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菏泽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19:1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菏泽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菏泽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菏泽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菏泽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等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机专业合作社迅速涌现,成为推动全市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全面了解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推动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为全市农机化事业和新农村建设服务,近期,菏泽市农机局组织人员对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义

农机合作社能有效实现农机户优势互补,减少或避免农机重复购置,降低农机经营成本,扩大农机作业规模,显著提高机械利用率和经营效益,有效增加机手收入。农机合作社由于机械配套全、服务功能强、作业水平高、服务质量好,能够推动高性能机械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推动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和经济作物机械化。农机合作社能够通过订单作业、承包作业,实行土地托管,促进土地流转,达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作业、集约化经营的目的,实现规模化作业效益。农机合作社既能吸纳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又能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

二、菏泽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共注册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447个,示范性农机合作社75个。合作社社员总数达8103个,服务农户达31万户,农机从业人员1.68万人,机具数量23967台套。大型拖拉机4411台(50马力以上),联合收获机4904台,配套农机具1.27万台套,库房面积7.5万平方米,资产总额9.1亿元。2011年农机合作社作业面积913万亩,其中跨区作业面积471亩,服务总收入达3.9亿万元,户均4.86万元。

菏泽市农机合作社,特别是示范性合作社,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都建立了社员大会制度,设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明确了理事会、监事会及成员的权力与义务,并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机务管理、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年度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重大财产处置等重大事项由社员大会决定,合作社的发展步入了规范发展的阶段。目前,合作社创办形式主要有三种:大户联合性合作社、能人带动型合作社、乡村集体作业组织改制型,分别占48﹪、42﹪、8%。合作方式主要有劳动合作型、劳动资本合作型和农机合作与土地经营结合型,所占比例分别为53.5%、31.4%和15.1%。服务内容主要是农田作业、机具维修、信息服务及农资经营。

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规范运作。一是加强领导。市政府对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工作高度重视,要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来抓,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大事来办。菏泽市人民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全市农机合作社发展的通知》(菏政办发〔2009〕25号)。几年来,市农机局一直都把农机合作社建设工作列入工作重点,每年初都召开专门会议向县区下达合作社建设任务目标,制订建设标准和考核办法。二是制定规划。我们认真分析全市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状况、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以及农民对农机作业服务需求等情况,科学编制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规划,连续三年印发《关于加快农机合作社发展的通知》,提出当年的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三是把握原则。即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因地制宜,多元创建,量力而行,务求实效,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努力促进农机合作社的规范健康发展。

(二)因地制宜,多元创建。市、县区农机局根据实际情况、现有条件和市场需求,鼓励和引导农机户组建不同形式的农机合作社,并进行分类指导,鼓励合作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市场化,走农机共同利用,合作发展的路子。目前,主要创办形式有大户联合型。如巨野成社、牡丹区强国、曹县顺利、鄄城枣寨等大部分农机合作社属于此类。另一主要形式是能人带动型。如单县田野、牡丹区兴业、鄄城惠农等合作社,是有退休或离职的乡镇、村干部领办的,他们出于对农机事业的热爱,组建了农机合作社。牡丹区高庄镇天庙村的徐兴业,通过多年从事农机跨区作业,农机维修,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2008年12月组织15户农机户组建了农机合作社。单县张柱德,曾任某镇镇长、党委副书记、县统计局副局长,2008年退休。张柱德看到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多,季节性劳动力短缺和土地闲置现象日趋严重,对土地进行有效整合,推进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产业化是大势所趋。于2009年初,联合部分经验丰富的农机手,组建了“单县田野农机合作社”。

(三)政策倾斜,加大扶持。为促进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菏泽市近几年加大了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一是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优先向合作社倾斜,并根据农机合作社开展作业需求,适当放宽补贴机械类型和数量,支持合作社增强农机装备。并要求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内的作业和各类农机科技创新项目优先安排合作社来承担。2011年,巨野县1000万元的深松作业项目全部由农机合作社承担。二是落实好工商免费登记注册、农机跨区作业免费通行和农机作业减免税等政策。三是对于达到要求的示范性合作社,经验收合格后,市财政给予不少于1.5万元的资金奖励,用于扶持库房建设或设备购置。四是对建设标准高、管理运作好、带动效果强的合作社,推荐申报全省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能得到5—15万元的扶持资金。自2008年,市财政用于奖励扶持农机合作社的资金达123.5万元。争取省财政扶持资金195万元。

