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荣成打造城乡一体化 农村环境不比城市差
荣成打造城乡一体化 农村环境不比城市差
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宽敞笔直的硬化街道,排列有序的垃圾箱,设施齐全的文化活动室„„走进上庄镇帽刘家村,昔日随处可见的草堆、粪堆、猪圈、杂草和残墙断壁已不见了踪影。“我们村里以前有‘三多’,草多、粪多、垃圾多。现在环境多整洁,不比你们城里的小区差。”村民张彩霞乐呵呵地对笔者说。
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环境方面最为明显。没有优美的生活环境,乡村文明就无从谈起。为此,荣成市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乡村文明行动的突破口,从2009年开始,每年投入1亿多元,选择部分位置和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村,开展“环境+社区+产业+文化”的“四位一体”综合整治。经过四年多的综合整治,400多个村庄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推广了3.2万个卫生厕所、1.4万户用上沼气,建成25处镇级垃圾转运站和600多个村庄地埋式垃圾箱。为巩固扩大生态保护成果,实施了畜禽养殖、鱼粉企业等污染源治理工程,投资20多亿元对186家鱼粉企业和571处养殖场进行了全面治理整合,组建起2600多人的农村保洁队伍,每年安排2500万元财政资金,保障城乡生活垃圾“户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全市生活垃圾入站率、村庄环卫保洁率均达到100%。
荣成市洞察到群众想住楼却担心生活不便的心理,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一刀切式的大拆大建,而是基础设施配套先行,为农民上楼创造条件。投资18.5亿元,实施了通暖、通气、通水和垃圾、污水处理“三通两处理”扩面延伸工程,22个镇街全部通上了天然气,15个镇街纳入城市供水管网,18个镇街实现集中供暖,对暖气管网通不到的农村社区,推广应用了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和海水源热泵等采暖技术。同时,建成3处市级、64处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和镇街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100%和90%,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全覆盖。
优美的环境和完善的配套,激发起农民对城镇和社区生活的向住,拉动了人口的聚集,一个个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居住小区拔地而起。投资13.5亿元实施了镇街驻地改造工程,建设商贸设施110多万平方米,对160个村庄实施了旧村改造项目,新建安置楼4.7万户、470万平方米;建设了70处集中居住社区,被评为全省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先进市。
第二篇:国内部分城市城乡一体化的经验
国内部分城市城乡一体化的经验
一、苏州市综合配套改革的做法和经验
2008 年9 月,江苏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准苏州为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2009 年8 月,苏州和重庆、成都、嘉兴市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中澳管理项目(CAGP)“消除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促进农民富裕与城乡统筹发展”主题试点城市;2010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联系点以及中澳管理项目试点城市,同年,国家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正式提出“建设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经过近年来的改革和发展,城乡一体化逐渐成为新时期、新阶段苏州最大的特色。
(一)推进城乡发展“五个一体化”
一是各项规划逐步实现城乡对接。按照一体化、全覆盖要求,城镇空间规划得到优化,村镇布局规划加快完善,工业、农业、居住、生态、水系等重大专项规划逐步实现城乡对接,城乡规划分隔局面被打破。按照“发展新城市、繁荣新市镇、建设新社区”的思路,以规划为引领,全市形成了一个中心城市、五个副中心城市、若干个中心镇(新市镇)的城镇发展格局,城市化率达到66.6%,全市2.1万个自然村落按照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生态环保型、古村保护型等五种模式规划建设成一批新型社区。
二是城乡产业一体化布局基本形成。按照集聚集约、合理布局的思路,对城镇规划区地区,明确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提升城市化发展质量;对工业基础较强、人口较多地区,明确以新型工业化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快就地城镇化步伐;对农业规划区、生态保护区地区,明确以现代农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推动一产与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具体落实上,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要求,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积极推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全市83%的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70%的承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38%的农户迁入集中居住点。
三是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城乡联通。城镇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统筹推进的格局。全市行政村班车通达率99%,城乡公交一体化覆盖率89%,所有乡镇都能在15分钟内上高速公路;区域集中供水入户率超过9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过99%;56%的村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90%以上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农村绿化连续5年平均新增林地绿地12万亩,陆地森林覆盖率达23.7%。建立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和省级湿地公园5个。
四是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向农村覆盖。近几年来,投入近200亿元建设示范村和新型社区,全市88%的村建成了集党员活动、就业社保、商贸超市、卫生计生、教育文体、综治警务、民政事务、环境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社区服务中心。农村小学、初中全部达到教育现代化评估标准,所有公办高中达到省三星级办学标准,积极探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同等教育的途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加快联动,90%以上乡镇和村建成卫生服务中心(室)。农村公共文化实现全覆盖,图书设施、数字电视、文化活动室在镇村建成。
