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首个区级养老产业规划出炉
东方网8月25日消息:一批涵盖各类专业养老服务的养老社区,三年内有望在闵行区出现。日前,闵行区发布上海首个全区覆盖的养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在三年内打造一批养老社区、新增5—8个养老产业项目、形成8000—10000个养老床位。
2013上海闵行养老服务国际论坛上,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场运作的养老产业成为各界聚焦话题。闵行区有关方面透露,该区将通过发展持有型、混合型、嵌入型三类养老社区,将养老这一“夕阳红事业”打造成“朝阳产业”。
打开多层次市场
位于闵行区华漕镇、毗邻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的“新东苑”项目日前完成土地出让,即将投入建设。作为该区首个“持有型”养老社区项目,这里除提供1000张养老床位外,还将建成包含养老护理、商业服务、文化休闲等在内的综合配套设施,并提供从退休享受、酒店服务、康复医疗、生活护理到临终关怀的一站式综合养老服务;并将与新虹桥医学中心联动实现“医养结合”。
根据规划,未来三年,由社会资本投资并持有的中高端养老机构将在闵行多点布局,以此打开多层次养老服务市场。“2011年起闵行开始酝酿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两年的调研后我们发现,政府托底的基本养老服务越来越难以满足老年群体的多元化需求。”闵行区委书记孙潮表示,养老产业蕴含巨大发展空间,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的愿望也日渐迫切,“激发市场活力、引导企业进入的养老产业发展窗口期已经到来”。
此番培植的持有型、混合型和嵌入型三类养老服务业态,即旨在通过市场化运作、公共政策扶持的方式培育多层次养老产业。据介绍,持有型养老社区由投资企业长期持有,提供租赁服务;混合型社区则由社会资本投入建设养老公寓,其中部分可出售产权;嵌入型养老护理中心则依托大型医疗机构、整合社区资源,在成熟社区挖掘养老场所。
同时提出的“医养互动”模式,则将使养老社区及机构具备优质医疗服务条件。据介绍,区域内三级、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有望与各类养老社区合作,建立老年人医疗绿色通道,并与养老机构共享大型医疗设备、检验检测设施等。未来老人一旦入住养老机构,即有望享受健康卡、体检优惠、康复护理等方面政策和服务。
避免高成本转嫁
对闵行而言,产业化已被视作带动养老事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其目标直指提供高品质、精细化养老服务。但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或将成为发展养老产业的首要考验。
闵行区养老推进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韩永强介绍,与不少地区一样,闵行目前仍受困于“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民营养老院空空荡荡”的现象。民营养老机构运营成本高从而推高了老人入住成本,加之一些机构为节省成本而降低服务质量,其入住率目前仅 六成左右。不少人士担心,未来新型养老机构建立后,高品质服务背后的高成本将再度带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对此,闵行区已考虑成立养老产业发展基金,吸引养老产业链上下游各类市场主体参与,通过金融创新使上下游均获得合理收入、降低风险并分解成本。针对困扰民营机构的“人力成本”问题,闵行区发改委主任李炜表示,政府也将尝试与全国各地的相关专业院校对接,并引导养老机构与医院等公共资源合作,以减少纯自主培养带来的高成本。
而散布在现有成熟社区中的嵌入型养老机构,则将充分挖潜现有的“沉睡资源”。李炜介绍,这些养老机构规模可大可小,类似于目前已有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但增加了床位和更为专业化的为老服务,其间增添的成本将主要由政府承担,“不会全部转嫁给老人”。
兼顾高端与公益
在论坛展示区,展示了多项中高端养老产品。瞄准高端,成为闵行未来养老产业发展的最大亮色。但业内人士也表示,除发展突破现有水平的中高端养老服务业外,政府发展养老产业亦应注重公益和普惠性。
有专家提醒,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过程中,政府公共政策不能缺位,如对于进入居家养老、发展低价养老院的社会力量,可给予相应扶持和激励,引导社会资本流向需求最旺盛的领域。
对此,李炜表示,未来养老产业发展将兼顾高、中、低三个层次;市场化运作后,政府将把大量精力用于对养老机构的监管。一些中高端养老机构项目,亦将在政府引导下辐射、带动周边社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普通居民提供部分上门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医养互动”方面,养老社区配备的医疗机构也将向周边社区提供辐射服务。
同时,该区将建立公办养老资源托底保障机制,保障孤寡、失能、失独、失智和困难老人等老年群体入住,实现公办养老服务资源公平分配。针对更大范围的社区老人,该区还将探索“社区居家养老院”机制,通过社会组织、社工的有效介入提供日常居家养老服务。
第二篇:如何读懂一份养老产业十三五规划
【细说养老产业】连载五: 如何读懂一份养老产业十三五规划
如何读懂一份养老产业十三五规划
2013年是健康养老产业元年,对于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与地区来说,“十三五”都是养老产业元年后第一份针对养老的产业性五年规划,对各省市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养老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然而,如何读懂一份养老产业的十三五规划,从政策导向中寻找到市场机会是很多人感到不解的问题。
一. 从不同板块内容挖掘养老产业十三五规划的“背后潜台词”
1、政策性规划更加具有产业前瞻性与指导性
管理咨询行业总是为企业制定各类规划,但是企业的规划与政府的政策性规划不同,后者是对宏观的长远计划(发展远景和总目标)提纲挈领式的展现,具有产业前瞻性和思想指引性,用于全局性的工作或项目的发展设计。
2、从规划文件名称与颁布部门看产业十三五规划内容边界与部门间协同
各个省市的养老产业十三五规划名称有所不同,有养老服务业,老龄事业、养老服务体系等多种方式,规划的标题不同,确定了这一规划涉及的内容与产业身份的不同。养老服务业规划通常专指狭义的服务于老人的养老产业,而老龄事业则更多包括社会整体建设与相关制造业、金融业发展的内容。而出台机构也有省市政府或当地民政部门的区别。一般来说,由民政部门出台的十三五规划内容相对简单,涉及跨部门合作内容较少,而由省市政府直接出台的规划则涉及产业的多个部门协同发展内容,其分工也有所不同。
3、从“前言与背景”部分明晰地区养老产业发展问题,感知与寻找产业机会
这是规划的现状陈述部分,可以看到各个省市目前养老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不同问题。目前我国各省市之间养老产业发展差距较大,部分省份,如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发展远超于全国平均水平,养老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建立完善。在面临形势方面,会对养老产业目前面临的政策、经济与社会管理大前提进行分析,从人口统计学角度预测未来5年辖区内老龄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发展变化,进行市场需求以及其重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预测,并且从供给角度对目前养老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及产业缺口进行分析。从这一方面,可以得出未来5年当地将会政策性重点扶持养老产业方向与内容。
