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力加强环保工作,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范文模版]
2012年是经济发展快速稳增长时期,国家对环保的重视早已提上日程。据环保部门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各省市还将逐步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不断促进农村环境质量的整体提高。
科学规划农村环保项目切实解决“脏、乱、差”现象
全国各地农村生活条件良莠不齐,部分部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养殖区和生活区交
叉,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尿基本是无处理或直接排放农田,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近村、屯耕地受生活垃圾污染严重,既影响了环境质量又不利于畜牧业发展。还有一些村屯集中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饮用水有污染现象。
为切实解决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各环保部门都应该着力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科学规划环保蓝图,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管和项目建设及效果的跟踪考核,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得到根本保证,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水平有较大提高,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有实质性改善,农村养殖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近年来,许多村民为了提高种植物产量,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不但影响通气透水及农作物根系生长发育,而且使部分粮食和蔬菜含有残留毒害物。
为解决这一问题,各省市应该对土壤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环境现场评估和土壤污染修复制度。建立土地使用土壤环境质量评估与样品备案制度。初步构建土壤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在土壤污染调查的基础上,对重要敏感区和浓度高值区进行加密监测、跟踪监测。对土壤污染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建立农村地区污染场地清单,严格控制污染场地再开发利用的环境风险。加强土地保护,开展土地修复试点,初步形成土地修复机制。
推广清洁能源新技术保护农村空气质量
由于地理位置和农村经济发展等因素,有些农村居民向来以燃烧秸秆、树枝等原始燃料做饭、取暖。不但污染环境,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十二五”期间,各省市应该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逐步推广不同类型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大力提高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推广应用太阳能、小型风能、秸秆气化、秸秆压块成型制炭等新能源技术,在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时,要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逐步改变农村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此外,还要建立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强化农村和农业环境监管。因为农村的环保监管一直
是农村环保工作的薄弱环节,农村的环保监管网络需要得到完善,农民的环保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第二篇:采用“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采用“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摘要:农村秸秆和畜禽粪便产生量大,环境污染严重,虽然几年来各级政府都在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转化,但单一发展转化率低,效果不理想。本文从生物质整体应用角度分析了生态能源模式的优势和运作方法,论述了模式化发展符合生态循环规律且效果显著。
关键词:生物质;利用;模式;效果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24.003
榆树是农业大市,耕地面积584万亩,粮食产量连续10年居全国之首。作为粮食副产品的秸秆也十分丰富,各种秸秆年产生量约420万吨。同时榆树也是养殖大市,年出栏生猪280万头,黄牛、奶牛存栏量65万头,年畜禽粪便产生量约800万吨。大量的秸秆和畜禽粪便得不到合理转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虽然全市陆续修建近1万口户用沼气和多家秸秆颗粒加工厂,但都遇到了能源单一的发展瓶颈,沼气使用率不高,秸秆颗粒无销路,导致十多家颗粒生产企业因亏损而倒闭。如何打破能源发展的瓶颈,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找突破口。经过多年探索,并实地进行实验示范,终于摸索出了适合我市秸秆、粪便转化的一种新模式――“四位一体”生态能源模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榆树市生态能源模式是以利用当地可再生资源为前提,将秸秆颗粒加工、生物质锅炉安装、沼气转化、有机肥生产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多能源的优势互补,达到废弃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形成冬季用颗粒,夏季使沼气的绿色环保用能结构,生物质能和沼气成为农户用能主体,实现生产清洁化、能源一体化、环境生态化、生活优质化,打造完整的农村清洁生产产业链条。
2012年在恩育乡宝山村建立了第一个生态能源示范村,完成了一处秸秆颗粒厂和一处有机肥厂的建设,集中改造农户锅炉60户,修建户用沼气池60户。经过实际运行,效果明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有效解决了富余秸秆田间焚烧的问题,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排放,而且生物质锅炉排放的烟气和产生的灰分非常少,基本可以做到零排放。模式配套措施
1.1统建统管
合作社统一建设项目内容,采取科学合理的运作方式统一管理。统一建设颗粒厂和有机肥厂;统一价格收购和销售秸秆颗粒;统一安装改造农户锅炉;统一修建户用沼气池;统一进行沼气运行、维护和出料。
1.2 以销定产