五是就业社保体系加快城乡并轨。全市形成了一体化的就业社保机制,88%的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稳定的非农就业,85%的村实现充分就业。在2005年全面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全覆盖基础上,城乡社会保障并轨步伐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98.5%,其中133.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达65.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人均筹资416元覆盖率达98.7%,实现农民持医保卡就诊看病;农村低保应保尽保,昆山、吴江和吴中、相城、工业园区、高新区(虎丘区)等已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并轨。
(二)开展综合配套改革“三年实施计划”
2009年为“重点突破年”。着力推进23个先导区的试点工作;建立健全金融平台、运作平台、组织平台和政策平台。
2010年为“整体推进年”。整体推进各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三形态”、“三集中”和“三置换”工作。
2011年为“全面提升年”。全面提升“三形态”、“三集中”、“三置换”工作水平,形成较为健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一是加快“三个形态”。地处工业和城镇规划区的行政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快融入城市化进程;工业基础较强、人口较多的行政村,以新型工业化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快就地城镇化步伐;地处农业规划区、保护区的行政村,以现代农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推动一次产业与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二是推进“三个集中”。工业企业向规划区集中,因地制宜推进“退二进三”、“腾龙换鸟”或“退二还一”、异地置换工作;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鼓励农户间规范自由流转,推动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设,发展规模现代农业;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换房进城进镇,或就地集中居住。(目前,全市75%的农村工业企业已经集中到工业园区,农业规模经营比重达40 %,近35 万农户搬迁到860 个集中居住点)
三是实现“三个置换”。集体资产所有权、分配权置换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权;土地承包权、经营权置换基本社会保障,或入股换股权;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城镇住房,或置换货币,或二三产业用房,或置业股份合作社股权。
(三)着力推进“五项改革”
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颁布了鼓励农民进城进镇落户的实施意见,鼓励和引导农民以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保障和城镇住房(大产权房),实行换股、换保、换房进城进镇,使农民由在城镇落脚变为在城镇落户,全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市累计30多万农户、近100万农民通过“三置换”实现了居住地转移和身份转变。二是积极创新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空间用于“三化”(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利益留给“三农”。积极探索、完善集体建设留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万顷良田”建设等政策措施;加大农民住宅和宅基地置换城镇商品房的力度,盘活城乡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成56个镇级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以土地股份合作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占承包土地面积达64.6%;坚持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 “合作化、农场化、园区化”建设,累计建成农业示范园区万亩以上14个、千亩以上64个,休闲观光农业基地150多个。
三是着力探索农村股份合作改革。探索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大力发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等“三大合作”经济组织,使之不仅成为增加农民财产投资性收入的重要途径,形成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也大大促进了农民变市民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创新、丰富和发展了“苏南模式”。在全国率先完成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发证工作,探索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全市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累计达3043家,持股农户占92%;农村集体总资产达900亿元,预计今年村均收入达4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300元,其中财产性收入比重提高到3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2:1,农民走上了“户户有资本、家家成股东”的苏南模式的共同富裕之路。
四是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制定和出台配套政策意见,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保体系,同时加快推动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向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向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向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并轨,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同一平台、同一标准、同一含金量,昆山、太仓、吴江、常熟市和吴中区、工业园区、高新区(虎丘区)已实现农村医疗保险向城市转轨。
