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展望(写写帮整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展望
作者:杨春清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10期
【摘 要】 众所周知,农村发展的好与坏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有着不容小视的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奠基石,更是提高我国人民经济水平的前提条件。就此,本文根据新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粗浅的分析一下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制约因素,以及一些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理清新时期农村经济规划与发展切实、有效的战略性思路。
【关键词】 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展望
中国是一个农业发展大国,长期以来,我国始终保持着一个不曾改变的局面,那就是农村包围城市。农业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社会经济的走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更是我国建设和发展的首要解决对象。可见,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1.新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在经济体制与科学技术双重革新的带动下,农村经济正一步步的向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坐标上迈进,可以说,农业经济已经进入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以下是新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1.1传统农业正在向“三高”的现代化农业进行转变
新时期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所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正逐渐的在市场运行中体现出来。农业发展的走向正在从传统农业向高产、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跨越式的转变,并已经发挥出了显著的功效: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明显增强、畜牧业、渔业在农业的比重也不断的提高,通过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农业总产值可以说是节节高升。
1.2非农行业的增长加快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村的非农行业包括批发、零售、餐饮业、贸易业等,其发展规模的日益增大,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的经济与农民的收入。众所周知,科学进步,经济才能得到稳定发展。新时期农业的发展重点就是要重视科学技术,注重产品和产业的合理化调整,加强企业技术革新,加大投资力度,扩大产业市场,准确抓住经济增长控制点,让农村非农行业的增长带动农业整体的经济发展。
1.3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收入也不断提高
随着新时期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总体经济水平也得到了很好改善,税费中取消了农业税、粮食补贴资金发放到位,从这两点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的腰包鼓了,工作的热情也就充分的提高上来。农民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仍是从事生产活动,其人均收入比上年上涨了三分之一左右,同时,农业低收入的比例明显下降,高收入人口比重上升。从整体上看,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能彻底消除,但农业经济正在逐步的向好的方向上发展。
2.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加快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我国的农村经济仍是值得大家关注的大问题。目前在我国,农村薄弱的经济集体、相对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等仍严重的阻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正是基于此,党中央领导也是非常重视农村经济问题,继而在“十一五”规划中正式提出了建设新农村、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因此,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1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延续过去保守的思维模式,遇到困难坐等帮助,不能主动的想出解决办法。
2.2种植结构单一,农业种类不够多元化,主导产业的优势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2.3农村的财政收入减少,发展农业经济事业的力度不够。由于农村税费进行改革,虽减轻了农民的付税担子,却阻断了财政的收入,使机构资金运转困难,进而导致对发展农村经济事业的支出减少、村里的公益事业也无钱来办,虽有加快发展农业经济的干劲,却是显得力不从心。
2.4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还不够,农民对科学技术与科学信息带来的影响收益还不够多,导致农村整体的文化素质不高,获取市场信息、了解市场动向的平台较小。
3.对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展望
综合以上所述的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新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划与展望是必不可少的。农业经济的稳定与提高是加快国民经济的基础条件,农业经济发展的快慢,事关全国经济的宏观调控,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推进新时期农业经济建设,是符合全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顺应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规律。
3.1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众所周知,发展新时期农业经济的脚步是一刻都不能停歇的。首先,农业发展方向要明确,要切实有效的解决国民一直关注的“三农”问题,以保障农产品供给、拓展农业经销范围、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合理化权益、提供劳动力就业等为主要目标,以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技术、加工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营销理念为支撑,将产品与技术进一步的融合在一起,让新时期的农业经济走上技术化、一体化、多元化的道路。
3.2加快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点
3.2.1推动农业经济产业化进程:所谓农业经济产业化经营,就是要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作为一个整体来推动,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围绕市场需求,把优质、多产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引进推广,进而达到品牌产业。由于农业产品的生产区域性比较强,那么就将自己所在地区的优势的农产品做大做强,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延长产业链,引进高新生产技术,建设高产、优质的产品基地,全力推进农村的产业化进程。