(四)培育典型,示范带动。连续几年,市农机局按照“五化”要求,评出市级示范性农机合作社,从中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管理科学、运作规范的合作社作为典型,在政策上优惠,资金上扶持,业务上指导,并采取组织参观学习、现场观摩、经验交流、评比表彰、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典型经验,营造氛围,引导发展。目前,全市示范性农机合作社75个,省级明星农机合作社2个,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点1个,它们在全市农机合作社建设中确实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五、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机合作社应向规模化作业、系列化服务和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规模化作业:农村大批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他们的土地耕种成了一大难题,为更好地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既能促进劳动力转移,又能稳定粮食生产,农机合作社通过订单作业,代耕代种,逐步推进土地托管和土地流转,把农民种不了或种不好的土地接管过来,实行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规模化作业,实现规模效益。系列化服务:合作社要在原来农田作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和经营范围,从耕、种、收等环节向全程机械化和农产品加工环节延伸、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机械化延伸,从农机作业服务向生资销售、机械维修和信息服务延伸,从传统的种植业向畜牧、渔业、林果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扩展,不断提高农机合作社的组织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其自身发展的活力,促进农机合作社的全面健康快速发展。集约化经营:农机合作社要优化农机资源配置,购置大型复式多功能、节能环保、安全可靠机械,集成应用信息、工程、生物、环境等科技,促进农业高产、高效、优质、安全发展。

六、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农机库房建设用地难以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普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机库用地难,大型农机具无处存放,常年风吹日晒雨淋,造成老化、损耗严重,影响有效使用。全市注册的农机合作社有院落、有库房、有基础设施的示范性农机合作社只有75个,不到20%。现有的示范性农机合作社多数规模较小,库房建设标准不高,机械和设备配套不全,其它的农机合作社由于没有场地、没有库房、没有相关配套设施,机具设备无法统一存放,综合服务功能不强,严重制约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

2、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仍显不够。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入(包括库房建设资金和大中型农机装备及配套设施投入)和经营性流动资金投入,而农业原本是个低收益的行业,合作社成员都是农民,收入偏低,投入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国家投入的扶持资金太少,奖励额度不足以调动农民入社的积极性,金融部门放贷资金额度有限,而且往往周期短、利息高,难以体现金融政策的扶持。

3、农机合作社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社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大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处起步发展阶段,社员大多都是农民,管理上仍然是松散型管理,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运作经营理念,而且农机合作社规模偏小,服务功能不强,严重制约了合作社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对策建议

1、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近几年中央出台的一号文件,都有促进农机合作社发展的相关内容;国务院也于2010年7月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其中对农机合作社在财政扶持、金融信贷、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场地、库房等用地)等方面也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要求;《农机化促进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也有相应的保障条款。各级政府及农机、财政、国土、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都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机合作社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相互协作,密切配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共同促进农机合作社的规范快速健康发展。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来抓,整合各项惠农政策,不断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财政部门每年要拿出专项资金对农机合作社进行扶持和奖励;国土部门要在用地方面采取积极措施,用足国家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农机合作社建设农机停放场(库、棚),同时结合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把农机合作社建设用地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予以统筹安排。

3、加大人员培训力度。要强化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政策法规水平、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综合管理水平;强化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驾驶操作水平、维修保养水平、故障排除能力及安全生产意识;强化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树立现代企业意识,提高他们的成本核算能力、效益分析水平及积极参与服务合作社发展的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水平。

第二篇:菏泽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菏泽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解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查找不足,提出符合实际的对策和建议,最近,菏泽市农机局组成专门人员对农机合作社进行了认真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菏泽市农机系统把农机合作社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市注册农机合作社362个,合作社成员达6210户,服务农户数达380655户,拥有机具数量18439台(套),其中大型机械6231台,配套机具12940台,资产总额达6.79亿元,其中,农机原值4.73亿元,配套设施面积4.64万平方米。2010个作业服务总面积积为965.3万亩,其中跨区作业面积417.6万亩,实现服务总收入3.35亿元,其中田间收入3.14亿元。2010年,财政扶持资金总额133.5万元,其中省级75万元,市级55万元,县级3.5万元。在注册的农机合作社中,达到省办规定的“五有”要求的示范性农机合作社有66个。

二、农机合作社发挥的作用

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全市机械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促进全市三夏三秋生产和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合作社积极推行“订单作业”和“一条龙”服务模式,提前与周围村庄、农户签订订单作业合同,及时为订单农户小麦机收、麦秸还田、玉米机播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机播等“一条龙”作业,使“三夏”变“两夏”、“三秋”变“两秋”,既提高了全市机械化水平,又加快了作业进度,促进了全市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2010年,签订作业合同2450分,完成本市小麦订单作业480万亩,占小麦机收面积的53%,玉米机播208万亩,占玉米机播面积的50%。完成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种及一条龙作业面积316.6万亩,为全市农机化生产水平的提高出了积极贡献。

