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养老服务“不行”
我国养老服务“不行”
自1999年中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高等态势。
至今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77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26%,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2.93个百分点。公报显示“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3263亿,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8.36亿,参合率96%。此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各类老年福利机构数和收养老年数实现同步增长。”从上述资料显示,可以看我国养老服务市场需求是很大一笔金额,事实经有关人员预算,仅大陆养老服务的需求就在3万亿以上了。目前中国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快速增加。有些地区民办养老机构的数量已经超过政府办的养老机构,成为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
而中国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指出“目前养老服务总量不足,养老床位总数仅占全国的老年人口的1.59%,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国家2%-3%的水平。同时还存在投入不足、专业程度不高、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从上述说法,我觉得在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但经济实力却不比发达国家差好多,但是中国许多社会机构就要比那些发达国家差了,但我相信我国一定能做得更好!
我希望我国的明天将进一步的完善养老服务。
第二篇:我国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我国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养老机构不断壮大,社区养老网络普遍构筑,居家养老全面推进,服务队伍逐步建立,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养老设施总量供给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养老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我国现有的养老设施总量供给严重不足:一是现有的养老服务制度基本上还是补缺型的制度框架,主要保障“三无”和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存,保障面相对比较狭窄,福利项目偏少,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惠及全体老年人的服务体系。二是养老床位供给数量严重匮乏,供需矛盾突出。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各种类型的老年福利机构37623个,养老床位245万张,仅占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1.5%,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三是现有养老设施利用率不高,功能不完善,服务整体水平较低,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二是养老服务制度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度建设滞后表现在法律与政策两个层面。在法律层面:一方面,缺乏发展养老服务的专项行政法规,有关法律规定主要散见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民法通则》、《刑法》和《婚姻法》等法律文本之中。另一方面,相关法律的权威性不足,缺乏基本的约束力和执行力,许多地方执行起来困难重重;三是原则性、倡导性规定过多,现实的操作性不强,更缺少相应的实施机制。在政策层面:一方面,现有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在部分地区有关用水、用电、用地、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难以落实。第三,一些已出台的政策规定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是养老服务责任主体不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保障功能弱小。国家是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责任主体。九十年代以来,部分地区由于对社会福利社会化理解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国家作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主体的责任,导致了地方政府对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2008年国家投入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会福利事业103.1亿元,仅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0.16%,相当于当年GDP总量的0.034%。国家财政投入少,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福利保障功能弱小。
四是养老服务布局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从国情出发,我国的养老服务事业应坚持居家、社区、机构相结合。但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布局多集中在机构服务方面,而广大老年人需要的社区康复、文化、娱乐、家政等福利服务则严重匮乏。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不平衡。西部地区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大部分县没有综合性福利机构,在养老机构的资金投入、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和东部相比相差甚远。
五是养老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建设滞后。从岗位职责和专业技能要求来看,我国现有的养老服务队伍还远远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最突出的问题是专门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以养老护理员为例,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失能和半失能的达到14.6%,农村已经超过20%,这部分老人需要专业的护理和照顾。按照老年人与护理员的比例为3:1来推算,全国最少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员。但是,目前全国老年福利机构的职工只有22万,取得养老护理职业资格的也仅有2万多人,不仅与我国几千万失能老人的潜在需求相比差距巨大,而且无法满足现有200万进入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同时,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不能有效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按照“一个转变,三个结合”的思路,加快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养老服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持体系保障和资金保障相结合,推动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在我国加速人口老龄化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加快推动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体系保障和资金保障相结合,即在建立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结合的福利服务体系,为全社会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基本服务保障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养老服务的资金保障体系。当前需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采取必要的资金补助或低偿、无偿服务方式,有差别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对于城乡“三无”老年人,采取集中供养或分散供养的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供养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供养标准根据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对于最低生活保障及其他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对他们接受养老服务提供必要的资金补助,或者为他们提供低偿和无偿的服务。对于收入比较稳定的老年人,由老年人或其家庭支付养老服务的费用。
二是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各地应借鉴宁夏等地的经验做法,加快制定政策措施,尽快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是对传统补缺型社会福利制度的重大变革和创新,实现了由临时性、不确定救济向常态化、制度性保障的重大突破,是加强养老保障的有效实现形式。
