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审判监督
1.再审的案件都不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错。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应该裁定中止原判决和裁定的执行。但是当事人依申请再审,则不停止原判决和裁定的执行。但是如果法院裁定再审,就要裁定中止(而不是撤销)但是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劳动报酬等不需要中止执行。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2.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只要院长同意即可。
错。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必须是院长和深怕 委员会,缺一不可。
3.任何案件当事人既可以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也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请再审。
错。只有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和双方都为公民的案件才可以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一方式企业,另一方是公民或者双方都是企业的案件都是向上级法院申请再审。
4.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是因为再婚权的问题)但是维持婚姻关系和解除收养关系、维持收养关系的判决和裁定都可以申请再审。
5.非讼案件都不能申请再审。特别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督促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不得申请再审。
6.审判人员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情形当事人是可以申请再审的。但是这种行为必须经过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刑事责任才可。
7.当事人可以依据法院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申请再审。
错。新民诉法已经将此条删除。因为现在有应诉管辖权。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8.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是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的是由之一,但是该法律文书必须是对于基本事实和案件性质的认定的根据。
9.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为6个月。裁定再审次日计算。
第二篇:审判监督申请书
监督申请书
申请人:*****公司,法定代表人:*** 职务:董事长,住所:**市**路**号。
其他当事人:
李某某,男,1966年3月22日出生,汉族,住某某省国营大丰农场中学宿舍,身份证号码***233,联系电话:***。
***县**镇**村民委员会,住所:***县**镇**村,负责人:叶**,该村村委会主任。
申请人因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纠纷一案,不服某某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5)某某二中民再字第6号民事判决,特提出检察监督申请。
监督请求:
请求人民检察院对某某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5)某某二中民再字第6号民事判决提出抗诉,监督人民法院撤销该判决,依法再审。
事实和理由:
一、本案基本事实概述。
2006年3月26日,原告李某某从第三人**镇**村委会承包集体荒山1200亩。2006年6月16日,李某某拟将承包土地转包给申请人,为此在申请人印刷的空白格式合同上填写了拟转包土地面积(但该合同规定申请人最终之实际承包面积以苗木种植完毕后双方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测量结果为准)、承包期限、承包金等。李某某填好合同并在转包人
位臵签名后,将合同交申请人请申请人盖章,但申请人因发现李某某转包之土地存在潜在法律风险而决定不与之签约,故至今未将该合同交回李某某。
2008年3月13日,第三人**镇**村委会又将另外662亩土地发包给李某某。2008年4月20日,李某某经九所镇政府批准,拟将661.57亩土地连同2006年6月16日拟转包但未洽谈一致的1251.93亩土地共计1913.50亩土地再次正式转包给申请人。李某某为此又一次在申请人印刷的空白格式合同上填写了转包土地面积1900亩(但合同规定申请人最终之实际承包面积以苗木种植完毕后双方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测量结果为准)、承包期限30年、承包金109元每亩每年等。李某某填好合同在转包人位臵签名后,将合同交申请人等申请人盖章,但申请人因发现李某某转包之土地存在位臵不确定的法律风险遂决定不与之签约,至今未将该合同交回李某某。
上述两次李某某与申请人就订立合同的协商,最终未签订任何合同。但在协商过程中,申请人根据李某某单方填写的合同附件《交地确认表》,对第一次洽谈的涉案土地做了土地清理,但因村民阻挠完成348.28亩后就无法继续;对第二次洽谈的涉案土地,申请人应李某某提议委托李某某胞弟王启波以乐东尚海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承揽进行土地清理,但王启波在涉案土地范围之外清山315.91亩。申请人因而对李某某拟转包之土地权属的合法性彻底失去信任而决定不与李某某签约。
四年后之后的2012年7月30日,李某某委托律师致函申请人声明如下:
1、解除双方签订的《林业用地承包合同》,根据《合同法》规定,自本函送达之日起生效;
2、金华公司须在收到本函起十日内,按合同约定支付租金及利息1067282.22元;
3、金华公司一个月内将土地恢复原状,否则李某某将自行处理。
2012年12月18日,李某某向乐东县人民法院起诉申请人,要求申请人履行合同,支付第一期承包金1116103.50元。一审法院审理期间查明,涉案地大部分为荒地,种有部分桉树、芒果树、花梨树和香蕉等。
二、(2015)某某二中民再字第6号民事判决(以下简称“再审判决”)既已认定申请人与李某某的合同关系已于本案起诉前的2012年7月30日解除,又判决申请人继续履行合同支付李某某承包金552955.58元,判决理由自相矛盾,适用法律明显错误。
再审判决第13页倒数第1至3行、第14页第1行、第20页第一段倒数第1至4行均认定李某某向申请人发送律师函解除涉案合同有效,涉案合同已于2012年7月30日解除。
