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区位的选择知识总结
农业区位的选择知识总结
1.农业的特点:[记忆]季节性、周期性;地域性
2.农业区位的含义:[理解记忆](1)农业生产的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记忆]
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茶叶宜在南
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
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
7.农业地域的含义:[记忆]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
地的结果。
8.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记忆]
(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9.澳大利亚混
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
式、技术先进。
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
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发
展措施:东水西调
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发展条件
自然条件: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墨累—达令河在此经
过
社会经济条件:地广人稀;交通便利;鼓励政策;历史悠久;机械化水平高。
1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不足之处:墨累-达令盆地降水少,措施:建水利工程
12、混合农业的优势: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
间安排农业活动;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灵活的生产选择
第二篇: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的区位选择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了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教师对基本概念的讲解,传授学生案例分析法,结合东山镇碧螺春生产,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基本概念树立支持家乡农业,热爱家乡的情操
教学重点: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应用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和变化
教具:PPT投影
课时:一课时
课程类型:新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观看影视资料《大明宫》片段,引出问题“为什么唐玄宗不把荔枝树种在长安?” 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农业的区位选择”。
(板书:农业的区位选择)
新课传授:
师:我们知道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什么是农业呢?
生: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
师:很好,农业的生产对象是植物或动物,我们以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为例,对比不同地区的农业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学生读图3.1 和3.2(PPT展示)
师:图中展示了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的牧场。两者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对应的气候类型有什么不同呢?
生:略。
师:在图3.1和3.2中,你看到了哪些景观呢?
生:略。
师:图3.1中,我们看到了人力耕作的水稻田,地势低平,土壤偏红色。图3.2中,我们看到了草原上的羊群,草原广阔茂密,远处有树林。两幅图展示了完全不同的农业景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因为它们的农业区位不同。什么是农业区位?
生:略。
师:所谓农业区位,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过渡: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以家乡案例“东山碧螺春”的生产为例,共同探讨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教师介绍碧螺春(PPT展示)
介绍茶树的生长习性(PPT展示)
1.阳光 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
2.温度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温度是摄氏十八度~二十五度。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就会受到严重的冻害,但气温如持续保持35度以上的高温时,茶树新梢就会出现枯萎和叶片脱落的现象。
3.水分:年降雨量在1 500毫米左右时最适宜茶树生长,一般在茶树生长期中,平均每月降雨量有100毫米亦可。在空气和土壤中水分不足的情况下,芽叶和枝条的生长停滞,叶片硬化粗老。
4.土壤:土壤是茶树赖以生存的基础,茶树为深根植物,要求土壤的土层深厚、土质松疏、排水和通气较好。茶树生长的土壤为pH值在4.5~6.5之间的酸性土壤。.地形:茶园地形条件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对茶树的生育有利,一般选择偏南坡为好,坡度不宜太大,一般要求30度以下。
师:茶树的生长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呢?
生:略
师:影响茶树生长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水分,土壤,地形。
师:东山镇能生产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它具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呢?
教师运用PPT展示东山镇的气候,水源,土壤,地形,让学生总结其优势的表现。
一:东山镇的气候(PPT展示)
生:东山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
二:东山镇的水源(PPT展示)
生:降水充沛,靠近太湖,水源充足。
三:东山镇的土壤(PPT展示)
生:东山镇的土壤为酸性,适合茶树的生长。
四:东山镇的地形(PPT展示)
生:东山镇多低山矮山,具有一定的坡度,适合茶树的生长。
教师总结:(PPT展示)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热同期,光照充足
水源:降水充足,靠近水源
地形:以低山矮山为主,坡度小,适合茶树生长
土壤:土壤呈酸性,土质疏松,保水透水性强
过渡: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东山镇成为名茶碧螺春的发源地,然而在历史上优越的自然条件却并没有促进东山茶业的发展,带动东山经济的发展。但在今天,东山成为了茶叶生产的产业化基地。(PPT展示)
师:东山为什么能从一个小镇一跃成为碧螺春茶产业化基地?主要是哪些因素影响?
