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安镇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实践、问题与建议

时间:2019-05-12 19:38: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富安镇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实践、问题与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富安镇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实践、问题与建议》。

第一篇:富安镇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实践、问题与建议

富安镇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实践、问题与建议

东台市富安镇成人教育中心校 周克月

摘要: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农民教育培训是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实现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的目标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新农民培训 需求 实践 建议

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富安镇坚持“政府推动、自主择业、因地制宜、搞好服务”的原则,大规模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深入调查,了解农民的培训需求

(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目前在我镇农村从业人员中,文盲、半文盲占3%,小学文化程度为16%,初中文化程度占46%,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为32%,大专及以上占3%。因此,我镇农民文化素质平均文化素质还相对较低。

(二)农业科技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要求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必须要掌握现代农业科技。从调查结果看,农民中很了解相关农业科技信息的仅占总数的1.0%,选择“了解”也只有39.1%,与此相对的选择“不了解”和“根本不知道”的比例达到33.7%以及5.1%,另有21.1%的调查对象表示科技信息对他们来说无所谓,三者合计达到59.9%。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目前我镇农民的农业科技信息处于较为缺乏的状态。在关于实用农业生产技术的掌握情况方面,有61.1%的农民认为自己缺乏一些实用生产技术,只有38.4%的农民认为自己缺乏实用生产技术。

(三)市场适应能力亟待增强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民要有开放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能够敏锐地把握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以获得较高的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从调查对象对市场行情和信息了解的程度来看,仅有6.6%的留守农民能够很及时的了解市场行情和信息,41.0%的留守农民能够较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和信息,然而仍然有36.5%和16.0%的调查对象选择不及时以及很少了解。调查表明,目前农民的市场观念和信息观念比较淡薄,不少农民不能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分析市场行情以及把握市场动态,从而难以适应市场竞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收入。

二、积极探索,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

㈠、创新领导体制——党政统筹、部门参与、基层落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决策系统。镇党委、政府成立了分管副镇长任组长、14个直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成人教育中心,具体负责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统筹安排、组织指导、综合协调和检查督办等日常工作。每年召开领导小组会议1—2次,研究部署重大问题,讨论决定年度工作方案和补贴政策。二是加强部门配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镇成人教育中心切实履行办公室职责,在实施年度工作方案中,经常召开有关成员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任务,协调处理问题。三是强化基层落实,实行目标管理制度。年初,由领导小组将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任务下达到各村,实行百分制考核办法,并纳入镇对村组的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占考核目标的1%。

㈡、创新政策体系——制定政策、保障经费、广泛发动。一是制定年度方案。每年年初,由办公室在总结上年工作经验和充分征求各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当年全镇农业农村工作大局,制定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领导机构、部门职责、培训内容、目标任务、经费预算和保障措施等相关政策。二是保障经费投入。根据年度培训内容和目标,采用政府补贴一点、上级争取一点、学校拿出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办学需要。三是广泛宣传发动。将年度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有关政策,特别是农民非常关注的培训内容、补助对象、补助标准、补助审批发放程序等内容,通过公告、信函等形式发放到农民手中,让培训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各成员单位和乡镇村组认真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自觉参加教育培训的热情。