(二)成为跨区作业的主力军。去年,夏秋两季签订跨区作业协议1280份,协议作业面积700多万亩,实现跨区作业收入3.5亿元。合作社成员全年单机收入近4万元,高出非合作成员20%左右。一是“三夏”期间,合作社提前考察作业市场,签订作业协议,263个合作社都组建了“跨区作业服务队”,在保证当地小麦机收的前提下,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分别赴河南、河北、安徽、江苏、天津、山东胶东等地参加小麦机收大会战。二是秋季在搞好本市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土地深松和小麦免耕播种的基础上,农机合作社组织200多台玉米联合收获机北上黑龙江等地进行玉米机收跨区作业。

(三)促进了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农机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机械多、功能强、信誉好的优势,开展订单作业和跨区作业,一是把更多的农民从农田作业中解放了出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增加了外出劳务等工资性收入。二是合作社多功能复式作业机械的应用,减少了作业环节,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降低了作业成本,实现了增收节支。三是农机合作社机械统一存放,统一保养,减少了机械损毁,变相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推进了规模化作业和土地流转。农机合作社通过订单作业,逐步实现由分散零星作业向集中规模化作业、由即时流动作业向固定作业、由重点生产环节作业向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转变,推进了土地规模化作业和土地流转,加快了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鄄城惠农和单县田野农机合作社分别接管流转土地3000亩,通过合作社对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作业,并采用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每亩节约成本120元,小麦产量亩增产45.6公斤,增产10%。据统计,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3.3万亩。

三、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2009年,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全市农机合作社发展的通知》,制定了农机合作社发展目标、建设标准和有关要求。原分管副市长段伯汉多次调度全市农机合作社建设情况,并亲自参加农机合作社长座谈会,与合作社长进行交流并提出指导性建议。2009年,2010年市农机局分别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机合作社快速发展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增加农机合作社数量提高建设质量的通知》。市农机局连续几年都把农机合作社建设工作列入了争创全省一流工作的重点,纳入了全市农机化工作重要考核内容,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及时的调度、通报和现场观摩等。省市连续三年对示范性农机合作社进行奖励扶持。

(二)强化措施。

1、宣传引导,增加数量。市县农机部门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成立农机合作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各级政府对农机合作社建设的扶持及优惠政策,宣传农机合作社的典型事例、典型经验,引导农民更加积极主动地组建或加入合作社,并加强对新建农机合作社的指导和服务,对有组建合作社意向的有机户进行及时帮助,解决组建合作社中的困难和问题,按照要求和条件,成熟一个,成立一个,注册一个,以增加新建农机合作社建设数量。

2、规范建设提高质量。在示范性农机合作社建设中,一方面,对于已有一定基础的,要严格按照示范性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标准逐项对照,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规范和提高。另一方面,对于新建的示范性农机合作社,指导他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立足现在,着眼长远,打破原来标准的局限性,进行科学选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大规模建设,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充分体现先进性和规范化,以发挥示范性农机合作社在全市农机合作社发

展中的示范作用。在此过程中,严格按照省农机办“五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运行机制、健全的财务制度、有较大的服务规模、显著的综合效益)要求和市级“五化”(库房建设标准化、经营企业化、管理规范化、生产科技化、作业规模化)标准,坚持做到在建设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边建设边规范边发展做法。

3、加强培训。通过举办社长培训班、召开座谈会、外出参加学习等方式,加强农机合作社长的培训引导,提高他们的认识,拓宽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发展农机专业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4、加强督导。一是检查督导管理制度、作业合同、档案、台帐等软件的建设健全,促进合作社的规范运作。二是根据年初制定的目标要求,每月对各县区农机合作社建设情况进行统计、督导,并做到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半年小结、年终总结,以激励先进,督促后进。

5、实施典型带动。每年对示范性农机合作社进行现场观摩,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相互借鉴的目的,并评出规模大、标准高、管理规范、制度完善、综合效益明显的合作社为明星合作社,进行重点培育,市局将在政策扶持和指导上给予倾斜,并推荐为省级明星农机合作社或示范社,使其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市局对验收合格的示范性农机合作社给予

