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的调查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的调查
——以浙江省永康市西溪镇为例
前言: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然而在这个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业生产以及乡镇企业日益蓬勃发展,给农村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如今建设环保型社会的大前提下,如果不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可见,保护农村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的,特别是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基础。因此,我在暑假期间,以浙江省永康市西溪镇为调查地点,展开一次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与治理对策的调查。摘要:„„只有按照生态学思想,合理利用空间,建立科学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协调新农村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才能真正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危害;防治措施
正文:
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污染现象有很多,造成这种污染的原因也有很多,秸秆焚烧,家畜饲养以及农药使用等等。下面对于这些问题展开具体论述:
一. 新农村建设中的污染现象。
1.农业生产造成的面源污染相当严重。为了提高土地产量,农药和化肥应运而生。据相关
资料显示,目前在西溪镇,按照耕地面积计算,每年化肥施用量折纯达40千克/亩以上,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过量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而设定的安全上限(15千克/亩)。每年农药施用量也极高。由于农民科学种田意识的局限性,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土壤造成水体的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甚至造成地下水污染。此外各种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物也严重超标。
2.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农村聚居点的规划和农村基础设施明显落
后于群众生活需要,人畜粪便很少回田,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沟渠。经调查,目前每年西溪镇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达900万吨以上,绝大部分直接排入河道,水环境污染直接威胁了灌溉农业和水产渔业。另外,农村生活垃圾已有过去易自腐烂的菜叶、瓜皮等发展为塑料袋、碎玻璃、建筑垃圾和腐烂植物的混合物,不可降解的成分大量增加。露天堆放的垃圾既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卫生防疫,又成为新的疾病传染源。垃圾基本无收集和处理系统,随意弃置的现象非常普遍。未经处理的垃圾被雨水冲入河道,又再次污染了河水,导致水污染加剧。
3.乡镇企业的发展没有相应的环保设备。诸如造纸厂,农药化肥工厂缺少污水处理装置直
接排出废气废水,各种重金属元素超标,对农村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污染了水资源土地资源。加上乡镇企业领域中的建材、冶金等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普遍增长较快,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尽管这些行业的增速因宏观调控而有所下降,但仍处在相对高位。加工制造业增速最高的分别是选矿业和黑色金属冶炼,而低污染、低能耗产业发展相对较慢,环境和资源压力很大。
二. 导致农村建设污染的原因。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各种现代化农村的建设的过程中,虽然各种新房新社区如雨
后春笋般的出现,但是配套的基础设施普遍缺少,大部分新农村建设忽略了地位的协调,加上人畜粪便,生活污水以及生活垃圾的随意排放极容易造成人居环境污染。
2.用于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太少。对比城乡环境污染的治理,可以明显看出资金比例明显
不协调。长期以来,各地政府都把资金投入到工业城市的环境污染治理上忽视了农村环境的保护及治理,导致农村从政府财政中几乎得不到治理污染和环境管理的资金,再加上生产力落后,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很容易形成了一种环境污染的恶性循环。
3.大部分农民的思想落后,环保意识薄弱。农民普遍缺少环境保护意识,对于各种农药化
肥以及难降解塑料薄膜等等的使用没有限度,随意的焚烧秸秆,倾倒垃圾,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难以进行。
4.乡镇政府采取的环境保护工作不到位。乡镇一级环保管理人员多为空白或虚设,村级组
织对农民的号召力非常有限,很多地方出现农村公共环境无人管的现象,农村地区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基本是空白,农村环境问题难以得到准确及时的反映,上级部门很难采取治理措施。
三. 解决农村污染问题的方法。新农村建设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搞好新农村建设,前提是搞好生态建设,特别是生态脆弱的地区,改变农村生态状况,是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推动农村生产可持续发展
推动农村生产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应从光、气、水、田、土、林、路等方面促进农村生产的持续发展。通过开展太阳能开发利用工程、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改水工程、标准化农田建设工程、生态林建设工程和“村村通”建设工程,以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并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雨养农业”、“节水农业”、“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方式”等有效农业生产模式。
