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12.8亿人口大多数在农村,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发展农业在中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五年来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过去的五年,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键时期。中国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及时针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和农业市场化程度提高等新情况,做出了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并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基本目标,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有效克服了新阶段农业发展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和农村的好形势。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粮食、棉花、油料、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都已跃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增强,农业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特别是近年来以现代科技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使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稳步提高,部分领域已经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大幅度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农业区域布局明显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经济开始出现全面繁荣的新局面。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在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年均实际增长3.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53.4%下降到46.2%,农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广大中国农民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坚定了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同时,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成功解决了约占全球22%人口的吃穿问题,对世界农业乃至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中国农业发展的任务与工作措施
去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部署,为中国农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业发展将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切实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坚持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工作主线,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根本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扎实推进农产品竞争里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采取一种产品确定一个发展思路、选择一批龙头企业、推广一套实用技术、制定一套扶持措施,进行重点培育,扶优扶强,并使其不断向最适宜的产区集中,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今年重点抓好高油大豆和优质小麦等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力争实现突破。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适应建设现代化农业的要求,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突出重点产业和优势产品,加速农业科技由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围绕开展“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实施《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计划》,以推广优良品种和节本增效技术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优化龙头企业布局,促进龙头企业提高科技新能力,扩大农产品出口,进一步做强、做大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为主要措施,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准入制度,对农产品实施从“农业投入品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质量控制。加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积极扶持农产品
和农业投入品连锁、超市、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搞活农产品流通。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完善农业信息体系,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和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
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投入力度。按照“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着重抓好重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和农村公益设施项目建设。把农业生态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不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积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加强指导,搞好服务。重点抓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农民外出务工就业信息和中介服务以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加快结构调整、体制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乡镇企业发展水平。
认真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着重落实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另外,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大力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农业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我们坚信,在充满希望的21世纪里,中国农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中国的农村将会更加繁荣,中国农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定会实现。