涉案合同既然已经于起诉前由李某某通知申请人解除,则李某某以合同有效存在为理由,要求申请人继续履行合同的诉讼请求显然没有法律依据。关于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合同法》第九十七条明确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
偿损失”。因此,本案合同当事人李某某仅有权“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或“要求赔偿损失”,而不能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而再审判决判决申请人支付承包金明显违反了《合同法》第九十七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的规定。
三、再审判决错误认定涉案两份转包合同已经成立。李某某对申请人两次提出转包土地,其中第一次拟转包的土地与第二次拟转包的土地是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如李某某认为第一次转包成立,则其没有理由将同一土地重复转包并单方提高转包价格。正是因为双方对第一次缔约没有结果的事实一致认可,李某某才将第一次拟转包的土地连同新增拟转包地再次向申请人提出转包要约。因此,从李某某两次拟转包的涉案土地的关系有重叠而言,李某某对于2006年的第一次转包合同不成立是自认的,而再审判决却认定两份涉案合同均以成立。
其次,申请人对李某某2008年拟转包的涉案土地虽然委托王启波清山,但其清山面积均在李某某提供的转包范围之外,即已清山的315.91亩土地不在涉案土地范围之内(参见申请人二审提交的证据5)。因而,申请人实际上并未在涉案土地上有任何清山活动。按再审法院“金华林业公司对涉案土地进行清山、挖穴的行为,表明其接受李某某交付涉案土地并实际使用该地,在事实上已经履行了合同”的看法,即意味着申请人没有接受李某某的第二次要约,双方之间第二次协商的转包合同并未成立。
四、再审判决违背合同文本规定错误解释合同的承包面积,以自相矛盾的逻辑认定及夸大涉案合同的承包面积。
再审判决认为,根据《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金华林业公司若已接受土地,便是以行为方式作出承诺”,“金华林业公司对涉案土地进行清山、挖穴的行为,表明其接受李某某交付涉案土地并实际使用该地,在事实上已经履行了合同”。而李某某向申请人要约的单方签字的《林业用地承包合同》规定,“最终之实际承包面积以苗木种植完毕后双方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测量结果为准”,因此,申请人的接受履行应以申请人实际造林为标准。但再审判决却李某某的要约内容,认定申请人清山即视为接受李某某履行。
然而,申请人对2006年洽谈的涉案土地的清山面积仅是348.28亩,即使申请人清山能够等同于空白范本合同规定的“苗木种植完毕后双方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测量结果”,涉案合同成立的承包面积也仅仅是348.28亩,而再审判决却以1251.93亩计算。同样,再审判决对李某某的第二次要约的转包合同,在申请人并未在涉案地上有任何作业的情况下,径直以1900亩认定第二次涉案合同的承包面积。
基于以上事实和理由,申请人认为:再审判决结果背离了合同法及诉讼法的基本常识,对于李某某缺乏依据的诉讼请求却给出自相矛盾的解释和判决,完全不以法律为准绳,严重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特此请求人民检察院依法提出抗诉,监督司法审判依法进行,守护社会最底限的法治精神。
此致
某某省人民检察院
申请人:
附:
1、申请人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2、相关法律文书:一审判决书、二审判决书、再审判决书
3、律师事务所函、授权委托书、代理人执业证复印件。
第三篇:审判监督调研报告
关于审判监督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2年1月6日在县十五届人大
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人大常委会人事委主任郭峰林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审议好县人民法院关于审判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会前,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走访法官、接触案件当事人等多种方式,对县法院审判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审判监督工作的主要成效
加强审判监督工作是提高审判质量、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县法院始终坚持“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不断创新内部监督机制,认真履行审判监督职责,审判监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县法院党组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审判监督工作。近年来,县法院党组高度重视审判监督工作,将审判监督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了对审判监督工作的领导,通过推进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廉政建设,为审判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注重队伍建设,狠抓业务培训。为了全面提升审判人员业务素质,多次选派人员参加省市组织的业务培训会、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为审判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注重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各类考评制度。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并推
1行了《工作绩效考评办法》、《案件质量监督评查方案》、《审判质量效率考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考核评估制度,形成了一套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为审判监督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三是注重廉政建设,着力改进工作作风。以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五个严禁”规定为重点,开展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和作风集中整顿,推行案件风险评估,加强常规案件评查,从不同层面加强廉政监督,促进了工作纪律、审判行为、办案风气的明显好转,为审判监督工作开展创设了良好氛围。