2.推进农村节能减排
在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上,宣传和推广一批行之有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病虫害、沼肥使用、生物处理禽畜粪便、农村节能保护环境等技术。加强建设交通、电力、水利、土地、牧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方面政策和产业发展相协调的工作机制和产业发展安排,从而形成互相衔接、互为补充、体系完整的新农村建设政策体系,有力地推动新农村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全面发展。
3。实施农村安居工程。采取旧村改造、集中建村、生态移民、消灭“空壳村”和迁移居户等方式,积极推广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引导农民对现有砖瓦房进行改造,加快农村安居工程建设。
4。加强环境保护、文明生活的思想建设。扎实开展文明村镇、信用村、信用户、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等创建活动,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搞好个人卫生,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
总结: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得知西溪镇的环境污染状况基本上就是我国大部分农村环境污染的一个范例。因此为了促进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小康社会的发展,农村环境的整治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按照生态学思想,合理利用空间,建立科学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协调新农村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加强思想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真正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
第二篇: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的调查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的调查 ——以浙江省永康市西溪镇为例 前言: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然而在这个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业生产以及乡镇企业日益蓬勃发展,给农村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如今建设环保型社会的大前提下,如果不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可见,保护农村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的,特别是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基础。因此,我在暑假期间,以浙江省永康市西溪镇为调查地点,展开一次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与治理对策的调查。
摘要:„„只有按照生态学思想,合理利用空间,建立科学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协调新农村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才能真正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危害;防治措施 正文:
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污染现象有很多,造成这种污染的原因也有很多,秸秆焚烧,家畜饲养以及农药使用等等。下面对于这些问题展开具体论述:
一. 新农村建设中的污染现象。
1.农业生产造成的面源污染相当严重。为了提高土地产量,农药和化肥应运而生。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在西溪镇,按照耕地面积计算,每年化肥施用量折纯达40千克/亩以上,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过量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而设定的安全上限(15千克/亩)。每年农药施用量也极高。由于农民科学种田意识的局限性,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土壤造成水体的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甚至造成地下水污染。此外各种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物也严重超标。
2.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农村聚居点的规划和农村基础设施明显落后于群众生活需要,人畜粪便很少回田,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沟渠。经调查,目前每年西溪镇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达900万吨以上,绝大部分直接排入河道,水环境污染直接威胁了灌溉农业和水产渔业。另外,农村生活垃圾已有过去易自腐烂的菜叶、瓜皮等发展为塑料袋、碎玻璃、建筑垃圾和腐烂植物的混合物,不可降解的成分大量增加。露天堆放的垃圾既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卫生防疫,又成为新的疾病传染源。垃圾基本无收集和处理系统,随意弃置的现象非常普遍。未经处理的垃圾被雨水冲入河道,又再次污染了河水,导致水污染加剧。
