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时间:2019-05-12 19:19: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第一篇: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文/guijiuli桂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关键要素,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抓好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农机化服务组织,要结合当地实际,鼓励发展多种经济结构、经营形式的农机化服务组织,促进机具、资金、技术、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在组织形式上,可以是农机合作社、农机专业协会、农机作业服务公司、中介服务公司,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合作组织,既可以是紧密型的,也可以是松散型的。在组建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农机户的意愿和选择,不能强迫命令,要始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农机管理部门要正确引导,有效扶持,协调服务,既不能越俎代庖,又不能无所作为;既要主动介入,又要摆正位置,引导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值得强调的是,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必须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积极争取将农机服务组织纳入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范畴,对于争取优惠政策、寻求支持非常关键。

二是强化培训指导。在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的原则下,一方面要强化对现有农机服务组织的指导,在“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前提下,帮助其建立健 1

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合作理念培养、安全生产教育等活动,树立农民的合作意识,激发群众的合作热情,增强农机服务组织的凝聚力,提升合作社的发展质量。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农机户特别是农机大户的培训,造就一批有实力、懂农机、会经营的农机服务组织领头人。

三是培育典型示范。选择一批发育成熟、机制健全、具有活力的农机服务组织进行重点扶持,努力培育典型、打造亮点,并由点带面,推动农机服务组织快速发展。同时,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四是完善信息平台。一是加强基础建设,整合信息资源,构建以省级农机化信息网为龙头,各市县信息网为骨干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二是通过设立农机服务电话和发送手机短信等方式,传递农机作业需求、价格行情、天气资讯、油料供应、维修服务等信息,沟通交流情况,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三是加强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分析预测,及时向农机服务组织及广大农机户发布市场分析、形势预测、政策动向等方面的信息,做好信息引导,提高农机信息化服务水平。四是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增强信息收集、分析和运用能力。

五是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加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投入力度,鼓励促进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使用大中型和高性能农业机械,引导带动农机服务组织增加投入,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

二是在农机化项目上,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机服务组织承担项目建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壮大。三是积极争取信贷扶持政策,加强与银行、保险公司合作联动,推行银社合作等成功模式,解决农机服务组织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匮乏问题。四是多方面争取资金,整合资源,向农机服务组织倾斜,重点用于改善办公条件、增添共用设备、成员教育培训、新技术推广等方面,促进农机化服务组织规范化发展。

第二篇:富民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富民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昆明市农业局《关于组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围绕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内容开展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富民县农机事业的发展情况

(一)组织机构情况。富民农业局下辖局农机科、县农机安全监理站、县农机管理服务总站(含农机化学校、农机推广站、汽车培训站)及5镇1街道农机管理服务机构,有人员编制50人(不含原大营镇5人、原勤劳乡5人、原者北乡4人;按照历次机构改革精神,全县应有各类人员编制64人),实有人员43 人(含乡镇招聘干部6人)。其中:局农机科纳入行政管理、有公务员编制3人(实有人员2人),县农机安全监理站为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有人员编制4人(实有人员3人),县农机管理服务总站还有自收自支人员2名,其余人员为财政供养的事业单位人员。

(二)2011年全县农机事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1.农机拥有量稳步增长。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1.95万千瓦,拥有各型拖拉机2141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00台,小型拖拉机1734台,各型拖拉机配套农具742部;耕整地机械344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177台,田间管理机械75台,农副产品加工动力机械2301台;机动脱粒机719台;田园管理机械75台;农用运输车376台;塑料大棚43万平方米,农业机械原值达7034万元。

2.农机推广工作成效明显。完成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9.5752万元人民币。其中,钢架连体大棚5户,总面积16666平方米,耕整地机械9台,手扶拖拉机1台,挖掘机械1台,受惠农户共37户;开具农机购置直补超市购机证明68份,向农户印发相关法律法规资料190余份,邀请市农机校技术员对农户进行针对性技术培训2期、168人次,联合省市农机主管部门检查农机销售网点两家,没有查出销售伪劣农机具现象,也没有农机产品质量事故投诉。

