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公证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浅谈我国公证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公证是经过法律授权的公证人执行权威性较高的证明类型活动,这种证明过程在法律方面给予确认,也能够被称作是国家证明及国家公证。我国的公证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公证事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公证行业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与现代社会需求不甚切合的态势。因而,公证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必须要与如今的社会新形势相结合,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
(一)完善我国公证制度立法
根据我国公证制度实际情况,在进行立法过程中应该按照大陆法系国家标准,充分参考公证制度指导理念及设计思想,逐步完善我国公证制度立法,并能够赋予公证制度相关立法代表我国对经济及社会活动进行适度干预权力,不断明确公证立法价值取向,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构建诚信社会风气营造良好基础。
在修改我国民商事法律过程中,可以规定和国计民生有直接关系的重要事项都要经过公证,以此来不断规范及引导公民的法律意识。比如可以借鉴其他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体系中三类事项必须公证,直接列入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并且在立法过程中就应该特别说明公证本身的法律效力,一是法定必须进行公证的事项而不进行公证的,没有相应的法律效力;二是赋予相应的公证类型文书直接具有法律效力,能够作为法定规定的证据;三是能够赋予一些公证类型证明具有强制执行力度。同时也应该在立法中明确规定公证机构本身的性质,也就是公益性质或是非营利性质,主要表现在公证进行收费和税收两个层面,为社会效益做出相应的共享。
立法应该给予公证机构适当的自主权利及事业单位法人地位,能够自由支配公证机构人,财及其物等资源,能够独立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在相关规定中,能够充分参考法国,德国相关经验,确保三类必须进行公证的事项,在进行登记之前必须要通过公证手续。通过公证机构认定合格的,才能够办理相关登记手续,直接节省实体审查的过程。假如公证存在问题,就由公证机构进行相应的民事赔偿。在立法中还要逐步完善对公证员资格认定的问题,合理控制公证机构人员数量编制,研究分析合理的科学布局的有效综合机制,以实际情况为主要区分公证区域标准,从管理体制上避免利益驱动的影响作用,有效处理公证机构之间出现的恶性不良竞争及公证质量不高的问题。
(二)健全和完善公证工作组织体系。
公证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是公证机构,公证组织机构的改革是公证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公证机构组织机构改革的情况来看,公证机构的组织形式既要体现公证的基本属性,又要能充分满足社会各界对公证服务的需求和期待。
《公证法》确立了公证机构是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的属性,明确了公证机构的公益性、非营利性,是符合我国公证工作改革和发展实际的。公证体制改革应当坚持方向要明确,不能继续模糊公证机构的性质和定位,要统一公证机构体制的发展方向;也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各地公证工作发展实际,在保障欠发达地区公证机构生存和发达地区公证机构发展的前提下,区分具体情况,分步骤推进体制改革工作。
对事业体制公证处,一是要争取有利于公证事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二是要确保事业体制公证处的人财物自主权。公证机构负责人要按照《公证法》规定产生,实行公证处主任负责制,进一步理顺司法行政机关和公证机构的关系,确保公证机构自主管理权,依法独立开展业务。三是要加大保障力度。积极争取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并实行相对灵活的编制管理方式,努力提高公证员办证积极性。
(三)提高公证工作的公信力。
公证质量是公证工作的生命线,是公证公信力的直接体现,公证改革如果忽视公证质量,一定是不成功的改革。要把提高公证质量,维护公证公信力作为公证改革的首要目标。
一是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应当制定发布各类公证事项的具体办证细则,同时,对现有的办证细则根据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和修订,以建立健全全国性的质量标准体系。二是完善公证监控方式。当前,各地公证监控的主要方式是进行公证质量检查,由于这种检查主要是事后对公证卷宗进行的抽样检查,其覆盖面及对公证质量的反应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尽快出台公证信息化应用标准,推进公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软件开发和推广工作,把信息化手段应用到公证质量监管过程当中,实现事前预防、过程控制。三是完善公证质量责任追究机制,建议司法部制定出台公证质量事故处理相关规定以及公证机构和公证员违反行为处罚办法,规范公证质量责任的认定、处理和追究。四是建立以办证质量为中心的考评和收入分配机制,在公证员考核奖惩、收入分配制度的制订过程中,围绕公证质量这一核心,真正将评先评优、考核奖惩、收入分配等与公证质量挂钩。
我们应该在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过程中,准确定位公证制度的法律价值和地位,从国情出发,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做好公证制度的立法完善和功能完善,健全和完善公证工作组织体系,加强公证宣传力度,提高公证工作的公信力,改造我国的公证员队伍,提高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使公证制度能够吐故纳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第二篇: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发展2
医药卫生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谁来提供医疗服务,是医药卫生事业问题;二是谁来支付医疗费 用,是医疗保障问题。医疗保障制度既是社会保障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民众的安全网、社会的稳定 器;又作为医疗费用的主要支付方,是医药卫生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医改的重要领域之一。医疗保障的主要目标是合理组织财政资源,满 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资金需求,简言 之,就是“有钱看病”。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 是公认的“世界难题”,其主要特点和难点:一是涉 及系统多,包括个人、组织、政府、社会,相互之间关 系错综复杂;二是必须通过购买医疗服务才能实现 保障功能,与养老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险相比,增加 了购买医疗服务的环节,管理服务的难度和复杂程 度明显增加;三是供求关系难以测定,医学技术的 发展无止境,人民对生命和健康的期望无止境,而 资金的筹集有限,特别是随着老龄化进展,供求矛 盾将更加突出。医疗保障与医药卫生事业直接相关、相互影
响、密不可分。医疗保障功能必须通过购买医疗服 务来实现;同时,医疗保障购买服务的过程中,也将 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一方面医疗 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将为国民健康提供稳定资金 来源,这些资金最终全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转化 为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 稳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医疗保障机构作为全体 参保人员利益代表,在购买医药服务的过程中,将 发挥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制约、引导作用,有利于形 成外部制衡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医药卫 生体制改革和医疗机构加强管理。
二、国际上典型的医疗保障模式
医疗保障体系是解决公众面临的疾病和意外伤 害等风险的社会保障子系统。1883年德国颁布实施 《疾病社会保险法》,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先河。至 今,医疗保障体系的主体制度,仍是以风险理论和大 数法则为理论基础的医疗保险制度。国际上医疗保 障制度大致有3种基本类型,即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 卫生服务类型、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医疗保险类型、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 现状与发展趋势
□ 胡晓义
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医疗保险类型。((一 一))国家卫生服务模式 国家卫生服务模式。以英国为代表 以英国为代表,加拿 加拿 大 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主要采取这种保障方 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主要采取这种保障方 式 式,其基本理念是 其基本理念是《 《贝弗里奇报告 贝弗里奇报告》 》所提出的福利国 所提出的福利国 家理论 家理论。1948年,英国颁布《国民医疗服务法》,将国 家卫生服务制度作为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主体制 度,其费用占到全国卫生保健总费用的90%以上,居民享受免费程度很高的医疗卫生服务。在卫生保健 的实施及管理方面强调国家中央集权控制卫生资 源的分配,采取全科医生制度,医疗服务与资金管 理一体化,以社区保健作为卫生服务的重点。其优 点是全面覆盖,国民就医的直接费用低廉;不足之 处是效率较低,就医等待时间长,医疗服务质量不 高,公众满意度低,得不到及时治疗的患者不得不 选择到私立医院或国外就医。基本特点:难而不贵。((二 二))社会保险模式 社会保险模式。以德国为代表 以德国为代表,法国 法国、、日 日 本 本、、韩国等多数国家都采取这种保障方式 韩国等多数国家都采取这种保障方式,其基本 其基本 理念是社会成员团结互助 理念是社会成员团结互助。德国法定医疗保险覆盖 了90%以上的人口,是德国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的主 体制度,由雇主和雇员双方缴费,政府适当补贴,同 时覆盖参保人员无收入家属。私人保险约覆盖10% 的高收入人群。从筹资额来看,法定保险占77.4%,私 人保险占8.4%,其余来自税收和个人自付。社会保险 通过社会共济方式化解经济风险,能够形成稳定的 资金筹集机制、费用分担机制和第三方付费的医疗 服务制约机制,成为多数国家的选择。全世界建立了 医保制度的136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05个国家(地 区)以社会医疗保险作为其主体的基本医疗保障制 度。捷克等部分转型国家也由原来的国家卫生服务 模式转变为社会保险模式。其不足是随着医疗成本 上涨,保费随之持续上涨。总体特点:不难但有 点贵。((三 三))商业保险模式 商业保险模式。以美国为代表 以美国为代表, ,美国医疗 美国医疗 保障制度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 保障制度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体现自由主义理念 体现自由主义理念 下的制度安排 下的制度安排。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由政府计划和私 人计划两部分组成。政府保障计划约覆盖25%的人 群,主要是老年人、儿童和贫困人口;私人保险计划
