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4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的比较分析20065篇

时间:2019-05-12 19:09: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1204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的比较分析2006》,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1204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的比较分析2006》。

第一篇:20111204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的比较分析2006

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的比较分析2006-12-15 19:38

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的比较分析

(05级财务管理pb0502491029)

[内容摘要]: 我国是一个强大的农业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作用。然而农业的发展有很多制约其的因素。其中农业标准化就是一个影响农村经济,农业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农业标准化本来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安全所要求的,但近年来很大程度上却成为农产品进口国设置贸易技术壁垒的主要手段,而且在向越来越严格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从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对比分析及其经验可以看出,我国农业要实现标准化,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比较启示

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推进农业标准化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发展的重点。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是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提高人们消费质量的需要。要研究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农业标准化的路子,探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进入千家万户的实施途径,既是一项重大的课题,也是亟需破解的难题。

一、农业标准化的内涵及发展方向

农业标准化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所谓标准化,就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促进最佳的全面经济并适当考虑到产品使用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作下,进行有序的特定活动所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则的过程。其具体内容包括有统一性、先进性、协调性、法律性和经济性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业检验检测体系。

农业标准化本来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安全所要求的,但近年来很大程度上却成为农产品进口国设置贸易技术壁垒的主要手段,而且在向越来越严格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农业标准水平越来越高。过去国际常用的农药残留标准是以不使人畜受害为原则,现在一些农产品进口国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标准水平,增加检查项目。②标准管理的范围越来越宽。过去标准化管理主要限于生产和流通领域,现在有些国家不断扩大标准化管理范围。③检查的批量越来越多。过去一般进口实行抽样20%检查,现在一些国家是批批检查。这样不仅拖延入关时间,对鲜活食品出口造成损害,而且提高了进口成本,进一步削弱外国农产品进口的价格优势。④认证手续越来越繁杂。

1、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状况。①普通农产品方面。我国自1981年颁布第1个有农药残留限量的“粮食卫生标准GB2715—81”以来,该类标准数量不断增加。至2001年,我国已发布的有关谷类(粮食)、稻米、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的国家标准达39项,产地环境国家标准4项,共涉及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农药残留项目78项。其中谷类(粮食)农药残留项目共40项,分别含在21个标准中;蔬菜农药残留有41项,分别含在21个标准中。②绿色食品方面。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的绿色食品标准中涉及农产品的有苹果、黄瓜、番茄、菜豆、豇豆、大豆、小麦粉、大米等几个产品标准,该中心同时发布了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使用的农药品种,多为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低毒易降解的有机合成农药。其中绿色食品小

1麦粉和绿色食品大米的农药残留项目除应符合普通粮食标准外,另有9项(大米有11项)严于普通粮食标准,其限量多为普通粮食指标的1/5左右。③无公害食品方面。2001年10月,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无公害蔬菜、水果安全质量标准及相应的产地环境标准,同时明确了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的定义,即蔬菜(水果)中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标准规定限量范围之内的商品蔬菜(水果)。其中蔬菜农药残留项目共41项,水果有22项。多数项目的限量与普通产品标准的限量相同。有机磷类项目的限量严于普通标准。与此同时,农业部发布了蔬菜、水果类无公害食品标准9个,相应的生产技术规程标准11个,产地环境标准6个。

2、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的经验做法

随着世界各国对农产品安全、绿色、优质的日益需求和农业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近30多年来,发达国家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发展,它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从农场到餐桌制定不同的农产品标准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实施农产品全过程的标准化。主要包括:①农产品生产环境的标准化。②农业生产过程与工艺的标准化。③农产品质量的标准化。

(2)、标准注重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的标准接轨,又结合本国或本区域的具体情况加以细化

(3)、标准强调系统化、法律化。从生产领域到加工,到贸易等都具有内在的制约和连带关系,不同的领域或部门都尽量做到各自所推行的标准不存在明显的冲突。同时,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尽量赋予法律的内涵和给予法律的保证。发达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农业标准化法规与政策,在实际执行中采取了严格的具体执法措施;一是对不达标农产品采取严厉的惩罚手段。二是实行农产品质量识别标志。

二,从我国和发达国家农业标准的对比分析及其经验做法

从我国和发达国家农业标准的对比分析及其经验做法可以看出,研究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农业标准化的路子,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发展亟需破解的难题。我国农业要实现标准化,至少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1、创新财产组织制度。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给我国农民带来了实惠和富裕。但从现代农业标准化的要求来看,这种承包显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每户的经营规模一般很小,分散经营,缺乏对种植、养殖的统一规划、指导和市场规范的收购加工体系,造成农民生产无序竞争、产品品种杂乱、无法有效进行规格标准管理。规模化生产是保证产品规格化、标准化的最佳条件,但在村大、户众、田地少的现实条件下,则非常亟需进行财产组织制度创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也许是一条更适合于我国国情、更利于农业现代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在保障农户经营为主体的财产组织制度的同时,大力推行公司+农户、股份合作制、农场制等专业化与规模经营相融共存的新财产组织形式。这些新的财产组织新式在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放大了耦合各种生产要素的能力,创造了农业的聚合规模,克服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保证了土地经营规模及组织程度与社会生产发展的一致性,从而为农业标准化、现代化提供了相应的条件。