五是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以公共财政制度改革为重点,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在全省率先对粮食规模经营户实施收购价外补贴,率先探索了基本农田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支撑力,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农民创业致富能力,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探索农业现代化建设路径。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保险体系,累计承保风险63.5亿元。农业担保体系不断完善,开创性地设立了“农贷通”、“农利丰”、“采购通”、“金色计划”等支农品牌,累计担保65亿元,居全国第一。设立农村小额贷款公司40家,注册规模和数量列全省第一,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10亿元。
二、成都市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做法和经验
2003年,开全国风气之先,成都拉开了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大幕。九年过去,成都初步形成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和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
(一)科学规划是统筹城乡的前提和基础
从在全国率先将规划延伸至乡、村一级,变单纯的城市规划为城乡规划;到以“全域成都”理念为指导,在12000多平方公里市域范围内统筹规划;再到灾后重建中形成的充分体现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四性”原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再到放眼未来30年,体现“自然之美、城乡一体、社会公正”核心理念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科学的规划,不但促进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也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较好地避免了传统城镇化的弊端,使成都逐步展现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二)让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财产权利
2008年1月,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拉开了序幕。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本”,让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财产权利和发展机会,成都摸索着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房屋所有权的确权登记颁证,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为目标,核心是实现“还权赋能”:“权”是农民完整的财产权利,“能”则是农民作为市场经济主体把握自身发展和命运的能力。
目前,全市2661个村,35857个组集体经济组织、212万户农户、485万宗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房屋等农村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基本完成。这也意味着成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真实地摸清了农村的“家底”。
(三)为600多万亩耕地设立保护基金
成都地处都江堰自流灌溉核心区,600多万亩耕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保护好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能力,成都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在全国率先建立耕地保护基金。以市县两级的土地增值收益为主要来源,每年筹资28亿元,按每亩300—400元的标准为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民购买社保提供补贴,惠及全市170多万农户。
这一举措完善了耕地发展权的补偿机制,使农民保护耕地的内在动力被充分激发出来,不但有利于提高耕地保护利用水平,也促进了社会公平。
(四)乡城本基公共服务均等化
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每一位公民都劳有其位、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成都在全国率先建立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制度,让成都人真切地体会到幸福感。
2008年11月,成都推出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由财政每年对全市2396个村按每村年均不少于20万元拨付公共服务配套资金,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并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成都还对223个乡镇公立医院、2396个村卫生站实施了标准化建设;由市县两级财政投资近20亿元实施了农村410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区(市)县职业学校建设„„这项改革在全国第一次对村级公共事务进行了详细分类,第一次将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支出纳入了公共财政预算。
(五)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建立社会管理的城乡一体化机制。成都实施了城乡贯通的“大部制”改革,对规划、农业、交通、财政、教育、卫生、社保、民政等30多个部门实施撤并和职能调整,推动政府管理和服务向农村覆盖和延伸。
2008年,成都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统一、待遇一致;2010年,成都建立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并轨;成都将农村劳动者按常住地纳入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并建立起覆盖城乡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体系„„成都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六)新型村级民主治理机制
新型村级民主治理机制,是成都实践为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贡献的一个创造。在农村产权改革、灾后重建和村级公共服务实施过程中,成都各个村社纷纷涌现村民议事会等新型的基层民主自治组织。议事员多由德高望重的村民担任,由村民自主选举产生。通过这种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建设,真正实现让民做主。
“这六条经验,不是独立的和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有机联系的。”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陈绍充表示,成都的统筹城乡实践,不是单兵突进的选择性改革,而是全面、整体、深入推进的系统工程。
