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建议
一、对目前我市干部教育培训总体形势的分析与估价
(一)“十五”以来,市委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大格局已初步形成1、基本形成了多渠道、立体型的干训工作体系。一是以市委党校为核心,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二是以部门、行业干训机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为辐射,坚持走多渠道、多形式培训之路。三是以基层党校为支点,着力形成开放式、多层次工作格局。一个着眼全局、统一协调、竞争有序、优化组合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网络体系在我市初步构建。
2、基本形成了规划合理、制度健全的干训工作机制。一是以市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统领,充分发挥了宏观管理职能。二是以科学的中长期规划《2006——2012年铜陵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为指导,统揽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三是以制定各项管理制度为抓手,规范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四是以加强协调、督察为重点,引领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有序健康发展。
3、基本形成了重质量、求实效的干训工作模式。一是在干训内容上,突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二是在干训方法上,突出以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为重点。三是在干训目标上,突出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四是在干训对象上,突出以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及其后备干部为重点。
(二)面对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新形势、新要求,目前我市干训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是少数干部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目标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三是干部的教育培训与干部的使用管理联系不太紧密。
四是干部教育培训资源有效整合和利用的力度不够。
二、加强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切实转变观念,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到事关铜陵全局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1、牢固树立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的观念。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否摆在战略性、基础性地位,直接关系到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完成,直接关系到我市在全省率先崛起、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2、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不断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武装干部头脑,切实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抓紧、抓实、抓好。
3、牢固树立抓干部教育培训就是抓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的观念。切实履行中央和我市2006—2012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把教育培训工作放在全市中心工作和实现我市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认识和规划,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为我们事业兴旺和实现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牢固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按照中央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五年内使全体在职干部轮训一遍”的重大战略部署,努力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格局。
5、牢固树立终生教育培训的观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创新学习、务实学习的观念,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职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生追求。
(二)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十一五”时期我市干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和主要任务。
1、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和执政为民的要求,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把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规模和质量、效益的统一,不断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推动学习型干部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为实现全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工作目标。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使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三支队伍”的教育培训整体推进;实现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培训内容及时更新和充实,方式灵活多样,方法不断得到优化,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党校、行政院校等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宏观管理和工作合力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有新的突破。
3、主要任务。
干部教育培训继续保持一定规模。以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为重点,5年内将全体干部轮训一遍。进一步加大理论武装的力度。继续深入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培训,大力加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战略思想的教育培训。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确定培训内容。广泛开展各类业务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积极开展科学文化素养的培训。
4、以加强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分级分类培训,整体推进“三支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
县处级领导干部:以党校、行政院校为主渠道,加强对县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
后备干部:突出理论武装、实践锻炼、党性修养等环节,帮助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机关公务员:认真开展公务员的初任培训、岗位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其他培训。
基层干部:通过党校、行政院校、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等各类培训机构,加大对乡镇、村、街道、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