2、统一农产品标准。发达国家的农产品从农场到餐桌都有不同的农产品标准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在这方面尚缺乏统一和具体的组

织指导,虽然在一些地区进行了标准化示范实验,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传统农业还占有主导地位。农产品生产的各个流程在一些地方还比较原始和落后,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各环节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实现农业标准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为了积极稳妥地抓实、抓出成效,可采取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的方法。具体做法:一是从菜篮子产品、名特优产品、出口创汇产品和优质专用农产品抓起,逐步向大宗农产品扩展;二是从无公害产品和市场准入制度抓起,逐步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方向发展;三是从示范基地抓起,逐步向面上发展。在生产环节上,重点加强标准化技术的推广,严格管理制度,提高规范化操作水平;在加工环节上,要严格质量监控和检验把关,提高加工、保鲜、储运和包装质量,提高产品档次;在流通环节上,要加强监控,逐步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推行优质优价政策。

3、注重标准的先进性。过去我国在制定标准时偏重国内市场。对引用或者参照采用国际标准考虑不多,现有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中很多产品的环保、检测技术标准更是空白。要想突破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的绿色技术壁垒,首先要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接近发达国家最先进的环保标准。同时要参与国际标准组织的合作交流,力争实现双边和多边环境标志的相互认可。对于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要制定领先的国内标准,并且争取将国内标准上升为有利于本国的国际标准。

4、突出农产品的安全性,在这方面加大力度不仅仅是要把我国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人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存在不仅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损害消费者利益,而且也影响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当前应迅速建立重要农产品安全标准体系和监督检测体系。在两个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以重要农产品为突破口,实行从产地到加工、销售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使那些无信誉、产品质量安全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无市场、无销路。另外,还要加紧对转基因农产品等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安全性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标准;加强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意识,推广生态农业;提高农作物生产使用农药的限制标准;加强环境治理,制定更高的农业生产环境标。

最后,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国家要走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农业标准化的路子,以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农业经济、农民经济。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是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提高人们消费质量的需要。使走农业标准化的路子来促使我国的农村经济、农业经济、农民经济的发展。解决我国农业大国的“三农”问题。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以提高人们消费质量的需要。人民的生活水平、收入水平为目标。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的差距。

[参考文献]

于 冷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发展概况。中国标准化。

李应中.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中国农业信息。

匡远配曾福生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问题的探讨。北京社会科学。

第二篇: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范文

农业标准化是通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实现农业标准化不仅是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农业应对加入WTO新情况的迫切需要,也是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成为现代农业的新概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增强,农产品、农业科技以及信息的相互交流越来越频繁,采用国际标准、农业标准的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都是以高度完善的农业标准化为基础。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初步建成了基本满足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体系。但是,目前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与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后农业面对更直接的全球经济竞争新形势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标准化体系

随着世界各国对农产品安全、绿色、优质的日益需求和农业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近30年来,美国、日本和欧盟各国等发达国家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发展,它们的主要做法是:

1、实施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

一方面,他们十分注重农产品生产环境标准化,如日本在1980年~1985年期间,对其农田道路坡面植被设计、施工等制定了标准,坡面形状、排水沟和不同地区种植的植被类型、种类等都要按照标准进行建设。鉴于有机农业在环保、健康以及持续发展上的重要性,德国和其他欧盟国家一样,非常重视有机农业的发展,即按照欧盟农业环保法规的有关规定,要求农民在经营常规农业转为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经历2年~3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间及以后生产中不能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及药品,并要求农户在从事有机农业的一切活动中,必须按照有关标准或法律规定进行。

另一方面,他们也非常注重农业生产过程与工艺的标准化,如欧盟各国在进行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格依据国际统一标准(ISO9001)、欧盟统一标准(HACCP)、国家标准(BRC)、行业标准EUREP/GAP等,并把这些标准贯穿于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而且其标准覆盖率达到98%~100%,使农产品生产的过程,包括从农作物种子选育和育苗时候的培土到使用的肥料、农药和农产品加工过程中车间的卫生条件、加工设备的条件、包装材料、储运时间、温度以及储存的天数等都要遵守有关食品安全检查和质量保证标准。日本在农产品生产过程和工艺标准化上则更加具体,并且受到法律的保护。

2、严格农产品质量的标准化

如果说注重农产品生产全过程标准化主要是注重产前、产中标准,那么注重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则主要注重产后标准。目前,发达国家无论在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上,还是所采取的措施都是非常严格的。发达国家除履行IS09001、《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国际标准以外,其各国政府还参照国际通行标准,根据本国实际,颁布一系列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的法规和政策,如欧盟统一标准(HACCP)、国家标准(BRC)和美国的水产品和禽肉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等,以保证其农产品的加工生产达到安全与质量标准。在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的基础上,他们还有强大的执法体系作保障,对不达标农产品一方面采取严厉的惩罚手段,另一方面是实行农产品质量识别标志制度。

3、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构筑农业“技术壁垒”