1.5-2万元,通过奖励促进了农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农机专业合作社尽管为推动农机化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也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农机库房建设用地难以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普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机库用地难,大型农机具无处存放,常年风吹日晒雨淋,造成老化、损耗严重,影响有效使用。全市注册的362农机合作社有院落、有库房、有基础设施的示范性农机合作社只有66个,仅为20%左右。现有的示范性农机合作社多数规模较小,库房建设标准不高,机械和设备配套不全,其它的农机合作社由于没有场地、没有库房、没有相关配套设施,机具设备无法统一存放,综合服务功能不强,严重制约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

(二)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仍显不够。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入(包括库房建设资金和大中型农机装备及配套设施投入)和经营性流动资金投入,而农业原本是个低收益的行业,合作社成员都是农民,收入偏低,投入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国家投入的扶持资金太少,奖励额度不足以调动农民入社的积极性,金融部门放贷资金额度有限,而且往往周期短、利息高,难以体现金融政策的扶持。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取消公路养路费等收费,油价提高,而农机作业用油没有优惠。

(三)合作社建设人才普遍匮乏。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关键靠人才。目前主要缺乏三种人才,一是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素质较高、引领发展的带头人。合作社社长多为农机大户、农机经纪人等,虽有一技之长,也有发展农机合作社的热情和激情,但文化水平偏低,个人整体素质不高,缺乏科学引领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和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的本领。二是具有较高农机操作、维修技术,符合国家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技能的专业人才。三是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现代企业会计核算业务熟练的财务管理人才等等。

四、对策和建议

(一)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近几年中央出台的一号文件,都有促进农机合作社发展的相关内容;国务院也于2010年7月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其中对农机合作社在财政扶持、金融信贷、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场地、库房等用地)等方面也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要求;农机化促进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也有相应的保障条款。各级政府及农机、财政、国土、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都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机合作社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相互协作,密切配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共同促进农机合作社的规范快速健康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来抓,整合各项惠农政策,不断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财政部门每年要拿出专项资金对农机合作社进行扶持和奖励;国土部门要在用地方面采取积极措施,用足国家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农机合作社建设农机停放场(库、棚),同时结合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把农机合作社建设用地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予以统筹安排。农用柴油补贴要优先向农机合作社倾斜。

(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要强化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政策法规水平、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综合管理水平;强化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驾驶操作水平、维修保养水平、故障排除能力及安全生产意识;强化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树立现代企业意识,提高他们的成本核算能力、效益分析水平及积极参与服务合作社发展的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突出抓好典型带动。要充分发挥示范性农机合作社的典型带动作用,加快合作社发展速度,提高合作社发展质量。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管理科学、运作规范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培育,认真总结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多种新闻媒体,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通过典型带动,实现农机专业合作社全面健康快速发展。(姚秀华)

第三篇: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梁山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济宁市农机局《关于开展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要求,为弄清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今后的工作思路和方向,进一步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县农机局高度重视,研究成立调研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对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一)发展现状 据本次调查统计,我县在工商行政部门注册成立并在农机局备案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共35家,正常运营的23家,目前停止运营或未运营的12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418户,停止运营或未运营的社员125户,(以下数据不包括停止或未运营合作社)服务农户4.04万余户,从业人员447人。合作社拥有农机具共1435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72台;小麦联合收获机165台;玉米联合收获机81台,深松整地机43台,资产总额4619.6万元,基础设施用地3.99万平方米,其中办公和机库房面积1.26万平方米,机具维修车间0.25万平方米。2014,运营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共完成农机作业服务总面积35.7万亩,其中跨区作业面积14.08万亩,订单作业面积6.42万亩,流转土地面积0.516万亩,托管土地面积3.372万亩。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经济效益上也取得了较好成绩,据调查,2014,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总收入约为1910.15万元,其中田间作业收入为1569.15万元,农资经营收入165万元,农机修理服务收入166万元。

(二)主要特点 我县自2008年成立第一家农机合作社以来,截止到2014年底经工商注册并在农机部门备案的合作社35家,数量不少,但良莠不齐,有的合作社自成立就未能运行起来,如浒泊、安民山等合作社,有的合作社运行几年后,遇到无法预料情况致使无法开展,如富民、泰福合作社等,这也是事物发展规律所势。总之,农民机手对成立农机合作社也经历了一个从试探、盲目到理性的过程,从刚开始的农田收获、土地耕整比较单一的机械化作业服务,到现在农田的耕、种、收、植保及灌溉的全程机械化服务,并有向畜牧水产养殖、农产品初加工、土地流转承包等相关领域发展壮大趋势。如国惠、万仓、联丰、顺发、秀清、天力农机专业合作社。

