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台湾热带农业科技考察报告
台湾热带农业科技考察报告
一、优质品种的研究开发与推广
(一)有分工比较明确的科研与技术推广体系
台湾农业科研与推广机构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台湾农业试验所、试验场和改良场,其人员纳入公务人员管理,科研经费全部由“政府”负担,主要从事无性繁殖的品种研究和种资源保护,不负责品种推广;其科研成果,无偿提供给完全由“政府”资助并纳入公务人员管理的试验场和改良场,经过新品种试种和栽培技术的配套完善,再经各级农会配合向农民推广。
第二类是财团法人专业化研究所,如台湾香蕉研究所,属民营性质,不以营利为目标,科研经费的来源是自筹或向“政务”部门申请科研补助;此类研究机构在从事优质品种研究的同时,通过种植示范,直接将其研究成果以“政府”补贴价格向农民推广。
第三类,为企业性质的科研机构,如农友种苗股份有限公司,为民营企业,下设研究部(包括若干个研究农场)、技术部、业务部、国外部和财务部等,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从事杂交作物、果蔬等优质品种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销售,完全是市场行为运作。
(二)注重科研投入
台湾农业试验所嘉义农业试验分所,30多位科研人员,每年由“政务”部门拨款7000多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1750多万元,一半直接用于科研,一半用于人员工资。台湾香蕉研究所,虽为民营科研单位,但其每年的科研经费,90%以上来自“政务”部门的资助。作为企业的农友种苗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申请每年可获得科研技术推广专项补助,同时企业自身每年要将其利润的10%用于新品种的研究开发。
(三)注重品种改良和产期调节栽培技术研究
(四)台湾的作物品种登记与保护
台湾实行品种登记制度,不论是常规作物还是杂交作物,只要是新品种,均要进行品种登记,但台湾不实行品种审定制度。只要完成品种登记,就可进行品种推广。同时,台湾对于新品种实行品种保护制度,但由于大多数品种是在政务部门拨款或资助下培育出来的,要无偿地向农户进行推广,所以申请品种保护的多数是从事品种开发经营的私营企业。
二、台湾最大的农民组织--农会
台湾农会是台湾职能最健全、组织最完善、经济实力最强、上下自成系统的农民组织,其宗旨为:以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知识技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生产收益、改善农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农会为法人,属于独立自主经营的民间组织,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依照《农会法》对农会进行管理。
(一)农会的主要任务
1、传播农业法规,调解农事纠纷。
2、推广优质品种、肥料,组织农民培训,向农民传授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实行专业区经营,引导农民进行有组织的农业生产经营,包括农畜产品的运销、储存、加工及市场经营等。
3、从事会员金融业务,在吸收会员存款的同时,使会员在不用抵押的情况下获取贷款。
4、接受会员的委托,办理农业保险业务。
5、促进农村文化、医疗卫生以及福利救济事业。
6、从事一些经商办企业等生产经营活动。
《农会法》规定,农会从事上述经营活动,在规定的利润范围内享有免税政策,具体由“行政院”决定。但同时规定,农会利润的62%要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
(二)农会的设立
目前台湾农会分省(市)、县(市)、乡(镇、区)三级,分别接受同级相应级别的“农政”部门的指导。乡(镇、区)农会,根据实际需要,可下设农事小组,为农会基层直属单位,必要时再分班工作。各级农会人财物独立,依法自主经营。
(三)会员
农会会员分为“会员”和“赞助会员”。
年满二十岁,居住在农会组织区域内,实际从事农业,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经审查合格后,可成为农会会员,每户以一人为限。
1、自耕农。
2、佃农。
3、农业学校毕业或有农业专著或发明,并现在从事农业推广工作者。
4、服务于依法登记的农林牧场的员工,并实际从事农业工作者。
年满二十岁,居住在农会组织区域内,不具备以上条件者,可以申请加入个人赞助会员。凡依法登记的农业合作组织、公司、行号、工厂,也可申请加入农会为团体赞助会员。个人赞助会员和团体赞助会员,除可以被选举为监事外,没有其他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其他和会员享有同样的权利。
下级农会为上级农会的会员。下级农会参加上级农会的代表,由该农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其名额由主管“农政”部门决定。下级农会的理事长为上级农会会员代表大会的当然代表。《农会法》规定,各级农会代表中,应有三分之二以上为自耕农、佃农及雇农。会员代表任期为四年,连选可以连任。
(四)农会职员
农会的三位主要职员为理事长、常务监事和总干事。
理事长和常务监事分别由理事会和监事会选举产生,理事和监事由会员代表选任。各级农会的理事和监事应有三分之二以上为自耕农、佃农和雇农。上级农会理事和监事不能兼任下级农会的理事和监事。农会的理事和监事,应于选举前办理候选人登记,非经登记,不得参加竞选。农会的理事和监事不能在与农会有竞争性的团体或企业内任职,不能从事与农会有竞争性的营利事务。
农会总干事,由理事会聘任,但候选人必须经上级政务部门批准。
总干事以外的聘任人员,由总干事就农会统一考试合格人员中聘任,并接受总干事的统一领导。
农会总干事及聘任人员均为专职人员,不能兼营工商业或兼任公私团体任何有薪酬的职务或各级民意代表。否则视同辞职。
(五)农会的职权划分
农会以会员(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会员(代表)大会休会期间,理事会依照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进行工作,监事会监察业务及财务。农会会员(代表)、理事和监事所能行使的职权,仅限于会议期间。农会总干事按照大会决议执行任务,并向理事会负责;如有违反法令、章程,使农会受损时,应负赔偿责任。农会财产非因不可抗力致使损害时,总干事及有关职员负连带赔偿责任。
三、台湾农业的发展方向及其政策取向
台湾农业在台湾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曾扮演过重要角色,为台湾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台湾整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台湾整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面对加入wto之后开放的国际市场,台湾农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台湾就其农业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思路,以对农业结构做进一步的调整,提高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一)台湾农业发展的三个方向。
针对新的市场变化和21世纪高科技产业新时代,目前,台湾着重支持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农产品生产、支持不易进口的一些新鲜农产品的生产、支持适宜地方特色休闲农业的发展,并提出农业发展的三个方向。
一是,科技农业。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产销体系;发展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抗病抗虫、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降低生产成本。
二是,知识经济农业。借助知识的创新、交流与应用,创造更高的农业产值,推动农工合作,使农业生产企业化,提高竞争优势。
三是,休闲农业。整合休闲农场、娱乐渔业、森林育乐、农渔会资源,构建休闲农园;规划休闲旅游,促进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二)建立二级产业和三级产业的农业发展策略
这一策略实质上和大陆所提的“农业产业化”是一致的。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利润,台湾对其农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思路:打破农业经营仅为一级产业的观念,以食品加工带动农业工业化、农业企业化、农业商业化等,以获取较大的利润;同时建立二级产业、三级产业的农业发展策略,使产、制、销一元化。
在农产品收获后,要求依据形状、大小、色泽、成熟度、机械伤害、病虫害、裂果、日晒、畸形等特征进行分级包装。包装则依不同资材、不同容器、不同包装方式等包装同一等级的产品,以迎合市场需求,便利运销、便利议价,减少交易纠纷,提高商品信誉。对于不合格品,则予以加工利用,以增加农产品的利用价值。加工不仅可以缓解产销失衡的压力,且可增加附加价值,利用发展食品加工来带动农业工业化与企业化经营,以维持农业的持续经营。
(三)策略联盟,提高农业竞争能力
(四)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主体和导向作用
台湾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主要通过产销班直接流通、农会自办超市、产销班和合作社集中到批发市场拍卖等三种渠道进行销售,其中批发市场拍卖量约占总销售量的80%。
台湾各级农会,按照《农会法》赋于的可以从事“农畜产品之运销、仓储、加工、制造及市场经营”的职能,在“政府”的资助下,兴办超级市场,主要从事农副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销售。农会所办超市减少了销售的中间环节,降低了经营成本,颇受农民和消费者的欢迎。
(五)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为应对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竞争,台湾对其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进行逐个分析,对市场竞争能力比较弱的农产品,由价格保护转为就地补贴,鼓励农民逐渐退出。如水稻生产,台湾以平均每公顷5100新台币补贴,鼓励农民休耕。在农业生产方面,免收农业税;所有农用地,一律免收土地占用税。
四、建议
(一)加强与台湾热作产业的交流合作。台湾热带果蔬、花卉品种选育成果显著,有比较丰富的优良品种资源,其栽培技术也比较先进,但台湾地区劳动成本高,农业发展的空间较小。目前,应当发挥我部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农业部南亚热作开发办和中国热作学会等组织的纽带和行业组织作用,积极开展两岸热作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既可提高大陆地区农业科研生产水平,引进更多的优良品种和技术,加速大陆热带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增强热带农业生产的竞争力,又可为台湾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二)加快热带果蔬和花卉产业化进程。近年来,南亚热作地区从台湾和其他地区相继引进了一些热作良种,大部分都试种成功。建议农业部增加对热作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发挥我部热作事业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地区农垦企业的龙头作用,加快对一些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尽快形成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热作产业。
(三)推进大陆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多年来,台湾农业一直被视为小农经营实现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典型,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尤其是加入wto后市场的变化,既使是台湾自身也越来越认识到扩大规模经营、走出小农经营的紧迫性。大陆农业家庭经营的平均规模还不到0.5公顷,比台湾农场平均规模1公顷还相差很远。因此,大陆农业的发展,可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特点,在有条件的地区和产业领域,在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民增收的条件下,加快适度规模经营的步伐,尽快实现大陆农业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四)切实提高大陆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实行小农经营的台湾农业,之所以能在几十年内就实现了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与其采取的组织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经营方式密不可分。台湾农业从选种、生产技术到产品销售,每一生产经营的环节,都有一些以农会为主的民间组织,为其服务,每一区域都使其小农经营的每一环节做到组织化,统一面向市场。面对加入wto后的国际市场,台湾农业正准备在更大的范围内,通过实施联盟策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以进一步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大陆农村的农业技术推广站、种子站、畜牧兽医站、农机站、水利站和经管站等农业服务组织,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深化改革,进行制度创新,理顺职能,使其成为政府指导下的市场经济主体,独立经营,自我发展;同时引导并鼓励农民组成多种多样的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体系;这种服务体系,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强服务体系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将政府财政支持集中到通过市场调节无法做到的服务内容上来,进一步发挥好政府作用。通过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组织化程度,把生产者组织起来有序地进入市场,以推动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优质化,进一步提高市场能力,促进大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考察团成员:魏克佳