针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速度日益加快的趋势,发达国家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农业标准,这些农业“技术壁垒”主要包括: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如欧盟在近年宣布禁止使用的农药从旧标准的29项增加到了新标准的62项,茶叶农药标准最少含量比原标准提高了100倍以上;制定严格的质量认证和检测程序,如美国目前已建立了近60种认证体系,尤其在实行HACCP管理后,要求所有对美国出口的农产品企业都必须获得HACCP的资格认证;制定了严格的标签和包装标准,如欧盟1999年对所有来自中国的货物木质包装实行新检验标准,要求木质包装不得带有树皮,不得有直径大于3毫米的虫蛀眼,木材必须热处理,使含水量低于20%;环保标准不断升级,如欧盟目前已启动ISO14000环境管理系统,凡是达不到该系统标准的农产品不允许进口。

二、我国农业标准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农业是短缺自然经济状况下的农业,农业生产的目标是解决10多亿人的温饱问题,追求的是农产品数量,质量问题长期被忽视,农业标准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新的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农民为了增加产量和收入,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生长剂等,造成我国不少地方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中农药、兽药残留过高。另外,从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长环境来看,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三废”对农业生产的环境影响越来越大,直接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农业标准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迫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并在一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总体而言,面对农业结构调整、面对全球竞争愈演愈烈的新形势,我国农业标准化显得十分不适应。

1、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对农药、兽药残留限量要求太少,缺乏完善的残留检测方法标准体系。如我国的多数新鲜速冻蔬菜只要求检测六六

六、甲拌磷、杀螟硫磷和倍硫磷等4种农药及汞、砷两种重金属,不符合我国蔬菜生产农药使用情况和环境状况;1999年我国农业部发布了109种兽药在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的最高残留限量规定,但目前仅发布了其中的52种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没有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及其他有害物质相应的检测方法标准,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及其他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难以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

2、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行业多,体系混乱

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工作分属农业、商业、外贸等多部门,由于行业的差距,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之间存在层次不清、强制与推荐性标准界限不明等问题,在适用范围、技术要求等方面存在交叉、重复、矛盾等不协调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企业制定企业标准无所适从,同时给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检验判定带来困难。

3、部分农产品质量标准多年未修订,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由于标准化工作经费不足、管理体制不尽合理及相关基础研究薄弱,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修订周期长、对市场经济发展反应不及时。许多标准如粮油标准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制定的,距今已有20年左右,标准中的有些项目已不适应产品的发展要求。

4、农产品标准采标率低,与国际标准差距大

农产品标准的水平代表一个国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保护水平。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关于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标准多达8000多项,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的采标率都在80%以上,但我国农产品标准的国际采标率低,以蔬菜为例,我国蔬菜目前尚没有采用CAC标准.采用ISO标准的比例仅为3.4%。

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滞后和不完善以及监督实施不力,导致了我国长期以来农产品分级不严、质量不高,甚至出现了安全性差、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等严重问题。近年来,我围已发生多起因食用含有违禁药物或药物残留超标的畜产品而中毒的事件。农业标准化水平的落后,也已经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外贸出口。因此,切实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建立完善的农业标准化体系,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基本工作,直接关系到实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对于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并且持续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对建立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是非常有益的。笔者认为我国农业标准化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我国的农业标准水平

认真研究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分析、研究、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尤其是我国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的相关标准,可以大幅度地加快我国农业标准化的进程,提高我国农业标准化的水平,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有利于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

2、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和区域标准化活动

通过参加国际标准化和区域标准化活动,及时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区域标准化组织以及主要贸易缔约国的标准化工作计划,对正在制定的标准或其提供的标准草案及时提出意见,并将有关信息及时地提供给我国的相关部门、企业、研究机构和贸易机构,避免因信息的阻断,产生不应有的标准壁垒和损失。

3、主动承担国际标准和区域标准的制定工作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70%,应当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区域标准的起草和验证工作,使我国在国际农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中占据一席之地,为我国农业在日趋激烈的全球贸易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打下基础。

4、充分利用WTO规则,制定我国相关农产品的质量标准

WTO打破了农产品贸易关税壁垒,但是允许以食品安全为由建立绿色技术壁垒。我们要充分利用该规则,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我国相关农产品的高水平质量标准,设置我国的技术壁垒,保护我国农业。

5、加大对农业标准化的投入

各级政府要拿出一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标准化中去,同时,要鼓励农业生产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或它们之间的联合体,按一整套国际先进的标准组建高水准的实验室,这样不仅可以为企业产品出口提供权威的质量保证平台,还可以促进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发展。

6、加强农业标准的宣传与贯彻

要大力宣传农业标准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的示范推广工作,引导农民、农业生产企业按标准化组织生产。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体系,大力改善监督检测手段,实现监督检测的现代化,确保农业标准贯彻执行。

一、欧洲四国考察见闻,欧洲畜牧业较发达(指欧盟十五国),多数国家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都在50%以上,土地总面积324,269千公顷,农业用地面积140,627千公顷,耕地73,499千公顷,永久性草场56,006千公顷(草场面积约合8.4亿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7.27%。欧盟十五国2001年人口3.77亿人,农业人口1565万人,占总人口的4.15%。2001年存栏牛8141.5万头,生产牛肉745.5万吨,平均胴体重281.3公斤,产牛奶17121.2万吨,平均单产5904.7公斤;存栏羊11884.2万头,生产羊肉103.4万吨,平均胴体重14.1公斤;存栏猪12182.5万头,生产猪肉1754.3万吨,平均胴体重86.7公斤。此行专家顾问团考察团主要考察了荷兰、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四国畜牧业发展情况。