第二篇: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8-2027)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8-2027)》发布未来十年农产品价格稳中趋涨
2018-04-23 4月20日-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2018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8-2027)》(简称《报告》),对未来10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供需进行了预测。《报告》指出,展望后期,受成本推动和经济增长等因素影响,农产品价格稳中趋涨。
需求量将继续增长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讲。韩俊表示,城镇化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为农业供给体系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巨大的拉动力。未来10-20年,随着食物消费结构的持续转变,食用农产品需求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生产布局方面,他指出,农产品贸易对调剂国内市场供应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不能指望靠国际市场解决中国的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供给问题。要利用粮食供求关系相对宽松的窗口期,积极采取粮改饲、玉米大豆轮作等途径,扩大大豆生产规模。
他强调,要加强农业生产和市场的监测预警,通过信息引导,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提升国际市场话语权;要最大限度发挥农业贸易在促进农业发展、服务国家对外战略中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农业全球战略布局,明确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领域,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合理分散风险。
未来价格稳中趋涨
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表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积极成效。未来10年,农业高质量发展将会取得明显效果,农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未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持稳健增长态势,谷物保持基本自给;农产品消费稳步增长,消费升级明显加快;农产品贸易保持活跃,进口品种和来源地更加多元。
价格方面,稻谷、小麦价格展望前期稳中趋弱,鲜活品种价格季节性波动仍然明显。展望后期,受成本推动和经济增长等因素影响,农产品价格稳中趋涨。会议针对18个品种的未来10年走势进行了专题信息发布。《报告》指出,未来10年,稻米产量保持稳定,消费总量增加;小麦生产保持稳定,消费稳中有增;玉米种植向优势产区集中,面积先减后增,价格走势由弱转强;大豆消费需求稳步增长,进口量继续增加;油料生产稳中有增,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棉花品质稳步提升,面积和产量下降;食糖产量稳中略升,消费总体趋增,进口持续增长;蔬菜总体供给宽松,贸易顺差格局继续保持;马铃薯长期来看,生产量和消费量都将保持增加态势;水果产量增速趋缓,消费升级加快,进出口总量扩大;猪肉产量增速前高后稳,进口量趋降;禽肉产量温和增长,出口稳中有增;牛羊肉生产消费保持增长,牛肉进口继续增加;禽蛋生产消费增长,增速趋缓;奶制品产消稳步增加,进口量继续增加;水产品产量将先降后升,消费继续增长;工业饲料产量及消费量保持稳步增长,饲料产品价格稳中有升。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平均准确率高达98% 信息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时间:2018-04-18 从中国农业展望大会秘书处获悉,中国农业展望报告与与国家统计局公开发布的数据(稻谷、小麦、玉米、棉花、猪肉、禽肉、牛肉、羊肉、禽蛋、水产品10个口径一致的品种)相比,2014年预测结果品种平均预测误差率1.52%;2015年预测结果品种平均预测误差率为2.46%;2016年预测结果品种平均预测误差率为2.01%;2017年预测结果品种平均预测误差率为2.05%,四年来平均准确率高达98%。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是由中国农业展望大会每年发布,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猪肉、禽肉、牛肉、羊肉、禽蛋、水产品等18个品种,连续4年进行生产、消费、价格等预测,报告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对引导市场预期至关重要。有关人员对历年展望报告生产量预测结果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产量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中国农业展望报告的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农业展望报告怎么用
农业展望是应用现有信息判别未来农业走势、释放农产品市场变化信号、强化农产品市场导向的技术工作,也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加强农业管理、引领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世界农业强国管理服务农业、调控农产品市场、引导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通用工具。
从技术上说,农业展望就是应用已有基础信息与实时数据,基于复杂模型系统模拟,对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做出科学与权威性的定量化判断。它的作用不同于“未来规划”,也不同于行政文件要求,而是一种供生产者、经营者决策的权威“参考值”。持续做好农业展望工作,是一个国家农业产业能力与数据能力的显示,也是一个国家农业科技能力的反映,更是一个国家农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国际上是怎么做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通过召开农业展望大会来发布权威信息,释放市场信号,以此来提升世界话语权。美国从1923年开始至今已召开了95届,澳大利亚从1971年开始也召开了46届。近10多年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经合组织(OECD)也每年定期发布世界农业展望报告。我国从2014年开始举办第一届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并发布展望报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4届,大会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信息参考作用。
展望报告中的预测结果是怎么得到
展望报告主要是利用已有基础信息与实时数据,基于复杂模型系统模拟,对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做出科学预测。中国农业展望报告主要基于CAMES模型系统进行预测,该模型系统是基于生长机理以及农产品生产供需均衡原理建立的大型智能分析预警系统。