三、重庆户籍改革的做法和经验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将以推动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户进城为突破口,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有序转移,逐步缩小附着在户籍上的城乡差异,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最终形成科学有序的人口城镇化机制。可以说,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行使中央赋予先行先试的权利,是对中央决策的具体回应。重庆户籍改革方案涵盖了土地、社保、教育、医疗等多方配套政策,使户籍转换过程中,农民的农村权益和城市保障顺利对接。
(一)户改以实现农民工进城为突破口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以农民自愿为基础,设定合理的职业、收入、住房等门槛,避免农民盲目进城。重庆规定:重庆籍农民凡在主城区务工经商5年以上或购买商品房,或投资兴办实业三年累计纳税10万元以上或一年纳税5万元以上的,均可自愿申请入户;在远郊区县城务工经商3年以上,或购买商品住房,或投资兴办实业三年累计纳税5万元以上或一年纳税2万元以上的,均可自愿申请入户。在乡镇入户方面,农民可本着自愿原则就近就地转为城镇居民,实现全面放开。允许租房落户,为多年在城镇务工经商而没有能力购房的农民工转户进城创造了条件。对夫妻投靠、年老投靠分别取消了结婚时间和年龄限制;对本市籍优秀农民工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自愿转为城镇居民的,取消了居住时间限制。
(二)“三年过渡、三项保留”不让农民“裸身”进城
为保证转户居民的农村权益和城市保障顺利对接,重庆户籍改革方案明确规定,农村居民转户后,可最长3年内继续保留宅基地和承包地的使用权、收益权,期间自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农房及承包地的,可按相关标准获得补偿和补贴。转户后,还可以继续保留农村林地使用权,享受计划生育扶助政策。在退出承包地经营权前,可继续享受与土地结合的各项惠农政策。
(三)“五项保障”解除后顾之忧
重庆户改要求农民转户后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纳入城镇保障体系,实现转户进城后“五件衣服”一步到位,真正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同时,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将转户农民工这些“新市民”纳入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农民工公寓等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之中。以体量大、解决范围广的公租房为例,根据规划,在未来10年,重庆市将建设4000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房,到2012年将有2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建成,这些房源主要针对进城落户的“新市民”、新毕业的大学生等城市夹心层。将农民工纳入这样的住房保障体系,就为农民进城大大降低了门槛。
四、嘉兴市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做法和经验
2008 年4 月,嘉兴市被浙江省列为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明确要求嘉兴市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上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嘉兴市制定出台《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开展以“两分两换”优化土地使用制度为核心,包括充分就业、社会保障、户籍制度、新居民服务、涉农管理、村镇建设、金融体系、公共服务、区域统筹等10项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打造统筹城乡发展、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先行试验区。
(一)开展“两分两换”,不断优化土地使用制度
“两分两换”就是在以人为本,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按照“土地节约集约有增量,农民安居乐业有保障”的总体要求,以“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农村人口要素集聚,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将农民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承包地换股、换租、增保障,推进集约经营,转换生产方式;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集中居住,转换生活方式。
一是镇村整体布局全面优化。通过因地制宜,科学编制“1 + X”村镇布局规划(其中“1”指每个新市镇镇区,“X”为镇区以外配套的城乡一体新社区及其数量,“X”不大于现有的行政村个数),全市858 个行政村13000 多个自然村规划集聚到了48 个新市镇和379 个新社区,镇村布局规划得到全面优化。
二是新农村建设路子得到拓展。以开展“两分两换”为动力机制,与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加快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新市镇工业功能区建设,发展生态高效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强对农民的就业指导和社会保障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现代新农村建设。
三是土地节约集约效果明显。采取主、副中心城市城区以公寓房为主,新市镇以公寓房和联排房为主,新社区以联排房为主,并利用经济杠杆控制建房占地面积,控制独立式房屋的建造数量,确保新建农房土地节约率达到50 %以上。全市开展21个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复耕后可新增耕地13650亩。
四是农民财产性收入切实增加。“两分两换”成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又一重要渠道,以嘉善县姚庄镇试点为例,每户农户住宅置换前平均评估价为18万元左右,通过补助奖励等方式,农户自己只需出1 万元左右,可置换面积180平方米左右(2套)的镇公寓房,市值约60 万元,财产增值明显。
(二)以“一改”带“九改”,综合配套改革联动推进
一是健全完善就业创业制度,基本实现城乡平等充分就业。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突破就业政策享受对象户籍和城乡界限,实现城乡失业人员同等享受免费职业介绍、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行政性收费减免等措施,实现城乡平等充分就业,被列为“联合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
二是深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在全省率先将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各类社会养老保障的城乡所有劳动年龄段内及以上人员列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范围,并对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老人发放基础养老金和养老金补贴,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地级市。