师:确定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的方法:寻找核心点(PPT展示)
(教师介绍)每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但都有其主导因素。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2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
师:下面我们来看下影响东山碧螺春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下列3则材料反应出何种因素对碧螺春茶业的影响?(PPT展示)
如今,碧螺春畅销国内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区,远销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国家。碧螺春茶区每到采茶季节,春意盎然,满山苍翠,茶香百里。真是“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两位加拿大茶商不远万里,来到苏州碧螺春原产地之一的东山镇,与东山茶厂签订了10万美元的出口订单。
十多年前,碧螺春茶初进东北,爽直的东北大汉们持怀疑态度:“你们东山人拿几片破树叶来忽悠我们?” 十多年后,东山人凭着自己独特的销售方式和经营理念、凭着东山碧螺春茶独特的品质,使碧螺春茶在东北的占有率从零提高到了现在的三成。为什么碧螺春茶在东北的占有率从零提高到了现在的三成?
生:略。
师:市场的需求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教师展示材料(交通,科技,劳动力,政策),让学生总结归纳。(PPT展示)
教师总结:影响东山碧螺春成为中国十大名茶的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广阔,交通便捷,科技保鲜技术水平高,劳动力素质较高,政府的政策扶持。
小结: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土壤,地形)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政策)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就是农民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PPT展示)
问题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书本43页活动题(PPT展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一: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正好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条件。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如果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补充,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二:受地形、土壤条件的限制,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平原面积狭小、红壤肥力低、水土流失严重、人多地少。
三:一般说来,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产品,农民收益是逐渐递增的;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鲜花消费逐渐兴起,同时东南沿海紧邻港澳台地区,便于出口,市场需求量大。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变化除了受市场的价格、需求变化影响外,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过渡:自然因素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是变化的而且其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扩展思考(PPT展示)
师:假设唐玄宗和杨贵妃生活在现代,唐玄宗还需劳民伤财地运送荔枝吗?
(提示:农业的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科技水平的提高(保鲜技术和温室栽培)和交通运输的便捷(空运)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家乡农业“碧螺春”,分析了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总共有两点: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是在变化的而且其着决定性的作用。
布置作业
板书: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 水源 土壤 地形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 交通 科技 劳动力 政策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因素(稳定)
社会经济因素(变化 决定性)
课后反思
第三篇:《农业的区位选择》(本站推荐)
《农业的区位选择》
2016-2017第二学期马鞍山市外国语学校“青蓝工程” 展示课暨“1+4”互惠教研共同体互惠课堂 教学设计 学 科:高中地理
授 课 人:鲁思婷 指导人:朱毅峰 课 题:农业的区位选择
时 间: 2017 年 4月20 8:30— 日9:10 授课班级:高一(3)班 地 点:录播室 马鞍山市外国语学校 二〇一七年四月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节系统地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从而使学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本节第一次接触到区位的概念,理解区位的概念,是学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基础,当然也为接下来工业区位等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无论是阐述基本原理,还是分析具体案例,都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三、学情分析
马外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地理知识和人文素养,为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奠定基础。但他们多数生活在城市,对农业生产不了解,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因此,在本节知识内容的讲解时,我们以《舌尖上的中国》图片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选用大量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来探究农业区位因素,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四、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农业的概念和特点(2)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1)结合实例,学会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的主要方法(2)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归纳、总结和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树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农业主要区位因素的分析和应用
教学难点:结合事例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六、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分组探究法
七、课时安排 1课时(40分钟)
八、[教学过程] [导入]:舌尖上的中国图片。中国地大物博,饮食地区差异明显,譬如东北的小鸡炖蘑菇,四川的麻辣火锅,云南的过桥米线,北京的烤鸭......这些色香味俱全的食材主要是来源于不同的农产品,当然这些不同农产品的地理区位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其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饮食习惯等息息相关。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展示图片]: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教师提问]:从图片上看,两地的农业生产有何不同之处? [学生看图回答]:泰国湄南河平原是一片水田,从事水稻种植; 而澳大利亚东南是一片牧场,从事养羊业。
[承转]: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农业在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亚东南部这两地的不同选择呢?引入农业区位的概念。
[教师讲解]:农业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指where, 农业生产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why, 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教师提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我们进入下面的探究活动 [活动探究一]:下列现象与影响农业区位的哪个主要因素有关?
材料一:我国海南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能生长椰子、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而河北以旱田为主,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只能生长苹果、梨等温带水果。
材料二:新疆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个瓜果之乡。近几年,新疆每年增加的瓜果种植面积近7万公顷,已形成了葡萄、哈密瓜、香梨、杏子、石榴、核桃红枣、番茄等优势瓜果产业区。[学生结论]:气候因素。
[学生活动]: 结合水稻生长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分析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呢? 学生发言,教师适当引导、评点并作讲解。[承转]:农业生产要综合考虑气候这一因素,气候主要包括热量、光照、降水等要素。水是万物之源,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如果降水不足,该如何解决呢?请看我国西北内陆的农业景观差异。
[活动探究二]:我国西北内陆的农业景观差异 [学生结论]:引黄灌溉,主要是水源因素。
[教师补充]: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但是塞上粮仓引黄灌溉,解决水源问题,发展灌溉农业。我们通常所说的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冰雪融水等都可以作为水源。
[承转]:我们都知道我国东部沿海气候暖湿,地形平坦,适宜发展种植业,而西部高原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这些除了与气候和水源因素有关,还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呢?
