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
浅论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着全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也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经济效益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提高经济效益。而影响经济效益的条件和因素有很多,集中体现在资源、资金、技术、生态等硬件条件和体制、制度、市场等软环境因素诸方面。解决三农问题无疑是一项长期国策,要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突破各项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制约。“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利于三农建设,促进农业的发展,改变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我们要走一条“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得弄农业之路。
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系统的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历史形成二元社会中,城市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三农问题”的合理解决,将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村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农业产业结构有了很大改善,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有了较大改变,但是中国农业和农村面临的问题仍很严峻。
(1)农业自然资源短缺,人均耕地少,部分地区水资源缺乏,水土流
失严重,土地资源受到破坏,耕地逐年减少。
(2)农村经济欠发达,农民平均收入不高,很多贫困地区农民生活困
难,农村人口增长快,文化水平低,农业剩余劳动力多。
(3)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尚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农业生产率常
有较大波动。
(4)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所占比例大,农业投入效益不高,农业生产成本大。
(5)农业商品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市场缺乏规范化的秩序,价格不合理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6)农业污染日愈严重,受污染面积不断扩大,土地退化严重,自然
灾害频繁。
(7)农业资金投入少,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低。
(8)农村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不高,再有中国农村经济地域上极不平衡,农村生态形势严峻。
(9)农业人口比重大,国民受教育素质普遍不高,技术普及率及利用
率低。
鉴于以上的压力与挑战,《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中国的农业与农村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粮食生产与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追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对策有:
(1)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管理,建立综合管理体系,加强农业
和农村管理部门与环境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行动;并将其纳入市场经济体制,运用涉农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法规进行评估调整;开展多形式的可持续发展农业试验工作;建立和健全多功能、全方位、相对独立的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系统。
(2)加强食物安全与预警系统,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建立粮食生产
基地;建立健全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与食物安全预警系统;掌握国内市场动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食物余缺。
(3)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组合,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发
挥资源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
(4)提高农业投入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
水利建设投入,推广机械使用,扩大化肥生产能力,增加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的投入。
(5)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业环境管理
体系和农业环境检测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农业资源和环境数据库,实现全国农林牧副渔业生态环境和产品质量的监测与信息传递。
