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对工商部门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
关于对工商部门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
工商市字[2010]162号
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关于工商部门能否责令流通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的紧急请示》(苏工商
[2010]20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二条的规定,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应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条、《食品安全法》第十七条已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体制和职责权限。《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工作”。《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农业行政部门应当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的职责,对食用农产品进行监督管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全程监管,而不是分段监管。
工商部门按照法律规定及“三定”方案职能,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五十条及五十二条的有关规定,负责依据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市场内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对农产品销售企业及农产品批发市场中的农产品销售者销售质量不合格农产品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我局同意你局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的理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立足职能,依法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有关工作。
本主题由 大侠N枝梅 于 2010-12-4 15:01 分类收藏 分享
第二篇:工商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答专题2012-5
工商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答专题
(2012年5月)
一、请问工商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有那些法定职能?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包括传统的种植、养殖、采摘、捕捞等农业活动,也包括设施农业、生物工程等现代农业活动)中直接获得的以及经过分拣、去皮、剥壳、粉碎、清洗、切割、冷冻、打蜡、分级、包装等加工,但未改变其基本自然性状和化学性质的产品。常见的农产品有:烟叶、毛茶、食用菌、瓜果蔬菜、花卉苗木、药材、粮油作物、畜禽、水产品、林业产品等。
根据国务院对工商部门“三定”方案及政府的有关规定,工商部门在农产品质量监管方面主要有四项职能:一是农产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二是流通环节农产品市场监管、准入;三是消费者权益保护。工商部门主要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做好监管工作的。同时,与其他相关部门,如农业、林业、水利、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的协作配合,积极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二、请问在农产品经营方面工商部门是如何履行市场准入职能的?
答:生产经营初级农产品销售不需要前置许可条件,可直接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但如果农产品深加工成食品则需要前置许可。
农贸市场有固定摊位经营初级农副产品的,也不需要前置许可,可直接注册登记。但农民在农贸市场销售自产的农副产品,不需要办理营业执照。我们采取上门服务,发放资料,减化办事程序,降低办照费用,快捷高效的为农产品经营户办理营业执照,我市农产品经营户的办照率、持照率达到100%。
为推动农产品市场主体的大力发展,我们在市场准入方面积极放宽政策、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办事环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当场办结,对于申请登记的涉农企业,只要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一律当场核准办结;二是最大限度地简化涉农市场主体注册登记程序,做到70%以上的登记事项实行一人受理,一人审核办结; 三是下放涉农个体工商户登记权限,对涉农个体工商户的设立、变更登记,申办者可就近向属地工商所申请办理,并当日办结; 四是简化登记事项,对于涉农企业法人设立的仓库、生产车间、办事处,不单独对外从事经营活动的,可以不办理工商登记。
三、请问在农产品经营市场准入方面工商部门是如何服务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工作涉及面很多,工商部门在市场准入中主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准入,引导有意愿、有能力的农民群众结成合作社组织,形成较大规模农产品种植,提升农产品质量,降低种植成本;二是做好农资市场经营准入,杜绝假冒伪劣的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流入市场坑农害农;三是做好农村经纪组织的扶持,帮助其良性、快速发展以畅通农资和农产品市场供求渠道,盘活农业生产销售,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四是做好涉农企业的准入,帮助涉农企业扎下根、站住脚,提高农产品流转效率,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很方便的销售收获的农产品;五是做好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准入,农产品销售主要集中在集贸市场和超市,把好这两个市场的准入关,能有效提高鲜活农产品质量,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上群众餐桌。
四、请问工商部门是如何履行农产品市场监管职能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涉及面宽、范围广、难度大,因此,我们立足职能,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基层监管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