(二)依法审理再审案件,较好地维护了司法公正和当事人权益。对再审案件进行审理,是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2009年以来,县法院共审理再审案件9件,其中,由法院院长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再审的4件,检察机关抗诉案件5件。尽管再审案件数量不多,但由于双方当事人对立情绪较大,办案难度大,质量要求高。从案件审理的整体情况看,县法院坚持有错必纠,依法维护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收到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县法院认真研究案情,针对不同案件采取不同审理方式,既注重依法纠正错误裁判,又注重维护司法既判力;既注重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又注重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既注重依法裁判,又注重法条解读和调解疏导。如对郭雷平受贿案再审维持了原判,维护了司法既判力;对王新荣房屋买卖案、郜庆平财产损失赔偿案等4件案件进行了改判,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对宏夏建筑公司建筑工程合同案,通过
法条解读,当事人主动撤回了申诉;对张庆萍医疗事故案、张宏伟买卖合同案,坚持人性化办案,进行了事理分析、矛盾调解,最终化解了纠纷。所审理的9件案件,都在法定时限内全部审结,结案率达到100%,均达到了案结事了、服判息诉的效果。我们在调研中接触到的部分案件当事人,对再审工作表示满意。
(三)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案件质量评查有效推进。近年来,县法院不断创新内部监督机制,扎实开展案件评查,审判监督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一是细化量化考评指标,建立健全了评查工作制度。按照上级法院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审判工作实际,详细制定了《案件质量监督评查方案》,从立案、审理程序、适用法律、文书制作、案件执行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同时,推出《案件质量效率考评实施方案》,将结案数、结案率、审限内结案率、一审息诉率、调解率、撤诉率、上诉率、上诉改判率、上诉发回重审率、执行率等作为评定审判质量的重要指标,实现了审判质量的量化考评。二是强化案件质量定期评查,提高了审判人员的司法水平。县法院每两月组织各庭室业务骨干,对全部案件进行集中评查,严把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量刑关、法律适用关,严格规范裁判文书的格式,定期召开案件质量评查座谈会,共同研究改进措施和办法,不仅加强了对审判工作的监督,也促进了业务交流,提高了审判人员的业务水平。三是转化评查成果,引进激励机制。每次评查结束,都形成评查报告,明确提出案件审理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并进行通报;工作效率和
审判质量的考核量化到每个庭室、每个工作人员,以文件形式通报;评出优秀庭审笔录和优秀裁判文书,进行表彰奖励。2011年11月,县法院专门作出《关于学习借鉴胡建枝同志撰写的裁判文书的决定》,号召全院传阅学习。同时,将常规的案件评查和质量考评与年终考核有机结合,形成了比较科学的激励和奖惩机制,激发了审判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审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审判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县法院通过建立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评查和考核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再审案件的质量,内部审判监督工作有思路、有举措、有亮点,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外部监督相对薄弱,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互补充、有机结合的审判监督体系尚未形成。对此,应引起重视,加以改进。
(一)增强司法为民意识,进一步拓宽接受人大监督的渠道和途径。县法院坚持每年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但与党和人民的要求相比,与外地法院的先进做法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全国各地法院都在积极探索接受人大监督的路径,其中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已成为新时期人民法院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的重要方式。建议县法院要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络沟通,尽快建立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制度。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工作主动性,对重点工作和重要问题,加强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沟通交流,不断拓宽外部监督的渠道和途径。
(二)加强与检察机关的协调沟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接受检察监督的机制。近年来,县法院较好地坚持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制度,对察机关提起的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及时依法再审,维护了司法公正。但在刑事案件的庭审、量刑、裁判文书规范等方面与检察机关的协调沟通仍不到位。建议县法院加强与检察院多层次、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对检察机关提出的纠正违法通知书和检察建议书,给予足够重视,认真研究,及时回复;对重点工作和重要案件及时通报,交换意见,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权威。