(6)发展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提高农业投入物质利用效
率高的技术,提高化肥和灌溉水利用率,提高农业机械、油、电的利用效率;从财政、设备和试验手段方面给予支持,积极推动可持续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7)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农村乡镇,加强乡镇企业规划、管理、指导、监督、协调和服务工作,依靠科技进步,改善产业结构,是乡镇企业走上高效、节能、无污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制定农村企业发展建设规划,逐步形成现代化的农村乡镇中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软性要素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农建设,关键是从人的方面彻底改变农村传统、落后、封闭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农村基层干部有能力为村民提供完整、高效的公共服务;农业企业生产经营者能够具备现代企业家的风范,运用现代企业制度与标准去经营管理农业企业;农民能够进行科学种田、现代化养殖,能够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并改变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追求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为实现三农建设目标提供保障。
三农建设可持续发展既要有利于农村、农业和农民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又要有利于推动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持续、健康发展。三农建设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三农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农村经济社会组织管理模式与城镇地区接轨;农业发展与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接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与城市市民接轨。健全农村区域政策体系、制定科学规划、建立农村经济、社会、环境良性发展机制,是实现三农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建设新农村的模式与途径可以有多种选择,但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农村资源分摊比例与利用效率;加速城乡之间和三次产业之间的有机融合,将农村地区纳入国民经济社会体系;培育新农村建设主体的现代理念,完成职能特点转型等是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
第二篇:2011年农业生产技术总结
2011年农业栽培技术总结
2011年在兵师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农场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场农业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作物单产较去年大幅提高,实现了职工增收、农场增效的双赢目标,现将一年来关键农业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一、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1、作物种植基本情况
我场紧紧围绕“稳粮棉、强畜牧、兴园艺、突特色”总体发展思路,结合实际,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2011年完成总播面积10.9万亩(不含葡萄),其中:小麦5.7万亩,单产354公斤,棉花4.2万亩,单产328公斤,番茄0.58万亩,单产4.9吨,玉米0.1万亩,单产702公斤,其他作物0.32万亩。
2、强化管理、狠抓常规技术的到位率
棉花生产技术总结
(1)、种子粒选与处理:冬闲发动职工对棉种进行100%人工粒选,选种后100%过筛、包衣和电场处理。
(2)、适时早播,力争四月苗。严把播种质量关,空穴率小于2%,错位率小于3%,边行采光面5cm以上。我场今年试播时间为4月10日,4月12日开始大面积播种,由于4月份气候较好,没有出现雨水天气,因此在4月22日播种全面结束,较去年相比提前10天。采用小三膜3膜12行15穴精量点播技术,行距配制66+10厘米机采播种模式。播种量3.5—4公斤/亩,播深控制在2.5—3厘米,覆土1—1.5厘米。及时安装节水设备,坚持做到边播种边装管,播 1
完一块安装一块,我场此项工作从4月13日开始,滴水时间从4月15日开始,亩用水量20—25方。4月25日全面结束滴水工作。5月5日统计,我场所有棉田100%实现了四月苗。
(3)、强化田管工作。由于今年5月份雨水较多,并且气温偏低,影响了棉花正常生长,棉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烂根现象,农场及时安排,认真落实,先后进行两次中耕,并喷施了叶面肥,有效缓解了立枯病的恶化。根据棉花在不同生育阶段的特性及长势长相,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加强田管工作。
(4)、合理化学调控,塑造理想株型。我场始终坚持促控结合、因苗调控和“早、轻、勤”的原则,促进棉花根系下扎。棉花化调工作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和用量,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及棉花每个生育阶段的不同都有所变化。