一是加强巡查力度。我们把市场巡查作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加大农产品集中经营场所的巡查力度,做到三个结合: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定点巡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假日巡查与平时监管相结合。通过三个结合,全方位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同时,基层工商所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行一周一安排,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汇总,半年一总结。据初步统计,全市工商部门平均每月巡查农产品经营户6158人次,今年截止目前,共查处农产品经营户违法违规行为101户次,其中限期整改86户次,取缔不符合条件农产品经营户21户。
二是取缔无照经营。在工作中强化对农产品经营户无照经营查处力度,突出四个重点强化监管:一是集贸市场、二是城乡结合部、三是学校周边、四是乡村村组。在此基础上,不定期开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动,对发现的无照经营,坚决予以取缔。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农产品经营户85户。
三是规范农产品市场经营秩序。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局以市场巡查痕迹化监管为依托,以城乡结合部、农村、城市社区以及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食品加工作坊为重点区域和重点场所,以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农产品为重点检查的商品,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在日常监管中,严厉查处不合格农产品质量问题以及无照经营、虚假宣传、制假售假、商标侵权、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禁用农药、销售非法食品添加物特别是有毒有害食品添加物等违法行为。四是严格流通环节农产品市场准入。各级工商机关加强农贸市场监管,严格流通环节农产品市场准入,严防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一是建立健全农产品准入机制。对已重建完成的市场,督促市场开办方严格按照要求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登记簿,除农民销售自种自养的少量农产品外,认真做好入市准入登记;二是利用好食品快速检测设备,加强集贸市场食品的农药残留量检测,定期对进入市场销售的批次食品进行快速检测;三是认真做好农民自产自销数量较大的农产品的入市登记;四是加强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积极与农业主管部门联系,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社监管,指导科学生产管理,确保合格产品进入市场销售。
五、请问在农产品消费方面工商部门是如何履行消保维权职能的?
答:为了发挥12315相对集中受理、信息化网络优势,襄阳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充分利用先进的运行平台,着力强化12315受理功能,提高信息互动效率,及时、准确、快速地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的申诉、举报,切实保证消费者诉求渠道畅通。目前,我市已建立起了以12315申(投)诉举报平台为核心,以消费者协会分会、消费者投诉站和12315联络站为骨干,覆盖全市城乡的5076个消费维权站,全面担负起了我市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作为消费者在购买到不合格农产品时,可拨打12315申投诉电话或到商场超市、社区、村组设立的消费者维权服务站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各级消保维权组织将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依法进行调解和处理,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今年一季度,我局共受理消费者咨询和申诉举报4920件,其中:咨询3992件,受理申诉872件。受理农产品类投诉举报9次,查实处理9次,对查证不属实的情况也及时进行 了回复,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申投诉案件的办结和回访率达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7.6万元。同时,加强市场开办主体和场内经营者信用分类监管,完善市场商品质量预警机制,树立规范经营典型,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市场风险防范意识和消费维权意识。
六、请问工商部门在促进和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还做了哪些工作?
近年来,我们在认真履行监管职能的同时,还通过开展了农资市场整治,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我局每年都定期开展以红盾护农为主题的专项执法活动,今年又开展了“红盾护农三放心活动”、“春季打假百日执法行动”、“肥料打假专项行动”,严查制假、售假、坑农害农违法行为。截止目前,全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出动执法人员5070人次,先后检查涉农市场主体4502户次,发放各类涉农宣传资料6070份,取缔涉农无照经营户32户,查处各类涉农违法行为257起,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为了支持农村经济和涉农企业的发展,我局按照服务“三农”,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将农村市场主体“七有”工程作为龙头项目来抓,运用市场准入、商标注册、合同指导、消费维权等职能,先后出台了《襄阳市工商局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襄阳市工商局服务订单农业发展的意见》、《襄阳市工商局扶持农产品实施商标战略的意见》等文件,将农产品商标、订单农业、食品安全示范店、农资示范店、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农村消费维权站纳入全市945个千人以上行政村创建目标。目前全市已有898个行政村实施创建“七有”工程,占三年目标任务的95%。以“四农”服务为抓手,通过采取“经纪活农”,大力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政策惠农”,大力培育发展农民 专业合作社;“合同帮农”,大力促进订单农业发展;“商标兴农”,大力推动“商标三兴”工程,全面推进农村市场主体“七有”工程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672个、农村经纪组织828个、涉农商标643个、订单农业724项,培育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805个、农资示范店723个,建立农村消费维权站1106个,进一步壮大了农村市场主体、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畅通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也为提升农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七、请问工商部门是近几年是如何服务引导农产品商标发展的?
