培训。从标准化圈舍改建、饲草青贮氨化技术、牛羊的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培训,共计培训200人次。并指导示范农户进行了氨化饲草制作,推广混配合饲料和添加剂的正确应用,提高了养殖效益。
2、4月份在年家河村大力推广了优质牧草种植,使该村的牧草种植面积达到了400亩,户均达到了1.5亩以上。其中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100亩,一年生优质牧草300亩。
3、5月份在年家河进行各类畜禽的春季疫病防控工作,对口蹄疫、猪蓝耳病、高致病性情流感等国家重大免疫疾病进行了逐户免疫,使该村的防疫密度达到“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保障了该村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6月份指导农户进行标准化圈舍改建,我站工作人员从圈舍的方位、面积、高度、扣棚等进行指导并发放了改建图纸,共计建成标准化圈舍176间500平方米。大大减少了当地的环境污染和畜禽之间疾病的交叉传染。
5、7月份在年家河村发放品种改良宣传材料,共计散发
黄牛改良宣传资料80多份,使群众了解牛的人工冻配技术的好处和带来的经济效益,一年来共计改良黄牛78头。给该村的品种改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6、8-9月份联系引种工作,我站结合镇政府的整村推进项目,向年家河村引进的76头基础母牛、150只基础母羊的引种报告在2012年5月28日报送了县畜牧局,并在2012年6月4日得到了批复。在8月中旬对农户进行了引进牛羊的饲养管理技术培训和联系引种地点,并派人在引种地点对引进的牛、羊进行留观,待留观期满后,分别在2012年9月6日从礼县引进基础母牛76头,9月30日从康乐县引进基础母羊150只。扩大了当地的畜禽规模养殖,使全村户均牛饲养量达到了
1.5头以上。带动了周围群众大力发展养牛业,使该村养牛示范点有了一个新的、更大的突破。
7、10月份做好了秋季疫病防控工作,指导农户进行青贮氨化的饲草加工技术。在全面完成该村秋季畜禽疫病的同时,积极做好了青贮氨化示范工作,确定了15户农户为示范户,共计指导完成青贮饲料22吨、氨化饲料5吨,使广大农户掌握了青贮氨化的制作过程,加大了当地的秸秆利用,节约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1、该村经济相对落后,养殖户资金缺乏,扩大该村养殖规模,实现专业养殖,有待于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2、个别农户积极性不高,影响了专业村整体计划的实施。对新技术、新观念、新设备的接受比较缓慢,还需我们畜牧工作者继续加大科技宣传力度,以典型示范户为榜样,做到以点带面,发展设施养殖。
总之,年家河养殖专业村建设工作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我站职工一年的努力,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虽然我们在养殖专业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部门和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我们总结经验,扬长僻短,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实现我镇畜草产业跨越式发展。
2012年11月22日
第二篇:清源镇养殖专业村半年总结
清源镇养殖专业村工作总结
我镇2011年养殖专业村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实施方案,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在专业村建设中,大力调整农村畜禽养殖结构,建设养殖专业小区,推广科学养殖,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为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养殖专业村工作、养殖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镇的畜禽养殖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目标
在示范村建设中,总结去年的成功经验,不断巩固发展了崔家河养牛示范点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殖户的养殖水平,增强了市场竞争意识,遵循科学养殖,进行了圈舍改建,扩大养殖规模,更新了养殖观念,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基本实现了当地规模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二、崔家河村基本情况简介