(5)、合理灌水。棉花灌水原则是看天看地看苗情,由于今年5月份温度偏低,棉花长势弱,因此头水水量有所减少,7月份温度偏高,灌水周期相应进行调整。一般滴灌棉田生育期滴水12—14次(6月至9月),灌水周期不超过7天,灌水量在420方/亩—450方/亩。
(6)合理施肥。我场施肥总得原则是:滴灌棉田在盛蕾初花期,结合灌头水滴施专用肥4—5公斤/亩次;花铃期,待基部座着直径2厘米的幼铃时逐渐加大滴肥量,滴施专用肥8—10公斤/亩次,做到一水一肥。8月份逐渐减少,一直延续到8月底,整个生育期肥料用量不少于65公斤。
(7)落实植保工作,为棉花丰产保驾护航。
①消灭蚜源和铲埂除蛹,降低害虫越冬蛹的成活率。②加强虫情调查,及时用专性杀螨剂在棉田四周喷洒保护带;对红蜘蛛采取“查、插、抹、摘、涂、喷”的防治方法进行防治;采用频振式杀
虫灯和杨枝把,诱杀越冬代棉铃虫成虫,在棉铃虫产卵高峰期,全田进行普防。
(8)、适时打顶整枝是夺取高产的保证。及时打顶:我场始终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要求7月10日前打顶必须结束,做到“一叶一心”打顶质量标准,漏打率控制在1%以内。
(9)、及时采收。由于今天90%以上棉田采用机采,因此从9月6日开始对全场机采棉田喷施落叶净,并做好机采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总之,棉花栽培技术既要规范操作又要灵活应用,才能实现棉花高产的奋斗目标。
加工番茄生产技术总结
(1)、做到种植上的种子、播种机型的统一:今年种植番茄的种子全部使用的是准葛尔种业提供的87-5,采用平均株距为0.32厘米,行距配臵为30+60的播种机,理论亩保苗株数为4400株。
(2)生育期管理
2.1中耕。前期中耕一次,深度14厘米左右。中耕后膜上全面覆土,防草防病。
2.2蹲苗。蹲苗是促进根系发达,培育丰产型植株,防止中后期早衰的重要措施。蹲苗应根据各品种的生长特性,掌握不同的蹲苗时间。早熟品种结果早、生长势弱,果实对植株生长的抑制很大,如里格尔87-5,前期应促使枝叶生长,蹲苗时间稍短;中晚熟生长势较强的品种,应在开花期适当控水,待第一穗果实有小枣大小时蹲苗结束。
2.3水肥运筹。滴水:第一水滴水量25-30方/亩。灌水周期10天左右,每次20-25方/亩。追肥:根据番茄的需肥规律和本地土壤
养分状况,总标肥172公斤,随水滴施。叶面施肥。从初花期起喷2-3次钙肥,或锌肥(禾丰锌),或硼肥,每次间隔7-10天。
2.4采收。人工采收。采摘前10天停止灌水,采摘前15内天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农药(杀虫剂、杀菌剂);第一遍采摘红熟的果实量应达到2000公斤/亩以上。采果时尽可能保护枝叶。机械采收。采收前10-20天(根据土壤类型和期间气候情况)停止灌水,回收支辅管,条田湿度不宜过大,以便机采。起割行应翻秧,留出运输车道。
二、农业生产取得的成效
1、棉花方面
(1)加大力度,落实各项技术措施的到位率。
今年,我场棉花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主要原因是领导重视,狠抓了棉花个生育阶段关键技术措施的到位率,从播前准备到秋翻整地,共召开13次现场会;农业科组织各单位技术员共召开14次例会,发放农业技术简报5期。通过以上措施,棉花单产与2010年相比,提高了15.4%。
(2)棉花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我场棉花种植面积44000亩,其中机采面积38600亩,为保证秋收工作顺利进行,农场与万达公司签订协议,引进13台采棉机,并且新购进打模机6台,运模车4台,购进多功能喂花机一套,改进异性纤维清理机2台,在全场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秋收工作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前了15天,主要原因是农业全程机械化的全面覆盖。
(3)打破常规管理模式,塑造理想的机采株型
为了提高棉花的机采效率及质量,我场在棉花管理上打破常规,为机采塑造理想株型。往年我场棉花在5月份全部要求蹲苗,降低果枝始节高度,平均高度控制在12公分左右,平均株高控制在70厘米以内;今年,棉花从苗期开始实行以促为主的原则,果枝始节高度提高到18厘米,平均株高提高到80厘米左右,棉花座桃主要在中上部。
2、番茄方面
近几年,我场番茄采摘一直制约着番茄种植面积的增加,部分职工因采摘番茄没有劳力而放弃,随着劳力工价的不断提高,种植番茄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番茄的全程机械化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今年,我场首次运用机器采摘番茄,采净率85%以上,大大降低的番茄的生产成本。
三、存在的问题
1、农业技术人员政治理论知识学习还不够,理解不够透彻,还没有完全充实。在工作中,某些方面还比较薄弱,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不够,理论联系实际欠缺,工作方法相对简单。
2、今年由于低温、干旱等自然因素造成部分作物减产,影响经济效益提高。
3、近年来我场棉花主栽品种是新陆早42号和新陆早48号, 占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由于多年种植,加上对种子没有进行提纯复壮,致使品种退化严重,抗病性降低,这两个品种的原种单铃重5.5克左右,现如今这两个品种单铃重为4.5克左右,对产量影响较大。
4、新陆早42号这一棉花品种,由于含絮率较低,在机采过程中浪费较大,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
5、由于中基酱厂收购番茄出现问题,导致农场番茄的交售产量较低,严重影响职工收入。
6、2008年实行费用自理以后,我场职工对耕地普遍存在“节约”现象,耕地肥力逐年下降,据调查,三年来每年坚持全层施肥的职工不到30%,这严重影响了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四、明年工作打算
1、按照农场党委经济发展思路,认真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多方面收集资料,掌握各种农作物的价格信息、市场需求以及管理信息,引导职工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进一步推进设施农业和园艺业的发展速度,同时结合周边中基企业、梅花味精、大罗素企业做好番茄、玉米、马铃薯的基地建设工作。