根据当年改造农用锅炉和大型取暖锅炉实际需要颗粒数量,合作社按需求及生产能力建设相应数量的颗粒厂,生产的颗粒全部用于模式区域内人们的生活用能需求,内部消化,不受市场波动影响,实现稳定生产、稳定销售、稳定收益。
1.3 分散建厂
考虑到秸秆收储运费成本,颗粒厂采取分散建厂的方式,收储半径控制在5公里以内,一个项目村建1~2处颗粒厂,降低生产成本。
1.4 秸秆回收
一是采取交换的方式。1公顷秸秆可以换取2吨颗粒,这种方式农民需要自己把秸秆送到颗粒厂;二是作价。按1公顷秸秆1000元计价,秸秆由颗粒厂在田间打包回收。模式效果分析
以一个生态能源村安装生物质炉400户,配套修建沼气池400户,修建一处年产1000吨颗粒的颗粒厂,年可转化150公顷玉米秸秆,年产有机肥1500吨为例进行分析。
2.1 经济效益
合作社经济效益。颗粒吨生产成本480元,销售价格700元,每吨利润220元,颗粒厂年生产1000吨颗粒收入22万元;年产有机肥1500吨,每吨利润200元,收入30万元;安装生物质炉400台,纯收入12万元。合作社年总收益64万元。
农民增收节支。由于近两年煤炭价格下降幅度大,极大地冲击了颗粒市场。如果使用颗粒和使用煤炭对比,农户不是节支而是比煤炭多付出了,这也是目前秸秆颗粒不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项目区农民节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颗粒的农户玉米芯不再作为取暖的原料,可以出售。按每公顷玉米芯售价800元计算,150公顷玉米芯收入12万元;二是沼气每户年节约燃料费及电费550元,项目区农户年节约资金22万元。
项目区农民年增收节支34万元,平均每户年增收节支1100元。
2.2 环境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示范村年转化玉米秸秆1000吨,年节约燃煤5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2吨,减少土壤灼烧板结面积150公顷。年转化畜禽粪便4000吨,年产沼气12万立方米,相当于保护400亩天然林。
年产有机肥1500吨,减少化肥投入量50吨,减少农药施用量1吨。
2.3 社会效益分析
示范区年消耗秸秆颗粒1000吨,相当于500吨标准煤,有效缓解了国家石化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面。项目建成后改变了农村传统用能方式,沼气和生物质燃料成为了农户用能主体,使广大的农村妇女从烟熏火燎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减轻了家庭妇女的劳动强度。使村容村貌整洁,农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作者简介:张长生,中专学历,榆树市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环境保护、农村能源推广及新技术开发;金晓林,大专学历,榆树市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环境保护、农村能源推广及新技术开发。
第三篇:灵台县环保局多措并举积极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灵台县环保局多措并举积极改善农村生活环境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灵台县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
一是加强环境宣传,树立全民环境意识。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大力宣传发展生态农业、减少使用农药和化肥的重要性,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有的放矢地对水源进行定期检查,为水环境整治提供第一手资料,把化肥和农药施用、秸秆处理、畜禽养殖等活动中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自觉的污染防治纳入责任目标管理之中。
三是加大农村环境管理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硬件投入,配置垃圾收储仓,防治农村生活污染。
四是加强饮用水水源的环境保护。科学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源保护区,严肃查处危害饮用水水源的环境违法行为。
第四篇:提升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措施
2008申论热点:提升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措施
2008申论热点及申论范文
提升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让农民过上幸福生活。当然,其中的核心是较快地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始终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任务,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社会各阶层差距。但是,财富只是幸福的一个要素,绝不能把收入作为唯一标准,单单用收入数字的高低来衡量农民的幸福程度。有国外专家指出:“人们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很多和财富无关的因素。经济越发展,非物质因素对幸福的影响就越来越大。”
对这些非物质因素,一些地方政府概括为关爱指数、人文指数、安全指数、诚信指数、环境指数、廉洁指数等。究其实质,是关系民生、民计、民权、民情、民心等经济之外的政治、文化、社会诸要素。关注这些非物质要素,营造农民的生活环境,这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义所在,是“十一五”规划对于“民生”关注的政策指向,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也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这些内容,当前尚处于被忽视的边缘。
当前,从农民视角出发,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积极稳妥推进村庄规划建设的同时,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高度关注农民生活的非物质因素,针对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农民的生活软环境。
1.高度关注农民的公共诉求。我国目前缺少一个农民表达利益的机制、一个良性的谈判与协商对话机制。农民打官司往往赔了本也有理打不赢,有问题、有冤情时,往往只有一个办法——上访。但一些地方又把群众上访视为洪水猛兽,层层封锁,处处设防。农民上访,又往往是被踢皮球,材料被层层下转,“终点又回到起点”,有的直接回到农民要控告的人手中。在这种状态下生存的农民,要使用法律讨回公道就比较艰难。在他们眼里,法律已成为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有关方面调查显示,2003年全国接到信访1000万件以上,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还不足千分之二。