(二)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推进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是各级政府的应尽职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的责任非但不能减轻,而且应当进一步强化,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应当随着国力的增强不断加大,这是衡量政府是否履行职责,社会是否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政策、出台规划、资金支持、监督管理等方面,这是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前提和保证。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离开政府的主导不行,完全由政府包揽也不现实,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优惠扶持政策。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地民办公助和公建民营,探索发展社会福利的有效实现形式。民办公助,明确具体方式和途径,建立必要的申请和审批程序,通过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社会办福利设施功能改变等相关规定,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社会办福利机构快速健康发展。公建民营,明确社会办福利机构必须具备的资质和条件,通过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切实加强监管,推动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三)坚持家庭、社区和机构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坚持家庭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未富先老等特点,单纯通过建立养老机构解决养老问题不现实,必须发挥家庭的重要作用。应从政策扶持和公共投入入手,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制定发展居家养老的政策法规,同时,鼓励和支持家庭养老。
随着家庭小型化和家庭照料功能的减弱,必须充分发挥社区的依托作用。应加强社区服务设施、组织、信息平台建设,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持。
由于身心状况的制约,高龄和失能的老人需要实行机构养老。同时,随着大量居家老年人纳入服务保障之中,帮助家庭提高康复护理技能,需要充分发挥养老机构的作用。政府应加强以供养型、护理型养老机构为主的基础性、示范性养老机构建设,为“三无”、贫困和失能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
(四)坚持法律法规、人才队伍、标准规范相结合,提升养老服务发展水平
目标明确、体系完整、覆盖面广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实施养老服务法制化管理的重要依据。应加强养老机构专项行政法规建设,理顺审批程序,明确准入条件,丰富运营监管措施,建立退出机制,完善处罚细则。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条件。应实行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管理认证制度,制定岗位专业标准和操作规范,保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同时,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在职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标准规范是组织现代养老服务的必要条件。应加强标准化工作,进一步研究制定服务质量、服务资质、服务设施、服务信息、服务安全卫生、服务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标准,建立和完善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科学适用的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
第三篇: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文献综述
M201474587 谢非雪
摘要
面对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现状,社区居家养老弥补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成为新时期的养老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社区居家养老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从养老服务的角度出发综述相关文献,界定养老服务概念,分析养老服务意义,总结服务主体问题及对策,最后提出现有研究不足,以探索今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方向。关键字
居家养老服务;社区;政府;志愿者
引言
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14.9%以上。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当前随着中国家庭的“小型化”和“高龄化”趋势,家庭养老面临新的挑战。在这样的条件下,居家养老提上日程,并且越来越受重视。目前,各地养老实践活动层出不穷,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如何构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居家养老的服务体系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欲在理论上提供一定价值。
正文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界定
我国许多地区借鉴发达国家养老模式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实践。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的养老模式(韦宇红,2012)。祁峰补充到,它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基础之上的以国家制度、政策法规管理为保证,以居家养老为形式,以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利用社区服务网络资源与现代化的信
息手段,将社区服务深入到老人家庭,为居家养老人提供各种类型的福利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依托养老机构举办老人的日间照顾服务,附近老人可进日托班进行各种娱乐休闲活动。第二种是依托养老机构由居家养老中心指派护理员上门服务,主要围绕精神慰藉、生活护理和家政服务三大(祁峰,2011)。
总之,居家养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是对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合理组合。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义
20世纪50 年代,社区养老服务始于英国的“社区照顾”。“社区照顾”是针对“院舍照顾”远离老人居住的地方且忽视精神关怀等缺陷而提出的,到20 世纪70 年代在英国广为盛行(吴迪,2014)。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是舶来品,借鉴的是英国的社区照顾,但事实上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有自己的历史渊源,是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重要产物。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企业办社会福利的局面被打破,“单位人”身份向“社会人”的身份转换,人们居住地与工作地分开,由于日常生活的需要,社区承担起曾经企业办福利的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政部牵头社区开展服务,养老服务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社区养老服务有独特的优势,能弥补家庭照顾和机构养老服务的不足。对此,学者们有比较统一的看法,其中最经典的是冯禹的观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重要意义:(1)弥补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2)弥补机构照顾的不足,减轻政府财政投入。机构养老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养老机构的建设,在中国未富先老的国情上会加重国家财政的负担。(3)社区养老服务能使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社区中养老,而且能充分利用老人原有的房屋等资源,投入少,见效快,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种新模式。(4)社区养老可以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政府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达到就业与社区养老双重目标(冯禹,2011)。
总而言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既扬弃了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弊端,又集中了两者的优点;既减轻老年人家庭的经济负担、满足老年人“恋家”的需要,又能减轻养老机构的压力、缩小国家养老资金的投入、有效节约社会资源,是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我国“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特点的社会养老新模式(张文苑,2013)。陈友华(2012)认为社区照顾模式的优势体现为功能的全方位性、资源的多元性及体系的多层次性、开放性和优势互补性。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及问题
尽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我国已经发展了二十几年,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乐观,由于多方原因,社区
养老居家服务在现实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从政府角度来看