覆盖60%的人群,主要是雇主以购买商业保险的方 式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障。这样做的好处是政府承担 有限责任,不足之处是由于商业保险具有强烈的营 利动机,造成医疗费用昂贵。2007年美国卫生总费 用占GDP的16%,人均卫生费用7290美元,为全球 最高,但仍有4500万美国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而 且人均期望寿命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值。美国模式 的基本特点是:贵而不难。从上个世纪初开始,多任 美国总统都曾把医疗保障作为竞选演讲中的亮点,信誓旦旦要实现全民医保,但除了罗斯福颁布了 《社会保障法》,使老人、儿童有了基本保障之外,其 他人都以失败告终。今年3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 马签署医改法案,计划今后10年投入9400亿美元,将3200万人纳入医保体系,将医保覆盖率从85% 提高到95%,接近全民医保,被称为美国医保 “百年 梦想成真”。但该法案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严酷的政 治角力和各方利益群体的缠斗,最终是奥巴马作了 重大让步(比如完全放弃了 “公共选择”)才勉强通过。而美国社会各界对医改法案褒贬不一,已有多个共 和党执政州宣布抵制;因此,其前景尚待观察,其成 败将对美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这也提醒我们 这也提醒我们: :医 医 疗保障具有极强的刚性特征 疗保障具有极强的刚性特征,既得利益群体一旦形 既得利益群体一旦形 成 成,想要改变十分困难 想要改变十分困难。国际医疗保障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一是立 足国情确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迄今为止,没有公 认完美的医保制度,每种制度都有其优点,也有其 局限性。各国选择医疗保障制度都是从国情出发,充分考虑各自经济发展水平、医疗资源状况、文化 传统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因素,而不是简单照搬别 国经验。二是单一制度难以覆盖全体人群,多采用 混合模式实现医疗保障的全面覆盖,注重发挥社会 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如德国以社会保险制度为主,但也有10%左右人群以商业保险解决医疗保障问 题。三是共同方向是覆盖全体国民。医疗保障与经 济社会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基本都是从就业人群起 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建立相应制度和政策,逐步 实现全面覆盖,并逐步对制度进行整合,形成主体 省部长笔谈 SHENGBUZHANGBITAN
省部长笔谈 SHENGBUZHANGBITAN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0·6
省部长笔谈 SHENGBUZHANGBITAN
省部长笔谈 SHENGBUZHANGBITAN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制度和多层次保障体系。如德国1883年医疗保险 制度立法后,医疗保险的总人口覆盖率从实施前的 5%上升至 10%,1930 年约为 50%,1950 年约为 70%,1975年90%以上的人口进行了法定健康保险 登记,其余10%的人口多由私人保险或其他健康保 险覆盖。四是政府投入的资金供需方兼顾,既有对 医疗服务机构的支持,也考虑对个人参保的补助。五是制度模式基本稳定,医疗保障制度是一项基本 社会政策,涉及公民对今后的预期,多数国家做到 了制度相对稳定、方向明确,朝令夕改将使人民缺 乏对制度的基本信任。
三、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的历程和 基本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积极推 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994年在江苏镇江、江 西九江开展职工医疗保险改革试点;1998年底开 始在全国推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 现由公费劳保医疗的单位福利制度向社会保险制 度的转轨;2003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 点,2008年在全国范围推开;2003年、2005年分别 建立农村和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对低保等困难群众 进行救助;2007年,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 点,把学生、儿童、老人等城镇非从业人员纳入保障 范围,2009年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在全国全面推开。经过多年的改革和探索,中国特色“三纵三横” 的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三纵,即城镇职 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员、城镇未就业 居民和农村居民,是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主体部 分。“三横”即主体层、保底层和补充层。3项基本医 疗保险制度构成了主体层;城乡医疗救助和社会慈 善捐助等制度对困难群众参保和个人负担给予帮 助,构成保底层;对于群众更高的、多样化的医疗需 求,通过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来满足。
中国多层次医疗保障构成图
这一基本框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要实 现全民医保的目标,必须有普惠性的制度安排,主 要体现在对城乡居民参保的普遍补助和对困难群 众的医疗救助政策;但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我 们不可能实行完全由政府出资的“全民免费医疗” 模式,而应由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承担医疗 保障的责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 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 6号)明确把缴费与 待遇享受相关联的医疗保险制度作为医疗保障体 系的主体制度,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来购买基本医 疗服务,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服务市 场现状,也有利于推动医药卫生体制相关改革。
四、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主要政策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 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共同构 成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主要政策:((一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998年国务院 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 定》(国发[1998]44号),在全国范围全面进行职工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1.覆盖范围。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 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 工,都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随着原劳动 保障部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 组织参保政策的明确,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际 上覆盖了城镇全体从业人员。截至2009年底,我国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2亿人。
补充 主体 托底
特 殊 人 群
公务员 补 助
企业补充 保 险
商 业 保 险
2010·6
2.筹资标准。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 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 6%左右,在职职工缴费率为本人工资的2%,退休 人员个人不缴费。具体缴费比例由各统筹地区根据 实际情况确定。目前,用人单位缴费率全国平均水平为7.37%,个人缴费率全国平均为2%。3.统筹层次。原则上以地级以上行政区为统筹 单位,也可以县(市)为统筹单位,京津沪原则上在 全市范围内实行统筹。目前,全国多数地区为县级 统筹,目前正在进行提高统筹层次的工作。4.待遇支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 筹基金和
个人账户构成。个人账户主要支付门诊费 用、住院费用中个人自付部分以及在定点药店购药费 用。统筹基金用于支付符合规定的住院医疗费用和部 分门诊大病医疗费用,起付标准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 资的10%(实际在5%左右),最高支付限额(封顶 线)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倍左右。2009年,城 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 销比例约72%,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约67%。((二 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解决城镇非从 业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2007年7月,国务院印发 《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 见》(国发[2007]20号)。目前,这项制度已在全国 全面推开。主要政策: 1.覆盖范围。城镇中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 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学生(包括大学生)、少年儿童和 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都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 险。截至2009年底,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1.8亿人。2.筹资标准。由各地按照低水平起步的原则,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家庭和财政负担的能 力合理确定。2009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人员人均筹资标准为130元。3.政府补助。为了引导和帮助广大城镇居民缴 费参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了政府补助的 政策。2009年政府对参保居民的补助标准为不低 于每人每年80元。4.待遇支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建立个
人账户,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住院医疗费用和部分门 诊大病费用。2009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 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约55%。此外,为解 决参保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医疗费用负担问 题,部分地区开展了门诊统筹,将普通门诊医疗费 用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三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是以政府资助 为主、针对农村居民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1.覆盖范围。所有农村居民都可以家庭为单位 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截至2009年底,参合 人数8.33亿人。2.筹资和政府补助。政府对所有参合农民给予 适当补助,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除市区以外参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每人补助40元,地方 财政的资助额不低于40元,个人缴费20元。中央财 政对东部省份也按中西部地区一定比例给予补助。3.待遇标准。新农合一般采取以县(市)为单位 进行统筹,主要补助参合农民的住院医疗费用。各 县(市)确定支付范围、支付标准和额度。2009年,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约55%。((四
四))城乡医疗救助 城乡医疗救助。城乡医疗救助体系是我国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兜底层次,包括城市医疗救 助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由政府财政提供资 金,主要是为无力进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以及进入 后个人无力承担自付费用的城乡贫困人口提供帮 助,使他们能够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享有基本医疗 保障。社会医疗救助的对象是因病致贫的低收入者 和贫困者,资金主要由财政支持,也可以吸纳社会 捐助等其他来源的资金。2009年,全年共累计资助 5650万人参保参合,住院救助520万人次,门诊救 助1083万人次。((五 五))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管理主要政策 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管理主要政策。医 疗保险的保障功能需要通过购买医疗服务来实现。由于医疗服务存在高度专业性、资源相对垄断性等 特点,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不能实现完全充分的 市场竞争。因此,医疗保险机构必须承担控制医疗 费用的责任,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进行有效管理
省部长笔谈 SHENGBUZHANGBITAN
省部长笔谈 SHENGBUZHANGBITAN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0·6