3.强化农机培训,提升作业水平。教练场地标准化建设工作通过验收、正式投入使用。县农机化学校通过了云南省县级农机培训机构办学水平A级评估,全年培训拖拉机驾驶人232人,农机修理工204人,农机操作工297人。县乡农机人员下乡10205人次,农机手6560人次参加农机农田作业,检修农机具2090台,投入拖拉机2090台,配套农具742部,排灌机械1849 台次,完成机械耕地面积120000亩次,机械植保面积38000亩次,机械浇灌面积35000亩次,机械脱粒粮食135000吨,初加工农产品108500吨,农机运输作业量1935万吨·公里。

4.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全县有农机经销点和经销企业17个(含国营农机经销企业1个)、年销售额450 万元;有农机维修点35家、从业人员70人。其中,专业维修点6 家,农村从事农机维修的非营业性专业技术人员40人。富民款庄镇农机管理服务站拥有、并经营农机供油点1个。

5.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办理新车落户148台,专段号牌10台;过户转籍拖拉机12台,其中转入5台,转出7台,检审拖拉机1576台,已换拖拉机驾驶证50本。全年共出动人员98人次,深入村社120个次,开展了拖拉机道路交通专项整治、“六月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参加警示教育的拖拉机驾驶员、学员2500人,发送《致全县农机使用者的提示信》、《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2500份,发“遵章守法、平安和谐”宣传光碟98张,同机手签订《农机驾驶员承诺保证》1626份,签定率100%。协助市农机监理所开展拖拉机培训审批、监考,3批、234人。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近几年来,虽然我县的农机推广、农机服务、农机安全管理等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产业化发展和新机具、新技术的综合推广应用,也逐步暴露出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人员编制限制、农机队伍出现断层

1.基层农机服务机构在履行工作职能的同时,还要参与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上级农机惠农政策不能及时迅速地传达到农户和农机手中,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等工作难以得到很好开展。

2.县、镇(街道)机构改革和人员编制等因素限制,县、镇(街道)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存在空编现象(局农机科空编1人,县农机安全监理站空编1人,县农机管理服务总站空编3人,散旦镇、赤就镇、东村镇的农机管理服务机构由镇农科站工作人员兼职、代管)。人员得不到及时补充,增加了基层农机管理服务机构的工作压力,也导致基层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不合理,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农机队伍出现人员真空和断层。

(二)服务需求难以满足

1.基层农机队伍建设只到镇(街道)、没有延伸到村(居)委会一级,镇(街道)农机管理服务机构直接面对基层具体事务,存在人少事多、顾此失彼的现象。

2.农机维修网点设备简陋,不能满足社会化服务需求。农村长期从事农机操作和维修工作的社会化专业技术人员,身份得不到明确,无法落实专业技术职称、生活待遇,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机事业的发展。

3.燃油税改革后,柴油价格持续走高,时常出现断油现象,农机用油的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农机作业服务,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4.基层农机管理服务机构虽然纳入财政供养,除工资以外、仅有1200元/人·年的办公经费。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基层农机管理服务机构缺乏必要的办公条件、工作举步维坚。特别是县农机管理服务总站不仅要承担2名自收自支人员的经费开支,每年还要上缴县财政10万元,农机科技入户、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难以开展。

(三)扶持政策不够配套

1.当前,农机作业服务主要是农田作业、农用物资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科技含量较高的精、深加工所占比例很少。农民想发展新的服务领域,或扩大生产、或添置先进的机具设备,都苦于资金不足,而政府的购置补贴对机具类别和补贴度比例都有比较严格的限制。

2.机具不配匹,动力机械多,而缺少配套机具,大中型机具跟不上发展需求,服务单一,范围较窄。

(四)农机化培训机构工作难度大

1.县级农机化学校缺少技术人员(仅有3人拥有拖拉机驾驶员培训资格),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受教练场地和油料价格上涨的制约,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工作,难以满足基层需求。

2.在基层操作农业机械的多属留守老人或青少年,农机操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多数农机操作手不重视农机技能培训,加之经费比较紧张,农机管理、科研推广、培训工作不能很好开展,一些新机具及现场演示不能组织实施,影响了推广力度,示范引路力不从心。

3.汽车驾驶员培训实行承包经营后,培训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一定程度上留下安全隐患。

(五)执法力度依然欠缺,农机安全生产仍有隐患

1.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基层农机拥有量不断增加(全县仅农用拖拉机就有2178台/套),且点多面广、增加监管工作难度。

2.农村通行条件的制约,特别是乡村道路硬化以后,山高、坡陡、弯急、路窄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留下安全隐患。

