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情况的调查

时间:2019-05-12 19:3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情况的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情况的调查》。

第一篇:关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情况的调查

关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情况的调查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农村和县域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XX市分行作为XX市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不遗余力的支持全市的新农村建设。2011年,XX累计发放涉农贷款XX亿元,涉农贷款余额XX亿元,其中城区贷款余额XX亿元,县域贷款余额XX亿元,涉农存款余额XX亿元,其中城区存款余额XX亿元,县域存款余额XX亿元。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发挥农村政策性银行的作用,为XX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支持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此,市分行以银监局开展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情况调研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调研,针对调查结果反映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是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主体明显不足。近年来,XX市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城市城镇工业化进程加快,但是县域农村金融格局却发生着深刻变化,农村资金供给主体不断减少,农村金融服务整体上难以适应和满足现有新农村建设要求。金融服务覆盖面缩小,主要表现为:首先,多数国有商业银行限于风险防控考虑,机构逐年撤并,市场占有率逐年降低,现存机构网点多集中于县域及经济较发达乡镇,对于乡镇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市场基本上已放弃和退出,一些地处偏僻的贫困乡村已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点;其次,农业政策性金融发育不全,农发行由于其职能定位,支农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极为有限;最后,金融发展滞

缓,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金融组织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银行、信用社、以及民间金融尚未形成合力。

二是支持农村信贷力度不够。第一、农业的弱质性与金融资金趋理性的矛盾。金融部门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其商业化运作必然导致资金在满足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实现趋利性,然而农业是弱质产业,其自身固有的高投入与低产出决定了它具有高风险性,加之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不佳 ,因此,农业仍是金融机构不愿涉足的高风险区域,客观上造成了信贷资金支农不利。第二、农业政策性银行扶持能力有限。尽管农发行贷款均为涉农贷款,由于其职能定位,经营业务范围有限,不能全面满足各种农村金融需求。

三是农村担保体系不健全。即便是各金融机构在不断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但XX市农村信用环境不佳,加之农业贷款本身具有高风险性,限于风险防控考虑,大部分金融机构对农村贷款设置的准入门槛较高,投向农村的资金要求提供相应的抵押、质押及不动产等担保,由于目前土地承包权抵押存在很大难度,农民贷款既缺乏有效的抵押品,又缺乏专门的担保基金或机构为农户提供担保。因此,资金需求相对较多的农户、农村企业贷款普遍出现抵押难、担保难和贷款难。

二、优化农村金融配置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XX农村金融资源的整合力度,构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和谐发展新体系。建立多机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

金融组织体系。以政府为导向,一方面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投入到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中来,出台扶持农业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农村企业,给予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推进改革等措施,来吸引各金融机构到农村中发展,促进金融资源优化组合。应尽快改变农村金融边缘化现状,构建一个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为主,以其他金融为辅,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为经济欠发达乡镇新农村建设营造和谐的金融环境,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从而建立与资本市场配套的相关金融体系 ,整合商业银行、地方性银行、以及民间金融,使其形成合力,才能是强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

二是积极引导现有农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

一、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与政府一道,积极解决“三农”、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城镇化等项目建设,整合财政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

二、政府加强与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合作,充分发挥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渠道作用,农发行也将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改进金融服务,更好的发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作用。

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建立风险分散与保障体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合理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体系不仅优化配置资金,而且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风险分散保障机制。农业是一个经营周期长、收益低、风险高的行业,一旦遇到旱、涝、雹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农民将遭受风险,支持的金融机构也会被殃及。因此针对农业经营风险较大的现状,一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拓展农险经营主体及业务,为农业风险提供有力保障,也为农业投资项目提供高效的风险转移渠道。二要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分层次的担保体系和担保基金,开展对农村民营企业和大额资金需求农户的融资担保业务。通过分散和分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从而稳定农村经济主体的收益,减轻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保障建设新农村资金的供给,提高建设新农村的支持力度。