三是全面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基本实现公民迁徙自由。从2008 年10 月1 日起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和户口迁移制度,户口性质由按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划分统一为按居住地登记来划分,着力推进附加在户籍制度相关社会公共政策的配套衔接。
四是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完善涉农工作管理服务体制。成立市委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实行市农办与市农经局合署办公,资源力量得到有效整合。率先在全省组建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农合联),推进生产、供销和信用“三位一体”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市、县(市、区)、镇(街道)三级农合联组建率达100%。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率先全面构建县(市、区)、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网络。
五是深入实施强镇扩权,推进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制定实施以“权力下放、超收分成、规费全留、干部配强”为主要内容的强镇扩权,24 项县级部门权限以授权、委托等方式下放,镇级财政收入以2007 年为基数,新增部分的70 %以上留镇,相关规费比照县城收取和留用。
六是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基本建立统筹兼顾新居民利益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相匹配、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和公共财政供给能力相适应的居住证制度政策,从2008年4月起全市停发暂住证,改为发放居住证。市、县两级均成立了新居民事务局,落实居住证的相关政策待遇。
七是积极探索融资创新,不断提高金融支农服务水平。先后成立10家小额贷款公司,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和适合“三农”特点的微型金融服务,试点推动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住房置换担保贷款、农民建房配套贷款等新型金融产品,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把分支机构向新市镇延伸。
八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环保等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成,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九是全面推进区域统筹,以区域统筹推进城乡统筹。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加强与沪杭等周边大城市在体制机制和政策方面的衔接及基础设施的对接,切实把区位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
五、东莞市的城乡双向一体化
东莞市的“城乡双向一体化”才处于酝酿阶段,目前尚未出台具体政策,也没有比较成熟的做法,还停留在理念层面。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针对珠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议东莞进行“双向城乡一体化”的改革试验。“单向城乡一体化”是指农村人口进城居住、生活和就业。“单向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第一阶段,城乡一体化最终应当是双向的,即不仅农村人口进城,也包括愿意到农村或山区去生活、工作和投资的城市居民也可如愿以偿。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城乡一体化都是按双向流动的。
“单向城乡一体化”只解决进城农民在城市生活和所需要的服务消费,而“双向城乡一体化”还会扩大城市居民在较高层次上的生活、工作和投资所带来的服务消费。从而大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现代服务的比重。
第三篇:采访稿:打造大环卫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片头)城市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镜头、环卫工人工作镜头、大型机器设备工作镜头、不同乡镇的农村新境
打造大环卫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主持人现场)观众朋友:一提起农村,很多朋友会联想到脏乱的环境,可您知道吗?这种局面在我市不少村庄已有了彻底的改观。我现在是在镇的村,这个村在去年八月就实行
了与城里一样的卫生管理模式。您看,这儿不仅道路清扫得干净,而且收集的所有垃圾都要运往到市垃圾处理厂进行统一的规范化、无害化、标准化处理。
解说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市民们充分享受着城市民生工程建设带来的可喜成果。然而与此同时,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相对较差,部分农民群众依然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中。如何改善这一现状,更好的促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促进我市城乡环卫工作的和谐发展,这成了市城建局新一届领导班子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解说去年以来,市城乡建设局的决策者们不失时机地抓住了我市开展新农村建设这一大好发展机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力打造城乡大环卫格局,有利促进了城乡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出片头、题目)
打造大环卫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解说针对农村环境卫生硬件建设基础差的实际情况,市城建局除了从资金上加以扶持,为一些乡镇配送垃圾清运设施外,还着重从技术上给予他们强有力的支持。在这方面,有着四十多年城市卫生管理经验的环境卫生管理处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这个重要职责。市环卫处在多年的环卫工作中,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的发展思路,不断增强环境卫生管理职能,提高环境卫生作业质量,仅在,该处就出色地配合完成了“国家园林城市创建”等大型活动的检查,并多次荣获市三八红旗集体、市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解说为更好地做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市城乡建设局环卫处不断创新机制,于下半年成立了有限公司,并针对中心城区、乡镇和(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农村间基础条件不一的实际情况,发挥人员专业技术强和配套设施健全的优势,以垃圾统管统运为切入点,将有条件的城中村、城郊村和乡镇中心区、物业小区以及农村引入城市化环卫管理机制,从而实现了环卫进乡镇、环卫进村庄、环卫进社区,有利的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主持人)镇村是从去年八月开始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的,自市城建局环卫处进村工作以来,该村的道路每天要定时清扫两次、全天有人巡回保洁,垃圾清运的收集、运输、处理也全部实行了密闭化作业,全村的环境变得干净、卫生,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带来的好处。
