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2 19:1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第一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威海市环翠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环翠区人民政府 威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为进一步提高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农产品符合国家和国际质量安全标准要求,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信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503号令)和《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就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运用出口标准对生产源头的倒逼机制,从规范农业化学投入品入手,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从根本上确保我区生产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打造环翠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二)工作目标

到2009年底前,完成组织领导体系、农业化学投入品监控体系、出口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检测监控体系,建立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与预警机制,制定推进区域化管理发展规划、推进时间表及考核制度,全面启动我区生产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并建成一定规模的标准化基地。

到2010年,达到 “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产品无公害、出口无障碍”目标,建设一批生产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在全区范围内实现区域全覆盖、农产品品种全覆盖、从陆地到海上空间全覆盖,从根本上确保我区生产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

到2012年,达到四个100%,即:全区农产品100%达到无公害标准,出口农产品100%达到目标市场要求,大宗农产品100%建立市场可追溯体系,优势农产品100%使用统一标识代码。

二、主要内容

(一)建立农业化学投入品监控体系。制定并完善农业化学投入品准许名单、登记备案管理办法、专供管理规定、销售管理规定和使用技术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农业化学投入品专营专供制度,加快完善化学投入品区专营、镇(办事处)配送、村直供的三级配送体系,确保农户购买方便、使用放心。工商、农业、海洋与渔业、畜牧、安监等部门要建立质量审核备案制度和稽查制度,严格控制农业化学品供给,规范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安监部门要对农业化学投入品中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实行登记备案,严把准入关;工商、农业、商贸等部门要对农业化学投入品销售渠道进行清理,实行专营专供,严禁剧毒、违禁农业化学品流入市场;农业、海洋与渔业、畜牧等部门要对使用环节加强指导检查,规范用药,科学用药。各镇(办事处)要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督促企业和标准化基地做好农业化学投入品的进货、销售、使用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记录,并妥善保存2年以上,农产品发生质量问题的,按生产经营环节依次追溯质量责任。

(二)健全出口农产品标准体系。根据产业特点,引导出口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目标市场技术标准、规程,按照国际市场要求和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制定出口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规程以及收获、运输、贮藏、包装、标识等标准。鼓励引导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开展质量管理(ISO)、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良好生产规范(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等体系认证。

(三)建立建全检测监控体系。农业、海洋与渔业、环保、检验检疫部门要对农产品产前土壤、水质、环境的本底进行抽样检测、评估;农业、海洋与渔业、畜牧、检验检疫等部门要在产中适时进行田间、养殖场采样检测、分析;检验检疫部门要对产后的储存、加工、包装、出口等过程进行抽样检测、监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检测协作,完善检验检测条件,加大仪器设备投入力度,整合各部门、企业及社会检验检测资源,加快农产品公共检测平台建设,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检测监控体系。

(四)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工商、农业、海洋与渔业、畜牧等部门要联合对各农业企业、种养基地和“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单位的产品进行统一包装标识和编码。各农业投入品销售单位、种植养殖业者都要建立完善的记录体系,包括进销货台帐、生产日志、包装标识、检测报告等;对于发生问题的区域和企业,根据最初信息源立即启动追溯程序,包括查找生产日期,确定种植养殖基地、代码编号,通过查阅田间或养殖场管理日志、台帐、检测报告等分析原因,坚决做到 “六不放过”,即查不清原因不放过、查不出责任人不放过、不制定整改措施不放过、不落实整改措施不放过、对有关事故产品不处理不放过、对事故责任人不追究处理不放过,逐步建立以生产、贮存、包装、流通、销售为链条的农产品可追溯制度。

(五)壮大农产品龙头企业。要提高农产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指导企业严格按照目标市场消费标准组织生产和出口;加大对优势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建设区域性检测中心,在做好企业自身产品质量检测的同时,为周边地区中小企业提供检测服务;大力引进外资,充分发挥外资企业在农产品质量控制、检验监测、追溯制度方面的优势,发展现代农业。

(六)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在加强对“三品”认证单位监管基础上,要结合实际,规划建设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并对每个基地建档立卡。健全完善企业与基地、农户及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推进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整体合力。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推广国际通用的 “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按照进口国的质量安全标准选用农药、兽药、渔药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化学投入品,并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用药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的规定。对基地实行农资供应、技术指导、生产管理、质量检测和收购销售 “五统一”,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实现基地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和产品的无害化、优质化。

(七)培育农产品出口品牌。要加快地方特色品牌培育,积极开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理标志品牌注册;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和生产基地开展国际认证;综合运用市场开拓资金、品牌建设扶持资金等多种政策手段,加大对优质农产品品牌的扶持力度。

(八)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要根据区域产业特点,搞好出口农产品的市场定位,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在巩固日韩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努力拓展欧美等重点市场,积极开拓东盟、中近东、独联体、南美等新兴市场。同时,以培育地理标志品牌为抓手,以提供无公害农产品为目的,大力开拓国内市场。

(九)争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按照以企业为主体、以基地为依托、以标准为核心、以品牌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逐步形成 “公司+基地+标准+品牌+市场” 五位一体的区域化管理模式,积极争创 “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按照“政府主导、国检指导、部门联动、龙头带动、全民行动”的模式,成立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组织实施。各镇(办事处)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的责任主体,要根据各自农产品生产、加工特点,抽调骨干力量,成立相应机构,具体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注重调动村委会、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建立以镇(办事处)为功能区域,以村和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为基本单位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网络。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领导体系建设,配套相关基础设施;支持检验监控体系建设,改善检验检测条件;支持农业化学投入品追溯制度建设,对化学投入品配送体系建设给予扶持;支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编码制度;支持标准化基地建设,不断加大以奖代补政策落实力度;支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对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给予一定扶持;支持出口品牌建设,对获得国家、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的,给予相应奖励。

