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控标准框架前言
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实施和评价内部控制,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审计行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7号),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l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现予印发,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请各上市公司及相关非上市大中型企业切实做好执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应当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上市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非上市大中型企业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是不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
第二篇: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调查报告内容框架
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调查
报告内容框架
一、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审计开展情况
该部分重点描述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审计组织开展情况、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等。
二、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执行情况
该部分围绕审计内容和重点分别对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情况进行描述与说明。
三、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评价
该部分通过具体的事例、数据等总结提炼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方面好的管理模式及主要措施,并对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该部分描述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查找产生问题的根源。
五、建议
该部分针对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措施。
(说明: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内容)
第三篇: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
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
人事部关于印发《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的通知
(2003年11月18日 国人部发[2003]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要求,进一步开发公务员人才资源,促进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现将《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印发给你们。各地、各部门在公务员培训、录用、竞争上岗、考核等工作中,要以标准框架为参考依据,体现通用能力的要求,并根据不同职务公务员的特点制定细化的标准。各地、各部门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在试行中有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部公务员管理司联系。
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
一、政治鉴别能力
——有相应的政治理论功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科学判断形势;——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依法行政能力
——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法制观念;
——忠实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执行公务;
——准确运用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依法办事,准确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不以权代法;
——敢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维护宪法、法律尊严。
三、公共服务能力
——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诚实为民,守信立政;
——责任心强,对工作认真负责,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有较强的行政成本意识,善于运用现代公共行政方法和技能,注重提高工作效益;
——乐于接受群众监督,积极采纳群众正确建议,勇于接受群众批评。
四、调查研究能力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实事求是,讲真话、写实情;
——坚持群众路线,掌握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历史、现状和产生的影响;——积极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预测发展的趋势,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善于总结经验,发现典型,指导、推动工作。