政法干部:围绕建设法治铜都、平安铜都的目标,组织有关部门对全体政法干部队伍进行分期分批的专门业务培训和技能训练。
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做好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尤其是优秀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
(2)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认真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及后备人员的教育培训,建立多层次、开放式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积极探索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和途径,做好对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引导与服务工作。
(3)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
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有计划、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大规模继续教育工作。
(三)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落到实处
1、统一思想,切实把干部的教育培训与干部的使用管理等同对待。首先要制定并贯彻执行“一种制度”即干部教育、培训、培养、使用、管理、监督等一整套的干部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其次要树立“两种观念”即“基础观”和“整体观”。再次要落实“三项措施”,一要增强实效性;二要加强教针对性;三要进一步把好干部使用管理的“教育培训关”。
2、明确重点,切实把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与实现我市“十一五”规划同步考虑。一是要提高干部队伍“合作共赢”的文化素质。二是要提高干部队伍“持续发展”的科学素质。三是要提高干部队伍“敢为人先”的创新素质。培养干部具有科学探索的精神,善于寻找创新机会、敢于承担风险、甘于变换创新思维、乐于践行创新能力。
3、与时俱进,切实把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与提升培训质量统筹安排。在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上,首先要充分尊重各级各类干部的培训需求。其次要与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联系。第三,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形式上,首先要活化教育培训形式,力求多样性。其次要拓宽教育培训渠道。再次要借鉴中国井冈山、延安、浦东干部学院的做法,建设体验教育基地。
4、优化配置,切实把整合培训资源与发挥党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联动推进。规范组织资源上,有效地引导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建立合理的定位和服务取向,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培训体系。在聚积人力资源上,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间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在共享信息资源上,要以各级党校为主导,建立一个教学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在引领培训资源上,要切实发挥各级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上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5、完善机制,切实把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与促进干部教育培训事业长足发展一并落实。在领导决策督促机制的完善上,坚持和完善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宏观领导。在调训联手协作机制的完善上,加强调学方、培训方及学员的沟通交流和跟踪监督力度。在个性化教育培训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以培训对象为中心,以激发培训对象的主动性和提高培训对象素质为目的,创建“个性化”培训新机制。在教育项目外包机制的建立上,要拓宽视野,大胆创新。强化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建议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全面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是党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的重大抉择。
一、更新观念,干部教育培训理念实现“两个转变”
干部是带着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具备一定的自我知识体系进入和培训课堂的,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是一种经验学习模式。他们接受培训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学习和培训解决他们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解决目前培训中“学用脱节”的问题,教员在培训理念上必须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告知真理”向“发现真理”转变。要注重从学员的工作生活实际事例去归纳总结提炼出规律性东西,开发学员经验智慧,加强学员之间的的交流以及教员对经验的提升,从而在培训中对干部进行思维方式的启迪,增强“发现真理”的自觉性。二是在培训方式上要实现从单向传授为主向双向互动交流为主转变。干部培训不是单纯的理论灌输,其知识主要是被发现的而不是传授的,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因此,授课方式要从传统的以教员讲授为主转向教员学员双向互动交流为主,从课堂讲授转向学员自主性学习,从以教员为中心转向以学员为中心,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教员与学员、学员之间的信息互补,经验共享,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组班方式上要针对工作实际,采取板块式和模块式两种方法。把不同层次的干部分层次分类别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板块进行集中培训,如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各组成一个板块学习。同时,根据干部所需要的同一类知识组成一个模块进行集中培训,如组“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等不同知识类别的培训班进行培训。同时要运用“交流”、“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做到“研讨、课堂、考察、实践、调查报告”五个培训环节,让学员在轻松愉快的培训环境中总结经验,发现知识,开发潜能,提高素质。