(三)工作措施

县局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并列为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引导和帮助合作社按照省市级示范社的认定标准进行完善和建设,多次邀请和支持合作社参加各种类型的农业农机知识技术培训班和农机生产现场观摩会。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一是推动了我县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农机合作社是农业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长壮大对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带动下,农机购置高潮不断,农机合作社成为新机具购置换代更新的重要力量,提高了农机化装备水平。2014年我县的国惠农机合作社、滨湖益民农机合作社、东方红农机合作社新购100马力以上联合收获机、拖拉机达十多台,根据调查每台机械作业面积都在1000亩以上,国惠合作社社员唐守山、滨湖益民合作社社员马洪峰单机作业面积达近2000亩。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极大地推动了我县农机化发展,促使了我县的农机化作业水平的提高。

二是缩短“三夏、三秋”生产周期,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机合作社把分散的机械组织起来,合理配置、优化组合,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小麦收获时间已从以前近一个月时间减少到现在3~5天,“三秋”生产由原来的一月多时间缩短为10天左右,从百万农民抢“三夏”、战“三秋”,到现在万名农机手战“三夏”、“三秋”,劳动力占有量减少三分之二,降低了劳动强度,解放了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促进了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合作社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国惠合作社、顺发合作社等还开展为五保户免费作业、无劳动力户免费低价作业公益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是推动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的机械数量多、机具集成配套、服务功能强、能够促进土地、劳动力、资金、装备、技术、信息以及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与合理配置,将大量土地“捆绑”经营,既有利于农机规模化作业,减少作业成本,又能实现规模化经营取得可观效益。联丰农机合作社、天力农机合作社开展了土地流转和托管作业服务,受到省市县领导重视,多次莅临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械化作业现场进行观摩,受到领导称赞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三、当前农机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机合作社基础薄弱,各环节都颇显粗糙。农机合作社的主体是从事农业第一线的农民朋友,对农业生产都是一把好手,但经营合作社就显得有劲使不上,管理跟不上,运行机制、财务制度、新技术运用上滞后和脱节,因此对农民合作社的承担的项目和扶持政策目前要求的标准太高。

二是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环境重视不足。近年来,国家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太小,县级财政困难,无法拿出资金扶持基层农机专业合作社,上级扶持资金分配到地方也就很单薄了,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推动作用不明显,且大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还处于摸索起步发展阶段,其成效还不够明显,对农民的诱惑力不强。

二是作业项目单一,服务领域狭窄。我县现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多数是常规农业机械,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旋耕机、深耕犁、常规播种机等,主要从事机耕、机播和机收工作,而只有联合收割机实现了跨区作业,机械的利用率不高,作业量小,收入较低。并且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社对新型农业机械,如免耕播种机、深松机和经济作物机械信心不足,投资新领域(如畜牧业、水产业)怕担跨行业风险。导致农田机械作业市场单一化,效益相对比较低。

三是大机械与小地块矛盾突出。一家一户的小块经营和复杂的种植模式,使大型机械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作业效率,收益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土地分散、规模化程度低。农机作业的效率与节本增效的潜能难以发挥出来。四是各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平衡。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起步较早,到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但大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规模小,合作范围不广,层次不高,规范不严,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其成员大多是农民,基本素质比较低,缺乏发展活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差。

五是办公场所紧张,机械库房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地方政府在建设规划时,未能考虑农机合作社的基础建设用地,甚至对已经运营多年的合作社设施用地进行了出售或划作它用。由于国家土地政策管理严格,农机合作社基础设施用地审批太难,合作社大都缺乏机械库房建设用地和建设资金,致使许多农机合作社农业机械无法集中存放,多数农机户到处搭建简易库房或露天存放,造成机具存放混乱,从而浪费了更多资源。

四、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后发展趋势

目前,以分散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粗放型生产管理,效益不高,人力财力严重浪费,阻碍了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有效的推广应用,农机装备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这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客观上提出了调整与农业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新要求。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应运产生和发展的,合作社通过对农业劳动者之间和先进生产工具的有效组合,为农业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建立了有效的组织机制,为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扩大生产规模创造了有利条件。首先,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合作社这种形式,本身就同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相吻合。其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大趋势,随着土地流转办法方式的不断完善,农村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连片土地,大型农业机械作业是必然选择。其三,农业生产新环境发展不断变化,将使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分散式的小农经济形式将逐步被集约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取代。最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知识技术水平也会不断提高,有利于合作社发展的文化氛围将愈加浓厚。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虽然当前存在很多问题,但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以种粮大户、农机户、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全程机械化生产为手段,以土地流转或委托管理为规模化生产模式,是我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总趋势。要让合作社加快驶入规范化、高效发展轨道,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农机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而我们农机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调好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一股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合力。