答:商标发展战略是实现“四个襄阳”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我局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百三千”(百亿斤粮食、千万头牲畜、千亿级林产业产值、千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发展目标,在《襄阳市商标战略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强化农副业商标品牌建设,突出抓好农副业“十大板块”和“三大产业基地”建设,引导、扶持农产品生产走产业化、规模化、商标品牌化经营道路,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商标”经营模式,注重农副产品的商标注册、包装、策划、培育和宣传推广工作,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积极申报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力争每个乡镇都有涉农知名商标,每个县(市、区)都有地理标志商标,每个农副业“板块”、“ 基地”都有涉农著名商标,每个年产值50亿元以上的涉农企业都有驰名商标”思路。从三个方面加大商标战略的实施,努力提高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的数量。
一、摸底调查,科学规划。在今年全市商标普查的基础上,调查农产品商标的注册、使用、保护情况,深入了解符合地理标志保护要求的农产品资源状况、数量、类型、分 布、品质特征、生产、加工、流通等情况。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各地区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的发展规划及推进措施,以促进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与使用工作的发展。
二、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对无注册商标的农产品及其相关企业,积极引导其申请注册商标;对已有注册商标的农产品及其相关企业,指导其正确使用商标、充分运用商标战略,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对规模效益明显的农产品及其相关企业,帮助其培育和争创著名、驰名商标品牌。
三、建立机制,强力推进。一是成立指导小组。市局成立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机构为成员的“商标发展工作指导小组”,把商标发展工作作为工商部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对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著名商标的争创工作,实行领导包干和专人负责,“一对一”对口服务。二是签定商标工作责任状。根据《襄阳市商标战略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市局与各县(市、区)局签订了商标发展责任书,对各地的商标发展任务指标进行细化、分解,科学制定商标发展的计划,按照梯次排定申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的企业名单。同时,将商标发展任务分解到工商所,工商所分解落实到个人,使商标发展工作成为基层工商所和基层干部的常规工作和基本任务,成为衡量基层工商工作水平和工作实绩的主要指标。三是建立奖罚机制。为保证商标发展管理任务落到实处,市局在每个季度通报考核一次各地商标发展情况的同时,在系统设立“商标发展专项奖励资金”,对具体服务企业,被认定为驰名商标或注册地理标志商标的,每件奖励1万元;被认定为著名商标的,每件奖励5千元;被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局确定为商标战略实施示范点的,每个分别奖励1万元、5千元,重奖在商标发展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有效推动了涉农商标的强劲发展。截止目前,新申报农产品商标注册270件,比上同期新申报增长37%。
通过加强领导、建立机制、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切实推进了涉农商标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农产品(包括农副产品加工)商标发展总数已达500余件,其中,累计有湖北省著名商标25件、知名商标124件,进一步促进和提升了我市农产品经营的品牌质量。
八、请问工商部门近几年是保护农产品商标专用权的? 答:保护商标专用权是工商部门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我市工商部门重点从三个方面加大了涉农商标的保护力度。一是以保护涉农商标为重点,加大查处力度。坚决打击假冒名优农产品,适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保护农产品商标权益人的合法权益;二是突出重点,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全市工商系统把依法查处商标违法案件、有效保护商标专用权,作为各级工商部门中心工作来抓。把开展商标办案、保护商标专用权列为履行综合监管职能、开展维权服务的重点内容,强化商标监管职责,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将规范市场主体商标经营使用列为日常巡查的重点项目,作为经常性工作。三是加强农产品包装物广告管理。针对农产品包装物广告, 工商机关依照《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立案查处。对刊登、播放、设置未经登记的农资广告、广告内容与农资登记内容不符等虚假广告以及“傍名牌”、假冒和商标侵权等行为,一律依法予以严惩。严厉查处发布国家禁止生产、销售的农药商品广告,净化农资及农产品商标广告市场秩序。从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及省、市工商局统一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全员深入推进,扎实开展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取得 了良好成。2011年,全市工商部门共立案查处商标侵权、制售假冒伪劣、虚假违法广告等三类案件 2337件,案值达 1458.2万元,已办结案件1214件,交移司法追究案件 4 件,罚没款达700余万元较好的维护了商标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九、为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工商部门做了哪些工作?