3.人员、装备、设施等制约,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缺乏必要的手段和载体。

4.脱检2年以上的拖拉机得不到及时处理,农机违章作业、拖拉机无牌无证行驶、拖拉机载人等现象依然存在。

三、工作措施及建议

农业的出路在农业机械化,机械化作业是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农机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现就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一)切实加强基层农机队伍建设

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法促进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按照经济区域、农机拥有量、土地面积、人口等因素,因地制宜设置区域性农机管理服务机构。按农机总动力每6000-7000千瓦配备1名编制,力争镇(街道)配备2名以上专职农机管理服务员,行政村配备1-2名兼职农机安全员。

2.进一步理顺管理体系、明确职能,把公益性职能与非公益性职能分开。公益性职能人员的编制、工资关系统一归县级农机主管部门管理。非公益性职能在编在职人员,逐步建立完善工资、福利、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农村农机操作能手或非营业性维修人员,通过“农民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等工作,逐步落实相关待遇。

(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大力发展各类形式的农机作业服务队,支持乡村农机作业服务队以承包服务为主要形式,投入机耕、机插、植保、排灌、机收等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努力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自身服务功能和实力。

2.扶持股份制、合作制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成长壮大。对这些新兴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要给予政策扶植,特别是要注重发挥农机专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加快农机服务组织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进程。

3.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打破地区、行业及经济所有制性质等限制,使农机社会化服务为解决“三农”问题出力,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作贡献。

4.农机购置补贴、农机田间作业用油综合直补等政策向农机大户、农机作业服务队和农机协会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倾斜,帮助其发展壮大,银行应优先对固定资产多、管理规范、服务与效益好的农机专业大户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给予贷款,逐步建立起政府扶持、银行支持、群众自筹、集资入股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对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的扶持力度。

5.发展农机中介服务组织、农机经纪人,建立农机协会或农机服务协会,推进农机服务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

(三)在技术推广上要有新举措

1.以政策、法规宣传为引领,以技术推广为先导,以技术培训为平台,通过考察、论证、争取项目、选择机型、搞好示范,将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主要参数等编制成资料或教材,以传单、宣传册或电视讲座等形式直观地传达到农民、农机手当中,通过演示示范增强直观效果。

2.将无证机手、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大户作为培训重点,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新特点,把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保护性耕作、法律知识作为重要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做到集中与分散、现场演示与实地操作、市场管理与入户培训、课堂传授与送教下乡相结合。适时采用广播、网络、短信、电视、横幅、标语、《致农机手的一封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宣传推广。

3.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提升教职员工培训资格、资质,逐步改善办公条件、教练场地及教学设备设施,加强农机培训机构能力建设。

(五)加大对农机推广和安全监管工作的投入

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逐年增加投资,形成以国家投入为导向,以乡村集体为动力,以农民自筹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2.政府在实行费改税政策时,要制定出农田作业和农业加工机械农用油料的补贴政策,以保护农机户的的利益。

3.各级政府要增加农机管理、试验、推广、教育培训机构的事业经费, 为县、镇(街道)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治理、源头管理、执法监控等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允许县、镇(街道)农机管理服务部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利用现有条件,开展有偿服务弥补事业经费不足。

4.减免县农机管理服务站每年上缴县财政的10万元经费,并把县农机管理服务站2名自自支人员纳入财政供养。

(六)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

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事)例,增强广大农机手安全意识、落实防范措施、规范牌证管理,做到监督管理法制化、业务管理规范化、行政管理制度化。以创建“平安农机乡、村”为载体,开展“优质服务,文明监理”等活动,构建农机安全生产的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宣传教育三大防线,协调整合公安、交通、安监等部门力量,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实现农机安全生产全程监督管理,杜绝各类农机事故发生。

第三篇:合肥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合肥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试行)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合发[2009]1号),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试行)》,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粮油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按照“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服务、机农结合、科学配套、提高效率”要求,以改革和加强基层管理推广机构、培育新型服务组织、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为重点,以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为动力,建设以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经营户为基础,基层农机推广、培训、维修、信息服务和投诉监督等服务组织为支撑,政府支持服务为保障,集公共管理、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具有合肥特色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组织形式多样化。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坚持农机服务组织建设与市场运行机制,尊重农民、农机户的意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和规模相适应的原则,充分考虑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大力发展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农机协会、中介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逐步形成以国家扶持资金为引导,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服务形式多样化。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支持农机服务组织围绕农机推广和维修,农作物机播机收,开展不拘形式的服务,实现服务者与服务对象的“双赢”。