3.乡镇企业的发展没有相应的环保设备。诸如造纸厂,农药化肥工厂缺少污水处理装置直接排出废气废水,各种重金属元素超标,对农村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污染了水资源土地资源。加上乡镇企业领域中的建材、冶金等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普遍增长较快,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尽管这些行业的增速因宏观调控而有所下降,但仍处在相对高位。加工制造业增速最高的分别是选矿业和黑色金属冶炼,而低污染、低能耗产业发展相对较慢,环境和资源压力很大。
二. 导致农村建设污染的原因。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各种现代化农村的建设的过程中,虽然各种新房新社区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但是配套的基础设施普遍缺少,大部分新农村建设忽略了地位的协调,加上人畜粪便,生活污水以及生活垃圾的随意排放极容易造成人居环境污染。
2.用于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太少。对比城乡环境污染的治理,可以明显看出资金比例明显不协调。长期以来,各地政府都把资金投入到工业城市的环境污染治理上忽视了农村环境的保护及治理,导致农村从政府财政中几乎得不到治理污染和环境管理的资金,再加上生产力落后,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很容易形成了一种环境污染的恶性循环。
3.大部分农民的思想落后,环保意识薄弱。农民普遍缺少环境保护意识,对于各种农药化肥以及难降解塑料薄膜等等的使用没有限度,随意的焚烧秸秆,倾倒垃圾,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难以进行。
4.乡镇政府采取的环境保护工作不到位。乡镇一级环保管理人员多为空白或虚设,村级组织对农民的号召力非常有限,很多地方出现农村公共环境无人管的现象,农村地区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基本是空白,农村环境问题难以得到准确及时的反映,上级部门很难采取治理措施。三. 解决农村污染问题的方法。
新农村建设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搞好新农村建设,前提是搞好生态建设,特别是生态脆弱的地区,改变农村生态状况,是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1.推动农村生产可持续发展
推动农村生产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应从光、气、水、田、土、林、路等方面促进农村生产的持续发展。通过开展太阳能开发利用工程、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改水工程、标准化农田建设工程、生态林建设工程和“村村通”建设工程,以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并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雨养农业”、“节水农业”、“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方式”等有效农业生产模式。2.推进农村节能减排
在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上,宣传和推广一批行之有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病虫害、沼肥使用、生物处理禽畜粪便、农村节能保护环境等技术。加强建设交通、电力、水利、土地、牧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方面政策和产业发展相协调的工作机制和产业发展安排,从而形成互相衔接、互为补充、体系完整的新农村建设政策体系,有力地推动新农村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全面发展。
3。实施农村安居工程。采取旧村改造、集中建村、生态移民、消灭“空壳村”和迁移居户等方式,积极推广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引导农民对现有砖瓦房进行改造,加快农村安居工程建设。
4。加强环境保护、文明生活的思想建设。扎实开展文明村镇、信用村、信用户、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等创建活动,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搞好个人卫生,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总结: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得知西溪镇的环境污染状况基本上就是我国大部分农村环境污染的一个范例。因此为了促进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小康社会的发展,农村环境的整治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按照生态学思想,合理利用空间,建立科学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协调新农村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加强思想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真正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
第三篇: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在说到环境污染的时候,很多人的目光在聚集在城市的环境污染,当然,城市的污染情况确实是比农村厉害,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了。而且在中国至少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是生活在农村或者在城镇结合部的。现在就让我们把农村污染关注起来。