二、整合资源,建立开放性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必须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围绕降低培训成本和增强培训效果两个目的,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的培训办法,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市内外、国内外各种有效资源,以克服县内资金、师资、设施等相对不足,建立开放性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一是要加强党校建设,发挥好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上级党委要整合培训资源,建议严格培训资格认证,撤消行业部门的培训中心,加大投入,把县委党校、行政干部学校建设成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基地,从而从源头上避免多头培训,节约经费。同时,县委党校可以聘请校外、县外或者市外的专家学者来讲课,引进师资,以及建设远程教育网,运用现代教育培训手段,把党校建设成为教学、科研和咨询三位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二是要抓住对口支援等机遇,到发达地区建立培训基地。三峡库区都有移民对口支援省市,要抓住和利用这一机遇,在对口支援的省市建立培训基地,既可以利用他们的师资和干部培训基地的两个优势,还可以争取经费等方面的资助,多方筹措培训奖金。三是要利用高等院校加强干部的专业技能培训。高等院校具有师资优势和教育培训的阵地优势,因此,上级党组织要加大高等院校与区县联姻的力度,把一些农科院所作为区县干部培训专业知识的基地,开设一些专业性强的培训班,以改善干部的专业知识结构。四是借助来云专家培训干部。要以县内外重大项目为载体,聘请县外专家学者为顾问,让他们在项目建设中边干边培训一批年轻干部。聘请他们举办节假日专题培训班,培训一批业务骨干,从而使实施项目成为培训干部的又一个重要渠道。五是在合作交流中培训干部。要紧紧抓住与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教育等社会事业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组织事业单位管理者和企业家通过挂职、互派等方式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三、树立“学习也是政绩”的理念,做到训用结合
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务必树立“学习也是政绩”的理念,把学习合格作为考核干部、选拔任用干部的必要条件之一,实行干部考学、述学制度,使干部做到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把学习作为终身任务,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能力体系。一是在培训考核上要实现从知识考试向能力评估转变。把具有综合性测试功能的“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作为考核方式,使其训考相符,更好地检验培训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二是要完善培训档案。要将学员培训期间的各方面情况分户归档,每年向送培单位公示培训结果,并把干部培训纳入单位的党建目标考核。没有完成干部培训计划的要受到组织处理。三是认真记载培训情况。要严格按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把学员在培训期间的表现,包括遵守培训纪律、思想认识与能力考核评估结果等情况,作为组织部门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激发干部自己要学的积极性。四是加强培训期间的管理。在干部培训班中,要建立临时党支部负责培训期间的管理,并规定严格的培训纪律,制定培训期间的学习制度。组织人事部门要派专人跟班学习,归来后对学员在培训期间的表现做出鉴定,放入干部档案之中。
第三篇:遵化市“三结合”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实效
遵化市“三结合”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实效
遵化市创新培训形式,采取“三个结合”有效措施,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高端教育与主体班次相结合,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发展和社会管理水平。该市先后组织科级干部到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江苏昆山举办3期培训班,开设“专家大讲堂”,聘请专家来遵授课,高端培训科级干部468名;组织开展了新提拔科级干部履职能力、党性教育、后备干部素质提升等一系列主体班次,集中培训科级干部850人次。扎实开展科级干部在岗自学活动,规定18个学习科目,实行统学、选学相结合,按月下发学习计划,月底组织抽考,并将考试成绩通报全市,目前已抽考了686名科级干部。
二、集中培训与外出参观相结合,提高机关干部和专业技术骨干履职能力。该市严格落实周五机关学习制度,先后组织上级文件精神、科学发展对策、领导方法等方面教育专题2400多场次,集中培训干部96000人次。以加快干部知识更新,提高业务水平、岗位技能为目标,采取组织优秀骨干到党校集中培训、对口院校进修、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培训专业技术骨干3500多名。为进一步开拓视野,增强理性认识,该市已有30多个单位组织800多人到外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不断提升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三、重点调训与网络教育相结合,提高农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服务群众本领。该市先后选调360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大学生村官就科学发展观理论、社会管理知识、涉农法律法规等专题进行集中培训,通过采取优秀村干部现身说法、观看影像资料、参加军训、到西柏坡接受党性教育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培训效果。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加大农村干部在线培训力度。投资80多万元为648个村配备了播放设备,接通了互联网,建立了700多个终端站点。累计播放村务管理、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致富技能、涉农政策等知识2300多个小时,发放光盘1.5万张,2.8万名农村党员干部接受了网络教育,进一步提升农村干部服务群众本领。
第四篇:关于加强我市农民培训工作的建议
关于加强我市农民培训工作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1-04-25 09:05 共浏览
160 次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民进郑州市委员会(2009年9月)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技术支撑,近期我们组织开展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专题调研。通过实地查、召开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座谈会,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我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情况。、我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
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以政府文件形式先后出台了《2004-2010年农民、《2005~2007年郑州市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技教育培训规划》、《2006—2010年郑州市新范村农业技术培训规划》等农民教育培训的规划和指导意见,以市农业局为牵头单位的职责部门,多组织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农业广播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有效提升了我市农业的技术含量,推动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发展。‚九五‛时期以来,我市农业部门重点推进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科技入户训4.1万人;‚绿色证书‛工程培训完成30.2万人;‚科技下乡‛和‚科普宣传‛指导服务210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完成引导性培训10.2万人,技能培训5.8万人,转移就业4.7万人,获得农民技术职称的有2737人(高级农民技师60人,农民技师555人,农民技术员2122人);获的有5万人,基本满足了我市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我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投入资金贫乏,资金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发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素质,是一项公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本身就是一件难事,就是免费培训有的也很难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对农民进行技术发资料,科技人员就餐,交通等都需要资金补助。如果没有政府投入,农民培训工作是很难开展好我市对农业科技教育投入经费上来看,除了07年、0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市40万元外,其他方面基本没有投入,目前我市农民教育培训经费主要靠承担的国家、河南省农民科技目和各级农业部门提取的工作经费。据初步测算,我市农业教育培训资金缺口达3500万元。诸如重技成果项目推广、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等资金投入均很少或没有。多年来我市的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开发育培训、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植物新品种保护以及外来有害物种防治等工作发展缓慢。公益性的农事业缺少了资金投入,实际工作开展举步维艰,提高农民素质更是无从谈起。