(四)服务质量标准化。建立农机作业质量标准体系,注重农机农艺结合,依托服务组织推行标准化作业,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加强农机服务组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强化对农机服务组织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三、主要目标

到2012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75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达到8000台,联合收割机达到2500台,机收面积达到300万亩,机插秧面积达到15万亩,机耕面积达到620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超过50%。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达到300个,从业人员16万人,形成主要农业生产以机械化作业为主体、跨区作业为品牌、关键农时关键环节为主战场的农机服务产业,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四、建设内容

(一)建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构建市(县)有局、区域(乡镇)有站、村设有员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市(县)农机局对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区域站(乡镇站)作为县农机局的派出机构,编制3-5人,负责基层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和培训、农机安全教育和监管、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等工作。每个区域站办公培训面积不低于120平米,配备交通工具一辆和简易检测设备一套,除人员工资外,每年由财政预算安排工作经费。不单独设中心站的县,在乡镇农技推广站配备1-2名农机专业人员从事农机工作。在行政村设一名农机安全监管员,负责行政村内的农机安全管理、信息报送等安全管理工作。

(二)建立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贯彻《安徽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努力构建以源头管理、执法监督、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形成县长、乡镇长、村长、村民组长四级负责制的体系。在县区政府道路交通社会化管理的框架内,将农机安全监管的重心下移,向乡特别是村一级延伸。县农机主管部门和公安交警部门成立联合执法机构,加大对上路农用运输机械的执法力度。深入推进“创建平安农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积极创建农机安全示范县、乡镇、村和农机安全示范户。加强农机监理装备开发应用,扶持推广先进农机监理检测设备和技术。按照“五整顿、三加强”的相关要求,加强对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的管理,加强农机牌证管理和安全生产检查,加大对机耕道路、农田、场院等农机作业现场薄弱环节的监管力度。严把农机的登记关、检验关和农机手的培训关、考核关,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隐患,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坚持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帮民解难、助民增收、保民平安的“五民观念”,推进服务行为亲情化,进一步树立农机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建立农机服务组织体系。建立农机专业协会、农机合作社、股份(合作)制农机专业服务公司(队)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其组织化程度、生产经营规模及从业人员素质。积极鼓励和扶持发展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助协作、优势互补”的原则,引导农民通过机具、技术、劳动等要素的合作。积极支持合肥裕隆农机等市场建设,建立农机大户联系制度,加快农机大户发展。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壮大经纪人队伍,规范农机中介服务市场。推进订单作业、承包服务、系列化作业、产加销一条龙服务等服务方式,培植服务品牌,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高效和系列服务。

(四)建立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机大户+龙头企业的“3+1”农机推广服务新模式。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推广。重点保障主要粮油作物综合生产加工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支持重点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发展关键技术、新型机具的推广应用。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大型农机企业的联系,做到产、学、研、推相结合,努力提高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开展农机科技入户工作,推动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实验、示范和推广。

(五)建立农机化政策法规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强农机配套法规建设,研究制定农业机械管理办法和加快农机化发展的意见。积极争取和完善购机补贴、燃油补贴、信贷税收、机耕道路建设等扶持发展政策,强化政策法规对农机化的支持和保

护,形成农机化持续、协调、科学发展的保障机制。

(六)建立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体系。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切实加强农机化信息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市、县两级农机化信息中心、若干个乡镇信息站,并与部分企业联网,开展政务信息、安全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和综合统计信息交流。逐步建立农机具生产、维修、供应信息服务系统、农机安全生产和农机抗灾救灾决策指挥系统、农机跨区作业信息服务系统,为各级农机管理部门高效指导农机化工作服务,为农机企业、服务组织和农机使用者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把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目标责任制,落实任务,强化监督管理和服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在购机补贴资金安排上,今后要向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倾斜,对农机服务组织及其成员,享受购机补贴时在选择上优先、在比例上提高、在范围上扩大。二是在农机化项目上,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壮大。三是多方面争取资金,整合资源,向农机服务组织倾斜,重点用于改善办公条件、增添共用设备、成员教育培训、新技术推广等方面,从而促进农机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