2、认真抓好农作物的田间管理。以病虫害防治为核心,在深入田间指导服务的同时,继续利用《农业技术简报》、《病虫情报》等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农作物丰产丰收。
3、加大科学技术培训力度,切实提高职工科学种田意识。通过广播、电视、宣传单、开会等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冬季进行理论培训、管理季节做好地头培训。使职工科学种田水平进一步提高。
4、加强技术员的管理力度,切实提高技术员自身素质,增强技术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更好的去服务于职工。
5、大力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加大新科技、新技术在农业生产当中的运用力度,使连队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促进农场农业健康、持续和稳步发展。
农六师共青团农场农业科
二〇一一年十月三十日
第三篇:2012年农业生产技术总结Microsoft Word 文档
2012年农业生产
技术总结
2012年,在团党委和农业科正确领导下,我连农业生产工作在2012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又有了跨越性展,各种作物产量上了新的一个台阶,特别是玉米制种在三年来产量是最高的,在去年基础上增长34.1%最高收入在2394.9元/亩,亩利润都在1000元以上,主要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2012年各作物完成情况
二、以增强农业生产发展为后劲确定目标
2012年是我连作物结构调整的关键之年,连续两年种了
玉米制种,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在全连领导班子齐心协力,确实按照团《七届一次》职代会精神和农业科下达各项指标,确保一年的工作,完成1600元的产值。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单产稳步推进,以职工增收为核心,积极适应市场需求主要以玉米制种、高梁和甜菜为订单的三种作物,明确了亩产值和利润。
三、春耕完成情况
一)整地情况:
今年春耕机车动手下地较早,整地机车在5天之内把全连耕耙地保墒工作完成,整地质量比往年有所提高,从而得到职工的好评。
二)播种情况:
1、作物品种情况:高梁:辽杂115,玉米制种:众望玉88号,大豆:新大豆8和13号,甜菜:2409和hl406。
2、拌种情况:高梁由技术员统一拌种。
3、播种:甜菜采用50厘米等行距精量和半精量点播,亩播量为400克,播深为2—3厘米。玉米制种半精量点播母本亩播量为4公斤,父本600g,播深为3-4厘米。大豆采用45厘米等行距气吸式点播,亩播量为8-9公斤。
4、施肥情况:玉米制种全生育投入自然肥90-100公斤,高梁全生育投入自然肥45-65公斤。甜菜全生育投入自然肥90-110公斤
5、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大豆每亩用150-200克乙草胺兑水30公斤进行喷雾,玉米制种、甜菜、高梁在耙地前每亩用60-80克金都尔兑水30公斤进行喷雾。
四、田间管理
1.查苗补种:今年由于前期天气的原因,两次大风大雨至使出苗造成一定的影响,发现问题及时催芽补种,保全苗。
2.定苗按照标准定苗。玉米、三叶一心时定苗结束,定苗原则:母本留“中间”去“两头”,父本去“中间”,留“两头”(大小苗要求留壮苗)结合定苗及时封洞,甜菜6500株/亩,坚持三对真叶定苗结束,宜早不宜晚。
3.中耕、松土、除草:全生育期中耕三次,其中甜菜人工除草两次,用杆齿中耕两次,开沟培土与追肥一次完成开沟深度在16--18厘米,垄高25厘米以上。
4.化控:玉米制种在未见叶7叶时期用玉米健壮素进行化控,根据父母本长势喷施叶面肥;如遇花期不遇及时进行调整,甜菜分两期15—18片叶时,25—30片叶时,及时进行化控,喷施矮壮素200毫升/亩,抑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地下部分。
5.根外追肥:七月、八月中旬、下旬至九月初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200g/亩3-4次,间隔15天
6.病虫害防治:防病甜菜浇水后由于高温高湿,是发生甜菜褐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的高峰期,要及时观
察,提前防治,用多菌灵50—60克/亩或甲基托布津70克/亩兑水喷雾防治甜菜病害。全生育期视病情防病2—3次。玉米制种主要是在苗期防治瘤黑粉病3克/亩好力克,在大喇叭口至抽雄前用克百威1kg/亩防治玉米螟发生,在中后期重点防治红蜘蛛发生亩用快螨特10g。
五、对甜菜和制种情况分析
一)甜菜只是今年弱好于去年产量总是提不上来:
原因1.机力跟不上,下手太晚,2.大部份是多粒种,前期太旱出苗不一至,3.中后期严重脱肥,4.培土垄高不够,大部份块根都在外面,5.中耕深度不够。
二)众望88品种优劣势分析
1通过今年的种植适合我区种植,是一个产量稳定的一个品系,在抽雄过程中,母本自身协调不是很好,散粉不吐丝,从返减劳动力负担。
2同期播种,选育父母本花期不早不晚。个别性的小苗二期也能遇上。
3从穗形上均属中等,子叶中等展开形密度不宜过大。
4.这个品系主要控制以下几点在今年的基础上增产到600kg以上。
4.1适时抓好播种进度在4月15日前全部结束。
4.2全生育期投入自然肥要达到100-120kg/亩。
4.3控制好中耕次数,适时中耕结合叶面肥和病虫害的防治。
4.4全生育期结合实际适时进水,特要控制好最后一水,防治籽粒脱水时发生霉变和返青。
4.5重点要防治这个品系在后期中脱肥而引起早衰之
一、之二是不能密度过大,只能在7500左右之间。
4.6通过今年的化控经验总结,做好两期化控增加根系发达和茎干粗壮及高度。
一连:龙学均
2012年10月25日
2012年农业生产
技术总结
一连:龙学均
2012年10月25日
第四篇:防高温抗旱农业生产技术指南
防高温抗旱农业生产技术指南
