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我市农民培训工作的建议
关于加强我市农民培训工作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1-04-25 09:05 共浏览
160 次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民进郑州市委员会(2009年9月)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技术支撑,近期我们组织开展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专题调研。通过实地查、召开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座谈会,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我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情况。、我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
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以政府文件形式先后出台了《2004-2010年农民、《2005~2007年郑州市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技教育培训规划》、《2006—2010年郑州市新范村农业技术培训规划》等农民教育培训的规划和指导意见,以市农业局为牵头单位的职责部门,多组织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农业广播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有效提升了我市农业的技术含量,推动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发展。‚九五‛时期以来,我市农业部门重点推进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科技入户训4.1万人;‚绿色证书‛工程培训完成30.2万人;‚科技下乡‛和‚科普宣传‛指导服务210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完成引导性培训10.2万人,技能培训5.8万人,转移就业4.7万人,获得农民技术职称的有2737人(高级农民技师60人,农民技师555人,农民技术员2122人);获的有5万人,基本满足了我市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我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投入资金贫乏,资金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发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素质,是一项公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本身就是一件难事,就是免费培训有的也很难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对农民进行技术发资料,科技人员就餐,交通等都需要资金补助。如果没有政府投入,农民培训工作是很难开展好我市对农业科技教育投入经费上来看,除了07年、0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市40万元外,其他方面基本没有投入,目前我市农民教育培训经费主要靠承担的国家、河南省农民科技目和各级农业部门提取的工作经费。据初步测算,我市农业教育培训资金缺口达3500万元。诸如重技成果项目推广、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等资金投入均很少或没有。多年来我市的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开发育培训、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植物新品种保护以及外来有害物种防治等工作发展缓慢。公益性的农事业缺少了资金投入,实际工作开展举步维艰,提高农民素质更是无从谈起。
二)农民教育培训资源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组织。我市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缺乏统一组织,各自为政散、业务交叉重叠,导致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发展不平衡,运行机制不协调,资源利用不充分,制度不、多层次的培训体系机制不健全、氛围不浓厚,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局系统现有4个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专职机构,他们是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郑州市分校(郑州市培训中心);郑州市农业机械化学校;郑州市农业科技教育中心;郑州市蔬菜科技服务中心,上述的单位有业务渠道,但缺乏办学场所;有的单位有办学场所,但业务渠道不畅;有的单位职能单一难以扩充发展。这种各自为政、财政供给形式不
一、培训资源分散、业务交叉重叠的组织架构,导率较低,效果较差。目前四个单位承担的项目或任务均很少,仅开展农村实用人才中专学历教育、术教育培训、‚致富早班车‛、‚科技下乡‛等工作,几乎都没有直接承担国家、省、市下达的农民训项目,诸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工程‛、‚科技入户示范工证书工程‛、‚农业实用人才培训‛等,农业管理干部培训、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和农业专业识更新培训工作也几乎没有开展,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严重滞后。全市统一调配衔接农业科技教育统筹发展农业科技教育工作的难度较大,难以适应新时期工作发展的需要。、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
(一)设立专项资金,健全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一项政府行为,没有经费门的支持,是很难持久的。各级财政应根据自己的财力情况和当地村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发展需要,安高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经费的支持力度,将此项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主要用于:一是实用人才年培训培养种养业能手1000名、科技带头人100名、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500名。二。设立‚中原农民精英奖‛ 100名;设立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多元化体系建设引导资金,对在新农培训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有关单位、培训机构、专业化组织、龙头企业等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三是技术服务补贴,主要用于编制、印刷教材,主导专业技术及培训内容的遴选,项目监管、宣立市级人才库和实用人才交流等费用。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投入力度,随财年增加。除财政专项资金外,应拓宽投入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农民教育培训和农开发领域,建立起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共同投入的人才开发机制。
(二)建立整合组织,加强协调管理。成立郑州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全市农民教,研究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协调职能部门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郑州市农民教育培训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由市农业局牵头,联合多部门参加,整合现有培训资源,依托郑州市农民中心,统一承担培训工作,形成一个部门牵头、多个部门参与,务实创新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发展新市)、区、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开展工作。、整合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要在市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明确对实施计划、项目、基地、教材、师资、资金、考核等八个方面的内容整合,由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办公室解任务并落实责任,出台监管细则,切实加强规范管理。如统一下达培训计划任务,严格项目资金定培训机构,统一调配专兼职教师,统一进行检查、督导和考核验收等,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训资源整合后形成八个统一,即:统一组织协调培训工作;统一制定培训实施计划;统一调配使用一调度师资力量;统一编辑出版教材;统一调拨使用培训资金;统一召开培训业务会议;统一考核。、坚持整合原则、健全各项机制。经过培训资源整合后,坚持实行统一管理,集中培训,成果资源共享的部门不能擅自组织农民培训,同时要健全完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机制。