4、从“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方面提炼养老产业工作开展评价依据
这一部分通常被认为是缺乏实操意义的,一般是前几代到目前国内的重大政策。然而,这其实是用于解决分歧与问题,调和各部门与项目的关系,简化后续工作执行的难度的基本原则。同时这也是未来当地养老工作评判的依据所在。在养老产业发展中,任何的冲突与矛盾都会需要依靠这一部分进行解决。
5、深读“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寻找未来养老产业发展主题关键词
这一部分是规划的核心与重点内容,通常最近出台的国家政策、国家重点强调的部分会放在靠前的位置,目前看来,医养结合与居家养老体系是其中的重点。而作为养老考核指标的床位数与人才培养则是紧跟其后的,最后是多产业结合发展的智慧养老应用。由此可以看出辖区在下一阶段养老产业的发展与投入重点以及执行方式。这是养老产业十三五规划的核心内容,带有作为政府在养老产业发展的兜底责任体现。同时,在部分养老规划中,会标明未来五年的重点项目、承接功能与投资预算。
6、从“保障机制”中寻找政府对产业的管理部门、支持方式及考评原则
在保障机制方面会标明养老产业的政府领导部门,在养老产业分工上,通常来讲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方式、服务能力以及老年优待等事务有当地民政部门进行管理,而老年的文化、体育、教育、精神生活,法制管理及社会风气问题则由各地老龄办进行管理。从业者在提供服务、办理相关事务时需要加以区分,能够有迹可循地解决问题。同时这一部分也写明了5年内对于养老产业的资金与人才投入,以及如何考评监督。对于承接政府功能的养老项目,这一部分尤其重要,是项目顺利运转,顺利通过政府考评及后期需求发展与扩大的最重要指标。
二.读懂养老产业十三五规划,把握政策导向,甄别产业机会关键词
1、企业、社工、志愿者等,养老服务队伍逐渐体系化
对于部分发达省份与城市的社会福利工作,已经不再强调老人、儿童、贫困人口的区分,而是将此打包为社会福利事业进行外包,外包对象除了企业,还有社工与志愿者。这使得养老产业中的社区照料板板块逐渐成为体系化的服务体系,这将成为我国社会服务,尤其是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
2、人才服务、医疗康复设备、机构建设等仍是产业发展关键点
在老年保障方面,政策给予的机会信号明显。例如,在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践中,可以看到政策将从提升服务能力(包括社区、居家与机构三者)、建立服务体系与康复场所等方面发力。由此可看出人才、机构建设与设备是其中难以绕过的环节,拥有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仍为行业缺口,能够提供专业的、拥有资质的人才培训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要点。
3、社区养老共享合作将再进一步,社区服务站与养老中心将整合
另外,从各省市的十三五规划文件中也可以看出,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社区养老的结合是下一步社区养老的重点工作。同时,医疗机构将开启为老服务内容,对于原有的医疗后勤企业,能够帮助医疗机构建立为老服务系统与体系,延伸其服务能力与端口成为未来5年的重点工作。同时康复医疗是医养结合工作中发展的重点,会逐步由医院主导深入基层医疗与养老系统。
4、“标准”频现,政府的产业管控与监督将更加严格,产业标准将陆续出台
各十三五规划中,多次提到建立标准的医养结合机构。这表明,政府对于养老产业以及度过了野蛮发展阶段,管控将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2017年起,各种相关服务规范将开始逐步实施。标准的建立有待于与实际的操作与运营相结合,能够参与相关养老标准制定的企业会站在产业的制高点上。
5、“一上一下”两条腿走路,线上信息化与线下硬件设施建设将提前完成布局
从产业规划的时间节点上看,各地的养老硬件与信息化部分会走在体系建设的前面,并此来掌握与控制产业发展,因此这一部分将于2017年底前完成,多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完成建设。在此期间,各类适老化改造企业面临巨大市场空间。
十三五结束之日,养老产业的体系建设将基本完成,各类机构的模式定型,管理运营期来临,养老企业将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与繁荣。
第三篇:读后文——中国养老产业规划(定稿)
决策必读丨你所不了解的中国养老产业规划
一般来说,安享晚年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拥有健康的身体、有足够的资金储备、有适宜的地方养老、有人陪伴照顾等。
中国老龄化进程是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的,且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根据预测,未来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会更高,对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将急剧增加,老龄事业的发展可谓任重道远。
因此,能否齐备安享晚年的必要条件,就不得而知了。基于此,很有必要深入探讨中国式养老道路。所谓中国式养老,系指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国情和文化传统,可供老年人选择的养老模式。就当前而言,主要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类型。
一、挑灯看剑:中国养老“三规划”
为应对老龄化的挑战,中国政府分别在2011年9月17日、2011年12月16日和2012年6月14日颁布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和《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等关乎养老的文件。这三份文件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有必要予以简介。
规划一: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十二五”期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的目标。
主要有: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体系基本框架,制定实施老龄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初步实现全国老年人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
健全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普遍建立健康档案; 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
全面推行城乡建设涉老工程技术标准规范、无障碍设施改造和新建小区老龄设施配套建设规划标准;
增加老年文化、教育和体育健身活动设施,进一步扩大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办学规模;加强老年社会管理工作等。
规划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提出的建设目标是:
到2015年,基本形成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
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并将建设任务分解为以下几方面:改善居家养老环境,健全居家养老服务支持体系;
在居家养老层面,支持有需求的老年人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