省部长笔谈 SHENGBUZHANGBITAN
省部长笔谈 SHENGBUZHANGBITAN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和引导,主要管理手段是三个目录、两个定点、一个 结算办法,简称“三二一”。1.服务
项目管理。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和办法,确定基本医疗保险可以支付的医疗服务项目范围。主要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 服务设施标准,简称“3个目录”。参保人员在“3个 目录”规定范围内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基本医疗保 险基金按规定支付。2.就医管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定点医疗 机构和定点药店管理。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同定点机 构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参保人 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费用,按基本医疗保 险规定支付。参保人员可以选择若干包括社区、基层 医疗机构在内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也可以持 处方在若干定点药店购药。目前,全国定点医疗机构 8.36万家,其中基层医疗机构占76%,定点零售药店 9.63万家。多数统筹地区实现了住院医疗费用由医保 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个人只负担自 付医疗费用,但异地就医垫付问题还比较普遍。3.结算管理。医疗费用结算方式是指医疗保险 费用拨付的方式和流向,不同的支付方式与标准产 生不同的激励机制。目前各地实行按服务项目付 费、按服务单元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制、按 病种付费等多种结算方式。从医疗保险结算的发展 趋势看,由单一的结算方式向复合式结算方式转 变,如门诊和住院通常采取不同的结算方式;由以 按服务项目付费为代表的后付制向预付制转变,越 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选择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 等,有助于调动医疗机构和医生主动控制医疗费用 的积极性。
五、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
问题
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采取渐进方式,从部分人群开始设计制度,逐步推进,本身带有很 强的阶段性和试验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
善,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局限。((一 一))保障水平总体不高 保障水平总体不高,人群待遇差距较大 人群待遇差距较大。一是医疗保险虽然从制度上实现了全覆盖,但仍有 1亿多人没有纳入医保体系,得不到基本医疗保 障。二是筹资和保障水平总体不高,部分重病患者 参保后个人负担仍然较重。医疗保障范围以住院为 主,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医疗费用统筹正在推进 过程中。三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保障水平不均衡,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待遇明显低于城镇职工医 保,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待遇水平落差较 大。以上3点表明公平性尚有欠缺。四是多层次医 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只有部分人群有补充保险,商 业保险产品与基本医疗保障衔接不够,医疗救助的 能力也很有限,家庭因病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二 二))适应流动性方面不足 适应流动性方面不足。一是医保关系转移 接续困难。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参保人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流动以及身份发生 变化时,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困难。二是异地就医问 题突出,特别是部分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反映就医报 销不便,需要垫付医药费用,一些退休人员要求享 受居住地医疗保险待遇。((三 三))保证可持续性方面不足 保证可持续性方面不足。一是统筹层次不 高。目前仍然以县级统筹为主,共济性不强,基金抗 风险能力较差,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异地就医。二是 医药费用成本控制机制未完全建立。按照医改要 求,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和制约作用需要进 一步发挥。三是经办服务能力不适应事业的快速发 展。各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普遍存在人员编制、经 费不足的问题。还有不少地区信息化水平低,管理 手段落后。
六、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展望
党的十七大已经确定了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 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的宏伟目标。按照中央的 要求,近期医疗保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广覆 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加快建立
2010·6
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 医疗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 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 障。当前重点是加快完善城镇
职工医保、城镇居民 医保、新农合和城乡医疗救助4项制度,从重点保 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不断提高保障标 准,并做好制度之间的衔接。((一 一))扩大覆盖面 扩大覆盖面,尽快实现全民医保的目标 尽快实现全民医保的目标。主要措施:一是全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将关闭 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保的 基础上,争取2010年统筹解决其他关闭破产企业 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二是推进大学 生参保。将新入学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已经参加商业保险的大学生做好衔接,保障其基本 医疗。三是加大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参保 力度,落实选择参保政策,提高参保率。四是新农合 参合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同时,按照全民医保的 目标,探索建立引导各类人员长期参保的机制,减 少有病参保、无病退保的“逆向选择”。((二
二))提高并均衡医疗保障待遇水平提高并均衡医疗保障待遇水平,保障人民 保障人民 群众基本医疗 群众基本医疗。主要措施:一是提高封顶线。2010 年所有统筹地区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 农合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 年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 入的6倍以上,今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提高。二是提高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2010年城镇居民 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 60%以上,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也要有所提高。同时,考虑均衡职工医保、居民医保 和新农合的待遇水平,不断缩小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三是进一步降低大病、重病患者个人负担。在规 范相应的治疗指南和疾病治疗服务包的基础上,逐 步探索解决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儿童重大疾病 患者个人负担过重的问题。四是拓宽保障范围。2010年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扩大到60%的统筹 地区,新农合门诊统筹达到50%(力争达到60%)的 统筹地区,争取用2-3年时间在全国全面推开,逐
步解决人民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费用负担问 题。五是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在资助城乡所有低保 对象、五保户参保的基础上,对其经医保报销后仍 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逐步开展门诊救 助,取消住院救助病种限制。探索开展重特大疾病 救助办法。((三
三))加强医疗保险管理 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主要措施:一是从2010年开始编制包括医疗保险 在内的社会保险预算,使基金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基金结余较多的地区,通过编制 “赤字预算”等办法,扩大覆盖面,提高待遇水平,限期释放过多的结余。二是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层次,2011年基本实现市级 统筹,增强基金共济能力。参保人数较少、共济能力 差的省区,逐步探索实现省级统筹。三是加强医疗 服务管理,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等制度,充 分发挥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和制约作用。四 是改进支付方式,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 额预付等,2010年选择部分临床路径明确的疾病 进行试点,逐步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四 四))改进医疗保险服务 改进医疗保险服务,方便参保群众 方便参保群众。主要 措施:一是推行直接结算,减少个人垫付医药费用,着力解决参保人员“跑腿”和“垫支”问题。以“一卡 通”为重点,完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2010年80% 的统筹地区实现医疗费用医保机构与医院直接结 算,个人不垫付医药费用。二是以异地安置退休人 员为重点,改进异地就医结算管理服务。通过提高 统筹层次,减少异地就医人数;推进省内联网结算,尽快实现同省跨城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探索建立 区域经办机构协作机制,逐步解决参保人员跨省异 地就医结算问题。三是做好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 接续工作,做到手续简便、流程规范、数据共享,方 便广大参保人员接续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和享受待 遇。四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 商业保险机构等提供医疗保障服务,最大限度方便 参保人员。(作者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 曹 鑫
省部长笔谈 SHENGBUZHANGBITAN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第三篇:公证改革与发展调查报告
我国现行的公证制度,产生的时间较短,发展很慢,不完善之处很多,公证界始终也没有停止过对公证改革的探讨,改革了十多年,但收效甚微,几乎仍是原地不动。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我们的发展只不过是被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罢了。
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公证体制,是当前公证界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研究我国公证发展的历史;研究我国的风土人情,研究人们的法制观念,公证意识。唯有如此才能找出一条真正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来。
公证发展的历史背景