二)农民教育培训资源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组织。我市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缺乏统一组织,各自为政散、业务交叉重叠,导致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发展不平衡,运行机制不协调,资源利用不充分,制度不、多层次的培训体系机制不健全、氛围不浓厚,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局系统现有4个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专职机构,他们是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郑州市分校(郑州市培训中心);郑州市农业机械化学校;郑州市农业科技教育中心;郑州市蔬菜科技服务中心,上述的单位有业务渠道,但缺乏办学场所;有的单位有办学场所,但业务渠道不畅;有的单位职能单一难以扩充发展。这种各自为政、财政供给形式不
一、培训资源分散、业务交叉重叠的组织架构,导率较低,效果较差。目前四个单位承担的项目或任务均很少,仅开展农村实用人才中专学历教育、术教育培训、‚致富早班车‛、‚科技下乡‛等工作,几乎都没有直接承担国家、省、市下达的农民训项目,诸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工程‛、‚科技入户示范工证书工程‛、‚农业实用人才培训‛等,农业管理干部培训、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和农业专业识更新培训工作也几乎没有开展,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严重滞后。全市统一调配衔接农业科技教育统筹发展农业科技教育工作的难度较大,难以适应新时期工作发展的需要。、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
(一)设立专项资金,健全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一项政府行为,没有经费门的支持,是很难持久的。各级财政应根据自己的财力情况和当地村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发展需要,安高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经费的支持力度,将此项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主要用于:一是实用人才年培训培养种养业能手1000名、科技带头人100名、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500名。二。设立‚中原农民精英奖‛ 100名;设立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多元化体系建设引导资金,对在新农培训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有关单位、培训机构、专业化组织、龙头企业等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三是技术服务补贴,主要用于编制、印刷教材,主导专业技术及培训内容的遴选,项目监管、宣立市级人才库和实用人才交流等费用。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投入力度,随财年增加。除财政专项资金外,应拓宽投入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农民教育培训和农开发领域,建立起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共同投入的人才开发机制。
(二)建立整合组织,加强协调管理。成立郑州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全市农民教,研究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协调职能部门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郑州市农民教育培训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由市农业局牵头,联合多部门参加,整合现有培训资源,依托郑州市农民中心,统一承担培训工作,形成一个部门牵头、多个部门参与,务实创新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发展新市)、区、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开展工作。、整合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要在市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明确对实施计划、项目、基地、教材、师资、资金、考核等八个方面的内容整合,由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办公室解任务并落实责任,出台监管细则,切实加强规范管理。如统一下达培训计划任务,严格项目资金定培训机构,统一调配专兼职教师,统一进行检查、督导和考核验收等,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训资源整合后形成八个统一,即:统一组织协调培训工作;统一制定培训实施计划;统一调配使用一调度师资力量;统一编辑出版教材;统一调拨使用培训资金;统一召开培训业务会议;统一考核。、坚持整合原则、健全各项机制。经过培训资源整合后,坚持实行统一管理,集中培训,成果资源共享的部门不能擅自组织农民培训,同时要健全完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机制。
(1)健全统一协调、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由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依托培训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形成统一组织、统一协调、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一是综合协调培训工作,二是研究解决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计划,四是审定经费预算使用计划,统筹规划制定相关政策,联席会议由领导小组主持,原则上每季度议有关事项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
(2)加强培训工作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要有制度、有措施。要建立培训台帐制制度、学员档案信息制度、季报告制度、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考核验收制度等。实际工作中,项目必须经过规划、执行、督导、检查、验收和评估等环节。各级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要逐级落实目监管。日常组织检查与督导以县区为主,市进行抽查,年底验收主要采取县区自查、市审核验收监督检查包括现场查看、随机抽查、入户调查等方法。重点对培训完成情况、制度建设情况、台帐建射带动和发展产业情况等进行综合检查。
第五篇:教育干部培训
干部在线培训心得体会
自2012年4月起我有幸参加了甘肃省干部在线培训活动,在历时两个多月的远程培训中,通过听专家专题讲座、和专家交流研讨、自主发表见解等形式,对学校规范化管理、教育理念及教育教学等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育教学上,更是感受颇深,我深刻认识到这次培训学习,不仅是一次理论性学习,更重要是如何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来更有效指导教学工作,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好的适应新形式下教育发展的新需求。