在城乡社区养老层面,重点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增强养老服务功能,使日间照料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的农村社;
在机构养老层面,重点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设施建设;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装备水平;加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等。
规划三: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和社保基金会联合制定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的基本覆盖,到“十二五”期末,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57亿人,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4.5亿人等发展目标。
该规划特别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基本解决制度缺失问题”。毕竟,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会催生社会焦虑。从内容来看,此番制度建设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政策。二是建立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三是继续做大做强社会保障战略储备资金等。
综合上述三份《规划》,可看出中国政府早已意识到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性,并在积极的采取应对措施。这些规划也彰显了政府为人民服务、谋福祉的诚意。若能深入贯彻实施,想来民众的福利状况会有极大改善。
但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将这些规划看作“顶层设计”,那么,这样的“顶层设计”是否触及到了问题的本质?在我们看来,这三份规划总体上只是就养老谈养老、就保障谈保障,而没有深入触及老龄化危机的内在机制。
究竟什么是老龄化危机的内在机制?根据上文的分析,城乡分治、劳动力市场分割、金融安排滞后、生育政策以及政府的财税政策等皆可看作中国未富先老的制度性成因,是老龄化危机内在机制。
二、路在何方:一般性政策讨论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等发展目标。这可看成是未来社会保障、养老等民生建设的导向性文件。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就缓解老龄化危机、破除增长魔障做更为具体的政策分析。
从本质上讲,解决中国式养老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跳脱传统的城乡二元分治思维和部门利益,从更大范围通盘考量。题中之义是改革户籍制度,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实现城乡二元并轨。就养老而言,目前依然存在着“养老双轨制”。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养老双轨制”是城乡分割经济政策演变的结果。只有改变这种从城市利益出发、由城市单方面制定人口流动政策的局面,从分割到融合的转变才能够实现。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城市偏向的政策已经在改革,但只要户籍制度存在,就存在着政策反复的可能性。就长期而言,改革户籍制度有利于激发经济活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提升整个社会的财富水平。
在人口政策方面,既有的计划生育政策曾为人口年龄结构优势的获取、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协调做出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原有的生育政策已不适应新的“土壤”,反而成为未富先老的政策加速器。在此情境下,需逐步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可以先扩大试点,再根据实际效应决定是否予以终止。
事实上,中共中央在1980年发布的《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中,就富有远见地提出:“到30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
而根据《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提法,计划生育仍为基本国策。显然,这样的改革难度是很大的。关节点在于,一是难以达成共识,二是已造就了一个特殊利益群体,放开或终止计划生育政策,意味着要适当补偿该群体。
就当下而言,如何应对人口红利的丧失可能是更为具体的问题。随着大批劳动者开始进入退休年龄,人口会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人们的退休时间可能会推后,工作年限会提高,二是进入老龄生活的人也更多。这样的人口结构对增加资产会是一个强有力的刺激。
因为退休者的养老金将发挥作用,除开政府或家庭为他们的养老提供保障,其个人积蓄也将进入投资和消费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老龄化并不等于衰退。问题是,中国的老龄化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与对第二个人口红利期的畅想相比,我们更当尽力避免“萧条的老龄化”。毕竟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劳动者低工资、低保障的成本优势。
何况,若仅从老龄化时期的储蓄动机来考察,尚不足以构成在推动经济增长上与第一次人口红利相媲美的第二次人口红利。还应该看到在健康寿命延长的情况下,老年人不啻宝贵的人力资源。尽管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体力上稍显劣势,但其工作经验、知识积累总体上远胜于青年人。
基于此,第二次人口红利也只有从劳动力供给和人力资本积累视角来考察,才会有显著意义(蔡昉,2012)。中国的现状是,法定的退休年龄男性为60周岁、女性为50周岁(女干部为55周岁)。与预期寿命相较,这样的退休年龄显然定得太早了。就此而言,可以考虑延长退休年龄,开发二次人口红利。这一来可以减轻养老金负担,同时也能激发投资和消费热情、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这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当然,延长退休年龄需适当兼顾劳动供给性质与供给意愿。因为受身体的局限,体力劳动者往往难以在体力工作岗位上延长退休年龄。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说,老年人就业趋势已在美国、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逐渐兴起,将在今后数十年内改变这些发达国家的就业市场格局。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5岁仍在工作的美国老人中,有10万多名农民和牧场工人、大约10万名巴士和出租车司机、2.5万名音乐人士、1.7万名交通协管员,以及超过8万名企业高管(包括股神巴菲特)。
一些老年人在专业领域享有“高龄也高薪”的优势,例如律师。更多老年人谋得的是低薪岗位,如零售店店员和看门人。从2010年1月至今,55岁以上求职者“瓜分”了美国70%新增就业机会。同时,越来越多企业和工厂也愿意为老人提供工作岗位,认为他们为人可靠、经验丰富。
