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如何缴纳养老保险费
职工从企业离职后
如何缴纳养老保险费手续
企业与职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应按以下手续办理人事档案寄存和养老保险缴费按一下情况办理:
一、转入本地人才或职介档案管理部门代理缴纳养老保险的1、用人单位到养老保险所核对《养老保险手册》历年缴费记录全部记录清楚并经养老保险所审核以后将《养老保险手册》发给本人。
《养老保险手册》历年缴费情况已打完对账单,当年中途离职职工已由养老保险所审核完当年缴费情况后把《养老保险手册》发给本人。
2、用人单位将人事档案(包括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关系手续、在企业工作的其他相关人事材料)发给本人。工人身份档案转入职介中心,干部身份档案转入人才中心。
3、本人到本地劳动部门职介中心(或人才中心)办理人事档案寄存和养老保险缴费事务。
二、到辖区内新工作单位缴纳养老保险的1、将《养老保险手册》交给新工作单位,由新工作单位代理养老保险缴费。
2、将人事档案(《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关系手续)寄存职介中心或者人才中心。
三、转移到外地的1、将《人事档案》(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关系手续)、养老保险所的开具《参保缴费凭证》和《养老保险手册》发给本人。
2、到原籍的人才或职介中心寄存人事档案。
3、到原籍社保机构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
四:注意事项:
1、按规定职工必须在订立《劳动合同》之日后方可缴纳养老保险。(即劳动合同订立开始时间要和养老保险缴费起始时间相符,这是确定职工参保时间和参加工作时间的依据)
2、职工的劳动合同订立开始时间(即参加工作时间)必须和养老保险缴费时间(即参保时间)相一致,这是职工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批准退休时领取养老待遇的重要依据。
3、人事档案是职工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批准退休时领取养老待遇的重要依据。如人事档案丢失将直接影响到职工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退休审批和养老金待遇的领取。
第二篇: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定
案情简介:
杨某2007年4月1日请产假90天,同年7月8日返回公司报到。公司人事告知其已累计旷工达7天,根据公司员工手册,累计旷工达3天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关系。后杨某告知其系难产,可依法增加15天产假,公司人事让其补签15天的请假单,并提供难产证据。后公司于2007年7月14日将公司法务的处理意见邮件形式转发给杨某,内容为杨某以连续旷工达7天,公司有权依员工手册解除劳动关系,不违反法律规定。杨某于同年7月20日提起劳动仲裁,诉称公司于7月8日解除劳动关系,要求支付违约金及经济补偿金。
公司于同年8月17日提出反诉,要求裁定解除与杨某劳动关系,杨某归还公司物品。理由如下,根据员工手册,无正当理由未出勤暂统计为旷工,待缺勤事由查明后再行最终处理。杨某产假期满未返回公司上班,公司暂时统计为旷工。7月8日杨某返回公司主张难产,公司已经让其补签15天的请假单,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其旷工转变为产假,公司也依法支付了15天的工资。然杨某自7月16日开始无正当理由旷工,截止8月17日已累计超过30日,严重违反了员工手册,应当裁定解除与杨某的劳动关系。
仲裁审理: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于7月14日公司转发的邮件进行调查。公司声称因7月8日告知杨某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关系,造成杨某不满。现杨某旷工事实消灭,该期间已转化为产假,为了沟通需要,将公司法务最初的信息转发给杨某,告知其当初公司说法事出有因。公司始终未解除劳动关系,杨某仍处于持续旷工中。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调解,公司同意杨某回公司上班,但拒绝做出赔偿;因杨某个人感受,不同意继续回公司上班,调解未能达成一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查明事实,认定7月1日至15日系杨某产假期间,公司主张杨某旷工,理由不能成立。7月14日邮件系通知杨某解除劳动关系,属于无正当理由擅自解除劳动关系。裁决支持杨某关于经济补偿金及违约金的主张;因双方劳动关系解除,杨某应当归还公司物品。
律师点评:
就本案而言,因公司已经支付了7月15天工资,可以印证公司同意杨某补15天产假,公司并未解除劳动关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定7月14日解除劳动关系,是值得商榷的。然考虑到举证能力,即公司完全有可能在杨某提起仲裁之后,批准其补假并支付其工资,且劳动法第一条明确立法宗旨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从倾向保护劳动者的角度出发做出裁决,该裁决结果并无显著不当。
本案中,公司败诉的关键点在于,未及时将请假条结果告知杨某。假若,公司在7月14日发送邮件时,既告知当初公司说法事出有因,转发公司法务最初的信息;再明确告知杨某其补签的请假单已经获得批准,要求其于7月16日产假届满后及时到公司报道。那么,即使时候出现争议,公司将不至于处于被动地位。
律师提醒,公司在处理特殊群体劳动争议时,要充分依据事实与法律,且适度考虑公司声誉,应当慎之又慎。劳动合同法关于企业可以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作出了明确的约定,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又针对企业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条件以及程序等作出了列举性的规定,根据实施条例的规定,企业可以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大约包括14项,事实上,企业与职工可以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情形至少包括16种情形,我们先逐一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四)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五)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六)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七)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八)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九)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十)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十一)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十二)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十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十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这14条基本上涵盖了企业可以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但是,并没有完全罗列出来。