3.2.2推动农业经济工业化进程:运用工业理念在农业领域内进行生产、营销和管理,是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就在于如何将农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工业化思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先锋军。推进农业经济工业化进程,就是要本着敢做敢干的原则,扩大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鼓励和支持个体、民营企业的猛进发展,努力培育一批批高收入的骨干企业。另外还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一切为民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服务和舆论环境,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2.3推进农业经济一体化进程:“推进农村城镇化,加快城乡一体化”是我国一直唱响的口号。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民收入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由农村走入城镇,再由城镇走入城市,这一步步的迈进,我国人民的经济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上来,农业产业才能脱胎换骨的屹立于经济高山之上永推不倒。
结束语:农业,是我国经济生产之根本,只有农村得到迅猛发展,城市的经济发展才能被有效地带动起来,城乡的距离才能不断地靠近,以至于我国整体的社会经济才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因此,寻求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可行性方案任重而道远。
第二篇:东港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东港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发布时间:2011-10-14信息来源:海洋与渔业局
东港市地处黄海北部辽东半岛北端,南濒黄海,东依鸭绿江,隔江与朝鲜半岛相望,是我国黄海北部一个沿海、沿江、沿边的重点市。
一、海洋自然资源:全市大陆海岸线长93.3公里,其中人工岸线80.22公里,自然岸线11.7公里,河口岸线1.38公里;江岸线长29.5公里;岛屿岸线32.5公里。海洋资源共分八大类:
1、海洋渔业资源:我市近海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辽宁省的重要渔业生产基地之一。根据《黄渤海区渔业资源调查与区划》,近海海域渔业生物有218种,常见的鱼类有50多种。主要经济贝类有杂色蛤、四角蛤蜊、文蛤、凹线蛤蜊、红螺、玉螺、毛蚶等,主要经济鱼类有蓝点鲅、小黄鱼、黄姑鱼、梭鱼、牙鲆鱼等,主要经济虾类有对虾、白虾、鹰爪虾、虾姑等。
2、海岛资源:我市海域的浅水近岸型岛屿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有28个,岛屿总面积
5.9平方公里,海岛岸线总长32.5公里。其中鹿岛和獐岛是我国海域最北端的两个岛屿,也是我市境内两个最重要的岛屿。两岛地理形势相近,东北西三面为陡崖,南部为细沙松软的海滩,岛上山青崖秀,海景引人入胜。
3、浅海资源:全市3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374.5
万亩,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106万亩。自1993年开发浅海养殖业至今,已开发养殖面积342,235亩。
4、滩涂资源:全市滩涂面积36万亩,已开发利用188,000亩。
5、沿岸养殖资源:我市对虾养殖面积已发展到118,300亩,还有稻田67万亩,其中40%可用于开发稻田渔业。
6、海洋港址资源:我市境内有商港1个(大东港),客运港1个,国有、集体渔港25个,另外还有个体渔港、自然停泊点20余个。以大东港为中心的商港已初具规模,现已建成8个万吨级泊位,大台子渔港国家已批准对外开放。
7、滨海旅游资源:主要有“一泽三岛”。一泽指位于大洋河口的芦苇沼泽(大孤山苇塘),是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面积3467公顷,是辽宁省的第二大湿地,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是中国海域最东端、黄海海域最北端的一个保护区。为湿生、水生及滨海盐生三大类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条件。目前共发现46科303个物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是人类观察野生鸟类自然活动的良好境地。三岛指大鹿岛、獐岛、小岛,三岛与大孤山文物保护区和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隔海相望,是理想的滨海渡假旅游境地。
8、潮汐能资源:鸭绿江口西口最大潮差6.23米,最小潮差1.75米,平均潮差4米,可建设装机容量640KM、年发电量176万度的潮汐能发电机组。
二、开发现状: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沿海地区的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人均收入水平有了长足发展。2003年海洋经济五大产业共创产值41.6亿元。
海洋渔业初具规模。到2002年海淡水养殖总面积达到88万多亩,其中海水养殖总面积达64.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21.1万吨,其中海水产量达18.7万吨;渔业总产值达13.9亿元,其中海水渔业产值达11.6亿元。2002年港湾养殖面积11.8万亩,产量2.5万吨;滩涂贝类养殖面积18.6万亩,产量4.2万吨;浅海养殖面积34.2万亩,产量3.6万吨;设施渔业5.8万平方米,产量647吨;海洋捕捞产量8.2万吨。全市人均水产品产量达330公斤,渔业人均收入2,187元。
海洋食品加工业稳步发展。目前全市冷冻食品加工厂90家。2002年水产品加工总量11万吨,产值达15.4亿元。
海洋交通运输业2002年创产值2.7亿元。其中港口货物吞吐量560万吨,产值1.4亿元;港口客运量9.2万人次,产值1.1亿元。
滨海旅游服务业2002年共接待旅游人数38万人次,实现产值0.38亿元。
海洋能源化工业2002年实现产值2.6亿元,其中滨海发电8.96亿度,产值2.4亿元;海盐产量1.1万吨,产值180万元。
二、今后的发展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东港市“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目标,以发展为主题,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资源为基础,以提高产业素质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保证,以海洋渔业为突破口,全面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食品加工业、滨海旅游服务业、海洋能源化工业,坚持资源可持续利用。采取 “海陆结合、条块结合、远近结合、发展与保护结合”的办法,加速海洋经济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进程,形成产业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海洋经济体系,建设“海上东港”,推动全市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三、发展目标。
(一)海洋产业产值:海洋经济总产值到2007年达到66亿元,其中,海洋渔业18.57亿元;海洋食品加工业30亿元;海洋交通运输业7.73亿元,滨海旅游服务业2.1亿元;海洋能源化工业7.6亿元。2020年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其中,海洋渔业30亿元,海洋食品加工业60亿元,海洋交通运输业24亿元,滨海旅游服务业6亿元,海洋能源化工业30亿元。
(二)海洋产业产量:到2007年海洋渔业产量29.3万吨;海洋食品加工业产量22万吨;海洋交通运输业中港口吞吐量1150万吨,集装箱运输量9.6万标箱,货物运输35.5万吨,旅客运输35万人次;滨海旅游服务业接待旅游人数190万人次;海洋能源化工业中海盐产量2.14万吨,滨海发电24亿度。到2020年海洋渔业产量42.65万吨;海洋食品加工业产量40万吨;海洋交通运输业中港口吞吐量2400万吨,集装箱运输量25万标箱,货物运输量70万吨,客运量60万人次;滨海旅游服务业接待游客400万人次;海洋能源化工业中海盐产量5万吨,滨海发电量60亿度。