作为老龄化程度全球第二的德国,老年人工作的可能性也在增加。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60岁至64岁的德国女性就业率从2000年的12%提高至2011年的36%。在同一时期,该年龄段的男性的就业率也由28%增至52%。
在产业政策方面,要注意优化产业和就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经验研究表明,在相同的产值下,第三产业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与老年人相关的老龄产业大多属于第三产业范畴,比如老年旅游、老年健身、老年护理等。
因此,发展第三产业不仅能提高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包括大学生就业),也有利于开发老年市场。在适当延长退休年龄的情况下,老人可借助其人力资本积累优势,从事教育、培训等服务型工作,形成第二次人口红利,最终化解养老危机。这可看作是对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具体回应。
就财税政策而言,仍需调整国民财富的分配和支出结构,理顺地方与中央、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尽量避免“国富民穷”的局面。通过“做大蛋糕”、“分好蛋糕”,达成“国富民富”愿景。具体来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关注民生,充实养老基金,消除未富先老情境下的社会焦虑。
此外,改革金融制度、建设和完善金融市场对养老也尤为重要。在现代社会,金融市场健康繁荣与否事关养老金的可持续性。欧债危机的一个重要启示便是:在稀释老龄化的诸多途径中,不仅要调动个人的积极性,还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就当今中国而言,养老金可按照“可操作、可持续、有增长”原则,通过完善国有股减转持相关政策、做好国有上市公司追溯部分的国有股份划转工作和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参与市场,走多元化、市场化、国际化投资策略,收保值、增值之效。对于个人,应积极开拓以金融产品为主的“非人格化养老”路径,不能过于倚重以血缘、地缘为依托的“人格化养老”路径。附:民营养老机构面临的发展困境
当前,部分社会资本已进入养老产业。但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效果并不理想,多数民办养老机构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问题主要来自三方面:融资难、人员少以及公私地位不平等。这使得更多的民间资本望而却步。
融资难是民营养老机构遇到的最大问题。除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渠道融资困难外,养老机构由于其微利性也很难从小额贷款等途径获得融资。专业从业人员,尤其是护理员的严重短缺,也制约了其专业性的提高。而公私地位的不平等是民营养老机构反映较多的问题。公办养老机构是政府直接创办的,土地、资金、人员、工资、业务指导都有保障,基本不存在经营风险。相形之下,民营养老机构存在着成本较高、硬件落后、多头管理等经营困境。
无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就实践出发,在社会养老体系中,机构养老都发挥着支撑作用,而具有“托底”功能的公办养老院更是重中之重。针对公办养老院出现的高端化、特权化倾向,我们可借鉴保障房理念,建设朴素实用的“普惠型”公办养老院。
这一能扩大机构养老的“托底”容量,二来也能避免豪华设施诱人走“终南捷径”。对于民办养老机构所面临的困境,需要政府转变认识,更加重视民办养老机构的作用,营造有利于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平等发展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譬如,政府可对公益性的民办养老机构予以财政补贴,改革金融制度,提升融资水平等。
值得说明的是,在养老问题上,我们还应当注意发掘、发扬儒家传统孝道文化的合理部分。在儒家看来,离弃老人是不孝的,会遭受耻笑和谴责。这种道德规范至今仍在约束着国人的行为。客观地说,尽管“孝”是传统农业社会的赡养观念,但仍不失为一种优良传统。
毕竟,老年人不仅需要物质、资金方面的支持,也需要亲情温暖。但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迁,家庭的养老功能也在弱化,主要是随着中青年一代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压力增大,对老人养老也逐步呈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鉴于此,我们对“孝”的理解也要与时俱进。总结:
一言以蔽之,中国的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历史欠账较多、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平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形势下发生的,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基于此背景,中国的养老问题绝非某一方所能全部包揽,而需要政府、企业、市场和个人“四个肩膀”来共担,需多方参与、通力合作。
从趋势来看,社会化是中国未来养老服务的必由之路,产业化是其现实途径,而专业化则是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基本保证。但这一切,皆有赖于充分发挥政府的保障和引导作用。既要有着眼于宏观的“顶层设计”,也要有具体的政策“抓手”。
同时也要注重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注意养老的公平性,适当平衡养老资源。诚如是,中国式养老方能脱困制胜,中国经济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原标题:中国式养老出路,部分摘录)
第四篇:养老产业
养老产业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养老问题是事关公平与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如不立即着手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无法集中高效使用有限的社会优质劳动力资源,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据统计,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43亿,超过了总人口的11%。据预测,203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2.48亿,2050年将达4.37亿,届时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达到总人口的31.2%,也就是说每3到4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个是老年人。联合国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作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我国在90年代末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07年底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1.53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1.6%。现状
(1)老年人口基数大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53亿,是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亚洲老年人口的1/2。