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也是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一种法定情形,该法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也就是说,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了,如果劳动者不办理退休手续,作为企业,也是有权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同时,另一个企业可以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则是隐形情形,如果发生该情形时,企业不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是必须要解除劳动合同,否则,企业将要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该条款就是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5条至第七条的规定,也就是,如果企业通知职工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职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应该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基本上就规定了上述16中情形下,企业可以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劳动合同法还规定了一些法定情形下,企业不得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了6中情形下,企业不得利用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也不得通过裁员的方式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分别是: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但是,并非职工存在上述情况后,企业就永远不能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了,因为,上述6中情况仅仅是企业可以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部分约定情形,如果职工出现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情形下,企业仍旧可以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同时,如果企通知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职工拒绝签订的情形下,即使职工存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情况下,企业仍旧需要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职工达到退休年龄时,职工拒不离职的情况下,企业也是可以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
以上是企业可以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法律规定,现在,我们根据该法律规定条款,结合代理的相关案例,找到企业在操作这类案件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情形,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案情。
当然,无效的劳动合同自始无效,任何一方均有权解除合同,无效的条款,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三种情形,其中第一种与第三种情形下是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第二中情形是职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具体如下:
《劳动合同法 》 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所以,严格意义上将,企业可以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应该是18种,希望企业能够充分利用。
第三篇: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与领取
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与领取
一,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
个体劳动者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以所在市(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百分之十八的比例缴纳基本城镇养老保险费。
职工的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建立:按本人缴费工资(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
二.基本养老保险费的领取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月基础养老金=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年限×1%)
月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120
“中人”是指在1996年1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且在1998年7月1日以后退休的人员。这些人员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由四部分组成:
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月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上职工月平均工资×20%,月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120,月过渡性养老金=上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缴费指数×1.4%×建立个人帐户前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月调节金:以职工缴费年限每满一年累加4元,不满6个月加2元确定
社会养老保险金怎么算?教你3招应对养老金空账
2011-01-05 11:29 来源:世界财经报道 作者:丁晖
【世界财经报道-讯】对于社会养老保险,大多数人都是默默“付出”交费,而不知如何领取,具体到怎样交费都知之甚少。对此,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庹国柱教授进行了解释。
社会养老保险实行“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统筹账户由公司缴费,额度是个人工资的20%,个人账户,顾名思义,就是自己掏腰包,每月由公司从工资里代扣,额度是8%。退休后开始领取的养老金也是由这两部分构成。
统筹账户给的钱数是领取年前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年限×1%),举例来说,张女士今年开始领社保养老金,2009年的社会平均月工资如果按5000元算,交了20年,今年每月就可以拿到1000元的养老金。
个人账户拿到的钱数是按照账户积累额÷(退休时的平均余命×12)来计算。举例来说,张女士个人账户积累额为36万元(?),退休时平均余命为18年,即216个月,那她从个人账户拿到的养老金就是1667元。
在上述例子中,张女士每月能拿到的养老金就是2667元。(1000+1667)支招3招应对养老金空账
近一段时间,关于养老保险空账的讨论很是热烈。根据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的预计,这个数字大约为1.3万亿。对于养老金空账的态度,网站在700多位白领中展开了调查,网友提出了三招来应对。
第一招是少缴或者不缴社保养老金,改做个人自行投资。网友“nini”认为,目前养老保险平均2%的收益率远远跑不过CPI,与其负增长不如自行投资。第二招是建议公司发放现金,个人回户籍所在地缴纳养老保险。网友
“xuanzi” 说,公司按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标准发放现钱,然后自己回老家(户口所在地)按照失业者身份上2险(养老+医疗),退休后回老家养老,如此做得到了保障,成本又低廉,属一举两得。
第三招是缴纳养老保险金的同时,准备其他种类养老金,如商业养老、储蓄和投资等。【世界财经报道 finance.icxo.com】
第四篇:100-030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标准是什么
问: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标准是什么?
