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寒假农村的网络状况发展调查报告
农村的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现在正处在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络正在向农村逐步渗透普及,互联网在现代传播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只有当互联网能够为改善欠发达地区和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发挥作用时,它才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技术工具。互联网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思想观念更新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但农村互联网存在的问题也有待改进。本文旨在结合实际的调查结果,通过分析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现状和可以预见的发展空间,探讨农村互联网的发展途径。关键词:农村 网络 应用 现状
作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一项具体活动,湖工商贸结合中共十八大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健全学生的人格,故在1月6日到2月20日开展寒假调研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与农民访谈和数据统计等形式对网络在农村农民的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考察,发现了网络在农村中的一些优势和特色,又了解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就如何克服网络在农村中的发展瓶颈征询了农民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们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深入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深入到花桥镇十几个村,到田间地头,与许多村民,村委会领导进行深入交流,深入调研各个村的网络发展应用情况,并广泛听取各方面对新农村网络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我国农村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总结出了关于新农村网络建设对农民生活状况影响。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一、农村互联网的使用现状
花桥镇有行政村40个,总人口8万人。根据实地调研,目前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业务已经全部覆盖;同时,各个村屯均实现了光纤到村、宽带到户;无线数字电视实现村村通。目前,花桥镇农村网民互联网的使用具备以下3个特征:
1、网吧是农村网民主要上网途径。
与城镇居民多在家中上网相比,农村网民因收入限制,多不具备家庭上网设
备,这使得网吧成为农村网民上网的主要途径。调查显示,农村网民在网吧上网的比例达到48.5%,接近半数。
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农村网吧的管理至今存在漏洞,不少地方对于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规定没有严格执行。
2、收入不高者、年轻男性、初高中学历居民为农村网民的主要人群。
目前,花桥镇各个中学都开设计算机课,这使得许多农村在校中学生和受过初高中教育的农村居民都具备了上网的能力,从而成为农村网民的主要人群。另外,部分地区仍然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女性的受教育权利受到剥夺或者限制,从而影响了她们使用媒体的能力。总体上看,农村网民中女性的数量远远少于男性。
3、娱乐是网络媒体承担的主要功能。
传播就其社会功能而言,有工具性传播和消遣性传播两大类。农村网民在互联网的使用上,主要体现了网络新媒体的消遣性传播功能。与城镇网民相比较,许多网民将网络作为聊天和玩乐的工具,娱乐化倾向比较突出。
二、互联网在农村农村普及的弊端
1、一部分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了正常的学习。
2、现在部分农村地区上网还不太方便。
3、上网目的以娱乐为主。
4、农村地区互联网使用各地发展不平衡。
三、农村网络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题
1、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
2、农村信息服务水平较低。
3、农村信息服务推广力度有待加强。
四、加快农村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传播媒介相对欠缺,这使得互联网在农村有较大的作为空间。发展农村互联网意义巨大而深远。
1、转变农民观念,提升农民素质,改变农村的风貌。
农民可以通过上网查价格、上网查政策、上网选择良种、上网销售和采购,在网上听课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成为学习实践、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2、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变革。
如今电话、电视、电脑多源的信息渠道使农产品价格公开透明,销路增多,农产品坐地增值。市场化的农产品价格直接影响了再生产取向,也将自发地引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村支书刘建银说:“鼠标和键盘已经成了新时代农民的锄头和镰刀,是离不开的生产工具”。
3、推动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目前远程医疗、网上门诊、住院预约、远程视频诊断等等网上医疗功能均面向社会开放,极大方便了社会就医途径。通过互联网,成立好课堂。以此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拉近城乡教育差距,弥补农村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缓解农村师资匮乏的问题。
4、提供多样的信息获取和发布渠道。
