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及导致的结果

时间:2019-05-12 19:0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及导致的结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及导致的结果》。

第一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及导致的结果

编号:

54《农业经济学》

课程论文

学号:2010201191 姓名:朱小军 专业:生物技术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及导致的结果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进入人们视角,受到普遍关注。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国民经济发展必经历的过程,也是由诸多因素所导致的:如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等等。这一普遍现象也会导致城市居民增加、村落消失以及城市工业化的加速发展等等。总之,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关乎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它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加速经济发展的原因,因此颇受人们关注。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转移;原因;结果

引言:

近年来,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居民人口密度与农村人口密度呈现格局化,人口的转移势必会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因此对于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利与弊必须加以研究以确保社会稳定有节奏的发展。

现状分析:

近几年,随着农村人口迅速涌入城市,导致的直接问题就是农业劳动动力转移,农民进入城市后,意味着本身的职业由农民变成了工人,也就是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劳动力的转变,尤其近五年,随着农民工进城愈演愈烈,农业劳动力转移也正式进入白热化阶段,它将决定我国数十年内农业及工业发展的最终成果。问题一:村民外出打工,从山村走向了城镇,留下了“空心村”,有的地方还干脆说成是“空壳村”。“一个人的村庄”,不是诗人的浪漫想象,而是散文家的真切写实。(10月28日都市快报)

问题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过剩,导致大量农民涌入城市。问题三:部分地区(内蒙古东南部)连年旱灾,农民靠种地已经不能满足正常的社会生活,为谋生路,农民工背井离乡。

问题四:农业劳动力转移加速了城市建设的发展,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

问题五:农业劳动力转移会持续多长时间,当这一格局定格时,会引发怎样的变动。

一、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定义及现象描述:

1、农业劳动力转移特指工业革命后大工业在城镇集中发展所引发的农村人口持续地向城镇迁移的过程。

2、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全面的彻底的转移,不仅包括劳动者本人的转移,还包括劳动者抚养的家庭成员的转移。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复杂的、持续的过程,其内涵主要包括:职业身份转变、社会身份转变、财产转移、素质提高等过程。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工商业迅猛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拉大了城乡收入差异,为个人谋

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正是这些因素促成了农业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

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有人把农村人口外流说成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表现,主张走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靠工业扩张、城市膨胀来吸纳和消化的路子。也有人认为,农村出现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受阻,农村经济结构单一,长期重“农”轻“副”有着直接的关系。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1、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过剩,导致大量农民涌入城市。

2、部分地区(内蒙古东南部)连年旱灾,农民靠种地已经不能满足正常的社会生活,为谋生路,农民工背井离乡。

3、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社会发展必然要经历的阶段,这样的必然性使得农业劳动力转移必然发生。

三、农业劳动力转移导致的结果

1、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农村内部和外部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

2、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良策。农业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主要有两 条:一是通过城市膨胀、工业扩张,发展二、三产业,创造非农就业机会来吸纳农业剩 余劳动力;二是利用劳动密集取向技术发展农业,适当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使农业部门内就业得以深化,同时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非农就业机会,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中国国情而论,采用后者,即就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办法,不失为一良策。

3、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能否顺利转移,对该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与一个国家能否走向发达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农业劳动力持续转移阶段,但是由于制度、观念等原因,农业劳动力转移缓慢,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不彻底性,农民工在一个城市工作多年仍不能取得城市户籍,始终是城市的“边缘群体”;不完整性,农民工孤身一人在城镇做工,其抚养的家庭成员不能一同转移至城镇;反规律性,就地转移的现象背离了人口迁移的一般规律;缓慢性,突出表现在人口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社会待遇的不公正性,农民工人与城市工人同工不能同酬,同工不能同时,同工不能同权;城市管理的困难性,农业劳动力转移群体的最大特点是流动性,这种流动性给城市管理带来很大困难。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必然出现新高潮。农业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纽带,是中国走向现代化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杜学振.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出版

社,2011.08.[2] 陈吉元.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经济管理出版

社,2010.05.[3]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中国财政经济出

版社 ,2010.09.[4] 李瑞芬.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与对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06.[5] 高芸.中国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7.