五、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争取落实有利于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各项政策。政府部门应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尤其在保证农机设施用地政策方面急广大农机户之所急。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能保证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政策,让合作社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不断壮大,同时希望国家对于农机用油财政补贴款项,能按农机作业面积和作业机械数量直接发放到农机户手上,同时在跨区作业、散小作业地块(政策原因造成的地块分散)的机械转移途中油料消耗能否给以合理的补贴,使开展农机化生产服务的农民直接感受到实惠。

二是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的领导。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今后农机化发展与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和桥梁。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加快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列入当地新农村建设整体发展规划。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提高技能和素质,增加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改变农业生产者“土、脏、乱”传统社会地位。

三是加快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规模发展。促进土地流转,实行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增加对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增加财政扶持力度,每建一处农机专业合作社,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就要给以相应的资金或实物支持,用于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创造农机专业合作社良性的发展环境。推行农机的合作经营,可以减少农业机械的重复购置,减少资源和资金的浪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机械的效能。要鼓励经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试验、推广新技术、新机具,不断拓展服务领域。要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农机专业合作社重要意义和典型的宣传,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梁山县农机局

郭东爽)

二〇一五年三月十五日

第四篇: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作者:湖南省涟源市农机局 李淑惠

湖南省涟源市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实际,按照“依法规范、有序引导、分类推进、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基本原则,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对全市农机合作组织进行了调研,截止2011年底,全市依法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2家,分别是:涟源市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涟源市星天伟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226户,从业人员281人,拥有各类机具512台套,其中中型拖拉机组16台套,小型农田改造挖掘机2台,装载机1台,耕整机102台,联合收获机85台,插秧机20台,资产总值达近591.85万元。服务范围涉及全市20个乡镇573个行政村和邻近的安化县渔水、新邵张家冲、双峰太平寺、冷水江三尖等周边县市的乡镇。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手段更加完善,服务方式更加便民,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效显著,“龙头”带动作用更加突出。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一是促进了农机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推动了大型、复式、高性能机械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提高了农机化的发展质量。同时,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完善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降低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本,示范带动能力强、效果好。

二是完善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充实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中间环节,有效承载了基层技术推广、政策宣传、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生产组织和安全教育等农机管理工作,为基层农机服务工作搭建了新的平台。作为农机服务的延伸和补充,农机专业合作社有效地把广大机手组织起来,联合起来闯市场,提高了农机的规模化作业程度。三是提高了农机作业的标准化。农机规模化作业和示范区发展,提高了农机作业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同时依托专业合作社,建立和发展起了3处农机化示范区,为农机作业标准化的实施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四是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代耕代种、农田托管、土地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开展规模经营,可以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推动土地经营方式创新,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统一经营向农户的联合与合作。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有效解决农田弃耕、撂荒问题,支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五是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和培训平台,他们在技术上互帮互学,利益上互助互惠,信息上实现共享,增强了标准化生产和协作意识,提高应对市场的能力和水平。农机户以资金入股合作经营,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减少了一次性投入,降低了农民的投资风险,使农机作业有了更大的利润空间。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已经逐步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参与到农村经济发展各个领域中来,农机作业市场的扩张,技术装备更新,作业模式的创新都将成为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农机专业合社将不断为农民搭建更加广阔的增收舞台。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运行模式 按照“立足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机械”要求,该社实行股份制管理,开展集约化经营和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子,并面向全市及相邻县市,为农民提供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农机专业服务。其经营涉及机耕、机播、机收、运输作业、农机修理、信息技术咨询、小型农机具销售等。其利润分配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按股金比例(包括入社股金和拖拉机折价股金)进行分配;二是按出勤作业率和工作效益进行分配,制定统一收费标准和作业金提成,实行单人单机核算,作业收入按10%上交为集体积金,扣除平常正常开支外,其余部分年终按股份进行分红。在管理上,先后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合作社服务纲要》《合作社纲要》《合作社社员管理办法》《合作社机具维修维护细则》《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等5个制度,并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合作社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农机服务助民富,互帮互助促发展”为主题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和“结对共建”活动。一是推行价格公开制,向服务对象公开承诺耕地100元/亩,收割100-120元/亩,价格低于市场价,使广大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二是开展帮扶互助活动。党员社员主动与家庭劳动力不足的困难户结对子,通过“一对一”和“多对一”的方式为困难农户免费提供农机服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发展数量少、影响带动小。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到目前还只有2家,影响力和带动力明显不足。