7月以来,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我县已连续出现晴热高温天气,预计本周仍将持续,最高气温可能在38℃以上。为减少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制定这份防高温抗旱生产技术指南,请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水
稻
目前我县单季稻大多处于分蘖末期,部分处于分蘖初期,此时的水稻对水的需求比较敏感。当前正处于连续高温时期,此期如受干旱缺水会引起处于分蘖初期的水稻不能够形成足够的有效穗,会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对于处于分蘖末期的水稻会造成部分可以成穗的分蘖死亡,直接影响产量。
一、对于水源充足的处于分蘖初期的水稻田块,要以薄水为主,促进分蘖,对于处于分蘖后期的水稻,要充分利用当前晴好天气,搁好苗,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
二、水源紧张地区,尽可能保持田间充分的水分。
对于山区受旱的稻田,可使用防旱剂,可减少水分蒸发率70%-80%。三、当前正处于夏玉米喇叭口期,高粱抽穗期和甘薯苗期到薯块膨大期,要做好旱粮的稳产保苗工作。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浇水的方法进行抗旱,条件较差的地方,对于甘薯等旱粮,通过开展中耕除草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在中耕时亩施10-12.5公斤复合肥结合薄水浅灌的方法来来促进玉米甘薯的生长。山地玉米高粱采用中耕和盖草方式减少水分蒸发。同时要做好高粱螟的防治工作,在喇叭口喷药处理即可。蔬
菜
一、合理用水,确保重点,修建小型蓄水池,提高蔬菜生产基地抗旱能力。
对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应充分利用现有水源、抗旱用具及设施,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科学灌溉,节约用水。灌水要避免高温,在早晚进行。有灌溉条件的尽量采用小水走沟,以免破坏表层土壤团粒结构,加大土壤水分的损失,无灌溉条件而有库塘水的以浇水为主。二、选择耐高温耐干旱、抗性强、耐热性好的蔬菜品种,提高蔬菜抗旱能力。
蔬菜基地提倡集中抗旱育秋菜苗,在近水源处采用大棚、遮阳网覆盖等措施降温温保湿育苗。对秋播的秧苗,如大白菜、小白菜、甘蓝等品种,要及时灌溉,做到凉地凉水凉时灌。对甘蓝等大苗,目前缺水移栽的,要控制菜苗的生长,先整地保墒,待透雨时及时移栽。三、利用设施条件降温保湿。
遮阳网、防虫网覆盖降温保湿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措施。防虫网在盖网时,一定要将棚内地下残存害虫灭掉,以真正达到防虫的效果。对于微喷、滴灌等设施,应根据蔬菜品种不同,铺设喷灌设施,因地制宜利用微型蓄水池进行微蓄微灌。山地蔬菜可充分利用秸秆、杂草等,切割后均匀地覆盖在作物行间,及时中耕,减少水分蒸腾,提高抗旱能力。四、加强病虫害防治。
大旱之年往往会虫害的高发,重点做好瓜绢螟、豆野螟、菜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虫害防治工作。茶
叶
一、在高温干旱结束前全面停止采茶与修剪等作业,谨慎除草,保留行间杂草。
二、茶园覆盖。
茶园覆盖可以降低土壤地表温度,减少水分蒸发,还能有效降低浇灌对土壤的冲刷,是茶园抗旱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茶园覆盖物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如杂草、稻草、谷壳、食用菌棒废料、竹屑、木屑等都可以,覆盖厚度3-10厘米。三、灌溉浇水。
有喷灌或浇灌条件的茶园,利用上午9:00之前和下午6:
00之后的时间进行浇水,增加土壤含水量,减轻受旱程度。进行喷灌或浇水时,注意采用和风细雨式的浇灌,避免出水量过大,土壤来不及渗透,形成表面径流,既造成土壤板结又浪费水资源。
四、遮阴。
遮阳网遮阴可以减少阳光直射,能有效避免或减轻茶树叶片灼伤现象。注意不要直接把遮阳网盖在茶蓬上,要搭架遮阴,遮阳网与茶树蓬面保持一定距离。五、加强茶园病虫害防治,避免旱灾和病害虫重叠发生。
水
果
一、树盘覆盖。
在高温干旱时,盖草可降低地温7℃以上,缩小土壤上下层的温差,防止日灼发生和控制杂草生长,起到保水保肥保土和提高防旱能力的作用。树盘盖草一般常用稻草、麦秸、干杂草等,覆盖厚高10厘米~15厘米。盖草可沿树盘范围1.5米~2.5米覆盖,上面略压细土,防止被风吹散。注意在树根20厘米内不得覆盖。二、温时遮阳。
有条件的果园,提前做好遮阳架子和遮阳网,在高温来时盖上遮阳网遮阴,注意通风,架子离开树冠高50cm左右,遮阳网可用三针,遮阳率60%的。特别是猕猴桃易受太阳直射发生灼烧病,要尽早采用遮阳。三、及时灌水。
当果树生长过程遇土壤过度干燥时,叶面出现卷曲发黄,应及时灌水或浇水,以预防高温干旱危害果树。灌水时间宜在傍晚至早晨,以土壤湿润而不积水为度。严重干旱后不宜漫灌,应通过喷灌、滴灌增加土壤水分。有水源而无水利设施的,要及时浇水。四、抓紧采收。
抓紧采收已成熟的桃、梨、葡萄、猕猴桃、李等水果并适当减轻果树负载。发生干旱时,可适当早采减轻树体负载量,以减少养分、水分消耗,增强抗旱能力。中药材
目前天气进入高温干旱季,大棚中药材宜在早中晚通过喷淋水措施、加盖遮阴网和增加通风等抗旱措施来越夏。
一、大田中药材如白及、黄精、三叶青、重楼等一方面可以采用遮阴网和秸秆来遮阴,以抗高温干旱、防高温灼伤。
二、有喷滴灌装置的早晚采用喷、滴灌等措施进行灌溉;
另一方面,有灌溉条件可以采用7-10天通过沟灌放跑马水方法增加土壤墒情;同时也可以采用中耕除草切断土壤毛细水管的蒸发和田间铺草等保水降温措施来降低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食用菌
一、及时通风、合理覆盖。
白天:发菌场所利用遮阳网及塑料薄膜围住四周,在大棚顶部覆盖二层以上遮阳网,以避免太阳光直射菌棒与热空气流入棚内;晚上:打开大棚四周薄膜、门窗,加强空气对流,降低棚内温度,有条件可以用排风扇进行通风增氧、降温,最大限度降低发菌棚内的温度,防止高温“烧菌”。二、用水降温。