(三)加强风险分析与预警机制建设。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疫情疫病监控计划,对农兽药残等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及时发布预警通报,并及时对质量安全体系进行完善。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对重大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有效防范进口国采取停止进口程序或封关等措施。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信息共享,相互提供出口技术规范、国内外市场动态、生产经营者诚信状况、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溯状况等信息。

(四)扎实搞好服务指导。农业局负责农作物病虫害测报预报和防治处理技术指导等工作,组织编写实用技术指导和宣传普及资料,向农民发放 “明白纸”;畜牧局负责养殖动物的预防免疫、疫情测报和防疫工作,及时组织编写预防及治疗用药技术指导和宣传普及资料,向养殖户发放 “明白纸”;海洋与渔业局负责水产养殖水生动物疫情测报,及时组织编写预防及治疗用药技术指导和普及宣传资料,向水产养殖业者发放 “明白纸”;威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搞好出口品种种植养殖基地的监督管理工作,包括技术标准培训、发放 “明白纸”等;力争多引导外地企业来我区建立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出口企业向威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区农安办申报出口农产品基地材料;各镇(办事处)要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的指导服务措施,各职能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要积极配合,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积极投入,探索建立农产品规范化、产业化发展模式。

(五)认真搞好督查考核工作。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定期督导,强化考核。区农安办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督查督办机制,每月对各镇(办事处)及各有关部门、单位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一次督导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专题通报,确保各项工作抓紧、抓细、抓出成效。

(六)切实加强宣传培训。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采取举办实用技术讲座、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生产技术规程、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要求等进行广泛宣传,引导涉农人员加强自律,增强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各职能部门要组织开展多层次的专业培训,重点抓好部门管理人员、生产经营人员和农户培训,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基础,切实提高区域化管理工作水平。

附件:1.环翠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环翠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分工

3.环翠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组织结构图

4.2009年环翠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推进时间表

5.农业化学投入品流程图

附件

1环翠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孙开连(区委副书记、区长)

副组长:柳富胜(副区长)

梁 皓(副区长)

刘 宾(副区长)

成 员:蔡和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王树春(区长助理、商业贸易局局长)

曲静娟(区政协副主席、环保环翠分局局长)

周 宁(区政协副主席、外经贸局局长)

孙 东(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徐 翔(区政府督察室主任)

周 军(公安环翠分局局长)

李 铁(工商环翠分局局长)

张仁珠(区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张宗浩(区财政局局长)

张志强(区农业局局长)

于学明(区畜牧局局长)

阮向东(区安监局局长)

樊西民(张村镇镇长)

荣传伟(羊亭镇镇长)

高 军(温泉镇镇长)

陈 刚(桥头镇镇长)

郭贤杰(孙家疃镇镇长)

李 盛(竹岛办事处主任)

李晓宁(鲸园办事处主任)

丛晓红(环翠楼办事处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区农安办)设在区农业局,周宁、张志强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附件

2环翠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单位责任分工

单 位责 任 分 工

区委宣传部负责协调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公安环翠分局配合有关部门,对农业化学投入品及农资非法经营行为予以打击

区财政局负责对农产品区域化管理工作及农产品出口给予资金支持

区农业局负责种植业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对种植业产前土壤进行抽样检测、评估,对种植业化学投入品进行监测、监管

区海洋与渔业局负责水产养殖业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对水产养殖业化学投入品进行监测、监管

区外经贸局负责引导出口企业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参加国际认证、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以及相关信息服务事宜

环保环翠分局负责协调市环保局监测站对农产品产前水质、环境的本底进行抽样检测、评估

区安监局负责农业化学投入品中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区商贸局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农资销售追溯体系,并做好监督检查

区畜牧局负责畜禽养殖业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对畜禽养殖业兽药、饲料进行监测、监管

工商环翠分局负责对农资经营单位进行审查和管理,对流通环节农药、化肥、种子、农膜等农用资料进行监管

出入境

检验检疫局负责农产品区域化管理的技术指导,负责出口农产品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对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化学品投入、标准化生产进行监管

附件

3环翠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工作组织结构图

环翠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办公室

技术专家组 管理执行处 协调分工部门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

42009年环翠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推进时间表

阶 段时 间主 要 内 容

宣传发

动阶段2月26日—3月30日1.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

2.组织成员单位业务骨干赴先进市区观摩学习

组织体系建设阶段3月1日—4月30日1.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2.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农安办)

制度建设

阶段4月1日—6月30日1.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制定《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考核方案》

3.制定《化学投入品准许使用名单》、《准入农业化学投入品生产企业登记备案管理办法》、《农业化学投入品专营专供管理规定》、《农业化学投入品销售管理规定》和《化学投入品使用技术规范》

4.区与各镇(街道办事处),各镇(街道办事处)与各村层层签定《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责任书》

5.出台《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基地备案办法》

具体工作实施阶段2月26日—12月30日1.规范农业化学品投入市场

2.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体系

3.建设农产品标准化基地

4.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与预警机制

5.培育农产品出口品牌,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

6.建立考核机制,由考核办牵头,各成员单位共同参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进行不定期的督查,年终进行全面考核评比

