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委市政府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从明年开始,用*年时间,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广大干部群众要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主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全市全面和谐发展。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制约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为此,中央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之首,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经过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市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速农村建设发展的能力和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我市绝大部分区域是农村,绝大多数群众是农民,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很重要的就是要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农民的利益。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各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全省首善之地的必然要求。加快推进“两个率先”、“两个前移”,建设全省首善之地,是我市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仅有城市发展远远不够,必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与城市统筹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联动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改变城乡发展不和谐状况,必将为建设全省首善之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把握建设全省首善之地的总要求,以推进农村全面进步,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服务管理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四个提升”为目标,以“五大建设”为重点,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四级联动、整体推进,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统一,经济、社会、自然与人的发展相协调,把我市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实施原则
1、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生产与生活条件同步改善,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自然生态与人的发展同等重视,正确处理农村建设发展中的各种关系。既要注重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投入,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条件,又要毫不动摇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富裕程度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自我建设的活力和后劲;既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农村硬件设施建设,又要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农民教育,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增强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2、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原则。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对城中村、园区村、城镇驻地村、山区(滩区)村,立足实际确定建设内容和标准,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政策措施,不搞一刀切。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在全面动员发动、各乡镇(街道)村全面展开的基础上,每年确定一定数量的村实行重点扶持,全方位建设,集中突破,以点带面,促进全市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明年率先实施“十百”工程,着力抓好**个示范村和***个建设村,为其他村庄树立样板,提供借鉴。其他村庄
要不等不靠,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早展开各项建设工程。
3、群众自愿原则。要确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的关系,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支持群众,尊重农民意愿和对项目的选择,充分调动农民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积极性,激发农民自主、自强、勤勉、互助、奉献精神。凡是群众迫切要求的先建、早建;凡是农民不认可的项目,不能强行推进;凡是农民一时不接受的项目,要先试点示范,并讲明政策规定,严格民主程序,让农民逐步理解接受。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建立项目扶持、市级补助、乡镇配套、村集体补贴、村民投入、社会投资“六位一体”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4、规划先行原则。新农村建设要以全市村镇建设整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在认真做好与农田保护规划、城镇组团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及水利、交通等专项规划衔接的基础上,按照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要求,首先进行村庄布局总体规划,确定建设方案。并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严格按照新村规划和建设方案组织实施,切实维护规划的统一性和严肃性。
(三)建设目标
各乡镇(街道)村要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产业现代化、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洁化、家居舒适化、服务社会化、管理规范化、农民知识化、精神文明系列化“十化”和**项考核指标(附后)为建设目标,广泛动员,全面发动,整体推进,力争经过五年的集中建设,把我市农村传统产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竞争力和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产业,把传统村落建设成为拥有现代文明生活的新型社区,把传统农民培养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1、产业现代化。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步伐,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基本化解村级不良债务,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幅要保持在**%以上。
2、布局优化。按照全市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科学确定村庄建设方向,因村制宜编制规划,实现村庄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显、公共设施完善、资源利用高效、居住环境优美、生活方便舒适。特别是城中村、园区村要改造建设成为新型社区,群众有愿望、具备条件的村庄要实施宅基地整理、旧村改造,撤并小村,建设中心村。民宅建设要坚持实用性与美观性、特色性相统一,住房全部达到砖瓦结构标准,人均住房面积达到**平方米。
3、街道硬化。在实施村村通硬化路工程的基础上,所有村庄要全面整治硬化进村道路和村内主要街道,有条件的村要硬化村内所有街巷。同时,村内主干街道和公共场所要全部安装节能型路灯,实现亮化;
4、村庄绿化。实现农田林网化、农户庭院园林化和田边、河边、路边、街边、宅边全方位绿化,村内至少建设一处街心公园或公共绿地,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提高生态质量。
5、环境洁化。实现生活区与工业生产区、畜禽养殖区分离;村内闲置宅基地和私搭乱建、有碍观瞻的建筑全部清理,废旧坑(水)塘全面整理;村庄主干街道整洁、美观、有序,无“三大堆”(柴草堆、粪堆、建筑垃圾堆),无乱贴乱画现象;村庄排水排污系统通畅,有条件的村实行雨污分流;各类垃圾集中存放、及时清运、无害化处理,打造良好人居环境。
6、家居舒适化。引导群众建设安全节能型住宅,加快建设农民公寓楼。实现饮用水集中供应,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以上,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农户基本普及卫生厕所,普遍使用沼气、液化气、秸秆气化气、太阳能、电能等清洁能源;全面普及电话,宽带信息网敷设到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以上,初步实现生产生活信息化。
7、服务社会化。全面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建立村级便民超市或综合服务大院,组建专业协会或合作社。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切实落实对贫困家庭学生的“两免一补”政策;实现卫生所达标,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残疾智障人员、老党员和困难家庭老人的帮扶政策、失地农民补偿政策、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政策得到认真落实,无房或危房特困家庭的住房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因病、因灾、因伤致贫家庭得到及时救助。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
8、管理规范化。村“两委”班子健全完善、团结协调,村党组织达到“五个好”要求;全面实行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村务财务管理规范,村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度达到**%以上;社会稳定治安良好,治安巡逻、矛盾调处和为民服务三支队伍健全,无派性和宗族势力干扰村级正常工作,有效避免越级集体上访事件,村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达到**%以上。
9、农民知识化。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要达到**年。现有劳动力每年参加农业科技培训的时间不少于**天,每三年参加一次系统非农就业培训,**%以上的适龄农民要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
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的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
1*、精神文明系列化。建立一条文明街、一处文体广场(文化大院)、一处图书阅览室(小康电子书屋)、一处文体娱乐室,完善健身器材、娱乐设施;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健康的文体活动,组织文明户评选活动,使**%的农户达到“十星文明户”标准,村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全面提高。
三、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生产发展是物质条件,生活宽裕是具体落实,乡风文明是思想基础,村容整洁是环境氛围,管理民主是体制保障。各乡镇(街道)村要坚持既围绕总体目标全面部署,又针对薄弱环节狠抓关键;既立足当前抓住突出矛盾,又着眼长远解决根本问题。重点抓好五方面建设。
(一)大力推进物质基础建设,壮大农村现代产业。按照调整结构、增加总量、壮大财力、促进增收的思路,优化一产、提升二产、突破三产,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强力推进都市农业发展。按照“三个三分之一”布局,打好南部山区综合开发、北部特色高效农业、中部产业化经营三个攻坚战;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和“三品三创”工程(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优化农业种养结构、品质结构和市场结构;突出各类园区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引导“三资”开发农业,形成多主体建设、多元化投入格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二是强力推进农村工业发展。科学确定不同区域和各乡镇(街道)的产业发展重点,以“一区三组团”和中部乡镇为主阵地,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企业,实现第二产业集聚发展。加快镇村民营园区建设,做大配套产业,培育一批特色工业经济板块。三是强力推进农村服务业发展。以组织实施国家“万村千乡”市场试点工程为契机,加快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依托独特的泉水资源、山水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业。四是强力推进集体经济发展。立足服务村民,加快建立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和公共服务实体。充分发掘和开发土地、林地、水面、山体等资源,引进资金,引办项目,发展民营经济,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壮大集体收入。落实扶持村级发展的优惠政策,增强村级积累和发展能力。五是强力推进发展环境建设。健全项目落地建设机制,降低民营经济发展门槛,提供技术、政策、资金和服务支撑,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创业、民企发展积极扶持。