(一)荷兰王国地处北欧洼地,平均海拔低于海平面3米,土地有限,仅41864平方公里,其中有一半低于海平面。人口1550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仅占全国总劳动力的4.9%,但农业劳动者生产的农产品可供养3000万人,一个农业劳动者生产的产品可养活80个人。荷兰农业生产主要是畜牧业、花卉业和种植业,三业的比重分别为55.1 %、34.7 %和10.2 %,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高达84.37 %,成为荷兰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荷兰畜产品以出口为主,其出口量占生产总量的65 %,出口额约占总出口额的20 %。在荷兰畜牧业生产中,75%为奶牛业,畜牧业以家庭牧场为经营单位,每个牧场平均经营35-40公顷土地,养奶牛100头左右,2001年牛存栏405万头,牛奶总产量为1075.5万吨,人均占有698.88公斤。

在荷兰,考察团参观了阿姆斯特丹WAIBOERHOEVE(来以斯塔)公司畜牧研究所试验农场,并同该所研究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该所针对荷兰近年来人工成本高于奶产品三倍的市场变化,在重点研究内容上,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不同饲养方式的对比研究,采用高效饲料定量配给法和地上塑料打捆拉伸膜青贮等技术,使畜牧业由粗放型饲养生产转向现代畜牧业生产的理论与实践,给考察团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荷兰,像这样的研究所试验农场共有9个。在管理体制上,主要靠商业企业和农民资助,研究成果则通过开办讲座、培训等向农民有偿咨询,同时规定每年9月30日向社会开放。

(二)法国畜牧业在农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养牛业是法国畜牧业的主体,不仅家畜品种多,而且生产水平高,法国牛存栏头数为2000多万只、羊1000万只,而且品种多、质量高。法国畜牧业种草养畜的先进技术、科学化的管理经验、商品化的市场经济调控、家庭牧场的经营方式、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快速的信息系统、知识更新的专业培训、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持证上岗条件保证等许多方面都体现了世界畜牧业发展的前沿水平。

考察团参观了法国农业部国家牧场培育和饲养的夏洛来、利木赞肉牛,蒙贝利亚乳肉兼用牛、兰布兰羊、夏洛来肉羊、萨能奶山羊等世界著名品种。肉牛体重公牛一般在1000-1300公斤,母牛一般在600-700公斤,平均日增重1200克以上,奶牛产奶量一般在8000公斤以上。这些品种不仅对法国的畜牧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全世界的养牛业、养羊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法国在坚持良种登记、建立国家登记档案,种子公母牛选种选配制度,形成一整套良种繁育体系及质量监督检测体系方面积累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对发展新疆畜牧业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另外,法国人工草场面积大,质量好,草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并已建成永久性高产改良人工草场。与此相配套的是合理的载畜量,这样既保证了牛羊有足够的饲草满足营养需要,又使草地得到保护、生息和繁衍。这一做法对我们具有同样的借鉴作用。

法国除具有良好人工草地之外,还同步发展牛羊饲料工业。青干草晒制、地窖青贮和地上塑料打捆青贮,保证了牛羊越冬的饲草饲料。补充饲料则根据不同生产条件、不同年龄、不同体重和生产目的相配合,加工成颗粒饲料供给饲养农户,农户经常邀请畜牧技术推广站的推广专家对饲料配方进行调查,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另外,饲料矿物质舔块是牛羊微量元素的有效补充,舔块放在饲槽旁边,牛羊可随时获得微量元素的有效供给。

(三)德国畜牧业十分发达,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60%以上,全国农业可利用面积达1716.2万公顷,其中可耕地1167.6万公顷,放牧草场454.5万公顷,占26.5%。德国对发展农牧业十分重视。全国农户不到60万户,而农户年投资总额约为300亿马克,年营业额700亿马克,其中400亿为饲养业,300亿为种植业。全国有62万人口从事农牧业生产,仅占全国就业人口的2%,83%的农产品自给自足。畜牧业主要以奶牛、肉牛和猪为主,生产水平高。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实行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已成功的走出了一条良性循环和农业持续发展的道路。据介绍,德国的各种饲料作物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地占农业用地面积的50-70%,种植业为畜牧业生产了80%以上的谷物饲料,特别是玉米种植为德国畜牧业提供了大量的饲料,1986--1990年,原联邦德国玉米收获面积从18.7万公顷增加到22.8万公顷,东西德统一后,1991-1998年则从28.3万公顷增加到34.1万公顷,八年间面积增加了20.5%。同时,德国在畜牧业生产中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养牛的牛粪均采用化粪池堆积、塑料薄膜掩盖发酵处理,然后用粪罐车运往草地进行喷洒,这样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肥沃了牧草地,我们在多天的考察旅行途中,见到了许多牧场及牛群羊群,却未见一起乱堆粪便的现象,可见他们的环境意识很强。德国畜牧业生产的另一个特点是生产水平高。2001年,德国的牛肉生产屠宰头数为435.3万头,居世界第9位;每头胴体重321公斤,世界排名第3位;总产1460万吨,居第8位。猪肉生产屠宰头数4399.2万头,排名第3位;每头胴体重92.5公斤,世界排名第12位;总产407万吨,居第3位。