作为农业监测预警团队的创新成果之一,该模型系统,采用监测当下、预测未来的理念进行构建。引入农业经济学原理,基于供需平衡的原理展开展望分析模拟,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基本思路,既侧重农业部门,也考虑非农部门,开展主要农产品的供需分析。模型系统包括了资源和环境数据、生产数据、价格数据、消费数据、进出口贸易数据、宏观经济数据、库存数据、国际数据等8大类数据集。通过生产量、进口量、期初库存对农产品供给进行分析,通过消费量、出口量、期末库存对农产品需求进行分析,通过宏观模拟模型和微观模拟模型,实现农产品供需短期预测、中长期展望以及政策模拟、食物安全状况评估与预警。
第三篇:科技与中国农业发展之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历来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础产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特殊产业。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史经验表明,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邓小平同志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敏锐地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之后,他又进一步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农业科技主要就是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科学技术以及专门针对农村生活方面和一些简单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包括种植,养殖,化肥农药的用法,各种生产资料的鉴别,高效农业生产模式等几方面。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业,从狩猎到养殖,从采摘野果到种植,离不开劳动人民再生产中的探索和研究,今天,我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的年代。但是,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致使农业面临更加突出的问题,这把“锋利的大剪刀”不断地剪掉历年农产品的增产数量。因此,农业仍然需要发展,而且需要突破性增长,这需要依靠科学创新。
农业发展需要两个必要的前期条件:一是创新,二是可持续。农业创新需要从两方面着手:农业组织创新和农业技术创新。主要有:(1)产业组织一体化。集农业生产集约化、产品市场化组织为一体,有利于农业新技术渗透到生产加销售各个环节,要面向市场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形成有利于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现代经营制度;(2)分工专业化。现代化的生产要求进行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3)服务的社会化。农业集约化要求配套的服务、完备的体系,走有偿服务和企业化、专业化经营的道路。农业技术创新应围绕四个方面的技术重点进行组织联合攻关。一是生物工程技术,二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三是物理和化学控制技术,四是设施农业技术。
其次,农民要有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现代化、知识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根本保证。目前农业科技队伍总体水平不高,影响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阻碍了技术现代化。应在农业技术创新和农民知识技术的提高上,进行大力投入。
总之,中国今后农业的发展应当建立在可持续发展上,以科技为指导,建立生态文明的农业技术体系,加强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与产业链构建以及关键接口技术的集成的研究,使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将成为我国未来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
第四篇:科技与中国农业发展之势
201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要以科技促动现代农业发展却仍难摆脱落后生产方式的现状。
虽然决策层始终强调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农业科技在中国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充分应用。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65%-85%的水平;政府财政对农业科技与推广应用的投资不足农业总产值0.17%-0.27%,远低于发达国家0.6%-1.0%、发展中国家0.5%左右的水平。
从粮食以及棉花、蔬菜等主要作物的生产情况和农民收入情况看,近几年农业发展仍呈上升态势。然而,有专家分析,中国粮食产量虽然八连增,主要是通过扩大耕种面积实现。2011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达16.6亿亩,比2010年增加1000万亩左右。中国人多地少,靠扩大面积提高产量越来越难。此外,水资源、劳动力资源短缺加剧,各种生产资料价格亦面临上涨,农业不但遭遇产量瓶颈,更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困境。因此,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刻不容缓。
与此有关,一号文件承诺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政策支持”,具体方式主要是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都有提高”,科技投入着重于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条件,如农田水利建设、耕地质量、机械化耕作、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针对农业科技与生产和农民实际需求脱节,一号文件强调,科技创新应面向产业需求,把保障农产品供给作为主要任务。具体应“围绕资源利用率,实现增产与增效并重,良种与良法配套、农艺与农机结合”。
不过,科技大规模应用于农业,尚受到现有制度重重约束。最大的约束是目前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虽然科技是解决农业发展落后的根本,但在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方式下,农户对新技术应用的积极性不高。规模经营更能体现科技的效果。比如一亩地用新品种能增产50斤,100亩就增产5000斤,如果只是种十几亩,增产效果就不明显。一号文件对此亦有提及。文件指出,为适应农村“农忙缺人手、老龄化、兼业化”,鼓励和引导农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第五篇:创新与发展,思考与展望(范文)
创新与发展,思考与展望
5月22日~25日,2014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NC 2014)暨中美医院信息化论坛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举行。该会议由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和美国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协会主办,大连市中心医院承办。