有条件的可利用喷淋、湿帘等设备降温,有外喷淋的在棚顶喷淋,有内喷淋的可直接在菇架顶部对菌棒进行喷淋,水源以井水最宜,以达到迅速降温的目的。也可用在棚内灌水等措施来调节棚内温度,力争控制发菌温度在30度以下。三、严禁在高温时间刺孔、掁动等刺激菌棒,以防菌丝呼吸代谢产热增强而引起的高温烧菌。
四、尽量不在高温时期接种,如需接种,应采用接种箱进行接种,并且在晚上温度相对低时进行,降低菌棒堆放高度。
五、加强检查,当菌袋出黄水多而排时,应用消毒的竹签将菌袋刺破,排出黄水;
对已出现的受感染菌棒及时清理出菇棚,隔离分类管理;同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以防出现交叉感染。水
产
一、利用有限的水源合理调配水量,确保池塘用水。
利用抗旱灌溉设施与寻找水源相结合,尽力满足池塘对水源、水量的要求,尽可能地通过加注新水保证水位;同时合理调配水量,提高水的利用率,优先保证重要养殖池塘用水。二、加强水质调控。
一是做好新水加注;二是使用水质调节剂改良水质;三是通过培植水生植物如水花生、水葫芦、空心菜等净化改良水质,覆盖面一般为池塘面积的5%-10%,浮性水生植物在伏旱时还可起到遮阴降温效果。
三、适当控制投饵量。
一是掌握好投饵技术,提高饵料利用率,以减少残饵造成的水质污染;二是减少无机肥施用量,不施有机肥,以避免水质过肥或受污染而老化变差;三是勤捞除残饵和杂草,以免影响水质;四是及时开启增氧机增氧,遵循“晴天中午开机,阴天清晨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的原则,达到有效增氧的目的,以避免或减少鱼类浮头;在干旱条件下,切忌采用搅动底泥改良底质和水质的方法,因干旱时水体空间变小,底泥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会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气,使干旱池塘溶氧水平继续下降,导致鱼类缺氧浮头。四、降低存塘量,减少损失。
在严重干旱情况下,对不能保持最低水位的商品鱼养殖池塘,应及时将达到上市规格的鱼捕捞上市,降低存塘量,减少损失;对于鱼种池则采取分池、并池或转池的方法,降低养殖密度。
五、加强病害防治,严防病害暴发。
池塘水位低,会造成致病因子密度增大,而水体载量也相对增加,造成抗病能力下降,一旦发生病害,传染速度加快。因此,要特别防止传染性病的发生。蚕
桑
一、及时灌水。
对能排能灌的桑园,要及时开沟引水对桑园进行灌水,尽量一次灌足,第二天将水排出,每3-5天灌水一次,灌水时间以早晚为宜。二、地表覆草。
在无条件引水、灌水的桑园,可以在桑园土表覆盖稻草、作物秸秆。三、摘除黄化叶。
由于前期利用桑叶少,出现桑树中下部黄化、硬化叶又不能灌水抗旱的桑园,可人工摘除黄化叶集中优势保护上部叶片生长。四、病虫害防控。
桑树受旱缺水会导致树势下降,目前桑园病害虫已进入高发期,各地在做好桑园抗旱的同时,要积极进行桑园病虫害防治,确保桑树稳产高产。防汛抗旱知识
01
防汛抗旱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防汛抗旱工作是一项全社会全民性的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旱的责任的义务。不得有麻痹思想,要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增加紧迫感和危机感。
02
洪水等级的划分
洪水是对特大的径流而言,这种特大径流往往因河槽不能容纳而泛滥成灾。根据洪水形成的水源和发生时间,一般可将洪水分为冲击融雪洪水和暴雨洪水两类。
☂
一般洪水:重现期小于10年。
☂
较大洪水:重现期为10-20年。
☂
大洪水:重现期为20-50年。
☂
特大洪水:重现期超过50年。
估计重现期的水文要素项目包括洪峰水位(流量)或时段最大洪量等,可以依据河流(河段)的水文特性来选择。
03
旱灾
指干旱对农业生产、城乡经济、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因旱造成的饮水困难、因旱造成的作物受旱。
04
抗旱
指组织社会力量,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合理开发、调配、节约和保护水源。预防和减少因水资源短缺对城乡居民生活、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的各种活动。
防汛抗旱小贴士
防汛
汛情发生前:
在城区外居住的居民要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建房,避免将房屋建在受河道出槽洪水顶冲的地方;
城镇居民、商场、学校、厂矿企业等要熟悉周围环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织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
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
商场、学校、广场等人群密集区要及时做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汛情发生后:
发现重大征兆或已经发生灾害时,尽快将消息传递出去,引起政府重视,争取控制灾害发展和救援。
在紧急情况下,头脑冷静,行动快速,果断放弃。暴雨洪水突发性强,陡涨陡落,持续时间短。当发现河道涨水,要迅速撤离,不可麻痹迟疑。汛期河道涨洪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过河,或长距离绕行过河。
在发生暴雨洪水时,行人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雷雨时要关闭手机。学校要视情况临时放假或统一留校避洪,安排好临时食宿,并通知家人,避免家长在接应寻找孩子的路上发生意外。
及时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等紧急救护等。
抗旱
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
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
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
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海水等。
农业抗旱技术措施