李伟方
郑文荣
赖诗仁
曾
庆
苑体强
张国良
周健华
樊秀琴
吴晓玲
赵秋菊
孙光明
王宏彦
刘平东
第二篇:台湾热带农业科技考察
台湾热带农业科技考察
应台湾屏东农会的邀请,我们于2001年10月12日至21日,先后对台湾恒春生态农场、农友种苗股份有限公司、屏东九如果蔬批发市场、财团法人台湾香蕉研究所、台南麻豆镇农会果蔬产销班、台南文旦优质柚种植园、蝴蝶兰苗莆公司、台湾农业试验所嘉义农业试验分所、雾峰农会菇类博物馆、桐林观光农园、台北果蔬拍卖批发市场、假日花卉市场等进行了考察,并拜会了屏东农会、台北农会和台湾财团法人农业发展基金会,考察的主要形式是参观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现将有关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优质品种的研究开发与推广
(一)有分工比较明确的科研与技术推广体系
台湾农业科研与推广机构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台湾农业试验所、试验场和改良场,其人员纳入公务人员管理,科研经费全部由“政府”负担,主要从事无性繁殖的品种研究和种资源保护,不负责品种推广;其科研成果,无偿提供给完全由“政府”资助并纳入公务人员管理的试验场和改良场,经过新品种试种和栽培技术的配套完善,再经各级农会配合向农民推广。
第二类是财团法人专业化研究所,如台湾香蕉研究所,属民营性质,不以营利为目标,科研经费的来源是自筹或向“政务”部门申请科研补助;此类研究机构在从事优质品种研究的同时,通过种植示范,直接将其研究成果以“政府”补贴价格向农民推广。
第三类,为企业性质的科研机构,如农友种苗股份有限公司,为民营企业,下设研究部(包括若干个研究农场)、技术部、业务部、国外部和财务部等,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从事杂交作物、果蔬等优质品种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销售,完全是市场行为运作。
(二)注重科研投入
台湾农业试验所嘉义农业试验分所,30多位科研人员,每年由“政务”部门拨款7000多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1750多万元,一半直接用于科研,一半用于人员工资。台湾香蕉研究所,虽为民营科研单位,但其每年的科研经费,90%以上来自“政务”部门的资助。作为企业的农友种苗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申请每年可获得科研技术推广专项补助,同时企业自身每年要将其利润的10%用于新品种的研究开发。
(三)注重品种改良和产期调节栽培技术研究
台湾有关农业部门非常重视品种改良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收集作物品种和种质资源,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农业试验所及其分所,均有相当规模的种质库,为良种选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台湾地区品种更新很快,新品种层出不穷,大大提高了台湾农业的竞争力。最近推出的优良品种有:菠萝台农13号、16号、17号、18号、19号,荔枝71-3-15和75-5-1-4,香蕉台蕉2号、台蕉3号、新北蕉、宝岛蕉,芒果台农1号,油梨84O24G和87-5-14,另外还有释迦(番荔枝)、黑珍珠(莲雾)、番木瓜、水晶番石榴以及花卉、甘薯、水稻等一些新的品种。为延长水果供应期,提高销售价格,台湾在水果产期调节和保鲜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较为成功的有:套袋保鲜技术和莲雾、番石榴、番荔枝、葡萄、龙眼均衡上市栽培技术,如莲雾在10-3月份均有上市,番石榴、葡萄、杨桃全年均有上市,10月份仍有新鲜的龙眼上市。
(四)台湾的作物品种登记与保护
台湾实行品种登记制度,不论是常规作物还是杂交作物,只要是新品种,均要进行品种登记,但台湾不实行品种审定制度。只要完成品种登记,就可进行品种推广。同时,台湾对于新品种实行品种保护制度,但由于大多数品种是在政务部门拨款或资助下培育出来的,要无偿地向农户进行推广,所以申请品种保护的多数是从事品种开发经营的私营企业。
二、台湾最大的农民组织--农会
台湾农会是台湾职能最健全、组织最完善、经济实力最强、上下自成系统的农民组织,其宗旨为:以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知识技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生产收益、改善农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农会为法人,属于独立自主经营的民间组织,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依照《农会法》对农会进行管理。
(一)农会的主要任务
1、传播农业法规,调解农事纠纷。
2、推广优质品种、肥料,组织农民培训,向农民传授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实行专业区经营,引导农民进行有组织的农业生产经营,包括农畜产品的运销、储存、加工及市场经营等。
3、从事会员金融业务,在吸收会员存款的同时,使会员在不用抵押的情况下获取贷款。
4、接受会员的委托,办理农业保险业务。
5、促进农村文化、医疗卫生以及福利救济事业。
6、从事一些经商办企业等生产经营活动。
《农会法》规定,农会从事上述经营活动,在规定的利润范围内享有免税政策,具体由“行政院”决定。但同时规定,农会利润的62%要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
(二)农会的设立
目前台湾农会分省(市)、县(市)、乡(镇、区)三级,分别接受同级相应级别的“农政”部门的指导。乡(镇、区)农会,根据实际需要,可下设农事小组,为农会基层直属单位,必要时再分班工作。各级农会人财物独立,依法自主经营。
(三)会员
农会会员分为“会员”和“赞助会员”。
年满二十岁,居住在农会组织区域内,实际从事农业,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经审查合格后,可成为农会会员,每户以一人为限。
1、自耕农。
2、佃农。
3、农业学校毕业或有农业专著或发明,并现在从事农业推广工作者。
4、服务于依法登记的农林牧场的员工,并实际从事农业工作者。
年满二十岁,居住在农会组织区域内,不具备以上条件者,可以申请加入个人赞助会员。凡依法登记的农业合作组织、公司、行号、工厂,也可申请加入农会为团体赞助会员。个人赞助会员和团体赞助会员,除可以被选举为监事外,没有其他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其他和会员享有同样的权利。
下级农会为上级农会的会员。下级农会参加上级农会的代表,由该农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其名额由主管“农政”部门决定。下级农会的理事长为上级农会会员代表大会的当然代表。《农会法》规定,各级农会代表中,应有三分之二以上为自耕农、佃农及雇农。会员代表任期为四年,连选可以连任。
(四)农会职员
农会的三位主要职员为理事长、常务监事和总干事。
理事长和常务监事分别由理事会和监事会选举产生,理事和监事由会员代表选任。各级农会的理事和监事应有三分之二以上为自耕农、佃农和雇农。上级农会理事和监事不能兼任下级农会的理事和监事。农会的理事和监事,应于选举前办理候选人登记,非经登记,不得参加竞选。农会的理事和监事不能在与农会有竞争性的团体或企业内任职,不能从事与农会有竞争性的营利事务。
农会总干事,由理事会聘任,但候选人必须经上级政务部门批准。
总干事以外的聘任人员,由总干事就农会统一考试合格人员中聘任,并接受总干事的统一领导。
农会总干事及聘任人员均为专职人员,不能兼营工商业或兼任公私团体任何有薪酬的职务或各级民意代表。否则视同辞职。
(五)农会的职权划分
农会以会员(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会员(代表)大会休会期间,理事会依照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进行工作,监事会监察业务及财务。农会会员(代表)、理事和监事所能行使的职权,仅限于会议期间。农会总干事按照大会决议执行任务,并向理事会负责;如有违反法令、章程,使农会受损时,应负赔偿责任。农会财产非因不可抗力致使损害时,总干事及有关职员负连带赔偿责任。
三、台湾农业的发展方向及其政策取向
台湾农业在台湾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曾扮演过重要角色,为台湾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台湾整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台湾整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面对加入WTO之后开放的国际市场,台湾农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台湾就其农业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思路,以对农业结构做进一步的调整,提高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一)台湾农业发展的三个方向。
针对新的市场变化和21世纪高科技产业新时代,目前,台湾着重支持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农产品生产、支持不易进口的一些新鲜农产品的生产、支持适宜地方特色休闲农业的发展,并提出农业发展的三个方向。
一是,科技农业。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产销体系;发展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抗病抗虫、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降低生产成本。
二是,知识经济农业。借助知识的创新、交流与应用,创造更高的农业产值,推动农工合作,使农业生产企业化,提高竞争优势。
三是,休闲农业。整合休闲农场、娱乐渔业、森林育乐、农渔会资源,构建休闲农园;规划休闲旅游,促进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二)建立二级产业和三级产业的农业发展策略
这一策略实质上和大陆所提的“农业产业化”是一致的。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利润,台湾对其农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思路:打破农业经营仅为一级产业的观念,以食品加工带动农业工业化、农业企业化、农业商业化等,以获取较大的利润;同时建立二级产业、三级产业的农业发展策略,使产、制、销一元化。
在农产品收获后,要求依据形状、大小、色泽、成熟度、机械伤害、病虫害、裂果、日晒、畸形等特征进行分级包装。包装则依不同资材、不同容器、不同包装方式等包装同一等级的产品,以迎合市场需求,便利运销、便利议价,减少交易纠纷,提高商品信誉。对于不合格品,则予以加工利用,以增加农产品的利用价值。加工不仅可以缓解产销失衡的压力,且可增加附加价值,利用发展食品加工来带动农业工业化与企业化经营,以维持农业的持续经营。
(三)策略联盟,提高农业竞争能力
台湾平均农场规模为1公顷,欧盟为18公顷,美国为207公顷,台湾认为,台湾农业为小农经营,必须将众多的小农组合成大农,组织力量实施大农经营,通过不同产业间实行策略联盟的方式,整合现有的农业组织、工商业组织,分别成立产销联盟、加工联盟、物流联盟及休闲联盟,形成新的团队,以资源互补、利润分享,使台湾走出小农经营的困境,提高农业的整体竞争力。他们认为,农业策略联盟是未来振兴台湾农村经济的最重要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迎接未来加入WTO的挑战。
(四)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主体和导向作用
台湾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主要通过产销班直接流通、农会自办超市、产销班和合作社集中到批发市场拍卖等三种渠道进行销售,其中批发市场拍卖量约占总销售量的80%。
产销班是台湾农民按所从事的行业,在农会的指导下自愿联合的基层产销组织。主要是推动农户共同经营解决个体农户生产、运输销售的困难,通过销售及时反馈信息,指导生产。通过对农产品的集中检验、精选、分级、包装、统一拍卖等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如我们所考察的台南麻豆镇果蔬产销班,把农户生产的番石榴集中后,在农会产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通过保鲜、包装,销售价比分散经营的提高30%。据了解目前台湾拥有1万多个产销班组织,参加人数达20万。
