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发展与改革”

时间:2019-05-12 18:2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发展与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发展与改革”》。

第一篇:“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发展与改革”

对话委员、牵手院士之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发展与改革”

2013年10月24日上午1点30分在中央图书馆开展了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主办,而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承办的“对话委员、牵手院士”——高校英才培训计划,走进华商学院的第三场讲座。这场讲座是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的孙洁教授主讲以“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发展与改革”为主题的演讲。

孙教授为我们讲述了社会保险的经历,重点突出阐述了社会养老保险的整个发展历程,还有各个国家的养老保险的比较。在比较中,突显中国的养老保险,他是结合了两大优点的产物——统账结合。其中,她还点出养老保险的三大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让我们对养老保险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最后,孙教授还为我们解释了社会“五保一金”,为将来踏入社会的我们注入新的知识点元素。社会“五保一金”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大保险,还有住房公积金。这个是强制性实行普及的,不能换取更多的工资,而且是我们的保障,我们必须谨慎。这对我们有切身的利益关系,让我受益良多。

第二篇:浅论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浅论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内容摘要】 审计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工具,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对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的有利保证。当前我国政府审计本身无法避免独立性的缺陷,在缺乏有效监督机制且双重领导内在矛盾的情况下,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现实的摆在我们面前。国家审计体制是宪政国家重要的政治法律制度,宪政国家本质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享有权利的唯一合法来源是国民授权,因此建立真正意义的“国家审计”是必须的。笔者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新的改革方法,即建立国家审计与政府审计相结合的新国家立法审计体制。

【关键词】 审计体制 机构改革

审计体制是国家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恢复以来,已走过30年的发展历程。初步建立了以宪法为根本、以审计法为核心的审计法律规范体系,形成了一支基本适应工作需要的审计队伍,审计工作开始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此基础上,全国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紧紧围绕经济工作中心,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全面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和其他各项审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从前些年我国发生的 一场“审计风暴”上,使我们切身地感受到了审计工作的实际功能。同时看到,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即要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的必须性,又要为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局的重要性。但也从“审计风暴”中看出在我国审计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些地方党政领导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还比较欠缺,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加上其他一些客观原因,宪法和审计法的有些规定没有切实得到贯彻落实,现行审计体制下,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那么,我国现行审计体制存在哪些缺陷?如果要改应如何改革?本文在考察国外审计体制形成的历史背景基础上,得出了审计体制选择的若干启示;分析了我国现行国家审计体制的特点和缺陷,探索性提出了改革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的基本目标、指导思想和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审计体制的设想。

一、审计体制的概念、分类、职责 1.概念 审计体制是审计的一整套制度安排,是指机构设置(管理体制)、职权设置及其运行效率的总称。2.分类

关于审计体制的分类,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看法,有立法型、司法型、行政型和独立型四种审计模式,这种观点一直被学术界引用(我们称为传统观点)。3.职责

我国审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二、我国的审计体制的发展与现状

1、我国审计体制渊源

1928年中国现代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审计法》由国民政府颁布实施,此后《五五宪草》和《中华民国宪法》都明确了审计在国家法律中的地位,将审计作为监察权行使,中国审计体制初步确立。中华民国审计制度借鉴了我国古代御史监察制度,并吸取了国外立法型审计体制模式经验。审计权对监察院和立法院负责,独立于行政系统。内战结束后,该审计体制在台湾省予以保留。中华民国审计制度从本质上属于司法型,但又兼具立法型的特点。由此可见,我国审计体制存在非行政型先例,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审计在中断30年后再度恢复。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整个国家权力的中心,面对着开放初期繁杂的问题,行政型主导“政府审计”的产生也就成了必然。我国现行的审计体制是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产物,无论是领导体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还是审计管辖范围的划分,都体现了这一特定时期的特点。但从机构设置的角度来看,审计的独立性没有充分地得到保证。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而审计组织的独立性是审计独立性的核心,我国审计机关作为独立的经济者——人民代表大会的委托者,对被监督者——各级政府及其所管辖部门和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理顺委托者、独立经济监督者和公共资财管理责任承担者之间的审计关系,在客观上保证审计组织的独立性。

2、我国审计的现状

我国现行审计体制属于行政型。根据我国《宪法》和《审计法》的规定,其具体特点是:《审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下设立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 2 开展工作”;《审计法》第七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审计机关,分别在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审计工作”。即我国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审计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审计机关不仅对同级各部门和下级财政进行审计,而且对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审计;不仅有审计权,而且有一定的处理处罚权;审计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结果由本级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在人事任免上,审计长由总理提名、人大常委会任免,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由地方任免。

在建立国家审计制度的初期,我国选择了隶属于国务院的行政型模式。这种选择是符合一定时期的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特点的。特别是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财经领域中违法乱纪和有法不依的情况还十分严重,弄虚作假和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比较普遍,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不规范的状况还没有根本好转;在这种情况下,实行政府领导下的行政型审计模式,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在维护财经秩序,加强廉政建设,促进依法行政,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利于审计工作贴近政府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和重要工作部署,围绕经济工作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促进政府工作目标和宏观调控措施的贯彻落实。二是时效性比较强。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审计机关能够更加直接、有效地实施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处理和纠正各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问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查处大案要案,较好地发挥审计监督在维护财经秩序,促进廉政建设,惩治经济犯罪中的作用,从而促进政府各部门依法行政,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三是有利于各级人大更好地支持和监督审计工作。按照我国《审计法》的规定,审计机关每年受政府委托要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这为各级人大了解、支持和监督审计工作创造了条件。四是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实行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的双重领导体制。这种领导体制有利于增强地方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也有利于审计系统加强业务建设,使全国审计工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国外审计体制的借鉴经验。各国审计体制的形成与其政体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目前世界上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适合自己国情的审计体制。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历史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审计体制或模式(本文将审计体制与审计模式视为同意语)。关于审计体制的分类,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看法,认为有立法型、司法型、行政型和独立型四种审计模式,这种观点一直被学术界引用(我们称为传统观点)。一)立法型体制的先驱——英国

