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1-8月农牧民科技培训自查报告
XX县2011年1-8月农牧民科技培训
自 查 报 告
XX县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县,农牧业是我县经济的支柱产业,人口大多数集中在农牧区,从农村人员结构来看,经过系统培训过的农牧民技术人员少,农牧科技实用人才的严重匮乏是制约我县农牧业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而造成农牧业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水平低、生产力水平不高。为了加快我县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科技兴县”的战略目标,我局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努力创新,结合工作实际掀起了一场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潮。
培训中坚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力求把科学指导深入实践,对怎样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如何使农牧民增收致富?紧紧围绕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特色产业建设为中心,结合本县实际,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培训:一是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二是沼气工程建设技术培训及服务管理;三是水渠维修常识;四是家庭养殖技术;五是农牧业实用技术,劳力输出,蔬菜种植;六是果树栽培、嫁接、更新等经营、管理方面的技术,七是XX县温室栽培花卉、草莓、藏药等种植技术培训。
培训主要是针对XX个乡(镇)的乡村干部、致富能手及具有初中及小学毕业文化程度并具备条件的“土专家”进行的,通过在农村培养一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科技明白人和带头人,来辐射带动其他农牧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我县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另外,我县目前农牧区基层公共服务管理还是靠政府行为,民间、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参与较少。为此,我局今年重点也积极培养一批在农村沼气建设与维修维护等技术服务为主的农牧民技术服务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县农牧局及乡镇工作人员的监督指导下,这些沼气技术人员能独立开展进行了沼气池的安装工作,成功安装沼气池及灶具管线。在实际安装中,技术员安装态度认真细致,操作动作到位,技术方法正确,每家每户安装的沼气都能达到不漏水不漏气,加料加水达到标准要求,规定的时间期限内产气使用。现农牧区沼气设施公共服务管理申报乡镇主要有XX镇、XX乡、XX镇、XX乡、XX乡、XX镇、XX乡等7个乡镇,目前XX镇正在建设沼气服务站示点工作。
通过农牧局技术人员实际操作和培训农村沼气技术人员进行正确安装和使用,可逐步调动起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采取“以钱养事、以事养人”的办法,不断提高农村沼气建设服务管理的能力,增强农牧区公共产品市场的活力,确保广大农牧民受益。同时也通过示点逐步建立健全农村服
务体系,由单位组织,为技术员提供补贴的方式进行,以推动此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今年我局共开展各类培训17期,培训人员1074人次。
1、为了提高我县农牧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种养殖技术,我局4-5月份在低海拔河谷地带乡镇组织群众进行果树修剪、移栽、嫁接、施肥、病虫害防治及蔬菜种植等适用技术的培训,共举办培训班4期,共培训368人次。
2、我县今年农村沼气建设工作任务繁重,为了使我县农村沼气建设工作顺利实施,继续加大力度进行农村沼气建设的宣传和安装培训工作,增强乡镇技术人员的力量。共举办培训班5期,培养专业沼气技术干部23名,培训当地农牧民群众参加沼气安装210人次。
3、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组织农牧民集中进行人影技术培训,主要对三七高炮的炮弹、炮架及新式火箭架的具体操作,以及其注意的事项进行重点培训,加强人影工作的安全系数,使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切实为农牧业生产服务。举办培训班2期,共培训人影技术人员36人次。
4、为确保我县农机具补贴项目落实到位,我局对购置农机具的农牧民群众进行了农机具安装和使用技术培训,举办培训班5期,共培训农牧民群众30人次。
5、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选择XX县XX镇生 态示范园区开展2011年XX县温室栽培花卉、草莓、藏药等
种植技术培训。该园区具有相应农牧业生产基础,园区内群众参与积极性高,能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积极参与。
通过专业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使群众了解花卉、草莓、藏药等良种选育知识,熟悉花卉生、草莓、藏药等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和限制因子,掌握栽培、养护管理及促成栽培的技术,达到独立操作的水平。主要培训内容有:学习掌握花卉、草莓、藏药等品种及分类,花卉、草莓、藏药等种子萌发力测定;花卉、草莓、藏药等等种子生活力的测定;花卉、草莓、藏药等花芽分化与花器结构观察;花卉、草莓、藏药等繁殖及育苗;常见花卉、草莓、藏药等的温室栽培技术、分类和栽培管理;影响生长的环境因子与栽培设施。计划从8月开始,组织培训1300人,截止目前已组织群众培训1期430人次。
农牧民科技培训,以围绕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群众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谐进步,使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劳动者素质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提高了我县劳动者素质,把依靠科教振兴农村经济,变农村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科技深入农村,下一步我局将重点放在继续加强对农村沼气服务管理上,加大沼气建设的农牧民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沼气池的日常管理,组织群众勤加料、勤出料,经常搅拌池内的发酵原料,控制发酵浓度,加强越冬管理,做好沼气输送管道、灶具的经常性检