台湾各级农会,按照《农会法》赋于的可以从事“农畜产品之运销、仓储、加工、制造及市场经营”的职能,在“政府”的资助下,兴办超级市场,主要从事农副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销售。农会所办超市减少了销售的中间环节,降低了经营成本,颇受农民和消费者的欢迎。
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以“行政”管理部门资助为主的公益事业,“政府”投资一般占50%左右,这也是台湾对农业和农民的扶持政策之一。批发市场建设由行政主管部门规划,列入财政预算支持,并规定批发市场的经营不能以赢利为目的,且无偿提供交易信息服务。凡经批准进入批发市场的承销者或供货人,不付摊位费,货物成交后,买卖双方只向批发市场交纳1.5-2.5%的管理费。如我们所参观的台北市果蔬批发市场,“行政”部门所持的投资公有股占50%,该批发市场,管理规范,交易快捷,每天交易数量达上千吨,据了解台湾全省的各种农产品大多数都是通过该批发市场交易的,为指导台湾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五)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为应对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竞争,台湾对其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进行逐个分析,对市场竞争能力比较弱的农产品,由价格保护转为就地补贴,鼓励农民逐渐退出。如水稻生产,台湾以平均每公顷5100新台币补贴,鼓励农民休耕。在农业生产方面,免收农业税;所有农用地,一律免收土地占用税。
四、建议
(一)加强与台湾热作产业的交流合作。台湾热带果蔬、花卉品种选育成果显著,有比较丰富的优良品种资源,其栽培技术也比较先进,但台湾地区劳动成本高,农业发展的空间较小。目前,应当发挥我部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农业部南亚热作开发办和中国热作学会等组织的纽带和行业组织作用,积极开展两岸热作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既可提高大陆地区农业科研生产水平,引进更多的优良品种和技术,加速大陆热带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增强热带农业生产的竞争力,又可为台湾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二)加快热带果蔬和花卉产业化进程。近年来,南亚热作地区从台湾和其他地区相继引进了一些热作良种,大部分都试种成功。建议农业部增加对热作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发挥我部热作事业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地区农垦企业的龙头作用,加快对一些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尽快形成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热作产业。
(三)推进大陆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多年来,台湾农业一直被视为小农经营实现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典型,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尤其是加入WTO后市场的变化,既使是台湾自身也越来越认识到扩大规模经营、走出小农经营的紧迫性。大陆农业家庭经营的平均规模还不到0.5公顷,比台湾农场平均规模1公顷还相差很远。因此,大陆农业的发展,可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特点,在有条件的地区和产业领域,在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民增收的条件下,加快适度规模经营的步伐,尽快实现大陆农业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四)切实提高大陆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实行小农经营的台湾农业,之所以能在几十年内就实现了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与其采取的组织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经营方式密不可分。台湾农业从选种、生产技术到产品销售,每一生产经营的环节,都有一些以农会为主的民间组织,为其服务,每一区域都使其小农经营的每一环节做到组织化,统一面向市场。面对加入WTO后的国际市场,台湾农业正准备在更大的范围内,通过实施联盟策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以进一步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大陆农村的农业技术推广站、种子站、畜牧兽医站、农机站、水利站和经管站等农业服务组织,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深化改革,进行制度创新,理顺职能,使其成为政府指导下的市场经济主体,独立经营,自我发展;同时引导并鼓励农民组成多种多样的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体系;这种服务体系,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强服务体系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将政府财政支持集中到通过市场调节无法做到的服务内容上来,进一步发挥好政府作用。通过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组织化程度,把生产者组织起来有序地进入市场,以推动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优质化,进一步提高市场能力,促进大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考察团成员:魏克佳李伟方郑文荣赖诗仁曾庆
苑体强张国良周健华樊秀琴吴晓玲
赵秋菊孙光明王宏彦刘平东
第三篇:台湾热带农业科技考察
台湾热带农业科技考察
台湾热带农业科技考察
应台湾屏东农会的邀请,我们于2001年10月12日至21日,先后对台湾恒春生态农场、农友种苗股份有限公司、屏东九如果蔬批发市场、财团法人台湾香蕉研究所、台南麻豆镇农会果蔬产销班、台南文旦优质柚种植园、蝴蝶兰苗莆公司、台湾农业试验所嘉义农业试验分所、雾峰农会菇类博物馆、桐林观光农园、台北果蔬拍卖批发市场、假日花
卉市场等进行了考察,并拜会了屏东农会、台北农会和台湾财团法人农业发展基金会,考察的主要形式是参观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现将有关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优质品种的研究开发与推广
有分工比较明确的科研与技术推广体系
台湾农业科研与推广机构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台湾农业试验所、试验场和改良场,其人员纳入公务人员管理,科研经费全部由“政府”负担,主要从事无性繁殖的品种研究和种资源保护,不负责品种推广;其科研成果,无偿提供给完全由“政府”资助并纳入公务人员管理的试验场和改良场,经过新品种试种和栽培技术的配套完善,再经各级农会配合向农民推广。
第二类是财团法人专业化研究所,如台湾香蕉研究所,属民营性质,不以营利为目标,科研经费的是自筹或向“政
务”部门申请科研补助;此类研究机构在从事优质品种研究的同时,通过种植示范,直接将其研究成果以“政府”补贴价格向农民推广。
第三类,为企业性质的科研机构,如农友种苗股份有限公司,为民营企业,下设研究部、技术部、业务部、国外部和财务部等,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从事杂交作物、果蔬等优质品种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销售,完全是市场行为运作。
注重科研投入
台湾农业试验所嘉义农业试验分所,30多位科研人员,每年由“政务”部门拨款7000多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1750多万元,一半直接用于科研,一半用于人员工资。台湾香蕉研究所,虽为民营科研单位,但其每年的科研经费,90%以上来自“政务”部门的资助。作为企业的农友种苗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申请每年可获得科研技术推广专项补助,同时企业自身每年要将其利润的10%用于新品种的研究开发。
注重品种改良和产期调节栽培技术研究
台湾有关农业部门非常重视品种改良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收集作物品种和种质资源,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农业试验所及其分所,均有相当规模的种质库,为良种选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台湾地区品种更新很快,新品种层出不穷,大大提高了台湾农业的竞争力。最近推出的优良品种有:菠萝台农13号、16号、17号、18号、19号,荔枝71-3-15和75-5-1-4,香蕉台蕉2号、台蕉3号、新北蕉、宝岛蕉,芒果台农1号,油梨84o24G和87-5-14,另外还有释迦、黑珍珠、番木瓜、水晶番石榴以及花卉、甘薯、水稻等一些新的品种。为延长水果供应期,提高销售价格,台湾在水果产期调节和保鲜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较为成功的有:套袋保鲜技术和莲雾、番石榴、番荔枝、葡萄、龙眼均衡上市栽培技术,如莲雾在10-3月份均有上市,番石榴、葡萄、杨桃全年均有上市,10月份仍有新鲜的龙眼上市。
台湾的作物品种登记与保护
台湾实行品种登记制度,不论是常规作物还是杂交作物,只要是新品种,均要进行品种登记,但台湾不实行品种审定制度。只要完成品种登记,就可进行品种推广。同时,台湾对于新品种实行品种保护制度,但由于大多数品种是在政务部门拨款或资助下培育出来的,要无偿地向农户进行推广,所以申请品种保护的多数是从事品种开发经营的私营企业。
二、台湾最大的农民组织--农会
台湾农会是台湾职能最健全、组织最完善、经济实力最强、上下自成系统的农民组织,其宗旨为:以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知识技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生产收益、改善农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农会为法人,属于独立自主经营的民间组织,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依照《农会法》对农会进行管理。
农会的主要任务
1、传播农业法规,调解农事纠纷。
2、推广优质品种、肥料,组织农民培训,向农民传授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实行专业区经营,引导农民进行有组织的农业生产经营,包括农畜产品的运销、储存、加工及市场经营等。
3、从事会员金融业务,在吸收会员存款的同时,使会员在不用抵押的情况下获取贷款。
4、接受会员的委托,办理农业保险业务。
5、促进农村文化、医疗卫生以及福利救济事业。
6、从事一些经商办企业等生产经营活动。
《农会法》规定,农会从事上述经营活动,在规定的利润范围内享有免税政策,具体由“行政院”决定。但同时规定,农会利润的62%要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
农会的设立
目前台湾农会分省、县、乡三级,分别接受同级相应级别的“农政”部门的指导。乡农会,根据实际需要,可下设农事小组,为农会基层直属单位,必要时再分班工作。各级农会人财物独立,依法自主经营。
会员
农会会员分为“会员”和“赞助会员”。
年满二十岁,居住在农会组织区域内,实际从事农业,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经审查合格后,可成为农会会员,每户以一人为限。
1、自耕农。
2、佃农。
3、农业学校毕业或有农业专著或发明,并现在从事农业推广工作者。
4、服务于依法登记的农林牧场的员工,并实际从事农业工作者。
年满二十岁,居住在农会组织区域内,不具备以上条件者,可以申请加入个人赞助会员。凡依法登记的农业合作
组织、公司、行号、工厂,也可申请加入农会为团体赞助会员。个人赞助会员和团体赞助会员,除可以被选举为监事外,没有其他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其他和会员享有同样的权利。
下级农会为上级农会的会员。下级农会参加上级农会的代表,由该农会会员大会选举,其名额由主管“农政”部门决定。下级农会的理事长为上级农会会员代表大会的当然代表。《农会法》规定,各级农会代表中,应有三分之二以上为自耕农、佃农及雇农。会员代表任期为四年,连选可以连任。
农会职员
农会的三位主要职员为理事长、常务监事和总干事。
理事长和常务监事分别由理事会和监事会选举产生,理事和监事由会员代表选任。各级农会的理事和监事应有三分之二以上为自耕农、佃农和雇农。上级农会理事和监事不能兼任下级农会的理事和监事。农会的理事和监事,应
于选举前办理候选人登记,非经登记,不得参加竞选。农会的理事和监事不能在与农会有竞争性的团体或企业内任职,不能从事与农会有竞争性的营利事务。
农会总干事,由理事会聘任,但候选人必须经上级政务部门批准。
总干事以外的聘任人员,由总干事就农会统一考试合格人员中聘任,并接受总干事的统一领导。
农会总干事及聘任人员均为专职人员,不能兼营工商业或兼任公私团体任何有薪酬的职务或各级民意代表。否则视同辞职。
农会的职权划分