农村生活污染的现状:提起水乡农村,首先想到是晴天、碧水、清新的空气。我是来自广东东北部山区的学生,我敢说在我小时候的我家乡确实是如此的,甚至比这里描述的更美,但如今走进部分乡村,印入你眼帘的却是深绿色的水,水面、水边不知什么时候成了垃圾流连不去的场所,臭味扑鼻,蚊蝇滋生„„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如今的农村不再是山清水秀,世外桃源,造成这个原因有很多,就比如在我的家乡虽然经济发展没有其他乡镇一样飞速,我的家乡仍然是贫困县,工业化发展缓慢,现代化程度不高,但是大批工商业产品涌入农村消费市场,特别是工业商品所带的包装及其一些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并且这些垃圾大部分是难于降解的,所以农村垃圾也随之逐年增加,远远超过了农村环境的自净能力,这是内部原因。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沉重的国家.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底5.0亿吨垃圾中,中国城市就占到1.4亿吨,仅北京市,日产生活垃圾总产量已达2.09万吨,相当于两座半景山的体积,每年运送这些垃圾就耗去市财政6.8亿元.我国日常处理垃圾的主要方法是填埋,由此导致城市历年的垃圾堆存量高达66亿吨,侵占35亿多平方土地,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有114的城市不得不把垃圾堆村到乡村,由此造成城市垃圾公害变成乡村公害,这是外部原因。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原因是:农村的环保意识低,在很多情况下,是他们自己造成了自己生活环境的破坏,就比如,以前在我的家乡,对于有病死去的牲畜,最妥当的做法是在果岭或者菜地等贫瘠的土地填埋加之石灰粉,这样做既能增加有机肥料,又能避免污染,现在很多人的做法是将死去的牲畜随处丢,或者丢在河溪里,以为可以让河水带走污染,要知道在以前家乡的河溪是取水的重要来源,现在几乎没人敢用那里的水,连洗衣服都不敢去河溪边了,这种情况很多见,农村人一边制造、漠视着垃圾污染,一边承受着垃圾污染给自己的生活,健康所带来的不便和危害。
下面我来讲讲农村生活垃圾的危害:
1、占用土地,破坏土壤、水系、地下水和自然景观,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
目前,由于处理水平落后,农村主要采取了填埋、自然堆放垃圾的处理方法,这样就侵占了越来越多的土地,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妨碍环境卫生,破坏大自然的优美景观,更可能破坏地表植被。如塑料袋等不可生物降解物 质,在土地中的残留率高达20%~30%,这种“白色污染”严重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了其透气、透水性,又造成化学污染等,危害着各种生物的生存状态,危及农业生产,影响农民增收。
2、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危害农民健康。众所周知,垃圾是疾病源的滋生地和主要传染源,由于垃圾成分的复杂化和长期简单堆放,易产生恶臭物质,垃圾堆放场成为多种微生物,病原菌的繁殖场所, 蚊绳孽生,老鼠猖狂,有毒物质和病原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疾病,影响人体健康。特别是遇上大雨或洪灾,由于洪水的冲刷,可以造成最大限度的病原扩散,导致疾病迅速传播,尤其是消化道传染病。在我的家乡里有个地方在近几年来的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人都说跟水污染有关系,因为他们那里的水源主要靠一条小溪,而且这条小溪近年来的污染也是越来越严重,水面上经常漂浮着各类生活垃圾和死去的牲畜。
3是城市垃圾的二次污染
越来越多的城市垃圾往农村倒导致城乡结合带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危害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垃圾已成为目前我国城市环境卫生所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原本被城市人羡慕的农村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由于缺乏专门的垃圾处理设施和队伍,农村垃圾处理难,已成为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之一。
农村垃圾处理可借鉴的模式
各地可根据经济实力、发展需要、地理位置的不同特点,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选择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合、与经济承载实力相适应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
1、清洁工程治理型。就是依托新农村建设工程、农村沼气能源工程等项目综合治理农村垃圾。比如利用沼气技术集中或分散处理农村生活、生产污水,加快“器、沼、池”(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生活污水和可降解垃圾采用沼气池净化,农民做饭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能源生产模式,这在我所在的农村也是有的而且在这方面国家是有补贴的,我记得我那边的政策都是小型沼气池补贴2000,大型的例如养猪场的就是补贴10000,但是这一模式有个缺点是现在农村人不愿意花那么多钱去做。
2.义务清扫治理型。就是通过实行门前屋后卫生“三包”和成立义务保洁队等形式治理垃圾。即要求每户农民做好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并且定期检查公布清洁户、卫生户、尚清洁户及不清洁户。这一模式的主要优点是村村可以搞,缺点是组织难度大,长期坚持难,废物难降解。
3.在我的村里采用的有偿包干治理型。就是借鉴城区垃圾管理办法,根据不同村镇经济实力,采取有偿包干和物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农村多样化保洁。这一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基本与城区保洁接轨,比较容易坚持,缺点是经济实力不够,居住比较分散的村暂时办不到。我村里的环保资金都是靠农民自愿捐赠的,财源有限而且不确定高,我知道的是我村里的这项工作就是因为承包人不干而又停止了。
4.依托城市治理型。就是近郊农村地区通过推进城区垃 圾处理网络向农村延伸,这一模式有地域局限性,非近郊村庄难以实现,我所在县城的垃圾处理都没有处理好,如何能确保农村的垃圾处理得益于城市呢?。
四、对农村垃圾处理的对策和建议
1、政府推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农村垃圾的处理,需要一定的法规来进行保障,目前农村垃圾处理的现状是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其实分析了最根本原因的就是:农村垃圾无人管,农认为这个属于政府管,所以,政府需要发挥推动作用,通过制定农村环境卫生的领导机制(以村支书为主的村委担责制)、目标、内容、方式等,规范村民行为规范,并为健全农村环境卫生体制提供法律保障。