第二篇: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

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与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一样,是构建人类社会并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其具体含义随语言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大到一国的国民经济,小到一家的收入支出,有时候用来表示财政状态,有时候又会用去表示生产状态,是当前非常活跃的词语之一。全国人民坚持不懈的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国经济实力水平的蓬勃发展,我们国家公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一部分人及地区先富起来以后,改革开放的果实逐步惠及到了我们伟大的农民身上。在农村,我们农民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同志们的收入的不断提高,金融这一概念也逐步在农村兴起。随之而来的便是金融业务在农村的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告诉发展,再应对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我国的经济仍呈现迅猛的发展势头。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经济数据显示,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和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其中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连续七年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4641万吨,比上年增长2.9%,连续七年增产。其中,夏粮产量12310万吨,下降0.3%;早稻3132万吨,下降6.1%;秋粮39199万吨,增长4.8%。油料产量增长2.7%,糖料下降1.9%。肉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780万吨,增长3.6%。其中,猪肉产量5070万吨,增长3.7%。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5919元,同比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的名义增长幅度和7.8%的实际增长幅度。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多,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出现在了我们广大农村居民的面前。2008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金融问题。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存贷款持续增加,金融服务已覆盖了绝大部分农村地区。2007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服务网点为12.4万个,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9.11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比重为23.4%;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6.12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22%,占GDP的24.8%。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利润总额和资产利润率增长较快。

2003年以来,农村金融改革进展顺利。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已扩大到全国,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 “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总体原则,农业银行积极组织开展面向“三农”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强化面向“三农”的体制机制保障。2005年以来,农发行积极拓展支农领域,由过去单一支持粮棉油购销储业务,逐步扩大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2007年初成立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积极探索服务农村的有效形式,小额贷款业务稳步推广。近

年来,保险业在服务“三农”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农业保险得到较快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稳步开放,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试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人民银行及相关部门大力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为农村金融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不断提高创造了良好条件。

为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扶持的货币政策。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对农村信用社给予支农再贷款支持;发行央行专项票据用于置换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和弥补历年亏损。二是差别的监管政策。对于在农村地区新设机构的商业银行在城区机构和业务准入方面给予便利;免征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管费,对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费减半征收。三是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利用财政杠杆提高扶贫资金的运行效率和扶贫效益。

现在农村中金融服务的种类主要有借贷、债券、基金、股票、资金物流信息调剂等种类,而我国正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机构,金融服务体系已向系统化、专业化发展。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创新贷款模式,大力支持涉农类小企业发展。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推进,涉农业务逐步拓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有序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支付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完善。

作为“支农服务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其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农村信用社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历史包袱逐步得到有效化解,支农信贷投放明显增加。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和农户贷款余额分别为3.87万亿元、2万亿元,比2007年末分别增长77%和68%。这对改善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针对农户和小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近年来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由于小额信贷主要为小企业和农户解决一些小额、分散、短期的资金需求,其在引导资金支持三农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截至2011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信贷公司3366家,贷款余额2875亿元,上半年累计新增贷款894亿元。

另外,我国村镇银行培育发展工作也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11年5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536家,其中开业440家、筹建96家。已开业的村镇银行有效改善了当地“三农”金融服务。截至2011年5月末,已开业村镇银行农户贷款与小企业贷款合计占各项贷款的81%。自2007年成立以来,村镇银行已累计发放农户贷款30.5万笔,金额568.6亿元。

虽然我国农村的金融服务发展前景良好,但是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

1、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的正式金融机构网点萎缩。

2、县域以下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极度不对称,农村“缺血”日趋严重。

3、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提供的信贷支持非常有限。

4、一味通过行政手段抑制非正式金融,未能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改善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矛盾。这些问题反映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供给不足的严峻现实。为了解决我过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在日前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中提出了未来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思路:发挥财政、信贷资金相互协调配套作用,加快建立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快完善包括信贷、期货、保险在内的农村金融市场,应用现代科技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发挥地方政府在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在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的金融服务也在迅猛发展,逐步建立起了相关的金融服务体系。虽然现在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还存在这许多问题,但是我们的党和国家正在努力完善我们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争取进一步提高我们广大的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加快农业的发展,使我们的农民群众有更舒适的生活,让我们国家所有公民都达到小康,达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第三篇: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