政府支持力度不大,存在缺位与错位现象。政府介入过多,企业利润空间小,政府也把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揽过去,社会力量主动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积极性不高;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资金渠道单一,主要资金来源政府,但政府投入还很有限(张伦,2012)。
2.从社区角度来看
设施建设落后,利用率不高。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应覆盖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很少有社区能做到全覆盖,所以致使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单一。利用率不高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收费偏高,老年人经济来源单一,难以承受高昂的费用;另一方面是现有养老机构的设施条件和管理服务水平难以令人满意,很多服务设施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做的形式(张翅,2014)。
3.从志愿者角度来看
服务队伍建设滞后,专业服务人才匮乏。社区养老服务人员有专兼职人员及志愿者。专职人员一般是政府任命的原社区工作人员,他们没经过专业培训就上岗,局限于帮助老年人料理日常家务,不能够提供专业的医疗照顾和精神服务,难以适应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廖楚晖,2012)。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由于待遇较低而不愿进入社区,加重了社区养老专业服务的困难程度(夏辛萍,2014)。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整体规模较小,以社区内的低龄老人为主,社会青少年志愿者少,且流动性大。
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策研究
针对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和对策。1.注重宣传,在思想认识上重视老年问题每个人都会老,我国是一个老年人口大国,老年事业既是一项新型的社会事业,也是一项大有可为的新兴产业,要进行养老宣传教育,使群众能充分认识发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2.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首先要加强居民委员会的自身建设,明确其工作职能和责任要求,恢复其应有的自治性和独立性。其次要减少各级政府分配的各种行政性任务,将政府的居民委员会改为社区居民的居民委员会,使其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集中精力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强服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取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为其工作顺利开展铺平道路。3.强化政府责任,保证社区养老持续发展。强调社区养老绝不是逃脱政府的责任,相反,政府责任的落实,才能保证社区养老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刘桂芝认为政府责任包括:一是财政政策。政府要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来保证社区福利设施的维修、养护和更新,在财政政策中,尤其要保证税收政策切实可行,对社区组织,特别是非营利组织,在其设立和经营的最初几年内采取免税或抵税的做法来鼓励其经营,而对那些从事公益事业的更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二是优惠政策。政府要为一些社区组织机构的设立提供土地、必要的房屋建筑和服务设施等以扶持和鼓励其发展。三是城市规划公共设施配套政策。政府应将社区服务设施纳入今后的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之中。4.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一是加大政府财政拨款,在收入的再分配中适当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支出比例。尤其是在一些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中,政府应是资金的主要提供者或全部提供者。二是通过大众传媒,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兴办社区养老事业。三是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引进外资发展社区养老事业。
5.研究老年人需求,提供相关服务设施。老年人有其自身的需求特点,在为其提供服务时必须以他们的需求为导向。有学者认为社区养老主要内容包括生活照料、物质支援、心理支持和整体关怀。同时,很多调查报告表明,医疗服务、文化生活与精神慰藉、日常生活料理是老年人最希望得到的社区服务,因此社区应把服务的重点放在这些方面,同时加大相关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关于社区医疗资源,一方面应该加强社区医疗服务主体的建设,充分利用社区内的资源,包括政府创办的基层卫生机构、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医疗机构、个体诊所等;另一方面应该加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与正规大医院的合作,以减少医疗服务的中间环节,节约医疗资源。社区进行文体设施建设时,应多考虑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身体素质降低的实情,增加一定的特殊设施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
6.走专业化道路,培养专业人才,壮大志愿者队伍。社区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必须培养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队伍。需要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搞好他们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工作.具体做法:从专业院校选用相应专业的毕业生充实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工作人员队伍;分批选送在职工作人员到有关高校或培训机构学习老年服务知识和技能;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制定老年服务职业资格标准,提高专业工作者队伍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国外一直注重志愿者队伍的培养,而我国老年人口众多,社区工作人员有限,更需要大量志愿者的支持。首先,发动广大的年轻人投人社区养老事业,年轻人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可以给老人带来年轻的气息,也强化了他们自身尊老爱老的意识;其次,要充分挖掘老年人中的资源,老人不仅是被 动的被养群体,也是自我养老和参与社区管理的主动群体。在实践中,开展“时间储蓄银行”老人互助活动就是一个开发老年人资源的成功实例。
五、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研究十分丰富。不仅内容全面且角度也较多。但是目前研究仍有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
1.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的研究很少。在服务内容上,主要集中于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方面,对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缺乏专业服务。
2.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往往阐述其优势、从大范围的社区现状和问题出发提出解决的对策,对居家养老的实证研究比较少。主要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快速的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研究,没有把地区因素考虑进去。
3.对养老服务的服务提供者研究甚少。对如何有效联结各方主体、合理整合分配各项资源等方面的研究也十分缺乏。只有服务提供主体各方有效配合各司其职才能使养老服务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祁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特点和作用[J].湖南大学 ,2011,(1):26-33.[2]戴向波.社区养老是解决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J].老龄问题研究,2010(2):3—27.[3]杨莲秀.城市社区照顾在失能老年人口中的作用[J].中国名城,2011,(1):19-24.[4]王淑强.中国城市社区养老的产生,问题及优化方案[J].大观周刊.2011,(44):11-16.[5]张凡.日本养老护理机构:分类设置管理运营[J].社会福利,2011,(1):43-48.[6]韦宇红.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有效供给问题研究[J].理论导刊,2012,(6):15-20.[7]张伦.政府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职能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2):2-17.[8]廖楚晖.中国一线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2012,(2):46-57.[9]陈友华.中国养老制度设计问题与认识反思[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3):59-66.[10]林小希.上海市社区养老发展现状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2,(1):80-90.[11]张文范.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的战略意义[J].城市管理,2013(6):22—24.