为应对我县旱情,最大限度减轻旱灾损失、确保农业安全生产,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我局及时制定《农业抗旱技术措施》,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一、水稻
1.抢收早稻。及时抢收已成熟的早稻,收获后应及时烘干或晾晒至标准含水量,提倡集中烘干,避免霉变。
2.加强晚稻田间管理。稻田灌溉改全程漫灌为间歇灌溉,减少灌溉用水。采取浇水、喷(滴)灌、覆盖秸秆或杂草保墒、覆盖遮阴网等措施。对受灾田块,要看苗追肥,促进恢复生长。对因灾绝收的,引导调整种植结构,及时改种大豆等旱作物。
3.抓好病虫害防治。加强稻瘟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防治。
二、蔬菜、旱粮
1.应及时采收。对在田蔬菜、旱粮作物,尽早采收,减少经济损失。
2.节水保墒。一是畦面覆盖保墒,充分利用秸秆、杂草等,均匀地覆盖在作物行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露天蔬菜使用秸秆、地膜等保墒抗旱;及时摘除老叶,减少消耗和不需要的侧枝。二是充分利用遮阳网、防虫网等的遮阳、降温、保湿等功能进行田间覆盖保墒。三是中耕保墒,抑制土壤水分蒸腾,增强作物抗旱能力。
3.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追施磷、钾肥和含硼微肥,追肥要薄施、匀施,以免肥料过于集中而降低作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甚至造成烧根。
4.防治病虫害。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防治,及时清理田间病残株。避开正午高温强光时喷药,抢在日出后或日落前、害虫活动正旺时喷药,烈日高温下水分挥发很快,忌随意提高药液浓度。
三、茶叶、果树
1.灌水抗旱。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浇灌、滴灌等不同方法及时灌水抗旱,保持土壤适当含水量,利用滴管、喷灌、穴贮肥水等节水技术,最大程度利用有限的灌溉水。
2.地面覆盖。在果园、茶园实行树盘或行间铺草覆盖方式,厚度10-15厘米左右。主要覆盖物可选秸秆、稻草、割下的生草等,以期在降雨时能最大程度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地表水分蒸发量,储蓄水分,达到抗旱的目的。
3.补充养分。对于幼龄园及灾情较重的果园,适当施肥补充养分,提升果树自身抗逆能力,适时追施有机肥、复合肥或磷钾肥等。
第五篇:林业种苗生产技术与管理措施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林业种苗的重要性,其次介绍了当前林业种苗产业发展特点及工作方针,然后对林业种苗生产技术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种苗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1林业种苗的重要性
作为森林建设的基本以及保障,林业种苗不仅是一项公益事业,其还承担着以下几项历史使命:(1)负载林木遗传基因;(2)森林世代繁衍;(3)林业持续发展。在我国,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充分适应当代林业建设的发展,对林业种苗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求种苗种植在满足数量的同时,还需满足产品多样化以及优良化的需求,并且实现高质量种植产品已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的第一条件。为此,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以及强化林业种苗事业,在林业发展战略中将生态建设作为核心内容,并将林业种苗作为基础,优先发展。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发,以及良种与技术的不断推广,林业种苗体系逐渐得到了完善以及提升,这为我国林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的长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林业种苗产业发展特点及工作方针
2.1发展特点
当前我国许多地区均已形成林木良种基地,苗木繁育基地在我国许多省市也得到了普及,各繁育基地不仅能够帮助种苗进行繁育,还能够让各地区自行进行种苗繁育以及种植。如此一来,为林业培育种苗增大了范围以及空间,并且还能够为较为优质的种苗选择与其相适应的环境进行固定培育。相关统计显示,当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均存在个体经营或者私人营业的育苗企业,私营育苗企业的存在促使我国林业的发展逐渐走向多元化,我国相关部门对私营育苗基地有着相应的资金鼓励,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还能够促使私营培育企业在林业种苗繁殖中占领主导地位。近年来,我国林业品种逐渐得到增加,品种的丰富化促使优质苗品的占有率也逐渐增高,例如以下几种:(1)杨树品种NL-96;(2)杨树品种NL-895;(3)柳树品种J-795;(4)柳树品种J-799。,我国还引进较多新型育苗品种,例如金丝柳等,促使我国林业种苗的品种更加具备丰富化。
2.2工作基本方针
第一,林业种苗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因而需有效提升社会群体的法律意识,促使林业种苗事业能够依法决策以及守法行政,进而实现依法治种。第二,林业种苗的发展需将生产以及科研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种苗由数量向质量的快速转变,并借助科学技术以及技术创新合理提升其科技含量,保证林业种苗的科学化以及技术化,促使其能够得到健康、长效的发展。第三,林业种苗的发展需完善相关管理机构以及组织协会,进而合理提升其社会化服务。林业种苗的过程包含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几个方面,建立以及完善相关机构是为能够在林业种苗的整体过程中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第四、林业种苗的发展需将实际工作作为出发点,将林业种苗作为重要产业,并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保证其能够实现产业化发展,进而使林业种苗能够实现专业化、多元化、标准化及一体化。