(1)健全统一协调、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由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依托培训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形成统一组织、统一协调、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一是综合协调培训工作,二是研究解决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计划,四是审定经费预算使用计划,统筹规划制定相关政策,联席会议由领导小组主持,原则上每季度议有关事项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
(2)加强培训工作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要有制度、有措施。要建立培训台帐制制度、学员档案信息制度、季报告制度、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考核验收制度等。实际工作中,项目必须经过规划、执行、督导、检查、验收和评估等环节。各级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要逐级落实目监管。日常组织检查与督导以县区为主,市进行抽查,年底验收主要采取县区自查、市审核验收监督检查包括现场查看、随机抽查、入户调查等方法。重点对培训完成情况、制度建设情况、台帐建射带动和发展产业情况等进行综合检查。
第二篇:农民培训问题及建议
一、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级各部门都非常重视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培训,相应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活动,通过这些教育培训活动也有效的增长了农民见识,提高了农民素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县在对农民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的认真研究探讨和解决,主要表现在:
1、农民自身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文化素质偏低。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不仅阻碍或影响当地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使得在外出就业时劳动技能差、待遇低、工作稳定性差。随着我县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农村富余劳动力所剩不多,在家留守的绝大部分是老人、中年妇女以及上学的孩子,他们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绝大多数缺少必需的技能,自主创业能力不强。同时,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他们对新兴的农业科技、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缺乏接纳、吸收能力,导致农民教育培训难度加大。相当一部分农民只看眼前利益,轻视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认为学习技术耽误生产,增加额外开销,搞生产多少能挣点钱。这种短期行为扼杀了获取知识技能的欲望,严重阻碍了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二是思想意识保守、安于现状。相当一部分已就业农民虽有培训愿望,但同时他们只看眼前利益,存在“小富即安”思想,轻视对科学文化和技术技能的学习,认为学习技术耽误生产,普遍存在既想致富又不同程度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把农副产品的销售、价格的提高、市场风险的规避都寄希望于政府,市场观念、市场意识非常
淡泊。三是自身封闭意识。部分农民不愿意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信息,整天囿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视野狭窄,以“小家”为中心,得过且过,既不主动了解政策、学习政策、研究政策,运用政策来引导农业生产,也不愿学习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2、培训方面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政府热,农民不热,农民由于受文化知识基础、家庭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和年龄等因素的制约,对培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还远远不够,加上对政府的信任度不够,对培训效果还是持怀疑、观望态度,难以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二是投入不足,培训开展难。在农民教育培训经费投入问题上,由于财力有限,很难划拨出大量经费来开展,各相关职能部门虽然都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甚至划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活动,但限于工作经费有限,很难划拨出较多的专项经费来开展。当前各镇的财力情况不同,培训经费投入也千差万别,这严重影响了农民教育培训活动的顺利实施。三是师资力量薄弱。现有的农民教育培训师资有的是从高校请来的专家,有的是从农村推选出来的“土专家”,但主要是各相关部门职能科室的工作人员,由于各部门工作人员有限,很难抽调出较多的工作人员,农民教育培训所需要的大量师资很难得到保障,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就更得不到保证。教师的知识层次、理论水平参差不齐,而且都是兼职的,因而更换频繁,时常出现“空堂断档”现象,培训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极大的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二、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与思考
1、成立新型农民教育培训领导机构。针对现在培训机构分散的问题,应当成立相应的农民教育培训行政领导机构,可考虑成立农民教育培训领导小组,组长可由县主要领导担任,主要负责教育培训项目的全面领导协调工作;建立培训指导小组,组长可由农业局主要领导担任,主要负责保障、监督、搭桥、协调、督促、培训等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可由农广校及农业局各相关部门职能科室的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负责项目实施的日常管理工作。
2、大力宣传政策,实施激励机制。要深入乡村做好宣传工作,向农民讲清务工与务农的区别,讲清科技致富、科技兴农的重要性,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台等媒体,大力宣传科技致富、自主创新致富的先进典型,让农民逐渐主动接受培训,参与培训。另外,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对经过培训取得“农函大”结业证书,在农业项目贷款、土地流转承包等方面给与政策性倾斜,对一些特别优秀的学员,可以聘任为村级农技指导员,并给与相应的资金补助,实行培训、考核、聘用、待遇相统一的政策,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3、建立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目前,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科学技能、实用技术等内容,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长期有效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就必须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对此,建议政府出台相应的措施,统筹宣传、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行业、各部门的现有资源,组建培训实施机构。一是成立专家组。成员包括农广校常务副校长、植保站站长、土肥站站长等组成。二是成立师资团。师资团由农广校、农技站、植保站、土肥站等相关的技术骨干和各镇的技术人员组成,使农民教