查,确保沼气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要做好沼气生产的安全教育,确保用气安全。
XX县农牧局
2011年9月10日
第二篇:农牧民培训制度
农民工培训制度
培训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培训教育,提高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思想,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生产法制观念,是防止生产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一、目的
1、让农民工了解项目部概况、规章制度、组织结构,使其更快适应工作环境。
2、让农民工熟悉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项目部对他的期望。
3、让农民工了解与工作相关的应具备的行业基本素质,培训农民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供寻求帮助的方法。
二、培训程序
对于新进人员的培训,按工作环境与程序分为三阶段:
1、项目部统一培训。
2、部门的专业培训。
3、岗位传帮带培训
三、培训课程体系
(一)项目部培训
1、项目部概况,了解项目部各部门的业务范围和工作项目。
2、介绍项目部主要管理制度。
3、介绍职能岗位特征。
4、介绍相关行业规范、标准以及安全知识。
第三篇:2009年农牧民培训工作计划(推荐)
***2009年农牧民培训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国务院32号文件精神,提高我地区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我地区农民培训工作的实际特制订2009年农牧民科技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09年,在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上要以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农业厅及地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三个面向、四个服务”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地委、行署及各县(市)农业工作的实际,结合我地区实际,大力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运用农业先进技术的能力,加大新成果转化率,加速农民知识化进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多形式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
二、目标任务
根据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结合国务院32号文件要求,抓好农牧民科技培训工作。
1、实用技术培训
通过科技之冬、科技之夏、进村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科技书屋、电台(电视台)播放科技节目等形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即计划培训2.5万人。
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2009年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培训0.3万人。主要培训广大农村劳动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初高中毕业的回乡青年、农村复员军人、农民经纪人、村组干部等.培训内容为:家政服务、物业保安、宾馆服务员、烹饪、机械修理、计算机、汽车驾驶、装饰工、建筑、打苇技术、捕捞、制砖、旅游服务、公路建设等专业。
3、阳光工程培训
积极争取阳光工程培训项目,计划争取培训任务500人。重点开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辅助开展引导性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为20-180天。职业技能培训以“订单培训”为主,根据市场需求,以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为重点,按照相关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开展培训;引导性培训以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基本常识和寻找就业岗位知识为培训重点。
4、积极参与少数民族的双语培训工作。
2009计划培训1400人。利用农广校体系分布广,贴近基层,贴近农牧民的优势,开展农村少数民族就业常用汉语和上岗常用会话培训,提高农牧村民族劳动力汉语水平,提高就业语言交流能力
5、做好农广校与当地电台、电视台联办科技培训工作。
三、主要措施
1、督促各县(市)校早计划、早安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为做好全年的培训工作打下基础。
2、督促各县(市)校积极做好培训项目的申报工作,通过项目建设,提升体系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能力。
3、督促各县(市)农广校要结合本地实际,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已开播栏目的要进一步扎实有效地办好专题栏目,还没有开播栏目的县(市)分校要力争年内开播,积极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络、文字教材、音像教材、报刊、杂志等多种远程教育传播渠道开展培训,并作为评估条件之一,纳入年终工作考核。
4、督促县(市)农广校在音像资料库、农民科技书屋等媒体资源建设及利用上下功夫。
5、督促县(市)农广校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重视和做好农民培训管理,提高质量。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确保教师素质过硬,让参训农民真正学到科技知识。
第四篇:减轻农牧民负担工作自查报告
和静县教育局减轻农牧民负担自查工作汇报