(2)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 到2045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30%。该过程发达国家用了100年。
(3)高龄化趋势明显目前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约占全国老年总人口的9.7%,而且每年增加4.7%。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
问题
(1)历史欠帐较多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没有完成养老积累,这个包袱留到了现在。
(2)“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10000美元,我国目前尚不足3000美元,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
(3)家庭养老负担加重
生育率下降、人均寿命延长直接导致家庭供养资源减少,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成倍增长。“421”模式将成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主流家庭模式。
(4)目前养老方式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单纯以进入养老院的养老方式无法满足现实的养老需求,中国的主流养老模式应为社区居家养老。
养老产业的政策解读
我国政府已开始高度重视养老问题,养老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篇就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继而强调要以“基本养老”为重点,“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特别强调要“加强老龄工作”。老有所养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政府、社会都在积极支持探索、创新多元化的城市养老模式,解决在创新养老模式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更好满足老龄人口的需求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
(2)200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提出指导性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意义。
二、突出工作重点,明确政策措施。发展养老服务业要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要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
(3)全国老龄委联合民政部等国家十部委发文——《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坚持依托社区;第三坚持因地制宜;第四坚持社会化方向。居家养老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工作,政府、社会、家庭都要参与,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努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透露2009年一系列关系民生的重要政策措施。从2008年元旦起,继续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幅度要明显高于前3年每人每月80元的平均水平.不同消费层的老年公寓 国际养老产业关联阅读
经典案例:英国老年社区 特点:配套设施齐全的全龄化大型老年社区
英国的老年社区建筑规模大,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开设的课程和组织的活动超过80种以上。具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与功能区划分,是集合了居住,商业服务,度假疗养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社区。
经典案例——丹麦老年住宅 特点:环境优美,设计精当
乡村城市——田园风光般的美丽和宁静,众多的庄园点缀广阔绿野上,开阔的乡间公路,如画图一般的古老的乡村教堂,独具丹麦风味的小餐馆,构成和谐的生活画卷。
经典案例:德国的养老社区 特点:老年住宅与养老院相结合
德国老年产业分为两种体系:社会住宅体系,养老院体系。
社会住宅体系里的老年住宅,内部多为无障碍设计,政府对老人住房采取补贴措施。在生活援助方面,老年住宅房产主与民间福利团体签订提供服务的合同。该合同可成为房产主获得建设资金贷款的融资条件。
养老院体系里的老年住宅是一种接近住宅形式的养老院。在规划上,设计者把社会体系的老年住宅和养老院毗邻建设,以便在设置服务网点和急救站时,两者能共用。
先进的国外养老模式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早在1965年,法国成为第一个老年型国家,之后是瑞典。20世纪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步入此行列。
由于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和西方居家形态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国家养老对策的共同之处是依赖“社会养老”功能: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以美国为例,老年人的居住设施大致分为五类:独立式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养生社区,每一类辅以相应的服务管理体制。
亚洲国家中,日本、新加坡等也逐步进入了老年型国家之列。因为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些国家一方面汲取了西方社会福利养老的特点,充分赋予老年人优厚的社保;另一方面,基于传统东方家庭观念的延续,它们还致力于开发家庭养老的功能,如提倡和鼓励“多代同居”(例如“两代居”集合住宅和“多代同堂组屋”等)。
国外养老社区
世界上较早进入“银发”时代的国家——英国,对老年人采取的社区照顾的模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这一模式,对于逐渐步入老龄化的中国,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现在,英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0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75岁以上的老年人亦有370万。英国人的平均寿命,男性已增至71岁,女性更是增至77岁。如今英国已出现了一些“老年人城市”,如贝克斯希尔、海斯汀、伊斯特邦等,这些度假城市风景如画,退休的老年人纷纷迁入安度晚年,城市中老龄人口已占20~50%。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英国是如何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的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英国就将养老问题纳入社区,对老年人采取了社区照顾的模式。
社区照顾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生活照料(饮食起居的照顾,打扫卫生,代为购物等)。生活照料又分为:居家服务、家庭照顾、老年人公寓、托老所等4种形式。