解说看到记者在本村采访,刚从集市上赶集回来的村民鹿经亮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停下车便打开了话匣子:
采访:(村民)“真好,自从打扫卫生的来了之后,我们村可干净了,现在路连根草都没有,我们从心眼里高兴。”
采访:(镇副镇长)
解说据了解,从去年七月份开始,市城乡建设局环卫处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承担起了我市马店、李哥庄、营海等六处乡镇的环卫工作,让这里的老百姓充分享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
采访:市城建局环卫处副主任
(出片头、题目)
打造大环卫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解说市城建局在扩展环卫服务领域,提高乡镇环卫工作水平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城区环卫工作的监管力度。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市城建局于去年7月份抽调精干人员组织成立了环境卫生督查办公室,以方便群众对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监督投诉。
采访:(市城建局环境卫生督查办公室主任)
“我们城建局环境卫生督查办公室紧紧围绕抓好环境卫生督查这一主题,认真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工作中采取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法,横向上,按照“全覆盖、无空白、无死角”的目标,坚持环境卫生作业紧紧跟随城市建设发展方向;纵向上,架起了同群众直接沟通的桥梁,形成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局面,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居住环境,进一步提升全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解说督查办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城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督查考核。他们每天派出专人对城区内的道路、绿地、河道、无物业小区、村庄、市场等区域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对垃圾收集、垃圾清运、垃圾处理等进行督查,对重点督查内容进行拍照,并采用发
邮件与打电话相结合的方式通知相关责任单位,从而缩短了告知时间,大大提高了整改效率。
解说据了解,自成立以来,督查办共发现问题700余条,及时整改完成达100%。在督查的同时,他们还定期编制《环境卫生督查专报》,接待办理市长公开电话,处理市民投诉等。畅通的管理机制不仅方便了群众参与城市管理,而且有效地推动了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健
康发展,从而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采访:群众(居民)
采访:(办事处组织委员)
解说风正帆扬期万里。市城乡建设局正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机构建设为保障,以高昂的气概,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征程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市的城乡环卫工作将更趋和谐发展,全市人民也必将进一步享受到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带来的成果。
采访:(市城建局副局长)
采访稿:打造大环卫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四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打造试验区先行镇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打造试验区先行镇
近年来,信阳市狮河区吴家店镇在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紧紧围绕“打造试验区先行镇,建设宜居家园”这一目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镇域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坚持小城镇建设规划先行,全镇21个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正在按规划逐步实施。
高标准建设吴店、聂寨农民新村,计划投资2.2亿元,建设1000套商品房、八纵两横道路及各类辅助设施,目前已投资1.2亿元,建成商品房400套面积达8000平方米;硬化路面27000平方米,铺设地下管网14000米;建设1250平方米休闲广场一处;投资300万元建成可供4500人饮水的自来水厂一座;投资150万元,建设日处理能力12吨的垃圾中转站一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100%;栽种行道风景树700棵,绿化道路500米;投资10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90盏,新安装变压器一台,架设高压线600米,实现“五化三配套”,达到了“绿、亮、净、美” 各类辅助设施完备的标准。目前,已有60多户居民入住新村,同时,杨河、石板、毛寨等6个农民新村示范点,正在紧张建设中。
第五篇: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与区域规划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与区域规划
罗胜昂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系,10地理本科班,学号:2010021119)摘要:目前城乡一体化要求下,如何提高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可行性就成了迫在眉捷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动力机制分析了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新要求,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市和区域规划;问题;要求;策略
1、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动力机制1、1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有所不同。
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政策(制度)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
1、2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来源主要可 以分为两种: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发要求;
二 是政府规划、政策、制度等因素的推动。1、2、1市场经济发展本身对城乡一体化的自发要求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区域内具有特定资源禀赋、较高资源支配能力、良好区位条件的城市地区,率先聚集了强大的科技研发投入力 量、便捷的交通通