因此,需要疏通民意反映渠道,打破中间梗阻,建立农民利益表达的制度和机制,维护农民的正当权益。一要高度重视农民打官司难的问题。把各级司法机关的工作重心下沉,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好务,下决心解决农村基层司法不公、司法腐败、司法效率低下等问题,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一个良好的司法环境。二要加强立法。现在有些农村亟需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制定出来,有些法律、法规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对保护农民权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体现不够。三要建立正常的信访机制。要坚决把以“堵”为主转变为以“疏”为主,畅通农民的信访渠道,建立健全信访受理、督办、处理和反馈制度。一个和谐的社会应是弱者求告有门,强者有所忌惮的社会。
2.强力推进村民自治。农民创造的村民自治,是8亿农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也是新农村建设关于“管理民主”的核心所在。从20世纪80年代初广西宜山、罗城一些地方农民自发组织村委会以来,我国村民自治从萌生到不断发展,取得了蜚声中外的巨大成就。但这种成就只是阶段性的,其民主形式上的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当前,亟需“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存在着的许多制度缺陷,使村民自治进一步体现其对改善农村社会治理、促进农村发展、推
动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功能。
一要着力扭转村民自治普遍存在的“准行政化”倾向。《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乡镇干预村民自治的事务应负什么责任并无规定,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也没有对村民自治权利提供足够的司法救济途径,村民自治缺少法律保障。一些地方,村委会只相当于乡镇政府的下属行政组织,乡镇政府对属于村委会自治范围内的生产、经营等村务活动依然干涉,随意发号施令;乡镇控制村委会的人事权,左右或干预村民选举,或对经村民民主选举产生的干部随意调动、任免。为此,要进一步完善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配套法规政策,尽快修改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各地的实施办法以及相关法律,把村民自治权利纳入刑事诉讼、行政诉讼范围之内,明确要求村委会对村民负责,乡镇不得干涉村委会干部的选举和任用。
二是着力解决贿选、控选问题。200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披露了山西省河津市老窑头村以“230万元巨款买村官”的贿选案件,甚至惊动了中央领导。更为严重的是,农村宗族、黑恶势力以及新兴农村富豪阶层,操纵选举,打压民主,控制基层政权,鱼肉乡里,已加速演化成为农村社会的重大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健全舆论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民的民主法制教育,特别要坚决打击农村宗族黑恶势力对基层政权的侵蚀。
三是着力解决选举出来的村干部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的问题。村民自治制度还没有形成一套农民参与决策和监督村干部的制度和机制。可以说,没有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选举就会最终被农民抛弃,村民自治就不能生根开花。为此,要以民主决策为核心,加强对村干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健全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制度,全面进行村务公开,坚决改变村级事务由村干部少数人说了算的现状。真正“把农村还给农民,让农民管理自己”。
3.创造一个安定祥和的环境。安居才能乐业。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条件。安居不仅仅是住房条件的改善,更体现在生活环境的安定祥和上。当前,一些地方农村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其一,大量青壮年外出之后,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妇女儿童,群众联防、自防能力极大减弱,犯罪分子如入无人之境,一些村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抵抗力量几乎为零。其二,农村警力严重不足。城市有充足的警力做保障,而农村警力不足。美国万人拥有65个警察,我国只有12个左右,农村更少,几万人的乡镇往往只有一个三、五名警察的派出所。而且,农村公安工作只重于“打”,不重于“防”。其三,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增多,特别是家族、派性矛盾突出。其四,个别地方黑恶势力横行,欺行霸市,制造事端,插手纠纷,对农村社会治安影响最坏、危害最烈、后果最严重。以上这些因素,导致近年来农村侵财性案件、恶性案件、青少年犯罪案件等明显增多,特别是杀人、伤害、抢劫等等暴力犯罪案件急剧增加。近年来发生的震惊全国的多起强奸、杀人、灭门案,受害者全部是农民。对此,应切实加强农村公安干警力量,可以把乡镇机构改革中分流出来的一些富余人员,特别是军转干部,充实到公安队伍中来,并建立健全以防为主、狠抓防范、打防结合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行基层干群创造出来的群防群治的实践经验,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着力解决一些青少年有学不上、有家不归、有业不就的问题;把打击农村黑恶势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社会治安工作的重中之重,给农民一个安全、舒心的生活环境。
4.大力推进现代文明进乡村。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特征。然而,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亿万农民不能公平地享受现代文明成果,恰恰正是新农村建设最薄弱的环节。从教育看,国家教育经费大部分用于城市,农村人口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城市则是65.4%,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中学生是城市的4倍,而国家中学教育经费投入中农村只占38%,教育不公已成为城乡之间的最大不公。从卫生看,90%以上的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65.4%的乡镇没有卫生院,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民仅享用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城乡人口期望寿命相差近6岁,城乡“生命价值剪刀差”已经形成。从文化看,农民文化消费支出日益增长,但农村文化娱乐极其贫乏,近几年全国有700多个县级图书馆因缺经费没有购书。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状况进一步加剧,农村“文化荒漠化”现象在不少地方存在。城里人可以花数千元听一次音乐会,而农民只有“娱乐靠酒”了,于是,格调低下的“文化垃圾”向农村蔓延,“黄赌毒”和邪教组织乘虚而入、屡禁不止。