附件

5农业化学投入品流程图

农业化学投入品生产企业申请

由区农安办筛选(组织专家评议)

登记备案(生产企业质量承诺、工艺配方申报、许可证及检测报告等)

暂停供货 整改

检查监督 发现问题

取消供货资格

农业化学投入品销售供货(建立销售台帐)

监督检查

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单位或个人(建立使用记录)

第二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威海市环翠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环翠区人民政府 威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为进一步提高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农产品符合国家和国际质量安全标准要求,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信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503号令)和《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就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运用出口标准对生产源头的倒逼机制,从规范农业化学投入品入手,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从根本上确保我区生产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打造环翠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二)工作目标到2009年底前,完成组织领导体系、农业化学投入品监控体系、出口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检测监控体系,建立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与预警机制,制定推进区域化管理发展规划、推进时间表及考核制度,全面启动我区生产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并建成一定规模的标准化基地。到2010年,达到 “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产品无公害、出口无障碍”目标,建设一批生产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在全区范围内实现区域全覆盖、农产品品种全覆盖、从陆地到海上空间全覆盖,从根本上确保我区生产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到2012年,达到四个100%,即:全区农产品100%达到无公害标准,出口农产品100%达到目标市场要求,大宗农产品100%建立市场可追溯体系,优势农产品100%使用统一标识代码。

二、主要内容

(一)建立农业化学投入品监控体系。制定并完善农业化学投入品准许名单、登记备案管理办法、专供管理规定、销售管理规定和使用技术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农业化学投入品专营专供制度,加快完善化学投入品区专营、镇(办事处)配送、村直供的三级配送体系,确保农户购买方便、使用放心。工商、农业、海洋与渔业、畜牧、安监等部门要建立质量审核备案制度和稽查制度,严格控制农业化学品供给,规范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安监部门要对农业化学投入品中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实行登记备案,严把准入关;工商、农业、商贸等部门要对农业化学投入品销售渠道进行清理,实行专营专供,严禁剧毒、违禁农业化学品流入市场;农业、海洋与渔业、畜牧等部门要对使用环节加强指导检查,规范用药,科学用药。各镇(办事处)要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督促企业和标准化基地做好农业化学投入品的进货、销售、使用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记录,并妥善保存2年以上,农产品发生质量问题的,按生产经营环节依次追溯质量责任。

(二)健全出口农产品标准体系。根据产业特点,引导出口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目标市场技术标准、规程,按照国际市场要求和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制定出口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规程以及收获、运输、贮藏、包装、标识等标准。鼓励引导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开展质量管理(ISO)、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良好生产规范(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等体系认证。

(三)建立建全检测监控体系。农业、海洋与渔业、环保、检验检疫部门要对农产品产前土壤、水质、环境的本底进行抽样检测、评估;农业、海洋与渔业、畜牧、检验检疫等部门要在产中适时进行田间、养殖场采样检测、分析;检验检疫部门要对产后的储存、加工、包装、出口等过程进行抽样检测、监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检测协作,完善检验检测条件,加大仪器设备投入力度,整合各部门、企业及社会检验检测资源,加快农产品公共检测平台建设,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检测监控体系。

(四)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工商、农业、海洋与渔业、畜牧等部门要联合对各农业企业、种养基地和“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单位的产品进行统一包装标识和编码。各农业投入品销售单位、种植养殖业者都要建立完善的记录体系,包括进销货台帐、生产日志、包装标识、检测报告等;对于发生问题的区域和企业,根据最初信息源立即启动追溯程序,包括查找生产日期,确定种植养殖基地、代码编号,通过查阅田间或养殖场管理日志、台帐、检测报告等分析原因,坚决做到 “六不放过”,即查不清原因不放过、查不出责任人不放过、不制定整改措施不放过、不落实整改措施不放过、对有关事故产品不处理不放过、对事故责任人不追究处理不放过,逐步建立以生产、贮存、包装、流通、销售为链条的农产品可追溯制度。

(五)壮大农产品龙头企业。要提高农产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指导企业严格按照目标市场消费标准组织生产和出口;加大对优势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建设区域性检测中心,在做好企业自身产品质量检测的同时,为周边地区中小企业提供检测服务;大力引进外资,充分发挥外资企业在农产品质量控制、检验监测、追溯制度方面的优势,发展现代农业。

(六)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在加强对“三品”认证单位监管基础上,要结合实际,规划建设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并对每个基地建档立卡。健全完善企业与基地、农户及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推进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整体合力。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推广国际通用的 “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按照进口国的质量安全标准选用农药、兽药、渔药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化学投入品,并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用药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的规定。对基地实行农资供应、技术指导、生产管理、质量检测和收购销售 “五统一”,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实现基地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和产品的无害化、优质化。

(七)培育农产品出口品牌。要加快地方特色品牌培育,积极开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理标志品牌注册;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和生产基地开展国际认证;综合运用市场开拓资金、品牌建设扶持资金等多种政策手段,加大对优质农产品品牌的扶持力度。

(八)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要根据区域产业特点,搞好出口农产品的市场定位,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在巩固日韩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努力拓展欧美等重点市场,积极开拓东盟、中近东、独联体、南美等新兴市场。同时,以培育地理标志品牌为抓手,以提供无公害农产品为目的,大力开拓国内市场。