农会以会员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会员大会休会期间,理事会依照会员大会的决议进行工作,监事会监察业务及财务。农会会员、理事和监事所能行使的职权,仅限于会议期间。农会总干事按照大会决议执行任务,并向理事会负责;如有违反法令、章程,使农会受损
时,应负赔偿责任。农会财产非因不可抗力致使损害时,总干事及有关职员负连带赔偿责任。
三、台湾农业的发展方向及其政策取向
台湾农业在台湾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曾扮演过重要角色,为台湾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台湾整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台湾整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面对加入WTo之后开放的国际市场,台湾农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台湾就其农业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思路,以对农业结构做进一步的调整,提高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台湾农业发展的三个方向。
针对新的市场变化和21世纪高科技产业新时代,目前,台湾着重支持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农产品生产、支持不易进口的一些新鲜农产品的生产、支持适宜地方特色休闲农业的发展,并提出农业发展的三个方向。
一是,科技农业。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产销体系;发展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抗病抗虫、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降低生产成本。
二是,知识经济农业。借助知识的创新、交流与应用,创造更高的农业产值,推动农工合作,使农业生产企业化,提高竞争优势。
三是,休闲农业。整合休闲农场、娱乐渔业、森林育乐、农渔会资源,构建休闲农园;规划休闲旅游,促进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建立二级产业和三级产业的农业发展策略
这一策略实质上和大陆所提的“农业产业化”是一致的。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利润,台湾对其农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思路:打破农业经营仅为一级产业的观念,以食品加工带动农业工业化、农业企业化、农业商业化等,以获取较大的利润;同时建立二级产业、三级产业的农业发展策略,使产、制、销一元
化。
在农产品收获后,要求依据形状、大小、色泽、成熟度、机械伤害、病虫害、裂果、日晒、畸形等特征进行分级包装。包装则依不同资材、不同容器、不同包装方式等包装同一等级的产品,以迎合市场需求,便利运销、便利议价,减少交易纠纷,提高商品信誉。对于不合格品,则予以加工利用,以增加农产品的利用价值。加工不仅可以缓解产销失衡的压力,且可增加附加价值,利用发展食品加工来带动农业工业化与企业化经营,以维持农业的持续经营。
策略联盟,提高农业竞争能力
台湾平均农场规模为1公顷,欧盟为18公顷,美国为207公顷,台湾认为,台湾农业为小农经营,必须将众多的小农组合成大农,组织力量实施大农经营,通过不同产业间实行策略联盟的方式,整合现有的农业组织、工商业组织,分别成立产销联盟、加工联盟、物流联盟及休闲联盟,形成新的团队,以资源互
补、利润分享,使台湾走出小农经营的困境,提高农业的整体竞争力。他们认为,农业策略联盟是未来振兴台湾农村经济的最重要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迎接未来加入WTo的挑战。
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主体和导向作用
台湾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主要通过产销班直接流通、农会自办超市、产销班和合作社集中到批发市场拍卖等三种渠道进行销售,其中批发市场拍卖量约占总销售量的80%。
产销班是台湾农民按所从事的行业,在农会的指导下自愿联合的基层产销组织。主要是推动农户共同经营解决个体农户生产、运输销售的困难,通过销售及时反馈信息,指导生产。通过对农产品的集中检验、精选、分级、包装、统一拍卖等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如我们所考察的台南麻豆镇果蔬产销班,把农户生产的番石榴集中后,在农会产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通
过保鲜、包装,销售价比分散经营的提高30%。据了解目前台湾拥有1万多个产销班组织,参加人数达20万。
台湾各级农会,按照《农会法》赋于的可以从事“农畜产品之运销、仓储、加工、制造及市场经营”的职能,在“政府”的资助下,兴办超级市场,主要从事农副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销售。农会所办超市减少了销售的中间环节,降低了经营成本,颇受农民和消费者的欢迎。
台湾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以“行政”管理部门资助为主的公益事业,“政府”投资一般占50%左右,这也是台湾对农业和农民的扶持政策之一。批发市场建设由行政主管部门规划,列入财政预算支持,并规定批发市场的经营不能以赢利为目的,且无偿提供交易信息服务。凡经批准进入批发市场的承销者或供货人,不付摊位费,货物成交后,买卖双方只向批发市场交纳-%的管理费。如我们所参观的台北市果蔬批发市场,“行政”部门所持的投资公有股占50%,该批
发市场,管理规范,交易快捷,每天交易数量达上千吨,据了解台湾全省的各种农产品大多数都是通过该批发市场交易的,为指导台湾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为应对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竞争,台湾对其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进行逐个分析,对市场竞争能力比较弱的农产品,由价格保护转为就地补贴,鼓励农民逐渐退出。如水稻生产,台湾以平均每公顷5100新台币补贴,鼓励农民休耕。在农业生产方面,免收农业税;所有农用地,一律免收土地占用税。
四、建议
加强与台湾热作产业的交流合作。台湾热带果蔬、花卉品种选育成果显著,有比较丰富的优良品种资源,其栽培技术也比较先进,但台湾地区劳动成本高,农业发展的空间较小。目前,应当发挥我部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农业部南亚热作开发办和中国热作学会等组织的
纽带和行业组织作用,积极开展两岸热作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既可提高大陆地区农业科研生产水平,引进更多的优良品种和技术,加速大陆热带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增强热带农业生产的竞争力,又可为台湾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加快热带果蔬和花卉产业化进程。近年来,南亚热作地区从台湾和其他地区相继引进了一些热作良种,大部分都试种成功。建议农业部增加对热作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发挥我部热作事业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地区农垦企业的龙头作用,加快对一些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尽快形成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热作产业。
推进大陆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多年来,台湾农业一直被视为小农经营实现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典型,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尤其是加入WTo后市场的变化,既使是台湾自身也越来越认识到扩大规模经营、走出小农经营的紧迫性。大陆农业家庭经营的平均规模还不到公顷,比台湾农场平均规模1公顷还相差很远。因此,大陆农业的发展,可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特点,在有条件的地区和产业领域,在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民增收的条件下,加快适度规模经营的步伐,尽快实现大陆农业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切实提高大陆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实行小农经营的台湾农业,之所以能在几十年内就实现了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与其采取的组织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经营方式密不可分。台湾农业从选种、生产技术到产品销售,每一生产经营的环节,都有一些以农会为主的民间组织,为其服务,每一区域都使其小农经营的每一环节做到组织化,统一面向市场。面对加入WTo后的国际市场,台湾农业正准备在更大的范围内,通过实施联盟策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以进一步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大陆农村的农业技术推广
站、种子站、畜牧兽医站、农机站、水利站和经管站等农业服务组织,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深化改革,进行制度创新,理顺职能,使其成为政府指导下的市场经济主体,独立经营,自我发展;同时引导并鼓励农民组成多种多样的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体系;这种服务体系,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强服务体系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将政府财政支持集中到通过市场调节无法做到的服务内容上来,进一步发挥好政府作用。通过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组织化程度,把生产者组织起来有序地进入市场,以推动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优质化,进一步提高市场能力,促进大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考察团成员:魏克佳李伟方郑文荣
赖诗仁曾庆
苑体强张国良周健华樊秀琴吴晓玲
赵秋菊孙光明王宏彦刘平东
第四篇:台湾考察报告
温暖台湾行,追寻教育梦
天门市岳口镇天南初级中学 刘名胜
应台湾新北市心悦全人教育协会邀请,我们湖北省卓越工程校长培训团成员到台湾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教育交流活动。此行受益匪浅,感慨良多。今天,在这里与各位同行分享台湾之行的感悟。
我们先看台湾12年国民教育的图表,对台湾基础教育作一个初略的了解:
12年国民教育包括国小6年、国中(初中)3年和高中职3年。3到6岁为幼稚教育,学生可自由入学;国民教育是就近入学。国民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儿童身心、灌输伦理道德及生活教育,以造就人格健全的公民为目标,力求把学生培养成主导信息社会的高素质现代化综合人才。
台湾的办学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 “政府”办学;二是民间(教会、个人、民间团体)办学;三是“政府”建设,民间管理。
台湾的国民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传统、现代与前瞻性兼顾,人文、社会与技能均衡发展,乡土、国家和世界意识并重。
台湾教育采用“校长遴选、教师遴聘”方法,规范教师队伍的管理。
校长遴选的具体方式:各县市设置遴选委员会,遴选委员会由教育行政机构代表、教师代表及社会公正人士组成。遴选委员会先对校长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实地查访,再进行笔试、口试、面谈,最后交家长及学校教师的评议,通过后方能入选。校长的任期一般为4年,校长的职能主要是服务性的,而不是一种权力,学校的重大事务,均由专门的委员会讨论审议。
教师遴聘则由各校设置的教师评审委员会讨论、审查,通过后再提交校务会,决定教师的初聘、续聘、长期聘任、解聘。每个岗位常都有数十倍候选人竞聘,教师在台湾的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教师成为“最让人羡慕的职业”。
台湾基础教育独具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没有围墙的校园
台湾学校与我们内地的学校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无一例外都没有围墙。
学校没有围墙也说明了三点:一是当地社会治安良好;二是低围墙折射出台湾民众的高素质;三是学校的品质优良、透明度高、开放性强,能随时随地接受公众的检验与监督。
在内地,学闹事件偶有发生,学校管理较为封闭。在台湾,却倡导“学校社区化”、“社区学校化”。当学校管理在家长眼里更透明化时,当家长把学校当成孩子另一个家时,当孩子把社区作为另一个学校时,我想,当下让教育管理者头疼的学闹事件一定会减少,家校社区关系一定会更和谐,学生、家长和老师一定会更快乐!