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傅征,国家卫计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侯岩,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王羽,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洪山,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徐玲等出席会议。来自海外的专家包括美国HIMSS协会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监刘继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BIDMC中心首席信息官John.D.Halamka,美国范登堡大学医学信息学教授、首席信息官Blackford Middleton,美国国际医学图书馆国家生物医学通信信息中心Clement Joseph McDonald和台北医学大学医学信息研究所教授徐健业等。
5月22日的拓导课开设有临床决策支持、网络及数据中心建设、集成技术与CDR、大数据与数据分析技术四个专题,并开设了以“HIT管理”为主题的青年论坛。正式大会开设有标准化与信息安全、护理信息化、患者服务和CRM随访、中外卫生信息技术差异与差距、电子病历、移动医疗和远程医疗以及院长论坛等7个分论坛。
来自国内外的3000名左右医院代表、专家学者、HIT从业人员参加了大会,近百位中外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登台演讲,会议就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和新医改下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来自国内外的多家知名医疗IT厂商参加了展览。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重中之重
在大会开幕式致辞的多位领导和专家均提到,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傅征在开幕式致辞中说:“我国社会和经济面临重大转型,国家和民族正在爬坡闯关,几百年难得的机遇和空前的挑战并存,实现中国梦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考验,医改成败事关民生福祉。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的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应该做得认真踏实,还是草率不周;是干得优质高效,还是劳民伤财;是通过医院信息化确实做到保改革、促发展、利国利民,还是与此相反,就不仅仅是一项具体业务事项而已了。让我们立足本职、胸怀全局,把医院信息化工作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了中国的亿万老百姓和子孙后代,把医院信息化的事情做的更好、更快、更省、更扎实有效。”
侯岩首先对人口健康信息化规划的源起和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并重点对医院信息化建设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说,因为医院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目前互联互通难度很大,但是互联互通是一个趋势,国家卫计委规信司从去年开始已经在做相关的工作,“从委管医院做起,逐步扩展。”对于在实现互通时应注意的问题,侯岩说:“我觉得要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是要强化标准的制定和应用,首先是要制定,一定要统一标准,按照国家的标准去构建,要规范;其次是要抓应用,卫计委正在推广标准的组合性测试。第二是要强化安全措施,互联互通是一个双刃剑,因此要从管理、法规、技术等的层面综合实施,确保安全落实到位。”
对于医院信息化是重中之重的看法,孟群表示认同。他在发言中说,和医教研、服务质量一样,信息也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无论是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还是经济化管理,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和保障。”医院信息化的建设重点自然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要实现电子病历结构化。以电子病历为核心,数据要实现标准化、交换和整合,信息标准、信息安全平台建设自然成了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领域。随着采集数据的增多,就涉及到数据安全和大数据挖掘分析利用的问题。孟群说,远程医疗是解决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纵向流动的重要手段,远程医疗所涉及的设备、数据传输和标准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孟群最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并希望引发大家的思考:移动医疗、移动护理、可穿戴设备以及互联网技术如何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北大人民医院获颁HIMSS 7级证书
“经过对北大人民医院上报信息系统的分析、电话访谈以及我带队的3个评审专家的现场评审,我们认证北大人民医院在电子病历采纳模式上达到了7级水平,我代表HIMSS总部正式宣布,北大人民医院成功进入了HIMSS 7级的行列!祝贺王杉院长,祝贺北大人民医院的朋友们!”HIMSS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监刘继兰话音刚落,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六楼一间狭小的会议室里就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北大人民医院获评HIMSS 7级可能是本届会议最受关注的事件。5月23日中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获得HIMSS 7级认证结果新闻发布会”现场,原本只是为媒体和合作伙伴准备的小会议室被参会者挤得爆满。
刘继兰在发言中称,取得HIMSS 7级认证的医院,不仅被认为是建立了先进的信息系统,更是能够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临床决策和先进的管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她还特别提到,北大人民医院和企业之间的成功合作模式,也是医院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希望医院能够把临床、管理经验,以及和企业合作的经验与国内其他医院和IT界分享。
王杉在发言中对北大人民医院的同事包括医院信息中心的同事,以及多家企业合作伙伴表示了感谢。他称自己的团队为“梦之队”,他说:“这个团队不可复制,这个成就的取得是八年时间磨出来的。”
方正信产集团CEO方中华表示,信息系统最终是为了做更好的医院管理支撑。通过HIMSS评级能够给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方向提供参照,促进医院提升效率,而人民医院的信息系统模式同样可以个性化地复制到其他医院。
支付宝、会议APP首次亮相
在一楼展台的一角,一个展台正在热热闹闹地进行抽奖活动,吸引了很多参会者驻足围观。展台的门楣处是三个大字:支付宝。这是支付宝第一次参加CHINC会议。
近两年来,马云一直在呼吁,希望第三方可以在医疗方面有所作为,解决目前看病难的问题。此次在大会的亮相,可谓其向业界的一次正式宣告。展位提供的资料只有一张单页和一个小册子,册子封面写着:协助打造以患者为中心的智能就医平台。在内页“医疗流程O2O”栏下显示:除了问诊、检验、诊断、取药治疗,其他中间流程均通过手机终端完成,彻底解决病人在挂号、缴费窗口反复排队现状,大大缓解医院服务窗口压力。
几天前,马云12亿入股恒大,自称是足球的外行,进来搅局。支付宝此次进军医疗,显然也是一次搅局,结果会是怎样,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本次大会的另一个亮点是会议APP的亮相,下载会议APP后,会议日程等信息均可在客户端上浏览。此外,大会还实现了无线网覆盖,方便了参会人员。
作为国内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一次盛会,也是一次业内人士聚会的好机会,由chisc.net和《e医疗》共同发起的网友足球赛在5月23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