我国历史悠久,长期深受君主专政统制的影响,人们法治思想相对较弱,人们潜在的意识形态里,官本位思想较浓重,崇尚的是“权”,优其是公权,直至今日依然如此,人们对公权的向往和追求,是中国人传统的意识,本能的反应,无论外界的影响如何,一定时期内也很难改变,这种对公权崇尚也为公证的存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早就有了“公证”。据西安出土的鼎上记载,西周,历王年间,某人买地邀请几位大夫作为“公证人”证明买地这一事实,并铸鼎以记之,鼎上详细记录了,买卖双方当事人,宗地的位置、大小、价值、证明人等,这个鼎上的记载与我们今天的公证书非常相似,这也是典型的以公权的形式证明民事活动的方式,可见,此时“公证”已经行成了,这比罗马要早近千年,有人说“公证”一词源于罗马,也许有可能,要说公证源于罗马,可就错了,只不过是我国历史上均是“诸法合体”,没有划分部门法,没有提出“公证”这一法律概念,没有文字化罢了,然而,这并不能否定我国历史上公证的存在。再如,我国历史上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对耕牛的保护均可见诸于律文当中,无一例外的是,在交易过程中,必须要盖有“官印”来证明之,这个盖印的官员,也类似于今天的公证员吧!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现在,今天的“牛行事”便是由此演变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方式就是公证的活文物了。由此看来我国的公证也源远流长,在研究公证改革时不要总是把眼光放在国外,什么德国、法国、意大利,他们的风土人情,思想意识,法律理念,与国人截然不同。他们的公证制度,公证体制也必然不适合我国国情。我们只有认真研究我国的基本国情,量体裁衣,才能找出一条适合我们发展的道路来。
我国历史上的“公证”是利用公权来加以证明的,这取决于人们思想上对公权的追求,因此公证机构绝不能私有化,是符合我国现状的。
公证的价值取向
公证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我们利用公证来谋取哪方面的利益,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用他来为我们做什么,其实公证的价值取向无非两种,一种是经济效益,一种是社会效益。如果我们追求前者,即以经济效益为主或仅仅为了经济效益。那么,就将公证推向市场,将公证企业化,也无可厚非。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都能清楚的看到经济实体经营最好的方式,无外乎股份制、合伙制、私有制,这些方式将更有利于效益最大化,有利于争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将给他的员工们带来更多的经济实惠。从经济效讲,似乎也是调动公证人员积极性的最有效的手段,垄断行业,一夜之间,造就一批百万富翁(公证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从单纯经济效益角度上出发,也没有哪位公证员会提出反对,人为财死吗,这也是人的本性。然而这样的后果会呢,什么公信力、公证质量、公证形象将全部被利所掩盖了,古人所云,“见利忘义”,便是这个道理了。可见,以公证来谋取经济利益,是不可取的,借助国家赋予的权力,来谋取私利,这显然也是不公平的。
只追求经济利益,已经给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决策者也早已看出了这一问题,“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君不见,“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方针正在深入贯彻。从北京奥运会也可以看到,我们泱泱大国,孔孟之乡,礼仪之帮,我们悠久的人文文化,数千年的文明,再现了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是民族的精髓,一个优秀的民族绝不会丢掉他的优良传统,这也是成就大国、强国的先决条件,而这些优良传统是要靠一部分人,有组织的去秉承,去发扬,去光大,我们公证责无旁待。
公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预防纠纷,稳定社会,达到一个“和”的目的,这与我国的传统,孔孟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如出一辙,一脉相承,公证利用其监督、预防的功能,对于维护经济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公证以其沟通、服务的功能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和优良传统也不容忽视。因此公证对于传承我国人文文化,构建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公证也必将成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部门,这也就是我们公证的社会效益的体现。
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制约着国家的发展,不文明,不和谐的社会也绝不能成为强国,要成就强国、大国梦,公证就要勇担传承文明的使命。可见,公证的社会效益大有可为,且势在必为。
我们研究了我国的基本原国情,明确了公证的作用和他的使命后。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公证形式只能是公有制形式(行政体制),不能将公证私有化,也不能将公证市场化,公证只能是代表国家行使公证权,这一权利力,直接关乎国家的形象,不能授予任何带有私有性质的组织和部门,否则他的社会效益就会被削弱退变,甚至会便成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
公证的“公有制”,是公证的内在形式,有了内在形式,还要有外在形式,那就是公证的“体”,即以何利形式存在。我们公证体制改革这么多年,“体”几乎没有任何改变,这也是我们改革的未果的关键所在,从目前来看,制约和束缚公证机构发展的,就是这个“体”的问题,体制不清,权责不明,公证机关的主管机关是谁?他享有哪些权利,应尽哪些义务?职责何在?独立的公证机关应享有哪些权利?不能独立该项怎么办?主管机关滥用权利横加干涉公证权构内务怎么办?如果因此出了事将由谁承担责任?地方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权具体是哪些?如此种种,均不明确,而且大多数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都是把公证机构当作自己的科室来对待,直接或间接地撑握控制公证机构的人、财、物。他们对从公证机构取得利益的需求,要远远大于对公证改革的需求,一旦两者出现矛盾,他们便毫不犹豫的抛弃改革而谋取利益,我们一次次的改革都成一纸空文,便理所当然了,更奇怪的是,他们只享有种种权利却无须承担任何责任。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公证机构能改变什么,又能革掉什么?
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既然,公证机构没有上下级之别,哪为什么要划分省、地、县三个级别呢,矛盾呀!冠个名又有何意义,形式而已,实属没有必要啊,婆婆越多越不利于公证的发展,可否将公证机构全部上划为省级,由省司法行政机关和省公证协会统一管理、指导,全国公证机构一体化。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公证机构不享有任何权利(实际上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也没有能力指导公证机构业务),不得干涉公证机构的任何事务。以便公证机构摆脱地方司法行政机关的束缚。同时完善省级对公证机构的管理和指导方法办法。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明确责任范围,这样的“体”对公证来说,如鱼得水,一定会发展很快,这样也与我们公证协会的体系相一致。诚如是,则公证也应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公证队伍精英化
业内曾有人扬言:“办理公证只要有中学文化就足够了,不就是出具一份公证书吗,太简单了”。我想,说这话的人对公证根本就不了解,是的,仅仅出一份公证书并不难,然而对一个公证事项,是否合法,能否给予公证,该出具何种公证这就需要一定技巧和相当高的法律知识作为基础,否则,就有可能出错。现在已不是以前,错了无所谓,很少有人投诉,而现在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提高了,只要有一点不适当,都有可能当被告。实际操作当中,业务水平越高的公证员,越谨慎,拒办率越高。而那些业务不高的公证员,却什么事都敢办,无知者无畏啊!投诉多了,就麻木了,投诉在他们看来,只是运气不好,没遇到好人罢了。象这样的公证员焉能提高公证质量。
公证法中规定公证员从通过司法考试中录用,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第十九条的规定却大大降低了门槛,又留了一个不小的后门,到目前为止,该进的都已经进来了吧!这个后门还是关上为好。
大家都知到木桶效应,那个最低的木板才是决定水平高低的关键,这个后门(最低的木板)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公证队伍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呼吁尽快关闭这个后门,有真本事你就考进来。
未来的公证员,都必须且应当是法律专家;应具有很高的法律水平和熟练技巧,应具有谨慎的态度,个个都是精英。才能确保公证质量和公信力。基于此,我们应当有步骤,有计划地将不合格、不能胜任公证工作的公证员或者通过非法途径骗取公证员资金格人员分离出去。“将在精而不在广”,应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从整体上提高公证队伍的素质。同时在法律上提高公证员的法律地位,实行高薪养廉,达到风险责任与利益成正比。以利形成良性循环。否则有可能出现后继无人,事实上,近年来我们公证队伍已呈下降趋势。
二、法定化
公证既然是以社会效益为本,公证的作用也越来越显得重要,那么,就应当在法律中规定一定的事项必须公证,如对国有资产的处置,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重大经济活动,及招标,拍卖等,对这些经济活动进行法定,必须公证,更能体现这些机关行为的公平、公证性,也有利于遏制暗箱操作,走形式,走过场等违纪行为,也能预防贪污、受贿等到腐败行为的发生。
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的贪官,这在很大程度,是因为对他们在经济活动中,缺乏监督造成的,对这些活动法定公证的同时。也填补了国家对这个领域监督的空白。
三、独立化
公证机构应当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才能不受干涉地行使公证权,如前所述公证机构全部上划,独立于地方之外(类似于法院、检察院),这对于公证机构独立行使公证权,提高公证质量、提高公信力是非常有利的,如对政府某些经济行为的监督公证时,公证员可以不再担心个别领导人的可能对自己不利的行为,不被其左右,依法监督,从而真正达到公平、公正。
公证的独立远非仅仅是脱离了当地司法行政机关的干预,更重要的是体制上的独立。成为名符其实独立的公证机构,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不受任何干预的行使公证职权,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人民,也才能更进一步推进民主的进程,进一步促进社会的有序性。
公证的性质
一、国有性
即公证只能是国家所有,不能私有化,这是由公证的本性的决定的,公证的任务之一是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他不是单纯的维护申请人的利益,而是以“公正人”的身份出现,依法律为准绳,兼顾各方的利益,优以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为重。如,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规避国家利益的行为,将不予公证。国有更能体现公证的公正性,否则其公正性,就值得怀疑。
二、社会效益性
公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和社会性,他从一开始产生便是为了服务于社会各方面的需求,这也正觏和了我们公证的服务、沟通、监督的职能,因此他从产生到现在都不是经济主体,而是狭义的社会主体,公证不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的机构,而是服务社会的公益性的组织。这是公证的本质属性。如果把这种公益性的社会需求,垄断后,变成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那就会变性,就会带来很多不利的社会效应。
三、公平、公正性
公平、公正即处理事情合情、合理,正直,没有偏私,不偏袒哪一方。这是公证的基本要求,是公证存在的前提,也是公证的天职,这是公证固有的性质。
四、预防性
众所周知,公证的预防性,他的作用便是防范于未然,未雨绸缪,从而减少诉讼,降低社会成本,防止纠纷的发生,防止矛盾产生,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有序进行,促进社会的和谐。例如,经过公证的民间借贷合同百分之九十九都能履行完毕,而未经过公证的民间借贷合同完全履行的连百分之六十都达不到。由此可见公证的预防性非同一般。试想,如果将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列为法定公证,还会有那么多的贪官污吏吗?可见公证还具有预防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发生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我国的公证形式,应当是公有制,行政主体,相对独立于政府之外的体制,公证队伍应是精英化,公证业务法定化,公证机构一体化,以谋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已任。我们在进行公证改革时,请不要忘记公证的社会属性,不要忘记公证的社会本位、不要忘记公证的功能。也不能只顾部门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不为利所驱使。应当充分认识到公证不仅仅能取得经济利益还能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秩序,更重要的是促进社会文明进程,促进社会文明和谐,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祖国优良传统。这才是我们公证所应承担的使命。让我们为这一神圣使命而奋斗吧!