二是50人的微型学校
在台湾,2000人的学校属于大型学校,还有很多不足50人的微型学校。50人的微型学校规划建设也非常合理,各校不仅有胶田径场、标准篮球场,还有室内体育活动室、音乐、美术教室以及各类辅助教室。台湾地区对国民教育投入大,均衡教育落到了实处。
三是可触摸的校园文化
办学理念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教育追求、精神气质和文化特征,办学理念成为学校兴旺发展的理想支撑和精神动力。台湾基础教育提出了“一校一特色,一生一专长,一个不能少”的办学理念。
台湾学校都善于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具体化、直观化、情境化。它们被灵活地体现在学校的硬件建设、环境设计等方面;它们可视、可听、可触摸、可感知;它们弥漫在整个校园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形成校园特有的一种气质和内涵。
四是引领成长的生活教育
台湾学校注重生活教育、生态教育和生命教育。很多学校把科技融入到课程,创新教育空间,把校园建设成一个教材园,开展生态教育、环保教育、生活教育。让学生通过实践去认识自然、体验劳动、感悟生活,从小强化一种爱护环境、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意识。
五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品格教育
台湾的基础教育更加注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强化行为熏陶,民族文化的弘扬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每个细胞中。“礼义廉耻”是所有国
立学校的校训。除了国语课程外,很多学校都开设有闽南语课程、客家话课程、书法课程、茶道课程、书法课程、国画课程。校园的过道、墙壁、楼道都贴有《论语》、《周易》等古代经典诗文内容。每到民族的传统节日学校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随着两岸的合作交流日益频繁,我们对台湾教育将会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化,因此,台湾的基础教育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台湾之行给我的几点启示和一些做法。
1.完善办学方式,开发教育资源。
台湾学校特别重视开发家长与社会资源,家校社区联动,互利互惠,和谐共处。从2005开始,为更好地开发教育资源,加强家校社区联动,我们先后建立了健康生态农业基地、健康养殖基地、嘉祺蔬菜种植基地、保安桥社区基地等一些综合实践活动校外基地,争取了社会、家长的支持,促进学校教育社会化。
2.提高校长素质,提升办学品位。
在台湾,我们所见到的几所学校的校长,他们都是教育专家。作为一个校长,要提升办学品位,不仅要有思想与智慧,更要有激情与梦想。
3.激励教师成长,提升教育品质
台湾教师之所以令人羡慕,受人尊重,是因为所有教师不仅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而且有更高的业务素养。目前,我们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引进竞争机制,激励教师参与自主研修。
本学期,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对原有的“小课题,大研究”又做了适当的调整。课题申报程序简化,课题研究时间缩短,但结题要求更严格。这样可以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进行研究,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研究中获得成长。我校的青年教师汪媛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在天南中学从教四年,就有三次获市教学比武一等奖,两次获省教学比武一等奖。
4.创新校园文化,渗透教育目标。
校园文化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教育
力量,对学生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台湾校园文化建设与文化课程建设别具一格,将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德、智、体、群、美均衡发展的健全国民)悄然无声渗透,令人耳目一新。台湾学校的校园文化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和感悟。
我校新建了教学楼,新的校园文化建设本着开放、多样、生态的原则,着力建设人文校园、景观校园、书香校园。
建筑文化。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开布局,重新命名校园建筑物,使校园建筑物具有文化内涵,彰显国学经典文化特色。为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我们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征集学校建筑物命名和道路命名活动。
景观文化。遵循“校园里每一寸土地都要服务于教学”的理念,在花坛、操场运动等教学功能区设置统一的醒目的标牌并配有精练的文字说明,挖掘各功能区的教学内涵、意义。我们把学校主干道上的花坛作为迎宾景观区,并在新教学区兴建了樱花园、梅花园、杜鹃园、紫薇园和百果园等生态景观园。体现学校的书香雅致气息,意在表现学校对塑造学生美好人格的期待。
走廊文化。以“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能传神”为指导思想,关注楼层学生特点及年龄特征,突出人文性、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建设走廊文化,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礼仪教育、安全教育。具体做法:楼道墙悬挂学生作品,走廊张贴国学经典,楼梯口张贴安全警示标语,转角处张贴百科知识。
班级文化。倡导百花齐放,各具特色,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场所。一面是制度墙,一面是知识墙,一面是作品墙。
寝室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突出人文性、知识性、教育性。寝室内外温馨的提示语和图片,学生个性化的装饰作
品,使寝室变得更加温馨。
食堂文化。有文化内涵的学校食堂绝不能局限于让学生吃好、吃饱、吃得健康的层面,而应超越其原有的定义,充分注入校园文化元素,让师生们在就餐的过程中感受到消费的是不仅是食品,更要感受到知识、享受到文化的熏陶。学校创设文明节俭的饮食氛围,在学生中评选学生自制宣传标语,让学生树立健康饮食理念,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和好习惯。
另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把校园文化艺术节、书画作品展、国学经典诵读专题教育活动成为常态。
5.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人才
从台湾国中和高中课程表上发现,两学段的课程设置上都开设综合活动课或社会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学生从小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年,已经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课题研究进行了有机整合,成为一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途径。
综观台湾的基础教育,从“重知识”到“重能力”,从“追分数”到“追理想”。台湾教育提倡 “适性扬才”,说的是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且合适的教育。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鞋子应考虑脚的尺寸来做,而不是“削足适履”。这样的教育理念是人性化的,这样的教育改革也是令人期待的。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两岸碧波连万顷,千里东风一梦来。”教育兴邦,筑梦中华。引领教育航线,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共同的使命。
我们坚信:天门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第五篇:台湾考察报告
赴台湾中华科技大学学习考察报告
今年暑期,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文件精神和要求,为全面提升高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学院派我和张思杨老师,参加了由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联系的,由台湾中华科技大学主办的面向制造大类的骨干教师培训。
一、学习目标
增进两岸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教学交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概况
学习时间 2014年8月20日至9月2日。学习地点 台湾中华科技大学(台北市)
参与人员 本次学习培训班由4所高职学院13名教师组成,三、赴台面上的感受
台湾人热情:从到台湾后的接机,后面学校领导的接待讲话,反复强调,这次合作是个开始,是民众间友谊、学术技术上交流合作的种子,希望能继续深入交流合作,反复强调中华一家亲,人不亲土亲,十多天的生活,平时的休息等无处不在传达他们的热情好客。台湾人讲礼仪:排队,购物、候车等公众场合,自觉排队已成为不自觉的习惯;乘自动电梯,只站右侧左侧则留为紧急通道;公车刷卡时,总能听到“谢谢!谢谢!。。”不断;上电梯总是抢先为我们按住电梯开门按钮,让我们先上,出电梯总后出;吃饭中间,交流点什么东西,总是先停下吃饭,说完了吃饭;台湾忠孝路、忠孝楼、忠孝。等较多,确实见到几次,62的老教授和我们一起交流到吃晚饭时,确报欠的说,他不好意思,要回家陪父亲或母亲吃晚饭。我们赴台是在大热天,我们在中华科技大学没有见到过一位教师穿着短裤拖鞋来给我们讲课的。
台湾人还节俭、团结,注重整体利益:总说他们的商店一般没有假货,总说他们市场一般不讲价,但是实际也不尽然,但还是令我感叹,很多东西还是值得借鉴。如此之类的事,就不一一赘述。
四、中华科技大学概述
中华科技大学是位于台湾的一所科技大学,创于1967年,前身为私立中华工业专科学校。于2009年更名为中华科技大学,学校现有台北、新竹、云林三个校区。设有:财务金融、电机工程、电子工程、航空电子、航空服务管理、航空机械、化妆品生物科技、机械工
程、资讯管理等学系。另设有7个研究所:电子工程研究、机电光工程研究、土木防灾工程研究、飞机系统工程研究、建筑工程与环境设计研究、经营管理研究、航空运输研究。
五、台湾教育体系简介
六、赴中华科大对高职教育相关考察见闻 1.职教师资水平高,大多具有国际视野 2.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企业紧需的实用创新型人才 台湾地区的当前由于少子化等原因,企业技职人才缺乏,企业需要学校为他们培养实用人才。由政府出台了相应政策,从经济等各方面支持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定向为企业培育人才。校企间的深度合作与工学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科技大学普遍要求师资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相当一部分教师来源于企业,称之为“业师”,直接为学生授课,增强校企接轨。
3.机构与人员设置精简
中华科技大学和其他台湾地区的私立大学一样,学术机构设置较为精简,多按大学——学院——系(研究中心)三级,建立了学术管理结构,学术权力的核心在最底层的系所或中心;从学术机构设置上看,台湾地区的大学均设有通识教育中心,中心的地位与学院平行,同样是一级教学单位,这说明了台湾地区高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学生毕业证上没有细分专业,想侧重于某方面的学习,只有考相应的专业证照;从人员设置上看,台湾地区私立大学的行政人员人数较少,教师要兼管任教相关课程的实验室,要坐班一定的时间,计入工作量。总之教师与行管人员的比例优化。4.终身化教育为企业提所需人才
台湾大学承担有服务社区的责任和举办证照考试的功能,所以终身教育机构基本是一对外机构,承担有为学校宣传扩大知名度以及为社会培训更多所需人才的双重任务。
七、对我们发展的启迪