有了互联网,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在专门的网站为不 同地区的农村居民发布分类信息,从而使农村居民既快又准地获取信息,提高传播的效率。同时,农村居民也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发布信息,让更多的农村资源进入投 资者的视野,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
2、袁镜身主编:中国乡村建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第二篇:关于农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我的中国梦——大学生党员访万家寒假社会实践
关于农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中央近年来出台了很多鼓励支持农村发展的政策从政策、资金、技术
等层面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为了进一步了解近年来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的发展状况,更好地了解家乡、进而建设家乡,做了此次调查报告。调查地点: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尚岗村
调查时间:2014年寒假(2014/1/18---2014/2/28)调查方法:走访、实地考察
调查人员:2013013027徐斌彬
2013013029邓旭隆
2013013139尚奇 调查内容:根据小组成员的实地考察与走访,发现近年来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也存在不足的地方。由于淅川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因此又具有自身发展的特殊性。
政治方面:农村在政治方面的突出表现即为基层民主政治。由于尚岗村较为封闭落后,民主选举的氛围并不是很浓厚。据村民反映,还在今年之前,选举中常常出现暗箱操作、事先内定的丑恶现象,村民的权利根本不能很好地得到维护。例如:中央会下拨支持农村发展的专项资金以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但事实上,真正体现在农民身上的很少。一座大桥经历了4年之久也未建成,节水灌溉的设施也是名存实亡,真正的贫困家庭往往不能很好地得到政府的补助。自从新任村官于2013年六月份上任,村里的大桥才得以顺利建立。
经济方面:近年来,尚岗村的经济有了相对较大的改善,但仍有问题。
1、村村通公路确实为村民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为村子的经济发展安上了车轮。但是公路由于本身兴修之初就有偷工减料的情况,加之很长时间无人管理,村村通公路正逐渐走向老化,很多道路路面已出现断裂的情况,地面凹凸不平,又再次成为村民出行的障碍。
2、很多村民家里的住房已有明显的改善,大部分以平房为主,部分居民已住上二层小洋楼。但村中仍有10%的居民仍为土坯房,居住条件未得到改善。
3、由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尚岗村的土地经营方式已发生较大变化,丘陵地带仍以小麦、玉米、油菜为主,河边的地带已改为种树,一方面增加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保护了水源与环境。
4、发展多种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村民由以前的各家各户养殖畜禽已转变为集中养殖,专人管理,扩大了养殖规模。从远处看,很多地方有红色的瓦房,那不是居民区,而是养殖区。
5、中央农村政策的转变,使农村的人口有返乡的趋势,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契机。
文化方面:农村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广电总局在农村有线电视未通达的地方提供卫星直播数字电视免费服务,开阔了农村居民的视野,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每年都会有人员进村为农村居民提供照相服务,也增加了农民生活的乐趣。但是,不可否认,农村的精神文明活动仍然很少,村民未自发地形成,村委会也未加以正确引导。
调查反思:根据对尚岗村的调查分析,以后的发展应注重以下方面:
1、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进而促进政治素养的提高,营造乡村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良好氛围,自己做好自己的当家人。
2、推进农村经营的集约化、规模化,在国家的支持下、村委会的领导下,发展畜禽业。
3、大力推进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建立农村的书屋、村民乐队等,提高村民的精神文化素质。
希望我的家乡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第三篇:农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www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两三年,也就是温总理上台后,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农村出生的孩子,我对现在农村发生的变化感到非常高兴,当然农村的发展仍然存在严重的不足。
我从我寒假在家里的调查以及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所看所见全面的分析一下我所了解的农村。自从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实施以来,农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农业并没有摆脱为别的行业服务的地位,农业创造的财富无情的转移到别的行业,这和别的国家争相补贴农业形成了鲜明对比。二十年来农村的变化远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我就农村的经济,教育,卫生保健,治安,信息化的调查大概谈一下我的看法。