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新在广大的农村人口享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上,更要新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使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可以享受到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上。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其中,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保护农村传统文化。中国农村传统文化遗产之丰富,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然而由于“文革”的文化灾难和改革开放后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政府、城市“主流社会”的歧视,中国农村民间文化(如戏曲、秧歌、剪纸、刺绣、中医、书法、民乐、民俗、礼节、传统技艺等)正迅速消亡,民间艺人急剧消失,民间艺术日渐衰落。而韩国、日本都把弘扬传统民间文化作为民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西方国家重大传统节日庆典都非常隆重、神圣。应以立法的形式保护农村传统文化遗产,大力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二是推动城市资源下乡。现在,一方面,农村社会事业资源极度匮乏,另一方面,城市资源过度集中甚至闲置。胡鞍钢研究指出,我国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城市一些高精尖医疗设备的数量已经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水平,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和资源的严重不足甚至与落后的非洲国家相当。为此,应统筹城乡资源配置,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和引导资源下乡,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实行城乡服务一体化。三是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对农业发达国家的农民来说,电脑和因特网就和农业机械和气象报告一样重要。而我国目前1.62亿网民中农民上网还不到全部上网人数的1%。在城市互联网飞速更新换代和普及的今天,农村基本上还是无网络知识、无网吧、无网民的“三无”地带。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是解决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农村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引发农村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突破口。应尽快把推进农村信息化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目前,当务之急,是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为重要内容一并规划,特别是新规划的居民点,应全部开通互联网。四是重构农民生活方式。采取农民群众易于接受的好形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农民文明生活,正确消费,破除陈规陋习,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五篇:增强农村环保意识,改善农村环境现状
增强农村环保意识,改善农村环境现状
半塔镇宣传委员
余政梅
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在传统的城市环保、工业环保备受关注的同时,农村环境保护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巨大挑战。通过对我镇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及目前我们在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的一些主要做法进行调查了解,我认为,要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现状,不仅需要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投入,更需采取积极措施,培养和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增强广大农村群众保护环境的主动性,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变农村的环境面貌。
一、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植树造林、小流域治理、水库加固、矿山整顿、改水改厕改灶、能源建设及能源替代工程、重点区域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等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使全镇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但由于历史原因,我镇农村环境状况仍面临严峻形势:大部分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和农业面源污染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和面源污染的范围仍在在扩大,程度在加剧。突出表现在:辖区重要水库、湿地日趋萎缩,植被退化、山地石漠化;有林地、多林区的乱砍滥伐滥采,致使林木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功能衰退,水土流失加剧,导致一些地表径流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严重,抵御干旱、洪涝灾害的能力不断降低;农药、化肥和农用薄膜的大量不合理使用,导致土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畜禽粪便随意堆放或倾倒,导致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
(二)成因分析