第四篇:我国房地产制度改革与市场发展的历程
中国房价不是单一的房地产市场的问题 是整个经济结构要变革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壮大,主要得益于两大制度改革:一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简称住房制度改革或者房改;二是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简称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通过上述两大制度改革,主要形成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市场,新建商品房买卖市场,存量房(也称二手房)买卖和租赁市场,房地产抵押以及房地产开发、估价、经纪、物业管理等经济活动也很活跃;房地产不仅是基本的生产要素或者生活资料,而且成了家庭财产的重要部分,既是一种商品,也是一种资产,甚至是投资、投机的主要对象;房地产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其发展变化不仅影响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政府一方面要培育和发展房地产市场,一方面又要调控和驾驭房地产市场。
第一节 我国房地产制度改革与市场发展的历程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大致可分为以下5个时期:一是初步形成时期(1978~1991年),二是房地产过热时期(1992~1993年),三是市场调整时期(1994~1997年),四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时期(1998~2002年),五是宏观调控时期(2003~2007年)。
一、初步形成时期(1978~1991年)
1978年之前的二十多年中,我国几乎没有房地产市场,没有房地产业,只有建筑业。1978~1991年,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启动与推进,房屋和土地既是产品和资源,又是商品和资产的认识由浅入深,房地产价值逐渐显化,房地产市场初步形成。
1.住房制度改革的启动与推进
改革开放之前,城镇住房主要由国家投资建设;建好的住房不出售,主要是通过职工所在单位,按照工龄、职务、学历等打分排队进行分配;对于分配后的住房,只收取象征性的、近乎无偿使用的低租金。这种住房制度通常被概括为“国家统包住房投资建设,以实物形式向职工分配并近乎无偿使用的福利性住房制度”。在上述住房制度下,不仅住房建设投资“有去无回”,不能循环和周转,而且收取的低租金不够支付住房的日常维修和管理费用,住房建设以及维修和管理成了国家的沉重包袱,职工对住房形成“等、靠、要”的观念,抑制了个人对住房的投入,城镇住房紧张问题日益突出。到1978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1949年的 4.5m2下降到了3.6m2,缺房户869万户,占当时城镇总户数的47.5%。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改善人民居住条件的问题开始引起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1978年9月,邓小平提出:解决住宅问题能不能路子宽些,比如允许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分期付款,把个人手中的钱动员出来,国家解决材料,这方面潜力不小。1980年4月,邓小平在关于建筑业和住宅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了城镇住房体制的基本走向。邓小平的讲话打破了传统的住房公有制、福利制观点,描绘出了住房新制度的基本蓝图。198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批转《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中正式提出实行住房商品化政策,准许私人建房、买房、拥有自己的住宅,不仅新建住宅可以出售,现有住宅也可以出售。从此,拉开了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
住房制度改革的实践,始于1979年,从新建住房全价出售起步。1979~1991年,住房制度改革经历了公房出售试点、提租补贴试点和全面起步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房出售试点。1979年,国家城建总局决定试行把新建住房以土建成本价向居民出售,选择西安、南宁、柳州、桂林、梧州5个城市进行试点。到1981年,全国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多个城市,以及部分县镇开展了这种新建住房出售工作。1982年4月,国家建委、国家城建总局选择郑州、常州、四平、沙市4个城市进行新建住房补贴出售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在1984年10月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扩大城市公有住宅补贴出售试点的报告》。到1985年底,全国共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0个设市城市和300个县镇开展了补贴出售公房的试点,共出售住房 1092万m2。
第二阶段,提租补贴试点。补贴售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城镇居民经济承受能力较低的问题,但在试点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到了1986年初新建公房补贴出售的改革因受到广泛批评而停止。1987年,国务院相继批准烟台、蚌埠、唐山3个城市以提租和补贴持平为原则,大幅度提高租金,同时给予相应补贴的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在总结试点城市经验的基础上,以1988年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为标志,形成了以提租补贴为核心的第一个全国性的住房制度改革方案。截至1990年,全国共12个城市、13个县镇和一批企业出台了以提租补贴为主要内容的房改方案。
第三阶段,住房制度改革全面起步。以提租和补贴总量平衡为基本思路的房改方案对既得利益触动很大,在实际操作中面临多重阻力,难以全面推开。1991年 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了分步提租、交纳租赁保证金、新房新制度、集资合作建房、出售公房等多种形式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的思路。同年10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提出了“多提少补”或小步提租不补贴的租金改革原则,指出房改“贵在起步 ”。同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住房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根本目的。这些推动了全国特别是大城市的住房制度改革,标志着房改已从探索和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和综合配套改革的新阶段。
2.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启动与推进
影响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土地领域的改革,主要是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采取行政划拨方式,把城镇国有土地无偿、无限期地分配给单位和个人使用,不允许土地使用权作为一项财产权利流转。这种土地使用制度通常被概括为“行政划拨,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这种土地使用制度完全排斥地租规律、市场机制对土地利用的调节作用,致使土地在经济发展中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特别是人们都想占好地、多占地,导致土地大量浪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能通过其带来的土地增值得到回收,政府被戏称为“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面貌长期落后。
改革最初是采取收取场地使用费或土地使用费的做法,改变土地长期无偿使用的局面。进一步是建立土地市场,将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分离,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制度。这种改革较为具体的进程如下:
第一,收取场地使用费或土地使用费。对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开始于向中外合营企业收取场地使用费。1981年11月,广东省五届人大常委会通过《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暂行规定》,自1982年1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按照土地不同等级向土地使用者收取不同标准的土地使用费。从1984年起,抚顺、广州等一些城市也先后推行。1988年9月,国务院发布《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规定自1988年11月1日起,向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征收土地使用税,各地制定的土地使用费办法同时停止执行。但是,《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不影响各地依法制定的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华机构用地计收土地使用费办法的执行。
第二,开展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试点。1987年下半年,深圳经济特区大胆尝试把单一行政划拨分配土地变为协议、招标、拍卖出让等多种分配方式,把土地使用权由不能流转变为可以转让。其中,1987年9月9日,率先采取协议方式,成功出让了一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9月26日首次采取招标方式,12月1日首次采取拍卖方式,各出让了一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这就大大创新了土地使用制度,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推向了一个新阶段。随后,珠海、福州、海口、广州、厦门、上海等城市也开展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试点。
第三,制定地方性的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法规。为了使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活动有法可依,1987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率先发布了《上海市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办法》。12月,含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规定的《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获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1988年,海口、厦门、广州、天津等地相继发布了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的有关办法或规定。
第四,修改宪法和土地管理法。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同年12月,《土地管理法》也作了相应修改,并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这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五,制定全国性的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法规。1990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对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终止以及划拨土地使用权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同时还发布了《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允许外商从事土地成片开发经营活动。这就使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的法规更趋完善,并构造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市场基本框架。
3.房地产市场初步形成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立房地产市场,确立了房地产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1988年3月,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结合住房制度的改革,发展房地产市场,实行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这又进一步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商品房建设、销售、购买以及存量房买卖和租赁活动不断出现,逐步形成了新建商品房买卖和存量房买卖、租赁市场;政府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并允许土地使用权转让的一系列政策和改革,使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市场开始形成。1987年7月,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武汉市房地产交易市场正式开业。这个市场被称为是全国大城市中开办的第一家市一级的房地产经营场所。到1988年上半年,全国成立了近200个房地产交易所、交易市场或交易中心。
1989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市场进入低潮;1990年下半年至1991年上半年,逐渐恢复;1991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全国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经济形势好转,迅速回升。1991年末,房地产业各项经营指标接近1988年的水平。从总的情况看,这个时期的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发育阶段,市场功能还不健全,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交易行为还不规范,市场管理还很薄弱。
二、房地产过热时期(1992~1993年)
1992年下半年至1993年上半年,我国许多地区骤然掀起了房地产热潮,房地产开发公司急剧增加,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以炒地皮、炒项目为主的房地产市场异常活跃,在部分地区,主要是海南、广西北海,房地产开发出现过热,形成了较严重的房地产泡沫。
1.“房地产热”的形成和表现
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年1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发展房地产业若干问题的通知》,首次勾画出了房地产市场体系框架:房地产一级市场即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房地产二级市场即土地使用权出让后的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三级市场即投入使用后的房地产交易,以及抵押、租赁等多种经营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推动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的投资管理、正确引导外商对房地产的投资、建立和培育完善的房地产市场体系等。
在改革开放新高潮的大环境中,房地产价格放开,许多政府审批权力下放,金融机构开始大量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土地开发和出让规模迅速扩大,1992年开始出现了 “房地产热”。(1)房地产开发公司急剧增加。1992年底,全国共有房地产开发公司12000多家,是1991年底的3倍。大量的房地产开发公司集中在沿海,广东、海南、上海、江苏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占全国房地产开发公司总数的44%。(2)房地产开发高速增长。1992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31 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开发土地面积2.33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75%;新开工商品房屋面积11460万m2,比上年增长78.1%。(3)房地产市场十分活跃,价格大幅上涨。1992年,销售商品房屋面积4288.86万m2,比上年增长40.4%。商品房屋平均销售价格1050.03元 / m2,比上年上涨30.93%。(4)土地出让大幅度增长,1992年全国共出让土地2.2万公顷,是1991年前出让土地总量的11倍。
1993年1~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在1992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高速增长,房地产开发公司从1992年的12000多家增加到近20000家,房地产开发投资比1992年同期增长143.5%,新开工商品房屋面积比1992年同期增长136%。另外,1992年房地产业发展中心主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1993年开始北移,形成沿海、沿江到内陆开放城市的多元化格局。
从海南的情况看,1992年6月后,随着全国经济形势好转和海南要“大改革、大开放、大建设,使国民经济超常规发展”,开始走向高速发展期。1992年初,国内外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要求到海南注册,至1993年8 月,房地产开发企业达到10000家以上。商品房非常畅销,已竣工的商品房,除一些边远、交通不便或少数县城所建的少量商品房外,其余的已销售一空,还出现了购买商品房交预购金的现象。海南的房地产市场急剧升温,房地产价格节节攀升。到1993年底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
2.房地产过热的危害和治理