育培训真正的形成合力,共同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
4、增加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教给农民先进的生产技术很受农民群众的欢迎。调查了解,农民对于教育培训的需求十分的迫切,他们都希望能多学技术,多学本领。对此,政府应高度重视,加大对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财政资金支持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不断增加投入,要坚持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农民教育培训活动的经费投入,建立长期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农民教育培训活动的顺利实施。
5、保证基层教育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而今,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活动,主要依靠的就是基层的技术推广人员。建议尽量保证基层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同时要做好对培训教师的培养。针对部分教师存在实践知识相对匮乏,理论知识不适应眼前生产,新技术、农业政策、法律法规、市场信息等了解不够全面的问题,在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之前,应先对培训教师进行培训,培训主要可以采用:一是聘请专家、教授进行讲课;二是由本地专家组成员进行讲课。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培训教师的技术水平,拓宽技术掌握面,以保证农民教育培训的效果。
第三篇:关于加强我市工业园区知识产权工作的建议
关于加强我市工业园区知识产权工作的建议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不断创造、拥有、管理、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经过几年的宣传和发展,我市各工业园区在知识产权工作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一些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知识产权问题摆到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的高度。企业尚未树立“权利先于创造”的理念,由于目前我国的商标和专利均实行先申请制度,因此商标和专利被抢先申请时有发生,使真正的创造者蒙受巨大损失。
二、缺乏全球的眼光,目前的知识产权申请主要还局限在国内,由于知识产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不利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和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
三、一些企业忽视了知识产权动态的运营和优化,如只看重知识产权的申请和授权,而对授权后的知识产权则缺乏通盘的考虑,没有真正树立知识产权也是一种财产,一样可以进行运营的观念。
四、企业往往重视的是单一种类的知识产权,对不同种类的知识产权综合利用综合保护的意识并不强,没有专业的知识产权法律顾问。企业往往只重视知识产权的申请和诉讼,而缺乏全局观念,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没有贯穿于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营的全过程。
五、有关对企业知识产权的开发、保护和运用等工作还有待进一步重视,针对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专利的鼓励措施不多。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企业应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特有的专有和垄断,将知识产权作为获取与保持竞争优势谋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策略和手段,制定和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特别是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和商业秘密在内的综合战略,并将知识产权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注意做好确权,防止侵权和被侵权。
二、在立法、机构设置、资金等方面支持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
1、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的地方立法。
2、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形成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有效利用和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为企业技术、知识创新以及生产、经营全过程服务,这也有利于防止和减少知识产权的流失。
3、理顺政府相关知识产权机构之间的关系,将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工作、版权局的著作权工作、知识产权局的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和厦门市经发局的市整规领导小组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的协调职能及发展品牌经济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一个统一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或统一的协调机构,全面指导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提高执法保护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特别是内部指导意见及案例的充分完整公开。及时将知识产权的申请和授权信息充分公开,以利于社会的利用,避免无意侵权。
4、继续实施和加大有关知识产权的资助力度。参照对商标、品牌的保护和鼓励,加强企业的专利工作,出台进一步的鼓励措施,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专利发明和保护,要从资金和政策上扶持。
三、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作用。要善于借助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代理机构等)提供的专业服务,政府部门对中介机构的建立和中介专业人员的培养应给予高度关注。
(经济科技工作委员会 经济支部 陈海泉)
第四篇: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改进建议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改进建议
摘要:为提高农民科技教育水平,从思想观念、教育资源、扶持政策、教学措施等方面,提出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具体建议,为实现辽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奠定基础。
关键词:科技教训;培训;农民;观念;资源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7)03-0087-02
《辽宁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全省从事农业及农机工作的人员应深刻理解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核心要义,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中定位农业改革和发展,同时,准确把握“十三五”农业建设的关键举措,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把这种理念贯彻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全过程。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全省农业“十三五”规划工作,离不开组织学习,更离不开教育培?。而要切实做到上行下效,将教育培训落到实处,需要从最根本的农民需求出发,从最基础的农村工作出发,把中央关于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作为农业经济发展规划的基本准则,统领全局、贯穿始终,同时,树立新视野,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和系统性。让农民关注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问题,使规划的实施过程成为汇聚民智、体现民意的过程。加强农民科技教育是全省落实“十三五”农业建设的基础,尤其在新型农民培养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