公元1314年,英国国王任命了历史上第一位国库主计长。从此以后,历代王朝都设立了审计机构,国家审计职责和权力得到不断发展和加强。1866年的《国库和审计部法》、1921年的《国库和审计部法修正案》和1983年的《国家审计法》是审计署开展审计工作的三个重要法律依据。这三项法律为确保主计审计长的独立性提供了法律基础。其中,1866年6月的《国库和审计部法案》标志着现代英国国家审计体制的建立和第一个立法模式审计制度的诞生。该法案的中心是规定政府的各项支出应由议会领导的主计审计长审核。其后的两部法案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结果。关于国家审计署的管理体制及职责和权限,主要有以下内容:审计长是一名议会下院的官员,他依法独立地履行职责;审计长代表议会行使职权,向议会提交审计报告;为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国家审计署禁止其职员参与各级政党机构的政治活动,防止将政党的观点和立场带入审计工作;透明度高,审计署的检查结果,有权自行或通过媒体公布。

立法型审计体制最早产生于英国,其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是在美国。它是现代政府审计机构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形式,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属于这一类。二)立法型体制的代表---美国

英国、美国最初都是行政型模式,但实践证明它的独立性有限,不能很好发挥制衡作用,故后来才发展到立法型;德国开始是立法型,后来一段时间是行政型,再后来最终发展到了独立型。

审计工作在美国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从联邦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美国有一套健全的审计机构体系和严密的审计工作制度。总体而言,美国的审计体系包括国家审计机关、各部门的内部审计组织和大量的私人会计公司。1904年,美国成立了会计师联合会,1916年改组为美国会计师协会。这个协会大力发展审计业务,在美国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21年美国成立了审计总署,在国会的领导下,承担监督联邦政府的预算,制定审计标准,检查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评价国营企业的 经济效益等职责。2004年7月7日,美国审计总署正式更名,从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变为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前者直译为审计总署,后者直译为政府责任办公室。更名后的美国审计总署名称缩写仍为GAO。这一名称上的变化是美国审计总署近年来业务内容转换的结果,也反映了美国审计总署未来的发展方向。在1966年以前,美国联邦审计总署的审计范围主要是开展财务监督。1966年以后,美国的审计从注重财务审计转向绩效审计。美国会计总署1994在修订的《政府的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准则》中对绩效审计作出了如下定义:绩效审计就是客观地、系统地检查证据,以实现对政府组织、项目、活动和功能进行独立地评价的目标,以便为改善公共责任性,为实施监督的采取纠正措施的有关各方进行决策提供信息。1941年美国成立了内部审计师协会。1960年以后,美国的大型公司约有30%以上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有资格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一般必须是注册公共会计师。1950年,美国的注册公共会计师是3.9万人,现在,全美国有大约30万人注册公共会计师。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公共企业开始请会计公司来为自己开展审计业务,对政府部门来说,经过私人会计公司的审查,可以使政府获得更多的公众信任。美国联邦政府各部门以及各地发展奋斗设有内部审计组织,一般称为总稽核员办公室或审计局。联邦政府各部和相当于部一级的单位,总稽核员由部长提名,总统任命。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为了保证总稽核员独立行使审计权,它应每年直接向国会呈交两次审计工作报告。美国现行法律还规定,各部的总稽查员有权在开展工作时对本部门的贪污、营私、舞弊等违反财经制度和法律的情况进行调查,对情节严重者有责任性司法部门提出控告。各部的审计组织不仅要开展财务审计,与审计总署一样,他们也要开展绩效审计。二)司法型体制的代表——法国

在法国,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其王权是欧洲专制制度的典范,为加强经济监督,早在1256年,法国国王颁布“伟大法令”,要求各城市市长、政府官员在11月11日的前一天携带城市收支账目来到巴黎接受审计。当时的审计官是国王任命的精通财经、法律和数学的教士。1318年法国国王颁布法令,其中规定:“我命令所有的账目必须每年审查一次”,并于1320年设立审计厅,作为皇家的行政法院。总的看,法国是一个司法权力很大的国家,“法皇从来视司法为皇家最光荣的职责”,故常常亲自审判案件或亲临旁听。可见,在法国将审计置于司法系列更显示出审计的权威性。这种体制在17世纪法国著名的法学家孟德斯鸠所创立的“三权分立”和“权 力制衡”理论中找到了理论依据。他认为“权利不能合二为一,不能集于一手”。1807年通过法令决定国家审计院采用最高法院体制,它不仅解决了国家审计机关的权威性问题,也宣告了司法模式审计制度的最终确立。当时的审计法院是一个服务于皇帝的具有权威性的审计机构。此后,随着国家政治的现代化发展,审计法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从皇帝的职权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于立法和行政之外的最高审计司法机构,协助议会和政府监督财政收支的贯彻执行。

司法型审计机构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最高审计机构属于司法系列或具有司法性质,它强调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强化了国家审计的职能与作用。其次,司法型最高审计机构具有显著的稳定性。在这种形式下,审计法院的法官特别是高级法官实行终身制,它有效地保证了审计机构的稳定性与审计方针、政策的一贯性,也有效地保证了最高审计机关的人员素质和工作质量。再次,最高审计机关不实行准则管理而实行制度管理,它与财政、公共会计同属于公共财务制度,并构成大陆派的特点。最后,审计法院把审计公共报告上交共和国总统、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的同时,有权将其刊登在法兰西公报(政府公报)上,以引起舆论界和社会的关注,造成社会舆论监督。

三)独立型审计体制——另一种模式

德国和日本是比较典型的独立型审计模式国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自1714年成立总会计院实施审计制度,该院当时是独立于行政部门之外的审计机构。但后来又并入了行政部门,完全失去了独立性。直至1824年,国王发布命令,又使国家审计机关独立于三权之外。1950年通过了创建联邦审计院的法律,并于1969年修改,规定了审计机构直接向议会报告工作,使审计法院与立法机构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但是这个从来不太安分的国家,在1985年又颁布了新的《联邦审计法院法》,规定审计法院既不属于立法部门,也不属于司法部门和行政部门,而是一个独立的财政监督机构,只对法律负责,只作顾问,为立法部门和政府提供帮助。但是法院院长和副院长由议会选举产生,他们拥有公正无私的调查权,而没有处理权。

在封建社会,早期德国也是一个专制王权的君主国,国王权力极大。这个讲究实用和法制、富有创造性的民族,不但诞生了许多世界级的大科学家,也有他们引以为豪的德国古典哲学思想。它地处欧洲,与法国相伴,离英国也不远,但他在审计制度创建上却别具一格,另辟蹊径,既不照搬立法型,也不完全仿效司法型,而是走出了一条“独立审计模式”之路。这种审计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审计独立于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之外,它与议会没有领导关系,也不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在审计监督过程中,坚持依法审计的原则,客观公正地履行监督职能,只对法律负责,不受议会各政党或任何政治因素的干扰。但对审计出来的问题没有处理权,而交与司法机关审理。这是它与司法型审计的最大区别。