㈢、创新培训内容——职业技能培训、企业用工岗前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我镇坚持贴近产业、贴近农民的理念,面向农村和城镇两个市场,围绕着力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发展现代农业能力、自主创业能力,不断创新培训内容,突出开展了四种类型培训:一是职业技能培训。面向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以需求定培训,以培训促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向城镇转移。每年根据市场需求确定2-3个市场需求的重点专业,参加培训的农民可以获得不同的补助培训费和生活补助费。近2年来,共招生171人,转移就业率达90%。二是企业用工岗前培训。对镇内新开工企业招录20人以上农民工进行短期岗前培训的,既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就业,也改善了招商引资环境,深受企业欢迎。三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以新农村示范村、现代农业产业村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重点,在调研农民培训意愿的基础上,确定每个村(合作社)开展培训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时间,由镇成人校、农技站、蚕桑站、兽医站等部门组织有关专家严格按照日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逐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使受训村(合作社)的农村劳动力掌握1-2门科学种养技术。四是农民创业培训。2009年,针对金融危机引起返乡农民工增多的情况,将原来的企业用工岗前培训项目更改为农民创业培训。主要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新加入或有意加入合作组织并有创业意愿的农民进行为期5—7天的包括电脑信息技术、种养技术等内容的创业培训,引导农民就近就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㈣、创新培训方式——按需培训,视频教学,信息服务,专家咨询,现场指导,科技下乡。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不同需求,我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方便农民学习,确保培训效果,努力做到真正让农民满意。一是按需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以促进农民转移就业为目标,坚持异地与本地就业相结合,推荐就业与自主择业相结合,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什么企业有前景,就为他们培训,大力开展委托培训、订向培训和订单培训。二是视频教学。专家讲师团的专家、教授、田秀才、土专家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制作了PPT演示文稿,自带笔记本电脑,利用培训课堂的投影仪等设备,进行生动形象的视频教学,再配合现场答疑,让农民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技术。三是现场指导。近年来我镇先后聘请12位专家教授或科技人员重点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农村种、养大户进行上门现场指导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创业中的技术难题。今年以来,专家们已出动3次,深入到6个村,对120户农户提供了创业指导服务。四是科技下乡。我镇新型农民培训办公室每年开展科技下乡活动1-2次,制作宣传展板,出动宣传车在镇内进行巡展;向农民赠送实用技术培训资料近万份;聘请专家举办知识讲座和现场接受农民咨询。

㈤、创新培训体系——整合资源,完善网络,强化基础。近年来,我镇整合了镇内农民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完善了镇、村两级农民教育培训网络,形成了以乡镇成人文化学校和村级教学点为基础,以各类社会力量办学培训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用工企业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为补充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为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搭建了平台。目前全镇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省重点)、村民学校22所,各类社会力量办学培训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用工企业近200家。

三、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农民教育培训是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的根本途径。影响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因素很多,针对我镇农民的基本素质以及培训需求状况,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的目标,在当前农民培训工作中,需要构建农民分类培训体系、创新农民培训工作机制以及完善农民整体培训体系。

(一)从农民自身出发满足农民实际需要,分类培训

1、农民的主体——妇女和老人的培训。随着劳动力向非农就业转移,农业劳动力妇女化和老龄化的倾向日趋严重,妇女和老人逐渐成为农业劳动力的主体。针对这部分农民的培训应根据农民需要进行培训,农民需要做什么就培训什么,培训方式应该以示范为主,主要靠示范带动的办法帮助农民掌握农业科技。在生产关键环节技术人员可以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和咨询,来推动农业技术的普及。

2、农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农业致富带头人主要从事专业农业生产,对农业科学知识需求旺盛,对培训的需求层次较高,对农业大户进行培训,要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需要,广泛地开展形式多样方便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骨干农民。

3、非农产业工人的培训。要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输出地和输入地的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和现代法制意识、社会心理素质的培养,使之适应现代产业结构转变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4、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人员的培训。为了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对“农家店”店主、农村经纪人、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带头人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普及法律知识,掌握经营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具有市场观念、法律意识、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经营管理队伍,使之成为广大农民联系市场、走向社会的桥梁和纽带。

5、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骨干的培训。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骨干的培训主要包括先进的合作理念、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营管理、社员民主参与能力等管理知识,也包括农产品市场营销基础、市场信息采集与分析、建立客户与谈判定约等市场经济知识等。