“十三五”规划着重强调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辽宁省应从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转换到数量与质量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和科技创新,最终实现可持续的集约型发展模式。农民教育培训不仅是技能培训,也包括农民素质培训。除为“三农”服务外,更要为小城镇建设服务,为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服务,进而实现由终结性教育向可持续性教育转变,由职业定位性教育向可转换性教育转变,由就业性教育向创业性教育转变,由引进式教育向本土化教育转变。同时,农民技术培训的目的不仅仅是增长专业知识和实现农业增收,还包括待人接物、文明礼仪、和谐家园、子女教育等素质提升内容。整合农民教育培训资源
辽宁省农业发展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尤其农业科技人才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亟待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力度。各市县政府应组成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组织各种涉农教育培训机构,由市农委牵头整合资源,构建和完善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基础、各种教育培训机构有序参与的“一主多元”体制机制,逐步形成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为主体,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和农业推广服务机构为支撑,以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地,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教育培训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通过整合政府、社会等各方面资源,形成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强大合力。制定培训扶持政策
“十三五”期间,在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同时,应加大投入力度,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基础,并将农村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填补农业发展的人才缺口,让更多职业农民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以及一定的文化程度,并接受农业教育培训,能够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政策要求。制定完善配套的扶持政策,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打造一支用得着、留得住的职业农民队伍。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鼓励适度规模土地向职业农民流转集中;在稳定现有各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将新增的农业补贴向职业农民倾斜;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建立担保基金,解决职业农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遇到的融资困难;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增加职业农民参加社会保险比例,提高公共服务标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持和人才引进,因此,在农业“十三五”规划中,农业科技和人才引进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教师既是理论教学教师,又是能够指导实践的农艺师、农经师、畜牧师、工程师,这就要求这些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较高的教学能力、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在强化教师基本功、教学能力和提高学历层次的基础上,抓好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让他们深入生产一线,参与生产实践。实施分类教育培训
“十三五”时期最需要着力补齐的短板是贫困农村地区教育事业,这就需要从全省各市县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分类教育培训。
一是按照镇村干部、农村党员、科技能手、致富带头人和优秀村民代表的梯次顺序逐级进行培训,一级不漏,环环相扣。
二是把农民按年龄、学历分到不同的培训班,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选择不同的培训时间和教育培训方式。
三是按照不同的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科技和资源现状,围绕区域内的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开展培训。加强远程教育培训
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经过多年建设,农业远程教育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还停留在广播、电视培训层面上,与以计算机为支撑的数字化信息多媒体教育培训方式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要在充分发挥现有远程培训资源的基础上抓好以下两点:
一是以“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为依托,积极建设市县乡(镇)村四级远程教育设施,把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等特点的数字化多媒体培训形式应用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利用互联网组织农业专家组成专家团“坐诊”,一旦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互联网反馈给专家团,由专家团“会诊”后给出解决办法,提高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
二是加强村级网络培训人才建设,为每个村培训至少一名懂电脑、会操作、肯吃苦、能培训的实用型人才,坚持村级培训阵地,为农民提供最及时最直接的教育培训。结语
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有效落实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相关部门应切实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为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做出应有的社会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霖.浅析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3(2):29-30.[2] 马保员.农民科技素质教育点滴略谈[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18(5):00234.[3] 王文新,钱素文.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391-392.[4] 杨国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必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6,1(10):00085.[5] 刘娜,胡春晓.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4):398.