农村变化最大的应该是房子,从小的时候的土坯房到平房,到现在二层的楼房,但是人们的收入并没有实质上的增加,我大概调查了一下,在我们那里,现在一般的家里都是三口人,每家有四五亩的地,每年种地的收入只有两三千元钱,这里面有农民买种子(大约要一两百元)和买化肥(也要一两百元)的钱,还有自己亲自劳作,节省了耕地和丰收的花费,所以如果一普通农家只种地的话,除去日常的生活花费将所剩无几,所以我们那里的农民一般都要去干零时工。在这几年,都流行了外出打工,这是中国的大势所趋,沿海的发展给大量的农民工提供了打工的机会。现在我们村子只要有一定劳动力的人都在外打工了,虽然收入也增加了,但是和中国经济总体水平相比,我觉得还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有的家里只有丈夫在外打工,每年能够带回五六千的收入,多点的七八千元的收入,家里的收入也就是自给自足,也就是现在每个家庭平均每年有两三千元的收入,但是每个家庭都有孩子,每个父母都要赚钱为孩子盖房子,现在农村一般都盖的是两层的楼房,如果不盖的话,自己的孩子将很难找到老婆,而且会被人耻笑,而盖一个二层的楼房一般都在两三万,所以丈夫辛辛苦苦储存的钱也就是为给孩子上学的费用,以及将来孩子长大了,给孩子盖房子。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也就陷入了这样一个循环,父母储存的钱给孩子盖了房子,孩子又要养活自己的父母,又要储存钱为了自己的孩子,这里面不能发生任何的以外,包括家人得了什么重病。再看一下我们那里的村的集体经济,没有一个村办的企业,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只能到沿海打工,农民没钱,村的办公机关没有收入,举债运行,到达破产的边缘,农村的问题是非常严峻的问题,农村问题不解决中国不可能富裕,中国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不过中国在发展,农民问题也慢慢的解决。
农村严峻的教育问题也有了改观,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农村的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决大部分,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我们那原来好几个乡才有一个小学,市里高中也只有一所,而现在各乡镇上公办民办小学和中学都多了不少,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也让越来也多的农村孩子受到了好的教育,很多家长也都支持和辅导他们的孩子学习。如今我们那大学生也因此多了不少。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但是我问过很多人,普遍的反映却是用处不大。所以政府要加强对学校的投入以及扶持一些社会急需的行业培训结构。
农村的卫生保健就有点差了。农民以前没有医疗保险,而现在突出的问题都是看病贵,所以农民只能是小病抗着,大病等死。还有就是农村没有自来水,随着环境的污染,自己井里的水到了不能食用的地步,就那我们村和附近几个村为例,普遍存在井水过咸的状况,而且杂质过多,越喝越渴,没有人去关注,农民选择了沉默。
农民看病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构成的:
一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抵御疾病能力太弱。由于经济条件差,很多农民大病往往错过了治疗时机,一旦发现已经成了绝症,而且治疗费用高,造成许多家庭因病致穷、因病返贫,债台高筑。
二是农村“三级卫生网”功能萎缩,农民健康无制度保障。随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集体经济实力下降,依赖集体经济运转的农村合作医疗名存实亡,农村“三级卫生网”功能逐步萎缩,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是国家卫生投入不足,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多年来,国家对卫生的投入不足,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卫生资源的配置明显存在着倾向城市而忽略农村的趋势。
四是医疗市场竞争无序,医院运转成本增高。由于财政投入少,医院的正常运转主要靠提供医疗服务收取的费用,添置大型先进设备主要靠自筹资金。这种机制实际上把医院完全推向了市场,其后果是形成医疗市场的无序竞争。
五是医院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医德医风与日俱下。由于医疗制度的弊端,我市大多医院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公益性质和群众利益,医疗行风出现滑波,医疗服务质量下降。
六是医药进货渠道不畅,中间环节多费用高。有的医院的药品进货渠道不正规,伪劣药品鱼目混珠,药品入库价与出厂价的差价悬殊。
七是地方疾病防治不力,血防工作形势严峻。我市地方疾病中要数血吸虫病对群众健康危害最大。一旦患上血吸虫病,将伴药终身,若延误治疗到晚血后期将会丢掉生家性命。
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非小事,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水平和社会进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这个需要政府社会各部门从很多方面去改善:
第一、坚持办医的公益性和服务宗旨,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发展。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市卫生工作,围绕如何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加快医疗制度改革。第二、加强卫生宏观调控管理,合理节约优化医疗资源。市、县(市、区)两级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监管工作,合理调配优化医疗资源,认真实施卫生区域规划,引导医疗市场健康发展。第三、加大卫生事业投入,重点倾斜农村卫生。政府对卫生投入应逐年增加,增长幅度应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且应倾斜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真正落实“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卫生方针。
第四、办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牢固构筑农民健康屏障。切实抓好钟祥、京山、沙洋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行工作,关键是政府的补贴要及时到位,提高农民的参合率,扩大覆盖面,防止出现“三起三落”。
第五、切实办好惠民医院,真正服务好弱势群体。要使惠民医院真正“惠民”,拿出医疗惠民的硬措施,以解决低收入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第六、大力加强医德行风建设,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卫生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要重点抓好医疗机构医德行风建设,使医院为社会服务,医生为病人着想,医疗为病人满意,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彻底扭转过去偏重经济创收的倾向,重塑健康卫士的良好形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改革,农村的治安也成为要关注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村的治安越来越差,前年村里的牛差不多都被人盗了,今年家家养狗,但是却被不法之徒给毒死了,村里的青壮年少了,也助长了不法之徒的气焰,甚至达到了明抢明夺的地步。现在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人去重视,而这个问题却和农民的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造成农村治疗安恶化的因素有:
一是贫困与摆脱贫困的矛盾比较突出。大多数农民仍然处于贫困之中。为了摆脱贫困只好外出打工,很难靠当地条件致富,部分人就把牟取不义之财作为致富之道。因而,在农村的犯罪中,盗窃、抢劫、诈骗等侵财案件占相当大的比例。
二是有的基层政权组织弱化,客观上助长了农村不安定因素。一些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职能处于半瘫痪状态,对一些民间纠纷置若罔闻,制止不力,估计不足,任其发展,酿成事态;一些农民的矛盾纠纷无法排解,致使农村治安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失去作用,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的能力降低,上访、聚众闹事、阻塞交通等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三是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农村警力严重不足,与日趋繁重的社会治安形势任务不相适应,基层执法人员顾此失彼,疲于奔命,无法投入繁重的治安工作中去,加之装备落后,人为造成处理不及时,打击不力,不能有效震慑犯罪。
四是黑恶势力和邪教组织屡禁不绝,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
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但是如果和我的父亲说农村的信息化时,他可能认为我在开玩笑,至今为止,我们村还没有建立有限的电视网络,我在家里只能看一两个自己市里的两个台。而安装一个电话不仅要给安装费,还有每个月交月租费,这极大的阻止了农村的信息化,在信息化的今天,农村被屏蔽。新时期,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三农(农业、农民、农村)问题高度重视,在党的十六大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要求更加关注农村、农民和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村庄也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比如已经不再交农业税,农民都加入了医疗合作,看病能够报销60%,而且农民的思想也开放了,很多都为自己买了保险,尽量减少天灾人祸造成的不幸。
但是这些只是农村的部分问题,完全解决农村仍需要党中央更加关注三农问题,大力扶持农业的发展,如果占全国70%以上的农村人口富裕了,中国才真正富裕了。
当前,中国农村改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过改革开放,农村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改革开放是农村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应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毫不松懈地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第四篇:当前农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在黄冈市莲花村的社会实践
——当前农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农业之于中国有着特殊的情感、意义和地位。纵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一个封建的农业大国形象绵延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提倡农业、治理农业、发展农业是历朝历代围绕的大主题。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更是孕育和发展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精髓和思维方式。这些东西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根深蒂固。无论是朝代更替,还是时代兴衰,庞大的农民阶级作为社会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稳定发展和推动社会进程的关键因素。近代中国的几次革命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由于特殊的现状和发展的需要,现代化、工业化成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另一方面,中国农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成为经济快速恢复的主体。为此,在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农业的发展在纵向上看是快的,但在横向上却是滞后的。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让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受到了挑战。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农民工进城、农业产量下降、城市就业、社会安定等问题逐渐凸显。在“三农”问题呈现之后,中共中央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集中力量帮扶农业、改善农村、惠及农民,提出了“工业带引农业,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逐步解决复杂庞大的农业问题。由此可见,中共在正确领导和英明决策的同时,也意识到农业在中国的特殊性——中国的发展不能不重视农业,不能放弃农业,更不能脱离农业。这是因为中国十几亿的人口需要农
业,庞大的农民阶级需要农业,经济全球化的危机性更要求农业储备。因此,农业是基础的本质变不了;在中国,农业是社会进步发展的瓶颈也变不了。
当前,中国农业问题备受关注,各项惠农政策对农业的刺激也收到了显著成效。然而,新时期有着新问题,农村“科技含量低、生活水平低、人均收入低”的现象依然普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似乎是农业和农村在继村民自治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制度性改革的推动发展后的又一次历史性的转型期。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寻找和突破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成了首要问题。