(三)海洋产业结构
东港市海洋经济结构与布局总的方向是实施三大战略,主攻10个重点,构筑起海上经济新格局。
三大战略是: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相统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发展特色产业、精品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为主攻方向,实施创知名品牌战略;发展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经济、创建企业集团,实施龙头带动战略。
十个重点是:海洋第一产业即养殖业和捕捞业要主攻名优高效养殖、新的养殖资源开发、远洋渔业三个重点。名优高效养殖大力发展浅海底播增殖,筏式养殖、虾池综合开发和设施渔业,要有计划的控制和压缩近海捕捞强度,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扶持群众渔业向外海和远洋发展;海洋第二产业即海洋食品加工业和海洋能源化工业要主攻海洋食品、海洋医药保健品和海洋化工业和发电业四个重点。将对现有106座冷冻加工厂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海洋药业;海洋化工业围绕海盐生产,开发烧碱和液态氯生产,大力发展风能和港口火电业;海洋第三产业即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服务业要主攻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服务、海洋贸易三个重点。海洋交通运输业借助于大东港优势,带动我市的仓储物流服务和临港工业经济的发展。滨海旅游凭借海、岛、港、山、水、景等资源优势,突出海文化和优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把百里海岸建成为集看景、探奇、赶海、登山、垂钓、游泳、访俗、尝鲜等内容于一体的“海洋旅游民俗园”。2007年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调整为:1:2.02:0.53。2020年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要调整为1:3:1。
(四)海洋环境。
2007年,我市近岸大部分海域水质达到Ⅱ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洋环境和灾害监测预报系统基本建成。
2020年我市近岸海域水质标准,均达到I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洋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全方位、立体化的海洋环境和灾害预报系统建成。
四、发展前景
(一)海洋经济五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前景
海洋产业在巩固和完善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食品加工业、海洋能源化工业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滨海旅游服务业,积极开拓海洋生物工程、海水利用等海洋高新产业,逐渐形成协调、完备的以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海洋食品加工业、滨海旅游服务业、海洋能源化工业为主体的海洋经济体系。
1、海洋渔业
(1)海洋捕捞业:发展外海捕捞业,2007年远洋捕捞产量达到1.5万吨,占现有捕捞产量的18%;增加近海增殖数量和品种,在稳定对虾增殖规模的前提下增加海蜇、梭子蟹等品种的增殖放流。
(2)浅海养殖基地建设: 2007年养殖面积要达到40万亩,产量达到8万吨。2020年养殖面积要达到130万亩,产量达到42.65万吨。
(3)滩涂贝类养殖基地建设: 2007年滩涂贝类要发展到19.4万亩,产量要达到7万吨。2020年养殖面积要达到30万亩,产量要达到15万吨,产值要达到9.5亿元。
(4)港湾养殖基地建设: 2007年港湾养殖面积要发展到12万亩,产量达到3万吨,产值要达到3亿元。2020年面积12万亩,产量4.4万吨,产值4.2亿元。
(5)设施渔业基地建设: 2007年养殖规模要发展到14万平方米,产量要达到1200吨,产值达到5000万元。2020年规模要发展到20万平方米,产量要达到5500吨,产值要达到1.8亿元。
2、海洋交通运输业
我市的海洋交通运输业目前已形成以大东港为中心,以遍布全市沿海渔港为辅助的海洋运输格局。2007年海洋交通运输业的产值要达到7.7亿元,2020年要达到24亿元。
海洋交通运输业要积极开辟国内外客运和货运航线。要广辟融资渠道,加快中心渔港的建设
步伐。大东港规划到2010年新建泊位6个,其中规划建设:5万吨级粮食专用泊位、多用途泊位、散杂货泊位各1个,3万吨级集装箱泊位2个,万吨级油料码头1个,年吞吐能力1200万吨,集装箱达到15万标箱,产值达到7亿元。中心渔港2007年规划建成年吞吐能力12万吨的码头,并配套冷藏、修造船、服务等设施,满足2000条大马力渔船的停泊需要。要积极利用和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以能源、外贸运输为主要内容,重点建设粮食、集装箱、油料和客运等专业化码头,扩大港口的吞吐能力。同时,要充分利用大东港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围绕大东港日益扩大吞吐能力,重点发展以仓储、物流、临港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临港经济。
修造船业要在目前维修建造渔船泊基础上,加大技术改造和资金投入,整合目前分散的生产能力,提高产品档次和生产规模。
3、海洋食品加工业
2007年海洋食品加工产量要达18.3万吨,产值要达25.6亿元。2020年加工产量达到40万吨,产值达到60亿元。
海洋食品加工业要向深加工、高创汇、高附加值和鲜活运销方向发展。要全面提升我市海洋食品加工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实现“四个转变”即由季节加工向常年加工转变,由加工本地产品向即加工本地产品又加工外地产品转变,由加工单产品向加工多品种转变,由产品的简单粗加工向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转变。
4、滨海旅游服务业
2007年计划接待游客190万人次,产值2.1万元。2020年计划接待游客400万人次,产值6亿元。
滨海旅游服务业要内外结合,双向发展。充分发挥我市河、海、泉、岛和水库资源优势。以自然资源开发为基础、以人文景观建设为重点、以新、奇、特为宗旨,大力抓好大孤山古韵文化区、大鹿岛景区、獐岛景区、小岛景区、欧洲风情园、椅圈温泉、鸭绿江口湿地等景区的开发建设。完成北井子客运码头和孤山进港路建设,搞活旅游市场,争取创办2—3家旅行社,鼓励兴办与景区相配套的游乐项目,增强景区吸引力。搞好旅游纪念品开发,组织企业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
5、海洋能源化工业
2007年海盐产量要达到2.1万吨,发电量24亿度,产值6.8亿元。2020年海盐产量5万吨,发电60亿度,产值30亿元。重点是充分利用风力资源,大力发展滨海风电业。
(二)、海洋高新产业发展前景
根据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工程、海洋信息和服务、海洋矿业、海洋环境等五种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将会成为海洋经济的新兴产业。
海水利用:海水利用要重点研究从海水提取镁、钾、溴等多种化工原料工作。由于从海水提溴需加热海水,因此可考虑综合利用华能电厂冷水的余热,开展海水提溴产业,同时要充分利用我市的海盐资源,加强对海盐的综合开发利用。
海洋生物工程:一是加强海洋生物的药物开发。现在已从海洋生物体内分离出若干种相当有价值的医药和农药。从鱼粉加工过程中提取的鱼油中,含有丰富的五稀酸和六稀酸,这种材料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和保健药的主要原料,有较高价值,我们要鼓励科技、企业界合作开发这些资源。二是要将生物工程技术用于水产养殖,目前发展的重点是如何从生物工程角度,有效控制
鱼、虾、贝等养殖品种的病害,同时要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改良养殖品种,提纯扶壮,提高养殖品种的产量、质量和抗病能力。
海洋信息服务:要根据产业的发展需要,及时开展海洋咨询服务、海洋气象服务、海洋救捞、海底管线敷设、海洋土木工程、海运服务等业务。
海洋矿业:根据地质部门的调查分析,我市海域地质构造具备油气矿藏特征,具有很好的找油前景,要适时争取国家开展调查勘探工作。