(二)大力推进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塑造新型村镇。强化城乡一体理念,按照“规划先行,财政引导,群众参与,建管并重”的思路,促进各类规划向农村扩展,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发展。一是实施科学规划。按照以人为本和“主城体现繁荣、辅城体现实力、卫星城镇体现活力”的要求,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快规划建设城镇组团。按照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指导原则和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的要求,对城中村、园区村、近郊村和远郊村分类指导,规划建设不同风格、不同品位的农村新型村居。城中村、园区村和城镇组团驻地村,要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和公寓式安置为目标进行改造,引导农民由分散居住向适度聚居发展,由生产生活区域交叉向村庄功能分区明显转变;近郊村,逐步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聚;远郊村,有计划地推动轮换新建、分区建设。同时,按照农户自愿、规模适度、合理集聚、梯度缩并和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逐步撤并小型村,整理空心村,缩减自然村,搬迁偏远村,形成梯次合理的农村居住点布局。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村街村道硬化工程、村庄绿化工程、道路亮化工程、宽带信息网络延伸工程、通客车工程,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抓好“三改三清”工程(即改水、改厕、改灶,清垃圾、清污水、清废旧建筑),实行“三区分离”(即生活区与畜牧养殖区、工业小区相分离),健全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彻底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让群众喝上洁净水,用上卫生厕,普及清洁能源,呼吸新鲜空气。三是加强生态体系建设。以建设生态章丘为目标,建立健全荒山绿化、“绿色生态走廊”、沿黄生态防护林、平原林网、村镇绿化等体系。以保泉用泉为重点,强化水资源建设;以白云湖、明水稻田区和沿黄滩涂水面为重点,强化湿地保护;以农村沼气、太阳能、风能等为重点,开发新型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型镇村。四是加快文教卫生事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计划生育设施和队伍,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实施“农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对农村中小学进行标准化改造,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实施卫生院(所)改造工程,提升农村卫生院所装备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普网络队伍建设,推动城市科技、信息和文明向农村辐射。五是建立健全村庄公共设施长效管理机制。探索村民自主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途径,完善管理制度,切实解决管理资金来源问题,组织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参与公共设施运营维护与管理,健全保洁、绿化、道路养护等专职队伍,提高农村各类公共设施管护水平,巩固建设成果。
(三)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服务保障新体制。在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同时,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步伐,让公共服务更多的深入农村、惠及农民。一是建立健全劳动就业服务体系。畅通信息渠道,搭建服务载体,完善服务网络,形成上下相连、供需对接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着力实施“****”工程(每年创造新就业岗位*万个,培训农村劳动力*万人,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名,就业和劳务输出*万人),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充分就业。二是建立生产生活服务体系。依托三级为民服务中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依托现有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创新农技推广机制,采取“养事不养人”的办法,提升农村各类科技人员为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农村综合服务大院和便民超市建设,创新农村经济发展组织模式,组建民建、民管、民受益的村级综合服务组织。三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按照城乡保障项目基本相同,保障标准逐步趋同的原则,健全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促进镇村企业职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引导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完善失地农民永久补偿政策,做到失地必补、即征即补;完善农村老党员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建国前农村老党员的基本生活;高标准建设乡镇敬老院,形成以乡镇敬老院为主体的农村五保老人财政集中供养体系;落实各项优抚政策,使在乡优抚对象享受应有待遇。四是建立社会救助帮扶体系。建立助学资金,对困难家庭学生实行就读和生活补助;建立大病救助资金,对重大病残在合作医疗之外实施救助;建立应急救灾资金,确保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及时救助;建立残疾人援助资金,援助残疾人治疗、康复、就业;实施农村安居工程,解决困难家庭住房问题;逐步推行农村老年人生活补助政策,对困难家庭老人生活实行补贴。
(四)大力推进文明素质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搞好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作为重点来抓,培养新型农民,树立社会新风。一是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在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深化农民培训体制改革,完善培训网络,重点实施绿色证书、阳光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实用农业科技培训工程,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本领,加速培养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二是实施镇村干部培训工程。组织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计划”,坚持党员和农村干部轮训制度,使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成为“三农”工作的明白人、党的政策的宣讲人、致富增收的带头人。三是实施农民教育引导工程。编印《章丘市新时期农民教育读本》,搞好文体大院、老年协会、妇女协会和“五个一”阵地建设,实施“百村书库、万户书架”工程,开展“全民读书、健康创业”活动。要切实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村民以正确的观点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执行政策;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村民增强大局观念,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加强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奠定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加强文明教育,开展争创“五好家庭”和“十星文明户”活动,引导农村居民自觉接受现代文明;加强科普教育,引导农村居民破除迷信、远离邪教、移风易俗、崇尚科学;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农村居民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
(五)大力推进农村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农村和谐发展新秩序。坚持制度、阵地和组织建设相结合,党的领导与民主法治相结合,依法管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建立农村管理新架构,健全农村管理新机制。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持续抓好党的先进性建设,有效组织农村基层组织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和村支书“双强双高”活动,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延伸和党员发展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实现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三是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借鉴城市社区管理模式,通过改造整合,以新老城区为重点,率先推动村居社区化改造,创新管理服务机制,全面提高群众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水平。四是推进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平安章丘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为民服务长效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治安防范应对机制,逐步实行农村管理社区化、治安巡逻保安化、矛盾调处超前化,依法协调和维护群众利益,提高农村管理水平,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村社会新秩序。
四、把握关键,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
(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为切实加强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督促和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有关职能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成专门工作机构。实行市级领导包乡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干部包村责任制。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确定一名领导干部靠上抓。
(二)明确责任,强化工作保障。实行“市规划指导,镇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总体规划、政策制定、情况调度、督促检查和考核验收。财政、发展计划、城建、土管、环保、卫生、交通等部门要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班子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建设规划,具体组织实施各项单项工程。各乡镇(街道)要广泛发动,严密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程扎实推进。
(三)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要通过会议、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全面动员、广泛发动,深入宣传市委市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让群众真正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和深刻变革,是一项“惠民工程”、“民心
工程”。要坚持典型引路,挖掘推广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让群众看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成效,以点带面,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四)加大投入,提供物质保障。市乡镇两级财政预算要优先考虑新农村建设投入,坚持用财政的钱解决农村建设、农民生活中的难事,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发展壮大农村产业,搞好农村公共服务,给予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以今年“三农”投入为基数,市财政每年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增幅要高于财政收入增幅。各乡镇(街道)、村(居)也要多方筹集资金,搞好配套,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五)深化改革,有效整合资源。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实现“三个转变”,进一步扩大对农村的覆盖面,即从全面扶持为主向支持年度重点村转变,从支持农业生产为主向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并重转变,从支持第一产业为主向支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深化农村投资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农村投入机制。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革,增强村级自我发展能力。深化农村经济组织方式、金融、户籍、土地流转等配套改革,让劳动、技术、知识、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在农村竞相迸发。整合项目工程,捆绑使用资金。市里每年确定的重点村定在哪里,各部门的项目资金就配套到哪里,工作力量就集中到哪里。整合政策资源。财政、城建、土管等有关部门要对涉及新农村建设的财税分成、产业扶持、规费收缴、就业培训等政策作出明确规定,该减的减,该免的免,该扶持的坚决兑现。