考察团在德国重点参观了慕尼黑市肉联厂。这是一家建厂已100多年、市政府下属的非盈利性企业,每年屠宰牛8000头,每周屠宰猪5000头。其经营模式是:肉联厂提供场地、设备和卫生检疫等服务,屠宰加工则由肉类经销商完成,政府对肉联厂给予补贴,肉联厂上交政府16%商业税,肉类经销商上交政府7%增值税,每个经销商都有自己的肉品品牌。肉联厂通过动物宰前保护手段的改进和宰后的肉品检测(肉品含水量、细菌指标、抗生素含量)提高了肉品的卫生质量,特别是疫病防治从饲养源头进行跟踪的一系列管理制度,保证了社会大众的食肉安全,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四)意大利领土面积的23%为平原地带,35%为山地,42%为丘陵地带,最大的平原是位于意大利北部地区的波河平原,森林覆盖面积大约为21.1%,共计64,000平方公里。意大利以原材料加工为主,中小企业在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98%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意大利的企业显示出专业化程度高、适应能力强、产品出口比例大等特点。意大利皮革鞣制加工技术世界领先,皮革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考察组参观了威尼斯标洛乔万尼区一家年加工600万平方尺手套皮革的私营皮革厂,主要了解了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以及厂家进口新疆产原皮的数量、质量要求和合作意向。

二、思考和建议、欧洲畜牧业发展的前沿水平,对发挥我区畜牧业区位优势,做大、做强牛羊特色产业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从考察的情况看,(本文来自本网http://

第三篇: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经验漫谈

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经验漫谈

中国质量新闻网2005-05-27 00:00:00

农业标准化是伴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业全球化而诞生的。随着世界各国对农产品安全、绿色、优质的日益需求和农业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农业标准化迅速发展,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农业标准化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综观美国、日本和欧盟各国等发达国家推进农业标准化发展的措施,我们可以看到,实施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严格农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并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是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从客观上对促进这些国家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贸易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等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业标准化是随着农产品国内和国际贸易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的开展而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当今发达国家,尽管农业在其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仍然相当重要,特别是以农业标准化为技术支撑的组织化、产业化及市场化程度普遍较高,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基本上都实现了标准化,而且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支撑体系。美国

美国制定的农业政策和法规以促进农产品营销、加工和出口为主要目的,有关标准化工作也都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美国与农业标准化有关的法律有4部,即“联邦谷物标准法”、“农业营销法”、“联邦种

子法”、“联邦食品药物化妆品法”。其中前三部法律由联邦农业部负责实施,后一部法律由联邦人类事务部负责实施。在农业部内,联邦谷物检疫局负责联邦谷物标准化法的落实和实施,具体组织制定小麦、玉米、大豆等12种谷物和油料产品的规格标准,并负责检验出证。这些标准和检验对国内来说是自愿的,但在发生纠纷时是强制的。事实上,强制国内贸易利益的各方以这12种谷物油料的标准为最终依据,对出口来说是强制执行的。美国每5年对标准复审一次,但一般只做小的修改———如小麦标准,近80年来几乎没有变动,只在1992年增加了蛋白质含量指标作为参考指标列入标准。

农业部联邦农业服务局负责实施“农业营销法”,制定水果、蔬菜、畜、禽等农产品标准,现有标准达400个,主要是农产品分类分级和检验方法标准。这些标准均为自愿性的,在实质上与谷物标准一致。农业部还负责“联邦种子法”的实施,主要抓两个环节:一是营销环节实施标签制,种子质量通过明示进行担保,其检验方法标准使用国际通用的ISTA规程;二是在生产和种子加工过程中建立“良好行为规范”,该规范由农业部制定,是指导性的。人类事务部食品药物管理局负责“食品药物化妆品法”的实施,同农业有关的仅涉及农副产品中的农药、兽药残留与卫生的限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是强制性的。

欧盟

欧盟有比较健全的农业标准化法律,对ISO、CAC等大多数是直接采用,其原因在于欧盟国家直接参与了上述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从而

使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结合在一起。法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在欧盟具有代表性,该国从事农业标准化的机构有两类,一是政府的,如法国消费部反诈骗质量管理处、生产交换局、国立农业研究院等;二是民间的,如法国标准化协会,该协会设有农业、卫生和包装处,从事农业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并与法国农业部有密切合作关系,受农业部委托承担该部赋予的标准制定任务,或在政府的支持下,承担ISO、CAC、欧盟等有关农业方面的标准制定任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建立起了完善的农产品质量识别标志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优质产品,使用优质标签;载入生产加工技术条例和标准的特色产品。使用认定其符合条例和标准的合格证书;以特殊方式生产符合生物农业要求的产品,使用生物产品标志;来自特定产地、具有该地区典型特征的产品,以某产地产品命名。该制度是建立在自愿参与、自觉遵守产品质量承包协议和有第三方监督基础之上的,它强调的是对农产品品质真实情况的证明。