(三)努力推进裁判文书网上发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将推进裁判文书网上发布作为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据了解,近年来,各地法院通过裁判文书网上发布、庭审过程媒体直播等方式,不断推进审判公开。而我县在审判公开上的有效的举措还不够多。建议县法院在坚持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同时,进一步落实公开审判原则,增强审判的透明度,积极推进裁判文书网上发布和审判信息公开,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实现审判公开,真正把审判活动置于社会的充分监督之下,实现司法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促进全县审判工作的健康发展。
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第四篇:民事诉讼法 审判监督规定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一百九十八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条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第二百零一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的,应当再审。
第二百零二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
第二百零三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将再审申请书副本发送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书面意见;不提交书面意见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和对方当事人补充有关材料,询问有关事项。
第二百零四条 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但当事人依照本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选择向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案件,由本院再审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第二百零五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第二百零六条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
第二百零七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第二百零八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第二百零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
(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
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第二百一十条 人民检察院因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需要,可以向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
第二百一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但经该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的除外。
第二百一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提出抗诉的,应当制作抗诉书。
第二百一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审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
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本文作者:肖文
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肖文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的审判管理工作,着眼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审判管理体系,适应对审判质量和效率管理的新要求,逐步实现审判质量评估体系化、审判流程管理软件化、审判考核自动化等要求,结合上级法院积极推进案件质量评估、审判流程管理、司法档案管理等工作需要,现就建立健全审判监督管理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等问题制定相关细则如下:
1、对本院审结生效、执行结案并归档的案件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考评检查;评定案件质量等次,界定案件差错责任;筛选优秀案件和优秀裁判文书,负责本院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具体工作。
2、负责本院审判流程监督和检查工作。对案件的立案、分案、审限、结案、归档、卷宗移送等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
3、庭审监督。每月不少于一次不定期随机选出案件按照排定的开庭日期和地点进行庭审的旁听,监督内容包括程序和实体两方面。主要包括审判是否公开、是否按期开庭,合议庭审判作风是否严肃,当事人诉讼权利是否得到保障等。
3、围绕审判质量和效率,开展统计、分析、评估、通报、决策建议工作,并就有关数据统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监督、检查和通报。每月对二审法院重审、改判案件进行统计,对其程序和实体分别进行审查。审查后,及时填写“案件质量评查表”、“案件评查报告”,上报至上级法院。
4、开展重点案件督查和各类专项检查,组织办案质量考评,办案情况综合分析
5、负责本院审判部门和法官的审判业绩考评和司法档案管理工作。
6、对影响审判质量和效率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进行收集、梳理、通报、反馈,提出决策建议;负责相关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和检查。
7、负责人大和上级领导交办案件督办工作。
8、其他应当由审判监督庭承担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