1992~199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热,不仅加剧了钢材、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的供需矛盾,带动了其价格较猛上涨,而且由于挤占了过多的建设资金,致使一些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资金不足。内地资金纷纷流向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沿海地区的房地产价格猛涨,不断高涨的房地产价格又加速了外部资金的流入,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1993年6月,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还下发《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采取16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措施。中央明确针对房地产提出,对于挪用资金参与炒房地产的企业要减少以至停止贷款,对各类房地产开发经营机构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抓紧制定房地产增值税和有关税收政策,严格执行财政部《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征收管理的暂行办法》,购地后一年内投入的开发资金不足购地费25%的要收回土地,金融机构和土地管理部门一律不得开办开发经营房地产的公司,房地产开发投资必须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高档宾馆、写字楼、度假村等要下决心停缓建,等等。
1993年下半年以后,随着宏观调控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国房地产开发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从1993年1~6月房地产开发投资比1992年同期增长143.5%,而全年比1992年增长124.9%来看,下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明显回落。1993年全国商品房屋平均价格比1992年上涨21.94%,比1992年的上涨率30.93%回落了近9个百分点。到1993年底,海南、北海等房地产过热地区,房地产泡沫破裂,出现了一片萧条的惨状。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规范和发展房地产市场,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有限期出让制度,对商业性用地使用权的出让,要改变协议批租方式,实行招标、拍卖。同时加强土地二级市场的管理,建立正常的土地使用权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通过开征和调整房地产税费等措施,防止在房地产交易中获取暴利和国家收益的流失。控制高档房屋和高消费游乐设施的过快增长。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控制住房用地价格,促进住房商品化和住房建设的发展。
3.房地产过热后的反思
房地产过热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给部分房地产市场参与者造成了经济损失,但也反映出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巨大发展潜力,以及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有效引导的必要性。
许多房地产开发商进入海南,着眼点不是瞄准社会需求而是热衷于炒作,企图通过倒地皮、卖项目、炒楼花,在击鼓传花式的炒作过程中牟取暴利。当炒作的链条断裂后,遗留下来的是资金沉淀、债务纠缠、工程停工、土地闲置。1998年底,海南省共有被圈占而长期闲置的建设用地23788.5公顷;长期无人问津的积压空置商品房455.76万m2;停缓建工程603宗,原规划报建面积1631万m2;积压房地产占压的资金有一半以上是金融资产,其中工、农、中、建 4家国有商业银行在海南积压房地产上的资金有430多亿元,如果再加上非国有商业银行的其他金融机构、其他企业的投资、施工企业的垫资、材料款以及预交的购房款等,估计占压的资金有800多亿元。
1999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处置海南积压房地产试点方案》,2002年10月批准了《处置海南省积压房地产补充方案》。在运用国家给予的行政确权、税收优惠、返还土地出让金、核发换地权益书等政策措施下,到2006年用了近8年的时间才基本消除了泡沫经济时期留下的隐患。通过总结,人们从痛苦的教训中清醒过来,认识到坚持以消费需求为中心是保持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坚持以消费需求为中心,必须注重面向百姓、面向未来,把这“两个面向”作为房地产开发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三、市场调整时期(1994~1997年)
1994年继续1993年下半年的宏观调控。1995~1997年仍然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从1996年开始,经济已由短缺转变为相对过剩,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停产,工人下岗;1997年又遇亚洲金融风暴。随着整个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低潮。
1.房地产市场的变化
1994年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的通知》,并派调查组分赴各地监督检查贯彻落实情况。这些政策措施,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了一定控制,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30.4%,增幅比上年回落31.4%,投资结构有了一定改善,投资效益也好于上年。199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完成1608亿元,比1993年增长41.3%,明显低于1993年的124.9%。
1995年5月,国务院发出《关于严格控制高档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通知》。随着经济由热转冷,房地产市场也沉寂下来,商品房和商品住宅的价格迅速回落,并由高于GDP增长的状况转变为低于 GDP增长的状况(见图19.1)。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转让收入、商品房销售收入的增长率大幅下滑,营业利润出现负增长,整个房地产开发行业处于亏损状态。商品房销售面积也处于低速发展的状态(见表19.1)。图19.1 商品房、商品住宅的价格变化及其与GDP增长的比较
表19.1 1994~199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经营情况
受到房地产市场萧条的影响,全国房地产投资和住房建设投资也增长缓慢,1995年的住房建设投资和1997年的房地产投资分别比上年有所下降。新建住宅面积也增长缓慢,其中1994年新建住宅面积为3.57亿m2,比1991年的1.93亿m2增加1.64亿m2;而1997年新建住宅面积仅为4.05 亿m2,只比1994年增加0.48亿m2。从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和新建住宅面积的对比关系看,商品住宅占新建住宅的比例不高,1991~1997年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占新建住宅面积的比例均未超过20%,说明当时的住房供应仍以国家和单位建设为主,房地产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出台
1994年7月,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出台,对加强城市房地产管理,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保障房地产权利人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该法的起草和审议过程中,各方面对一些问题有不同意见,争议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房地产管理体制、是否规定“房地产权利主体一致的原则”、集体所有的土地能否出让、是否规定土地使用权的划拨方式、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私有房屋用地是否规定视同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使用期限、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期满后该土地上的地上物如何处理、房地产开发期限、是否规定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资质审查、对预售商品房的条件限制、预购商品房的再转让、房屋租赁及其租期、房地产登记发证等。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共七章七十二条,明确了房地产开发用地、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交易、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等法律规定。特别是规定国家要实行五项制度:(1)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制度。(2)国家实行房地产价格评估制度。(3)国家实行房地产成交价格申报制度。(4)国家实行房地产价格评估人员资格认证制度。(5)国家实行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制度。该法首次对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的构成、设立条件和资格认证等制度作了规定。此后,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我国房地产方面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加快制定和完善,房地产法规体系逐步形成和健全。例如,1994~1997年,建设部发布了《城市房地产开发管理暂行办法》、《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规定》、《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会同人事部发布了《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并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加强与银行贷款业务相关的房地产抵押和评估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房地产广告发布暂行规定》等。
3.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促进住房商品化和住房建设的发展,1994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定房改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房改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三改四建”,提出住房制度改革要坚持配套、分阶段推进。近期的任务是: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积极推进租金改革,稳步出售公有住房,大力发展房地产交易市场和社会化的房屋维修、管理市场,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到20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新的城镇住房制度,使城镇居民住房达到小康水平。
《决定》强调“加快住房建设和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首次提出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在住房资金方面,首次提出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住房金融和住房保险,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并存的住房信贷体系。在公有住房出售方面,提出向高收入职工家庭出售公有住房实行市场价,向中低收入职工家庭出售公有住房实行成本价。在住房建设方面,提出加快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房地产开发公司每年的建房总量中经济适用住房要占 20%以上,鼓励集资合作建房,继续发展住房合作社,加快城镇危旧住房改造。
根据《决定》,1994年12月,建设部、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财政部发布了《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为推动房改,加快城市住宅建设及解危、解困等,1995年1月,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提出国家安居工程实施方案,国家安居工程从1995年开始实施,国家安居工程住房直接以成本价向中低收入家庭出售,并优先出售给无房户、危房户和住房困难户,不售给高收入家庭。1995年3月,建设部还发布了《实施国家安居工程的意见》。
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时期(1998~2002年)
从1998年开始,随着把住宅业培养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制度改革,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贯彻落实,我国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全国城镇停止了住房实物分配,各项搞活住房二级市场的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纷纷出台,住房建设加快,住房金融快速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开始活跃。
1.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提出
1996年,为应对我国经济出现的不景气,开始提出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1996年6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国务院常务会上提出,住房建设可以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消费热点。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1998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培育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政策措施
199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加大住房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设与消费的通知》,指出“为促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把住宅业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加大住房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设和消费。”要求:一要提高对住房信贷重要性的认识;二要加大住房信贷投入;三要扩大住房信贷业务范围;四要大力促进住房消费;五要积极支持普通住房建设;六要促进空置商品房的销售。规定“从1998年开始,人民银行对各商业银行住房(包括建房与购房)自营贷款实行指导性计划管理。只要借款人符合贷款条件,商业银行均可在资产负债比例要求的范围内发放住房贷款。”
1998年是房改取得关键性突破的一年。该年7月,为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宣布从1998 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提出的深化房改的指导思想是: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国情的城镇住房新制度;加快住房建设,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深化房改的目标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
为了配合国家房改,有效启动房地产市场,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1999年7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调整房地产市场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对个人购买并居住超过一年的普通住宅,销售时免征营业税;个人购买自用普通住宅,暂减半征收契税;对居民个人拥有的普通住宅,在其转让时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1999年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建设部发出《关于个人出售住房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为鼓励个人换购住房,规定对出售自有住房并拟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按市场价重新购房的纳税人,其出售现住房所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视其重新购房的价值可全部或部分予以免税。
3.住房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培育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政策措施实施后,全国城镇住房建设取得了迅速发展。1997年全国城镇房屋竣工面积为62490.19万m2,2002 年达到93018.27万m2,增长48.85%。同时,商品房竣工面积增长更加迅速,1997年全国商品房竣工面积为15819.7万m2,2002年达到34975.75万m2,增长121.09%。商品房竣工面积占城镇房屋竣工总面积的比例也由1997年25.32%上升到2002年的37.6%(见表19.3)。1997~2002年,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增长更加明显(见图19.2)。