[12]吴迪.中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比较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4,(2):120-125.[13]张翅.老吾老:打造社区养老品牌[J].半月谈,2014,(9):50-51.[14]夏辛萍.时间银行: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新模式[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0):2905-2907.[15]李凯,李璐.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连锁模式评析[J].经济导刊,2014,(2):61-62.[16]赵晟宏,朱小波,戴明德.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现状的调查[J].医药前沿,2014,(20):67-78.
第四篇:学会说“不行”
学会说“不行”
(发表日期:1995年04月01日)
回绝别人不容易,有时却在所难免。
George T.Fuller 著
要是在全年最忙的几天,有人要请假,或者别的经理想从你部门借一名员工用一周,你很可能会一口回绝:“不行。”
一些平常你有可能同意的要求,在某些场合下却不得不回绝。所有人都想顺人意、讨人爱,但在工作中难免要拒绝别人的一些要求,有的要求合情合理,另一些却可能很无聊。
让我们来看一些你非坚持立场不可的例子
不能批准员工休假
有两种情况:要么是你的下属没有按照安排休假计划的规定办事,要么是这段时间已经安排给其他员工休假了。
要是前一种情况,就应该让下属知道他没有遵守适当程度。你应该这么对他说:“很抱歉,我们打算在那个星期盘点存货,一个人手也不能缺。你知道,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规定每年的一月安排休假计划。”
有时,员工的请假要求与别人预先计划好的休假有冲突。遇到这种情况,你要让他明白,批假的原则是“先申请先安排”,所以不能批准他的请求。不过,可以准许他与已安排休假的那个员工协商调换休假日期。
员工要求加薪或升职
遇到那些特别尽职尽力的员工请求加薪或升职时,要开口说“不行”实在是一件很为难的事。
特别是有时员工的职位、薪酬早该变了,但预算紧缩,生意清淡,或其它因素使你无法对他们的勤力予以奖励,要说“不行”更是难上加难。
这时,最好如实相告,说清楚为什么不能提职或加薪。
处理这类问题时,切忌做超出你职权的承诺。即便你说了你承诺的事要视将来情况而定,如等生意出现转机,预算松动之后等等,员工仍可能把它看成是正式的承诺。
员工要求改变上下班时间
照顾子女、交通问题以及其它事情常常给员工带来困难。能与员工配合,帮他们度过暂的困难当然好,但不一定总能行得通。
关键是怎么说“不行”。因为如果员工感到你对他的困难漠不关心,他就很可能另谋高就。
具体处理时要尽可能灵活,探讨各种可能的办法,这样即便不得不否决他的请求,你为此所做的努力也有助于消除员工的怨恨。
员工要求调到另一部门
如果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请求调动,那就赶快批准,你还应该庆幸自己的运气。但要是老天安排最得力的员工要注调动,而且是在大忙时节,或在一时找不到人顶替的时候,千万不要断然拒绝,因为那样会使一个好员工消沉下去。
你应该跟他坐下来谈谈为什么要请调。你会发现促使他调动的原因可能与工作无关。可能是他与某位同事关系紧张,也可能是由于一些通过调整工作可以解决的问题,通过交谈才会发现问题在哪里。
如果谈话毫无结果,没有什么能使他改变调动的想法,你只有拒绝。但要尽可能减少给他造成的消极影响,尽量给他一线希望。比如可以说:“现在不能调,过一两个月再看看有没有机会。”
这样做不仅为你赢得了考虑其它可能性的时间,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员工的想法也可能发生变化。不管怎样,对员工的调动要求表现出关心,有助于减轻拒绝对员工造成的伤害。
员工请求迟上班或早下班
准许员工偶尔稍许迟到或早一点走,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重要的是一定要事先征得你的同意,不然,你迟早会发现下属自行其事确定上下班时间。
有时你准许某个员工提前下班,而有时候又不得不否决这类要求,这时一定要跟员工讲清楚原因,否则,他们会认为你办事没有原则或偏袒某些人。
其他部门向你借人
为了团结,只要能腾出人手,这类请求一般都应该应允。但要考虑下述问题:
会不会使你人才短缺?