(六)严格步骤,强化监督考核。坚持试点先行、典型示范、有序推进,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盲目攀比,不搞形象工程。要按照调查摸底、科学规划、全面启动、稳步推进、严格考核验收的要求,确保建一个成一个。要严格质量标准,有效巩固成果,把当年验收与五年后总考核相结合,确保建设实效。各乡镇(街道)要按照《意见》要求,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要把新农村建设列为乡镇(街道)、部门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督查,严格考核,以实绩定奖惩,形成良好导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
1、经济繁荣村强民富
实施农村产业提升工程,协调三次产业发展,塑造区域产业特色,实现镇村经济活力增强,农村劳力充分就业,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富足宽裕。
1)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大幅提高,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达到*人以上,综合农业机械化率达到**%;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以上的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主要农产品全部实现产业化经营;
2)在稳定发展第一产业的基础上,一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降到*%以下;
3)**%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转到二三产业就业;
4)乡镇(街道)二三产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
5)基本化解村级债务,村集体年收入**万元以上的村(居)占到村(居)总数的**%;
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达到****元以上,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到**%以上;
7)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
8)农村城镇人口比重达到**%以上;
9)恩格尔系数小于**%,文化娱乐支出比重达到**%以上;
1*)农民居住质量指数达到**%,住房全部达到砖瓦结构标准,人均居住面积达到**平方米以上;
1*)农村人口预期寿命达到**岁。
2、社会事业发展进步
实施教育提升、文体场所建设、乡村卫生院所改貌、服务大院建设、农民健康等工程,实现基础设施健全,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服务完善,农村人口适度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提升。
1*)农村居民生活信息化程度达到**%以上;电信网络覆盖所有行政村,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电话数超过**部,数字电视实现户户通,计算机宽带网实现村村通;
1*)全面普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新增劳动力职业教育,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年;
1*)镇村卫生院所达标率和设备升级完成率达到***%;
1*)村级服务大院或为民超市建有率达到***%;
第二篇:**市委市政府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从明年开始,用*年时间,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广大干部群众要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主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全市全面和谐发展。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制约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为此,中央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之首,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经过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市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速农村建设发展的能力和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我市绝大部分区域是农村,绝大多数群众是农民,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很重要的就是要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农民的利益。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各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全省首善之地的必然要求。加快推进“两个率先”、“两个前移”,建设全省首善之地,是我市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仅有城市发展远远不够,必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与城市统筹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联动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改变城乡发展不和谐状况,必将为建设全省首善之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把握建设全省首善之地的总要求,以推进农村全面进步,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服务管理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四个提升”为目标,以“五大建设”为重点,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四级联动、整体推进,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统一,经济、社会、自然与人的发展相协调,把我市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实施原则
1、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生产与生活条件同步改善,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自然生态与人的发展同等重视,正确处理农村建设发展中的各种关系。既要注重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投入,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条件,又要毫不动摇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富裕程度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自我建设的活力和后劲;既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农村硬件设施建设,又要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农民教育,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增强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2、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原则。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对城中村、园区村、城镇驻地村、山区(滩区)村,立足实际确定建设内容和标准,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政策措施,不搞一刀切。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在全面动员发动、各乡镇(街道)村全面展开的基础上,每年确定一定数量的村实行重点扶持,全方位建设,集中突破,以点带面,促进全市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明年率先实施“十百”工程,着力抓好**个示范村和***个建设村,为其他村庄树立样板,提供借鉴。其他村庄要不等不靠,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早展开各项建设工程。
3、群众自愿原则。要确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的关系,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支持群众,尊重农民意愿和对项目的选择,充分调动农民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积极性,激发农民自主、自强、勤勉、互助、奉献精神。凡是群众迫切要求的先建、早建;凡是农民不认可的项目,不能强行推进;凡是农民一时不接受的项目,要先试点示范,并讲明政策规定,严格民主程序,让农民逐步理解接受。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建立项目扶持、市级补助、乡镇配套、村集体补贴、村民投入、社会投资“六位一体”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4、规划先行原则。新农村建设要以全市村镇建设整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在认真做好与农田保护规划、城镇组团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及(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水利、交通等专项规划衔接的基础上,按照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要求,首先进行村庄布局总体规划,确定建设方案。并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严格按照新村规划和建设方案组织实施,切实维护规划的统一性和严肃性。
(三)建设目标
各乡镇(街道)村要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产业现代化、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洁化、家居舒适化、服务社会化、管理规范化、农民知识化、精神文明系列化“十化”和**项考核指标(附后)为建设目标,广泛动员,全面发动,整体推进,力争经过五年的集中建设,把我市农村传统产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竞争力和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产业,把传统村落建设成为拥有现代文明生活的新型社区,把传统农民培养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1、产业现代化。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步伐,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基本化解村级不良债务,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幅要保持在**%以上。
2、布局优化。按照全市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科学确定村庄建设方向,因村制宜编制规划,实现村庄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显、公共设施完善、资源利用高效、居住环境优美、生活方便舒适。特别是城中村、园区村要改造建设成为新型社区,群众有愿望、具备条件的村庄要实施宅基地整理、旧村改造,撤并小村,建设中心村。民宅建设要坚持实用性与美观性、特色性相统一,住房全部达到砖瓦结构标准,人均住房面积达到**平方米。
3、街道硬化。在实施村村通硬化路工程的基础上,所有村庄要全面整治硬化进村道路和村内主要街道,有条件的村要硬化村内所有街巷。同时,村内主干街道和公共场所要全部安装节能型路灯,实现亮化;
4、村庄绿化。实现农田林网化、农户庭院园林化和田边、河边、路边、街边、宅边全方位绿化,村内至少建设一处街心公园或公共绿地,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提高生态质量。
5、环境洁化。实现生活区与工业生产区、畜禽养殖区分离;村内闲置宅基地和私搭乱建、有碍观瞻的建筑全部清理,废旧坑(水)塘全面整理;村庄主干街道整洁、美观、有序,无“三大堆”(柴草堆、粪堆、建筑垃圾堆),无乱贴乱画现象;村庄排水排污系统通畅,有条件的村实行雨污分流;各类垃圾集中存放、及时清运、无害化处理,打造良好人居环境。
6、家居舒适化。引导群众建设安全节能型住宅,加快建设农民公寓楼。实现饮用水集中供应,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以上,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农户基本普及卫生厕所,普遍使用沼气、液化气、秸秆气化气、太阳能、电能等清洁能源;全面普及电话,宽带信息网敷设到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以上,初步实现生产生活信息化。