崔家河村位于县城以北,距县城13公里,全村共辖8个社、252户农户,人口1112人,耕地面积3165亩,人均产粮820千克,人均纯收入1020元。2010年低,该村大家畜存栏243头(匹),其中牛存栏183头,养羊大户5户,羊存栏155只,猪存栏320头,鸡存栏984只。经过大家的齐心合力,一年来,该村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增加。现牛存栏253头,养羊大户10户,羊存栏306只,猪存栏605头,鸡存栏2910只。
三、工作的内容
1、在崔家河村选择了养殖积极性高的农户30户,作为示范户,进行标准化的规模养殖户改建。发展了养牛2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50户,全村户均养牛达1.5头以上。带动了周围群众大力发展养牛业,使该村养牛示范点有了一个新的突破。
2、在崔家河村大力推广优质牧草种植,使该村的牧草种植面积在年底达到400亩,户均达到1.5亩以上。其中多年生牧草100亩,一年生牧草300亩。
3、全面完成了崔家河村的各类畜禽的两季疫病防控工作,使该村的防疫密度达到“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保障了该村养牛业的健康发展。
4、在崔家河村进行了饲草种植宣传,鼓励养殖户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建成青贮池5座,并指导了示范农户进行饲草的青贮氨化饲草制作,推广配合饲料和添加剂的正确应用,提高了养殖效益。总计在崔家河村完成青贮氨化饲草制作450吨。
5、指导农户建成了标准化圈舍50座,对养牛户进行了养殖培训和市场导向分析,鼓励扩大养殖规模。
6、改良畜禽品种,在崔家河村散发黄牛改良宣传资料80份,全村实现了牛的人工冻配技术,实现了牛的品种改良。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靠实责任
兽医站技术人员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成立养殖专业村领导小组,精心安排部署,加强督促检查工作,基本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
2、严把技术质量关
畜牧兽医站技术员在养殖专业村建设中,严把技术质量关,做到勤下乡、多指导,进行上门服务,确保了养殖专业村按时完成各项任务,达到预期目的。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1、该村经济比较落后,养殖户资金缺乏,扩大该村养牛规模,实现专业养殖,有待于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2、广大养殖户受文化程度的制约,对新技术、新观念、新设备的接受比较缓慢,还需我们畜牧工作者继续加大科技宣传力度,以典型示范户为榜样,做到以点带面,使更多的养殖户参与科学养殖,发展设施养殖。
3、一年来,我镇专业村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我们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以便更好的开展明年的工作。
2011年11月23日
清源镇养殖专业村工作总结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第三篇:上湾乡2012年养殖专业村半年总结doc
上湾乡2012年草畜转化示范点
半年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及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提升畜草产业发展水平为目标,按照渭源县2012年草畜转化示范点实施方案,坚持“引种与改良扩繁结合,增产增效技术应用与饲养管理科学同步”的原则,加快以牛羊为主的设施畜牧业发展步伐,立足于巩固,不断扩大牛羊生产规模,扶持养殖专业村、户扩大基础母畜群饲养量,很好的完成了草畜转化示范点的工作任务,提高了示范点牛、羊等主要畜禽的良种覆盖率。
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很好的巩固了解了示范点基本情况:凡家屲村共有农户187户,750人。饲养大家畜 106 头(匹),其中牛93 头,羊 140只,猪 134头;示范户30户,共有人口115人,耕地面积 231.5亩,耕地种草51.8亩,其中多年生 18.6 亩,一年生牧草33.2 亩。存栏牛50 头,羊85 只,猪 31头。
(二)、1、对示范户进行标准化圈舍改建、科学养殖、牧草种植利用、畜禽防疫、及南山放养虫草鸡等技术内容的培训,举办培训班1次,培训人员要达到 70 人(次)。计划动员群众种植优质牧草(一年生牧草50亩,多年生牧草40亩,耕地种植牧草140亩)。
2、发展设施养殖,提倡为示范户黄牛改良上门服务,引
进基础母牛10头,修建标准化暖棚圈舍20间。示范户氨化农作物秸秆20 吨,修建青贮池1 座,使畜牧技术的应用推广更为广泛。