四、我国审计体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和改革开放继续实施深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而要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不断的改革,尤其是体制方面的改革,中央指出要深入研究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因素。当前,面对改革的巨大成就,对巨额的财政收支必须实行有力的审计监督,而监督的力度、强度和成效不仅取决于审计力量的多寡和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某种意义上更取决于审计体制的优劣。那么,我国现行审计体制是否充分发挥了应有的监督与制衡作用?还存在哪些缺陷?如果要改应如何改革?以下谈谈我的看法。

一)、我国现行审计体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审计有力,结果无力。

“审计风暴”可以看出,我国审计开始以力度昭显,但同时也看出,我国审计的结果处置力度无法与法律平等相接,就其审计体制而言,无论说到独立性、立法性、司法性、行政性,其任何体制的设计,都免不了利于与弊的存在,但任何体制的执行结果,是要看是否充分发挥执政利益、为民所愿、法行实功的作用,众所周知,我国审计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在体制的问题,而是对审计的对象是否能依法处置的果敢实效力度。打典型,不具有依法的普遍性,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性。在法治社会观念里,其政权与国民的保障性是平等的。没有力度,其审计本身就会存在流于形式性,也就大大影响了审计实际存在的法威性与社会地位,即政府审计中,审计机关对同级政府经济活动无法有效发挥监督和制约,根本上现状是审计工作受行政权力意识左右,直接由行政领导的干预和控制,审计主体独立性受到影响。结果就是当审计出问题后,是公示警示通告后,责任人与单位部门相连涉及人是行政处罚还是法理平等的到刑事处罚,如果这点能下决心了,审计体制就可以依法选择符合目前我国国情的体制来重新设计确立了。

二)我国现行审计体制存在的直接问题是审计法有,现实脱节,我国《审计法》颁布于1995年,我国在近20年的社会发展中,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管理也不断的深入完善,社会法治观念不断强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已逐步确立,政企职能彻底分开,建立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为我国审计体制由行政模式向立法模式开始转变提供了经济基础。初期建立行政模式审计体制的经济原因——经济管理方式上的大政府小社会,自然不存在了。党的“十八大”在“服务型政府”实践中不断深入,“政府花钱,人民监督”已实际形成,但《审计法》由于框架存在,内容简单,细化不够,衔接不清等事实存在,造成法不完善,现实操作困难,由于我国政府审计实行双重领导模式,在中央,审计署作为最高审计机关具有双重法律地位,它既为国务院的职能部门又是审计机关主管全国审计工作。在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也在“双重”体制下受本级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负责本行政区的审计工作。这种体制下行政权力与审计权利相重叠,审计权责不明,政令不畅。其结果自然是法的追究责任脱离现实法治。地方审计机关也面临着两难,一方面必须履行职责提高成绩,对尽可能多的审计对象进行审计,另一方面又很容易“得罪”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领导人员。这样无法保证审计的实施效果。政府审计体制下地方审计机关不审计当地政府,但在“同级审”中发现的重大决策失误和投资损失往往与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管理体制带有浓厚的地方性、区域性和行政长官意志性的色彩,削弱了审计执法监督的力度,违法乱纪行为屡禁不止,地方保护主义恶性循环,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均受到一定的影响。说到底,就是《审计法》执法执行不明确。

三)我国现行审计体制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审计机构,点不过面,按照宪法和审计法的规定,审计工作应由各级政府首长直接领导。但全国目前大约还有1/3左右的地方审计工作不是由政府首长直接领导。不少地方的审计工作名义上由政府首长直接分管,但实际上一把手很少过问审计工作,而是由其他领导分管或协管,而且往往是审计和财政工作由同一位领导分管,关系很不顺,不利于审计机关对财政部门履行。不利于正常的审计监督职责。

按照现行财务隶属关系或国有资产监管关系划分,属于审计署及其派出机构审计的单位大约有3万多个。从绝对量来看,还不到全国80万个被审计单位的40%,但这些单位的资金量约占全国的70%左右。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但由于目前中央审计力量不足,每年实际审计的单位不到3000个,审计覆盖面只有10%左右,有不少中央单位自审计署成立以来还从未接受过审计。经济上,我国审计机关经费均由同级财政做预算,当一些基层地区地方财力紧张时,审计经费根本无法保证;组织上,审计机关是只是政府机关的一个部门,各级审计单位与财政部门是相互平级的关系;人员上,审计人员任免也由政府决定。这些现象使得审计独立性全面审计更加难以保证。

四)我国现行审计体制存在的现实问题是审计多元,监督不力。1.审计对象

监督是人大的基本职能,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权,是中国权力监督的基础和最高层次的监督。2007年1月新颁布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为人大审计监督进一步奠定了法理基础。因此,人大审计委员会在负责全面预算审计的同时,还承担审计监督职能。这是国家审计对政府审计监督的体现。新国家审计体制下,国家审计与政府审计是不同的审计部门,国家审计是最高的审计机关,国家审计不领导政府审计,但政府审计受国家审计监督。就具体而言:国家审计对政府审计实行问责制,国家审计有权知道政府审计内容,政府审计必须向国家审计报告审计结果;国家审计对政府审计实行绩效审计抽查,触犯刑法者由国家审计提请司法处理,不触犯法律但属严重失职者,政府审计中相关责任人应当提请处分或引咎辞职。现实中由于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同志对审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制观念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本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少数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甚至干预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主要原因是,这些地方政府领导在指导思想上,伯揭露问题过多难以承担责任或影响政绩,因而违反规定干预审计机关依法揭露和处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有的还干预审计机关向本级人大常委会如实报告审计工作情况,人为地要求审计机关将一些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删去,特别是当审计查出问题涉及到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时,往往从本地区利益出发,对审计发现的一些严重侵犯和损害中央 9 利益的问题压制不报,隐瞒事实真相,或避重就轻,轻描谈写。这种现象越到基层审计机关越是比较突出。即审计监督力量层层薄弱。2.审计本身

一方面是面临庞大复杂的政府机构、国有企业等审计对象,审计监督职责如何实效实行是现实问题。以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为例,一级预算单位有100多个,每年只能审计50%左右,二三级预算单位的审计面只有20%;县以上国税局有3000多个,每年审计不足5%;海关系统有250个分关,每年只能审计20%。1998年机构改革后,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更谈不上加大对审计本身的监督力量了。另一方面是主要突出在民营审计会计公司上,目前,社会形成了大量的民营审计会计公司,最然审计会计公司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此类公司鱼龙混杂,审计结果无法监督实效,认证鉴定机构无法有效监督认定,且此类公司与税务、审计监管脱节,事实存在针对同一个被审计部门、公司,审计会计公司审计结果与审计局结果不同,尤其表现在法律诉讼上,法律鉴定取证无法区别谁对谁错,仲裁部门脱节。