7、服务社会化。全面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建立村级便民超市或综合服务大院,组建专业协会或合作社。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切实落实对贫困家庭学生的“两免一补”政策;实现卫生所达标,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残疾智障人员、老党员和困难家庭老人的帮扶政策、失地农民补偿政策、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政策得到认真落实,无房或危房特困家庭的住房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因病、因灾、因伤致贫家庭得到及时救助。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
8、管理规范化。村“两委”班子健全完善、团结协调,村党组织达到“五个好”要求;全面实行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村务财务管理规范,村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度达到**%以上;社会稳定治安良好,治安巡逻、矛盾调处和为民服务三支队伍健全,无派性和宗族势力干扰村级正常工作,有效避免越级集体上访事件,村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达到**%以上。
9、农民知识化。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要达到**年。现有劳动力每年参加农业科技培训的时间不少于**天,每三年参加一次系统非农就业培训,**%以上的适龄农民要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的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
1*、精神文明系列化。建立一条文明街、一处文体广场(文化大院)、一处图书阅览室(小康电子书屋)、一处文体娱乐室,完善健身器材、娱乐设施;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健康的文体活动,组织文明户评选活动,使**%的农户达到“十星文明户”标准,村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全面提高。
三、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生产发展是物质条件,生活宽裕是具体落实,乡风文明是思想基础,村容整洁是环境氛围,管理民主是体制保障。各乡镇(街道)村要坚持既围绕总体目标全面部署,又针对薄弱环节狠抓关键;既立足当前抓住突出矛盾,又着眼长远解决根本问题。重点抓好五方面建设。
(一)大力推进物质基础建设,壮大农村现代产业。按照调整结构、增加总量、壮大财力、促进增收的思路,优化一产、提升二产、突破三产,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强力推进都市农业发展。按照“三个三分之一”布局,打好南部山区综合开发、北部特色高效农业、中部产业化经营三个攻坚战;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和“三品三创”工程(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优化农业种养结构、品质结构和市场结构;突出各类园区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引导“三资”开发农业,形成多主体建设、多元化投入格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二是强力推进农村工业发展。科学确定不同区域和各乡镇(街道)的产业发展重点,以“一区三组团”和中部乡镇为主阵地,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企业,实现第二产业集聚发展。加快镇村民营园区建设,做大配套产业,培育一批特色工业经济板块。三是强力推进农村服务业发展。以组织实施国家“万村千乡”市场试点工程为契机,加快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依托独特的泉水资源、山水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业。四是强力推进集体经济发展。立足服务村民,加快建立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和公共服务实体。充分发掘和开发土地、林地、水面、山体等资源,引进资金,引办项目,发展民营经济,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壮大集体收入。落实扶持村级发展的优惠政策,增强村级积累和发展能力。五是强力推进发展环境建设。健全项目落地建设机制,降低民营经济发展门槛,提供技术、政策、资金和服务支撑,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创业、民企发展积极扶持。
(二)大力推进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塑造新型村镇。强化城乡一体理念,按照“规划先行,财政引导,群众参与,建管并重”的思路,促进各类规划向农村扩展,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发展。一是实施科学规划。按照以人为本和“主城体现繁荣、辅城体现实力、卫星城镇体现活力”的要求,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快规划建设城镇组团。按照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指导原则和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的要求,对城中村、园区村、近郊村和远郊村分类指导,规划建设不同风格、不同品位的农村新型村居。城中村、园区村和城镇组团驻地村,要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和公寓式安置为目标进行改造,引导农民由分散居住向适度聚居发展,由生产生活区域交叉向村庄功能分区明显转变;近郊村,逐步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聚;远郊村,有计划地推动轮换新建、分区建设。同时,按照农户自愿、规模适度、合理集聚、梯度缩并和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逐步撤并小型村,整理空心村,缩减自然村,搬迁偏远村,形成梯次合理的农村居住点布局。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村街村道硬化工程、村庄绿化工程、道路亮化工程、宽带信息网络延伸工程、通客车工程,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抓好“三改三清”工程(即改水、改厕、改灶,清垃圾、清污水、清废旧建筑),实行“三区分离”(即生活区与畜牧养殖区、工业小区相分离),健全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彻底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让群众喝上洁净水,用上卫生厕,普及清洁能源,呼吸新鲜空气。三是加强生态体系建设。以建设生态章丘为目标,建立健全荒山绿化、“绿色生态走廊”、沿黄生态防护林、平原林网、村镇绿化等体系。以保泉用泉为重点,强化水资源建设;以白云湖、明水稻田区和沿黄滩涂水面为重点,强化湿地保护;以农村沼气、太阳能、风能等为重点,开发新型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型镇村。四是加快文教卫生事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计划生育设施和队伍,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实施“农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对农村中小学进行标准化改造,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实施卫生院(所)改造工程,提升农村卫生院所装备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普网络队伍建设,推动城市科技、信息和文明向农村辐射。五是建立健全村庄公共设施长效管理机制。探索村民自主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途径,完善管理制度,切实解决管理资金来源问题,组织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参与公共设施运营维护与管理,健全保洁、绿化、道路养护等专职队伍,提高农村各类公共设施管护水平,巩固建设成果。
(三)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服务保障新体制。在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同时,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步伐,让公共服务更多的深入农村、惠及农民。一是建立健全劳动就业服务体系。畅通信息渠道,搭建服务载体,完善服务网络,形成上下相连、供需对接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着力实施“****”工程(每年创造新就业岗位*万个,培训农村劳动力*万人,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名,就业和劳务输出*万人),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充分就业。二是建立生产生活服务体系。依托三级为民服务中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依托现有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创新农技推广机制,采取“养事不养人”的办法,提升农村各类科技人员为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农村综合服务大院和便民超市建设,创新农村经济发展组织模式,组建民建、民管、民受益的村级综合服务组织。三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按照城乡保障项目基本相同,保障标准逐步趋同的原则,健全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促进镇村企业职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引导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完善失地农民永久补偿政策,做到失地必补、即征即补;完善农村老党员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建国前农村老党员的基本生活;高标准建设乡镇敬老院,形成以乡镇敬老院为主体的农村五保老人财政集中供养体系;落实各项优抚政策,使在乡优抚对象享受应有待遇。四是建立社会救助帮扶体系。建立助学资金,对困难家庭学生实行就读和生活补助;建立大病救助资金,对重大病残在合作医疗之外实施救助;建立应急救灾资金,确保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及时救助;建立残疾人援助资金,援助残疾人治疗、康复、就业;实施农村安居工程,解决困难家庭住房问题;逐步推行农村老年人生活补助政策,对困难家庭老人生活实行补贴。
(四)大力推进文明素质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搞好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作为重点来抓,培养新型农民,树立社会新风。一是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在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深化农民培训体制改革,完善培训网络,重点实施绿色证书、阳光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实用农业科技培训工程,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本领,加速培养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二是实施镇村干部培训工程。组织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计划”,坚持党员和农村干部轮训制度,使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成为“三农”工作的明白人、党的政策的宣讲人、致富增收的带头人。三是实施农民教育引导工程。编印《章丘市新时期农民教育读本》,搞好文体大院、老年协会、妇女协会和“五个一”阵地建设,实施“百村书库、万户书架”工程,开展“全民读书、健康创业”活动。要切实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村民以正确的观点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执行政策;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村民增强大局观念,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加强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奠定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加强文明教育,开展争创“五好家庭”和“十星文明户”活动,引导农村居民自觉接受现代文明;加强科普教育,引导农村居民破除迷信、远离邪教、移风易俗、崇尚科学;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农村居民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