3、对示范点集中进行春防免疫工作,实行“两强一打”“三个百分之百”,新增畜禽及时补针,免疫档案认真填写。全面提高畜禽免疫密度,为示范点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后的打算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说通过大力宣传、技术培训等措施,提高了养殖户认识,营造扩展牛羊养殖的良好氛围,有效的提高了养殖效率,但还是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能更上台阶,起到真正的带领作用。成绩是不断的进步,问题也不断的出现,比如宣传的力度还不到位,对群众的关心不够,以至于群众的配合不是很好等这些都有待改进。
上湾乡畜牧兽医站
2012年5月
第四篇:肉羊养殖专业村报告
xxxx县xxxxxxxx肉羊养殖 专业村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一、项目区概况
xxxx位于xxxx东北部,距镇政府7公里,全村辖xxx、xx、xxx、xx四个自然村,总户数560户,总人口1540人,现有常住户300户,500人。辖区面积7.2万亩,其中耕地5万亩(水浇地20000亩、旱地30000亩),草地22000亩。现有肉羊养殖场x处,肉羊专业合作社x家,肉羊改良点0处,养羊大户0户,肉羊存栏量0只,基础母羊0只,全村养殖优质基础母羊0只以上或育肥羊0只以上养殖户0户,占全村常住户的0%。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建设肉羊养殖专业村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肉羊养殖是一项利在当前,惠及长远的产业,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大力发展肉羊养殖能能够促进农牧民由数量型向生态效益型畜牧业转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羊肉产品需求扩大,肉羊育肥养殖前景广阔,即将成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特别是助力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途径。
二是建设肉羊养殖专业村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xxxxxxxx多年来以种植玉米农作物为主,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影响,羊、牛、驴等牲畜养殖规模逐渐扩大,但养殖水平一直处于传统的粗放经营水平,基础设施建设 滞后,养殖重点不突出,各类牲畜养殖尚处在初级阶段,特别是“舍饲禁牧”等一系列生态治理制度的出台,与传统养殖的“规模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种植结构、畜牧业养殖结构亟待调整优化。
三是建设肉羊养殖专业村有政策支持。根据xxxx县委、政府印发的《xxxx县发展农牧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要求,鼓励各行政村打造肉牛、肉羊、肉驴等专业村,并给与相关支持政策。xxxxxxxx是养牲畜基础较好的地区,牧业养殖收入在该村收入中占有很高比例,且各农户饲养的基础母羊数量较多,适合舍饲育肥。
四是建设肉羊养殖专业村符合本地区群众利益。过肉羊规模化养殖,不仅带动农民通过种植业和养殖业增加经济收入,而且可以有效利用粮食秸秆、牧草等中间产物,成为增加项目区农民经济收入的有效手段。结合“脱贫攻坚”有关内容,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村民代表和村两委班子决议,确定了肉羊养殖为xxxx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发展的脱贫产业,把畜牧业生产作为增加本地区农民收入又一重要手段。
三、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xxxx县xxxxxxxx肉羊养殖专业村建设项目
(二)建设性质:新建
(三)建设地点:xxxx县xxxxxxxx
(四)项目申报单位:xxxxxxxx村民委员会
(五)项目负责人:xxxx
(六)建设目标:利用2017—2019年两年时间将xxxx建成肉羊养殖专业村,按照“农业向牧业上调,低质向优质上调”的思路,本着“为养而种,种养结合”的原则,努力形成专业化养殖,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化格局,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保护农户利益不受损害。积极引导村民及贫困户购置基础母羊,种植青储饲料,建设标准化棚圈、青储窖、草料库等基础设施。力争到2018年6月末,全村肉羊养殖户达到60%以上,每户基础母羊不低于20只或育肥羊100只以上,全村年存栏基础母羊7000头,出栏肉羊20000只,建设标准化棚圈130处(11000平方米)、饲草料基地2000亩、青储窖15处,建成改良点一处,购置草料加工机械2台,带动40户平困户稳定脱贫。到2019年6月末,全村肉羊养殖户达到65%以上,每户基础母羊不低于20只或育肥羊100只以上,全村年存栏基础母羊8000头,出栏肉羊23000只,建设标准化棚圈135处(11500平方米)、饲草料基地2200亩、青储窖16处,建成改良点一处,购置草料加工机械2台,确保全村6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