五、对我国审计体制完善的建议与构想

作者认为,我国审计体制的完善及最终确立,还是决定于一个社会是遵从“法随令出”,还是“令随法出”,审计体制的实效功能尤其重于此。国家审计向立法型体制转变,就是向立法立实靠近,即隶属于立法机关,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脱离出来,成为对国家宏观控制的再控制,亦即从国家行政职能中脱离出来,成为立法机关监督行政职能的手段时,其作用必将得到最大的发挥。真正立法模式的审计机构需要国家具备强有力的立法机构和人民在观念上对立法机构重要性的认识。

1.国家各权力机关必须形成科学的分工机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是它的执行机关,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职务。这种政体在客观上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必须有效监督国务院正确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国务院也有义务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同时在组织上如果也保证了监督手段这种监督工作就不会流于形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为我国审计体制由行政模式向立法模式转变提供了经济基础。

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同决定了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大小,从而也决定了国家审计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范围和程度。计划经济国家中,政府的大量直接管理经济工作导致了国家审计机关作用范围的扩大和任务量的增加,它们一般不是服务于立法机关控制行政机关因行政行为而发生的公共资金上,而是直接服务于行政机关对国家经济的直接管理上。市场经济下,资源主要靠市场配置和调节,国家审计相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公共财政和国家立法机关批准的支出项目上。

3.我国国家审计必须尝试审计体制向立法行模式的过渡。

审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从操作角度看,政府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审计工作报告实际上是由审计机关代拟,经政府同意后,由审计机关代作报告,并在现场回答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质询。这种做法突出了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的作用,体现了国家审计在经济监督工作中的独立性和立法机关的作用,体现了国家审计在经济监督工作中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认清了国家审计机关与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关系,以及国家审计在国家行政与立法职能相互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向立法型模式转变的尝试,也可看作是向立法型模式的过渡。

4.完善现行审计体制、加强审计工作的对策

审计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有的是因现行审计体制本身的弊病造成的,有的与现行审计体制并无直接关系,而是随着审计工作发展而逐步显现出来的,值得认真研究和改进。为了进一步改革完善现行审计体制,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笔者认为,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理论上都应从现在开始着手做好行政型审计模式向立法型模式转变的准备。

1)、改进现行审计经费预算编报制度,审计经费单独列入国家预算

在立法型审计体制下,审计机关接受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委托,依法独立对政府进行财政监督,审计机关与财政部门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但目前我国审计机关的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审计是监督部门,而经费来自于被监督部门,经费不独立、得不到保障,审计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和制约。

经国务院同意,2000年审计署及派出机构首先实行了审计经费全部由国家财 政负担的办法,这对于维护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保障审计机关依法有效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更好地保证审计机关依法独立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从体制上理顺审计机关与财政部门的关系,切实解决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应逐步改进现行审计经费预算编报制度。即参照国际上通行做法,先由审计机关根据职责、任务和计划及定员定额标准编制预算草案,无须政府审批,由财政部门在本级预算中单独列示,报经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执行。2.)调整中央审计机关与地方审计机关的关系,实行立法型审计体制下的省以下审计机关垂直领导体制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划分的不断变化与明确。为适应新形势下对国家财政进行有效监督的需要,在立法型审计体制下,我们应实行省以下审计机关垂直领导体制,即省级以下审计机关实行垂直管理,市、县审计机关的人事、业务由省级审计机关统一管理,经费列入省级预算,系统管理、系统下按;省级审计机关接受审计署(即最高审计院)的业务领导。现实的情况是,在现行领导体制下,审计署下达的统一组织项目和其他需要地方审计机关完成的项目较多,地方审计机关自己安排的项目较少,而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中央与地方划分财权,则在有限的审计资源下,地方审计机关对本级财政收支活动的监督力度不够。实行省以下的垂直领导体制,审计署与地方审计机关可以分别专门负责中央与地方的财政资金的监督,各司其职,强化监督力度,而同时省级审计机关又接受审计署的业务领导,这样,即有利于对中央、地方两级财政资金的监督,又有利于审计系统加强业务建设,在全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在立法型审计体制下,强化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的职能。

驻地方派出机构的设立,便于最高审计机关对中央财政、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审计。为了加强对重点地区中央单位的审计监督,审计署在地方设立特派员办事处,代表审计署行使审计监督权,负责对派驻地区的审计监督工作。国外许多国家也都设立了驻地方审计机构。如美国审计总署人员众多,机构庞大,设有16个地区分部,并在国外设有3个国际分部,这一方面是美国的相关法规赋予了它众多职责,另一方面则充分体现了美国对国家审计的重视。

4.)制定审计组织法,将审计机关的设置、内部机构的设立、人员的任免、岗位任职资格条件法律化

在审计组织法中,除应明确县以上设立审计机关,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代 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人大闭会期间向其常务委员会报告工作,省以下审计机关实行垂直领导体制外,还应明确审计机关负责人员的任免程序、撤换和审计人员的任职条件等。与立法模式审计体制相适应,应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由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人提名,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任免,并报上级审计机关备案,在地方各级人大闭会期间,由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免。同时应延长审计长的任期,使审计长职务不受国家主席与政府任期的影响,在客观上有效地保证审计长能够独立地开展工作。在任期内不能随意撤换审计机关负责人,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罢免审计长。

综上所述,国家审计是建立法制社会的保证,政府审计是宏观管理的有效工具。“用好纳税人的钱,办好纳税人的事”是一种理念,是政府的责任。因此改革现行审计体制,建立真正的国家审计机关富有时代的意义。但改革并非一劳永逸,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只有保持审计体制改革的动态性、连续性才能使我国审计体制得到更好的发展。“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未来我国审计体制最终会走向对国民负责的模式,它将更好的配合时代潮流及政府施政。与此同时审计机关必须继续研求改进,加强考核施政计划执行绩效,以建立廉洁政治为目标,克尽审计职责,更好的发挥审计功能。

参考文献:

1.杨肃昌著,《中国国家审计问题与改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年10月 2.《政府审计理论与实务》

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 2007年2月

3.《英德法三国审计比较》 中国审计出版社 1998年 4.李凤鸣:《审计学原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