1.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突出的地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必然要求有一支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师资队伍。鉴于此,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校企政行间的合作,以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开展共建共育共管合作。在课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考核等方面通力合作。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与企业形成深度合作,按计划每年安
排校内教师赴企业锻炼,由企业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做出评价。并且学校在政策上要给予鼓励支持。
2.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交流可在更大的范围和程度上分享国际教育资源。国际交流的重点也不止步于单纯的学习,开展实质性的合作才是目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院校建设、人才培养中的深化应从单纯的生源基地,向师资培训到学生双向流动到科研合作。比如引进外籍教师、教材、理念、国际标准、国际职业资格证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留学生,参加国际会议;支持学生校际交流、考察访问、师资海外培训、参加国际会议等。3.在实践教学中力求真实细致
实践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条件为学生创设现场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真实的设备的结构知识,装调维修技能。并且按真实企业需求和规范严格要求质量。使学生到工作岗位时减小陌生感。2014-9-8篇二:台湾考察报告
衢江区农业考察团赴台考察报告
台湾农业发展迅猛,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为更好地学习借鉴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推进我区现代农业发展,应台湾南投县农会的邀请,经省政府批准,12月23日—12月30日,由区委书记朱建华为团长的衢江区农业考察团一行6人,赴台湾进行了为期8天的学习考察活动。在台期间,考察团一行认真考察了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双方进行广泛的经验和技术交流,拓展了合作领域,增进了友谊。此次台湾之行,收获较大,启发颇多。现报告如下:
一、考察活动概况 2009年12月24日,参观了宜兰中山农业休闲区,看了花莲农产品市场。12月25至此26日,沿花东纵谷考察了有机农业县和原生应用植物园。12月27日来到台南,考察了柑橘生产基地—梅山合作农场。12月28日在南投,参访了南投县农会,参观了台一花卉种苗场。在台考察农业期间,共进行了四次农业公务活动。在宜兰中山农业休闲区,参观了三富花园农场,观看了中山农业休闲区的宣传片,与宜兰县休闲农业区发展协会的理事长林文龙进行了交流,并互赠了相关资料和礼物。参观梅山合作农场时,在李教授和周煌钧场长的陪同下,考察了柑桔分级包装线、柑桔工厂式育苗大棚,并召开了座谈会,双方就柑桔产、加、贩交流了意见。在南投县,与南投县农会进行了广泛交流,在林科长和食品厂厂长吴连俊的陪同下,参观了食品加工厂和食品冷藏库,并详细了解了农会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地位、作用及运作方式。在台一花卉种苗场,与已在我区莲花镇创办台湾宝岛农业的台商陈全雄、白教授进行了洽谈,希望他们在莲花加大投入,拓展领域,做大做强宝岛农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并与另外八位农场主进行了交流,向台商介绍了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农业资源优势,邀请他们到我区来观光考察、投资兴业。在台北,与中华知识产学合作交流协会进行了交流,原台北市市长向我们介绍了发展现代农业经验及屋顶农业的技术。与台湾旺旺集团总监王仁铨进行了洽谈,向他介绍了我区的投资环境,希望旺旺集团在我市已投资办厂的基础上,能来衢江区投资兴业。
通过这次考察,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成功经验,进一步拓展了双方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的合作空间,进一步扩大了交流增进了友谊。
二、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特点
台湾位于亚热带地区,地狭人稠,土地总面积近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00余万。现有耕地面积1290万亩,农户78万户,农业人口400多万。虽然现在台湾已是一个较为发达的工业化社会,但农业在台湾经济发展中曾经占有重要地位,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劳动力和市场,奠定了台湾经济起飞的基础。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台湾农业发展进入停滞期,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最小,经济地位十分低微。80年代之后,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台湾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90年代初提出发展“精致农业”,近年来又提出发展休闲农业,引导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经历了由低到高的三个阶段,即由原来的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阶段,再到产业经营和效益农业阶段,目前已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
通过参观考察发现,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农业生产的区域特色明显。
台湾属人多地少地区,尤其是高山和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2/3以上,农耕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1/4。历史上以盛产大米、甘蔗等为主,从70年代起,台湾积极推出农业综合调整方案,以县、乡为单位,根据不同区域条件,按照当地土质和气候等来确定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积极鼓 励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集中、优势明显的区域化生产格局,南部的屏东县以热带果树为主,盛产木瓜、莲雾和淡水水产,台中的红柿又大又甜,中部云林、彰化等县市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形成全台最大的有机蔬菜生产、交易集散地,还有阿里山的茶叶、峨嵋乡的东方美人茶、集集镇的香蕉集中产区、信义乡的青梅生产等等,每个县、乡都有具有独特优势的农产品,农业区域化特色十分明显。
2、农会组织功能齐全且运行规范。
农会是台湾分布最广、影响最大、最为完善、功能最为齐全、运行十分规范的农民组织。根据台湾农会法,农会分为镇(市)农会、县(市)农会、省农会三级,分别接受同级相应农政部门的指导。各级农会既是独立的法人,可以独立地开展各项工作业务,又与上级及其他农会之间相互配合,下级农会接受上级农会的指导,各级农会共同组成一个系统的组织网络,属非营利性的企业,不与农民争利,有半官司方的性质。农会的主要功能有:一是农业推广。包括协助政府执行农业政策,推广优质品种、生产资料和先进适用技术,组织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等。二是供销加经营。即办理农产品运销及批发市场业务,办理农业生产资料及生活用品经营、政府委托的业务经营,设立农
产品加工企业,主要利用农会的功能优势,投资兴办会员和农民个人力所不及的设施设备和生产项目,包括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仓储设施、包装物流、实用农机具等。三是兴办农业金融业务,涉及农业存贷款、农业和农民保险等等。四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基本上是政府与农会各一半。我们考察的南投县有13个乡、镇、市农会并由县农会辅导联系;农业人口18万人,农会会员数9万人,占50%,只要个人有0.1公颂土地就可申请加入正式会员,其它可申请赞助户。南投县农会有一百多年历史,现有资产业革命200多亿,有57个会员代表,15个理事,5个监事,下聘总干事,下设8个部门,共有员工48人。
3、农业科技的创新和运用能力较强
技术改进、品种改良、结构调整、效益提高是台湾现代农业的特征,而这无不得益于台湾农业的科技创新及其应用。随着台湾现代农业的纵深发展,台湾十分注重农业科技的创新研究和实际应用,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结合。目前,在农业品种的改良、食品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研究等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台湾从世界范围内广泛收集作物品种和种源资源,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农业试验所及其分所,均有相当规模的种质库;在高新技术方面,台湾积极发展自动化技术、生物篇三:王校长赴台湾考察报告
台湾教育考察报告
麟游县洪泉中学校长 王林祥 2011年11月18日---11月25日,宝鸡市教育学院组织本期校长培训班的20多名中学校长赴台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访问。重点参观考察了协志高级工商职业学校及台东县立东海国民中学等4所中小学校,并与东海国民中学校长陈瑞雍先生和部分中层骨干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参观了学校的教学实验实习场所,走访了部分师生,听取了台湾教育现状及学校情况介绍。深深感受了台湾民众对大陆人民的热情,本次考察学习感悟收获颇丰。
一、台湾教育概况
1、“国民教育”普及。“国民教育”分国小和国中两个阶段,其中国小是6年,国中3年,这就是台湾的9年国民义务教育。台湾的小学和初中读公办学校的实行免费,学生所需费用由政府承担;就读私立学校的学生需交纳学费、书费、补课费等。台湾的高中阶段教育是收费教育学校性质、条件不同,收费也不同。私立学校的收费较高,公立学校的收费较低。97%的高中毕业生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2、职教成效显著。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台湾注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一是专门设立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职业学校,类似大陆的职业高中。二是在高级中学里设立高中部和高职部(相当于大陆的中职)。三是兴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即科技大学,招收高级职校和高中毕业生,学制2至4年,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这类学校主要教授应用学科和技术,培养高级适用技术人才。台湾各级“政府”对职业
技术教育投入较大,并且每年都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职校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呈供不应求趋势。台湾大力推行职业技术教育的成效非常明显,对提高就业人口素质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台湾之所以在近20年迅速掘起成为亚洲四小龙,这与他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社会迅速培养各类基础人才是分不开的。
3、高等教育比较规范。高等教育分为专科学校、独立学院、大学以及院校研究所,办学比较规范。专科学校修业年限依入学资格不同,分2年制、3年制与5年制不等。凡设有3个学院以上称大学,否则称独立学院。正规的高等院校一般为4年学制,但师范、法律,建筑专业等多为5年,医学专业6至7年。
4、办学模式比较灵活。台湾的办学模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由“政府”出资办学和管理;二是由民间(教会、个人、民间团体)出资办学和管理; 三是由“政府”出资建设,交由民间管理。
二、台湾教育的特点
1、公办学校办学水平高。相对私立学校来讲,从小学到大学,公办学校校园面积大,设备设施先进、师资水平高且收费较低,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就读公办学校全免费。各级学校的学生以考上公办学校为荣,特别是考上公办高中和大学比较难。很多学校都把考入公办高中和大学的多少作为向社会宣传其教育教学成果的重点(就像大陆考上大学或重点高中一样)。