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国家下达了三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总建筑面积2.1亿m2,投资规模 1703亿元。当年经济适用住房实际开工项目4967个,施工面积1.33亿m2。到2000年,全国经济适用住房竣工面积已经超过1.1亿m2,占同期商品住宅竣工面积的20.1%。根据建设部公布的资料,截至2002年底,35个大中城市中,近一半的城市已经制定了廉租住房工作实施意见,落实了资金来源,建立了廉租住房供应对象档案和申请、审批制度。2002年底以前,北京市进行了5次廉租住房摇号配租,998户家庭主要以租金补贴方式获得配租资格。廉租住房家庭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从配租前的2.2m2/人增加到10.7m2/人。截至2003年1月,上海市有3623户家庭落实了廉租住房房源。
随着住房金融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个人购房占住房需求的比例不断增长。2000年个人购买商品住宅1.32亿m2,占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的87.51%,而 2002年1~11月个人购买商品住宅的比例达到94.3%。个人购房成为住房市场需求的主力,也带动了个人住房信贷的快速发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从1998年开始都经历了快速增长过程。到2001年底,全国商业性和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合计已达6398亿元,是1997年底的33倍,并首次超过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占整个消费贷款余额的86%,见表19.4。这表明房地产信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特别是大力发展住房金融等,改变了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观念,加快了住房商品化进程,使住房需求得到释放,房地产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个人购买逐渐取代团体购买,个人成为商品房市场的主体。从表19.5可以看出,1997年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为7864.3万 m2,2002年达到23702.31万m2,增长超过2倍。1997年商品住宅销售额为1407.56亿元,2002年达到4957.85亿元,增长超过2.5倍。
五、宏观调控时期(2003~2007年)
2003年以后,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政府频繁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政府从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入手控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从2005年开始,政府强调做好供需双向调节,着力采取有关政策措施稳定房价。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宏观调控的着重点转向大力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进一步采取有关政策措施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
1.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启动
新一轮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是从2003 年开始,为防止经济过热展开的,主要是对过快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行控制,进而控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2003年初,我国出现了经济过热迹象。当房地产业界仍处在把住宅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氛围中时,2003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03〕121号,以下简称121号文),加强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严格控制土地储备贷款的发放,规范建筑施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用途,加强个人住房贷款管理等。
121号文对房地产业界的触动很大,导致了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断裂,被认为是2003年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最大且当时广受争议的文件。为此,2003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发〔2003〕18号,以下简称18号文),要求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指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对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项目要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18号文同时也关注“房地产价格和投资增长过快”,要求“坚持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实现房地产市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
18号文的内容很全面,总的基调是发展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业,几乎没有提出实质性的控制房地产价格和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反映出政府当时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矛盾心态——既害怕房地产价格和投资增长过快,又希望继续拉动经济增长。121号文和18号文标志着政府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启动,并努力寻求可行有效的措施。
2.控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
2003年下半年和2004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较明显地出现了投资过热,开发区圈占土地热,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价格过快上涨,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等经济过热现象。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房地产开发投资过快增长产生了对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的大量需求,带动了其价格上涨。200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比2002年增长30.33%,是前次宏观调控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见表19.6)。2004年第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比上年同期提高15.2个百分点。政府为防止经济过热,着力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进而采取了控制土地供应、加强信贷管理、提高投资门槛、严格项目审批、控制拆迁规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控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
建立健全土地调控政策。为贯彻落实18号文精神,2003年9月,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加强土地供应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充分发挥土地供应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切实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的调控,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政策,加大对房地产开发用地监管力度。2004年3月,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发出《关于继续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2004年8月31日前将历史遗留问题界定并处理完毕。8月31日后,不得再以历史遗留问题为由采用协议方式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此举被业内称为“8?31大限”。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2006年5月,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土地供应的调控作用,从严审批各类非农建设用地,确保房地产调控的土地政策落到实处,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地。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11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提高一倍。
加强信贷管理。2004年8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对土地储备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商业用房贷款等四类房地产贷款的风险管理作了详细规范,并规定商业银行对申请贷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要求其开发项目资本金比例不低于35%(121号文规定的是30%)。200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发出《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重申121号文和《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有关规定,并将121号文的“加强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改为“严格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 ”。
提高国内企业投资门槛。为加强宏观调控,2004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将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含经济适用房项目)资本金比例由20%及以上提高到35%及以上,在121号文规定的30%基础上进一步提高。200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意见》,要求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固定资产投资控制,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2007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出《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指出要切实从源头上把好项目开工建设关。
限制海外热钱进入商品房流通领域。2007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对2004年11月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4年修订)》在房地产方面作了三点修订: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删除了“普通住宅的开发建设”;在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增加了“房地产二级市场交易及房地产中介或经纪公司”;在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删除了“大型主题公园的建设、经营”。另外,在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仍保留了“土地成片开发(限于合资、合作)”、“高档宾馆、别墅、高档写字楼和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经营”。这些措施有利于控制房地产投资过热、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有利于防止外商进行房地产投机和炒作而造成市场混乱。
此外,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通知》,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合理确定拆迁规模和建设规模,确保2004年全国房屋拆迁总量比2003年有明显减少,凡拆迁矛盾和纠纷比较集中的地区,除保证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项目等之外,一律停止拆迁。8月,建设部等四部门发出《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通知〉的通知》。从此,拆迁规模得到较大控制,2004年和2005年全国城镇房屋拆迁面积同比分别下降13.59%和 40%,2006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5%。2007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将1993年出台的土地增值税从“预征”变为“清算”,即开始实行实质性征收。
3.稳定和抑制住房价格
停止住房实物分配以后,住房价格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直接影响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条件的改善,影响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甚至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2003年以后,上海、杭州、南京等少数几个城市的房价呈现快速攀升的趋势,涨幅居全国前列。之后,全国其他主要城市的房价也开始快速上涨。2004年全国新建商品房价格同比上涨15.02%,其中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15.99%。相比前几年3%~5%的涨幅,房价上涨明显过快(见表 19.7)。当时住房价格上涨过快虽然是局部性和结构性问题,但如不及时加以控制或处理不当,有可能演变为全局性问题。
2003年8月,国务院就关注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提出努力实现房地产价格基本稳定,努力使住房价格与大多数居民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相适应。但2005 年之前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由于着重于控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其稳定房价的成效不大。特别在2005年第一季度,一些地区的住房价格形成了快速攀升的态势。在这种背景下,房地产市场调控由单向的供应调节转向“供需双向调节”,以稳定住房价格为主。
200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住房信贷政策和超额准备金存款的通知》,取消住房贷款优惠政策,调控开始偏向需求方面。同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认识到一些地方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提出了抑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八项措施(简称“国八条”),将稳定住房价格提到政治高度,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切实负起稳定住房价格的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抑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对住房价格上涨过快,控制措施不力的地区,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国八条”提出的措施过于原则,并要求不能造成当地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使得地方在采取措施时有所顾虑,抑制住房价格的效果不明显。2005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必须把解决房地产投资规模和价格上升幅度过大的问题,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一个突出任务。会议提出,当前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要采取八项措施(简称“新国八条”)。“新国八条”的正式文件形式是国务院办公厅随后于5月9日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做好供需双向调节,遏制投机性炒房,控制投资性购房,鼓励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合理引导住房消费,促进住房价格的基本稳定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设部等七部门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八条意见,取消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时期出台的一些搞活房地产市场的优惠政策,并提出了一些严厉的政策措施,包括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2年转手交易的全额征收营业税,禁止期房转让即禁止“炒楼花”,实行实名制购房。5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建设部发出《关于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的通知》,细化了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10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实施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强调对二手房交易征收个人所得税。