(五)大力推进农村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农村和谐发展新秩序。坚持制度、阵地和组织建设相结合,党的领导与民主法治相结合,依法管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建立农村管理新架构,健全农村管理新机制。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持续抓好党的先进性建设,有效组织农村基层组织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和村支书“双强双高”活动,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延伸和党员发展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级民主选举、(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实现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三是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借鉴城市社区管理模式,通过改造整合,以新老城区为重点,率先推动村居社区化改造,创新管理服务机制,全面提高群众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水平。四是推进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平安章丘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为民服务长效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治安防范应对机制,逐步实行农村管理社区化、治安巡逻保安化、矛盾调处超前化,依法协调和维护群众利益,提高农村管理水平,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村社会新秩序。
四、把握关键,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
(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为切实加强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督促和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有关职能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成专门工作机构。实行市级领导包乡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干部包村责任制。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确定一名领导干部靠上抓。
(二)明确责任,强化工作保障。实行“市规划指导,镇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总体规划、政策制定、情况调度、督促检查和考核验收。财政、发展计划、城建、土管、环保、卫生、交通等部门要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班子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建设规划,具体组织实施各项单项工程。各乡镇(街道)要广泛发动,严密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程扎实推进。
(三)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要通过会议、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全面动员、广泛发动,深入宣传市委市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让群众真正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和深刻变革,是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要坚持典型引路,挖掘推广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让群众看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成效,以点带面,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四)加大投入,提供物质保障。市乡镇两级财政预算要优先考虑新农村建设投入,坚持用财政的钱解决农村建设、农民生活中的难事,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发展壮大农村产业,搞好农村公共服务,给予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以今年“三农”投入为基数,市财政每年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增幅要高于财政收入增幅。各乡镇(街道)、村(居)也要多方筹集资金,搞好配套,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五)深化改革,有效整合资源。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实现“三个转变”,进一步扩大对农村的覆盖面,即从全面扶持为主向支持重点村转变,从支持农业生产为主向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并重转变,从支持第一产业为主向支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深化农村投资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农村投入机制。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革,增强村级自我发展能力。深化农村经济组织方式、金融、户籍、土地流转等配套改革,让劳动、技术、知识、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在农村竞相迸发。整合项目工程,捆绑使用资金。市里每年确定的重点村定在哪里,各部门的项目资金就配套到哪里,工作力量就集中到哪里。整合政策资源。财政、城建、土管等有关部门要对涉及新农村建设的财税分成、产业扶持、规费收缴、就业培训等政策作出明确规定,该减的减,该免的免,该扶持的坚决兑现。
(六)严格步骤,强化监督考核。坚持试点先行、典型示范、有序推进,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盲目攀比,不搞形象工程。要按照调查摸底、科学规划、全面启动、稳步推进、严格考核验收的要求,确保建一个成一个。要严格质量标准,有效巩固成果,把当年验收与五年后总考核相结合,确保建设实效。各乡镇(街道)要按照《意见》要求,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要把新农村建设列为乡镇(街道)、部门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督查,严格考核,以实绩定奖惩,形成良好导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
1、经济繁荣村强民富
实施农村产业提升工程,协调三次产业发展,塑造区域产业特色,实现镇村经济活力增强,农村劳力充分就业,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富足宽裕。
1)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大幅提高,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达到*人以上,综合农业机械化率达到**%;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以上的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主要农产品全部实现产业化经营;
2)在稳定发展第一产业的基础上,一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降到*%以下;
3)**%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转到二三产业就业;
4)乡镇(街道)二三产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
5)基本化解村级债务,村集体年收入**万元以上的村(居)占到村(居)总数的**%;
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达到****元以上,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到**%以上;
7)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
8)农村城镇人口比重达到**%以上;
9)恩格尔系数小于**%,文化娱乐支出比重达到**%以上;
1*)农民居住质量指数达到**%,住房全部达到砖瓦结构标准,人均居住面积达到**平方米以上;
1*)农村人口预期寿命达到**岁。
2、社会事业发展进步
实施教育提升、文体场所建设、乡村卫生院所改貌、服务大院建设、农民健康等工程,实现基础设施健全,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服务完善,农村人口适度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提升。
1*)农村居民生活信息化程度达到**%以上;电信网络覆盖所有行政村,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电话数超过**部,数字电视实现户户通,计算机宽带网实现村村通;
1*)全面普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新增劳动力职业教育,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年;
1*)镇村卫生院所达标率和设备升级完成率达到***%;
1*)村级服务大院或为民超市建有率达到***%;
1*)乡镇文体活动中心和村级文体场所健全率达到***%;
1*)合法生育率达到**%,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下,晚育率达到**%。
3、保障体系健全完善
推动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健全农村各项保障和救助体系,初步实现城乡保障项目基本同有,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
1*)农村低收入家庭实现应保尽保,人均低保标准达到****元;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特困户大病报销率达到***%;
2*)失地农民土地永久补偿覆盖率达到***%,适龄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
2*)农村五保老人全部实行财政供养;
2*)特困家庭学生享受免费**年教育,并获得生活补贴;
2*)特困家庭实行大病救助;重度残疾人员和其他无收入来源、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弱智人员家庭救助覆盖面达到***%;
2*)全面解决农村无房和危房特困户的住房问题;
2*)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岁以上的困难老人享受生活补助,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
4、生态良好环境优美
加大镇村规划力度,开展村庄综合治理,实现镇村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建设规范、设施完善、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2*)镇村详规覆盖率达到***%;
2*)对群众有搬迁愿望、具备搬迁条件的小型村进行整合,对城中村、园中村和空心村逐步进行改造;
2*)村镇绿化覆盖率达到**%以上;
2*)**%的行政村建有小康屋或公寓楼;
3*)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所有村庄主要街道全部硬化;
3*)所有村庄主干街道和公共场所全部安装节能型路灯;
3*)自来水入村率达到***%,入户率达到**%,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3*)逐步健全完善村庄供水、排水体系,有条件的村实现雨污分流;
3*)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达到***%,农村“四害”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
3*)万元农业GDp用水量下降到****立方米以下,村民普遍使用秸杆气化气、液化气、沼气、太阳能、电能等清洁能源的行政村占到**%。
5、乡风文明民主和谐
健全农村基层组织、民主管理、农民教育、治安防范、矛盾调处、为民服务等体系,实现村级组织团结协调,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干群关系融洽和谐,邻里友好和睦,社会安定有序,民风健康文明。
3*)全市**%的镇村党组织达到“五个好”标准,村党组织书记与村主任“一人兼”比例达到**%,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到**%;
3*)**%的村达到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标准;
3*)村民对村级管理的满意度达到**%以上;
3*)治安巡逻、矛盾调处、为民服务三支队伍健全率达到***%,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到**%,农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达到**%以上;
4*)**%的村建成文明和谐村,**%的村达到市级以上文明村标准,**%以上的农户为“十星文明户”或“文明信用户”。
第三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7年中减少了1亿亩,人均下降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3,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7∶1扩大到3.23∶1;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nbs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一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县城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建制镇为重点,健全小城镇的居住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小城镇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正确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流动和到城镇就业,注重发挥小城镇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二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就地转移;三要组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利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如防止拖欠工资,改善劳动环境,保障农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取消所有歧视性和限制政策。在长期内,要竭尽全力搞好农村教育事业,一则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使更多的农民子弟尽快通过高考升学实现高层次的转移;二则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合格的技工型人才,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第二层次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