(九)争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按照以企业为主体、以基地为依托、以标准为核心、以品牌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逐步形成 “公司+基地+标准+品牌+市场” 五位一体的区域化管理模式,积极争创 “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按照“政府主导、国检指导、部门联动、龙头带动、全民行动”的模式,成立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组织实施。各镇(办事处)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的责任主体,要根据各自农产品生产、加工特点,抽调骨干力量,成立相应机构,具体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注重调动村委会、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建立以镇(办事处)为功能区域,以村和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为基本单位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络。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领导体系建设,配套相关基础设施;支持检验监控体系建设,改善检验检测条件;支持农业化学投入品追溯制度建设,对化学投入品配送体系建设给予扶持;支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编码制度;支持标准化基地建设,不断加大以奖代补政策落实力度;支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对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给予一定扶持;支持出口品牌建设,对获得国家、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的,给予相应奖励。

(三)加强风险分析与预警机制建设。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疫情疫病监控计划,对农兽药残等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及时发布预警通报,并及时对质量安全体系进行完善。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对重大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有效防范进口国采取停止进口程序或封关等措施。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信息共享,相互提供出口技术规范、国内外市场动态、生产经营者诚信状况、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溯状况等信息。

(四)扎实搞好服务指导。农业局负责农作物病虫害测报预报和防治处理技术指导等工作,组织编写实用技术指导和宣传普及资料,向农民发放 “明白纸”;畜牧局负责养殖动物的预防免疫、疫情测报和防疫工作,及时组织编写预防及治疗用药技术指导和宣传普及资料,向养殖户发放 “明白纸”;海洋与渔业局负责水产养殖水生动物疫情测报,及时组织编写预防及治疗用药技术指导和普及宣传资料,向水产养殖业者发放 “明白纸”;威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搞好出口品种种植养殖基地的监督管理工作,包括技术标准培训、发放 “明白纸”等;力争多引导外地企业来我区建立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出口企业向威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区农安办申报出口农产品基地材料;各镇(办事处)要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的指导服务措施,各职能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要积极配合,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积极投入,探索建立农产品规范化、产业化发展模式。

(五)认真搞好督查考核工作。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纳入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定期督导,强化考核。区农安办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督查督办机制,每月对各镇(办事处)及各有关部门、单位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一次督导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专题通报,确保各项工作抓紧、抓细、抓出成效。

(六)切实加强宣传培训。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络等媒体,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采取举办实用技术讲座、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生产技术规程、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要求等进行广泛宣传,引导涉农人员加强自律,增强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各职能部门要组织开展多层次的专业培训,重点抓好部门管理人员、生产经营人员和农户培训,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基础,切实提高区域化管理工作水平。附件:1.环翠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环翠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分工 3.环翠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组织结构图 4.2009年环翠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推进时间表 5.农业化学投入品流程图

附件1环翠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孙开连(区委副书记、区长)副组长:柳富胜(副区长)梁 皓(副区长)刘 宾(副区长)成 员:蔡和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树春(区长助理、商业贸易局局长)曲静娟(区政协副主席、环保环翠分局局长)周 宁(区政协副主席、外经贸局局长)孙 东(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徐 翔(区政府督察室主任)周 军(公安环翠分局局长)李 铁(工商环翠分局局长)张仁珠(区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张宗浩(区财政局局长)张志强(区农业局局长)于学明(区畜牧局局长)阮向东(区安监局局长)樊西民(张村镇镇长)荣传伟(羊亭镇镇长)高 军(温泉镇镇长)陈 刚(桥头镇镇长)郭贤杰(孙家疃镇镇长)李 盛(竹岛办事处主任)李晓宁(鲸园办事处主任)丛晓红(环翠楼办事处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区农安办)设在区农业局,周宁、张志强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第三篇: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

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研究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高度认识加强我镇农安全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提供条件保障,以镇为单位建立网才在化管理体系,做到区域定格、网格定人飞人员定责,确保全镇及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效运转。十四五”期间,实现全镇明确监管网格,所有网格明确镇级监管员和村级协管员,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巡查更加规范,生产主体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指导更加到位,网格化管理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监管服务全覆盖。

二、主要措施

(一)网格划分。

按照“范围清晰、管理便捷、无缝对接、全面覆盖”的原则,结合辖区内产业分布、主体类型、产品风险等情况,以行政村为网格单元建立管理网格,以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为单元建立监管网格。网格划分后,以镇为单位报区农业农村局备案。

(二)明确职责。

每个网格应明确网格管理人员及责任,并进行公开公示。全镇由镇长担任网格责任人,负责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研究解决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属地责任“五个纳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经济社会规划、财政预算、绩效考核、公益性宣传);分管领导担任网格负责人,负责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决策部署,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战略,推动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监管措施;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人员担任网格监管员(可分设检测员),负责组织网格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并动态管理生产主体名录,开展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指导服务及培训宣传,根据《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日常巡查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开展日常巡查和辖区内食用农产品抽查检测等工作;网络协管员由村两委成员、技术骨干等担任,应充分掌握网格内生产经营主体的基本情况,根据网格监管员要求,协助开展隐患排查、检测抽样、用药指导、信息报送等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取社会选聘、购买服务等方式聘用网格协管员。各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营主体要设立主体网格内控员,由法定代表人、质量负责人或业务技术骨干担任,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规定,充分掌握生产技术规程,落实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如实记录生产档案,对生产的食用农产品开展抽查检测,实施质量追溯管理,规范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等,确保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网格监管员、协管员要聚焦禁限用药物违法违规使用、常规农药兽药残留超标和非法添加等问题,配合监督执法、质量抽检等工作,从源头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切实发挥作用。由区级加强督促指导,推动网格监管队伍建设。