(二)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创新农民培训工作机制

农民培训机制的建立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它的实施涉及组织、人事、财政、农业、教育、科技等许多部门,必须按照系统性、有机协调的原则,促进农民培训机制形成最大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在具体做法上,首先,需要整合培训的师资资源,对涉农科技部门、学校师资资源按照农民培训工作的具体规划进行统一整合;其次,需要进一步整合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管理机制,建立目标责任制,充分调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并按照市场竞争原则,以招标的方式确定培训机构。

在培训内容上,可以按照产业发展的要求,对农民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培训,包括品种选择、生产技术管理以及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在培训方法上,可以根据农民素质的层次不同,采取集中式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针对农民自身以及生产、工作的特点,采取“干中学”、“学徒式”等形式,实行开放式培训,促进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形成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培训体系。

(三)坚持农科教结合模式,完善新型农民整体教育体系

立足“农村”特色,办好乡镇成人教育学校,依靠农业、科技等部门,办好各级培训,辐射延伸落实到农户,形成以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加快建立教育培训服务体系是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技术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服务要以农民致富为宗旨,以乡镇成人教育学校为支撑,开设科技咨询服务门市,组织科技服务队伍。要依据农民的需要,围绕技术教育项目的内容,拓宽服务领域,把服务由教育领域延伸到生产领域,向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技术信息、市场信息,深入田间地头具体指导生产、经营管理,为农民提供良种、化肥及农机具,帮助疏通销售渠道,提供销售信息,解决销售难题,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体系。

第二篇:东海县安峰镇农民培训造就新型农民

农民培训造就新型农民

东海县安峰镇人民政府

今年安峰镇农民培训工程农民720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420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6230人、农民创业培训210人、农民科技示范培训340人。自2005年农民培训列入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以来,全镇已累计培训农民3.6万人。今年培训重点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等为主体,提高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机构培训、农民受益”的要求,实行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务工培训与务农培训相结合、普及性培训与提升性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推行模块化教学,全面提高农民培训的满意度。

面向现代农业、农村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从业人员开展的阳光工程培训,对在农村有创业愿望并有创业基础的人员开展农民创业培训,上级财政补贴到人头,这些补贴不是发放现金,而是由培训基地对农民进行免费培训。

把加强农民技术培训作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主要手段。全镇农民培训累计培训710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420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6230人、农民创业培训110人、农民科技示范培训340人。农民培训工程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技支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培训切实提高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素质和领办合作社能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阳光工程以城镇用工需求为目标开展培训,促进了农民转移就业。

依托农民培训工程的创业培训,一批有创业愿望和基础的农民实现了创业梦想,成为创业带头人。据统计,今年全镇共有135名农民经培训后实现了自主创业和回乡创业,创办企业和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95个,带动3000余人就业。

目前,镇政府已组织农技站的种植、畜牧、水产、林果、农机等农业技术人员,根据产业特点和农业生产需要,进村入户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培训;以小麦、蔬菜冬春管理、畜禽饲养管理等科技服务为重点,为农民提供政策、科技、信息等服务。同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大学生村官和驻村干部,采取分片包干、联户指导、以点带面的方法,组建持续稳定、技术过硬的科技下乡服务队伍,探索建立农业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切实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农民培训问题及建议

一、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级各部门都非常重视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培训,相应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活动,通过这些教育培训活动也有效的增长了农民见识,提高了农民素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县在对农民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的认真研究探讨和解决,主要表现在:

1、农民自身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文化素质偏低。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不仅阻碍或影响当地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使得在外出就业时劳动技能差、待遇低、工作稳定性差。随着我县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农村富余劳动力所剩不多,在家留守的绝大部分是老人、中年妇女以及上学的孩子,他们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绝大多数缺少必需的技能,自主创业能力不强。同时,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他们对新兴的农业科技、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缺乏接纳、吸收能力,导致农民教育培训难度加大。相当一部分农民只看眼前利益,轻视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认为学习技术耽误生产,增加额外开销,搞生产多少能挣点钱。这种短期行为扼杀了获取知识技能的欲望,严重阻碍了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二是思想意识保守、安于现状。相当一部分已就业农民虽有培训愿望,但同时他们只看眼前利益,存在“小富即安”思想,轻视对科学文化和技术技能的学习,认为学习技术耽误生产,普遍存在既想致富又不同程度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把农副产品的销售、价格的提高、市场风险的规避都寄希望于政府,市场观念、市场意识非常