[活动探究三]:右上图片中有三种地形,我们应该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学生结论]:地形因素,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丘陵可开辟梯田,山区发展林牧业。
[承转]:江西千烟洲的立体农业模式也是地形的因素,其实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水热状况的改变,山地不同位置的土壤性质其实也是有所差异的。
[活动探究四]: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树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教师补充]:茶树主要种植在气候暖湿的丘陵地带,排水性好,适合酸性土壤。日本主要是亚热带和温带的季风气候,气候海洋性较强,降水丰富,多山地丘陵,但是土壤呈弱碱性。[学生结论]:土壤因素。
[承转]:我们知道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仅仅有自然因素,还有社会经济因素。其实只要你去一趟大润发超时,你就能深刻的感受到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活动探究五]在马鞍山市大润发超市,能买到美国蛇果、越南的火龙果、菲律宾芒果。[学生结论]:交通运输的发展,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承转]:当然,到大润发超市,你不仅仅只会去买水果,你还会去买一些其他的食材。
[活动探究六]: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省已由“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分析其原因。
[学生结论]:市场需求的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品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类型和规模。
[承转]: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批劳动力进程务工,回乡务农的农民越来越少。因此,为了鼓励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我国一直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因此粮食增产之后未出现“谷贱伤农”现象。[学生结论]:国家政策。
[教师小结]:我们通过刚刚的案例探究,知道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土地不但要考虑自然条件因素,还要考虑发展变化较快的社会经济因素,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
影响农民决策的因素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还有没有, 思考下? [学生活动]:填表完成农业的区位因素。
[承转]: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教师举例,学生作答。
能力提升: 某城镇周围要发展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等农业类型,应怎样进行区位选择? 为什么?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分析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从三个方面学习,重点是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自然因素一般比较稳定,但是人类可以加以改造和利用,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变化。学习区位因素最终的目的就是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板书设计:
第一节 农业区位的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第四篇:农业区位选择教案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l.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掌握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不同农业地域景观图的比较,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3.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农业区位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的思想。2.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思想。【教学重、难点】
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的资料和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早餐图片: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请问这些食物的原材料主要来自哪一生产部门呢?---农业
在初中,我们就学习过农业,本节课,我们来进一步学习有关农业的知识——农业的区位选择。
展示各地农业景观图片,引出“农业区位的概念”
通过这组图片可以看出,各地的农业类型各不相同,这就是农业区位的差异。例如泰国的水稻种植选择在湄南河平原,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分布于东南部。这种差异是由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这些因素就是农业区位因素。
首先,请阅读活动探究一。
【活动探究一 】农业区位因素
讨论:如果你是李磊,你会怎样去安排农业生产,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呢?
同学们四人一个小组,展开分组讨论。
1、学生: 教师(追问):你为什么不全部选择种花卉或是有机蔬菜呢? 学生:
教师:那么,你的这种布局模式,你考虑了哪些因素呢? 学生:
2学生:你们小组选择的是哪种农业生产呢?为什么?
从同学们讨论的结果来看,农业区位的选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考虑多种农业区位因素。那么,哪些属于自然因素,哪些是社会经济因素呢?
学生回答:略
承转:接下来,我们通过一组案例,来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第一大组案例
1、第二大组案例
2、第三大组案例3,第四大组案例4,展开分组讨论,请将你们讨论的结果总结在学案上)
【活动探究二 】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分析
【活动1】结合水稻生长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分析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展示孟买、北京和罗马的地理位置图、气温与降水分布图)教师:请回答水稻的生长习性如何? 学生:好暖喜湿
教师: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相似之处在于?
学生回答: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正好满足了水稻好暖喜湿的生长习性;而地中海气候夏季虽热量充足,但降水稀少,如果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则无法发展水稻种植业。教师:为什么水稻生产分布于季风气候区呢?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呢?
教师总结:气候为农业提供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和耕作制度。
【活动2】我国江西省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这个地区为什么要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呢?(展示千烟洲立体农业示意图)
教师:请你仔细观察这种农业的布局方式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农业布局有何不同?