2、以人为本,建立有效垃圾处理网络
农村垃圾面临着范围广、任务重、清运处理困难的难题。科学高效的垃圾处理网络是确保农村垃圾收得拢、运得出、消得毁的根本保证。就目前农村实情分析看,农村垃圾运送关键是深化完善户集和分类运送网络。“户集”要求每户农民自觉落实垃圾入袋装桶,并定点倾倒存放。这个环节的发展趋向是将食物垃圾与非食物垃圾分离、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分离。“村收”要求每个行政村按要求将村域内垃圾清扫收集运到中转站,这个环节的重点难点是实行垃圾分拣处理。“镇运”要求每个乡镇定期将分类后的垃圾集中运至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这一环节的关键是实现垃圾运输全覆盖,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逐步建立健全有效垃圾处理网络。
三、以政府投入为主和村民集资为辅的形式投入,落实长效管理
一个项目的实施是要先预算的,但是这一笔钱靠财政投入是行不通的,因为在大多数的农村是没有固定的收入的,必须采取投入方式:一是市、乡镇财政投入一部分;二是发动热心人士捐一部分;三是村委会转移支付的一定比例用于垃圾处理保洁经费;四是村委会通过“向农户收取一定的垃圾代运费。只有经费有了保障,垃圾处理工作才能实行长效管理,这个是数额不大的情况下很容易实施,我村里就是存在出钱的钱太少没人干的情况,四、强化宣传,营造垃圾综合利用的氛围
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首先就要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增强广大农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村庄卫生环境的整治。要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努力营造一个人人关心生态环境,时时注意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加强村民的保洁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个工作还是要政府主导。
科学处理农村垃圾,彻底改变农村垃圾随处乱扔的千年陋习,不仅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现实需要,更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城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迫切要求。相信,只要我们有良好的环境意识,有配套的政策法规,通过积极地探索实践,随着大胆破解垃圾处理这道难题,必将有力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提高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水平
文献:
1、《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郑好,梁成华
2、《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调研报告》应届毕业生网
3《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百度百科 农学
第四篇:环境污染治理及对策
环境监管及对策探索
欧阳绍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环境污染纠纷日益增多,并成为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治安的重要因素。所以充分认识其特点,有效地防范和治理,是当前基层经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重要课题。以下就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环境污染纠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环境污染纠纷,就是排污损害环境者与被损害者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地争执。每个公民和法人都享有合法的环境权益,并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当这种权益受到污染损害的时候,就必然发生权利人和义务人之间的矛盾和争执。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这种矛盾和争执是不可避免的。
正如人们的生存需要不断地吸收养分和排泄废物一样,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然需要众多的生产经营者进行吐故纳新,来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社会劳动消化一定的社会资源,一部分转化为社会需要的各种产品,一部分则成为废弃物(废水、废气、废渣)向外排放,日积月累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破坏。
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势必带来相关环境权益享有者的损害。环境权益的损害具体表现为环境权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的损害。当环境权人因污染损害所造成的人身和财产得不到污染致害者及时足额的经济补偿,或是环境权益人和污染致害人之间对污染致害赔偿责任出现认识
上的差异时,就必然产生矛盾和争执。因此环境污染纠纷就是有关排污者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争执。其构成要素是:第一,有明确的排污者和污染损害赔偿请求人;第二,被污染损害者有明确的赔偿请求目的;第三,有排污者的排污致害事实和损害赔偿请求人的被污染损害事实。
二、环境污染纠纷的显著特殊性
(一)环境污染治理的特殊性
环境污染纠纷因其与社会经济生活直接关联,与各种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直接关联而有着显著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1、主体的特定性。这类纠纷的权利主体都是特定环境权益的合法享有者,而义务主体都是因是生产经营而排污损害相关人的环境权益者。如某电厂排放的废水和废气污染了附近的村庄和农田、水系,那么村庄和农田、水系等环境权益的合法享有者就与电厂之间发生纠纷。其他与被污染村庄和农田、水系无关的人则不存在任何纠纷事实。