第三篇: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迅速,以有限的耕地养活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展可持续农业,是全球的共识和潮流。今后农业将朝着现代化、集约化、持续化、农业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围绕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探讨,结合世界各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实践,指出我国发展可持续农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产力水平较低、资源利用潜力大的特殊国情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发展方向和目标。
关键字:中国农业;可持续农业;现状;展望
1.可持续农业研究现状
目前,国际上研究和开发可持续农业主要采取与耕作制度有关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作物轮作 [5]。用以缓和杂草、昆虫和病害的为害,与常规耕作措施配合,降低土地侵蚀;2)综合生物防治。用轮作、害虫预测预报、气象探测卫星、抗性品种、播种期调节等措施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3)综合植物营养管理。应用豆科固氮、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精深施用化肥,并通过土地改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化肥施用量,减少硝态氮对水环境的污染;4)保护性耕作。包括覆盖作物、等高带状间作及各种少耕和免耕;5)混合农耕制度。包括动物饲养和林业在内的农场种植制度。在可持续农业研究上强调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因而耕作制度改革也是可持续农业的一个重点,它的内涵既包括轮作、混合农作、保护性耕作和旱地农业,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广泛应用的间作、复种和农林制等内容。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控制人口,提高素质;节约资源,保持环境;集约经营,增加效益;优化产业结构,重塑良性生态系统;加速技术替代,建立生态平衡机制。这就对原来的耕作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将耕作制度研究领域扩大到“广义农业”范围内,才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广义农业”的范畴内发展耕作制度,要认真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如农牧、农林、用养、产加销等关系,才能促进整个农业的协调持续发展。研究表明,高产高效持续耕作制度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技术载体。耕作制度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发展层次大体可分为作物制度、种植制度、耕作制度和农作制度4个水平,每一层次水平的上升均标志着资源利用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例如,从一季作物到多熟的种植制度,因复种指数提高,更能充分利用光、热、水及土资源而提高土地生产力;融种植制度与土壤管理制度于一体的耕作制度,则是将获取短期的高土地生产力与培肥土壤、保持土壤长期生产能力相结合;将种植、养殖、土壤寓于一体的农作制度,则是在更高层次上将社会、自然、生物资源更全面地组合、开发,为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总体效益和不断满足社会需求提供了基础。由种植制度、耕作制度向农作制度演替,也是国际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改进种植制度、发展持续农作制进而发展可持续农业已成共识。
可持续农业发展思路的核心是集约性与可持续的高度协调统一。在生产优先、经济与生态并重的原则下,力争做到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续性和资源可持续性三位一体。这就需要建立起相应的高产高效持续农作制度技术体系,并要求该体系具有显著的技术特点。第一,集约农作,持续高产。将提高土地生产率放在首位,强化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单位面积产量;第二,高产高效。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效率,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第三,改善生态,持久发展。在技术配置上,强调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相结合,资源利用与保护改善相结合。由此可见,高产高效持续农作制度技术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基础,而技术体系的发展阶段则是可持续农业发展阶段水平的反映。这就要求今后农业生产制度改革要以农业的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生态持续性为指导,大力研究推广集约可持续农业技术体系,进一步丰富、拓展可持续农业理论体系,使之更加技术化和实用化。因此,将可持续农业发展研究向高产高效持续农业生产技术体系聚焦,对加速可持续农业发展极为重要。
2.中国农业的发展与成就[4]
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国民经济每5年制定一中短期发展计划。每一个发展计划的实施都使中国国民经济的实力,也包括农业和农村经济,得以重大发展。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农业国际合作与交往发展迅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五个方面的深刻变化。一是突破了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理顺了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关系;二是突破了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全面活跃农村经济;三是突破了统购统销制度,市场调节农产品供求、资源配置的作用显著增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农村要素市场逐步发育;四是突破了单一集体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在集体经济巩固壮大的同时,个体、私营等经济成分快速发展;五是突破了农业生产上的指令性计划,实行指导性计划,改变了政府调控农业的方式,初步形成了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综合运用的农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
3中国农业科技的成就与展望
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农业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和一系列成果。其中,农业生物种质资源研究与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增强了通过推广良种实现农业增产的潜力;光、热、水、土等资源利用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农业生物病虫害基础研究和防治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农业生产损失;农业综合、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和农业科技信息的研究,为中国的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信息服务[6]。