在你忙得一团糟时,他会不会助你一臂之力?
被借调过去的员工本人会有什么想法?
其他员工会不会拒绝顶替由于把员工借出去产生的空档?
你的上司会不会认为,既然你能腾出人手,你的部门是不是编制太大了?
短期借用有没有可能衍变成长期调任?
答应了这一次,有多大可能还会有下次?要记住,一次说“行”,很自然他还会来找你。
即使你的大部分顾虑都不成问题,还是让上司了解有关情况为好。这样就不会让人有你人手富裕的错误印象。另一方面,即便有充分理由拒绝借出员工,怎样拒绝对方依然至关重要,因为:
首先,你不会希望别人认为你不合作,何况你将来也有求人的时候。所以即使拒绝,也一定要让他知道你很想帮忙,只是客观情况所限,你爱莫能助。
要是能给他出一些主意也会有帮助。例如建议他:“何不要求雇个临时工?”他很可能已经这么想过了,但你提出来也就表明了你的关心,你表现了你的合作精神。
原文摘自The Supervisor's Big Book of lists一书。Prentice Hall(Englewood Cliffs,NJ 07632,U.S.A.)出版。作者1994年版权所有。史军译。
作者George T.Fuller曾为七十多种刊物写过约500篇文章。著有Supervisor's Portable Amswer book和The Negotiator's Handbook等书。
第五篇:浅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初稿
浅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老龄化现象。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受城市化的发展,家庭结构变迁,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影响,我国“空巢”老人的数量与比例不断增加,农村养老问题成了一个大问题,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因此,尽快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就成了当务之急。解决这一问题,需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通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加深对其认识,很好的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关系到农村乃至全国经济改革和社会的稳定,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引言
我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老有所养问题一直是广大农民最关注的问题。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体系并没有形成,而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重视不够。以往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采取个人,单位和国家等多方出资筹集养老基金,并为老年人提供帮助和服务。由于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我国至今尚未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本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做了初步分析和思考。
一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特点及发展历程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
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保证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它包含以下两层含义:第一,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判断是否“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的标准,则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是否脱离,或者对劳动者而言,参加的生产活动是否属于其主要社会生活内容而定。另外,法定的年龄界限亦根据各国实际情况相应确定。第二,养老保险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因此,养老金在分配过程中不再遵循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原则,而是依据劳动者的社会贡献、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来确定额度[ 1 ]。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
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较普遍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
2.养老保险费用来源, 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
3.国家可测算出未来大概的养老金开支,并根据某些既定标准来确定养老保险待遇。4.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现现代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三)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性地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目前为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有20多年的历史,大体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6~1992年,为试点阶段。1986年,民政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在“全国农 村基层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中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决定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成为首批试点地区。
第二阶段:1992~1998年,为推广阶段。1991年民政部原农村养老办公室制定《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下简称《基本方案》),确定了以县为基本单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则,1992年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
第三阶段:1998年~2005年,为衰退阶段。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以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由民政部移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受各种因素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基金运行难度加大等困难,一些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陷入了停顿阶段。1999年7月,国务院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向商业保险过渡。
第四阶段:2005年至今,为政策转向阶段。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表明了中央政策决策层对社会和谐协调发展的重视,尤其反映了领导层对农民等弱势阶层的生活质量下降和收人差距扩大的关注。新政策纲领的价值取向对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要的指示和促进作用。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中国正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观念上正从以城镇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为重点向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制度转变。
从以上几个发展阶段来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践上是不成功的,可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还没有来得及成长时就已面临夭折的危险,但它却切实关系到占我国人口约80%的人民目前或将来的生活质量,随着老龄化浪潮汹涌而来,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紧迫。时值新农保正在全面辅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已不仅仅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而是市场发展本身的客观必然。