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农业、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仍然存在着金融网点少、服务空白点多、金融服务品种少等问题,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我国开放的、多元化的、多主体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和建设也取得一定成就。但是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当前农村金融供给存在诸多问题,农村金融服务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彰显,如何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缺陷

(一)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网点不足

我国“二元经济”经济结构导致城乡金融发展严重不平衡,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金融资源按照盈利和安全的目标在经济发达、投资环境好的地区配置,农村资金大规模地涌向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金融资源的“马太效应”。近年来,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推行市场化改革和集约化经营。将大量的无盈利或微利的基层分支机构撤出农村地区。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2007年末,全国县城金融机构的网点数为12.4万个,比2004年减少9811个。县域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机构的网点数为2.6万个,比2004年减少6743个。其中农业银行县域网点数为1.31万个,比2004年减少3784个,占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的比重为10.6%,比2004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在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收缩县域营业网点的同时,其他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也在减少。2007年末,农村信用社县域网点数为5.2万个。分别比2004、2005和2006年减少9087、4351和487个。由于县域金融机构网点的减少,县域经济获得的金融服务力度不足。截至2007年末,全国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由于大量的金融机构网点的撤销,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严重不足。

(二)农村信用社自身存在缺陷,金融服务不到位

目前,在农村占据垄断地位的正规借贷主体是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多年来改革未有大的突破,产权不清,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没有形成。主要表现在:部分农村信用社省联社及派出机构与县联社之间的权责关系不够明确。部分地区省联社及其派出机构与辖内县联社“一级法人”社基本上变成了行政性的上下级关系,县联社作为一级法人的自主权受到了限制,股东大会、监事会等形同虚设,社员的权利普遍受到忽视。农村信用社长期处于所有者缺位的状态,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存在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问题。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和内控制度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加上历史包袱重、人员素质较差、服务手段落后等原因,致使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有着明显的局限性,金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长期低下,金融服务不到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收入渠道呈多元化趋势,农户的经济活动和金融需求日趋复杂。但是目前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仍然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缺少针对农民、农村中小企业的产品服务创新。缺少有效的服务于农村贫困人口的机制,农村信用社将精力放在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优质客户和经济效益好的农业项目中,给予他们足够的信贷支持。而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地区中低收入群体的信贷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可见,农村信用社也未能很好地发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面窄,功能单一

农发行作为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其业务主要是承担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业务,仅在农产品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扶持作用。对农业综合开

发、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信贷业务还没有运作起来,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乏力。

(四)非正规金融市场活跃但缺乏规范

由于农村体制内金融服务严重不足,造成体制外的民间金融包括高利贷行为等非正规金融呈快速发展之势。2006年底,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在江苏省13个地市。59个区县的1226个乡镇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次民间高利贷情况调查。据测算,截止2006年8月末,江苏省民间高利贷资金规模为40.12亿元,约占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2.43%,其中,苏州、常州、镇江、南通、泰州、连云港、徐州、淮安等8个地区存在民间高利贷现象,最为活跃的地区为泰州,其高利贷规模为28.26亿元,约占江苏省全部高利贷规模的七成,其次为常州和徐州,分别约占江苏省高利贷规模的14%和6%,在被调查的所有乡镇中,存在高利贷现象的乡镇覆盖率为19.7%。规模庞大的民间资本在民间自由无序流动,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区域金融稳定,并由于其缺乏法律规范和监管约束,在社会资金匮乏的地区,其交易中极易产生欺诈、违约、社会暴力等违法行为和大量的民事纠纷,增加了农民债务负担和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不利于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