(三)培育典型示范。通过在全市分区域、分类型选择一批有影

响、辐射广、带动性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在一个时期内在资金上予以投入,在运作上予以指导,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方式,培育一批发育成熟、机制健全、具有活力的农机服务组织,作为示范,进行宣传、推广,并由点带面,推动全市农机服务组织快速发展。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培训指导。在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的原则下,一方面要强化对现有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指导原则下,一方面要强化对现有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指导,在“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前提下,帮助其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合作思想、专业技术培训、安全生产教育、文化娱乐等活动,培养农民的合作意识,激发群众的合作热情,增强农机服务组织的凝聚力,提升合作社的发展质量。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农机户特别是农机大户的培训,造就一批有实力、懂农机、会经营的农机服务组织领头人。

第四篇:无为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及发展思路

无为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及发展思路

无为县农机推广站 史奇

摘要:在针对无为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情况全面调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无为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总结了做法和先进经验,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于无为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前景设想。

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工作可以有效地将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在更大范围内更快地得到推广应用。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无为县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融入新芜湖,推进新发展”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县农业机械化正处在加快发展、质量提升、结构改善的关键阶段。作为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布局的重要手段,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的有力措施,履行政府职责的必然要求,农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在全面调研无为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全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发展思路以及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等进行了探讨,以便有效地推动全县农业经济的发展。1 无为县农机社会化服务情况现状

到2013年底,无为县农机总动力达68.24万千瓦,拖拉机总量达2.22万台,其中农田作业大中型拖拉机1119台;联合收割机1056台;水稻插秧机472台。

全县农机从业人员达4.6万人,纯收入10万元以上农机大户已达333个,无为县现有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35个,人员1864人。农机专业合作社34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1家,“奇瑞重工杯”百佳农机合作社2家)。

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为主的新型农机化组织的出现和以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和农机维修、配件供应、信息服务、投诉监督等为支撑的农机化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大大提升了全县农机化水平,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农机化服务组织,特别是农机专业合作社领头人、农机大户,他们承担着各项农机新技术、农机新机具推广应用的试验示范,通过他们提供的农机作业服务,使得农机新技术在当地得到示范、辐射和快速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全县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不断加快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机共同利用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2.1强化组织领导,工作落实到位 坚持把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作为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

手,摆上重要位臵,列入议事日程。加强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扶持和服务。结合实际制订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制订资金保障、示范推广、人员培训和指导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按照“因地制宜,自愿民主”的原则,做好统筹规划、试点建设、建章立制、督导管理,达到稳步推进、规范发展的目的;组织技术培训、完善工作职责、帮助办理有关申报手续、解决群众疑难;组织专业人员搞好建章立制,制定农机作业质量、安全生产和服务标准化建设。

2.2实行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1)实行政策倾斜。在实施农机购臵补贴时,重点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倾斜,支持发展先进成套农机装备。(2)强化资金扶持。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采取“先建后补”的办法,鼓励、支持农民创办农机专业合作社。2009年、2010年县财政分别对新建的农机合作社予以5000、4000元的奖励,用于农机库棚建设、示范推广新型机械、维修设备等补助。(3)争取信贷优惠。积极协调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优先提供小额贷款或优惠贷款,简化放贷程序,放宽贷款担保限制,延长还款期限,几年来帮助合作社成员、农机大户解决贷款200多万元。逐步建立起国家扶持、群众自筹、集体入股、银行贷款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2.3加强指导服务,搞好典型示范 积极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组织完善民主决策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提高效益。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的人才培养列为农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制订培训规划,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示范合作社,达到“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企业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科技化”的“五化”标准,示范带动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跨越式发展。

2.4严格建设标准,加强规范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要求,坚持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要求新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必须有机库、维修车间和办公室,配齐办公设施和常用维修设备与工具。设立机械台帐和维修记录,建立与健全作业合同、作业档案,并指定专人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促进合作社科学运作。合作社成立后,按照企业运作模式成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订出行之有效的合作社章程、安全生产、机务管理、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使农机合作社在运作中有章可循。同时还把合作社成员技术培训作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每年农闲时期都聘请有关机械生产厂家技术人员或农机化学校老师对合作社成员进行机械操

作技术、基本维修知识、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确保农机安全生产。还制定了机械操作规范和作业标准,要求机手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作业标准进行作业,切实维护服务对象的利益。3 农机社会化服务发挥的作用