二是主体结构单

一、服务领域不宽。农机合作社大都由青一色的农机大户组成,主体结构单一,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专业的管理人员、专职的信息人员以及其他后勤保障方面的人员,且以从事单一的机收服务居多,机插、机耕、机烘等各个作业环节的服务明显不足。三是管理制度有待规范、运作机制有待完善。对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的规定,农机合作社在章程制定、股金设置、工商登记、民主管理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合作社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偏低,发展内在动力不足。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扶持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存放高性能、大型农机具的厂库棚建设用地短缺,农机维修服务组织建设滞后,农机服务组织在享受工商登记、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用地安排、用电用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仍未能得到落实,或难以执行到位。

四、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农机化发展与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及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明确农机化发展的组织模式以合作社为主,将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支持主体,在财政、税收、信贷、政策性保险、用电、用油,特别是用地上给予支持,协调各部门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二是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场库棚设施建设,确保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目前,农机具场库棚建设严重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机具损失浪费现象严重,亟待各级财政的扶持与投入。

三是依法发展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做好典型示范、推广工作。在认真贯彻落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基础上,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稳定发展。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工作思路和“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的原则,逐步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使其有序健康发展。

四是加大培训力度,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初级阶段向规范的高级阶段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宗旨是“民办、民营、民受益”,农机专业合作社隶属于现代农业企业行列,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内部管理水平高低,代表着一个专业合作社的成熟规范程度。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制定内部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每年利用农闲季节定期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一次政策法规、管理知识、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管理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建议市级财政将培训经费纳入计划,做到专款专用。

第五篇:沂水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沂水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沂水县辖18个乡镇,112.4万人口,面积2434.8平方公里,在山东省县级区划面积中居第二位。改革开放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省市农机局的正确领导下,沂水农机人励精图治、求实创新,立足大农机,发展大农业,服务新农村,农机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目前拥有各类拖拉机5万余台,曾被评为全省农机安全“十百千万”示范活动先进县,2004年农机监理大队代表临沂市勇夺全省农机监理队伍正规化建设汇报表演第一名,2011年被授予“全省农业机械化先进县”荣誉称号。为全面掌握全县农机合作社的现状,沂水县农机局组织对全县农机合作社进行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近几年,沂水县农机局创新工作观念,积极引导扶持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截至2011年底,全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已达26家,入社会员达281人,合作社拥有大型拖拉机66台,配套农具193台(套),联合收割机23台,合作社资产总计1200余万元,场库棚面积3060平方米。

二、发展农机合作社的主要措施

(一)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在发展农机合作社上,农机部门积极争取专项资金。近年共争取县配套资金100余万元,省专项资金25万元,优先用于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二)在投入机制上实施多元化: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财政补贴政策;二是逐年加大对新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比例;三是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村集体部门利用资金入股、技术入股、机具入股等方式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

(三)不断优化农机合作社发展环境。农机管理部门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农机合作社在工商登记、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用地安排等方面提供优惠和便利。对凡符合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律准予工商注册登记,开辟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绿色通道。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农机合作社贷款,解决合作社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帮助合作社积极争取机具库房等用地安排,对合作社建造机具库房、购置机具维修检测设备和农机信息网络设备给予多方面支持。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

(一)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每个合作社基本都做到了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发展目标等上墙,进一步建立、完善了机具台帐、作业台帐、维修台帐、收益账目,以及公积金提留等,在经营活动中实现了“四个统一”,即统一作业、统一调配机车、统一维

修、统一结算,有的还制定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级评定办法,对合作社的服务、效能等进行等级评定,提高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服务的“品位”和效益。

(二)创办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一是村集体牵头,吸引农机大户和农民入社,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机作业服务。二是以种粮大户为主购置大型机具,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他们实现了玉米、小麦全程机械化作业,粮食得到了增产,达到了节本增效,降低成本和增收的目的。三是以农机技术骨干发起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他们懂技术能修理,会操作,并针对不适合当地实际的机具进行简单改进。他们为适应本地种植品种特点,改进适用的机具,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作业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四是以组织农业机械参加跨区作业为主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五是以农村能人为主,借助资金雄厚的基础,吸引农户入社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同时,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经营服务方式上按照市场的需求,产生了订单经营服务、协议合同服务、跨区作业服务、“一条龙”经营服务等形式,经营服务方式的创新,促进了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壮大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实力,满足了农机户和广大农民的需要。

(三)业务范围广泛,服务内容多样。从事作业服务的有22家,占85%;从事跨区作业的有11家,占42%;从事订单作业服务的有8家,占30%;