为进一步做好2009年我县教育系统减轻农牧民负担工作,按照县减轻农牧民负担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精神及要求,我们立即行动,积极组织,对教育系统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执行情况、治理乱收费况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领导高度重视农牧民负担工作,召开局委会专门传达会议精神,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自查工作,各学校立即展开行动,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切实把减轻农牧民负担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自查结果
(一)“两免一补”执行情况
“两免一补”是国家的一项惠民政策,政策性非常强,我局加强领导,各学校都成立了领导小组,严把贫困寄宿生资格认定关,并对贫困生实行动态管理,关键环节实行公示,建立了完善的档案,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从2006年春季开始起,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截止2008年,全年享受新机制经费419.36万元(其中:公用经费补助253.5万元,中央203万元,自治区本级15万元,地县35.5万元;寄宿生生活补助165.86万元,中央82.93万元,自治区58.04万元,县市24.89万元)。
(二)治理乱收费情况
我们始终把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作为减轻农牧民负担,树立行业形象,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各项规定,巩固治理教育乱收费成果,确保了“两免一补”的全面落实。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纪检书记任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任组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与县纪委、县物价局等单位的协调联动,并对各级各类学校收费工作进行牵头抓总。各学校也分别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治理乱收费工作。今年以来,我局治理教育乱收费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县治理工作,并将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分解人,实现了“日常管理到人、责任落实到人”的良性运行机制,与各学校校长签订了责任状,明确学校一把手为治理乱收费第一责任人。
二是重点突出,扎实工作。教育局把治理乱收费与推行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结合起来,我县中小学都设置了校务公开栏,公开了纠风办、教育局投诉举报电话,公开内容全面、准确、及时。同时,还对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安排部署,要求其严格按照《方案》规定加强管理。
三是深入自查,效果明显。今年6月份,我们组织全县所有中小学校进行了自查自纠,并对各学校“两免一补”工程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表明各学校对补助项目,代收费等内容都进行了公开、公示,确实做到了公开,公正。普通高中也能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无违规乱收费问题。
自查结果表明,我县各学校严格执行上级收费标准,认真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无乱收费现象发生,不存在加重农牧民负担问题。
第五篇:青壮年农牧民普通话培训总结
青壮年农牧民普通话培训总结
根据《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的规定,按照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联合印发的《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农牧区各乡镇实际,为了提高我市青壮年农牧民普通话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牧区整体发展。我市于11月18日至22日在中学多功能能会议室举办了为期5天的2019年青壮年农牧民普通话培训。现将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本次培训主要根据广大青壮年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从普通话语音知识、汉语拼音认读、普通话口语技能训练、语言与文化、宣传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等方面开展了培训。主要目的是提高全市农牧民普通话普及程度,使青壮年农牧民的普通话水平有所提高,语言口语表达能力明显增强,在日常交流中能自觉运用普通话,为我市青壮年农牧民说好标准的普通话奠定基础,为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提供交流平台,为推广规范的普通话做铺垫。
主要培训了汉语拼音的“声调”、“方音辩证”、“话题即兴演讲训练”、“普通话水平测试模拟训练”等内容。日常口语的培训内容主要是普通话口语说话培训。本次普通话培训按照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取学员集中讲解、学员自学,再集中辅导方式开展培训工作。
本期培训共计培训我市片区各乡镇青壮年农牧民200人,其中镇39人,镇30人,乡9人,乡38人,乡12人,乡25人,镇18人,乡12人,乡17人。
在培训过工作中,参训学员充分认识到了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学员们遵守学习纪律,学习态度端正,上课能认真听讲,课后能积极探讨,并能学以致用,踊跃发言。涉及培训的各乡镇认真组织,积极配合,乡镇语委办负责组织本乡镇青壮年农牧民参加培训,并负责培训全过程的人员召集,纪律管理和生活管理。市语委办组织5名普通话水平在二级甲等及以上的普通话培训专业教师开展培训工作。通过市语委办和片区各乡镇语委办工作人员及广大参训青壮年农牧民的共同努力,本次普通话培训顺利结束。
通过本次普通话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我市青壮年农牧民使用普通话与他人沟通和交际的能力,提升了自身素质,消除了外出务工农牧民的语言障碍,提升了青壮年农牧民就业创业能力,提高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为我市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