日本

日本农林水产省的“农林产品标准调查会”是该国的农林产品标准化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制订、审议和调查日本农林标准(JAS)和标准的普及宣传工作。农林水产省下设有专门的农林规格检查所,分布在各地,负责按JAS标准进行检查并检查品质表示符号(即农林产品认证标志)的符合情况。同时还制定了“农产品检查法”、“饲料安全法”和“肥料管理法”等法令。目前日本共发布了JAS标准409个。日本的农业生产标准化包含农产品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工艺、农产

品的标准化等3个方面:

(1)农产品生产环境标准化。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对于生产特定的农产品来说,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如农田水利建设、道路及坡面的绿化等都有详尽的规定和标准。

(2)生产过程和工艺的标准化。日本对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有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农作物从新品种选育的区域试验、特性试验方法和方案,到品种育成后新品种的栽培技术、工艺规程,以及农产品的收获、加工和贮藏方法等都非常具体。

(3)农产品的标准化,在日本市场流通的农产品,都是加工后符合一定标准的农产品。日本有严格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体系,其中商品规格体系是限制商品进入日本市场的有效手段,分为强制型规格和任意型规格两种,JAS规格(农产品)多为任意型规格。

日本是蔬菜进口大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就制定了严格的蔬菜质量标准体系,包括分级标准、包装规格标准、标识标准,其含义分别为:

(1)分级标准。日本的农产品一般分为L、M、S级,分级标准因品种标准而异,按商品的重量、长度、直径或综合这些指标分级。

(2)包装规格标准。包括包装重量、尺寸、材料、方法和标识。

(3)标识标准。外包装上要标明品种、规格、重量级别、产地、商标、流通期限、保存方法、生产者详细地址等内容,对加工制品还要包括原材料、容量等内容。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一个农业发达国家,该国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其主要经验有以下3个方面:

(1)不断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澳大利亚的农业标准分强制类标准和非强制类标准。强制类标准实际上是政府管理部门颁布的技术法规,涉及的范围较窄,主要包括:农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种子、农药和农产品的标识标准。大量的农业标准为非强制类标准,以行业自律为主,靠市场需求调节。目前,澳大利亚已建立了较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包括产品品种、质量等级、生产技术规程、运输储存等方面的标准。

(2)重视农业标准的监督管理。澳大利亚农业标准的实施监督是采取政府部门分工负责的方式来实现的:

①农产品的安全、卫生标准由检验检疫局负责贯彻实施。进出口农产品必须按标准进行抽样检验,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农产品一律不准进口和出口。对于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不进行强制检验,靠市场机制运作,由买卖双方协商。

②种子标准由初级产业和能源部负责实施监督。农业种子必须经种子检验站依据种子标准检验合格并颁发证书后方可进人流通领域,既保证了种子的质量,又防止了不良种子流入市场给农场主带来损失,有效地净化了种子市场的环境。

③农药安全标准由国家注册管理局负责实施监督。农药必须经国家注册管理局注册登记后才能进入流通领域,农场主使用农药必须遵循农药安全标准使用规定。

④检疫标准由检验检疫局和澳大利亚新西兰(联合)食品管理局共同

负责。

(3)加强农业质量管理,主要体现在:

①对质量管理进行立法,如《贸易公平法》、《出口控制法》等,在此基础上还制定了一系列技术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②将产品质量管理纳入政府行为。如在粮食收购中,实行国家验级员制度。这些验级员都是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保证了检验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③注意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控制和引导。为控制农产品质量,澳大利亚制定了严格的农产品分等分级标准,完全实现了优质优价。如小麦不以水分、容重等分级,而是以蛋白质含量分等分级,对蛋白质含量太低的小麦,小麦局坚决不予收购,以此引导农场主积极种植优质品种。同时,澳大利亚谷物协会正在积极将ISO9000标准转化为本国农业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标准,以此保证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现在该标准已制定出草案,待征求全国的农场主意见后,将发布为推荐性标准在全国实施。