第五篇: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建议论文
1富阳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富阳市农民培训工作坚持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通过认真抓好涉农专业学历教育、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大力开展适用技术培训,组织农技干部送科技下乡,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对农民实施全方位的科技培训,截止2004年已累计培养大中专(涉农专业)毕业生516名,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1463人(次),“绿色证书”学员12830名,每年举办农业短期适用技术培训1万人次,尤其是去年,市委、市政府下达了《关于印发〈富阳市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并安排了专项资金,对农民实行免费培训,从而培训力度更大,全年培训农民20470人,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取得的了明显的成效。
当前,富阳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也面临着许多问题:(1)需培训人数众多。一是农民多且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根据《2004年富阳市统计年鉴》,至2004年末,全市农村实有劳动力33.48万人,其中从业农林牧渔业劳动力11.98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6.1%,且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参加过培训。二是农技人员需不断更新知识,广大乡镇农技人员由于调动过于频繁,许多专业不对口的人员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对农业专业知识缺乏了解;除了知识能力不适应外,专业结构也不很合理,存在着“只懂粮棉油、不懂名特优”的情况。(2)思想认识不足。少数部门对培训工作缺乏认识,往往只是为了应付考核,导致被动培训者参加多而急需培训者参加少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农民由于知识程度低对培训存在畏难情绪。(3)形成合力不够,存在着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4)硬件设施的建设不够,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技培训中应用面不广。(5)培训的内容、形式以及投入机制缺乏创新,还习惯于沿袭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农业条件下形成的老套套、老办法,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对策措施
2.1明确目标任务
根据《杭州市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实施意见》、《杭州市农民实用技术(绿色证书)培训实施计划》、《富阳市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实施意见》和《富阳市新型农民培训规划(2004~2010年)》的要求,从2004年至2010年共培训农民10万人(次),其中绿色证书工程和农函大培训1万人(次),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培训300人(次),绿色农业科技培训3万人(次),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4万人(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
2.2强化工作措施
2.2.1大力拓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内容
我们一定要树立大农业、大农村、大科技、大市场的观点,不仅需要对常规技术进行改良和推广,还需要对高新技术的普及和培训;不仅需要对传统种养殖技术的改造和培训,还需要对新兴种养殖技术的培训和推广;不仅需要对生产技术的培训,还需要对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政策法规、外向型农业等多学科、多门类的新知识进行培训。要针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需要不断拓宽与丰富教学内容,除选用统编教材外,需编写适合不同层次教学需要的乡土教材。
2.2.2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形式
只有不断寻求更新更好的形式,才能更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各培训单位要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因地制宜,讲究针对性,突出有效性,注重带头性。教学中需做到五个结合:一是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二是理论讲座与现场传授相结合;三是传统教学与现代传媒手段相结合;四是经验交流与专业考察相结合;五是技术培训与科普宣传相结合。
2.2.3充实农技培训师资队伍
在现有富阳市农业适用技术培训讲师团的基础上,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不断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聘请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充实讲师团。要认真开展师资进修培训,不断提高师资素质。
2.2.4逐步完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根据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要求以市农广校为基础,抓紧建立富阳市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按照“分级负责、分层管理、分级培训、明确责任、互相协作”的原则,建立以市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为龙头、各业务站为骨干、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农业科技培训教育体系网络。要增加投入,加强对培训基地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培训条件。要扩大建立农业科技培训实习基地。
2.2.5有计划地开展大中专学历教育
市农广校要以农村初中毕业生为主,面向社会招生,开展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同时,要不断创造条件,积极和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开展大专和本科学历教育,满足各层次人才的需要。
2.2.6加强宣传教育
要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没有技术、不提高技能就不可能稳定就业的新观念,确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新理念,确立自谋职业、竟争就业的新意识,提高参加和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各新闻单位要大力宣传科技致富、培训创业等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培训学习氛围。
2.3切实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要把农民素质培训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位置,各级部门要在富阳市农民素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提高认识,齐抓共管。要按照WTO“绿箱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的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集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切合实际的考核评估办法,把农民培训工作绩效作为部门、乡镇(街道)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培训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