二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一)我国农村养老现状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到1.43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97%以上.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保障体系残缺,农村养老问题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在农村,家庭养老是绝大多数家庭唯一的养老模式,也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在农村养老保障上发挥着重大作用。农村“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虽然两个老人居住和一个老年人独自居住的情形也存在,但他们都需要子女经常去照顾他们,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相应的支持。虽然现阶段中国农村的养老模式仍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并且这种以“土地养老”.“养儿防老”为主要方式的家庭养老也有其深厚的经济因素和文化心理基础。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并呈现出诸多缺陷。首先,农村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农民的养老压力逐渐加大,养老的经济负担和养老服务负担将更加沉重。其次,国家对农村养老行为规范和调整力度减弱,不良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对一些农村人产生了不良影响,加之国家法律对老年人权利保障不够,使得有些老人在家庭中的不到应有的尊重。最后,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生育率下降,家庭规模缩小,使得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也意味着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方面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目前养老方式开始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过渡,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农村养老的发展趋势,也是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理想选择。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现状
农村养老保险在我国起步较晚,制度也不完善,在加上农民素质*社会心理*东方文化* 2 社会化服务水平*农民对保险制度的信任度,非货币经济等等因素的影响,与城市职工养老保险相比,状况很不如意,尽管到1998年底,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由200多万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但以上数字对于8亿农民来说,社会化养老保险对大部分农民来说还是离他们较远。从目前农民缴费的情况看,人均缴费不到150元钱,隔壁据他们的缴费额,几十年后,平均每人每月拿不到几元钱(相对于目前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养老金,根本打不到保险的目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随着农村经济情况的好转,部分参与保险并最终获得部分社会经济来源的条件已产生:第一,除少数未脱贫的地区之外,中国农民已经多上了温饱生活,很多农民已经在向小康生活水平迈进,具有了一定参加保险的经济承受能力。经济较发达的浙江省杭州地区农民开展养老保险的乡镇覆盖率已达到95%,一些富裕的年迈农民通过一次性缴纳几千元养老基金,已开始按月不等数额领取养老保险金。第二,随着全国保险业务的发展,社会影响的扩大,计划生育政策的强化等等,农民参保的观念不断增强。他们开始理解到了参加保险对自身利益的保障作用,自觉性不断提高。上海市早在1984年即顺应农民需要而推行了《农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山东烟台从989年开始,大胆地进行农村保险体制的改革,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这种喜忧参半的现状是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完全一致的。我国的农村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差距大,因而在养老问题上,各地情况差别很大,有些地方农村养老保险已全面覆盖,如东莞*温州以及山东的一些地方,而有些贫困地区连一般的保费还无法收齐。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比较落后,且地区间极不平衡,差距较大,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现实情况相脱离。因此,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农村老年人的主要方式。
三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法律制度建设不完善,法律效力差。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针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法律法规,民政部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出台的相关规定位阶过低,权威性较差。有些省份还没有出台关于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地方性法规,管理不够规范。由于制度建设不完善,少数地方出现了挪用保险基金等问题。农村养老保险法律效力差。一方面,民政部1992年制定的《基本方案》只是部门规章,不具有法律效力。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大多数都是在《基本方案》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部门规章,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因此,各级对这一政策的建立、撤消,保险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养老金的发放都只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的意愿去操作,既有随意性,又有不稳定性。这种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导致了本来就心存疑虑的农民更加不愿投保,这就是缺乏法律保障的结果。再者,如个人的缴费和集体的补助都不具强制性,国家的补贴也没有在具有强制性的相关法律、法规中予以确定。另一方面,在内容上,由于《基本方案》的制定时间在2o世纪9O年代,当时的农村经济状况和现在的现实情况相比,有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基本方案》严重滞后,甚至存在诸多明显缺陷,譬如,物权法颁布后的农民承包地与养老保险问题,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条款,对保险基金的流失和挪用等行为未规定有效的限制和惩罚措施。因此,有必要尽快出台现行城乡统筹情况下的农村养老保险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2.农村养老基金管理,很不规范与完善。
目前,在相当部分地区无专门的机构负责保险基金的管理与营运,养老基金管理人才缺乏,管理制度缺失,基金投资主要是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一些地 3 区农村养老基金被挤占,挪用或贪污等现象比较严重。当前由于缺乏制度规范,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有关工作管理机制至今没有理顺,造成不少地方管理工作断档。同时,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建设滞后,管理技术力量薄弱,多数基层养老保险管理人员只能承担最简单的重要性的日常管理工作。在方案设计*对提供行为的及时监督*信息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较差,这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也影响到养老保险的正常运行。
3.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小,门槛高,资金来源单一。
据调查,农村人口中素质较高、有一定能力和经济头脑的人都已经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城市,享受城市的部分公共资源,余下的多数是经济相对较差、年龄相对较大、水平相对一般的人群,这部分人更需要关心、更需要农村养老保险、更需要社会保障。然而根据《基本方案》规定,“凡是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地方,暂缓开展这项工作”。这一规定将贫困农民的养老保障排斥在外。交纳养老保险设定的门槛“保富不保穷”,阻断了贫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路径。《劳动合同法》从理论上解决了农民工的问题,但是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为184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29万。这意味着,在全国2亿农民工中,只有不到lO的人有可能享受到“老有所养”的保障。即使这10%,也并不是一个稳定的数字,一些农民工最终选择了退保。从国家对社会保障的整体投入来说,用于城市的社会保障资金是农村的8倍,如果按人均来算的话,用于每一个城里人的社会保障资金可以分配给30个农民。相应地,国家对农村养老保险投入较少,主要是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给予适当补贴的方式。但农村集体经济也相当薄弱,于是绝大部分养老金都变成了农民自己支付。农民本身支付能力有限,则影响了其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加大了农村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的难度。
4.农村养老保险存在制度上不稳定。