“九五”期间,中国农业科技实现了超常发展,并取得了累累硕果。其中,十项重大科技进展最为突出,它们是:(1)强化生物技术和常规技术结合,培育出大量优质、高产、多抗农作物新品种,筛选出一批种质资源,整体育种水平得到提升;(2)中国超级稻研究获得重大突破,在试验田近800kg/666.7m2;(3)单双价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及应用处于国际先进水平;(4)五大作物”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研究,构筑了中国面向21世纪的“五大作物”生产技术平台,为中国未来粮食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储备;(5)温室节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促进了冬季设施蔬菜、果树和花卉生产,完善了周年设施园艺生产技术体系;(6)棉铃虫、褐飞虱迁飞规律研究为提高主要稻棉害虫的预测预报和虫害控制技术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7)主要畜禽规模化养殖及主要畜禽疫病的诊断与监测方法取得丰硕成果;(8)新型饲料及添加剂的研究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社会生态效益显著;(9)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10)农业持续发展与水肥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确定了农业用水的战略目标和节水的技术重点,肥料高效施用调节技术的大面积应用。
4.可持续农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在对可持续农业的概念、理论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模式。国内专家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归纳有以下8种提法:
1)低投入的可持续农业。其主要做法是多样化种植,草田轮作;作物与畜牧混合经营,均衡发展。其核心是不用或省用化肥、农药,充分利用生产单位内部资源,围绕农业自然再生产特性来组织生产。其实质是有效利用生产性投入,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提高生产单位的净收益。这种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是由美国最先提出来的,并在堪萨斯、内布拉斯加和衣阿华州的一些农场开始实践,但在其他地方很少应用。
2)高效率可持续农业。这种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它不同于靠低投入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而主张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前提下,增加农产品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创造无风险或无污染的生活条件。主要措施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用良种、合理栽培、慎用化肥、病虫综合防治及科学政策。其核心是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强调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实行现代经营方式,进而实现生产集约化。这种模式也是由美国倡导的并与实际生产活动紧密结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生态环保型可持续农业。也称为环保型降低购买性资源投入的可持续农业。该模式主要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降低农场以外(如化肥、农药、机械等)的投入,强调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系统内部资源的循环与利用效率。此种模式是由美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首先提出的。
4)生物学派可持续农业。其主要内容在培育高生物潜力的品种基础上,采取生物性的轮作、生物防治与有机肥料等,降低农场外部资源消耗,谋求农业可持续发展。此种模式在德国和英国比较流行。
5)综合性可持续农业。其主要内容包括合理优化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农业资源,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用养结合、保护环境等。综合性农业通过与生态系统、土壤保护系统、水源保护系统及农业经济系统的密切关系,实现农业的综合管理与协调发展。综合性农业体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权衡与统一。德国重点发展这种模式。
6)环境保全型可持续农业。这种模式有3个主要特点:一是强调以提高效率来保护环境;二是以大幅度削减人工合成品的应用来保全环境;三是以人类生态活动区域为中心,进行因地制宜的生态保护。日本盛行此种模式,它与欧美国家不同,一方面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高,另一方面产品不足,大量进口粮食和饲料,水田农作是其主要形式。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减轻农业对环境的负作用,进行高效率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二是进行环保型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三是维持和提高地力,对未利用的有机物资源进行开发。
7)劳动集约型可持续农业。主要特点是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来提高土地生产率,提高农产品的自给率。目前主要适应于西非等一些劳动投入不足、经营粗放、单产低下、生活贫困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
8)土地集约型可持续农业。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人多地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提高农业可持续性,这些国家及地区必须充分地、全年式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土地,实行以提土地利用率与产出率为核心目标的技术改造。最典型的是我国台湾的“精久农业”、荷兰的“设施工作化高效农业”等。
世界各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实践表明,可持续农业是当今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内容十分广泛,发展模式多样化,实践效果明显。一是适当减少了农业资源的利用。2007 年发达国家对可耕地、永久性农用地和永久性牧用地的利用率分别比2002年减少了0.3%、3.8%和 0.9%。二是适当减少了化肥使用。2003年中国化肥年使用量4411.6万t,2006年中国化肥年使用量为4124万t,平均每公顷施用量达 400kg/hm2以上,发达国家安全上限每公顷
施用量减少到225 kg/hm21。三是农业劳动力投入减少。2007年发达国家农业劳力使用比 2002年减少12.3%。2007年与 2006 年相比,北美和西欧农业就业人数分别减少了28%和 30%。四是土地生产率和劳动效率呈增长趋势。据预测,到2020年世界粮食增产总量中约20%依靠增加耕地面积,其余80%必须通过提高单产来实现。其中,小麦单产将从2000年的 2660 kg/hm2提高到3200 kg/hm2,提高 20%。同时,世界人口仍在以每年增加1.0×108
[]的速度发展,到 2020 年将增长到 7.5×109~8.0×109(2000年约为6.0×109)2。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和综合作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得到了持续发展。1996—2001 年发展中国家
[]农业生产增长37.7%,年均增长7.6%3。
由此可见,当代世界可持续农业的兴起,为各国根据国情及农业发展需求,选择适合本国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及其发展道路,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我国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鉴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产力水平较低、资源利用潜力大的特殊国情,我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立足于人口多的基本国情,坚持自力更生为主,解决农产品供给问题;二是立足人均资源少的基本国情,走科技挖潜、合理投入、提高效益的路子; 三是立足农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永续利用、协调发展的路子。基于这种认识,当前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应当是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的高效率集约型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5.结语