(三)公开公示。

按照“一图二书三员四定八项制度”要求,在醒目位置公示乡镇网格化管理图,重点公示产业分布、管理制度、责任人、责任区域等信息;各村级监管服务点要按照“四个一”(即一个人、一间房、一组设备、一套制度)标准,在村委会、交通路口等醒目位置公示村级网格化管理图,重点公示协管员职责信息和生产经营主体信息等;各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要在办公场所、生产基地等醒目位置公示主体网格化管理图。公示受控状态、主体基本情况、质量安全承诺等信息。

(四)创新机制制度。

结合实际,建立网格监管员和协管员人员选定(选聘)、考核、奖惩制度,探索建立横向协作机制,统筹基层农业综合管理服务力量,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倾斜,与食品安全等其它网格化接轨,保证人员长期稳定;要建立日常巡查与综合执法衔接机制,强化问题查处与案件查办;建立信息传递机制,及时采集更新信息、发现问题,实现信息及问题上报快速化、扁平化。要进一步完善相关要求和制度措施等;区划调整后尚未开展网格管理工作的单位,要加快推进,一步到位。

三、分步实施

(一)安排部署。

2021年12月前编制实施方案,掌握全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化管理现状。

(二)推进实施。

2022年6月底前健全完善相关组织架构,调整充实网格化管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协管员,做到网格成型,人员到位;完成网格化管理“定格、定人、定责”要求,公示网格化管理责任图,实现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全覆盖;2022年12月底前,运行管理机制基本建立,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运行有效。2023-2025年,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巡查更加规范,生产主体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指导更加到位,监管网格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进一步加强。

(三)总结提升。

认真总结网格化管理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具体措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建设步伐,加强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领导,要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层层落实网格化监管责任,做到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大力推进信息化监管,提高监管效能。

(二)加强经费保障。

镇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要优化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加大网格化系统建设、运行管理以及村级协管员补贴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执法工作经费投入。

(三)加大培训宣传。

要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举措,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效应,公示每个层级网格监管人员、监管责任及其监管对象,接受社会监督,促进网格化监管措施的有效落实。

(四)强化绩效考核。

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范畴,把落实监管责任与实行群防群治结合起来,促进全社会广泛参与,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治理能力。镇政府督查室加强督促检查,对工作落实不力的村和人员按相关规定严肃问责。

第四篇: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按照“职能明确、力量匹配、业务规范、服务有力”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乡村两级“四员”队伍建设(乡镇监管员、检测员,村级协管员和农产品生产单位内检员),建立健全网格监管“全覆盖”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全面覆盖)模式,完善“四定”(定区域、定人员、定任务、定考核)监管方法和手段,解决各乡镇监管能力不平衡、落实落准有差距的问题,加快建立健全我县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创新工作机制,推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网格化、规范化、精准化,夯实监管“最后一公里”,确保乡镇及村(社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效运转,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主要原则

坚持属地管理、重心下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强化组织领导,以乡镇为单位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做到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下移工作重心,明确网格的职能与定位,形成由乡镇到村(社区)再到生产主体的完整、精细、清晰的管理网络,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落地落细。

坚持聚焦重点、靶向发力。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重点任务集中发力,围绕重点产品,聚焦禁限用药物违法违规使用、常规农药兽药残留超标和非法添加等问题,切实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针对性、指向性和靶向性。

坚持机制创新、高效治理。以推进网格化管理为契机,鼓励各县区大胆创新,进一步强化监管体系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探索建立信息畅通、协调联动、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有力、治理有效的良好局面。

(三)工作目标

“十四五”期间,基本实现所有乡镇明确监管网格,所有网格明确网格监管员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网格监管员培训全覆盖,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巡查更加规范,生产主体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指导更加到位,织密监管网络、压实管理责任,实现网格化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监管服务全覆盖。

二、重点任务

(一)区域定格。

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按照范围清晰、管理便捷、无缝对接、全面覆盖的原则,因地制宜划分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网格。网格划分可根据乡镇区域内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特色产业等分布,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主体类型,以及产品风险等情况确定,最小网格单元以行政村(社区)划分为主,农产品生产主体划分为辅。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要全面掌握辖区内监管对象信息,明确各网格责任人员,根据网格划分情况形成本辖区的网格化管理图。

(二)网格定人。

每个网格应明确网格监管员和协管员(信息员),人员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原则上不少于3人。网格监管员应由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人员、乡镇快检室技术人员担任,协管员(信息员)由村(社区)两委成员、技术骨干等担任,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由社会选聘、购买服务等方式聘用的人员担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设置内部质量控制员或内检员,在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遴选社会监督人员等,构建多元共治的网格化管理队伍。各乡镇加强网格化管理人员培训,不断提升网格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质量控制员、内检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打造高水平网格化管理队伍。

(三)人员定责。

明确网格监管员和协管员(信息员、质量控制员、内检员)的工作任务。网格监管员应围绕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职责,负责组织网格化管理工作,建立并动态管理乡镇生产主体名录,开展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指导服务及培训宣传,根据《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日常巡查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开展日常巡查及抽查检测等工作。协管员(信息员、质量控制员、内检员)应充分掌握网格内生产主体的基本情况,根据乡镇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及网格监管员要求,协助开展隐患排查、检测抽样、用药指导、信息报送等有关工作。网格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质量控制员、内检员)工作中要聚焦禁限用药物违法违规使用、常规农药兽药残留超标和非法添加等问题,从源头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切实发挥作用。