(七)资金筹措:一是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及预算内投资;二是使用以到位的xxxx资金;二是养殖户自筹。
四、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本项目运行模式为“养殖合作社+基地+农户”,项目达产后可饲养基础母羊8000只,直接带动农户 130户从事肉羊养殖,户均获利2.2万元。项目的实施将使农民由原来的靠种植业、养殖业多而小的发展模式,过渡到种植业为养殖业服务的肉羊养殖产业生产模式,在做大肉羊养殖产业的同时,带动饲料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转化和利润率,增加了农民增收渠道,家庭收入明显增加。
项目正常年份出售肉羊20000只,每只肉羊纯利按500元计算,则年可获纯利1000万元左右,这也是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另外,通过人工受精技术每年可繁殖项目区近1万只优良肉羊。另外,合作社与农户联合的形式共同从事项目经营活动也将会带动农民创收,提高农民养殖技能。
(二)社会效益:项目采取舍饲养殖技术,转变传统养殖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环境压力,改善生态环境,配合专业合作社养殖技术肉羊品种改良工作,降低疫病减产,提高出栏率和个体产肉能力,增加产出效益,实现肉羊产业综合效益提升,带动全村农民养羊致富。项目的建设在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肉羊产业发展的同时,可带动饲料加工业、肉食品加工业、运输业、基础建设、服务业等许多行业联动发展,大大增加本地区影响力,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xxxxxxxx选择建设肉羊养殖专业村是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恳请镇党委政府予以支持。
xxxxxxxx民委员会
2017年2月10日
第五篇:清源镇2010年规范化圈舍改建总结
清源镇2011年规范化圈舍改建总结
建造暖棚畜舍并广泛推广与应用,是我国北方地区解决养畜越冬防寒、提高养畜经济效益的一种简便、易行、经济、科学的有效措施。遵循常规畜舍设计原则的同时,重点考虑冬季使用时使其各部分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同时考虑了在温暖季节也可以使用,为家畜的生产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从而获得更高经济效益。根据2011年我镇规范化圈舍改建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全年规范化圈舍改建方面的工作,现将本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原则
暖棚畜舍的太阳高度角若大于入射角时,舍内光线入射量少,等于或小于入射角时,舍内光线照射充分,并可直接照射到畜床上。
棚舍的入射角是指塑料膜的最顶部与地面中央点的连线和地平间的夹角,要大于我镇冬至时的太阳高度角32°,小于我镇夏至时的太阳高度角78°。
据上述原理推算暖棚畜舍建筑尺寸,能够收到冬暖夏凉之效果。
二、主要工作
1、配合镇政府在年初制定了圈舍改建实施方案,结合项目村给养殖户进行了圈舍改建培训并散发了改圈图纸。
2、全镇圈舍改建工作从2011年3月开始,于2011年11月结束。全镇改(新)建圈舍708间,改圈面积8734平方米,改建圈舍农户217户。
3、我站技术人员负责全镇的改(新)建圈舍工作,每位技术人员包村包户,并对示范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三、工作措施
1、在改圈中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的圈舍改建工作。具体技术工作由镇畜牧兽医站负责,每位技术干部包村到户,责任到人,确保了改圈工作的全面完成。
2、在改圈中,我镇畜牧技术干部做到了宣传动员、指导等大量工作。
四、努力方向
1、我镇个别村社自然条件较差,牲畜圈舍尚未改建,还需我们畜牧工作者进行技术宣传,加强指导。
2、我们畜牧工作者应经常深入各村社养殖户,通过养殖技术培训,使广大养殖户认识科学养殖的重要性,从而转变饲养观念,走科学养殖之路。
2011年11月24日
清源镇2011年规范化圈舍改建总结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