答:
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标准由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构成:
根据法律规定,参保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为职工工资总额;
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具体比例由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如北京市,企业以全部职工缴费工资基数之和作为企业缴费工资基数,按照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在税前列支。职工缴费基数由社保经办机构根据参保单位申报的上月平均工资收入,依照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下发的本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和缴费金额的相关通知,具体核定。
参考法规:
1.《社会保险法》第12条第1款;
2.《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第3条;
3.《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第6条;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关于规范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第5条第1项;
5.《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规定》第13条;
6.《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员工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第8条、第9条、第10条。
例:
董某1997年开始进入某化肥公司工作,工作期间,公司一直为董某代扣代缴基本养老保险费。
2006年董某退休后发现,公司在1997年每月按社会保险局核定的缴费基数925元扣缴其个人应缴纳保险费18.5元,但却没有按此基数为自已缴纳企业负担的养老保险金部分,致使自己退休后养老保险工资每月少收入100多元。董某要求公司为自己补交养老保险费并申办重新核定退休工资数额,公司称为其已足额缴纳,但记账数额不符与公司无关。
董某因不服仲裁裁决,又向法院起诉请求:公司按1997年核定的工资基数补交企业应缴纳部分保险费的差额;社会保险局按缴费基数925元重新核定其退休工资。
诉讼中,公司为董某补足了应缴纳保险费的差额,双方已经没有争议内容;董某对社会保险局的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另行起诉。
解:
本案提示了以下法律要点:
企业为员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由社会保险部门根据法律规定进行缴费基数的核
定;
具体缴费数额在核定的缴费基数上按照本省区市规定的比例确定缴纳;
不按照缴费基数或比例缴纳的,一经发现需要补正;
员工对社保机构关于保险费标准争议的诉讼请求,法院一般认为不属于劳动争议,而属于行政争议案件,在劳动争议诉讼中会被驳回,要求另案起诉。
本案中,社会保险部门已为企业核定1997年的缴费基数为925元,董某工作的化肥公司却没有按此基数为董某缴纳相应数额的养老保险费,使得董某退休后的养老工资比应得的少了100多元,虽然过去了9年,公司仍须按法定标准补足少缴的养老保险费。操作提示:
1)企业计算为员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工资总额基数的依据主要是: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和之后相继下发的一系列通知对有关工资总额统计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在劳动统计报表制度中对劳动报酬指标作出的具体解释,以及劳动保障部社保中心下发的《关于规范社会保险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但由于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过程中,各地目前在界定企业缴费员工范围上有些区别,因此,在基数划定上,企业除依据上述规定外,还需以当地规定的计算范围与项目计算工资总额。
2)企业为员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基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核定办法,根据企业上报工资总额具体核定,一般是每年核定一次,具体月份由各地自行确定。
第五篇: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
协议书
甲方:
乙方:
鉴于:
1、甲乙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期限自月日;
2、由于个人原因,乙方提出与甲方解除劳动关系;
3、现经友好协商,双方就乙方单方面提出与甲方解除劳动关系一事,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乙双方于年月日解除劳动关系,双方不再存在任何形式的劳动关系;在年月日前乙方领取最后一个月工资,自年月日起甲方停止向乙方支付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险等。
二、乙方应当于年月日前按照甲方规定和双方约定完成工作交接
并办理离职手续,且经甲方签字确认。
三、在离职之前,乙方仍应履行其工作职责,遵守甲方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
在离职后,如需办理乙方的档案、社会保险转移等手续,乙方应在15日内配合甲方的相关工作。因乙方的原因未能及时办理上述关系转移的,责任由乙方自负。
四、本协议作为甲乙双方劳动关系、工资奖金、保险福利及补偿待遇等相关问
题的最终结果,自本协议签订完毕,即表示双方对该结果的认可。除本协议约定的权利义务外,就劳动关系、工资奖金、保险福利及补偿待遇等相关的一切问题,甲方不再向乙方承担任何义务,乙方也不再向甲方主张任何请求。
五、乙方离职后,不得发表任何有损甲方及其关联公司形象的言论,也不得实
施任何有损甲方形象及实际利益的行为,如因乙方违反该项约定给甲方造成声誉或经济损失,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六、未经甲方事先书面许可,乙方不得以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使用或向任何
第三方泄露甲方的商业秘密。
七、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八、本协议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以下无正文)
甲方:
法定代表人:
或授权代表:
签订日期:
年月(公章)日2签订日期:年月乙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