发展可持续农业,是全球的共识和潮流,它将朝着现代化、集约化、持续化、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科学化农业,代表了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集约农业代表了一定经济、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农业的发展方向;持续农业代表了农业的发展目标;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经营方式和组织制度的创新,代表了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3] 聂振帮.世界主要国家粮食概况[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4] 卢良恕.中国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M].第三届果蔬加工技术与产业化国际研讨会2001年10.[5] 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互动研究[D]霍焰.吉林大学2013年6月.[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的生态农业.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第四篇:两岸关系现状与展望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国际社会也普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国、共内战和美国的介入,1949年以后两岸一直处分离状态,两岸治权统一成为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一件大事。50多年的两岸关系有两大重要变化,一是两岸人民由老死不相往来发展到相对自由的交往,二是台湾当局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转变为否认“一个中国”原则。21世纪的今天,两岸人民往来十分频繁,两岸经济与文化趋向融合,虽突破了诸多政治僵局,但很多政治难题仍然存在,但是我们坚信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终将归于祖**亲的怀抱。
一、两岸关系现状观察
现状由历史发展而来,解读现状必须从历史开始。胡锦涛是这样描述的:“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这是对两岸关系现状的客观解说,也是实行维持两岸关系现状政策的基础。
事实上,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一直是两岸人民的共识。
据台湾媒体报道,岛内有关方面最近曾就两岸关系进行
108项民调,主张两岸维持现状的占64.9—,肯定两岸关系目前缓和趋向的占52.2—。两者,一是对两岸维持现状的肯定,一是对当前缓和趋向的认可。
从目前看,各方在“一个中国”问题上,至少表面上是比较一致的。中国政府是最坚定的,不会有任何退让;美国政府也一再重申坚守“一个中国”政策;现台湾当局,既承认“九二共识”,也坚持说它是“一中宪法”,两者本质上都是认同“一个中国”的。但实质上要求确实不同的。
台湾方面要求的现状,是“不统、不独、不武”;美国方面要求的是“不统、不独、不战”; 两者基本上一致。而中国大陆方面要求的,则必须是 “一个中国”。因为,两岸虽然还未统一,但“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并无任何改变。还有,两岸实行的也是不同的社会制度,因而,“一国两制”实际上也是两岸的现状。尽管民进党千方百计把“一国两制”污名化、妖魔化,但就是无法驳倒这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总之一句话,我的两岸“现状观”,就是要把两岸“客观存在”的现状,也就是“一国两制”,转化为“主观认同”,即通过两岸平等协商,使之共识化,合法化,完善化,正常化,从而使两岸关系持续的和平发展和共创两岸人民的永久福祉。
三、两岸关系未来展望
多年来两岸各方面的交流不断增强,随着两岸的经济,文化,政治的往来,两岸人民更加的相亲相爱,两岸关系趋向融合。
在一个有关海峡两岸问题的学术会议上,中国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辛旗,就两岸关系未来发展与他进行了交谈。
海峡两岸的对话不仅仅是学术对话,更是历史的对话、民心的对话、未来的对话”。辛旗先生做专题发言“登高望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所谓“历史的对话”就是两岸在中华民族近代史悲情方面要有设身处地的体谅;所谓“民心的对话”就是相互理解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以民为本,遂民所愿;所谓“未来的对话”就是根据两岸现状,寻找实现现代化和国家统一的交集点,保证稳健、和平地推进这一进程。
辛旗先生说,“天下太平”是中国历代追求的政治理想,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和平统一,和平是根本,和平是百年大计,和平统一应当成为两岸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而维护统一首先要推心置腹地理解中国这一丰厚的历史、现实、文化、政治多面向的观念,承认各地中国人取得的正面成就,无论政治观念的差异有多大,祖国大陆和台湾取得的成就都是中国人的成就,都是中国人的经验。
最后,我坚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只要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两岸关系终将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台湾问题一定能够早日解决。
第五篇:国际形势与中国经济发展展望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
人类的历史进入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冷战后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了。局部战争呈下降趋势。经济安全的地位空前突出。虽然世界上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仍然是矛盾丛生,冲突不断,但今后相当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主流仍将是和平与稳定、发展与合作。
事实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它的解决,需要全世界人民长时间的艰苦奋斗。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思想,是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的新判断,为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对内对外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在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就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这种新判断而制定的。
一、国际安全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首先,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促使各国人民下定决心维持和平,以使后代免除战争的浩劫。其次,核武器的大规模杀伤力和威慑力足以将地球毁灭很多次,因此谁也不愿意因打核战争与地球同归于尽。再次,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使世界各国依存度提高,共同利益的领域扩大,进一步减小了爆发世界性大战的可能性。
二、传统安全领域中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并有新的表现