5.杨肃昌, 肖泽忠: 《试论中国国家审计“双轨制”体制改革》 2007年1月

第三篇: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养老保险的建设和发展

2012年春期·形势与政策期末考查作业

组员:张莉莉、程清清、郑文佳、赵周怡、秦姣、于飞飞、刘玲玲、向泽敏、许婉彬、冀雅楠、夏茜茜、李杭、杨焕敏、董亚丽、两 会 中 养 老 保 险 的 建 设 和 发 展单位:生命科学学院专业:水产养殖学组长:毕傲月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养老保险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生命科学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第二小组·组长:毕傲月

【内容摘要】:通过对我国2008年~2012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发表的政府工作报告书的语料分析,运用异同点分析方法,以及结合在今年11届五次会议出现的热词和亮点的相关文献,来研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养老保险的建设和发展。分析发现,我国每年切实保障和改善了民生,解决了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同时,也在每年的经济发展中一步步提高养老保险的标准。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养老保险;改善;加强;

养老保险是现今最重要的民生话题之一,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养老保险是实现养老保障的重要手段,所以发展养老保险对解决养老问题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对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养老保险问题的回顾分析。

在每年的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出关于民生问题中养老保险的总结。用数据统计分析法和词频分析法找出各年养老保险的延续性和创新性,从而有助于我国更加明确自己的经济建设目标,更好的做到为人民服务!

1.近5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的摘录。

2008年报告回顾: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2007年参保人数突破2亿人,比2002年增加5400多万人;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扩大到11个省份;从2005年开始连续三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中央财政五年累计补助养老保险专项资金3295亿元。

2009年报告回顾: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753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每月新增110元。启动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

2010年报告回顾:普遍建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出台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在320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迈出历史性步伐。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资金2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5年增加,去年又人均提高10%。

2011年报告回顾: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实施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办法,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年均增长1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24%的县。

2012年报告回顾: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147个县(市、区)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334万人参保,641万人领取养老金。2324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3.58亿人参保,9880万人领取养老金,覆盖面扩大到60%以上。解决了500多万名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工作有序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向制度覆盖迈出重大步伐,这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的重要成就。

2.用基本数据统计及词语变化分析养老保险的发展。

(1)从报告中可以看出,08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还在完善之中,我国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才刚刚起步,到09年参保人员则增加1753万,这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是相适应的。表明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忘结合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很好的保障了民生。到了10年,我国普遍建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出台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11年实现了省级统筹,实施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办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国从制度的建立达到了实现,这说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度的推广化。从“完善”、“增加”、“建立”、“实现”、“实施”这些过程变化的词语中可以很好地证明,我国是一个在经济和事业上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强国!

(2)还有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就是在09年的回顾之中,我国开始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是养老保险在发展之中的一个亮点。而到了2010年回顾中,在320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试点覆盖24%的县。2012年2324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3.58亿人参保,9880万人领取养老金,覆盖面扩大到60%以上。在2年的时间里,我国的试点由320增加到2324,即增加了2004个,平均每年增加1002个,每天增加2.75个试点。可见政府的工作是多么努力,每天都在积极地为人民谋利益,求发展。到最后,我们由覆盖24%的县扩大到60%以上。

(3)关于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的改革,我国连续7年提高在此方面的标准,并在10年和11年都达到人均提高10%。而在09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每月新增110元。搜索近日新闻,在广西新闻网南宁5月18日讯(记者 谢琳琳)日前,记者从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我区从2012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于2011年12月31日前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115元。

3.用词汇分析简单的对各年报告的任务统计,了解今年我国在养老保险中政策的侧重点。

通过阅读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任务,我们找到了每年的代表性词语。现统计结果大致如下表所示:

词语排序/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1 2 3 4 5 完善 加快 加快 加快 加快 扩大 健全 推进 推进 实现 试点 启动 出台 建立 全覆盖 解决 探索 普遍 改革 扩大 问题 新型 开展 试点 增加

由表知,我国今年在养老保险的侧重点在于今年年底前实现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已经基本上建立健全,大部分县区也已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我们当下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扩大试点,增加企业养老基金的标准,实现人民利益的全覆盖!当然,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经济高速又稳定的发展,经济发展了,一切都可以搞上去了。

二、从今年两会中有关养老保险的热词及新闻看发展。

1. 东兰3.6万名老人乐享新农保。

“想不到呀,我老了还能每月领到60元的养老金,像做美梦一样。”5月11日,东兰县三石镇公平村韦奶国老人,在接受采访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韦奶国的喜悦缘于东兰县开展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目前,东兰县已有3.6万名60岁以上老人能像韦奶国一样按月领取相应的养老金,为此,东兰县每年要从财力十分紧张的本级财政拿出1000多万元来保障这项工作顺利开展。

该县县长黄竖昌说:“我们出台这样的养老政策,是对这些老人、对社会的一种回报,也是一项惠民工程,就是让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但是,财政补贴也没有让该县新农保工作一蹴而就。毕竟,新农保是新生事物,而且面广量大,要在短时间内让老百姓接受有一定的难度。我为此,该县以倒计时的方式制定工作进度表,将工作任务细化到政府、人大、政协分管领导身上,将指标分解落实到乡镇,做到责任明确、时间明确、奖罚明确,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心中有目标、身上有责任的高压态势。按机关干部包村、镇干部包组、村干部保户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该县各级干部走村进屯入户解脱新农保政策帮助群众算清早参保、长缴费、多受益的“经济账”,算清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实惠账”。同时,采取每周一报和督查通报、进行排行榜通报等措施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有力推进试点工作的开展。目前,该县新农保参保人数为9.5万,参保率为70%,参保缴费率排在河池市各县(市、区)第一位。

2.厦门26万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 参保率为76.7%。

东南网-海峡导报5月15日讯(记者 李玉燕 通讯员 胡晓牧)昨天上午,我省召开新农保工作表彰暨第二批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启动电视电话会议。记者从厦门分会场获悉,厦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际参保人数已达26.44万人,今年厦门将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尤其是46岁到60岁人群的参保率,今年将力争达到98%以上。

据介绍,为鼓励46岁以上居民参保,以确保他们到60岁时满足缴费年限15年的条件,从而顺利享受养老待遇,厦门各区之前纷纷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目前,海沧、同安、翔安三个区46岁以上居民的参保率,已达99%。

三.结语。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企业退休养老金标准,成为越来越多的公众的期待。由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文部联合发起的公众关注热点话题调查,截止2月28日10时,“社会保障”话题以242990的得票高居榜首。温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衔接。