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作用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融资广泛,经营形式灵活,既扩大和延伸了单机作业经营范围和生产服务规模,又克服了一家一户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形式,也是加快农机化发展速度、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扶持下,优先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采用标准化连片作业,通过采用大机械、标准化作业,基本上实现了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使作物产量明显增加,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二)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农机合作社采用科技含量高的大机械连片作业,打破犁底层,建立“土壤水库”,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形成科学合理的土壤物理结构,抗旱排涝能力显著增强。经过农机合作社大型机械化作业后,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作物残茬、落叶和有机肥,培肥了肥力。深松的地块春季冷气散发快,促进作物早熟,提高作物品质,有效减少了来年病、虫、草害的发生。

(三)提高了农业机械利用率,降低了作业成本,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机专业合作社在购置农机具上统筹考虑,注重实效,避免了重复购置和闲置等造成的损失浪费,解

决了农户分散经营、效率低下、无序竞争等问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具相对集中,在不误农时的前提下,统一机具检修、保养,统一配件、油料供应,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作业质量,统一安排农田作业和跨区作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具的优势,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从而降低成本,减轻农民负担,达到以机养机,兴机惠农的目的。

(四)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解放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的矛盾,为外出打工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五)提高了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和作业标准。农机合作社的组建,既降低了作业成本,又改善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激发和带动了农机户的发展热潮。通过使用大马力配套农业机械,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全面提高,很多作业项目都能实现标准化,特别是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作业实现了新突破。

五、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资金不足,制约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其服务对象是农民,投资大、回报率低、经营季节性强,发展壮大靠个人投入是有限的。目前沂水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处于自由发展向规范发展的阶段,其成效还不够明显,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够强,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缺乏扶持资金和银行贷款。

(二)农机合作社的数量少、农机品种单一,生产能力有限。

(三)农机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大中型机具与日俱增,场库棚建设不能适应机具增加的需要,造成了大量农机具的露天存放。加之农机具的使用周期短,存放时间长,风吹日晒,冰霜雪冻,使很多机具锈迹斑斑,损坏严重,不但缩短了机具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维修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浪费,而且影响了机具的作业效率和使用年限,从而影响了农民投资购机的积极性,延缓了农业机械特别是大中型高性能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和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四)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粗放,运行机制不健全。农机专业合作社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经营的不多,在管理、作业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管理仍处于自由、自主的初级阶段,缺乏规范和必要的培训。同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人员文化程度较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

(五)受土地承包经营制约,大机械与小地块矛盾突出,是影响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村长期实行土地承包经营,一家一户小块经营的现状短时间内很难扭转,大

机械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难于开展连片作业,从而增加了农机作业成本,降低了农机使用率,严重制约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步伐。

(六)是农机合作社重机具使用轻保养维修,合作社普遍存在维修设备单一配件不全和维修人员缺乏等问题。

六、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几点建议

(一)领导重视,加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资金投入。首先要争取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提供政策倾斜。其次要多方投入,建立和完善投资机制,逐步建立以国家资金投入为引导,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社会融资参股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信用贷款方面要给予政策倾斜,设立专项贷款项目。

(二)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要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机具场库棚建设给予支持和投入,同时要引导农民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舍得投入,以适应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规范管理,加大培训力度。要健全制度,规范运作,促进农机合作社在章程制定、工商登记、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盈余分配等方面加以规范。制定农机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利用农闲季节定期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一次政策法规、管理知识、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管理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四)合理集约经营土地、实行土地连片种植,推进农机合作社规模发展。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农机具等要素入股进社,或者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实行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通过对土地的重组、规划和平整,扩大土地规模面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解决小地块与大农机的矛盾。

(五)建议将农机合作社建设用地纳入计划,各级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合理规划合作社用地。

下载关于菏泽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菏泽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滨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滨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近几年来,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滨州市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加,装备结构日益优化,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首的各种农机服务组织如雨后......

    聊城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聊城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聊城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聊城市农业机械管理局 聊城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基础设施完善、运行......

    鄄城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鄄城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形式,为此,我们始终把......

    铁岭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

    铁岭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 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始实施。2007年8月,铁岭市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调兵山市吉利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5年来,全市......

    桓台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

    桓台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 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机化发展过程中,积极协调、牵线搭桥、周到服务......

    淄博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

    淄博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 按照淄博市委《关于开展学习贯彻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调研活动的通知》的有关部署要求,淄博市农机局组成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专题调研......

    曹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

    曹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 一、发展现状近几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大力实施,极大地改善和提升了曹县农机化装备水平。目前全县拥有拖拉机13970台,联合收割机2745......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精选合集)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 《枣庄市台儿庄区农机专业合作社现场观摩及经验交流材料》一、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台儿庄区总面积53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