答:一是支持农村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为相关涉农企业登记提供便捷高效的登记服务。指导涉农企业办理股权出资登记、股权出质登记,增强涉农企业的融资能力。切实建立农民动产抵押当场登记制度,提供高效服务,为农业生产经营者融资创造条件。积极支持发展农村物流业、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支持邮政等企业向农村延伸服务。
二是积极实施商标富农战略。积极引导农民和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企业注册农产品商标。运用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知识产权促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以特色产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地缘优势,变特色产品为致富产品。围绕“一村一品”实施“一品一标”工程;围绕“三品”打造“三标”;继续开展“贴心助农送商标,真情服务谋发展”活动。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和农产品优势企业。加大对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特别是驰名的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地理标志和农产品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
三是积极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按照“鼓励、扶持、引导、规范”的思路,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经纪人实现经营资格合法化、人员队伍组织化、经纪活动规范化。今年重点培育和发展粮食、水果、蔬菜经纪人,依托城镇批发市场为当地优势农产品广辟销售渠道,切实解决农民“卖难”问题,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大力 开展合同帮农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合同帮扶点建设,积极制定推广一批涉农合同示范文本。加强格式条款监督,及时纠正霸王条款。开展合同争议行政调解工作,及时解决涉农合同纠纷,严厉查处涉农合同欺诈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四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农村群众自发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严格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规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登记服务,大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本着依法自愿有偿和进退自由的原则,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配合有关部门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信用合作。
第三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策略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策略
摘 要 由于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农产品生产者及销售者为了赢得经济利益,不顾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使用或者添加过多的化学药剂、保鲜剂、防腐剂等,严重威胁了产品的质量安全,给农民朋友的经济利益和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并依靠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实现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7--02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着全国人民的身体安康,只有坚持标准化生产,坚持严格的执法监督,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真正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1]。为此,各级部门,尤其是基层县级农业生产主管部门,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能力,促进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分析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还牵涉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问题。由于受市场竞争压力的影响,农产品在生产和销售环节都收到质量安全问题的威胁[3]。首先,为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大量化学药剂被广泛频繁使用,其中部分药剂的毒性较大或残留量较多,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部分农药安全间隔期未到就采收上市,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其次,为扩大销售额,提前农产品的采收上市日期、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大量的植物生产调节剂以及防腐剂和保鲜剂被无限制使用,使得农产品的商品性能得到有效保持,但其食用价值大打折扣,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4]。
农产品生产者牺牲产品质量,要效益的做法短时间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长期下去,将影响产品的信誉,从而彻底失去市场竞争力。质量是产品占据市场的核心力量,不严把农产品的质量关,无法真正实现农业经济转型发展,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无法得到彻底保障。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
1.2.1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首要任务就是严把农产品市场准入、产地准出关,在农产品进入市场前,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保障进入流通市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检测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支持力度,并将这一公益性和基础性的工程作为今后财政扶持的重要项目之一。另外,在设备方面也应加大投资力度,利用先进、快捷的检测仪器对农产品进行可靠的质量检验。最后,还应加强质量检测人员的专业培训,确保人员素质与先进设备仪器的匹配性,使各项检测制度得到彻底的执行和落实,保障农产品市场源头的质量控制。
1.2.2 健全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
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始于美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产品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质量认证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开始走农产品质量认证思路,逐渐形成了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核心的农产品认证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为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在今后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应以“三品一标”为核心的认证标准,严格控制进入市场流通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1.2.3 做好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工作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基本前提是做好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监管工作。农业投入品的质量控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源头,基层部门应加强自身的监管力度,根据相关规定对各项农业投入品实施严格管控,禁止各种高毒、高残留化学药剂的买卖行为和使用行为;逐渐完善农业投入品生产供应商登记制度,定期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并采取不定时抽查的措施,以确保农业投入品生产市场的规范性;定期组织农业投入品经营者培训,对经营范围进行明确界定,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1.2.4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工作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经济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级政府均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该法对农产品的生产环节、管理环节、包装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明确说明,为各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及监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各级部门应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宣传力度,使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创设“人人重视农产品安全”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力,推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进步。