3、实现由“剥夺农业”向“扶持农业”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最大限度地支持和保护我国农业生产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80年代每年从农业部门净转出资金平均达1400亿元,比同期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出多10倍。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应尽快由“剥夺农业”向“扶持农业”宏观经济政策转变,采取必要的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调动和引导社会资源流向农业及其相关产业部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社会化农业利益补偿机制,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稳定农业生产。同时,必须按照国际规则对我国农业适度保护,应大力实施属于间接转化为农民收入的“绿箱”政策,包括政府的公共性服务、作物保护与收入安全计划、环境保护、贫困地区援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大江大河治理、防护林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技推广、检疫防疫、质量检测、市场信息等产前中产后服务;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增加农业科研投资,加速农业科技进步。国家投资逐步集中于农业基础研究和公益性项目,尤其是动植物品种资源和转基因工程研究,以保证充足的农业技术储备。
4、加快农村通讯及信息设施建设,实现全国农产品信息联网
目前,许多地区的农民和地方政府都已认识到:调整农业结构,种植或养殖养市场上畅销的农畜产品,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但具体到某个地区、某个农户、每个地块,到底应该种什么、养什么,群众往往束手无策。其根本原因是人们缺乏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及农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消费心理等信息的发展变化方面的了解,缺乏有关方面的数据和资料及其分析和判断。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加快农村通讯及信息设施建设,特别是互联网的建设,通过互联网搜集现代农业科技和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变动趋势的信息,建立相应的预测预报系统,定期向农民发布相关的信息,真正使农民的农业生产与国内外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使农产品的生产更好地适应国内外市场的消费需要。
5、保护环境,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要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工作,加大林业综合开发力度,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坚持资源合理开发与节约并重,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加快生态示范县建设,积极推广沼气、节柴灶、太阳能,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狠抓污染源治理,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加强执法监督,巩固达标成果,为广大农村长远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条件。
6、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一是尽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法规。这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功能就是稳定农村社会和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缓和农村的各种社会矛盾,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能依法有序地进行,为农村人口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二是多渠道筹措农村统筹基金及养老基金。采取国家出大头、地方拨一点、农民自己出一点方式,将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带入实质性运行轨道,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生存状况,使城乡更加协调发展。三是对农村统筹基金及养老基金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及使用。
7、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二是狠抓农村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培育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充分利用骨干培训、新闻媒体、法律工作者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办事和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的能力。三是实行村民自治,规范建章立制。按照“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让群众自我教育,干部自我约束。以村务大事民主决策制度为突破口,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从而提高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行使法律法规赋予的民主权利,制定出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四是加强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稳定。要加大对农村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打击力度。要齐抓共管,共创共建,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搞好农村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稳定。五是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开展各项积极向上的群众评比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8、加强
争实惠,始终为农民群众的利益着想。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要始终以代表先进文化为己任,积极倡导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并身体力行,在农民群众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此外,农村基层党支部也要积极发挥作用,努力成为实践“三个代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6页)的领导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真正成为实践“三个代表”、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核心,就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运行规律,改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手段。现在,在个别农村出现的党支部凝聚力、影响力、号召力下降的问题,主要是自身领导方式和工作业绩与形势的发展和农民的要求不适应造成的。因此,农村基层党支部,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集体经济、带领农民致富上来,把单纯的行政领导转移到既领导又提供服务上来,把对普通党员的简单说教转移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上来,切实把农村党支部建设成为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首先要扎实开展好村级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党员加强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等活动为载体,教育广大农村党员进一步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和信心。同时在教育方法上注意增强针对性和适应性,注意贴近实际。一方面通过农村典型事例和党员身边的巨大变化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教育,大力弘扬共产主义的先进思想。另一方面要在了解、分析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谈心活动、板报宣传、外出参观、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从素质教育入手,有针对性地强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把解决干部中的思想问题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保持经常化。其次,要组织广大农村党员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引导党员按照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办事。要让广大党员了解市场经济的特点、遵循的原则及主要特征,要学会研究市场、熟悉市场乃至驾驭市场,根据市场供求关系从事经营活动。要教育党员认清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信誉经济,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守法经营,平等竞争,靠信誉、靠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效率求发展。第三,要积极开展党员自我教育。如采取组织党员开展宗旨教育、开展农民种养致富能手大赛等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增强党性观念,通过学科学、用科学,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武装自己,在勤劳致富、“二次创业”、农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第四,要不断壮大和纯洁农村党员队伍。党章中明确规定:共产党员要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因此,要注意对那些通过诚实劳动富裕起来后,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农民先进分子,主动关心,热情帮助,吸收他们加入党组织,使这些致富能手在党组织中更好地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要通过民主评议活动,对那些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发挥模范作用、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及时作出组织处理,以进一步纯洁党的队伍。
总之,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积极发挥农村党员的先进性,为农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6页)奠定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第四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7年中减少了1亿亩,人均下降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3,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7∶1扩大到3.23∶1;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发展期间以来,我区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4年,我区农业增加值由达到67.2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90.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0元。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林业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县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农田土地的改造力度,使一些中低产田得以改良,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区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电化教育设施投入成为各地农村投资的重点。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虽然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乡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有下列因素制约着我区农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一)人多地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我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区,农民收入近80%来自农业。近年来,虽然