(五)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时间尚短,在经验、人才、经营能力方面的欠缺,使其支农能力大打折扣

2006年12月31日,银监会正式批准有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全资方式出资成立邮政储蓄银行。2007年邮政储蓄银行挂牌,由于其成立时间尚短,缺乏经营银行业务、风险控制方面的经验,缺少经营管理人才,至今农村信贷业务发展缓慢,对农村提供的金融服务还主要局限于存款、汇兑层面。

(六)农村保险覆盖面窄,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农村保险业支农功能不健全,不能有效分散风险。农业保险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推动农村金融市场深化的重要工具,是农村金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农业保险的规模与农村经济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不相适应,我国还未建立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由政府主导、各种金融机构参与的农业保险体系。农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农业保险,由于赔付率过高,各大保险机构不断压缩农险的份额和品种,农业保险呈现险种逐渐减少、机构萎缩、承保深度不断降低的局面。目前,我国种养两业95%以上不在农业保险保障的范围之内。2007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51.8亿元,承保农作物2.31亿亩。大小牲畜8771.39万头(只),家禽3.25亿羽(只),仅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1126亿元风险保障。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风险较高。

(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良,加剧农村金融风险

与农村金融发展相联系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等改革没有进行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农村金融法治环境较差。司法执行难、对拖逃债务人的处罚难以落实,导致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挫伤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热情。农村信用咨询征信体系建设滞后,农村信用环境较差,部分农民缺乏信用意识、甚至有部分债务人恶意赖帐。农村金融中介环境较差。缺少能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的机构,农户担保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以农户出资为主的农户担保中心尚未出现;县域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规模小,和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担机制也不完善,担保中心要独自承担担保风险。部分中介服务极不规范,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甚至协同债务人进行贷款欺诈。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不成熟,由于农村耕地、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农户只有使用权或经营权,土地只能用于耕种和居住,不能用于买卖或抵押,使得各种生产要素包括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产权等难以市场化,从而不利于金融机构抵押贷款的发放。农村房子变现能力差,一旦发生不良贷款,农村金融机构将面临高企的处置成本。

二、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

(一)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农村信贷涉及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需求,既有一般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也有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大规模资金需求。因此,要细分农贷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培育多元化农村金融主体,建立有序竞争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农业银行应定位于主要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的商业银行,巩固和稳定在县域的分支机构,赋予县域支行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农业银行要在农村县域范围内合理布点。通过改善经营,增加业务种类来增加收益,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工作重点应由原来农产品收购伸延到农副产品加工、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用中长期信贷扶持农业基础设施,扶持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信用社要深化改革,明晰产权,尽快理顺省联社同县联社、信用社的管理体制,确保基层农信社的独立性。使得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支农主力军的作用。邮政金融机构要将其吸收的资金全额用在当地经济发展上,通过协议存款、债券交易、小额质押贷款等业务产品创新,直接为“三农”提供资金支持。要放宽准入条件,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引导民间金融,培育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发挥微型金融机构先天的信息优势和地缘优势,为小规模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大型农村金融机构应利用资金、网络、产品等优势,优化信贷流程,创新担保方式,同时加强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微型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把双方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功能互补。各类银行机构要结合自身实力和专业特色,合理设置农村网点,逐步扩大“三农”客户的服务覆盖面。

(二)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多样化

农村金融机构要研究市场定位,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工具,丰富产品供给,充实服务内容。使服务方式能够更加贴近“三农”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1、创新信贷产品

要增加贷款种类和方式,例如增加消费信贷,研发适销对路的消费贷款品种。重点拓展建房、教育、嫁娶、医疗保健、商品零售等生活需要贷款,引导农民消费升级。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允许农户用土地使用权作抵押办理土地抵押贷款等。要积极探索大额农贷的管理发放办法加大对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农产品精加工的支持力度。根据小企业和农户融资“规模小、频率高、随意性大、时间紧”的特点,在合理授信的基础上,推出简式快速贷款、自助循环贷款、贸易链融资工具、农村产业集群金融服务方案等新产品。