淡泊。三是自身封闭意识。部分农民不愿意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信息,整天囿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视野狭窄,以“小家”为中心,得过且过,既不主动了解政策、学习政策、研究政策,运用政策来引导农业生产,也不愿学习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2、培训方面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政府热,农民不热,农民由于受文化知识基础、家庭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和年龄等因素的制约,对培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还远远不够,加上对政府的信任度不够,对培训效果还是持怀疑、观望态度,难以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二是投入不足,培训开展难。在农民教育培训经费投入问题上,由于财力有限,很难划拨出大量经费来开展,各相关职能部门虽然都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甚至划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活动,但限于工作经费有限,很难划拨出较多的专项经费来开展。当前各镇的财力情况不同,培训经费投入也千差万别,这严重影响了农民教育培训活动的顺利实施。三是师资力量薄弱。现有的农民教育培训师资有的是从高校请来的专家,有的是从农村推选出来的“土专家”,但主要是各相关部门职能科室的工作人员,由于各部门工作人员有限,很难抽调出较多的工作人员,农民教育培训所需要的大量师资很难得到保障,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就更得不到保证。教师的知识层次、理论水平参差不齐,而且都是兼职的,因而更换频繁,时常出现“空堂断档”现象,培训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极大的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二、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与思考

1、成立新型农民教育培训领导机构。针对现在培训机构分散的问题,应当成立相应的农民教育培训行政领导机构,可考虑成立农民教育培训领导小组,组长可由县主要领导担任,主要负责教育培训项目的全面领导协调工作;建立培训指导小组,组长可由农业局主要领导担任,主要负责保障、监督、搭桥、协调、督促、培训等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可由农广校及农业局各相关部门职能科室的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负责项目实施的日常管理工作。

2、大力宣传政策,实施激励机制。要深入乡村做好宣传工作,向农民讲清务工与务农的区别,讲清科技致富、科技兴农的重要性,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台等媒体,大力宣传科技致富、自主创新致富的先进典型,让农民逐渐主动接受培训,参与培训。另外,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对经过培训取得“农函大”结业证书,在农业项目贷款、土地流转承包等方面给与政策性倾斜,对一些特别优秀的学员,可以聘任为村级农技指导员,并给与相应的资金补助,实行培训、考核、聘用、待遇相统一的政策,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3、建立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目前,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科学技能、实用技术等内容,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长期有效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就必须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对此,建议政府出台相应的措施,统筹宣传、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行业、各部门的现有资源,组建培训实施机构。一是成立专家组。成员包括农广校常务副校长、植保站站长、土肥站站长等组成。二是成立师资团。师资团由农广校、农技站、植保站、土肥站等相关的技术骨干和各镇的技术人员组成,使农民教

育培训真正的形成合力,共同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

4、增加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教给农民先进的生产技术很受农民群众的欢迎。调查了解,农民对于教育培训的需求十分的迫切,他们都希望能多学技术,多学本领。对此,政府应高度重视,加大对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财政资金支持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不断增加投入,要坚持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农民教育培训活动的经费投入,建立长期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农民教育培训活动的顺利实施。

5、保证基层教育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而今,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活动,主要依靠的就是基层的技术推广人员。建议尽量保证基层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同时要做好对培训教师的培养。针对部分教师存在实践知识相对匮乏,理论知识不适应眼前生产,新技术、农业政策、法律法规、市场信息等了解不够全面的问题,在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之前,应先对培训教师进行培训,培训主要可以采用:一是聘请专家、教授进行讲课;二是由本地专家组成员进行讲课。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培训教师的技术水平,拓宽技术掌握面,以保证农民教育培训的效果。