2、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设置选修课程,张扬学生个性。在设置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各个学校都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开设了 许多选修课,如表演艺术、健康教育,综合家政,社会服务等,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爱好,特长进行选修,学校指派老师进行集体或者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充分得到培养,同时为这些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个性和特长的机会,如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使学生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同时,学校还把学生特长作为推荐升学的重要依据。我们参访的台东县立东海国民中学,对哪些智障生,我们叫学困生,专门办了一个班,他们称资源班,有专业的老师辅导教育他们。3,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台湾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德行教育,并把德行考核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如《高级中学学生成绩考核办法》就从学生文化成绩和德行表现两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只有两项都达到合格标准的学生才准予毕业。不仅如此,还要求把德行教育的时间前移,认为小学教育不只是启蒙教育时期,更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非常重视小学生的德行教育,以如何“做人”为起点,围绕礼义、廉耻、诚信等方面进行教育培养。在台东县的第二天早晨,我们几个校长早起出去散步,看到附加一所小学准备举行升旗仪式,征得他们领导的同意,我们观看了他们的升旗仪式,基本和我们一样,升完旗也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现场说法教育,主要是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一点一滴说的很细。学校普遍认为:学生的德行优劣不是通过考试成绩来确定的而是通过养成教育来培养的,是通过学生的言谈举止来实现的。因此,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文明诚信、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等。同时,把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次 数、时间,表现作为德行评价的主要依据,而且明确规定德行考核不合格不予毕业。为加强对学生的德行教育,台湾政府对各类学校提出了一个共同校训,即“礼、义,廉,耻”。
4、重视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台湾的中小学都设有家长委员会,其内设机构比较齐全,有活动组、公关组、服务组、财务组、文书组、爱心义务组等,这些小组在家长委员会会长的领导下,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如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评教活动、学生申诉与奖惩。会长由家长委员会成员推荐产生,一般由当地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士担任,学校的重要活动,会长必须参加。家长委员会委员随时可以参加学校的行政会议,提出意见建议,大到学校的决策,如征地、盖房、购买大型设备,小到作业本的采购数量、校服款式等。家长委员会还可以代表学校对外进行联系、协调等工作,起到沟通桥梁作用。
6、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较高。在台湾,职业教育称为“技术及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其中,初中毕业后入学三年制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被称为“高职”教育,“高职”教育是台湾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由于台湾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产业类型转轨,需要大量的中等技术人才,这给台湾的高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始至九十年代,是台湾的中等职业教育的黄金期,在校学生数量迅速增长,职普学生比例在1996年达到最高峰,为7:3,目前仍保持在5:5左右。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台湾经济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台湾实业界、舆论界所公认的,它被认为是台湾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之一”。现在台湾的高职学生就业和升学渠道都比较通畅,职业教育仍很有市场。尤其是有办学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高职)更受 青昧。
三、对比与借鉴
由于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化,两岸教育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既有相同的成功之处,也面临许多同样的矛盾和困惑。例如,两岸的公办教育都比较发达,办学条件好,水平高,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由于严重的升学主义倾向,致使恶性补习成风,台湾街头补习招生广告随处可见,补习学校遍地开花。对比两岸教育,有四个方面值行我们思考和借鉴。
1,要进一步重视职业教育。通过此次对台湾职业教育的实地考察,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职业教育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台湾从五十年代仅依靠农产品出口发展到今天以工业、信息等高科技产品出口为主,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亚洲乃至世界有目共睹的奇迹。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职业教育是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助推器。我们宝鸡要实行工业强市,必须优先发展职业教育。在工业化篇四:台湾考察报告
台湾教育考察报告
赵宝平
按照本期培训安排,我们班于四月九日至十六日赴台湾教育考察。
一、台湾概况
1、台湾岛面积大约3.6万平方公里,人口2400万人,它东邻太平洋,西面靠台湾海峡,北至东海,南抵巴士海峡,其周围有标识的大小岛屿共有14个,台湾岛的地貌是马鞍型,中高南北低。中南部地区位于大陆板块、印度板块及欧亚板块之间,因此这个地区是地震多发带。台湾岛的中部处于北回归线23.5度,因此台湾岛是一个亚热带地区,雨水充沛,山高林密,植被较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山高坡陡,河床流程短,易形成山洪暴发和河水干涸,所以台湾的电力主要靠核电能。台湾的主要产业是农业、林业、渔业、果业、加工业及旅游业,没有十分突出的经济支柱产业。台湾交通比较发达,除了环岛铁路外,南北向主要有两条高速公路和一条省道,东西向有六条省道,公路通达每个村庄,在台湾岛内有标识的机场八个。台湾的经济发展状况是西部强于东部。
2、台湾是一个长期被帝国主义列强奴役的省份。日本从1895年甲午战争的马关条约之后,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在台湾整整统治了五十年,期间掠夺台湾大量的矿产资源和木材。如对阿里山的铁木和柳杉进行毁灭性地砍伐,至今都还留下了一些罪恶的证据。由于日本统治台湾五十年,因此,日本文化对台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至今在台湾的边沿地区,还可以看到日本式的房屋建筑和日式商铺等文化痕迹。
3、台湾居民主要由三个阶层组成。一是土著人,这部分
人在台湾生长的历史较长,基本上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但这些人比较少,而且绝大多数人都接受了汉文化,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还比较低;二是客家人,这部分人主要是从福建等沿海地区迁移来的人,其人数比例比较大,绝大多数是中产阶级,经济基础比较雄厚;三是大陆人,这部分人主要是1949年国民政府撤离大陆时到台湾去的人,这部分人既有一定政治基础,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4、台湾是一个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比较好的省份。当国民政府在1945年收复台湾后,就立即抵制日本文化的奴役,积极推广国文教育和普通话,同时注重传承我国的历史文化,其中儒家文化继承的比较好。
二、台湾教育情况
1、学校概况。台湾的学校主要有这样几种办学模式。一种是政府出钱办和管理;一种是教会出钱办和管理;一种是政府出钱建设,交由民间管理。目前,台湾有各种各样的大学200多所,全都是本科院校,高中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能考上大学。台湾非常重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政府投入比较大,办有许职业技术学校,每年都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职校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有供不应求的趋势。台湾的高中教育是收费教育,其费用是根据学校的举办性质及其条件而定。台湾的小学和初中,全部是免费教育,学生所需费用一律由政府承担。凡是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学校,学校所收的一切费用都全部交由政府统一调配使用。
在台湾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类学校中,政府认为小学是一切学校之本,只有抓好小校教育,才能抓好继续
教育,因此,政府是全力赴抓小学。在小学建设方面投资比较大,设施设备比较齐全,师资力量也比较雄厚。
2、中学教育管理。台湾政府对各类学校都制定有各项管理规定,其中针对高中教育,出台了《高级中学学生成绩考核办法》,该考核办法从学生文化成绩和德行表现两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只有达到合格标准的学生才准予毕业。同时,在校训方面,也提出了一个共同校训,即“礼、义、廉、耻”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对儒家文化的继承),把德、智、体的发展作为育人宗旨,在此基础上,允许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和目标要求,但必须体现各自的特色,如台北育成高中的校训是“忠、勤、俭、朴”,而东海大学附中则把“德、智、体、美、艺”作为育人方针。台湾的中小学都实行校长负责制,其责权利比较清晰。
3、课程设置与教材。从课程设置来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具体来说,如:国文、数学、英语、理综、文综、品德、社会历史、社会地理、自然生技、表演艺术、健康教育、综合家政、社会服务等,其教材也是实行政府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其中各校的校本教材比较好,富有特色,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同时,每所学校都比较重视教育科研,均办有自己的教育刊物、报纸或通讯,其中刊物的质量比较高。
4、学校教学。台湾的课堂教学与国际接轨比较好,每班学生不超过40人,采取小班化和讨论式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比较活跃,老师起着组织者的作用。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教室设有存放各种学习资料的图书架,配有电脑,同时有的学校教室还设有卫生间,在小学或初中的教室,导师(班主任)的办公桌是设在教室内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常利用休息时间辅导学生,而且不向学生或学校索取任何报酬,因为他们认为学生未学好,老师负有主要的责任。另外,有的学校 利用双休日把实验室、图书室、实习车间、自然史教育馆等向学生免费开放,学生使用时只需签字、备案就行了。