第二,物质支援(提供食物、安装设施、减免税收等)。如,地方或志愿者组织用专车供应热饭,负责为他们安装楼梯、浴室、厕所等处的扶手,设置无台阶通道和电器、暖气设备等设施,改建厨房和房门等。
第三,心理支持(治病、护理、传授养生之道等)。如,保健医生上门为老年人看病,免处方费;保健访问者上门为老年人传授养生之道,如保暖、防止瘫痪、营养及帮助老年人预防疾病等。另外,还规定了为老年人提供视力、听力、牙齿、精神等方面的特殊服务。
第四,整体关怀(改善生活环境、发动周围资源予以支持等)。如,由英国出资兴办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社区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娱乐、社交的场所。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则由中心定期派专车接送。同时,为帮助老年人摆脱孤独,促进心智健康,适当增加老年人的收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钟点场所——老年人工作室。
社区照顾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集中院舍养老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它融合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和集中院舍养老之长,更符合人道的原则,更注重对老年人心理和情感上的关怀,使老年人过上了正常化的生活,提高了老年人生活的质量。
完善的配套设施与功能区划分 美国
建筑规模大,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开设的课程和组织的活动超过80种以上。代表楼盘:太阳城中心、凤凰城。日本
日本的老龄人的生活质量是在良好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实现的。提供无障碍设施的老龄人住宅产品、具有看护性质的老龄人住宅产品、能和家人共同生活(二代居)的住宅产品。代表楼盘:港北新城。老年人住宅产品与其他租售性质的住宅产品混合设计在一个生活社区内,突出自助自理。欧洲
国家政策倾向于让老年人居住在独立的公寓中。建筑将三种元素结合在一起:城市意味、社区功能和生态目标。代表楼盘:荷兰弗莱德利克斯堡老年人公寓。建筑元素的集合处理,让老年公寓不显孤独。新加坡
一般兴建在成熟的社区中。公寓户型一般分为35平方米和45平方米,为一位或两位老年人提供生活空间。住宅的户型设计及内部结构设计标准的特殊化考虑。
从国外的以上产品来看,它们建造养老社区的理念、人文关怀的表现都值得我们借鉴。在建造中国特色的养老社区上应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方面,社区必须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养老设施与硬件配套,社区乃至老人居住的空间必须是特别为老年人设计、符合老年设计规范的居住设施和服务;另一方面,提出适合老人养老的健康环境以及为老年人配套的软性服务。
其他养老模式
在丹麦,目前最流行是自助养老社区(DIY)。在那里,老人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约上老友,或是志趣相同的伙伴住在一起,一块儿钓钓鱼、养养花,共同建设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园,独享的公寓,共享的餐饮、花园,个性化的小手工艺车间、小农场等,老人们只要想到的,在这儿都能得到充分地满足,他们还可共同租用特别的照料服务,这种社区在哥本哈根郊区每月要1000欧元。
旧的养老方式的打破,意味着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一些国际大公司已经嗅到了世界养老产业发展的巨大商机。一家大型投资(Sanyres Mediterrane)公司计划沿西班牙海岸建设大型养老社区,将配套建设商场、剧院、医院、24小时安保等,每月费用在2000欧元左右,将于2008年正式开业,建成后不仅能吸引西班牙老年人,而且能吸引北欧国家众多喜欢阳光的老人。
异地养老、跨国发展养老产业在欧洲渐成潮流。挪威的卑尔根、奥斯陆、贝鲁姆等市已经先后在西班牙南部开设了大型养老公寓,那里低廉的地产价格,充足的阳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老年人。北欧其它国家的老人到西班牙养老,看中的不仅是那里自然环境,还有功能齐全的养老设施、良好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保险服务等。与此同时,西班牙的实业家们也盯紧了那些希望来西班牙养老的北欧人的“钱口袋”,异地养老实在是一项互利双赢的好事情,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企业和老年人所认可。
欧洲养老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不仅仅吸引了欧洲的企业,许多欧美一流的大公司也开始抢滩登陆。全美最大的老年人生活服务提供商加国安老院,已在德国开办9家联合企业,在英国开办了15家,正在开发西欧市场。该公司在伦敦附近开设的一家老年公寓,每月的费用虽高达4000英镑(7917美元),但仍客源不断,经营业绩一路飘升,截止现在该公司的股票已经上升了32%。
独居老人增多,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强盛,多数为私人控股公司所掌握。据欧盟和美国退休者协会2006年的一份报告,在挪威、荷兰和丹麦,96%的老人独居,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巨大。在英国,居家养老服务是老龄产业最活跃的一个因素,价值110亿英镑的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多数被大公司控制。这个市场在德国也很强盛,目前有10000多家养老院为体弱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近8年内上升了23%。
在美国,社会非常发达,还是家庭养老为主。真正进入机构养老院的只有20%,其余都是家庭养老。很多美国老人都有拿着退休金到风景优美、适宜养老的国度、地区养老的人群,如美国的退休老人到佛罗里达、夏威夷、墨西哥海滨购房长住,安度晚年。
目前在美国一些地方,“以房养老”已被许多美国人认为是一种最有效的养老方式,美国,是“以房养老”模式的鼻祖。许多美国老年人在退休前10年左右就为了自己养老而购买了房子,然后把富余的部分出租给年轻人使用,利用年轻人支付的房租来维持自己的退休后生活。由于美国的房屋出租业比较发达,美国人支出的房租大约占个人支出的1/4到1/3,因而房屋出租的收益也是比较可观的。
除此之外,美国政府和一些金融机构向老年人推出了“以房养老”的“倒按揭”贷款,至今已有20多年的经验。“倒按揭”发放对象为62岁以上的老年人,有三种形式,前两种与政府行为相关,后一种则由金融机构等办理,不需政府的认可手续。除美国之外,加拿大也是倒按揭贷款业务发展比较快的国家之一。
在日本,据日本总务省2001年6月公布的人口统计,日本65岁以上的老人达2227万,占总人口的17.5%。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老方式也逐渐由家庭走向社会,其中,把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结合起来,是目前日本流行的养老方式。
企业在养老方面也在做出各种尝试,松下国际电子公司已经设立了专门的养老院部门,准备在大阪建造一所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综合型养老院。在那里,老年人可以和机器宠物玩耍,还能通过互联网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韩国三星等公司也在积极开拓针对不同消费层的老年公寓。
我国现有养老模式
综述