3林业种苗生产技术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人才问题
林业种苗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大量技术型人才的支持,但是在现实情形中,人才缺乏的问题却十分严重。技术人员不够,就意味着员工每天的工作量都及其繁杂,无法保证工作质量,大大降低了生产技术水平,为林业种苗工作带来极大的损失,造成严重的后果。
3.2调研问题
在开展林业种苗过程中,应当做好调研工作,这样有利于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到全面的了解,在选育种苗时也能够做出科学的选择。但在实际情况中,却由于林业部门综合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各部门之间信息没有及时共享,导致了调研信息严重不足,影响在生产技术中的选苗育种。另外,在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没有及时合理地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调研,整个林业部门对于市场环境、市场需求都没有很好的了解,就无法保证种出来的种苗是否真的符合实际的市场需求,这会给林业种苗工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消耗了生产技术人员的精力,严重的还会对林业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3.3资金问题
林业种苗的生产过程及其管理周期都较为漫长,在短期之内很难获取较大的经济收益,对于投资者来说存在着较大的投资风险,容易导致林业种苗工作开展中严重缺乏资金。资金不足就意味着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工资待遇不高,容易造成人才流失,在招揽工作人员时也不易招收更多的优秀人才,这样给林业种苗管理也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另有很多投资者对于有关林业种苗的投资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投资金额的利用率,影响了种苗的管理措施,进而影响林业种苗连锁产业的发展。
4林业种苗生产技术与管理的应对措施
针对林业种苗的生产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林业部门要及时采取应对的措施,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解决人才问题;加强林业部门之间的信息建设,解决调研问题;加大资金与技术支持,解决资金问题。
4.1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
专业技术型人才是提高林业种苗生产技术、完善林业种苗管理措施的重要因素,所以林业部门必须重视对于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要拿出资金,对林业种苗工作者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其对于种苗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具体育种操作的熟悉程度,这样就能够为林业种苗生产技术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的同时,也要注重招揽更多的优秀人才,才能保证林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2加强林业部门之间的信息建设
林业部门之间应当加强信息建设,做到资源共享,才能保证对于实际的市场需求有详细的了解,时刻掌握市场动态。各林业部门之间可以构建专门的网络平台,用于信息共享,这样就能够将市场动态时刻掌握在手中,进行选苗育种时也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保证林业种苗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3加大资金与技术支持
为了保证林业种苗工作顺利进行,林业部门加大资金的投放,用于林业种苗发展。另外,国家在政策上也可以提供一定的优惠,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还可以与相关单位合作,进行资金筹集,发动社会公众的力量,不仅能够筹集足够的资金,还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解决林业种苗的资金问题。5结语总之,林业种苗在保护、发展林业资源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提高造林绿化的质量,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所以各地林业部门都应当重视林业种苗,克服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林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保证了林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丽敏.浅谈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189.
[2]王梅芳.浅谈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4(5):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