第四篇:小池镇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

小池镇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

二O一O年在县农业局领导正确领导下,在县科教股阳光办业务指导下,小池镇农技推广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就业能力这一重点,制定培训方案,强化培训措施,全面创新培训方式,较好地完成了我镇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现就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情况

1、培训目标:一是培养青年农民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新的就业观念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 二是全面提高农村青年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等,成为能够适应新世纪农业发展需要的有文化、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使他们成为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2、实施范围:围绕棉花和蔬菜种植技术分别在张东垸村、大堰村和妙乐村三村开展培训,培训农民120名。

3、对象选定:主要是有一定生产规模,科技意识较强,具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种养专业大户、农产品经纪人和科技示范户作为重点培训对象。

4、培训时间:从2010年3月开始,2010年12月结束,其中理论培训15次,共计105学时,技术指导15次,每次3学时,共计45学时,培训采取集中理论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结合方式进行。

二、具体做法

为了认真做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我分中心坚持将棉花、蔬菜生产关键技术教给农民、教会农民的原则,兼顾“农民点菜、专家下厨”对口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集中培训与分户指导相结合方式培训,切实提高了培训素质和培训效果,让农民满意,按时完成了培训任务,达到培训效果。

1、落实项目村和培训教师:新型农民培训除了教会农民一定的生产实用技术和创业精神及经营理念外,更重要的是达到示范一村、带动一片的目的。为此,我们选定了种植水平较好、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的张东垸村和大堰村作为棉花培训项目村; 妙乐村是一个有较好的蔬菜种植基础,尤为重要借助妙乐寺品牌效应,打造一个集休闲观光、生态环境、节能高效于一体的蔬菜生产重点示范村; 在教师选定上要求具有较好专业水平且热爱农技推广、有一定传授能力的技术员作为培训教师,三名培训教师一名为副高职称,两名农艺师,完全满足了教学任务。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分别建立了项目村培训制度,学员学习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及考核制度; 培训教师的备课、授课制度;从而达到及时开班,扎实培训,使课程安排与教学进度一致,理论培训与实践指导结合,保证了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3、建立督导和表彰奖励机制。为加强对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领导,镇农办成立了新型农民培训督导小组,对各项目村开展的情况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督办,及时表彰奖励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中成绩显著先进教师和个人,工作不到位的村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4、狠抓教学管理,提高培训质量。以人为本,办学为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培训目标,保证学员转移后的稳定就业。根据农村生产季节,我们在教学上采取灵活的方法,集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农闲时集中培训农忙时分批培训。不管采取任何培训方式,要保证培训学员的学习时间达到文件的规定要求,圆满完成培训工作。

5、办好示范基地,促进示范带动。在三个项目村各办了一个30亩高产示范基地,制订了生产目标和示范带动户,各村班长为基地负责人,教师为技术负责人,大力开展生产竞赛活动,通过一年的生产实际,有力地将理念技术转化了生产成果,达到了示范一村,带动一片的效果;同时完善了有关培训方面的档案资料,及时上报了培训信息资料和数据。

三、培训成效

通过一年的培训,加上高产示范基地的推动,主要取得以下几点成绩:

1、取到了示范带动效果。张东垸村四组今年棉花亩籽棉产量580斤,较周边农户增产120斤,增收600元,有力地推动了王埠片万亩棉花向标准化生产方向迈进;妙乐村吕祥胜今年小白菜连作亩年纯收2.6万斤,极大地调动该村农户蔬菜种植积极性。

2、学员学会了一技之长。通过一年的培训指导,大多数学员都掌握了如棉花、蔬菜的专业生产技术,如大堰村的棉花化调技术一直

是该村生产盲点,通过培训农民学员基本上掌握了该技术,在棉花生产上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达到增产增收目的。通过我们对比调查,项目村的学员与非学员相比,棉花亩增产8.6%,亩平纯增收160元,蔬菜村亩平纯增收达1600元以上。