学生:随着海拔的变化,农业布局呈现出一层一层的结构,每层的农业类型不同,这种农业称为“立体农业”。
教师:影响这种农业布局方式的因素是什么呢? 学生:地形
教师:比如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开辟耕地,容易产生什么不利影响呢? 学生:水土流失
教师:你能具体说说吗? 学生回答:该区为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大。地势低洼处容易积水,因此发展为鱼塘;如果开发利用不当,易导致水土流失,因此在坡度较大的处适宜发展林业和牧业,坡度较小的缓坡或是平地适宜发展种植业。教师总结:地形影响农业类型及分布。
【活动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如果你是当地的农民,从经济效益考虑,你会选择什么农业生产类型呢? 学生:花卉利润高(市场价格)
教师:但是,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在贫困地区,人们的粮食都不够,当地人还会去种花卉吗?
学生:不会
教师:那么,该地区的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农副食品及鲜花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农民种植花卉的经济效益更高),导致了郊区农业景观的变化。
教师总结: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活动4】荷兰的鲜花出口占世界鲜花出口的60%,在24小时之内,荷兰的鲜花可以到达世界上每一个角落。荷兰人骄傲地说,是荷兰的鲜花装点了整个世界。
交通运输影响农业区位,园艺业、乳畜业等其产品易腐烂变质,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教师:根据上述案例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其他农业区位因素的农业活动的影响,采用抢答的形式展开。(1)材料一
我国东南丘陵广布酸性的红壤,红壤土质粘重且肥力低,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但适合茶树的生长;东北平原黑土广布,黑土土质疏松,肥力高,使农作物产量较高。
结论: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因此土壤对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产生影响。(2)材料二
塞上江南和塞上戈壁对比,同样位居西北内陆,为什么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呢? 结论:水源影响农业的灌溉,对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3)材料三
杂交水稻的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水稻产量,为解决我国十几亿人口大国的粮食自给难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论:科技影响农业区位,此外在育种、喷灌、冷藏保鲜技术、耕作的机械化程度等方面也体现了科技对农业的巨大影响。(4)材料四
(展示亚洲水稻种植图,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说明劳动力和机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5)材料五
目前财政部安排的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逐年增加。这反映了哪个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说明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练习:完成学案当堂检测1。【承转】
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有利有弊,并且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因地制宜,发挥有利条件,改造不利条件,使之适宜农业发展。例如:梯田、蔬菜大棚的出现,请问,它们的出现是对哪些农业区位因素的利用和改造呢?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学生:梯田是对地形的改造和利用。因为在山区丘陵地区,耕地较少,人们开垦梯田,可以扩大耕地面积,获得较多的粮食。
教师:那么,在山区和丘陵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开垦梯田吗?
学生:不是。在坡度较小的缓坡,如果坡度过大,反而会导致水土流失。教师:非常好。蔬菜大棚是改善了什么条件呢? 学生:热量。它利用的是温室效应的原理。
展示一组图片,说明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教师:请问这组图片,分别体现了什么因素的变化? 学生:市场、技术、交通和机械等。
教师: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农业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很快。
【当堂检测2】分析影响下列农业生产变化的因素(齐答)
1、90年代初衢州的芦柑质量好,当地农民大面积种植。90年代末衢州的芦柑价格大跌,滞销严重。()
2、荷兰的鲜花以前主要是就地消费,近几年运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三、材料分析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了解了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完成课后探究。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第五篇:农业区位选择导学案
考点1 农业区位选择导学案编制人陈英
知识梳理与要点突破
一、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要点突破
1、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评价)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例1.评价下列三个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2、如何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每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但都有其主导因素。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例2:请说出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区位因素:
二、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请结合中国地理知识,判断以下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需改造哪些自然因素?
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
(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6分)
(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分)
2、右图表示某种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回答问题:
(1)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
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 地形平坦B 气候优越 C 距城区近D 水源充足(2)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
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A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
城市人口的增加 提示:人类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时,要特别注意的原则
C 交通运输的便捷
三、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
D 城市居民收入增加 案例:
1、山东省为粮、棉大省,近些年来一些地区发展成花卉、蔬菜、水果为主的出口基地,3、(2010年福建卷)37.(37分)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试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区位条件?
13世纪~l6
2、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的蔬菜生产基地?材料一古马里是
世纪期问西非萆原上蘩荣的贸易帝国。
3、分析荷兰成为世界重要的花卉出口国的有利条件?