教育是人类寻求进步,自完善的手段。基础教育更是势在必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影响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这种影响不仅依赖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在学习动机中处于中心地位,是学习最好的营养剂和动力源,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学生对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对象高度注意、认真观察、积极探究,并且想方设法去克服困难,乐此不疲。否则,将可能产生厌学情绪。我深刻认识到这次培训学习,不仅是一次理论性学习,更重要是如何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来更有效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努力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好的适应新形式下学教育展的新需求。下面就本次学习培训,结合教育 1
教学实际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坚持以人为本
记得一位留美任教的教授所介绍的美国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帽子日、不搭配日、疯狂发型日、睡衣日、蜜蜂日,这些活动,目的是让孩子宣泄自己的情感,热爱自己的学校。这些活动,符合儿童个性,学生乐意参加,校长和教师都积极带头,和学生一起玩耍,的确做到了以人为本;主题周的设立和类似总统选举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丰富了知识,潜移默化地学到了知识;就连倡导学生为四川灾区募捐,学生也要通过把柠檬汁卖给家长、小朋友和路人,靠自己的劳动和小集体的协作挣钱捐款,这和我们的捐款有天壤之别!我们倡导学生捐款,学生就向家长要钱,“劳动”这个概念在我们教育者和家长的头脑里被轻易的忽略了,而我们还要抽出专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教育是慢的艺术,关键时刻也是精细的艺术。就连开学之初美国学校设计的填写教师调查卡,也是那么的富有人情味,管理智慧被诠释的淋漓尽致,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
二、从根本入手,不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先自知,要做好必须勤于业。按照
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在“任务”上从“输出型”向“培养型”转变,在“观念”上从“一人发言”向“师生合作”转变,在“内容”上从“理论型”向“实际型”、“实践型”转变,在“要求”上从“权威型”向“学习型”转变,在“方法”上从“满堂灌型”向“指导型”转变,在“评价”上从“终结型”向“过程——结果型”转变;深入开展 “志存高远、爱岗敬业、教育服务、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师德教育,开展政治学习、主题演讲和师德先进教师评选等活动,使每位老师自觉精敬于业,乐融于群,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逐渐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学科学、学理论、学教育、学政治、学业务、学法律、爱教育、爱学校、爱事业、爱学生、有爱心“六学五爱”的学爱型教师。
三、培养创新精神,形成良好的意志情感
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意志情感培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接受挑五战、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信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让他们自己去反复尝试成功与失败的滋味,来面对将来更多更新的挑战。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善于聆听学生的心声,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课堂教学既有知识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教学的全过程就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信息线路上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加强教师情感的培养,更有助于教学中师生情感的交流。在基础教育改革下,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积极的鼓励,会心的微笑,殷切的期待,教师为学生创造的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必然会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健康的素质的培养。
在基础教育改革下,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积极的鼓励,会心的微笑,殷切的期待,教师为学生创造的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必然会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健康的素质的培养。教学不仅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对话。只有当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多亲近,勤观察,多调查,善分析,学生才会感到教师可爱、可亲、可信。学生才能对我们敞开心扉,说真话,吐真情,才能用心灵赢得心灵,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建立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我认为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学生充满爱。因为爱学生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教师把自己对学生热爱的感情,准确、及时地传递给他们,他们就会将教师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不断内化,从而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内驱力,自己更加努力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
进生。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如我教的一位学生张帅,由于他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比较拖拉,导致他与教师及同学之间相处不太融洽。针对这种现象,我经常和他谈心,在发现他的点滴进步后就在班上鼓励表扬他。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不仅在学习习惯上有所改善,而且与任课教师及其他学生的相处关系也有所好转。教学不仅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对话。只有当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多亲近,勤观察,多调查,善分析,学生才会感到教师可爱、可亲、可信。学生才能对我们敞开心扉,说真话,吐真情,才能用心灵赢得心灵,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以爱为前提,师生关系将会融洽,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以爱为前提,师生关系将会融洽,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
总之,经过这次培训,我深刻地感到:要把教育教学工作干好,把学生教育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教师要有前卫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有高超灵活的教学手段,教师要有高尚的灵魂……教师要有不断学习进取的习惯,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教育方法。为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我会”以人为本",转换观念,辛勤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竞争
能力,力争是自己成为一个家长信赖、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临夏市永红小学: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