第五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我们做好今后几年“三农”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正确认识“十五”期间我县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今后所面临的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民主重视“三农”工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全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五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概括地说:农村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一)、农村改革迈出历史性步伐。“十五”时期,我县实施了具有里程碑式的三大改革。
1、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从2000年我县在全省率先推进了农村税费改革,当年取消了村提留乡统筹及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了生猪屠宰税和农林特产税,取消了统一规定的农村积累工和义务工制度。2001年开始实施第一轮农村税费改革,全县农民负担总额较2000年减少5250万元,下降36。2003年,按照“四个不变”、“三个降低”,调减农民负担,全年农民负担8911.5万元,较上年减少946万元,下降7.2。2004年,进行新一轮税费改革,调减农业税3个百分点,将农业税从7降为4,同时取消了二三产业交积累,全县农民负担总额4817.9万元,较上年减少4093.6万元,下降45.94。2005年农业税全面免征,持续了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宣告终结。
2、实施镇村机构改革。为搞好农村税费改革的配套改革,从2001年开始,全县实行了乡镇、村组行政区划调整,乡镇由30个合并为14个,行政村有427个合并为250个(含农村居委会),5108个村民小组合并为2909个。2004年开展了村级核编定员、竞争上岗工作,全县共精简村组干部2819人,使村组干部已降到1735人,村平6.6人,精简率达到62.3。
3、搞好农业服务体系改革。今年对全县镇级农技推广和农经服务体系进行了综合改革。全县农技、农经、水产、畜牧、林蚕、农机六大镇级农业农经服务机构,经改革综合设置为两个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和一个区域站(水产技术指导站)。核定上岗名额270名(含植物检疫人员、动物检疫防疫监督员30名),县保留聘用人员名额60名,合计330名,上岗率39.5。
“三大改革”,放开了农民的手脚,让农民得到了实惠,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改善了党群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仅全面免征农业税及附加,还对农民发展生产进行直接补贴。全县2005年实行粮食直补、良种直补和农机补贴累计达415万元,更大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五”期间我县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农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及城乡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5030元,人均增加628元,增长14.3。“十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9.03。“十五”期间农村经济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特色农业不断做优。农业效益不断提高。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围绕品种调优,效益调高,传统产业调大的思路,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水稻、水生蔬菜、水产、水禽“四水”特色更特。常年水稻种植面积71万亩,以荷藕、慈菇为主的水生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以地方“六小”品种和“宝应湖”大闸蟹为特色的水产养殖面积51万亩;以鹅、鸭养殖为主的水禽近1000万只,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东有藕慈、西有特水、南有棉经、北有瓜菜、中有畜禽的区域化种养格局进一步显现,农业效益不断提高,拉动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断增大。
2、劳务经济不断增速。坚持将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核心工作来抓,成立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办公室,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与输出台帐,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成立劳务中介组织和县职介中心,开拓劳务市场,搞好典型引导,有序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至2005年,全县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7.6万人,较2000年增加近12万人,年均增加2.4万人,农民非农产业就业率已达66。
3、生态农业不断做亮。坚持实施生态县发展战略,以发展有机农业为着力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三品”农业基地比重不断提高,种植业已达45.4,畜禽业达35,水产业达60。2003年,编制了《宝应县有机产业发展规划》,建成了有机稻米、有机藕、有机蟹、有机食品专用肥四大有机基地。2004年被列为国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试验性地开展30个基地建设工作,总面积达5.6万亩,涵盖粮食、水产、畜禽、蔬菜、瓜果等五大类12个品种;与科研部门合作,结合宝应的生产实际,制定了有机稻米、有
机蟹、有机藕等12个有机产品操作规程,其中5个成为省标。今年7月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创建国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验收组验收。
4、品牌农业不断叫响。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抓好农业品牌创建,至2004年全县农产品商标已有115个,其中“三品”品牌45个(有机食品4个,绿色食品8个,无公害农产品33个)。尤其在荷藕产业品牌创建方面成效显著,全县以荷藕加工为主的混合蔬菜,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国家,日本市场藕制品70来自我县。2004年6月,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荷藕原产地域保护。
5、“龙型”产业不断做强。通过政策扶持,引导“三资”投入,培植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形成15家农产品龙头企业,其中1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成为省市重点农产品龙头企业,荷仙集团2003年成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兴办了兴泰农牧生猪产业化、宝泰米业产业化、维盛板业、纺纱起毛布等加工项目,推进了粮油、藕菜、棉花、林木、畜禽水产五大产业的发展。到年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达85个,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三)农村面貌发生显著的变化。
“十五”以来,我县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力度,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农村面貌。
1、农村实事工程稳步推进。2001年至2005年,全县支农投入累计万元。2003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兴办农村公路建设、改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草危房改造、农村税费改革等“八件实事”。至2005年,全县累计共建成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751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自实施农村改水攻坚三年以来,截止目前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达14.1万人。已全面实施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县覆盖率在85以上。全县改造农村草危房达1446户,低保工作做到应保尽保,截止今年年底,全县农村低保共有3907户、9395人,年实发保障金406万元,比上年增发250万元。
2、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四年来尤其是2003年洪涝灾害袭击后,对水毁工程的修复,农田水利投入不断增加。五年累计农田水利投入2亿元,农业综合开发投入3691.17万元,完成水利土方5289.3万方,改造中低产田10.1万亩,建设吨粮田11万亩,防汛抗旱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2,农机总动力达34万千瓦,分别较2000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和2.36万千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3.28万亩。农业利用“三资”有效地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开发,全县累计实施农业“三资”项目457个,总投资达12.5亿元,投资到账9亿元;引进实施农业外资项目15个,总投资3500万美元,投资到账2003万美元。通过引导客商带品种、带技术、带资金,建立农业园区,全县已经形成了“一区五园”<江苏省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江苏省渔业(宝应)科技示范园、正润生态园、莲藕生态观光园、金玫瑰园、金禾西瓜示范园>为主的农业园区格局。
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常抓不懈。近年来,我县把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把普及科技知识、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抓好载体建设,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环境综合整治、“双文明”共建等各项活动。与此同时,还大力发展农村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但从我县现状来看,一是经济总量规模小,镇村经济发展不快,村与村差距大,镇村债务还较重,农村面貌变化不快,脏乱差现象十分突出;二是农业生产水平不平衡,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业基础设施差,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三是农民收入水平低,文化素质低,就业技能差,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不高。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
当前我们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而奋斗,而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在建设农村、难点在富裕农民。当前,我们存在“两个反差”: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与农民收入增长较慢的反差、城市面貌变化很大与农村面貌变化较慢的反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千百万农民,把他们带入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而且是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总体上加快小康和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我们还要看到,我国人口多,农村人口比重大,即使将来城市化率达到50、60,仍有几亿人居住在农村,必须建设新农村,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和进步。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各地各部门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解不断加深,一个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社会氛围正在逐步形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较好的思想基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近几年对解决“三农”问题的财力、物力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干部和群众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了艰苦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很大成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扎实的工作基础。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涵盖了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四位一体,有很强的综合性。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五中全会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实际上指明了新农村的目标要求。