分析农村环境污染的根源,大多因当地村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造成的人为污染。长期以来,环境保护的重点大都放在了城市及工业集聚地,忽视了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的环保问题。农民很难接受到环保知识、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对环保常识知道不多,了解甚少。农村在建房屋、实施农业生产等过程中,忽视环保,随人所欲乱砍滥伐,致使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在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存在垃圾遍地、化肥及农药不合理使用,废弃农膜随意抛扔等现象,造成了土壤、水体污染,传染病流行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农村环境及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在农村普遍存在的污染中,主要的污染源仅有三种:一是畜禽养殖粪便污染。我镇是畜牧养殖的重点镇,但农村规模化养殖场、重点养殖大户数量有限,大量的的养殖为家庭初放型养殖,在发展过程中投入不够,存在“重养殖、轻防治”的现象,环境管理水平普遍偏低。大多数农户的畜禽粪草随意露天堆放,畜禽粪便的堆放场地大多没有经过防渗处理,有的直接排放到河流库塘水体中,对周围环境的水体、土壤、空气和农作物造成污染。二是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由于农村点多面广,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生活污水、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缺乏,包括集镇所在村庄在内的广大农村,环境卫生很差,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畜禽粪便、作物秸杆及其它废弃物在村中路旁随意堆放或倾倒的现象十分普遍,“垃圾靠吹,污水靠晒”的现象还十分突出。这些污水和垃圾基本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周围的环境中,造成污染危害。部分村庄还存在着人畜混居的问题,畜禽圈舍与人居房屋混杂交错、卫生厕所覆盖率偏低,环境卫生条件差,影响着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三是粗放型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发展农业生产,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不科学使用和废弃农膜在生产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比较突出。
因此,要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现状,不仅需要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投入,改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农民的环保意识,增强广大农村群众保护环境的主动性,消除人为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
二、未来我镇环境保护宣传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为全面提高农村群众环境意识,应采取新闻媒体、有影响的社会活动、社会普及公益宣传活动三种措施加强对农村、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环保知识宣传,让农村群众对环保知识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及时了解。通过“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在全镇张贴环境保护宣传标语,组织开展“美丽半塔保护行动”系列宣传活动,到乡镇中小学开展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协同县教育局组织开展好全镇各中小学校的环保知识一堂课等形式向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提高农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晓率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是结合“美丽半塔保护行动”的开展,在全镇开展环保专题知识讲座。通过采取环保标语上墙活动。到村组开展环保知识宣讲、到重点水源保护区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增强群众环境保护法治意识。
三是以绿色环保系列创建活动为平台,充分发挥宣传辐射作用。一方面,积极指导中小学校开展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通过与教育局联合开展环保知识进校园、环保知识一堂课,在全镇中小学校(园)普及环境教育,积极指导各有关学校开展省、市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到镇属各中小学开展环保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环保征文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良好的环境价值观,逐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以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以学生带动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效果。另一方面,积极指导有条件的村、社区开展“生态乡村”、“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三、增强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对策
(一)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由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在农村相对薄弱,农民普遍缺乏环境意识,由此,化肥、农药、秸杆、家禽粪便等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民们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因此,解决农村的环境问题,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开展农村环境宣传教育。一是坚持从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加大对农村生态恶化对农民生存环境的危害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通过在重点水源保护区设置环境保护警示牌,加大对重点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监管,动员广大农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从自身做起,自觉地维护、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保障自身环境安全。尤其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作用,不仅要参与生态环境意识教育,而且要在生活和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起到模范表率作用,以此带动整个农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顺利进行。