2、创新中间业务

农村金融机构要依托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运用企业、农户和县域居民闲散资金,开展风险可控、收益较高、手续便捷的结算、汇兑、金融咨询、信托、租赁、投资理财、信用卡、有价证券的买卖等金融服务,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银行业务的多元化需求。

3、培育农产品期货市场

开发农产品期货新品种,为农民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完善市场品种结构。试点设立期货投资基金,研究引入期货市场的QFII制度。

(三)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服务“三农”的重要基础。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建立主体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成立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行业担保机构。鼓励

建立民间出资的商业化担保公司和会员出资的会员制担保公司。发展壮大农村互助担保组织。推进农村抵押担保制度创新,探索建立便捷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农村动产抵押登记制度,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探索发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等抵押贷款,规范发展应收账款、股权、仓单、存单等权利质押贷款。建立企业联保机制,推行小企业联保、生产经营户联保、农户多户联保以及“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公司十专业市场十农户”等联保形式,为县域中小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提供担保。

2、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诚信建设,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征信体系,尽快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和信用数据库。继续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积极开展信用村、信用农户、信用企业、信用个体户评选,通过实施贷款利率优惠、扩大贷款额度等激励措施,促进农民和中小企业提高信用意识。要加强企业及个人信用行为的规范与约束,建立和完善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措施对破坏金融生态的行为予以制裁。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树立诚信意识,创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3、大力发展农村保险

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体系。降低涉农贷款风险。农业保险总的原则应是政府政策扶持,公司商业运作。农业生产客观上存在水灾、旱灾、虫灾等多种自然灾害的风险,农业保险是高风险的保险业务。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各个国家支持农业的普遍做法。要加快建立全国范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网络,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建立健全洪水、干旱等面积大、影响大、灾害发生频繁的专项巨灾保险机制和再保险机制。有效增强农业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化解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发挥保险在农村信贷中的保障作用。

第四篇:农村金融服务调查问卷

农户调查问卷

一、基本情况

1、您的住址定西市县(区)

2、您家家庭人数人,外出打工人数 人

3、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①种植业 ②畜牧业 ③养殖业 ④工资收入 ⑤个体经营 ⑥打工 ⑦其他,请注明

二、农村金融服务情况

(一)存款服务

1、离您家最近的是哪家银行①农业银行 ②信用社 ③工商银行 ④其他银行,请注明

2、距离您家最近的银行机构有多远①1公里以内 ②3公里以内 ③5公里以内 ④5公里以外

3、您的家庭存款选择哪家机构机构①农业银行 ②信用社 ③工商银行 ④其他银行,请注明

(二)贷款服务

1、您有没有从银行贷过款①贷过款②没有贷过款

2、您有没有从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贷过款①贷过款②没有贷过款

3、您有没有从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贷过款①贷过款②没有贷过款

4、您有没有从政府及财政部门获得过支农资金①获得过②没有获得过

5、您有没有从亲戚朋友处借过款①借过款②没有借过款

6、您有没有从其他私人高息贷过款①贷过款②没有贷过款

7、如果您有借款和贷款,数量是多少①1万元以内 ②1万-5万元 ③5万元-10万元 ④10万元以上

8、您借款和贷款主要用于:①用于生产 ②用于建房 ③小孩上学 ④治病 ⑤其他,请注明

(三)服务需求

1、您认为当前在金融机构办理存贷款业务方不方便①很方便 ②比较方便 ③不太方便 ④很不方便

2、如果您认为当前存取款业务不方便,主要困难和问题是①服务网点太少 ②存取款金融机构太远 ③服务态度不好 ④存款利息太低 ⑤没有私人借款方便

3、如果您认为向金融机构贷款困难,主要困难和原因是①放款数量太少,不够用 ②手续太复杂,不方便 ③贷款利息比较高,受不了 ④没有抵押的财产,贷不了 ⑤没有关系,贷不到 ⑥自身信用问题