2、争议标的特定性。环境污染纠纷中,争议的标的都是排污者对污染损害结果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
3、归责原则的特殊性。一般民事责任都是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故意或过失)为责任要件的,而环境污染纠纷中损害责任的确定实行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即只须有排污者的排污行为,污染损害结果,以及两者之间必然的因果关系等三个要件,而不论排污者主观是否故意或过失与否。这就是说即使排污者在正常情况下的“合法排污”,只要造成了污染损害结果,损害了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构成了污染
损害赔偿责任,而不论其是否违法排污,或超标排污。、纠纷因素的隐蔽性和纠纷事实的延续性。这是因污染损害的潜在性和长期性决定的。如前所述,环境污染致害行为是现污染环境,然后被污染的环境再危害有关环境权人的人身和财产,加上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局限性,所以环境污染行为所致的损害往往需持续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又因企业排污致害行为是连续不断的,故此环境污染纠纷一经发生,往往难于一次了结。
(二)环境污染治理显现的态势
纵观前期的环境污染纠纷,大体上是呈现以下态势:一是纠纷隐患越来越多,众多的集体、个体企业在市场经济建设中,不懂科学管理,不讲法律约束,土法上马小化工、小冶炼、小采矿、小造纸、小制革等“五小企业”,二是污染纠纷逐渐趋向社会化、普遍化、民间化。三是污染源集中地区受污染的环境呈全方位发展的状态。污染调处难上加难。四是受污染损害的多为群体状。因为我国人口密度大,在一定环境中享用同一环境权益的多,一旦环境受到污染,则相关环境权益人都同时受到损害。
三、妥善解决环境污染纠纷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环境污染纠纷的上述特点和发展态势,如不进行有效的综 合治理,则不仅危害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而且目前我们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上与实际需要存在严重的不相适应:①地方政府在领导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忽视了与经济发展目前出现的环境问题与其引发的环境污染纠纷,对这类纠纷
防范和治理缺乏有力的指导和协调。②环保部门在污染纠纷的防治上缺乏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协调,力量薄弱,手段单一。③部分市场主体缺乏环保法制观念,往往只管经济效益,不管环境效益。其他受污染损害者则一有索赔机会就狮子大开口,人为的扩大纠纷事实。第四,部分基层单位和群众组织缺少环保基本知识,不了解环境污染纠纷的特点和基本规律,不能正确的解决纠纷。因此,应尽快采取措施,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防治环境污染纠纷的综合治理机制。
1、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贯彻落实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三同时”政策法律原则,从根本上控制和减少污染纠纷隐患。并将环境污染纠纷的综合治理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协调指导。
2、各级社会综合治理部门应吸收同级环保部门负责人参加,并将环境污染纠纷的防治列为社会治安的专项治理内容,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3、环保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协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综合治理各类环境污染纠纷的制度,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4、建立健全基层(乡镇)环境监察队伍,加强管理与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通过环保法律和法规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国策意识,建立起排污者和受污染损害者之间协商解决纠纷的良好思想基础和正常渠道。
第五篇:环境污染现状调查
生活污水是每个城市的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国内污水处理的现状还是与国外存在很大的差距。一般的污水处理方法成本较高,不能满足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要求。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水污染处理的提出和国内外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状况。同时对现在国内的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给以说明,提出了几点自己对以后的污水处理可能发展的趋势的看法。
Sewage is each city have to face the problem of the status of domestic sewage, or there is a big gap with foreign countries, the general high cost of treatment, can not meet the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requirements.the propound of sewage treatment and the status of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in the world was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Meanwhile descript the problem of sewage treatment and bring forward some views for the tendency of sewage treatment.绪论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时空分布又极不均匀的国家。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为了保护水体环境,国家已把城市污水处理列为基本建设领域重点支持的产业,并提出2010年污水处理率达到40%的总体,要求“七大流域”、“三大湖泊”和重点沿海城市及近岸海域城市、城市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都要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1]。污水的资源化、污水的再生和利用既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又有效地保护了水环境,有利于实现城市水系统的健康、良性循环,从长远利益来看,这将是有效地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的优化途径。