首先是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尤其是这些热点问题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或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更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和变数。其次是各国的国防开支逐年增长。这种状况意味着各国仍然把军事发展作为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因素,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再次,主要核大国进一步加强战略力量,全球核武扩散问题依然严重,这对世界安全构成了极大隐患。
三、非传统安全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战争
首先是国际恐怖主义问题。2010年以来,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及袭击规模扩大;恐怖袭击方式令人防不胜防;国际反恐怖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使得国际反恐怖阵线有破裂的倾向。其次是环境安全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世人对环境安全的极大担忧。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候灾害频发,甚至使部分小岛屿国家生存面临威胁。再次是金融安全问题。这次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发达国家,也严重打击了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虚拟经济及实体经济,并引发了诸多社会及政治问题。最后还有愈演愈烈的贩毒走私、严重恐怖性疾病扩散、肆无忌惮的海盗活动,以及日益严重的非法移民等问题,这些都对国际安全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
四、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客观结果
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也是回避不了的世界发展大趋势。全球性科技革命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防不开科学。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技术条件,给各国各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当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增大了各国各地区经济的运行风险。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下中国应对策略
一、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和资源,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软实力建设
从国际上来看,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必将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应该以这次金融危机为契机,努力推动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与秩序重建,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新规则制定,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力争获取更多发言权,提高中国的话语权和国际地位;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调整的机遇,凭借充足的外汇储备加快海外收购力度,壮大中国银行和企业的实力。从国内来看,要立足扩大内需保增长,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放在首要位置,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
金融危机不仅削弱了美国的硬实力,也重创了其软实力。这说明美国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和隐患。当然这里既有宏观层面上的问题,也有微观层面上的问题;既有经济上的问题,也有政治和社会、文化上的问题。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普世价值影响力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大大降低,而以政治和社会稳定、渐进改革、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有效调节、注重实体经济等为特点的中国模式则经历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这无疑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当然,中国在软力量建设上还应继续培育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有效的意识形态及有感召力的生活方式和基本制度。
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妥善处理好中国与美国及周边国家的关系
(一)中美关系。与美国相比,目前中国仅仅是一个地区性大国,从某种角度而言,中国并没有很大的战略回旋余地,中国持续的经济成功严重依赖西方资本和技术的流入和外国市场的准入、(二)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不尽相同,一些国家还与中国存在领土争
端等历史遗留问题,情况相当复杂。进入新世纪,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了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积极解决了绝大部分边界等历史问题,营造了一个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周边环境,创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最好时期。
中国经济的展望
展望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这些趋势都将推动我国货币金融调控手段的完善。
10年之内,人民币依然难以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但人民币稳健升值则是大势所趋。预计至2020年对美元将累计升值60%以上,先慢后快,年均升值约4.5%。展望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
汽车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差距的一个契机。
过去10年,我国汽车生产和市场以超过GDP增速近一倍的高速度成长,私人消费成为推动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最大的动力。10年之后,汽车在我国城市的普及程度将像今天的彩电一样,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大城市家庭拥有两部或多部汽车将非常普遍,汽车也将大规模地进入农村地区,一些即可用作代步工具又可作为生产资料的车型,如轻卡、皮卡和越野车等,将在农村开拓出广阔的市场。
中国新车消费市场规模超过美国的时间可能比想象的要快,这一天将在2015年来临。2020年,我国汽车年产量将超过2000万辆,比今年翻一番。届时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至少1.85亿辆,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高速成长的中国汽车市场将给能源和环保带来巨大的压力,迫使中国将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伐,同时继续提高传统汽车的节能减排技术。技术进步将促使中国汽车工业缩小同世界汽车强国的差距。