第四篇:发达国家农业应急管理体系分析探讨

一、美国的农业应急管理体

当前美国的农业应急反应完完善而具体。经过多年的改进和加强,美国已基础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形成了联邦、州、县、市、社区5个层次的管理机构。比较全面地覆盖了美国本土和各个领域。通过“国家—— 州—— 地方” 三级涉农部门的纵向协调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横向协作,建立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综合性农业应急管理网络。当事故发生后,应急行动的指挥权属于当地政府,仅在地方政府提出援助请求时。上级政府才调用相应资源予以增援,并不接替当地政府对这些资源的处置和指挥权限,但是,上一级政府有权在灾后对这些资源所涉及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美国农业应急管理是国家应急管理机制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以联邦应急计划为依托。联邦应急计划的范围适用于所有联邦机构。联邦应急计划规定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政策和程序、运行的定义、联邦与卅i的协调机制以及联邦的能力和责任。联邦应急计划还阐述了应急反应的一系列活动。联邦应急计划在预计发生飓风等可能导致需要联邦援助的突发事件时实施。联邦应急计划可作为对需要联邦灾害或紧急援助重大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反应;它也可以在某一受影响州的州长向总统提出联邦援助请求时实施。或因发生某一重大灾害或总统发布紧急宣告时实施。该计划将农业与自然资源作为15个联邦资源救助领域之一,农业和自然资源危机主要由于农来部负责协调,其他相关机构协助工作,共同行使紧急事件支持职能esf(emergence support function)。美国重要的农业危机反应机构,主要是联邦应急管理局。该局成立于1979年4月,主要任务是领导全国做好防灾、减灾、备灾、救灾和灾后恢复工作,提供应急管理指导与支持;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应急管理体系,降低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确保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免遭破坏 2003年3月,该局随同其他22个联邦机构一起并人2002年成立的国土安全部,成为国土安全部4个主要分支机构之一,但仍是一个可直接向总统报告、专门负责重特大灾害应急的联邦政府机构,由美国总统任命局长。

美国农业应急管理的基本特点是统一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标准运行。“统一管理”是指自然灾害、技术事故、恐怖袭击等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一律由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部门统一调度指挥,而平时与应急准备相关的工作,如培训、宣传、演习和物资与技术保障等,也归口到政府的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属地为主” 的基本原则是指,无论事件的规模有多大,涉及范围有多广。应急 专题综述响应的指挥任务都由事发地的政府来承担,联邦与上一级政府的任务是援助和协调,一般不负责指挥。分级响应是指事件应对主要由当地政府组织,只有在灾害超出地方能力并向上级政府求助后,联邦才会进行管理。

美国的农业应急反应体系还通过一些具体项目来实现应急准备与反应活动。主要包括:

(1)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能力评估(prepared.rless planning and readiness assessment)加强突发农业事件的战略领导、指挥、评估和协作能力,提高和维持国家、州和地方部门应对突发农业事件的能力,保证各方面的协调运作。(2)实验室反应网络(laboratory responsenetwort,lrn)。旨在建立全国性的实验室网络,向成员实验室提供相应的检验技术指导、标准化试剂、培训和技术转让,(3)疫情信息交流(kpidemic informationexchange.epi.x)是一个基于网页浏览的交流系统,可向公众提供有关突发事件的最新信息,帮助流行病学家、实验室人员和公共卫生界的成员进行快速的信息交流。

(4)教育和培训(education and training)。开展突发农业事件的相关lt作人员培训.并通过多种渠道对公众进行有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美国的农作物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广,保障水平高,是应对农业突发事件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具体方式是,由国家财政直接投资成立保险公司.逐步过渡到国家委托商业保险公司开展业务.对其给予一定的财税补贴 这一做法有效地解决了农作物保险风险大、赔付多,一般商业保险公司无力单独承担的问题.促进了农业保险向纵深发展 据统计,美国日前农作物可保品种已达100余个。在全美200万农户中.有近150万户投保了农业险,参与率高达75%。1997年美国农作物保险的承保面积为7 375万hm,2004年已经超过8 946万hm,8年增加了21%。在1995-2004年的10年中,美国农险赔付率平均为95%,基本做到了盈亏平衡。

在美国农业部的协助下,fao于2006年7月底在罗马总部启动一个动物疾病危机管理中心.以加强国际社会防控危险动物疾病的能力。这个危机管理中心在世界

第五篇:关于我国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doc。。。

A关于我国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

品牌建设的思考

摘要:随着中国农村和农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已成为农村和农业经济的主攻方向。本文论述了在国际背景下我国的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内涵。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农产品,品牌建设。

1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产业化水平很低,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又根深蒂固,落后的生产方式使我国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很难与国外用工业化武装起来的产品形成有效竞争。另一方面过低的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无序的竞争以及监管的缺位,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进程。在我国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过程中,通过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打造特色优质农产品知名品牌。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势在必行。

1,农业标准化理论的内涵

2农业标准化理论从20世纪处以来开始,已经经历了进百年的发展历程,发达国家农产品已基本实现了标准化,并且先后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业标准化支撑体系。农业标准化是指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标准化原则,对农业生产全过程,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促进农业经验和成果的快速推广,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农产品流通,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以达到提高农业竞争力的作用。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而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3农业标准化具体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农业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产业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根据需要投入生产;第二,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生产技术要合规,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一般是凭生产者的丰富经验,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农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当前实际生产中的滥用现象,加强农药、化肥、饲料、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合理使用已成为当前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农业标准化就是规范诸项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定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技术规程来知道生产从而实现丰收和品牌的提高。

2,农业标准化的意义。

4农业标准化是新世纪推进农业产业革命的战略要求,也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农业标准化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

2,1推进农业标准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要发展好现代农业,就必须通过推进农业标准化,坚持产业统筹规划,克服市场经济中的短期逐利的行为,确保农产品质量,通过提高农产品的品牌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来实现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种植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分工也越来越细,而农业标准化在农业产业化的生产和管理中起一种协调和纽带的重要作用,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标准化制定实施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和销售各环节的标准,是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化的有效举措。农业标准化还能够促进农业产业链有效衔接,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2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需要推进农业标准化