农机合作社、合作组织、农机大户队伍的不断壮大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了增收节支。通过他们将分散的机械组织起来,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系列化服务,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农机服务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3.1 实行“订单作业” 与周围村庄、农户签定农田作业服务合同,按合同或订单为农户进行统耕、统收等机械化作业,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致富新途径。实施订单作业,即可有效提高和稳定农机服务组织的作业量,提高经营效益,又可保证作业质量,维持良好的服务信誉。

3.2实行“一条龙”服务 蜀山农机专业合作社、福泉农机专业合作社、高忠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机专业合作社已逐步摸索出水稻生产从“耕整→育秧→插秧→收割”机械化服务的一整套成功经验,取得良好效果。

3.3 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拓宽农民致富路 围绕春耕、三夏、三秋等农业生产重点季节,合作社精心安排,大力组织跨区作业,全力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为广大农机手提供作业信息、技术指导等服务,及时协调处理农机生产作业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机旋耕、机插秧也逐步实现“走出去、引进来”跨区作业行列,极大地提高了农机使用效率和机手作业收入。据了解,加入合作社的农机户,每台机械比过去年平均增收5000多元。

3.4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农机户发家致富作坚强后盾 农机户参加农机合作社后,机械的安户挂牌、检验年审、加入保险、维修保养、作业联系、合同签订等,都由合作社专人统一组织,作业市场及一系列后勤保障由合作社统一负责,扩大了作业区域,延长了作业时间,从而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增加了作业收入。同时种粮的农户从中也得到了实惠,有些农机合作社,将非农机户吸纳为合作社成员后,享受合作社一系列优惠待遇,农机作业只收成本费,省工、省力又省钱。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思路

4.1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无为县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发展还刚刚起步,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

4.1.1投入明显不足,职能发挥不够 目前,各级政府对《农

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贯彻落实不到位,许多政策措施停留在书面上,各种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农机推广经费及办公经费不足,以至于无法实现引进、示范、试验、推广、培训等公益性职能,使得农机推广体系的职能不能充分发挥。县农机推广站办公条件简陋,装备水平差,服务手段落后。

4.1.2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化程度较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无为县从事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人员以农机大户为主,这些人员大部分是农村里俗称有经济头脑的“能人”,但是他们往往文化水平偏低,在生产活动中往往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缺乏先进的新型农机信息输入渠道,更缺乏持久发展农机服务事业的恒心,投资农机往往是应一时之需,购买机具也往往一哄而上,这样就出现了农机的重复购臵,不能形成规范合理的农机配臵。

4.1.3扶持力度不够影响带动作用小 大部分农机合作社处于发展初期.经济实力较弱,发展资金短缺。目前.各级在财政、信贷、用地及库房建设等方面还没有比较系统、明确的优惠政策.严重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部分地区的农机合作社发展数量少.难以满足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影响力和带动力明显不足。4.2 发展思路

4.2.1加大投入,增强服务能力 增加农机推广系统投入资金在农业投入中的比重,从而确保农机推广机构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要加大投入,尽快完善服务设施。适当增加培训经费用于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打造一支专业化、现代化的农机推广队伍。

落实有关税费减免、信贷优惠、购机补贴、作业补助等扶持政策,对新办的经营性服务组织或者实体机构,在其创始阶段就要减免其税费;而对有一定创收能力的农机服务组织,应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增加他们的经济积累。4.2.2结合实际需求,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的实际需求,紧紧抓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条主线,及时引进和推广适用、新型的农机化技术及机具,并通过农机推广部门的试验、示范、推广,使农民逐渐对其接受,达到较好的推广效果。

4.2.3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 积极发展农村中介服务业,通过发挥农机中介服务组织的各项作用,促进农机服务多元化发展;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引导其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健康发展轨道,提高自我发展和服务的能力。

4.2.4 抓典型,树榜样 每年选出发展较好的农机服务组织,通过组织观摩、经验交流、新闻报道等形式进行经验宣传推

广。加强对各类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农机大户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其中农机大户是农村科技带头人,经营理念新,是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的重要载体,要大力扶持他们,并通过他们带动全县农机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史奇,男,1980年11月,无为县农机推广站,工程师,长期从事一线农机管理、推广工作。

第五篇:论市场经济中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论市场经济中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979年以来,中国农村经济正经历着由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和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的过程。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一方面,农户家庭的职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农民除了从事农业生产性活动外,还要从事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经营性活动。另一方面,农业生