4、为了贷款您认为是够应该允许用自己承包经营的土地来抵押①应该②不应该

5、为了贷款您认为是够应该允许用自己的房产来抵押①应该②不应该

6、您认为迫切需要的金融综合服务有哪些

①存贷款 ②银行卡 ③ATM、POS机 ④网上银行、电话银行 ⑤农业保险 ⑥财产保险、人寿保险 ⑦投资理财 ⑧其他,请注明

村级组织调查问卷

一、基本情况

1、村委会的名称

2、本村2011年人均纯收入元

3、本村是否有债务①有②没有

如果有债务,本村实有债务万元,其中:①欠政府(财政)万元②欠银行万元③欠信用社万元④欠农民万元⑤其他万元

4、本村是否有债权①有②没有

如果有债权,本村实有债权万元,其中:①政府拖欠万元②企业欠款万元③农民拖欠万元④其他万元

二、投融资情况

1、您村在过去3年发展生产和经济方面有没有从银行贷过款①贷过款②没有贷过款

2、您村在过去3年发展生产和经济方面有没有从信用社贷过款

①贷过款②没有贷过款

3、您村在过去3年发展生产和经济方面有没有从上级政府及财政部门获得到支农资金

①获得过②没有获得过

4、过去3年您村在发展生产和经济方面最大一笔借款(贷款)的来源是

①上级政府及财政投入②本级积累自由资金 ③银行贷款 ④信用社贷款 ⑤本村农民及社会集资 ⑥私人借贷 ⑦地下金融高息贷款 ⑧其他形式

三、金融服务需求

1、如果贵村要借款和贷款,准备从哪里借款①上级政府及财政支持②从银行贷款 ③从信用社贷款 ④向本村农民及社会集资 ⑤向私人借贷 ⑥从地下金融高息贷款 ⑦其他形式

2、如果贵村向银行或信用社贷款困难,主要原因是①放款数量太少,不够用 ②手续太复杂,不方便 ③贷款利息比较高,受不了 ④没有抵押的财产,贷不了 ⑤没有关系,贷不到 ⑥村级组织没有信誉,难贷款

3、您认为是否应该允许村委会用集体的土地、林地来抵押贷款①应该②不应该

4、您认为当前成立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兴办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可行吗

①有必要,可行②有必要,但有风险 ③不可行,风险太大

涉农企业调查问卷

一、基本情况

1、贵企业的注册资金是万元,去年销售收入是

2、贵企业主营业务是:

①种植 ②加工 ③养殖 ④其他涉农产业 ⑤非农产业

3、贵企业创立时的资金来源是:

①自有资金 ②银行、信用社贷款 ③非正规金融机构借款 ④亲友借款 ⑤县乡或村投资

二、金融服务需求

1、您认为贵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资金短缺 ②技术力量不足 ③开拓市场困难 ④管理水平跟不上 ⑤设备落后 ⑥其他

2、贵企业有没有从正规金融机构贷过款①贷过款②没有贷过款

3、您认为金融机构拒绝农村企业贷款的一般原因是

①抵押资产不足,担保单位难找 ②企业项目缺乏吸引力 ③金融机构有歧视观念 ④企业信用等级低 ⑤其他,4、您认为迫切需要的金融综合服务有哪些

①存贷款 ②银行卡 ③结算汇兑 ④租赁 ⑤投资顾问 ⑥项目理财 ⑦网上银行⑧其他,请注明

第五篇:中国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调查

填报《中国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调查》调查说明

一、调查目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落实难点在于教育质量的均衡,而教育质量的均衡根本症结在于教师队伍质量的均衡。为了促进县域内校际间学校教师队伍质量的均衡,各级政府制定了教师流动政策。本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县域内校际间分学科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情况,教师流动的数量、方向及原因,国家和地方县域内教师流动政策内容、实施效果以及面临的问题,为我国县域内校际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政策借鉴。因此,请各校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填报,并且由填报人负责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二、调查对象