如果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坚持以我为主的发展思路,我国很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率先突破,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拥有各类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国家之一。
展望之三:能源消费居世界第一
国内能源产出与需求间差距拉大,能源进口占总消费比例进一步提高
我国能源政策将面临巨大压力,国际上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减排义务的呼声将逐渐高涨。国内民众环保意识也将明显加强。两者将共同推进我国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转变,经济结构向低碳化转变。
近年,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力度加大,今后10年我国GDP平均增长8%的情况下,能源消费将年均增长约4%,至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超过45亿吨标准煤。国内能源的增产将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上升,预计2020年,我国能源净进口将超过八亿吨标煤,相当于5.6亿桶油当量。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需求增长将快速推高能源价格。以石油为例,10年后原油价格将冲上200美元/桶,至少牢牢站稳在150美元/桶以上。煤炭、天然气、液化气以及铀的实际价格比今天翻番也基本没有悬念。能源消费增长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正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今后10年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将超过恐怖主义成为头号国际议题。大力发展水电、核电、风电乃至太阳能等非碳基能源,并大力发展和推广硫回收、碳捕集等清洁能源技术,是我国走出能源困境的唯一出路。预计到2020年,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比
例将从目前的70%下降到60%以下,相对清洁高效的油气比例将从23%提高到近27%,非碳基能源比例将从7%提高到15%甚至更多。
趋势之四:银行走向“金融百货公司”
银行杠杆化产品将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实体经济投资产生积极影响
未来银行将减少对靠存款筹集资金的依赖,金融创新带来的高杠杆化金融衍生品将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传统银行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将逐渐让位于中间业务的盈利模式。
未来银行对客户的意义不再是“存钱罐”和“贷款批发商”,而是以银行业务为核心,辐射保险、证券、基金、产权经营等多个领域的“金融百货公司”。对客户的财富资产管理将是银行最核心的业务。
未来银行在代客理财时,投资领域将从股票、债券、基金等传统领域扩展到结构性衍生品、商品乃至艺术品。
银行将不再以柜台服务为主,目前在银行网点供客户缴费、存取款、查询的金融终端有望“飞入寻常百姓家”,网上银行将完成过去只能在银行网点办理的各种业务。作为银行为客户推出的最便捷的支付工具,银行卡在功能和外型上将有大的飞跃。
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逐渐向银行渗透,出于追求规模经济和分散风险的考虑,大银行不得不采取兼并、收购等手段,扩大自身规模,以提高竞争力,由此将催生一批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从事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
作为金融加速器,银行杠杆化产品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实体经济投资产生积极影响。同时,银行消费信贷推动消费者杠杆化率提高,对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转型战略发挥积极作用。
展望之四:粮食长期处于紧平衡
良种推广、化肥应用和提高机械化水平仍然是粮食增产的有效手段
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对保障粮食供应至关重要,而科技进步对粮食单产的贡献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10年我国粮食增产将超过10%。但长远来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等因素影响,大幅增产的难度加大,我国粮食中长期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未来10年应着眼于粮食安全的国际视角,树立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粮食安全观;着眼于我国丰富的食物资源,树立以谷物为中心、粮食为重点的综合化食物安全观,最终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良种推广、化肥应用和提高机械化水平仍然是粮食增产的有效手段。良种将是提高粮食单产的首要因素,预计未来10年,小麦、玉米、水稻良种覆盖率将接近100%,大豆将提高到95%以上,良种因素可使粮食单产提高10%左右;化肥利用率将会不断提高,预计未来10年,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10%左右;农业机械化可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和提高粮食单产,预计到2020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70%,实现主要作物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
展望之五:资本市场趋于国际化
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将提升我国在全球资本市场的份额和地位
我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将大为拓展,股票、债券、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全面发展,市场层次更为丰富,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发展、提升,成为与中国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际化的资本市场。
届时债券市场规模将超过股票市场,可能会是股票市场规模的2至4倍,债券融资占国内金融机构部门融资的比重将从目前的10.8%提高到35%以上。
更多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将陆续推出,能源、金属、农粮畜牧产品等期货品种日趋完善。金融衍生品,如股指期货、利率期货、债券期货和外汇期货也相继推出。在我国资本市场广度和深度扩展的同时,其市场化改革到2020年也将基本完成。市场各主体分工更加明确。一是市场在产品、交易工具、募集方式以及监管要求上,将具有可供投资者选择的多个层次。二是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能将从目前代替市场对发行人和投资者作实质性判断和审批,转变为完善各市场的监管规则并监督市场参与者执行。三是投资者可视其需要自主选择参与哪个金融市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由监管部门决定其参与哪个市场以及如何参与。
随着资本流动限制的逐渐放松和外汇管制的不断改革,资金雄厚的机构投资者将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投资机会。预计到2020年,境外的机构投资者会成为上海、深圳等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中国大陆资本市场掌管投资资金将超过2000亿美元。
外国投资者将成为国内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国债将成为外国央行外汇储备资产的一部分,我国的企业债也将成为大型金融机构全球资产组合的组成部分。其次,人民币“外国债券”,即国外政府、企业在中国大陆发行以人民币为面值的债券,市场规模将越来越大。第三,到2020年在海外还将出现相当规模的人民币“欧洲债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