(四)创新机制。

创新网格化管理及其配套工作机制,保障网格化管理体系常态化运转,切实提高基层监管效能。推动地方建立横向协作机制,统筹基层农业综合管理服务力量,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倾斜;建立日常巡查与县级综合执法衔接机制,强化问题查处与案件查办;建立信息传递机制,及时采集更新信息、发现问题,实现信息及问题及时上传省追溯平台,并上报上级农业农村部门;建立不同层级的问题会商机制,定期开展问题会商和反馈,不断优化管理方案,鼓励借助专家团队等外脑开展问题咨询。

(五)公示公开。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要公示网格化管理图,包括网格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质量控制员、内检员)布局安排、工作职责、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推动信息化平台公示工作。推动乡镇网格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质量控制员、内检员)日常工作中要佩戴统一标识,方便群众联系,接受社会监督。要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基地醒目位置公示生产主体基本情况、质量安全责任人、质量安全承诺书及网格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质量控制员、内检员)信息,张贴禁限用农药兽药名录等。推动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在公示信息中因地制宜增加生产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信用评级等信息。

三、实施步骤

全县各乡镇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分批推进,具体安排如下:

(一)启动实施阶段(2021年12月-2022年4月)。

根据本方案,结合当地实际,各乡镇加快制定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或计划,确定第一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乡镇名单,要求第一批乡镇实施数量占总数的30%以上,于2022年3月20日前加盖公章后报县农业农村局;建立第一批网格化管理体系,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实现网格化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二)全面实施阶段(2022年5月-2022年10月)。

第二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覆盖所有乡镇;要求所有乡镇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全部实现网格化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三)总结完善阶段(2022年11月-2023年4月)。

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与做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工作总结于2023年1月底前报送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2-4月,县农业农村局将随机抽取部分乡镇开展实地调查,总结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与亮点,并遴选相关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和上报。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要高度重视,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责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制定实施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清单,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工作内容。不断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加强业务指导,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要“定格、定人、定责”,认真落实网格化管理和日常巡查工作要求。

(二)强化责任落实。

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目的是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核心是落实政府属地管理、部门监管、生产主体三大责任,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履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着重强化监管指导和监督检查;涉农乡镇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所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建立“层层负责、网格到底、责任到人、全面覆盖”的乡镇、行政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整体发展。

(三)强化条件保障。

各乡镇要积极推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服务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解决网格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工作经费和劳动报酬。要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网格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的职责要求,合理确定待遇,配备必需的防护用品。鼓励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解决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落实网格化体系建设、运行、管理等经费保障。鼓励地方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激励机制,在待遇保障、绩效奖励、职务职级晋升、职称评定、研修深造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提高工作积极性。

(四)强化技术支撑。

结合乡镇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以下简称“省追溯平台”),上传乡镇网格监管数据信息,实时上传乡镇快检筛查数据,形成务实管用的快检筛查大数据,提高快检不合格样品数据的处置速度和能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和网格监管治理水平。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要积极与省级追溯平台衔接,推动生产主体和监管工作信息化管理;县级农业农村局负责指导,鼓励联合生态环保、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高等院校成立网格化管理专家智库,针对基层在管理体系建设、日常管理、监管执法、政策法规等方面的问题加强指导服务。

(五)强化绩效考核。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将作为重点内容纳入省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质量工作考核、省市农业农村部门延伸绩效考核。建立考评机制,将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县级食品安全、质量工作等考核内容,督促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加强网格监管员和协管员(信息员)考核管理,定期不定期抽查履职情况,鼓励将网格化管理工作与政策扶持资金、人员绩效奖励等挂钩,对于表现突出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对不能正确履职的要及时更换。

附件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日常巡查工作规范

第一条为规范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日常巡查工作,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推进监管重心下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日常巡查指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对本辖区农产品生产主体生产操作合规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等实施的日常检查行为。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农产品生产主体指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具有规模以上的种植养殖户等。

第四条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在县级农业农村部门领导下统一建立本辖区农产品生产主体名录,做到监管对象底数清晰。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高、信用评级低的生产主体应纳入重点监管名录。生产主体名录信息至少每年更新1次,确保信息真实有效。

第五条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应当制定日常巡查计划,辖区内生产主体日常巡查全覆盖,其中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日常巡查频次不得低于2次/年,对具有规模以上的种植养殖户日常巡查频次不得低于1次/年,对规模较小的种植养殖户根据风险隐患情况进行重点抽查。对列入重点监管名录的生产主体,要加大日常巡查频次,在用药高峰期、农产品集中上市期,要增加日常巡查频次。

第六条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日常巡查应当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一)生产记录制度落实情况;

(二)农业投入品实名购买管理情况;

(三)农药兽药使用情况,是否存在超范围、超剂量使用、不落实安全间隔期休药期制度等情形,是否存在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药物、非法添加等情形;

(四)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使用情况;

(五)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包括废弃塑料薄膜)处置情况;

(六)承诺达标合格证和追溯凭证开具、使用情况;

(七)其他需要巡查的情况。

第七条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农产品存在疑似风险隐患的,应当实施现场抽样,通过快速检测或委托定量检测进行研判确认。

第八条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农产品生产主体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情节较轻的,应当要求限期整改,并持续跟进;涉嫌违法的,应及时向县级农业农村综合执法部门报告,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处置。