各地农村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民政部颁布的《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这些办法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因此各地对这一政策的建立*撤销*保险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养老金的发放都只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甚至是某些大官的意愿执行的,不是农民与政府的一种持久性契约,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实际上,我国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态度也时常发生动摇,导致了本来就心存疑虑的农民更加不愿投保,这也是缺乏法律保障的结果。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低效,农民信心下降。
由于没有法律上的强制性效力,注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低效性。《基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和人才,有关部门一般都采取存入银行的方式;另一方面,由于银行利率和债券利息的不断变化,加上物价的上涨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投保人实际收益明显低于按过去高利率计算出的养老金,使人们失去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信心。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国家的政策和立法滞后
我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起步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制不健全,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1992年,民政部发布《县级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这是第一部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部颁规章,可见整个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层次很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比城镇居民,以及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晚,在政策立法以及财政的支持上也远远落后。这就造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缓慢,以及相关管理事业的不规范。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只是依据民政部门制定的《基本方案》和国务院转发民政部门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意见的通知》两个不具法律性的文件在运行。个人的缴费和集体的配套缴费都不具强制性,国家的补贴也没有在具有强制性的相关法律、法规中予以确定,这也注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低效性。
2.我国农村目前正处于由以家庭养老为主向以社会养老为主的格局变化时期
长期以来,家庭养老一直是我国农村最主要的养老形式。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村目前正处于由以家庭养老为主向以社会养老为主的格局变化时期。其间,旧有的制度因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而崩溃,新制度正在生成,许多矛盾和问题因而出现。
3.国家缺乏针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支持政策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分为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和部分积累式3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实行“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政策扶持”的方针,实际上采用了完全积累制,政府不承担直接财力支持的责任。该制度基本上成为完全由农民个人储蓄的积累制,丧失了社会保险的互助共济的功能和意义。政府今后应该在政策调整与长期的财政支付安排上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资金投入,对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实施财政转移支付。
4农民的养老保险意识欠缺
我国的大部分农村普遍缺乏养老社会保险意识,“养儿防老”思想在农村仍有不小的市场,这给在农村推行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一定难度。此外,许多人认为,由于我国农村耕地基本实行的是人口均等承包的制度,依靠土地可以实现其养老功能。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我国耕地面积逐年下降,人多地少矛盾非常突出。5.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差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目的的顺利实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农民能持续稳定地缴费,二是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开展到农民老年获得回报后,而不是中途解体,这两个条件都令人怀疑,因为农民不像城市职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农民收入受自然气候及农产品市场行情影响较大,因而其缴费的稳定性没有把握。从政府方面看,目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是在法律基础上建立的,其受行政因素影响较大,往往很不稳定。
四.健全与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新体制的研究和建立对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调节政府与农民的关系,缩小城乡差别,改善社会风气,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客观要求。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超过5930万人,约占全国全部老年人口总数的70%。并且中国农村老年人口规模还继续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到最近,其规模已达到近1亿人[3]P13。老年人口绝对数目的增加越开越成为政府公共政策决策面临的挑战。
第三,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向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相对于城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研究比较缺乏,导致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实践也相对落后。因此,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显得十分必要。
五.健全与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一)从政策和立法上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通过法律来规范,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法律规范是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我们必须要通过立法的形式来约束和强制性地执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把相关的事项通过法律予以规定,利用法律和法规来保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合理、有效、持续性地进行。坚持“公平与效率结合”的立法原则,在农村建立独具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农村独生子女以及双女户家庭应当作为养老保险制度的首要目标,因地制宜发展强制的、个人储蓄账户的、由独立非营利基金组织管理的、政府最低担保的制度。各地应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的基础上,再制定具体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保护。
(二)明确政府责任
政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者和推动者,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合理定位在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中的责任,关系到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进程。