产力水平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也较快。农村经济的这种变化,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摆到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一、加快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以农村社区为基础,地域间行政、技术和物资部门通过实物或活劳动形式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种种便利条件,从而促进生产发展的经济社会活动,它包括国有经济各部门的服务、合作经济组织的自我服务,农户之间的相互服务,以及省、地、市、县、乡各级层次的系列化服务。当前强调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原因有:

1.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的呼唤。户营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的农业生产形式,它作为一种“小生产”方式,其固有的局限性使农业生产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特别是这种小生产方式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克服这种局限性,客观上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步伐。

首先,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是一个包含众多生产环节的复杂过程,许多环节不适合分户经营,如灌溉、良种制作,如果单家独户进行,既消费人力,也浪费物力、财力。有些虽然也可以分户经营的环节由于受资金、技术、精力等因素的限制,如果由农户各家去包揽,则会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其次,一家一户经营既缺乏获得市场信息的有效渠道,又缺乏对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市场经济中的农业生产需要现代化技术和可靠灵便的信息做保证,而中国多数农村地区还比较闭塞,农民缺文化、缺技术、缺信息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大多数农民跟着别人走,人家种养什么我也种养什么,一些地方的农民说,“市场经济,全是运气,碰着了就哈哈笔,碰不着就上吊”,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再次,由于中国目前多数农村的经济还不发达,农民的再生产能国很弱,靠单家独户的力量很难形成规模生产和规模效益,尤其是一遇自然灾害,往往无能为力,这就更需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出面聚集分散在农户手中的闲散资金以作为农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最后,从管理的角度看,由于每家每户作为一个生产单位,都必须考虑产、供、销的问题,考虑投入产出的效益核算问题,而目前的实际状况表明,大量的农户不具备这个素质。这种普遍性的管理问题当然需要通过培训教育的途径来提高生产经营者的素质,而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当前更需要一种专门性的组织来实施经常性的统一指导。

2.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减小农民承受市场风险的需要。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和农业商品生产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把一些每家每户共同的重复性的生产环节分离出来,从事某些专业性社会服务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某一家包销农副产品的做法,已经适应不了生产发展的需要,过去由国家统购的几十种农产品已经放开,产多产少都由农民自己找出路,因而农业生产服务就应包括产前、产中、产后这种贯穿生产、流通、消费的全程服务,服务的范围和领域都扩大了。同时,产品由包销定价、国家统管,变为随行就市、价格上下波动,这对商品生产者来说,风险越来越大,客观上也需要有一种社会组织来承担这部分分工。

3.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推广科学技术的要求。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容纳不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无力购置贵重的机具。机动喷雾器的功效比背负式喷雾器高10多倍,但是很多农民买不起,即使买后利用率也不高。工厂化育秧比传统的露地育秧优越,但是靠分散的单个家庭却难以做到。家庭经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常出现矛盾,而且,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开发、市场开发以及整个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都要求建立健全以技术服务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解决家庭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矛盾的产物。从全国总体上说,家庭经营适合中国现阶段农村生产力水平的要求,但从生产力水平更高程度发展的需要看,社会化大生产是一种历史趋势。要把家庭经营纳入到社会化大生产的轨道上来,在保持家庭经营的优点的同时积极组织社会化大生产,这就需要在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过程中建立起能够沟通家庭经营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联系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我国现阶段,大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和农业的小规模经营同时并存,工业和农业的结合,也只能通过强化服务体系这条途径来进行。

下载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翟富根 【摘要】当前,我国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其固有的局限性已经影响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因此,必须根据当前农村现实情况,构建一个与我国现......

    关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定稿)

    关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初 稿) (2012年7月4日) 【摘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三个系统,即直接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抓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和中央、省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部署要求,促进农村改革......

    农村沼气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意见

    ***农村沼气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意见为充分发挥农村沼气在农村循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特制定工作意见如下: 一、整......

    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

    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 随着农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机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在现代农业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因此,农机在数量上逐年上升,机型种类日益增多,作业范围日......

    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社会调研报告社会调研报告根据县政府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的安排部署,近日,我们调研组一行深入农业局、林业局、供销社等有关部门......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总结

    河畔镇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总结2013年4月上旬,我镇按照《**县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选择河畔、两迎水、中滩、冯堡、车川五村......

    如何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荐阅读)

    如何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6月26日 09:41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的推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