我们在通过对各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分析中了解,只有我国的经济发展了,才能带动社会保障体系各方面的发展。在新农保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要按照地方区域,根据不同的农民特性去划分政策,合理分配国家财产,鼓励各大地区的农民、城乡居民以及企业退休人员积极参加保险,切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2008年~2012年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附:组员名单

组长:毕傲月学号:1004314055电话:***

组员:张莉莉学号:1004314025任务分配:找12年报告相关内容郑文佳学号:1004314020找11年报告相关内容程清清学号:1004314037找10年报告相关内容秦姣

赵周怡

于飞飞

刘玲玲

向泽敏

许婉彬

董亚丽

夏茜茜

李杭

冀雅楠

杨焕敏 学号:1004314057学号:1004314072学号:1004314006学号:1004314050学号:1004314049学号:1004314054学号:1004314003学号:1004314076学号:1004314075学号:1004314022学号:1004314047找09年报告相关内容 找08年报告相关内容 查两会热点新农保问题 搜集两会城乡居民问题 协助查找养老保险资料 协助总结论文报告 查企业退休养老保险新闻 协助总结论文内容 负责整理所有材料 搜集两会专题 协助搜集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四篇: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精选)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

【摘要】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养老保险跨省转接困难、覆盖面积小、统筹层次低等问题非常突出。主要分析现阶段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从而更好的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跨省转接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045-0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养保)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因此要加大对社会养老保险关注并深入研究,尽早发现问题,根据国情制定差异性方案,有效解决养保问题。

一、我国养保现状

21世纪,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职工和农民养保问题越来越突出。所谓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本文研究对象是社会养老保险。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建立多种类型社会养老保险和养老保障制度。如在城镇地区,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制度。但近几十年,我国城市发展程度发生很大变化,发展不平衡使劳动力流速加快,基本养老保险越来越不适应变化,养老保险跨省转接越来越困难。虽然出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但推进过程却非常缓慢。表面我国养保制度很成熟,实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加快和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大,现行养保制度存在很大局限,很多方面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现状和社会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快速进行养老保险改革,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方案并加大力度实施,保证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进行。

二、我国养保存在的问题

(一)跨省养老政策已出台,实施力度不足

目前因劳动力流动导致跨地区养保问题而出台的《暂行办法》,存在实施力度不足问题。《暂行方法》规定农民工基本养保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在新就业地参保,只须提出转续关系的书面申请,转入和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协调办理审核、确认和跨地区转续手续。但各地缴费规定不同和实施力度不够、企业为自己利益而变得自利、个人来回在跨地区办理手续等原因阻碍政策实施。①所谓方便跨地区养保变成了一个空想,这时流动工人利益最易受到伤害。②

(二)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不同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严重东、西部不平衡,且养保制度具体实施在不同地区也存在差异。由表1知,在不同地区供款比例是一样,但各个城市个人工资、补贴优惠等显然不同。在中国走向“全民养老”背景下,养保发展面临着制度转型等一系列问题。

(三)社会养老保障税不足,统筹层次比较低

养老社会保障税是养老社会保险最有效的养老社会保险筹资手段,而我国还没建立完善的养保制度,经常入不敷出。基本养老保险已初步实现,但统筹层次低。因我国社会保障税制不完善,现行财税体制下,实行全国统筹难度更大。

三、建议与对策

(一)实行全国联网,简化跨省转接

根据《暂行方法》,跨省关键是处理以前和现在的基础养老账户和个人账户问题。面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跨省转接问题,需中央与地方政府合作,养保实行全国联网。针对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政策不同问题,对全国联网的投保人是本地的按照本地政策,在各省份下面设置节点,有效完成基本养老保险跨省转接,别也给补助,但其资金是本地由地方财政支付,中央财政给外区适当支付。配合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借鉴银行系统的技术实行全国联网,向全覆盖范围发展,实现办理手续最简化。③

(二)增强立法体系,加大监督力度

为完善我国社会养保,要提高管理系统,加大监督力度。利用法律强制性、无偿性,规范养保操作方法,实现统一缴费基数、比例、操作和计算,使我国社会养保惠及每个公民。现阶段,我们要根据中国国情,完善地方政府和中央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形成多层次养保制度。

(三)完善现代社会养老保障税,全国统筹

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核心,因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税税迟迟不能开征,严重制约我国养保制度完善和发展,我国须立刻完善养老保障税,以完善现代养保制度。④而实现全国统筹、搞好老年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需要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和积极支持,更需要国家财政给予大力支持。为实现由各省份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我们要在扩大养保覆盖范围、完善管理体制等基础上,划清楚国家和企业在养保基金问题上的历史责任,各省各方面都兼顾,打破户籍壁垒,保障每一个公民权利和利益,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四、结论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教育、技术等都迅速发展,但社会养老保险问题非常突出,它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发展。面对我国养保制度挑战不能采取单一保障办法,应采取“多保障”思路,构建一个多元化、范围广的综合型养老保障体系。当前我们要高度重视养老保险跨省转接问题解决,未来向着养保操作统一、全国统筹方向发展。

注释:

①唐晨辰.关于养老保险跨省转移新政策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09(11).②黄必红.养老金制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③陶志勇.农民工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和接续难题求解[J].中外企业家,2009(4).④龙卓舟.养老社会保障税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第五篇:2008年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情况

2008年,各级卫生部门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大力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全力以赴抗震救灾;着力加强城乡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取得了明显进展。现将全国卫生改革与发展情况简报如下:

一、卫生资源

2008年我国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卫生资源总量继续增加,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政府和社会卫生投入比例上升、居民个人支付比例下降。

(一)卫生人力总量持续增加。卫生人力总量即“卫生人员数”与“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之和。2008年底,全国卫生人力总量预计达698万人,其中:卫生人员达608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0万人。与上年比较,卫生人员增加17万人,增长2.88%;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减少2万人。

2008年底,全国卫生技术人员预计达492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05万人、注册护士162万人。与上年比较,卫生技术人员增加13万人(增长2.7%),执业(助理)医师增加4万人、注册护士增加8万人。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由2007年1.54人增加到2008年1.55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由1.18人增加到1.22人。

(二)医疗机构床位持续增加。2008年底,全国医疗机构床位预计达396.8万张,其中:医院床位285.2万张(占72%)、卫生院床位83.8万张(占21%)。与上年比较,医疗机构床位增加26.7万张,其中:医院床位增加17.7万张、卫生院床位增加7.5万张。全国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由2007年2.63张增加到2008年2.75张。