五、学习能力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有良好的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学习目标明确,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工作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积累知识与经验;
——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及时更新和掌握与工作需要相适应的知识、技能;——拓宽学习途径,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他人学。
六、沟通协调能力
——有全局观念、民主作风和协作意识;
——语言文字表达条理清晰,用语流畅,重点突出;
——尊重他人,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道工作;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
——能够建立和运用工作联系网络,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
七、创新能力
——思想解放,视野开阔,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勇;
——掌握创新方法、技能,培养创新思维方式;
——对新事物敏感,善于发现、扶植新生事物,总结新鲜经验;
——善于分析新情况,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八、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有效掌握工作相关信息,及时捕捉带有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制定可行预案,并争取把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
——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
——面对突发事件,头脑清醒,科学分析,敏锐把握事件潜在影响,密切掌握事态发展情况;
——准确判断,果断行动,整合资源,调动各种力量,有序应对突发事件。
九、心理调适能力
——事业心强,有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爱岗敬业的热情;
——根据形势和环境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自信心强,意志坚定,能正确对待和处理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良好的心理适应性,心胸开阔,容人让人,不嫉贤妒能。
第四篇:前言
中国舞蹈编导教程
前言
当代的中国舞蹈艺术是在新中国建立后发展起来的。在党中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推陈出新”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加上秧歌运动的带动,全国舞蹈界开始把目光转向了传统的舞蹈艺术,突出表现在向戏曲和民间舞蹈学习,发掘、整理、改造和创新,形成了一股舞蹈创作的热潮,也出现了诸如《红绸舞》、《荷花舞》、《跑驴》、《花鼓灯》等颇具代表性的舞蹈。
然而,由于创作水平和质量远远跟不上舞蹈事业发展的形势,出现了创作千篇一律的现象:“南京到北京,跑驴荷花灯”。创作的滞后,使得培养创作人员的间题亟待解决。当时,中国还没有自己培养舞蹈编创人才的方法、体系和师资力量,因此,在50年代后期从苏联请来了两位著名的芭蕾舞编导家查普林和古雪夫,他们在成立不久的北京舞蹈学校开办了两届舞蹈编导培训班,共培训了32位编导。这些学员中的绝大部分是全国各舞蹈团体选派的在职编导,他们学习了芭蕾舞的编创方法并在专家的指导下结合中国舞蹈的特点进行了大胆的创作实践,于是诞生了《宝莲灯》、《鱼美人》这样的大型舞剧作品。随后,又创作了古典舞剧《小刀会》、少数民族舞剧《蔓萝花》、《乌兰保》以及大量的中小型作品。一时间,舞蹈创作兴盛起来。而这32位编导和在他们带动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创作群体,在舞蹈创作上影响了30余年。
拨乱反正后,中国的舞蹈艺术如枯木逢春,再次进人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但是,那批驰骋舞坛几十年的宿将多已年届花甲,新的发展形势呼唤新一代创作群体的产生,可我们仍然没有建立起培养编导人才的机构。1978年,北京舞蹈学校升级改制为北京舞蹈学院,大学部各个新学科的建设迫在眉睫,而编导专业更是首当其冲。
1981年,学院决定由副院长贾作光老师领军筹建编导专业。1982年,举办了第一期编导进修班(后转为大专班),以便从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寻找探索舞蹈编导的教学方法及教材,从而建立我们自己的舞蹈编导学科。当时,教研组的成员只有贾作光、章民新、孙天路以及外请的汪兆雄四位老师。大家形成了普遍的认识,那就是个别编导的创作经验固然宝贵,但仍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更不能简单的转化成为普遍的创作规律和教材。因为,编导是一个开发学生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创作素质的学科,既要有基础理论的指导,又要有在理论下进行的大量
实践;既要有在创作观念、创作思维上的引导,又要有系统、科学的基础练习用来促进学生的创作素质和创作能力的逐步提高,达到能够独立完成作品创作全过程的基本要求。这种从无到有的学科创建的重任,只靠少数几个人闭门苦想是难以奏效的,于是,我们敞开大门,邀请社会上有创作和教学经验的老编导、老专家来院进行短期教学及专题教学,先后有李承祥、赵婉华、张毅、黄伯寿、蒋祖慧、夏静寒、孙红木等老师来院授课。除此之外,胡尔岩老师的《舞蹈创作心理学》为我们的理论教学做了重要的补充,并被指定为必修课;而肖苏华老师学习并引进了苏联的芭蕾舞交响编舞法,这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而且用音乐的曲式及复调乐曲进行编舞练习也成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不断增加,我们抓住大好机遇先后邀请了史蒂文森、西蒙·米谢尔、诺曼等20余位各国芭蕾舞、现代舞编导专家为学生授课。中外专家的教学各有所长,各具特色,使我们受益匪浅。