2005年以稳定住房价格为主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曾导致当年下半年较短一段时期内房地产交易量迅速萎缩,供求双方处于观望和僵持状态,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得到一定抑制。但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并很快出现反弹。2005年,全国新建商品房价格同比上涨16.72%,超过了2004年;其中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15.24%,比2004年略有下降。特别是2006年初,深圳、北京、广州等城市房价大幅度上涨,中低收入人群难以承受,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上涨的房价进一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针对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等问题,2006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进一步搞好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六项措施(简称“国六条 ”)。“国六条”的正式文件形式是国务院办公厅随后于5月24日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该《通知》要求各地区特别是城市人民政府切实负起责任,把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目标责任制。
为贯彻落实“国六条”,相关部门陆续发出通知,从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市场监管等方面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2006年5 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加强住房营业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调整住房信贷政策有关事宜的通知》,贯彻落实国办发〔2006〕37号文关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的规定。200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发出《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12月,发出《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补充通知》,明确了以户为单位的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2006年7月,建设部等三部门发出《关于进一步整顿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通知》。
2006年7月,建设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规定只有外商投资企业才能购买非自用房地产。同年8月,商务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通知〉有关问题的通知》,就所涉及的外商投资企业审批和管理问题予以明确。同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建设部发布《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就所涉及的外汇管理问题予以明确。2007年同年6月,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审批和监管的通知》,加强了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的审批和监管。同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新增对外商投资房地产二级市场交易及房地产中介或经纪公司的限制,有助于缓解房地产投资过热和房价上涨过快的压力。
2007年9月,深圳、广州等城市开始出现房价虽然继续上涨,但成交量明显下降的现象;这使人感到房价上涨已无空间,预期开始发生转变;10月份高档商品住宅价格开始下跌,某些房地产经纪公司关闭门店或停业;之后媒体大量报道,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房价也开始趋于下降,逐渐蔓延开来。
4.加大住房保障制度建设
早在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就明确提出:“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此后虽然三番五次强调,但由于种种原因,廉租住房制度建设一直未落到实处。2007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 24号文),指出“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要切实加大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力度,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落实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有关工作情况,纳入对城市人民政府的政绩考核之中”,“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地区,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居民住房”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并把它列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的突出问题,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1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新加坡发表讲话说:“如果提起人民生活,我最为关注的是住房问题。”十七大报告和温家宝总理的讲话,进一步转变了地方政府GDP挂帅的观念,随着政绩导向的变化,各级政府普遍开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24号文被认为是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重心的转移,标志着政府开始把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区分开来。对于高档商品住房,认识到主要靠市场调节,对其供应和价格等进行必要的调控,主要是考虑我国人口多、土地少的基本国情,以及防止利用房地产进行炒作造成市场混乱和出现房地产价格泡沫影响金融安全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根据24号文要求,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其中,2007年10月,财政部印发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11月,建设部等九部门发布了《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设部等七部门发布了《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
根据24号文,2007年各地普遍开展了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逐步建立了低收入家庭住房档案。绝大多数城市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了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廉租住房保障资金逐步得到落实,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的供应有了保证。截至2007年11月底,全国累计投入的廉租住房资金为154亿元。其中,2007年1至11月就投入了83.2亿元,超过了2006年以前累计投入资金总额的70.8亿元。通过政府新建、收购、改建等多个渠道,2007年廉租住房房源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增加。
第五篇: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不足与完善
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不足与完善(1)[摘 要] 会计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宫、外延广泛的范畴,其中会计制度改革是会计改革的实质和核心。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行业会计制度的具体行为规范不适应企业改革的要求,现行会计制度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国际化进程缓慢,规范的协调性差等方面。应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构建企业会计制度,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完善会计制度,加快我国会计规范的国际化进程,强化约束和监督机制。
[关键词] 会计制度;改革;不足;对策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在会计领域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会计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范畴,它包括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手段的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会计教育的改革以及会计观念的变革等,其中会计制度改革是会计改革的实质和核心,它不仅是会计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反映着会计改革成效的优劣。
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不足
(一)行业会计制度的具体行为规范不适应企业改革的要求
1.不能适应企业经营多元化发展的要求。随着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和风险机制的日益形成,多元化经营将成为企业经营的必然趋势和战略选择。多元化经营必然使企业涉足于各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而执行现行会计规范要求企业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分别设置账户,并采用不同的会计程序与方法进行会计处理,这不仅增加了多元化经营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影响核算效率和质量,而且难以保持口径一致与反映综合的财务会计信息。
2.不利于会计信息的行业比较和分析。执行行业会计制度,使得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会计处理所依据的原则、程序、方法各不相同,这就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在行业、企业之间失去可比性,不便于投资主体对潜在投资对象的比较、分析和选择,最终不利于资金的合理流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3.不便于投资主体对企业实施有效的财务监督。企业各投资主体对企业实施财务监督的主要依据是财务会计信息。然而,一方面各投资主体出于增加投资收益、回避投资风险的考虑,会不断的改变投资对象,使资金经常性地从一个行业转向另一个行业,或同时分布于若干不同行业;另一方面不同行业又执行不同的财务会计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主体要实施财务监督就必需熟悉不同行业的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这无疑加大了财务监督的难度,影响财务监督效率。
(二)现行会计制度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和系统性是现代会计制度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所谓“完整性”是指会计制度应包括和覆盖全部会计实务,使每一会计行为,每一会计事项都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所谓“系统性”是指现代会计制度应是在会计目标统一约束下,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多分支、分层次的会计制度构成的有机体系。然而,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基本上是围绕企业常规会计事项由国家统一制定,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一些现代会计分支尚未纳入会计规范体系。近年来,随着会计领域的改革开放以及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化,一些新的会计分支,如人力资源会计、质量成本会计、物价变动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等早已为人们所熟悉,然而,有关这些会计分支,我国目前尚无具体的制度或准则规范,使得现行会计规范在内容上残缺不全,尽管一些企业认识到需要通过会计系统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的耗费,需要核算与报告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也需要核算和报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及其对股东权益的影响等等。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准则、制度,使得企业会计人员力不从心,或只能按各自的需要作出不规范的会计处理。
2.许多企业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不仅包括国家统一制定的各个层次的会计规范,而且还包括企业根据其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的内部核算制度和办法、会计核算的基础管理制度与办法、成本核算制度与办法、内部财务成本的分析考核制度及办法等。然而,目前许多企业只执行统一层次的会计规范,而无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与办法,不但损害了会计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且往往导致企业成本不实、账目不清、数据不真。
(三)会计制度改革的国际化进程缓慢
《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其进展不尽人意。现行会计规范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尚未协调,甚至差异较大。例如有关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等会计方法,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在保持一致性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自行选择,而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中,有关这些方法的选择作了较严格的限制,因此,一些在国外被广泛使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在我国尚未应用或受到严格限制。
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我国的会计信息缺乏国际可比性,不能充分发挥其“国际性商业语言”的功能,这正如我国的涉外企业需要按照我国会计准则与上市地或子公司所在地会计准则编制两套口径不同的会计报表,并分别由不同国别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这充分表明,由于会计规范的差异,一方面使我国涉外企业的会计工作量增大,会计信息成本上升,不利于这些企业的国际性竞争,另一方面有碍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国际化拓展。
(四)现行会计规范的协调性差
在我国,自《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后,分行业、分所有制颁布了一系列会计制度,对相关事项的核算与报告作了许多规定。如《公司法》第六章对公司制企业的财务会计作了一系列规定,《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第三章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作了若干规定。这些规定从基本面看,与会计制度的规定是一致的,但也存在诸多不协调的方面。以报表种类的设置为例,工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编制的财务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利润分配表和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商品销售利润明细表),而《公司法》规定企业除编制几个基本财务报表外,还应编制财务情况说明斗书,对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商品销售利润明细表)则没有明确要求。新近出台的假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变则规定企业须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利润分配表以及分部营业利润和资产表等。由于相关法律规定不一致,导致企业会计人员在实务操作中无所适从。比如一个从事产品制造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应执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还是按《公司法》规定处理,是无从明确的,结果可能导致同一类型企业按照不同的规定进行处理,损害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作者:3COME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service@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