讯系统、完备的基础设施、优越的生产协作条件、雄厚的资本和集中的消费 市场、经济政策的偏向性、保证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等发展优势,这些优势有效满足了技术创新、企业区位选择和产业区位集聚的要求,城市地区便逐渐成为区域内的增长极,这时,不同地区的人口、资金、技术等要素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内在驱动下自发地向该地区聚集,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形成极化效应。1、2、2政府规划、政策、制度等因素的推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虽然城乡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具有互补协同的内在要求,但自由市场的力量并不一定必然促进城乡一体化,反而可能会因为城乡发展的初始条件等的不同导致城市上升的循环累积过程和农村下降的循环累积过程,致使城乡不平衡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因此,要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就需要政府通过规划、政策、制度对城乡经济发展予以统筹协调。首先,发挥政府规划的统领作用;其次,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作用;再次,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
2、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2、1 就规划本身看,普遍存在规划缺乏弹性和针对性,规划理论方法过时的问题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的弹性就是指规划思路及指标体系对随机性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现在我国处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而且已经完成了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些反映在城市区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变化上。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是目前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但目前的规划仍保留了计划经济时代空间规划指令性的特征,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定位均作刚性规定,这就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而且,由于规划被看作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延续和具体化, 在计划指导下它不是被视为金科玉律,就是被束之高阁,往往赶不上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得不到全面实施。
规划内容缺乏应有的针对性, 多数规划不重视对规划区域和城市的背景分析,只注重图面效果,缺乏区域通盘考虑,规划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不能适应目前城乡一体化的规划要求。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土综合条件评价;国土开发整治的目的、任务、重点和生产力总体布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布局;人口城市化和城镇布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方位和
措施;环境整治的目标、重点和措施;综合开发的地区;国土开发整治重大项目;实施规划的政策与措施等。这几乎是一脉相承的传统模式, 面面俱到而不明确, 且太多强调远期理想蓝图。各地又不分时期均加以采用而没有分析规划地的背景, 因此不能在地方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十分具体、可操作的方案, 形成了“过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过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的现象。同时过多的关注图面效果忽视了实际可操作性。
规划缺乏新理论、新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的支撑, 一些经济、社会指标预测缺乏科学性。全国规划理论总体偏重于西方最早形成的理性综合规划观,过分相信政府是公众最佳利益代表,虽说《城乡规划法》里有规划过程让群众参与及监督的内容,但实际上能在规划中反应群众意见的很少。另外对规划缺乏过程操作理论研究, 规划理论体系不完善。技术方法上忽视了规划是“纯技术”和“社会技术”的结合体,单一发展纯技术而在社会技术上很少有突破,同时纯技术的运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使规划预测指标缺乏科学性。规划思维则缺乏从不同层次进行整体的思考和研究, 即缺乏区域整体观。
2、2就规划主体看, 普遍存在专业素质和思想意识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规划主体包括制定规划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规划实施者。政府部门作为一个衔接点在二者间有交叉的情况。我国的规划人员水平极不平均,一些地方部门人员素质较差,不仅不能做出好的规划,即使有好的规划也不能很好地按要求实施。当然近年我国许多高校也培养了大批的规划专业人才,充实了规划队伍,但仍有许多人因各方面的原因没能进入规划领域。许多规划者的思维仍停留在点上, 缺乏面的区域观。从思想意识水平上看, 许多规划实施者尤其是地方基层人员对规划认识不够,直接导致了规划难以实施;一些规划编制人员以官至上,忽视了规划成果对用户需求满足的程度;政府人员则面向权力,为谋求政绩好高骛远, 一步锁定规划目标。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官员不管不顾规划设计人员的意见和政府规划部门规划专业人员的建议,一味地以个人意志决定规划项目的好坏,同时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以效果图来决定项目的成败,忽视了规划指标和规划思想、体系等对规划项目的决定作用。这样就误导了一些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设计院为了迎合地方官员的口味而忽视对规划理论的研究,只注重图面的效果,从而导致整个规划设计领域偏离务实的轨道,使得一些不切实际的、花哨的规划项目得以存在,而
实际上可能无法实施。
2、3就规划体制看, 存在规划管理体制、规划编制体制、规划实施体制不完善的问题
目前我国规划管理机构分散、职能不全。地方住建局、计委、国土局等部门均设有规划管理科,导致了管理混乱和管理空心区的产生,而规划部门作为管理部门主要任务是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对资源分配有着极小的控制权。另外对规划到实施全过程管理监督不够。规划编制中,政府单一垄断的现象突出,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拟订尚停留在专家决定、领导决定的阶段, 公众参与只停留在浅层面的向公众宣传的阶段;公众意见的采集、吸收尚未形成系统有序的渠道和方法。从规划实施体制看,实施手段单一,仍以行政手段为主,市场机制显现不够,同时缺乏法律管理。虽然目前从《城乡规划法》等规划法规来看,规划形成及变更程序很严格、很复杂,但在实际的操作和执行过程中,又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严格执行。