1.1.1 国外城市污水处理概况
19世纪以来经济发达的国家相继出现环境问题和社会公害问题许多国家的河湖水域溶解氧降低、水生生物减少甚至绝迹。由于水环境污染,人们的发病率增加,有关当局开始认识加强污永处理的必要性,并投以大量资盘兴建污水赴理工程。经过多年的大力整治才基本控制了形势。使水生物恢复生长,水环境得到改善[2]。这种污水处理事业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所造成的损失是极大的,教训是深刻的。为此,各国政府对于污水治理工作极为重视.从法律和建设资金上给予保证,井不断开拓新技术,使城市污水赴理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污水赴理厂最多的国家,平均5000人就有1座。其中78%为二级生物处理厂;英国共有处理厂约80130座,平均7000人1座。几乎全部都是二级生物处理厂; 日本城市废水处理厂约630座,平均20万人l座,但其中二级处理厂及高级处理厂占98.6% ;瑞典是目前污水赴理设施最普及的国家,下水道普及率99%以上,平均5000人 1座污水处理厂,其中9l%为二级生物处理厂。
这些国家的经验表明,大力兴建二级处理厂对改善水体卫生情况起了很大的作用。如美国7000多条河流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日本不符合环境标准的水域,已从1971年的0.6%下降到1980年的0.05%;欧洲莱茵河的有机污染已得到基本控制。部分河段水质明显改善,鱼类复生;英国泰晤士河绝迹了100多年的鱼群又重新出现.目前已达119种[3]。
截至上世纪7O年代,发达国家基本上普及二级处理。但二级处理处理耗能多.运行费用高,基建投资也不低。发展中国家普遍“建不起”,或是“养不起”,因此纷纷寻求适用于本国国情的经济高效技术。就连美国也因废水处理费用高昂引起众多非议,目此他们也在大力研究新技术或改革传统的流程。
1.1.2 国内城市污水处理概况
我国80年代以前建设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大部分采用普通曝气法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由于该工艺主要以去除BOD和SS为主要目标,对氮磷的去除率非常低。为了适应水环境及排放要求,一些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改造,增加或强化脱氮和除磷功能。
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施工、管理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大型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起到了工程建设的示范作用,也为我国80年代污水处理事业大规模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随着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外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引进到我国,在活性污泥法工艺应用的同时,AB法、A/O法、A/A/O法、CASS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也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中得到应用。我国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80%以上采用的是活性污泥法,其余采用一级处理、强化一级处理、稳定塘法及土地处理法等
[6]。但同先进国家比较,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事业 数量、规模、普及率以及机械化、自韵化程虔上.还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按照《城市污水污染控制技术政策)要求,城区人口达50万以上的城市,必须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在重点流域却水资源保护区.城区人口在5O万阻下的中小城市及村镇.应依据当地水污染控制要求,建设污采处理设施。在宪法中也有明文规定,井组建了许多专门生产环保设备和给排水机械的专业工厂,许多产品巳系列化了.但自动化仪表。检测仪与国外差距还程大。
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的实际情况是污水处理率低,很多老城区的排水管网甚至不成系统。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增长缓慢和污水处理率低是造成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由此导致了水环境的持续恶化,并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污水处理技术落后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是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能否高效运转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都是沿袭了欧美国家近百年来的路线和处理技术,在吸收、消化国外技术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现阶段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与同期国外的技术水平相比依然还很落后,始终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维修率高、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从而影响它们在污水处理厂投标中的竞争力。