在我调查的浠水县兰溪镇莲花村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典型的农业现状。该村在丘陵地区,以梯田和山地居多,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水稻和棉花。其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极低,几乎靠人力劳动完成。该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平均年龄达到53岁,留守家中的主要以老人和小孩为主。各家仅靠农业获得的收入不均,差别较大,多者年收入达10000余元,少者年收入在2000元左右。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是耕种面积的多少。全村几乎没有农副业,87.2%的农户主要以外出务工作为经济来源。
对于农业生产,全村很少有人响应“科技兴农”的号召,大多数以老的农业种植经验为主,对于当地的耕地结构和土质一无所知,对于适合本地的高经济作物也知之甚少。村民的文化水平集中在小学程度,很少学习和获知中央关于农村发展变化的政策。他们主要的信息渠道是电视新闻和村干部宣传告知,几乎没有其他的形式。
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村民表现不积极。由于农业税的取消和村委的改制,村务工作大量减少,主要以计划生育及财务工作为主,形成了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氛围。他们对于村委的选举重视程度有限,也很少有人能明确知道村委会的义务功能和村民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文化生活主要以麻将等娱乐性质的赌博为主,少有其他积极向上的文娱形式。
目前,93.7%的村民住上了砖瓦房,温饱问题全部解决,家庭子女基本能够保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人均年消费500元。农村医疗合作和农业补贴基本到位,农村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多数村民对现有的生活状况基本满意,但希望农业自身有新的突破,农民能够完全依靠农业生活得很好。
从上述一个中等农村的发展现状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很多中国现有农业的特点。其一,以城市为中心的郊区农村多处在丘陵地带,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面临着很大困难。其二,科技兴农的含量极低,农民增收的渠道尚未打开。其三,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尚未形成体系,“单打独斗”已经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其四,农业生产“老龄化”,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其五,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思想不端正,认识偏颇,大量外出务工,造成农业荒废。其六,信息渠道闭塞,村民的民主意识有待提高。其七,村民的文娱生活单一,需要改善和丰富。这七种农业现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解决农业问题难以立竿见影的根本原因。概括来说,他们是欠发展的思想文化和农业科技制约生产体系;欠发展的农业科技和生产体系又侵蚀思想文
化;欠发展的思想文化和生产体系又限制农业科技。因此,这个往复的恶性循环就决定我们在解决农业问题时不能单独从某一方面下手,而是要全面出击,多方协调,综合改善,否则会因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而收效甚微。当然,这七项现状所指向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农业发展的滞后和日新月异的不断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需要之间的矛盾。对于之一矛盾,我们要正确的把握两点。首先,中国农业的特点和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农业发展不可能超过工业和第三产业,只能是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尽一切力量缩小与其他产业的差距。其次,中国农业的发展和提升空间还很大,是可以逐步兴起的。
在充分把握农业现状和发展规律的情况下,针对农业的发展,我们应重点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实施惠农政策,完善农村社会福利。惠农政策体现着中央的两层意图。其一,改善农民生活状况,其二,刺激农业生产。任何一个产业,只有充分自救才是最根本的途径。因此,我们要利用好惠农政策的刺激功能,做到缓刺激、区别刺激和有效刺激,达到惠农不是养农而是帮农的目的。
二,基层政府和村委会要帮助构建和完善农村的市场体系、金融体系、生产销售体系。构建和完善这三大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具体可以从农业信贷、高经济作物生产指导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做起。
三,加强政府引导和宣传。由政府牵头,对当地农业生产进行利益最大化的规划。在绝对保障农民利益的基础上,鼓励农民大力促生
产,收购并帮助销售这些农产品,最大限度地打开农民增收的经济渠道。
四,对机械化,科技化农业要不断尝试。村委会要注重对当地农民科学技术和文化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力争做到“人人将科技,人人讲政策”的农业生产形势。
五,加强思想引导,用科学的农业发展观武装人、动员人、留住人,逐渐改善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和农业荒废的现状。这一现状的改善是农业发展前进的标志和关键。基层政府要扎实深入的做这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影响人,以鲜活实例说服人,以美好前景感召人。
六,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丰富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娱生活。村民活跃的政治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和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一切可能活跃村民的民主意识,这不仅能让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升一个层次,还能集思广益创新农业发展之路。