教研组对不同派别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反复的对照研究,于1985年编写出大学本科中国舞编导教学大纲的第一稿,这是以教师们的创作、教学经验为基础,参 考、吸收了50年代苏联专家的教材、教法并研究汲取了当代芭蕾舞、现代舞的教材、教法中的精华部分编写而成的。1990年首届本科班毕业之后,我们又根据教 学的实践经验及实际存在的问题做了更广泛的交流和总结,并对本科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的修订。
在教学中,我们贯穿着两条线:其一是选材—构思—完成作品的结构计划,其二是编舞的训练,从即兴舞练习开始到捕捉形象、动作变化,以及语言练习(舞句和舞段练习)和舞台调度的练习。前一条线注重想像力和舞蹈思维的训练,而后一条线则侧重于编舞的技术技巧的训练。在前期的基础课中,这两条线分别贯穿其中,到了中期小品课(创作实习)时,两条线合二为一,但这两方面仍然是教师评课的两个基本内容。另外,我们还开设了两门辅助课:胡尔岩老师的《舞蹈创作心理学》用于补充进人创作阶段后的理论;《剧目分析》课(包括更为广泛的作品观摩学习)则起到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作用,它配合各教学阶段的要求选择不同的作品进行分析,一直延续至后期的中大型作品创作实习。
从开创舞蹈编导专业教学到1998年,经过了17年的教学实践,中国舞编导专业已为社会输送了三个本科班、四个大专班约一百二十名毕业生,为舞蹈界培养了一代新的创作群体。除此之外,教师们还举办了十余个短训班、强化班,并为各省、市院校开办了数十个导训班(包括专业的、群艺的、少儿的),讲授编导课。大致统计下来,或多或少的接受过我们培训的不下千余人。总的来说,教学效果是好的,是有实际成效的,毕业生们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为国家创造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优秀舞蹈作品。
至今20余年的教学实践,教材还在不断地丰富、改进和创新。例如年轻教师在双人舞、三人舞教学中的创新,使我们的教学在系统性和科学性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没有一部文字的、规范化的教材,那些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还分散在各位老师的备课本、教学计划和教学总结中。
文化部教科司动员各院校编写艺术教育教材大系,这是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我们教学的监督和促进。本教材的编写组,几乎包括了编导系全体中国舞编导的教师,在老少两代人的共同努力下,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这部《中国舞蹈编导教程》的编写工作。这部教材包含了数十位编导的创作方法、经验和体会,而我们只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加以取舍、梳理,因此难免会受到教研室讨论、认识、研究的局限。当然,这也只是我们17年教学实践的一个总结性的整理。毕竟,舞蹈事业在不断发展,创作方法、编舞方法、教学方法正逐步完善,舞蹈教材也正在丰富、改进、修订甚至改编,我们现在所做的只是完成这个专业初创阶段的历史任务。
此次趁五十年院庆之机,我们将现有的材料再次修订完善,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感谢各位编委及社会上中外专家对中国的舞蹈编导教学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第五篇:标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XXXXXXXXXXXXXXXXXXXXXX与YYYYYYYYY战略合作
框架协议
二〇一七年二月二日
第1页,共4页。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甲方: XXXXX 联系人: 地址: 电话:
乙方: YYYYY 联系人: 地址: 电话:
为更好地促进ooooooo,现就ooooooo,双方决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共识:
一、合作内容及合作方式
甲方就ooooooo与乙方进行合作。共同ooooooooooooooo。
二、双方的职责分工 1.由甲方ooooooooooooo。2.由乙方ooooooooooooo。
3.甲方委托乙方ooooooo,甲方提供oooooooo,乙方按照ooooooo。4.本框架协议签订后,即日启动ooooooo,ooooooo另行签订。
三、不可抗力
第2页,共4页。
如果出现严重阻挠任何一方履行协议义务的不可抗力事件,或者此等不可抗力事件使得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则该方应当无任何迟延地通知另一方关于其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部分合同义务受影响的程度,并出具有权机关的证明。
四、送达条款
本战略协议要求甲乙双方发出的通知或其他通讯,应用中文书写,并用专人递送、信函或传真发至相对方在本协议首部所列地址,任何一方地址如有改变,应提前7天书面通知对方,否则仍以变更前的地址为有效的送达地址,一方按照本条款确定的地址进行送达的,视为有效的送达。
五、保密条款
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将本协议内容及另一方提供的商业秘密信息,以任何方式透漏给第三方。
本保密条款不因双方合作的终止而无效。在双方合作终止后两年内,本保密条款对双方仍具有约束力。
六、争议解决
因执行本协议所发生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一切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双方通过协商不能达成协议时,应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双方均有权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七、其他
本协议经双方盖章后生效,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继续协商签订具体实施协议约定,如若与本协议发生冲突,以具体协议约定为准。
第3页,共4页。
(以下无正文)
甲方:XXXXXXXXXXXXXX 乙方:YYYYYYYYYYY
签约代表: 签约代表:
签约日期: 签约日期:
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