3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新要求3、1提高规划本身质量
高质量的城市与区域规划才会有较强的可行性。这就要求规划有很好的弹性、针对性, 有新的理论和方法的支撑。3、1、1规划要弹性和刚性结合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弹性主要体现在规划期限、规划目标、规划内容、规划政策等方面。通常规划的期限为20年, 配套的远景规划内容十分简单, 要使决策者看清自己现在的决策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就必须打破期限的限制, 使规划具有更长远的导向性, 甚至不规定规划实施的时间, 只说明规划要达到的目的。为适宜市场经济, 规划的总量目标、结构目标、增长目标和效益目标等定量目标, 应有相应的弹性区间和调整回旋余地。对一些规划内容在不违背规划目的的前提下要保留进行灵活调整的可能性, 但也不能排斥必要的刚性约束.。3、1、2规划要针对性强
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内要素流动快速而又复杂, 城市与区域只能是有限目标的规划, 必须对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内容进行规划,提高规划的编制效率与可操作性。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别、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和区域要区别对
待, 体现出特色而不要面面俱到,但也不能抛弃规划的基本目标即重建/ 三E0(经济、环境、公平)。规划内容应重点放在如何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上。要超越单一物质空间的摆布, 应把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纳入其中,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制定出既高瞻远瞩又切合当地实际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城市区域发展战略或空间战略规划,这将有助于正确把握发展机遇,扬长避短, 发挥有特色的经济文化优势, 以迎接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组织合理发展空间。在具体操作中要分析研究现行规划实施回顾与评价,更科学地了解城市与区域发展过程及规律, 更清晰地认识规划与现实的差异, 进而更明确规划调整的重点和内容。3、1、3 规划要有理论和方法创新
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强烈社会性和动态性决定了其所有的相关理论都具有特定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且规划是一门专门的工程技术, 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学科, 特别是经济学、社会学甚至是政治学的知识。因此必须根据当前的环境特征和科学技术水平, 在西方的理性的科学规划理论、倡导式规划理论、渐进主义规划理论、新马克思主义规划理论、新人文主义规划理论、实用主义规划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加以融会, 实行/ 拿来主义0构建完善的规划理论体系。
3、2提高规划主体素质
高素质的规划主体表现在: 有合理的组织结构, 即纵横结构的合理布局、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协调、权责关系明确;有合格的执行人员, 即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积极的意向和工作态度、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具有较高的政策和管理水平;有高水平的规划人员即要整体地、动态地分析事物发展的规律, 而不是孤立静止地看待问题, 要探究影响事物的发展过程、探究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规律, 而不是就事论事。同时, 规划师应该有端正的规划态度, 以服务为本, 确切体会土地管理者和土地使用者双方的需求, 协调好双方的关系。3、3完善规划体制
完善的规划体制首先就是要跳出由单一部门(政府)垄断性编制规划的限制。随着我国社会的转轨, 个体利益多元化的倾向将日趋明显, 公众对空间资源分配的导向性也将会日益重视, 要使城市与区域规划真正成为指导该地区开发建设空间行为的行动纲领,就必须重视公众的参与。对规划的实施也不能单纯依靠政府部门的管理, 需要继续保持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 使公众与政府密切配
合,共同搞好城市与区域的管治。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将城市与区域规划由政府行为转变为市场行为,规划部门由政府机构转变为企业法人,引入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
4、策略
短期内,以吸取国外的经验为主,,并充分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规划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国外从规划形成开始至今已经有百年的时间,许多国家已经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统,成功的规划案例也较多。为提高规划质量增强其可行性,短期内可以从面上入手,有条件的采用国外成熟的规划模式,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模仿其成功的规划案例。
长远看, 应大力发展规划教育,努力实现全民规划观念的转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规划界的专业构成急需多元化,规划师的知识面急需进一步扩大,规划人员需要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了解变革引发的社会变化,掌握规划作为一种政府干预的手段,以及一种有机的社会过程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因此我国必须把规划教育纳入正轨,提高规划人员的素质,强化公民的规划意识,做到模仿与创新相结合,这才是长远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胡序威,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与面临问题[J].城市规划,2002(2):23-26.[2] 陈雯,我国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的若干问题[J].长江流域
资源与环境,2000(2):141-147.[3] 庞荣,杨兴礼,余士杰 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可行性问题树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2):20-2.[4] 李刚,城乡一体化内涵及动力机制[J].渤海大学学报 2013,2
[5] 章健,关于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探讨[J].理论探讨
[6]张席洲,城市与区域研究的新方法及其研究理论模式简介.[7]崔功豪,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问题的几点思考[J],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