1.2.5 加快农产品生产管理的规模化进程
农产品生产管理规模化发展模式,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现阶段,可以利用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村中的影响力,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根据市场发展需求,有组织地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活动,将农产品的生产管理模式向着规模化、科技化、先进化、安全化的方向推进,真正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利用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方式,使农产品逐渐实现产业化、优质化和品牌化将是农产品未来必经的发展之路。结语
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农产品市场中的主题,这两大群体的利益均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直接联系。牺牲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产量和销量的做法,短时间内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长期发展下去,会彻底失去市场竞争力。走产业化、优质化、品牌化和规模化生产之路,依靠产品质量赢取市场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正确路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利益,更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利益,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以法律为依据,以科学检测技术为手段,以产品安全责任为指导,从各个环节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玉香.新时期“三品一标”工作重心及发展重点[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3):5-7.[2]卞玲莉,何炜,竺云.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19):305,307.[3]刘毅,袁月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要点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5(1):41-44.[4]尹献远,黄巧玲,吴燕芳,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9):309-311.(责任编辑:刘昀)
第四篇: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和建议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和建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市民最为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事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事关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全局。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前提和基础。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千家万户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和老百姓关心的热点。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安全生产工作,有关部门在食品安全管理和保障农产品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市农产品安全生产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政府部门多头管理,主管部门缺位,监管不力;二是生产者、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淡薄;三是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技术标准尚未建立;四是农业投入品市场小而分散,监管困难;五是基层农技人员缺位,农民培训教育缺乏;六是农产品的检测体系尚不健全,现有的农产品检测机构以及相应的仪器设备、人员等都难以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需要;七是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浮动机制还不完善,农民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积极性受阻。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尽快构建我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与监管体系十分必要。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积极调整农药产品结构。通过贯彻实施《农药管理条例》等措施,有效减少高毒农药产品的比例,鼓励研制和生产安全、高效、经济的新品种,发展生物农药,尽快淘汰和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
2、加强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技术的宣传指导,提高农民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水平,依法查处违反国家规定滥用农药的行为。
3、加强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制定和实施农产品安全生产规程、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规范和标准,加强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实现农产品基地生产的规范化、优质化、安全化。
4、开展农产品的市场监测工作。以产地批发市场农产品残留为重点,增强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的质量和品牌意识,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性的提高。
5、开展“放心菜”试点生产基地和销售商店活动。
第五篇: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防控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的供应链管理
所谓现代农产品供应链,是以超市为龙头,由连锁超市、农产品供应商、供应商的直属农场和协作生产农户为主要参与者的农产品供应链。
由于农产品供应链的链条长,由超市经营农产品,进而实现基地建设,不仅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而且在目前有关部门对农业环境污染立法不完善和执行难的制度空间下,可以把源于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要转化为利益动力,传递到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利用“优质优价”的机制,实现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者的激励。同时还可以排除价格信号“失真变形”等问题,探索一条借助超市等企业运用“看得见的手”的制度因素,来治理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路子,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式防治模式,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农业环境健康、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面,今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充分重视超市作为现代农产品供应链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和防治农业环境污染的积极作用,努力倡导超市零售业态的发展,特别是大型连锁超市的大力发展。
2.鼓励超市等供应链关键节点组织按照“一体化”经营模式进行联结,发展“超市农业”,建立比较稳定的有数量品质标准的产品供求关系;鼓励在农户与公司之间采用合同生产等契约模式,使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超市供应商能够获得安全优质农产品,在帮助合同农户获得稳定高收入的同时,又保护了农业生产环境。
3.鼓励农户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广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组织模式,促进农户与现代农产品供应链的联结,逐渐改变农户小规模、分散化的局面,提高农产品供应链效率,促进各种保证农产品质量和产地环境安全的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集成使用,缓解和防治农业污染。
六、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当前,农业污染防治实践普遍显示,许多好的技术模式被束之高阁,无法实施。因此,防控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不应仅考虑技术层面的问题,还应考虑政策层面的问题,要进一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建立经济激励机制;二是实施政策调控措施;三是构建高效管理制度;四是建立政府、市场、社会联动机制;五是制定法规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