(三)卫生总费用增加,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下降。2007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11289.5亿元,人均卫生费用854.4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4.52%。与2006年相比,卫生总费用增加1446.1亿元,人均卫生费用增加105.6元。由于医疗费用增长速度得到一定控制,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0.15个百分点。2007年卫生总费用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卫生支出分别为20.3%、34.5%和45.2%。与2006年比较,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比重分别上升2.2个百分点、1.9个百分点;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下降4.1个百分点。

预计2008年卫生总费用将达到12218亿元,人均卫生费用915元。

(四)卫生机构总数略有增加。2008年底,全国卫生机构预计达30万个,其中:医院19701个(内:公立医院13111个)、卫生院4.0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万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02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560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591个。与上年比较,卫生机构增加0.2万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和卫生监督机构有所增加,医院、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略有减少。

二、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

2008年重点加强了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和人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治,全力以赴地做好抗震救灾、婴幼儿奶粉事件医疗救治工作。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2008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126亿元。

(一)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

全力以赴抗震救灾。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卫生系统开展了大规模的医疗救援和防疫工作。卫生、军队、武警、公安、农业、质检、安监等部门陆续调派25071名医疗、防疫、监督、药监等方面专家和技术人员,携带医疗器械、药品、血液、帐篷等物资奔赴灾区开展医疗抢救工作,全国参加地震灾区医疗防疫工作的人员达10万多人次。截止2008年7月17日,救治灾区伤病员301万人次;累计住院伤员96446人,已治愈出院90138人;紧急转运较重伤员10015名。对四川6个重灾市(州)的446个乡

镇、4185个村和灾民临时安置点实行卫生防疫工作全覆盖,累计消杀面积43亿平方米。有关部门和军队系统紧急调集了大量的药品、血液、医疗器械、消杀药品等抗震救灾物资。7月份以后突出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确保灾后无大疫。

积极开展婴幼儿奶粉事件医疗救治。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卫生系统全力以赴开展婴幼儿筛查和患儿医疗救治工作。截至2008年12月2日,全国因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累计筛查婴幼儿2240.1万人次,累计报告因食用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29.4万人;累计住院患儿52019人,累计出院51288人,现住院患儿731人;累计收治重症患儿154人,现住院重症患儿1人。目前筛查高峰已过,重症患儿已脱离危险。自9月10日以来未接到因泌尿系统结石致肾功能衰竭的现症病例死亡报告。之前上报的回顾性调查死亡病例11例中,经专家组排查,6例不能排除与食用问题奶粉有关。

(二)加强重点疾病防治,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传染病报告发病相对平稳。

加强了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和人禽流感等重点疾病防治,艾滋病防治全面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截至2008年9月底,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覆盖31个省(市、区)1492个县(区);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64302例,报告死亡34864例。2008年1-3季度共报告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4839例,报告死亡6897例。据估计,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8.5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2008年1-9月,全国共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77万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患者35万例。2008年全国452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区)中,267个县(区)达到传播阻断标准,91个县(区)达到传播控制标准。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目前,国家免疫规划预防的传染病扩大到结核病、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乙型肝炎、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等15种传染病,有效地预防了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1岁儿童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疹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相对平稳。截止2008年11月底,全国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361.6万例,报告发病率274.1/10万;死亡12368人,报告死亡率0.96/10万,病死率0.35%。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梅毒和淋病,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3.1%;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是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新生儿破伤风,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5.3%。

手足口病列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安徽阜阳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实施了有效防治措施。从2008年5月起,手足口病被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管理。截止2008年11月底,全国共报告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159.0万例,其中:手足口病发病47.1万例;报告死亡182人,其中:手足口病死亡128人。

(三)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继续下降。我国妇幼保健系统管理覆盖面较广,2007年全国孕妇产前检查率达90.9%、产后访视率86.7%、住院分娩率91.7%(其中:农村住院分娩率88.8%),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4.4%、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75.9%。2008年,由中央财政支持的“降消项目”扩大到中、西部所有农村地区,并提高住院分娩补助标准。

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继续下降。据妇幼卫生监测统计,孕产妇死亡率由2007年36.6/10万下降到2008年34.2/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07年15.3‰下降到2008年14.9‰。2007年,城市孕产妇死亡率25.2/10万,农村41.3/10万;城市婴儿死亡率7.7‰,农村18.6‰。

(四)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改善。通过创建卫生城市和卫生村镇活动以及农村改厕、安全饮用水工程等,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改善。截止2007年底,农村累计改水受益人口达到8.8

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92.1%;6.0亿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自来水普及率62.7%;1.4亿户农村家庭使用卫生厕所,卫生厕所普及率57.0%。截止2008年11月底,全国共命名101个国家卫生城市、25个国家卫生区和316个国家卫生镇。

(五)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据2007年统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经常性卫生监督1609.9万户次,合格率为91.1%;粮食、肉、蛋等食品抽样监测116.0万件,合格率为88.4%;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28.9万件。化妆品经常性卫生监督16.9万户次,合格率为92.7%;化妆品样品监测3.1万件,合格率为95.2%;化妆品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3735件。生活饮用水(供水)经常性卫生监督17.3万户次,合格率为85.7%;供水抽样监测31.6万件,合格率88.6%;生活饮用水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2345件。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222.8万户次,合格率为91.1%;公共场所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4.1万件。此外,职业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6735件,放射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2341件,医疗服务行政处罚并结案9.6万件,采供血行政处罚并结案434件,传染病防治行政处罚并结案2.6万件。

三、医疗服务

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卫生服务利用增加,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因物价上涨病人医疗费用涨幅回升。

(一)着力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2008年,中央安排专项投资111亿元支持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其中:第4季度新增投资48亿元支持157所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978个乡镇卫生院、5547个村级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投资10亿元建设100所地市级以上中医院。

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得到加强。2008年底,全国1948个县及县级市共建有医院8877所、妇幼保健院(所、站)1995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95所、卫生监督所1696个。全国3.35万个乡镇共设乡镇卫生院3.93万个(其中政府办3.8万个)、床位82.0万张、人员105.0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7.4万人。与上年比较,除县及县级市卫生监督所增加外,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乡镇卫生院机构数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机构合并和乡镇撤并),床位数及人员数都在增加。2007年底,全国61.3万个行政村共设村卫生室61.4万个,88.7%的行政村设有卫生室;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11.0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3.2万人。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6人。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加强。2008年底,全国城市6546个街道中,3704个街道设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街道总数的57%),卫生人员数达13.4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1万人),平均每个中心36人。规模小的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一般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2008年底,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站2.4万个,卫生人员7.2万人,平均每站3人。与上年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910个,卫生人员增加约2.9万人。