生产发展,主要是指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要稳步发展,做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收入和绿色生态环保几方面的统一。
生活宽裕,主要是指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农民的收入逐步提高,衣食住行的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上升,生活条件更好,城乡差别缩小。
乡风文明,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的需求。
村容整洁,主要是指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秩序稳定,村容村貌整洁。
管理民主,主要是指在农村党支部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这“五句话”的目标要求,既源于实际,又指导实际,既来自群众,又造福群众,它同我党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相一致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属物质文明建设范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属精神文明建设范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管理民主,属政治文明建设范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历史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持之以恒。首要的是认清它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提高建设的自觉性。它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战略的新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阶段深化农村改革的新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三、结合我县实际,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着力在“新”字上下功夫。把全县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又不过于繁琐的措施,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类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不搞一个模式,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防止形式主义。因此,我们要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为根本;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基础;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方向;以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业增长方式为手段;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以全面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主要任务。重点要做到“五新”:
1、发展壮大新产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就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而现代农业建设必须以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支撑,这是富民兴镇强县、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根本之所在。一要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充分发挥我县县属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紧紧围绕工业主导产业和六大特色行业发展农村工业,加强产品配套衔接,促进城市工业和产业链条向农村延伸。结合“十一五”时期工业布局调整,认真做好农村工业发展的规划布局。进一步加快县“两区四园”开发和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县城经济圈,带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积极引导各类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实现集群化发展,避免“小散低弱”现象。二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发展农业必须改变传统生产模式,积极引入新观念、新思路。加快建设富民经济小区和现代农业园区,采取政府指导、企业运作、多元投入、农民参与的方式,加速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有机农业,尤其是着力培育一批牵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名优产品和优势产业。加大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三要全面搞活农产品流通。适应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积极发展现代物流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大力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四是着力寻求农民增收的途径。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广开农民增收渠道,在更大范围内寻找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通过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走内部挖潜增收;要靠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龙头企业,实现二次分配,增加农民收入;要靠农业国际化、知识化和信息化提高我县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的份额,让农民在国内外市场中多赚钱;要靠工业化、城镇化减少和分流农业人口,为农民提供各种社会保障;要靠我国强农惠农政策,让农民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提高农民从国民经济的二次分配、各种补贴和税费减免中增加收入。
2、规划建设新村镇,改善农村物质条件。切实加强乡村规划,改善村容村貌,既是改变农村长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新农村的环境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包括新房屋、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五个方面,比较直观的是前面三个。一要规划先行。把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全县总体规划建设和管理体系,使城镇社区与农村村落、居住区与畜禽饲养加工区、工业园区与农产品基地、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特别是城市功能拓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步进行规划布局,统筹加以推进。在完善城镇总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快编制和建立县城、中心镇、中心村等系列规划体系,努力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协调发展的城镇及村镇发展格局。自然村庄的密度规划要掌握在耕作半径三里路以内,人口在800人以上为宜,这样各种设施配套最经济合理。村庄风格要体现“古有古的风格、乡有乡的味道”,本身就是特色明显的村庄,不仅要保留还要加强保护,沿运、东荡的村庄面貌不能千篇一律。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规划的权威性、统一性和导向性。二要因地制宜。近城远郊情况各有不同,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对位于城区的“城中村”,实行撤村建居、撤乡建街,建成城市新型社区,全面实现城市化;对城乡集合部规模较小的村庄,通过土地整理置换、异地腾迁等办法,按照城市住宅标准建设农民新村,实行市民化管理;对远郊规模较小的村庄,推动其逐步向乡镇和交通便捷的地区集中,逐步减少自然村,扩大小城镇规模;对新一轮规划保留的村庄,积极开展以“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河道、清路障、改水、改厕、改圈)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使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三要夯实基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要从城市向农村扩展,加强村镇公共设施和公益设施的建设投入,使农民尽可能多地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与城市居民共享现代文明。加强村镇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环村林、环宅林,加快村外畜牧小区建设,大力整治河流污染,切实改善供水设施和条件,努力营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建立健全新组织,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快形成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市场体制,用市场机制和办法有效组织农民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激发广大农民走向市场、自主创业的内在动力。加快改造提升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推广股份合作制,逐步把传统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成社区型股份合作制公司,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新型经济实体,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将全县农村所有集体经济组织都改造成新型经济实体。加大基层站所事业单位的改革,不断转变职能、完善服务功能,建设更多为农民服务的新组织。创新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模式,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优势互补、便于管理的原则,积极探索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协会上的组织形式,把党组织活动和协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二者良性互动。
4、培养造就新农民,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努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造就一大批具有一定专业技能、较高思想道德水平和良好守法素养的新型农民,这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一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二要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增强农民致富本领;三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四要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农民素质修养。
5、建设树立新作风,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要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亲民、爱民、富民”为目标,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人民群众、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水平,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全面改善,党风政风焕然一新。要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选好配强乡镇、村领导班子,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着力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村务公开等制度,深入开展民主管理示范活动,保障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提高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水平,不断激发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