图l2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1、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材料二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 反馈练习
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 种植。表3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1、(2010年宁夏卷)37.(20分)阅读图文
构成。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
1临的限制性因索。(9分)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
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
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
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
移。图6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
4、图中斜线区域是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说说该区发展种植业的区位条件及发展或治理方向
【阅读讨论】
资料1:荷兰特色农业
荷兰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出口国,主要是走专业化、机械化发展的高效农业之路。土地资源缺乏,种粮食经济上不合算,他们就集中力量发展价值相对较高的蔬菜和鲜花等高效种植业。从自然条件上看,荷兰并不十分适合花卉栽培,但该国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玻璃温室栽培,成为“世界的庭院”。目前荷兰已建成1.1亿平方米的温室,专门用于种植蔬菜和鲜花。由于实现了专业化集约生产,花卉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竞争力不断增强,荷兰鲜花在世界鲜花市场的占有率已达60%以上。共有7000多农户从事花卉栽培,培育出了9700多个品种,每天向全世界出口1700万枝鲜花和170万株盆花,每年获得112.5亿美元的收益。蔬菜和花卉种植业已成为荷兰的主要支柱产业。资料2:云南省花卉生产
国内首屈一指的云南省的花卉产业,是完全由市场经济孕育和培养成长起来的一个新兴芬芳产业,如今它已香飘五洲。上个世纪9 0年代初,昆明呈贡县斗南村农民在菜地中零星种植一些花卉,与蔬菜一起在农贸市场销售,没想到比种菜还赚钱。搞农业要讲比较效益,种花每亩收入比种菜种粮高出四五倍,效益驱动,激发了他们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斗南地处滇池东岸,这里雨量适宜,气候温和,土肥水美,交通便利。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区位适宜花长草飞。于是,许多农民都开始种植花卉,有的种三分、五分地,有的种几亩、十几亩,花卉畅销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斗南村成为中国最大的鲜花生产和交易中心,“斗南花卉”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云南有光照优势,土壤气候优势,配套设施优势和劳动力等优势,云南省省委、省政府因势利导,大力支持花卉产业的发展,把花卉产业作为
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程的重点产业,积极加以扶持,在政策和权限范围内,云南省对花卉生产企业减征、免征有关税费。使“斗南花卉”成为“云南花卉”,在全省培育出一个新兴产业。
掘荷兰花卉协会统计,1995年全球人均花卉消费量最多的是瑞土,为106.5美元,德国、法国、英国已分别达48、32、29美元。而我国人均消费额不足l美元。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对花卉有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按人均年消费两支鲜切花预计,未来若干年后将形成20亿支鲜切花,100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由此可见我国花卉消费市场潜力之大。
云南省花卉80%以上的鲜切花销往国内7 0多个大中城市,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 0%以上,总产值达到29.4亿元;鲜切花还出口到日本、韩国、中东、东南亚和香港、台湾,去年创汇1540万美元。国内市场40%以上鲜花由航空运输,销往海外市场的鲜花全靠航空运输。同样的百合花,由于运输价格不同,台湾出口到日本、加拿大每公斤价10元,而云南的价格高达30元。玉溪满天星花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伟东说:昆明到日本只需3个多小时,荷兰到日本需要10小时,但昆明到日本每公斤花卉运价3美元,而荷兰只需要1.2美元左右。建立高效快捷、运输成本较低的航空运输,已经成为云南花卉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花卉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对花卉市场、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花卉生产先进国家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完成向花卉生产大国发展的进程证明,生产技术和设施以及生产经营和管理是不可分割的两大部分,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我国花卉产业顺利发展的瓶颈之一,花卉企业主要追求的是当前经济效益,科研投入少,科研力量薄弱或基本上没有科研力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科技、高质量、多品种的花卉产品将倍受青睐。尤其是我国已加入WTO,国外花卉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花卉企业如不尽快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科技含量,不用说参与国际竞争,就是国内市场份额也会丧失。目前,云南生产的鲜花占全国市场一半以上,产量连续lO年居全国第一位。但是,花卉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很低,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最近,云南省政府决定,以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为动力,突出重点,走跨越式、外向型、专业化的路子,努力促进花卉产业全面“升级”,使云南从花卉产业大省向花卉产业强省迈进,使云南花卉产业融入世界市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各因素对云南花卉业的促进,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措施。
讨论:我们应如何借鉴荷兰的农业发展经验因地制宜发展中国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