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目前三种基本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传统的养老模式;养老院养老是社会化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兼顾家庭和社会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
中国是崇信儒家文化的国家,长期以来形成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养儿防老、家长的主导地位、几代同堂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选择家庭养老的人们,他们生活在家庭中,感到“熟悉”和“自由”,经济上也比较划算,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家庭养老的社会硬件设施成本几乎为零。
但家庭养老在新形势下的脆弱性显示出其历史的局限性。现代社会的人际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工作负担加重,致使家庭养老的人力成本剧增,一般家庭难以承受,赡养者疲惫不堪;加上“421型”家庭的增多、空巢家庭等等问题的出现,家庭养老这一传统养老方式必将随家庭结构的变化而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指由专门的养老机构(包括福利院、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临终关怀医院等等)将老人集中起来,进行全方位的照顾。正规的养老机构,其日常管理均要严格。机构养老是我国重要的养老模式之一,但不能满足众多其他需求的老年人群需要。
以北京为例,北京目前共有养老机构340家左右,其中民办的养老机构约有100家。这些养老机构可以分为三类:国家创办的国营养老机构,乡镇、社区、村、街道办的集体所有养老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所创办的民办养老机构。在这些机构中,进入公立养老院的难度也是人所共知,北京市第一、第四、第五养老院的入住率常年为100%,目前有1600多人在排队等候入住,城八区的公立养老院入住率也都在98%左右。而民办养老院的床位已有近12000张,但平均入住率只有2/3。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更多老人趋向于公立养老院,是出于对“国字头”的传统信任感,但在其他城市,状况有所不同,各方面条件优越的养老机构,入住率较高。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的基本做法是:在城市各个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老人仍然居住在自己的家里,享受服务中心提供的营养和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并由服务中心派出经过训练的养老护理员按约定定时到老人家中为老人提供做饭、清扫、整理房间等家务服务和陪护老人、倾听老人诉说的亲情服务。所以,有人说:社区居家养老是一个无围墙的养老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相对于机构养老,更为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也更为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的社区为老服务的新路子。
养老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老有所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国传统社会沿袭下来的基本道德追求之一,而这种道德追求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要的实现形式,家庭养老作为中国社会的一种优良传统,是以家庭为核心,以子女为载体,以老年人年老体弱,失去劳动能力而坐享天伦之乐为目标的一种养老模式。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家庭养老在当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尽快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极其现实而又非常必要和紧迫的一项任务。下面就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谈认识。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养老法制观念。一方面,加强传统美德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宣传部门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尊老、敬老、养老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老人不仅是家庭奠基人,为社会创造财富,年老后理应受到尊敬和照顾,不尊重甚至虐待老人于法于理于情所不容。并通过社会舆论约束,从道义和制度上规定人们的尊老敬老行为,改变过去片面的子女不养老和重物质轻精神的养老观念,使老人们时刻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另一方面,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养老法制意识。宣传教育不是万能的,因此,动用法制手段,规范人们的养老行为,强化人们的养老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当前农村多数人对法律了解得不多,特别对养老方面的法律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宪法》、《民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中有关养老的规定,特别要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的方针,宣传赡养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是人们知法、懂法,增强养老法制观念,要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对侮辱虐待老人、拒绝赡养老人情节严重者,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与此同时,也要让老人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逐步建立农村养老制度,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首先是扩大农村老年低保范围,尽可能让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人都纳入低保,从经济上保证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其次是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途径,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
(三)大力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之路。有条件的地方,可由乡、村组织牵头,通过招商引资或当地能人投资等多渠道兴办托老所,逐步将农村老年人福利事业引向市场,对于年龄较大的“空巢老人”,可以考虑由其子女出代养费搬进有条件的农村福利院或城市社会福利院,由其代养。