小学和初中学校校长

小学和初中教师(不含完全中学中的的高中教师)

三、调查范围

学校样本:试点区所辖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所有学校都要认真负责填写调查表和校长问卷。

教师抽样:

每所学校08年秋季开学以来曾经或者现任交流、支教的教师群体全部参加教师问卷调查。没有参加过支教或轮岗交流的全体教师中抽取6人参加教师问卷调查,抽样应考虑年龄(老中青)和学科(主副科)因素。

由于每所学校有交流经历的教师数不固定,教师规模也不固定,每所学校的教师样本数不是固定的。

四、调查内容

重点在于县域内教师分学科配置均衡情况、教师流动政策实施现状、面临的困难,在当地实施教师流动政策所需的条件。

学校层面:主要关注教师分学科配置情况、教师流动现状和问题。学校基本情况,教师聘任制度,教师队伍近两年的变化,教师流动现状(方向、数量以及流动教师的特点),教师流动原因;对教师流动的建议。

教师层面:主要关注流动教师的发展和个人困难。教师个体的流动意愿,流动前后待遇差异,获得的权益和发展以及面临的问题,对流动政策的看法和建议,流动原因。流动教师包括四个群体,从城市流向农村,城市间流动,从农村流向城市,农村间流动。

五、调查工具

六、数据填报要求

1、区县调查表的时间点为2010年年末。

2、教师流动调查表时间跨度为2008年秋季学期至2011年调查时间点。

3、办学条件调查表的时间点为2010年秋季开学。

4、有关经费的调查数据为2010年财政。

5、同一教师在调查时间段内的流入和流出应在《教师增加》和《教师减少》中均有体现。

6、完全小学的有关数据应包含所附属的教学点和不完全小学。

7、一贯制学校的小学和初中进入填报系统后应作为小学和初中两所学校填报数据并回答问卷。

七、数据收集方式

1.区县教育局调查表、学校调查表、校长问卷和教师问卷均采用网络直报系统直接提交数据,请各校负责人认真落实。

2.中文实名登录“全国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网”

3.中心将于5月25日开通数据直报系统。所有学校通过学校用户名、密码登录直报系统,填

报数据(包括调查表和问卷);所有学校的数据填报务必于6月15日前完成上报。

4.各项目区县请于7月1日前完成数据审核与修改工作。

下载关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情况的调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情况的调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农村金融(本站推荐)

    关于农村金融为农服务的调查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体制关系,目前农村大部分农民依旧保持着“小本经营”的生产模式,具有投入小、成本高、风险大、积累少等特征。但随着农......

    农村金融浅析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研究 摘要:农村金融是我国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农村金融发展有助于改善我国城乡差异,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近些年来,......

    关于农村金融为农服务的调查(精选合集)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体制关系,目前农村大部分农民依旧保持着“小本经营”的生产模式,具有投入小、成本高、风险大、积累少等特征。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进步,特别是“一......

    农户信用与农村金融环境调查

    农户信用与农村金融环境调查 ——以惠民县为例本文所指农户是指具有农业户口性质、以农业主副业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村居民。 农户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远离城市,在金融服务......

    关于农村金融为农服务的调查

    关于农村金融为农服务的调查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特别是“一免两补”政策的实施使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很多农民不再满足于“年吃年用”的现状,他们更希望通过......

    农村金融(最终5篇)

    农村金融 娄彦晓:改进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2011-09-30) 摘要:本文从经济环境建设、金融基础建设、政策环境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

    农村金融改革

    农村金融改革 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正处于尝试阶段,在调查中遇到的很多实际问题让人们不得不重新思索改革的目的所在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而良好的金融服务。所以,村镇银行的......

    农村金融毕业论文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解决农村融资难题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摘要】 农村融资困难,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制约中国农村和农业健康发展的难题。 现今情况下,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