第九条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应当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和投诉举报电话、邮箱等,畅通服务和投诉举报渠道,鼓励人民群众举报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第十条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当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日常巡查工作的统筹指导和监督管理,将日常巡查工作纳入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绩效考核范围。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农业农村部门应当不定期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日常巡查工作开展监督检查,未按照本规范要求落实属地日常巡查责任的,对乡镇监管机构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并督促限期整改,对整改仍不到位的,依照有关规定从严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第十二条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及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应当积极争取同级人民政府支持,协调同级财政部门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巡查工作经费、购买服务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满足日常巡查工作需要。

第十三条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五篇:XX街道参与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施方案

XX街道参与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就做好XX街道参与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创建目标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有效落实,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绿色生产技术有效推广,禁用农(兽)药使用和非法添加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杜绝,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完善应急机制和舆情监测及信息报送制度,杜绝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制机制健全完善。

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投入品监管、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检验监测、质量追溯、预警应急、社会监督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健全,生产记录管理、绿色防控等生产过程管控机制完善,全面实现可控可管可追溯。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显著加强。

依法监管、综合执法、检验检测能力进一步提高,街道监管机构和村级协管员队伍健全,农业投入品监管有力、执法到位、服务有效。

(四)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水平显著增强,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水平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投诉数量明显下降,群众满意度在70%以上。

二、实施步骤

创建工作从2020年2月开始,到2021年1月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2月—2020年4月)

1、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参与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协调、指导、督促和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以及各村根据任务分解具体组织实施。

2、制定工作方案。根据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街道自身工作实际,制定相应工作方案,并报市创建办。

3、全面动员部署。召开全街道动员会议,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二)组织创建阶段(2020年4月—2020年10月)

1、按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方案的安排和要求,各村要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有序推进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各项工作。

2、街道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对各村创建工作进行督查指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加强宣传报道工作。每季度上报一条创建信息,及时总结分析和交流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三)总结提高阶段(2020年10月—2021年1月)

1、各村对照创建目标和《XX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考核评价标准》开展自查自评,查漏补缺,整改存在问题。

2、街道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各村配合,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完善和提高,并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和规范等迎查准备工作。

三、主要内容

对照《XX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考核评价标准》,按照“目标量化,责任明确,以创促建,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创建组织协调工作。

1、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分解创建工作任务,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计划。

2、完善综合评价工作,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对村考核,对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

3、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体系,组织协调农产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和重大事故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及事件应急处置率达100%。

4、建立创建工作例会制度,加强工作联系和沟通,每年召开2次以上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指导、协调、检查村级创建工作情况,及时会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5、协调组织各村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水平显著增强,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水平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投诉数量明显下降,群众满意度在70%以上。

(二)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1、依法落实各村属地管理责任,对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负总责。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岗位职责、巡查检查、信息上报、学习培训、考核奖惩等监管制度。

2、进一步构建街道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充实工作人员,完善监管服务条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街道配备2名专职监管员,每个村设立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按照“社会聘用、岗前培训、职责清晰、统一考评、按绩付酬”的管理模式,建立完善街道级监管员、村级协管员劳务报酬制度,努力解决好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人员、资金、设备三到位。

3、继续大力推行“定监管对象、定监管人员、定监管任务,工作业绩考核”(三定一考核)的基层网格化监管模式,实行“一对一”监管,推进街道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规范开展。

4、开展日常巡查、速测和指导服务等工作。

5、对村辖区内纳入监管名录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及种养大户的责任告知率、培训率100%,对村辖区内主导农产品全面制定生产操作规程和以农药使用清单为主的“一品一策”,并转化为简要操作卡、明白纸,分发到村组和农户,标准入户率100%。

6、制定实施监管员、协管员培训计划,每名人员接受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不少于40小时。

7、明确各村的工作责任,制定考核办法,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工作责任书。

8、定期组织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9、确保辖区内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三)落实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

1、100%落实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畜禽屠宰企业、收购储运企业、经纪人、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等生产经营者纳入监管名录制度,建立生产经营主体“黑名单”制度,依法公开生产经营主体违法信息。

2、对纳入监管名录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及种养大户的责任告知率、培训率达到100%。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落实生产记录、质量承诺和从业人员培训制度,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药使用、农药安全间隔期、兽药休药期等规定。

3、督促指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落实检测制度,开展上市前农产品自检或委托检测,建立检测信息档案,检测信息实时上传相关信息平台。

4、农产品收购储运企业和批发(农贸)市场100%建立进货查验、抽查检测、质量追溯和召回等制度。

(四)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

1、实行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建成农业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化监管档案,实现农业投入品100%纳入平台管理。

2、落实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落实农业投入品购买索证索票、经营台帐制度,推行兽药建立良好生产和经营规范,对养殖环节自配料实施监管。

3、建立农业投入品质量常态化监测制度,定期对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交易市场和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监督抽查和技术指导,加强日常巡查检查,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关规定,基本杜绝农业投入品生产环节非法添加行为。

4、构建放心农业投入品经营和配送网络,通过实施连锁、统购、配送等营销模式的农业投入品占当地投入品总量的70%以上。

5、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体系,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五)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1、制定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定期组织开展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检,监测范围覆盖监管名录中所有生产经营责任主体以及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

2、街道级全年定性检测农产品样品不少于4800个。

3、各村辖区内生产销售的蔬菜、水果等种植业产品中禁用农药、畜产品中“瘦肉精”、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禁用药物的监测合格率达到100%。