[1]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产品品牌效益的关键。现代市场竞争必须保证产品优质优价,而品牌化经营是变农产品质量优势为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实施品牌战略就应当在农产品生

产、加工的各个环节上实施标准化,依靠产品质量和特色开发特色产品,将产品质量融入品牌价值。没有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就形不成内在高质量的过硬品牌,在市场上就不可能享受到与质量相符的价格和取得高效益。

3,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内涵

5品牌是用以识别生产者与经营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商品名称及其标记。农产品品牌就是用以识别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产品,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商业名称及其标记。

品牌是无形资产,打造农产品品牌的过程就是实现农产品增值的过程。农业部2005年5月16日发布的《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推荐农业品牌化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推进农业品牌化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是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3,1政府扶持是提升农产品品质的助推器

6农产品品牌建设,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各级政府要做好农业产品发展规划,并把农产品品牌化经验的发展纳入当地经济规划中。因地制宜确定政府重点扶持的行业和龙头企业,使农产品品牌经验企业能够与政府规划相一致,使其品牌经验之路有更更好的政策支持。

其次,要加强对农产品牌的保护。国家应该尽快制定和完善保护品牌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把品牌的培育和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政府应该创造出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品牌农产品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再次,政府要树立服务意识,为农产品排行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积极为农产品品牌化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积极为农产品生存经营者提供市场信息,为龙头企业招商引资穿针引线,创造有利条件吸引本地区以外的资金和人才。拨出资金对农户进行相关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素质。

3,2 加强品牌意识

7当今,安全、优质已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主流,缺乏品牌意识,是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软肋。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我国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冲破国际贸易壁垒的重要途径之一。

农产品如果出现问题,只要有品牌,就可以找到生产者或经营者,农产品品牌给人传递的就是健康、安全和放心。同时,生鲜超市逐步取代农贸市场和路边摊也给农产品品牌发展提供了良机,到超市购买农产品已是大势所趋。

所以,要树立品牌就是效益的意识,加大农业专业技术,品牌运作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加强对农户品牌观念的引导和适用技术的培训,使农产品创牌的新观念逐步深入农户。

3.3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农产品源头的监管,坚决整治农产品药物残留标准,严格农产品市场准入。二是加强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严格食品生产准入,强化对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监督,加强对重点品种的质量监督。三是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规范食品经营者经营行为,强化对重点区域的监管。四是加强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认真落实卫生管理制度,严格食品卫生许可准入,防止食品中毒。五是加强畜禽兽屠宰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六是加强进出口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同时,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落实生产经营者农产品安全第一责任,落实个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各级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产品安全负总责。

3,4增强守法诚信意识,保证农业品牌工作健康发展

[5]在我国,人民很少将农产品与“品牌、诚信”联系到一起,所以,依法保护品牌,维护品牌的质量、信誉和形象,就形成了保障农业品牌化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

各级农业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规惩处,对恪守信用者要表彰奖励。作为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主题要强化自律意识,切实加强品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品牌质量和经营者管理水平,依法经营品牌,自觉维护品牌形象。

总之,在市场经济中,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竞争力。要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就必须做强品牌、做成名牌,真正实现由农产品品牌到农业品牌的转化。发展品牌农业,复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从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最具活力的生长点和重要突破口。可以预见,随着农产品牌直至品牌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白明祥.推进农业标准化促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四川农业科技.2王明琴.加入WTO系统建立我国农业标准化制度[J].农业经济,2002(1):166-168 3刘起丽,张建新,段长勇,李广领.基于粮食安全对策下的农业标准化与质保技术[A].河南科技学报,1008—7516(2011)05—0037

4周锡跃,徐春春,李凤博,方福平.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A].广东农业科技,1004—874X(2011)20—0184—03

5范金旺.农产品品牌建设探析.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1):129~131

6朱华兵,王福明.农产品品牌化经营过程中的五大误区及对策.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1,2004(3):28—29

7邓贝贝,颜廷武.关于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1,42(4):622—626

下载20111204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的比较分析2006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1204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的比较分析2006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农业行业分析

    我国农业行业分析 发展农业产业化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主体。通过组织农户进行标准化、专业化的生产。充分发挥家庭经营和农村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优势,依靠精神加工提高科技......

    我国天气雷达与发达国家同类雷达定量对比分析报告

    我国天气雷达与发达国家同类雷达定量对比分析报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并投入业务运行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总数达171部,天气雷达在强天气监测和预警、防灾减灾、公......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摘要]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借助于制度、市场和科技三者来实现的。本文讨论了美国、日本和西欧三种农业现代化模式,结合对我国......

    农业标准化与经济

    浅谈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产业体系和利益机制,是实现粗放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现实途径。为了加快推进喀什地区农......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特点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特点返回 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正在步入新的阶段,形成了从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到发布的健全的、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再局限于某......

    农业标准化

    加快推进我区农业标准化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的实施意见 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是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是实现食品安全的根本保证,也是传......

    关于农业标准化

    关于农业标准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上升,长期短缺的农产品供给逐步转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由于农业供求关系的变化,使得我国农业发展主......

    农业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基本概念1、标准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程序,对活动或其要规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定,指南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应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