(四)进一步完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农村老年人大多数身体虚弱,小病不断,门诊费用大。按照目前农村医疗保险规定,只有住院才能报销。因此,农村老年人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针对这种状况,作为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拓展大病医疗救助工作思路,切实解决农村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五)建立专门的基层组织协调管理养老方面的工作。从乡镇到每个村、组建立起配套的老年组织网络机构,这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农村非同城市,城市里有以解决家庭问题养老矛盾为主要职能之一的街道居委会。而农村家庭矛盾,养老问题以往大都通过亲朋好友及家族内具有一定威望的长者出面给予调解。如今这种传统的调解方式已日渐势微,急需成立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管理的配套机制。
尊老、敬老、养老是我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精华,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的不断富强,又为我们的传统美德注入了新的内容,这就是要追求一种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更高目标。
第五篇:首个《深圳市城市绿化发展规划纲要》出炉
来源: 聚焦鹏城作者:日期: 2012-7-5 11:22:09
昨日深圳市召开城市绿化工作会议,公布首个《深圳市城市绿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从2012年至2020年的8年时间里,在全市广泛开展以“生态化、人文化、精细化、均衡化”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绿化提升行动”,至2020年,使深圳城市绿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中国园林网7月5日消息:原特区外城市绿化建设与管理相对落后的状况有望在未来8年得到改变。昨日我市召开城市绿化工作会议,公布首个《深圳市城市绿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从2012年至2020年的8年时间里,在全市广泛开展以“生态化、人文化、精细化、均衡化”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绿化提升行动”,至2020年,使深圳城市绿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政府首次以每年1个亿设立“深圳绿化奖”,奖励做得好的区政府和人员。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市长许勤,常务副市长吕锐锋等出席会议。
现状:原特区内外差距较大
据悉,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深圳绿化整体水平居全国大中城市领先位置。但仍有不足,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与国际先进城市绿化水平相比尚存在差距。与自然气候条件相近的新加坡相比,深圳在绿化层次、植物配置、色彩变化、品种选育、精细管养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园艺发展历史悠久的欧洲相比,深圳在绿化品质、园艺水准、园林艺术、生态意识等方面差距明显。
其次,原特区内外城市绿化建设与管理水平差距较大,“二元化”现象突出,与特区一体化要求不相适应。与原特区内相比较,原特区外公园绿地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除行政中心区域外,绿化水准普遍不高,景观效果不佳。
此外,城市绿化精品不多,特别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品鲜见,与深圳城市地位综合实力不相匹配。目标:瞄准国际一流水平
“深圳绿化再起步,瞄准的是国际一流目标。”市城管局局长蒙敬杭表示。
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市域绿倾覆率达到50%,建成各类公园1000个以上,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面积600平方公里,使深圳城市绿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个区确立不同的定位,确定了分区目标。如罗湖区:以城市更新为依托,大幅度提高城区绿量,推行立体绿化,建设精品园林,建成与国际消费中心相适宜的精致绿化环境。光明新区:以新区规划建设为契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区域性服务中心建设和生态休闲产业发展,建成低碳生态的绿色新城等等。
举措:见缝插绿实现开门见绿,全市种植乔灌木2400万株
据介绍,此次瞄准国际一流的绿化提升行动,共推出四大举措:通过规划建绿、植树添绿、空中增绿、见缝插绿,实施三大计划,大幅提升城市绿量。
通过规划建绿,实现绿地健康有序地增长(绿地增量计划)。多渠道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积极推广屋顶、垂直面绿化、人行天桥绿化和生态停车场绿化,强化立交桥护栏绿化和桥体绿化,构建立体化的城市绿化格局。到2020年,全市新增绿地面积15平方公里。
全面推进生态风景林建设(生态造林计划),到2020年,全市种植乔灌木2400万株。
全面梳理、改造、提高和优化全市规划建设的8处区域绿地和生态廊道体系的网状组团结构(完善区域绿地和生态廊道体系组团结构计划),构成多层次、多功能、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每区新建一个儿童公园
我市将编制并执行《深圳市公园发展规划》,优化我市公园布局。在建设满足市民日常需求的综合类公园和社区公园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儿童公园、海滨公园、带状公园、湿地公园等专类公园,除福田、罗湖外,每个区新建一个儿童公园。每区每年至少新建两个公园(含社区公园)。
规划提出加快新公园建设,中心城区利用城市更新的契机,重点将有条件建设公园的土地规划建设为公园。旧村和其他城市更新片区,若部分或全部改造,必须落实相应社区公园数量和面积。
规划还强调强化公园服务功能。城市综合公园突出“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思路,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构建意境优美、生态自然、特色突出的景观。社区公园突出“以人为本、美观实用”的理念,注重绿地游憩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以及休息座椅、儿童设施、健身器材等设施的配备,为周边市民提供游憩、健身、邻里交流的空间。
100条景观大道串联全城
规划提出各区每年完成1~2条景观大道改造提升(含新建),至2020年100条高水平的绿化景观大道串联全城。
深圳已经成功申办2017年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规划提出要以此为契机,将仙湖植物园打造成具有一流专业水准、一流景观效果、一流战略植物资源收集水平的国际著名植物园;将莲花山、深圳湾等公园打造成特色鲜明的绿色明珠;将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为世界地质公园等。
至2020年末,全市建成5个以上“国家重点公园”或国际知名公园,各区的区级公园建成1个以上“五星级公园”。
全市规划建设生态景观林带461千米,以市、区为主体进行建设,对跨行政区的路段、河段的生态景观林带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属地政府统筹安排建设。
到今年底,我市将完成市域范围内300千米省立绿道、500千米城市绿道和1200千米社区绿道的建设,形成2000千米的绿道网络。
深圳城市绿化专家:润和天泽环境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