4、调动的农民生产积极性。通过一年的培训,加上看得见摸得着算得出的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尤其是学科学用科技促增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四、几点建议

1、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覆盖面较窄,涉及村较少。

2、新型高产高效模式未进入基层,科研单位、专家未深入生产一线,科技成果转化慢。

3、投入力度、政策扶持不大,不能形成规模。

4、产加供销体系化建设进程慢。

小池镇农技推广服务分中心 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总结

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20xx年县农委、财政、团县委组织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为扎实做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确保按质按量完成培训任务,根据岳农培组[20xx]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我们主要做了以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我们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团委、农技、财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镇农技站),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

二是明确目标,编制方案。为把此次培训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我们编制了目标任务明确,培训内容清楚的头陀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三是强化保障,严格机制。首先是政策保障到位,镇政府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动员农业技术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切实搞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切实推广各种增产、增效技术,切实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其次是技术保障到位,在师资安排上,请来了县农委的高级农艺师,保证了培训需求四是认清形势,科学定位。首先是讲清“大道理”,让农民“认”培训。其次是算好明白账,让农民“想”培训。我们近把几年全县农业受灾情况作为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一堂生动教育课。通过算账对比的办法,让农民体会到科技对增加收入的重要性。再是选准着眼点,让农民“参与”培训。根据我镇农业发展实际和农民的现实愿望,确定了分类培训、服务产业、注重实效和创新机制的思路,农民从中找到了自己渴求的培训项目后,都自觉地参与到培训中来。

五是点面结合,追求实效。我们因地、因人、因产业而宜,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了我镇最大的无性系高标准茶叶示范基地110亩。无公害高山蔬菜茭白示范基地400亩、西红柿示范基地280亩。我们按照不同培训对象、不同区域特点、不同产业发展情况,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培训办法。一是集中培训与分散辅导相结合。二是现场指导与田间示范相结合。三是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目前,全镇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4期60场(次),入户指导20xx人次,印发明白纸3000份,受训农民达4000人。在全镇9个村中选定了50户核心农户,并建立了核心农户档案。在全镇5个行政村成立了5个农民科技书屋,配置了淡水养殖、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蚕桑、果树栽培技术等书籍100余本;书屋每天都有专人值班,保证了农民随时都可以阅览科技书。

下载富安镇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实践、问题与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富安镇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实践、问题与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年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工作总结

    2011年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工作总结在县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督促下,我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

    山东新型农民创业培训 实践报告

    尊敬的领导老师; 您们新年好 首先让我自我介绍一下吧! 我是来自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杨庄村的村民王惠。从事农机维修服务十多年。在二零一二年四月份有幸在镇农技站的帮助下合......

    关于加强我市农民培训工作的建议

    关于加强我市农民培训工作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1-04-25 09:05 共浏览 160 次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民进郑州市委员会 (2009年9月)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培育一大批有文......

    塘沟镇积极培训新型农民(推荐阅读)

    塘沟镇积极培训新型农民 今年以来,江苏省沭阳县塘沟镇为推动农村文明建设,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农民队伍,对农民进行经常化、系统化培训,努力实现农民思想观念、技能......

    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实践与思考

    全面完成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主体是农民,关键也是农民。因此,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

    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实践与思考

    全面完成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主体是农民,关键也是农民。因此,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民培训的实践与意义

    摘 要:在简述国内、国外农民教育培训情况的基础上,概括介绍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民培训的基本做法,同时论述了农民培训对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重要意义,以期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推进......

    XX村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情况汇报(精选五篇)

    围绕三大产业发展 开展“两校进村”工作 ***大龙村委会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56户,总人口2639人,有劳动力1488人。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建筑建材业和个私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