只有农民行动起来,农村的环境问题才能有望解决。在农村人群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意识和认识水平,提高他们参与保护家园的意识。
(二)实施政策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法制意识
要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努力提高农民的环保法制意识。一是要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要在农村中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宣传环保工作方针政策,增强环保国策意识,树立科学发展和环保法制观念,普遍提高农村干部群众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平衡生态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二是要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和农民群众的特点,采取符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的形式,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送到农民身边、农户家中,使环保法律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农村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三是要结合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污染事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将环境宣传融于执法过程中。在环境执法过程中更加注重宣传教育的作用,采取严格执法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宣传环保政策、法规,寓情于理,让当事人心服口服,大大提高了执法效果;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加强对农民的警示教育,以案说法,教育农村广大群众,唤起农民环境忧患意识,使农民群众进一步加深对遵守环境法律法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和文明意识,提高农民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加珍惜环境、珍爱家园。
(三)开展活动,营造珍爱环境的良好氛围
一是要充分利用“水日”、“地球日”、“环境日”等各种活动日和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环境科普、纪念与实践宣传活动,结合我镇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筹划,由镇政府组织,让农民亲自参与、亲身体验保护自身生产、生活环境的实践活动,二是不断拓展绿色创建的范围和空间,积极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美丽半塔等多层次的绿色创建活动,以创建活动的开展引导村民在活动参与中自主接受环境教与,逐步形成了“人人关注环境,主动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让农民逐步形成在生产生活中自发地保护环境,自觉形成环保意识,着力营造一个人人珍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
(四)齐抓共管,共同促进农村环境整体改善
结合绿色经济、环城经济圈和沿路经济带建设,以美好乡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整合资源,把农村环境治理与农业农村工作、扶贫整村推进工作相结合,做好农村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对具有一定规模的村庄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增强农村污染防治能力,重点以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无害化治理和路面硬化、亮化、洁化工作,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促进农村群众环保观念和环境意识的转变。林业站要认真实施天保工程、农村能源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利用农村能源建设建设项目大力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和改水、改厕、改厩,教育和帮助农村群众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环境卫生状况,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问题。大农业要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项目,加大对推行秸秆还田,还饲、农家肥还田的宣传,倡导和鼓励农民使用新型有机肥,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施农膜回收再利用等绿色措施,进一步指导好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减少农药、化肥、废弃或破损农膜对土壤、水体和农村居住环境的污染。各镇属学校要将环境专题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结合起来,在农村学校里大力普及环境知识和环保理念,教育孩子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以点带面,吸引父母邻里关注环保,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要将农村中小学生纳入环保宣传队伍,充分挖掘学生作为环境保护的宣传队和生力军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文明素养和参与积极性。
总之,开展农村环保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是一项刻不容缓、复杂的、长期的艰巨任务,任重而道远。唯有全社会全方位协调与合作,齐心协力,建立健全提高农民环境意识的长效机制,才能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才能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