农业发展对中国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战略地位,庞大的农民阶级也一直适党和政府的重点关注对象。解决好农业问题是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一步一步妥善地处理和引导,做到不调查不发言,不总结不实施,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上述是我调查所得到的情况和分析,希望有所参考价值。
第五篇:2011年寒假农村合作医疗状况调查报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现状及建议
【摘要】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在我国农村合作化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群众自愿参加,实行集体互助。在农村,一般由生产大队.生产队.社员共同筹集医疗资金。免费或部分免费开展疾病的防治工作。合作医疗的建立,加速了农村医疗卫生网的建设,增强了与疾病作斗争的力量。这对保护社员身体健康,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在一些城市居民亦有合作医疗。合作医疗的推进还不够彻底,在个别地区执行情况不容乐观。合作医疗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加强宣传力度,加快推进速度,完善体制,规范制度仍需要更进一步努力,要真正解决农民就医难的问题仍需要不断地改进和摸索,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体制也是关系到全社会医疗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发展现状和建议
0 引言
从2003年开始,国家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广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难看病及因病返贪、因病致贫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切实保障广大农民身心健康的医疗救助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以小病统筹为辅,体现了互助共济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为了解合作医疗在乡镇地区发展现状,我来到市中心医院以及周边乡镇地区进行走访调查,以当面访谈的形式为主,通过问题设计了解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制度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参加调查的人数累计达到40人次,受访者基本涵盖不同的经济水平。
1.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
1.1参加合作医疗的受益情况综合分析调查的结果,大约有68.3%的人认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够明显减轻经济负担,20.7%的人认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在调查过程中没有人认为这项制度增加的家庭的日常支出造成不必要地开支。在医院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下,我们对医院的报销制度有一定的了解,进几年,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制度逐年升高,在市级医疗单位从几年前的40%提高到近80%,我同时从参加合作医疗的村民中了解到,不仅报销比例有
所提高,而且每年需交纳的参保金在同级医院比较也逐年下降。近几年,参加合作医疗的单位也逐渐增多,由原来只有乡镇医院的定点单位逐步发展到省级医院。当问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否对农民群众有好处时”有90%以上的人认为有好处,没有人认为这是一项劳民伤擦的举措。
调查发现,农村合作医疗确实是一个利民惠民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缓解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当年 “小病撑,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的情况基本不复存在。并且近年来,随着政策不断的更新改进,民众受益越来越多,在医药方面的负担也越来越小。
1.2城乡医疗差距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医疗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取决于医疗条件的差异,有硬件设施的不完善,也有医生医疗水平的薄弱,加之管理上的不完善,运营的不正规化致使民众对乡镇医疗单位的信任度下降。
在调查中了解到,乡镇级医院和省级医院无论在参保费用还是在报销额度上均有差异。大部分地区每人每年都缴纳20元作为参保金,但也有些地区缴纳的却是30或者40元,不过也有些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方,例如抚顺市石文镇,其缴纳的参保金是由村委统一支出的。不同地区的报销比例差距是相当大的。例如,石文镇乡镇医院报销比例为80%,在省市级医院(例如市中心医院)报销比例达50%。而在附近地区在乡镇医院报销比例却只有60%,在省市级医院(例如市中心医院)却只有40%,而有些地方在省医院(例如市中心医院)却报销不到一分钱。
我从数据上来看,政府鼓励居民在本镇内就医即提高本地区医院的报销比例并降低参保金额,而很多居民认为本地区的医疗水平有限,宁愿花多些钱到医疗条件更好的省市级医院就医,这样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又加重了城乡医疗发展的不平衡。
在调查中了解到,报销医药费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在医院凭发票直接报销。其一是凭发票到村委或者本地政府报销。无论上述哪种报销程序,报销之前还是必须要自己把医药费垫着。但报销程序时间是有所不同的,在出院时就可以到就诊医院的新农合窗口报销,可以当时就领取补偿金,可是在政府报销的必须在出院15天后将发票交至新农合办公室,新农合办当天受理报销请求,但需要一个星期后才能拿到补偿金。在医院中报销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新农合窗口工作人