4、做好月检月报工作,推进监测工作信息化,加强监测结果运用,依法公开监测结果信息。

(六)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落实有力。

1、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及时移送、侦查、判决行政市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案件移送率100%。

2、严格全程监管,对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屠宰及批发、零售市场等重点环节进行执法检查、巡查和抽查,做到依法监管全覆盖、科学监管有痕迹。全面摸清监管对象底数,按照风险分类等级进行现场检查,做到巡查全覆盖。

3、开展专项整治,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问题、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坚持预警排查并重,深入持久开展专项整治。对制售假劣农资、生产销售使用禁用农兽药、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收购销售屠宰病死畜禽、注水、滥用抗生素、私屠滥宰、伪造冒用“三品一标”产品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率达到100%。

4、完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监测、预警和报告系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早解决,不发生因处置不当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组建应急队伍,完善应急装备物资,开展应急预案培训演练,每年至少培训一次,每两年至少开展一次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演练,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5、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发布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为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提供保障。

(七)全面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1、积极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和污染状况调查、监测,为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全面划定食用农产品和非食用农产品生产区域以及禁养限养区域,确保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市域的大气、土壤以及水源等环境状况优良,消除因环境因素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2、对辖区内主导农产品全面制定生产操作规程和以农药使用清单为主的“一品一策”,并转化为简要操作卡、明白纸,分发到村组和农户,标准入户率100%。

3、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全面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兽药使用等技术。

4、继续大力开展蔬菜水果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5、以农业品牌化建设为抓手,继续做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企业、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原料基地、XX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等认证监管和省级补贴奖励工作,促使以上获证产品占当地食用农产品生产总量或面积比重达到40%以上。

6、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加强畜禽养殖粪便污水综合治理和利用,有效预防面源污染。

(八)创新监管机制,推行社会共治。

1、充分运用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健全和完善产地环境管理、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过程管控、收购储运过程监管、包装标识管理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本制度。

2、建立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化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展生产与加工、流通领域追溯体系的对接试点。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收购储运企业、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以农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为基础的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等监管制度,形成一套科学管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机制。

3、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机制,完善部门监管档案、企业诚信档案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征集、信用评价、信息披露、信息惩戒、信用标准等制度规范。

4、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监督员、信息采集员等工作制度。发挥宣传媒体和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通过会刊、公告、道德讲堂、村规民约等方式共同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完善举报奖励制度,设立举报奖励基金。

5、建立面向分散小农户和收购储运经纪人的责任落实机制,强化市场准入检测,加大对不合格农产品的销毁力度,以市场及舆论的导向倒逼生产经营者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行社会共治。

(九)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保障工作。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全街道社会发展规划及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计划。

2、满足经费需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等各项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财政投入能够满足监管工作实际需要,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配备街道级必要的检验检测、执法取证、样品采集、质量追溯等仪器设备及交通工具。

3、完善和健全各项农产品质量安全规章制度,加强调查研究和成果制度转化,有鼓励制度创新举措;做到监管手段先进,监管机制完备,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法监管、科学监管和有效监管。

4、实施政策引导,落实国家农业产业发展政策,鼓励支持农产品生产企业提档升级和技术改造,提高农产品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积极构建XX农产品“市域公用品牌”,发挥其质量管理和品牌引领的示范带动作用。

5、多渠道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工作,村广播和宣传栏开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科普专栏。

6、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24小时不间断受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举报,投诉举报核查回复率达100%。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各村为成员,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创建工作运行机制。各村要充分认识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的重要性,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周密部署、精心实施、强化监督,切实抓好本辖区、本部门创建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创建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工作汇报协调会,研究解决存在问题。要强化日常指导协调,并适时召开现场会,推动创建工作有效开展。

(二)注重协调,提高合力。

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各村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要加大创建力度,按照创建目标要求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和工作标准,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各项工作。各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要切实履行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对照创建标准主动担责,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建立、完善和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着力提高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市创建办要发挥牵头、协调和参谋作用,建立协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形成创建工作合力。

(三)加大投入,保障到位。

各村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对创建工作给予倾斜。要把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作为执政为民最重要、最紧迫的实事工程,列为我街道重点工作之一,加大人员和经费保障力度,使创建工作达到“机构、人员、责任、措施、经费”五到位的要求,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各村要结合创建职责要求,广泛深入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和知识的普及,做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基地、进农户。要利用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活动,总结、推广创建工作的典型做法和经验,扩大宣传范围,凝聚社会共识,全面营造人人关注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严格督查,落实责任。

各村要按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和责权一致、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落实到位的原则,强化责任意识,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创建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街道参与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不定期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进行经常性督查,通报进展情况,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街道政府将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及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对未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个人将追究责任,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下载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镇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镇工作实施方案

    xx镇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镇工作实施方案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我镇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镇工作,切实提高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农产品质量......

    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方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方案为进一步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构建农产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要求,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

    农产品质量安检实施方案(大全)

    农产品质量安检实施方案范文为进一步搞好我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一步强化我镇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文件〔2013〕..号★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创新我..管理与服务方式,健全服务网络,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工作效能。按照上级部门网格化管理工作要求,为建立快速有效......

    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创新城镇管理机制,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城镇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城镇管理水平,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全镇开展城镇网格化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实施......

    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定稿)

    *****市城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实施方案(草案) 为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强化基层在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功能作用,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与服务方式,健全服务网络,激......

    第二批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

    第二批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 本办法根据《第二批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制定,由工作考核、质量安全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三部分组成,其中工作考核占......

    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方案

    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方案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