(二)门诊和住院工作量继续增加。据前3季度数据测算,2008年全国医疗机构(不包括诊所、医务室和村卫生室)诊疗人次预计达29.1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7亿人次,增长2.5%;全国医疗机构入院人数预计达10500万人,比上年增加673万人,增长6.8%。

2008年全国医院诊疗人次预计达16.9亿人次(其中公立医院15.3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90.5%),入院人数6800万人(其中公立医院6230万人,占91.5%)。与上年比较,医院诊疗人次增加0.5亿人次(增长3.0%),入院人数增加313万人(增长4.8%)。医院中,县及县级市医院门诊量由2007年5.4亿人次增加到2008年5.6亿人次,入院人数由2901万人增加到3130万人。

2008年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预计达7.6亿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入院人数3050万人,比上年增加388万人(增长14.6%)。2008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疗人次预计达2.5亿人次,入院人数97.5万人。与上年比较,诊疗人次增加0.3亿人次(增长8.7%),入院人数23.2万

人(增长31.2%)。

(三)医疗服务效率提高。据2008年前3季度统计,医院病床使用率为80.8%(其中:公立医院84.0%),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达到54.1%。与上年相比,医院病床使用率提高2.6个百分点,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提高5.7个百分点。2008年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0.5日,比上年平均缩短0.3日。

据2008年前3季度统计,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6.0人次、担负住院1.8床日,与上年基本持平。公立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6.1人次、担负住院1.9床日,工作负荷略高于医院平均值。乡镇卫生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7.4人次、担负住院1.0床日;与上年相比,门诊减少0.3人次,住院增加0.1床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日均担负诊疗11.9人次、社区卫生服务站14.3人次。

(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据2008年前3季度统计,公立医院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8.5%,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9.0%,医院感染率1.2%,无菌手术甲级愈合率95.3%,无菌手术感染率0.8%。与上年相比,医疗服务质量有所提高。

(五)病人医疗费用涨幅回升。据2008年前3季度卫生部门综合医院统计,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146.5元,比2007年增加10.4元(当年价格,下同),上涨7.6%;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5446.5元,比上年增加472.7元,上涨9.5%。费用的回升主要受物价上涨影响,2008年前3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7.0%。如果扣除物件上涨因素,人均门诊费用为136.2元,仅比去年增加0.1元;人均住院费用5065.2元,比去年增加91.4元,上涨1.8%。

从五级综合医院看,2008年部属医院人均门诊费用260.5元,比上年减少21.0元(当年价格,下同),下降7.5%。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08年广东中山大学5所附属医院由省属调整为部管医院,如扣除该因素,部属医院人均门诊费用为279.2元,与上年基本持平。省、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属医院人均门诊费用比上年分别增加13.6元、13.1元、14.2元和7.6元,分别上涨6.8%、9.4%、12.6%、8.2%。部、省、地级市、县级市县属综合医院人均住院费用比上年分别增加729元、983元、744元、431元、211元,分别上涨5.6%、9.6%、12.6%、11.4%和8.5%。扣除价格影响因素,部、省属医院人均门诊费用分别下降13.9%、0.7%,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属医院分别上涨1.8%、4.7%、0.6%;部属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下降1.8%,省、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属医院分别上涨2.0%、4.7%、3.6%、0.9%。

药费占医疗费用比重上升。2008年前3季度,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病人药费比重为50.0%,与上年持平;住院病人药费比重44.2%,上升1个百分点。部、省、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属医院门诊药费比重分别为56.9%、52.9%、50.3%、49.5%和44.4%,住院病人药费比重差异不大。

四、医疗保障制度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

(一)参加新农合人口达8.14亿人。截至2008年9月底,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2729个,参加新农合人口8.14亿人,参合率达91.5%,越来越接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目标。与上年相比,开展新农合县(市、区)增加278个,参合人口增长12.1%,参合率增长5.3个百分点。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由人均40元提高到80元,农民缴费也相应提高。截止2008年9月底,全国新农合本已筹资71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46.1亿元,地方财政补助资金340.7亿元,农民个人缴费118.3亿元。前3季度全国新农合基金支出总额为429.1亿元,累计受益3.7亿人次。参合农民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就诊率尤其是住院率提高。

(二)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79个,参保人数达4291万人。2008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新增229个,其参保人数将大大增加。2007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8亿人,全年基金收入2214.2亿元,基金支出1551.7亿元。

(三)积极开展医疗救助工作。据民政部2008年前3季度统计,全国城市医疗救助支出18.3亿元,救助447万人次,人均救助水平409元;农村医疗救助支出32.6亿元,医疗救助4869万人次。2007年农村医疗救助中,资助参加新农合资金占19%,人均资助参合水平19元;大病救助资金占81%,人均资助大病水平543元。2008年前3季度的医疗救助支出已超过2007年,政府投入的增加保障了各地医疗救助工作的开展。

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卫生资源总量增加,政府投入加大,卫生服务能力和效率提高,医疗服务利用增加。这是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所取得的成效,也是卫生系统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严格医院管理、规范医疗服务和挖掘潜力的结果。应该看到的是,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在医改方案还没有出台,体制、机制还没有改变之前。我们相信,加快改革体制,不断完善机制,健全各种制度,将有效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推动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下载“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发展与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发展与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效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途径

    有效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途径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令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建立明显滞后,基于其促进社会形成和谐劳动关系与稳定秩序的重要性,本文由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问......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推进中的困境与突围下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推进中的困境与突围(下) 刘峰  2012-05-24 08:36:23 来源:《社会保障制度》2012年第4期 (六)明确政府参与养老保险制度的责任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改革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现存问题与解决建议 09级政治经济学 于冉 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到今天全国各地都已基本建立起适应社......

    试论新时期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与反思

    试论新时期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与反思 绪 论 医疗卫生体制是人民健康的最基本保障,我国的医疗卫生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后为全体人民提供了最基本的可及性医疗服务,关系到亿万......

    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目的在于使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时给予生活保障。主要包括养老、工伤、失业、医疗......

    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大全)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目的在于使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时给予生活保障。主要包括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生育保险等。这里,主要......

    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2007-02-06 12:26:54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目的在于使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失......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五篇范文]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摘要: 关键词:分业经营;混业经营;金融监管;监管体制;一行三会 据统计,2008年中国银行业实现税后净利润5834亿元,同比增长30.6%;资本回报率17.1%,预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