为此,政府首先要明确在财政支持方面的责任。国家的财政支持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前提,加强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是政府在加强管理和监督责任。这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重要保障,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管理长期存在着体制不合理的问题,政府要推进城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应设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严格区分政府在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行政管理和事务管理职能。
(三)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扶持。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采取非缴费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做法是有困难的,但是部分地区借鉴法国非工薪人员保险制度明确个人缴费仅为28,农业工人交14.75,日本国库就支持 6 三分之一的做法还是有条件的,可以逐步推行,或在部分发达省份先行实施。因此,将农村养老保险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中央财政预算将农村养老保险纳入国民社会保障预算,同时明确各地在财政支农支出中增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支出,补贴资金的数额根据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缴纳情况、农民收入的增加情况、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情况以及其他的意外损失情况等确定,尽可能提高集体补助和中央财政扶持的比重,给农民参保增加信心,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真正具有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福利性”。对于部分地区也可建立以土地换保障的制度。日本的离农政策和土地权益转让补偿金的做法值得研究和借鉴。如通过土地流转的农民,可以由土地使用者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定或双方约定代其缴纳养老保险金;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可以一次性得到补偿并取得养老保险年金。结合自身实际,实行分类指导,在国家法律的框架下,从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繁荣农村经济的大局角度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扶持显得十分重要。
(四)加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多渠道筹资基金。
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国家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是全覆盖,因此,完善覆盖对象,真正体现公平性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社会稳定的根本措施。农村乡镇建立更多的社会保障网络体系,让更多农民得到养老保障。在目前全民实行城乡统筹有困难的情况下,实行农民工纳入城镇居民保险体系,与城镇居民同工同险,享受政府、集体的阳光。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力度应加大,应该维护社。会公正,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基金,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
(五)加强监督管理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其执行的效果。政府机关应成立监督管理机关,加强对其监督,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加强对养老基金和基金去向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养老基金发挥真正的作用,用到农民的身上,让广大的农民老人不再为自己的养老问题而担忧,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供条件。
(六)健全基金管理制度,提高机构的组织效率和制度效率。
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管理,要健全基金管理制度,以规避物价上涨和利率下调带来的基金贬值风险和政府信任风险。完全积累制的农村养老保险,积累起来的资金必须保值增殖,否则将变成历史包袱。努力提高资金的管理和运作能力,避免基金贬值风险,也就成了各级养老保险资金管理机构的一大重任。其基本要求是既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又可以进行适当的投资组合,拓宽投资领域,还可以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投资代理,以提高资金增值率。提高保障机构的组织效率和制度效率,如有条件,建立专门的农民养老保险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在资金筹措和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分工。要建立一支素质较高、人员精干的专职干部队伍。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农保干部,可以通过举办财务、业务培训班,学习交流,提高农保干部的工作能力,提高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管理服务现代化水平。
(七)加强农民的参保意识。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只是刚刚起步,只有政府和群众双方相互配合,才能把这项工作搞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意味着农民必须从世代相传的传统保障意识转化为现代保障意识,意味着农民的心理、生活习惯及价值取向等方面都要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是引导、促成这种观念转化、接受这项新事物最强有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要提高各级领导对农村养老保险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经常地、广泛地宣传农村新型社会保障的意义,讲清形势、算清经济帐,实现群众的广泛参与。
(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制度设计的时候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考虑渐进式推进。要根据地区之间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政策。首先要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明确城乡一体化目标。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主要是将农村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结合起来确立城乡统一观念,为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明确思想上的方向。其次是合理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打破二元结构,注意加大财政投入,合理管理营运社保基金。针对我国具体情况,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消除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障碍。
最后是建立合理的基金营运模式,规范和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农民年老后生活的基本保障,要通过创新,改变以往单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模式,加强基金管理,才能确保基金安全,应实行市场化基金运营,而政府则应在其中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并且给予运营保障,保证由商业投资机构投资运作,通过市场化运作使基金获得有效的保值增值。
结论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只是刚刚起步,只有政府和群众双方相互配合,才能把这项工作搞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意味着农民必须从世代相传的传统保障意识转化为现代保障意识,意味着农民的心理、生活习惯及价值取向等方面都要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是引导、促成这种观念转化、接受这项新事物最强有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要提高各级领导对农村养老保险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经常地、广泛地宣传农村新型社会保障的意义,讲清形势、算清经济帐,实现群众的广泛参与。
参考文献:
[ 1 ]孙合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8.[ 2 ] 刘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J ].金融投资, 2006(10): 5182.[4] 林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分析[ 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20(5): 18-21.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