员不足或者不在值班的问题,在调查地——市中心医院,新农合窗口和商业保险窗口是一起的,我们发现商业报销的窗口中有4到5个工作人员,但新农合窗口却无人值班。被调查者也抱怨在新农合窗口前等待时间或者排队时间过长。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民众认为报销程序有点复杂,但还可以接受的。不同地区的差异也是存在的,报销程序复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众对新农合的看法。每个地方的报销范围都只是医药费,并不包含检查费(例如CT)以及床铺费等。而检查费用和床铺费用也是挺高的,出去医药费的报销外,很多农民还是看不起病,尤其是看大病。所以在“民众对新农合建议”中有51.70%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扩大报销范围。
1.3受访者对新农合的建议在调查过程中在被问及对新农合的建议是,不同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也有人给出了很多不同的建议。在归类后可以总结为几个方面。有半数以上的受访者提出了“扩大报销范围”的建议,也有53.2%的人提出了“提高报销比例”和约51%的人提出了“提高乡镇医院的医疗水平”,也有约20.8%的人提出了“简化报销程序”的建议。在被问及“是否对参保金有任何建议时”,基本上所有人都表示参保金目前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调查显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实施虽然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在建设基层农村医疗设施方面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新政策的实施并没有使对基层医疗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基层医疗设施建设的速度仍然慢于大型重点医院的建设,与一般地市级医院的差距也十分明显。新农合辅助建设乡镇村卫生院的目标实现得并不理想。如何加快自身建设,努力在农村做到“小病不出乡”,是现阶段各乡镇村卫生所建设中主要奋斗目标。也是解决目前我国城乡医疗问题的根本途径。
2.对于“新农合”的发展建议
2.1正确认识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这项工程的艰巨性和挑战性。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是现在面临的现实问题,要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就医难的问题仍需做出巨大的努力。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该在统筹规划下采取因地制宜的实施方法,根据本地区发展的现状灵活掌握实施步骤,制定中短期实施目标,不能因噎废食,反而应该积极推行,努力完善,以满足不同发展地区的不同需求从而造福广大农民群众。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于增加了政府
筹资责任,突破了原有村级社区限制,提高了社会化程度。可以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原有社区型医疗保障与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的过渡形式,是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初级形式。这种初级形式已经具有了未来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因素,其发展方向是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2.2在积极实施新农村合作医疗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实施方法(1)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群众不论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充分认识到新农合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从而在全国各地区推广新农合政策。(2)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疗水平。实施新农合的根本目的不仅仅在于做到让农民“有病可医”,更是要做到“小病在基层,大病重点治”的标准。所以应该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条件,能够做到保障有力,这样既可以完善医疗服务,又可以使资源得到合理分配。(3)通过宏观调控,是各地区均衡发展,保障新农合医疗的公平性。在资金和资源的配置方面应该考虑各地区发展差异,通过宏观调控缩小差距,是广大农民群众无论所处的环境如何都能享受到相对平等的医疗保障,能够尽量避免或缩小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新农合保障的失衡。
3.总结
农民的医疗健康问题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会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并逐步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新农合医疗制度从2003年在全国部分地区试点推行,到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到2010年基本覆盖农村居民,在新农合推行的九年间,参保人数逐年上升,覆盖区域逐年扩大。9年的两会上,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8.14亿,参合率91.5%。新农合在施行的开始阶段存在不少的问题,实践初步检验和证明它是符合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利于我国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和不断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的。好的制度仍需要我们在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实践证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也坚信在我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成为我国医疗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必将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