(2)资金短缺,投资力度不够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防止水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为发展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使水环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资金是个根本问题。
我国经济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用于水污染治理的资金还很紧缺,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技术和模式,依靠大规模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来改善水环境在现阶段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即使修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其高昂的运行维护管理费用也是城市污水处理率低,水体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清华大学紫光顾问公司调查:我国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状况是1/3运行正常、1/3不正常、1/3处于闲置状态,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转率只能达到50%,我国污水的实际处理率远远低于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
统计资料表明:2010年要增加6722万吨的污水处理,约需1344亿元的环保资金投入。按目前日处理能力2685万吨,每立方米的运行费用0.5元计算,需运行费用49亿元/年,到2010年则需171.7亿元,资金不足十分突出。
虽然近几年国家对污水处理投资有所增加,但与国外相比还差距甚远,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国家用于排水设施与污水处理方面的投资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0.53%
~0.88%。而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用于排水设施与污水处理方面方面的投资仅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0.02%~0.03%。所以我国应通过宏观调控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城市排水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
(3)管理水平低
传统的处理技术较复杂,我国目前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及管理水平不能适应,这样就造成了即使已建成的污水厂也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制约了已建城市污水厂的正常运行。
1.3 发展趋势
目前.有关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方针政策讨论的热点如下:
(一)工业废水处理与城市废水处理的关系
工业废水与城市废水是合并处理还是分别处理.是多年争辩的老问题,世界各国都存在,在我国更为突出。工业废水与城市废水处理的关系能合理的解决,关系到如何发挥投资效益,即能不能用有效的资金去更好的防治水污染的问题,多数人已经认识到,应优先考虑工业废水与城市废水的合并处理.规定工业废水进入城市下水道的水质标准,并在厂由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以控制并处理容易造成的问题.工厂和城市应对城市下水道和废水处理厂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共同负责.可按水量、水质合理分摊。
(二)正确贯彻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方针
我国地域广大,各地气候、地形、经济条件的差异很大,城市规模、性质也不相同. 因此不可能有一种废水处理方集对所有城市都适宜,只有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多方案比较.才能找出适合本地的经济有效的好方案。
(三)坚持分期建设,以近期为主.远近期结合的方针
这对于经济、合理、快速地解决我国城市废水处理问趣十分重要。不能期待一下子就达到最理想的处理程度,应根据具体条件、需要及可能来决定废水处理程度 经验证明,为解决城市废水所造成的有机污染,二级生物处理是必要的、有效的,但为了节约初期建设投资,可考虑先建部分生物处理,遂渐发展到完全生物处理;先建天然的生物净化系统,再增添人工生物处理装置;先建生物滤池.再建活性污泥法作补充处理;先建工厂、人口密集地带的污水处理厂,再扩建其他区域的。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加,不断扩大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城市废水厂的建设可以从少到多,从低级到高级结合我国实际,尽量开发高效、低耗的处理技术以便在财力、物力不充足的条件下,经济有效地解决水污染防治问题。
[1] 冯生华编著.城市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 D.Jin,B Wang,L Wang.Design and Operation of a Wastewater Treatmen t Pl ant Treating
Low Concentration of Municipal Wastewater.Wat Sci Tech,38(3):167~ 172.[3] Zenon.Municipal International.Advanced Membrane Systems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ISO9002-87,Cept.#002946,CANADA,1996.[4] 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状况公报,1998
[5] 高延耀,顾国维.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编著.城市污水处理及防治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