5、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各个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开设了许多选修课,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选修,学校派专人进行集体辅导或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地培养和张扬,同时给这些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如让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或社会活动,使学生毕业后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6、注重养成教育。学校认为学生的德行优劣不是通过考试成绩来确定的,而是通过养成教育来培养的,是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来实现的。因此,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参加社团活动,通过社团活动来培养学生为人处事、接人待物和文明诚信的礼仪以及审美能力、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等。同时,把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次数、时间、表现作为德行评价的主要依据,而且明确规定德行考核不合格不予毕业,所以,学生的养成教育效果比较好,这一点从我们所接触的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过程中得到了印证。
7、家长委员参与学校管理。台湾的中小学都设有家长委员会,而且家长委员会的内设机构比较齐全,如有活动组、公关组、服务组、财务组、夜辅组、文书组、爱心义务组等,这些组在家长委员会会长的领导下,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如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评教活动、学生申诉与奖惩等。在学校的大型活动或接待活动中,会长都必须参加。会长是家长委员会成员推荐产生的,一般是由当地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士担任。家长会成员由学校颁发聘书,一聘三年。
8、教师的工作与待遇。台湾中小学的课程量,一般是每天七节。而教师的工作量,平均为18节,有的教师还要上2门课程或兼任其他行政事务工作,教师管理完全实现了聘用制。政府学校的教师工资由政府统一发放,月工资一般为1 —2万台币,校长的工资在4万台币左右。除了工资以外,老师有一定的超课时津贴,除此以外没有其余的津贴。教职工退休后,由政府一次性发放养老金,大约在100—200万台币。
三、比较与借鉴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台湾把教育当作社会事业,政府重视,社会关注,教师尽责。绝大数教师都把教好书、育好人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首先是感谢学校为他们工作创造的条件和机会,其次感谢学生们的配合,然后感谢同行的支持,从不居功自傲,更不向学校、学生讨价还价,不索取经济报酬。学校对于做出成绩的教师主要给予精神激励和表彰,正确引导教师的发展。有的学校非常注重个性化教师的陪养,给这些个性化教师一定的空间和荣誉。从在这些方面来看,与之相比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作为领导,我们应当重视教师的发展,要为教师的发展和成长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要注重精神激励;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活动中,要多一份事业心和责任感,多一些服务意识,少一点商品意识,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
2、重视品德教育。台湾教育非常重视人的德行教育,把德行考核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不仅如此,政府还把德行教育的重心往下移,他们认为学校教育不只是启蒙教育时期,更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非常重视学生的德行教育,从如何做人教起,围绕在礼义、廉耻、诚信等方面进行辅导和培养。比如嘉义县立民和国民中学在学生编班时按一忠班、一孝班、一仁班、一爱班来编。屏东县立恒春国民中学在楼梯口张贴人在做,天在看标语,评选全县孝亲楷模。因此,我们对学生的思想及道德观念教育比较模糊,淡化了做人的根本,所以,我们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除了重心下移外,要改变对学生成才的评价办法,不能惟文化分数定优劣,更不能用文化成绩代替学生的品德行为。篇五:台湾考察报告
台湾学校考察报告
郴州市第一完全小学 万淑兰
在市教育基金会的精心组织下,我非常有幸走进了台湾花莲县立秀林国民中学、新城国民小学进行访问、考察。
一、弘扬传统,处处彰显
与大陆相比,台湾的基础教育更加注重弘扬中华传统,强化行为熏陶,在理念上更注重古今中外结合,兼容东西方文明。民族文化的弘扬渗透于台湾社会的每个细胞中。
陪同的学校领导、师生彬彬有礼,校园各角落洁净清新,无不流淌着人文的血液。走访的两所学校,课间同学们对我们的问候,学生很自然双脚分立,双手放后,大声叫到:“老师好!”我几次寻得机会与台湾孩子们交谈,孩子们说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回家后都会有向父母表示感恩活动。这些做法对学生懂得待人处事的道理,认识自我,学会做人,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他们留给我的印象多为礼貌、大方、热情回答各种问题,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这与大陆多数孩子的内敛与拘谨形成对照。曾记得,在新成国民小学,我独自来到三年级教室,正遇见同学们整队到英语室上课,所有学生都是双手伸直向 前,整齐排队,自觉安静行动。学生的礼貌、习惯教育相当到位,对文明的传承不禁令人动怀。
课程设置更是体现弘扬传统:学生在各年级都会规定有经典阅读计划,如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弟子规》等。周一到周五每天 第一节25分钟是读经典书的晨读课。课上班主任组织本年级规定的教材进行阅读、理解指导。(还有学生统一购买的经典阅读练习册,期末进行统一检测。)
因为感动着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激发了我一探学生平时阅读什么书籍的好奇心,所以我特意留心了他们教室内图书角和阅览室摆放的书籍。所到之处,几乎随处都可以看见《荀子》《孟子》《论语》《吕氏春秋》等传统书籍。
浸润在这种凸现传统文化中的台湾基础教育,自然处处都彰显着“以人为本,弘扬传统”的印痕。
二、学校、社区相得益彰,互补双赢
考察中,台湾学校与社区的亲密程度,对社区的开放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就当局层面而言,台湾教育理念中所涵定的对象是全民的、内容是生活的、场所是广阔的、方式是多元的、活动是多样的、参与是免费的、服务是志愿的(即“义工”或“志工”),倡导“学校社区化、社区学校化”。就学校层面而言,台湾学校的设施都积极向社区和居民开放:学校的操场、体育馆、图书馆不时可以看到社区居民锻炼、学习的身影,有的学校甚至还开放地下停车场,缓解社区停车困难等。(其实从学校校门和围墙就能一眼看出学校和社会的一体
化。学校前校门是全开放,没有森严的门卫;后门就是一个虚掩的栅栏门。围墙或是绿色植物带,或是石头垒起来的低矮围栏。)就社区层面而言,城区建设统一施行“环境影响评估机制”,绵延几公里的“中央绿廊”和繁星点缀的户外体闲运动场所,在落实人性化理念的同时创造了教育无时、无处不在的实效;而在各种文化场所,均设计了适合青少年需求和活动的教育内容和与场境设施,科技含量和人文知识相当高。学校的书画展,同学和社区居民都可以参观;社区阅览室,同学们也随时可以自由出入。(因为学校每周有半天时间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学生不用上课,很多孩子几乎都是呆在社区的阅览室或者活动室,或是社区组织的免费培训班。)有的社区还专门设置专责单位、编制专任员额,规划、推展地方的家庭教育工作,举办专题讲座、亲子活动、咨询辅导等活动,为父母提供有关家庭问题的咨询、教育与解答在促进与建立社会和谐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据我们与参访学校的老师交谈得知,学校的很多基础设施,如校宣传栏、实验大楼等都是家长会出钱捐建的。家长会不仅在经费上给予学校支持,而且还组织家长们为学校做义工。如:早上学生上学、下午学生放学时,家长义务在校门周围做安全爸爸、安全妈妈,帮助学校维持交通秩序;学校的图书馆内书籍的整理、新书的介绍、出借等都有学生家长来为学校义务完成。一系列的教育理念在学校、家庭、社会完善的德育网络中,有效地得到贯彻与实施。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化,两岸教育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特别是台湾学校德育与社区教育的相得益彰更值得我们借鉴。对比两岸教育,我们有了更深的启示。
三、学生活动丰富多彩
每所学校除开设规定的综合课外,都还根据学校特点和孩子们的需求,开设了各类社团课程。社团课程全部是在正常上课时间安排落实。每一位学生都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参加社团活动。而且在每周还特别设置了学校活动弹性课。弹性课就是专门用于学校或者班级开展各类纪念活动、学科竞赛活动等。如拉拉操比赛、拔河、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科学周、大课间活动、周会等等,种类繁多。学生从小就培养了积极、大方参加活动的心态习惯。学生和老师每天也几乎都在紧张的忙碌中度过。
四、以人为本尊重个体
我们到过的两所学校,学校的每座楼设计都是通过学校、社区等相关人员根据学校办学理念进行设计,最后建设落成。每个教室的布置各不相同,彰显着班级特色和学生个性。学校会为一些智障或残疾学生专开一个特教班;会为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开设“学习中心”辅导功课;会为台湾的原住民开设原住民班,并开设本土语言教学,并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所到之处见不到教师对学生的大声训斥或辱骂,看到是师生间轻声细语的交流和沟通,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和谐。
五、教师的专业功底和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台湾中小学教师没有职称,教职工在正常情况下每年都晋升一级工资,表现佳、绩效好的年终还可以享受奖励。教师来源多样,不仅
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还有其它非师范高等院校毕业生,但这部分人要进教师队伍,必须经过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经过考核和考察,才能取得教师资格。新教师聘用门槛高,录用比例为100:1,可见条件之苟刻。一旦取得教师资格并被录用后,将可终身任教,校方不能随意解聘。男女教师退休的年龄都是65岁,但教龄满25年就可提前退休,退休时可以一次性享受退休金,也可以按月享受退休金。
台湾教师的整体素质较高,待遇好,教师职业受到社会羡慕,每年教师缺员增补常引得数十倍持有教师资格证书的候选人竞聘。原因一是台湾教师属政府公务员系列,待遇略高于财政、银行职员,退休后的待遇优厚;二是教师职业稳定,教育主管部门在维护教师身心健康、倡导正当休闲活动、公开甄选教师等政策上,很受教师和社会认可;三是政府投资教育比例一般占政府预算35%以上,奖励教师的机制得到教师的响应,起到了激励教师专业精神,提升了教师服务热忱。所以,教师自主进修,积极参与,与时俱进的培训都很投入。台湾有比较完善的教师研习进修制度,落实多元研习进修管道,建立教师终身进修制度。教师进修培训有三种形式:一是学校培训,类似我们的校本培训,如大部分学校规定每周三下午停课为教师专门培训时间;二是参加教师研习中心培训,它是各级学校教师及行政人员一个永久性的在职研习场所,承担各级学校教师之研究、研习、辅导及咨询服务事宜,进行课程、教学方法、教材教具和教学资源之研发工作,并办理期刊、丛书出版、教育专题研究及教师联谊活动。三是参加网络培训,教师通过线上学习的平台参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