第二篇: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

提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应该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其依据主要是农村现有生产资源难以承受农村劳动力人口规模之重,因而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必须脱离土地。而农业劳动力剩余有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之分,不同的剩余劳动力应该采取不同的转移方式。

所谓农业劳动力的绝对剩余,是指在确定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下,与有限的农村生产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水资源、林木资源等农业基本生产资料)相匹配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超过合理劳动力需求规模①即导致劳动力绝对剩余。从总量上看,我国客观上存在着农业劳动力的绝对剩余,大量农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劳动力闲置的现象。绝对剩余的劳动力长期滞留农村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剩余劳动力继续参与农业生产,降低了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和农业劳动力的平均贡献率,导致农业生产的非效率性。而在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生产组织方式中,市场竞争和劳动力淘汰机制被亲缘关系所替代,因而这种农业生产的非效率性通常被“合理地”掩盖,不仅客观上制约了劳动力价值的完全实现和转化,更是滞缓甚至破坏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二是剩余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尽管维持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性,但由于失业劳动力缺乏贡献,结果也只是更多的成员分享等同的劳动成果,整体农村劳动力的福利水平因此降低。这两种情况因为生产要素配置的不合理而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最终不利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化解。因而,将这部分绝对剩余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去,在非农工业、商业等劳动力吸纳能力较强的领域重新择业,不仅符合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规律,而且也有助于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农业劳动力的相对剩余是由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自身缺陷使其对劳动力的吸纳潜力未能充分释放,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农业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决定了农业生产资源与农业劳动力之间的数量配置关系。换而言之,在农业生产资源既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能够调节农业劳动力的适度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对适度农业劳动力规模的调节机理主要通过三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农业产业链的伸缩来实现对农业劳动力需求总量的调节。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可创造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机会,从而减少农业劳动力的相对剩余数量;二是农业产业内部不同的生产经营环节对劳动力吸纳能力或对劳动力要素需求的密集程度有所差异,通过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可以实现对农业劳动力需求总量的改变。增强农业产业内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比重无疑会提高整个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总量,也能缓解农业劳动力相对剩余的压力;三是农业产业的技术进步或资本有机构成实现对农业劳动力需求总量的调节。这一点与前两者的调节方向恰恰相反。某一特定农业生产环节技术进步或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将导致对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进而增加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也是农业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

农业相对剩余劳动力和绝对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机理不同,因而针对两者的解决思路和战略选择也应有所差异。农业相对剩余劳动力是来自于农业产业内部生产经营方式的缺陷,由此导致的剩余劳动力应该通过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进行内部消化。而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则是在合理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经将其劳动力吸纳能力发挥到最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存量仍然超过了需求总量,由此导致的这部分劳动力剩余只能选择向非农产业转移。理论上,两种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存在一定先后次序的,即农业相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先于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或者说,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首先是农业产业内部消化,再是农业产业外部转移。但从当前实践来看,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换进程的缓慢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基数的庞大,这两种转移渠道基本是在同时进行。

三、农业产业链延伸:相对剩余劳动力的内部消化

我国大部分农村目前依然维持着传统的“独立投资(家庭投入物资和人力)→独立生产(家庭耕种)→独立经营(初级农产品直接销售)”的生产经营方式这种方式尽管灵活,但其缺陷在于缺乏经济规模,成本效益低,风险抵抗力弱,缺乏产品加工组织能力,许多农民只是依靠销售价值含量较低的初级产品获取微薄收益,在农产品的分散销售中还时常因相互竞价而亏损,这也是我国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之一。更为重要的,这种初级的生产经营方式产业链条较短,尤其是缺乏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和经销环节。或者说,在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下,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经营环节让渡于社会其他部门,直接导致了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剩。

针对上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对劳动力需求的调节机制,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战略转变的主体思路应为:延伸农业生产经营产业链,由横向的、独立式、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向纵向的、组织式、集约型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即按照现代农业大生产的要求,对当地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和经营,形成“联合投资(合作制企业)→专业化生产(规模耕种)→产品加工(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销售(劳动力密集型)→配套服务(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链为主,“市场调查→资源和产品开发→项目投资→市场推广”、“农科技术研究→农业人员教育培训→劳动力资源组织与管理”等产业链为辅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产业链组合。这种以专业分工为基础,将农业劳动力资源重新进行规模化组合的方法,可以多环节、多层次地将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或经营领域纳入其中,把剩余劳动力大量消化在农业产业内部。更为可取的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减少是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进行的这正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除了产业链条的延伸,农业产业内部的生产结构调整也是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的重要举措。生产结构的调整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为前提的。例如,依据市场需求,加大对劳动力密集程度较高的经济作物的产业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这只有在生产经营方式创新的基础上才得以顺利进行。

当前我国农村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基础条件开始形成,但有待加强。在保持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的前提下,必须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改革,尤其是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发育,构建与市场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为农业产业内部的劳动力分工和规模经营奠定法律基础和体制保障。当前现代农科技术和农业机械在一些农村的适用性还不够,影响了农业生产经营产业链延伸和调整的进程。目前已经涌现出不少联结市场与农户之间的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在产品加工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但在市场运作意识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有待提高,以将其逐步纳入农业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的主渠道。

四、城乡过渡体系构建:绝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重点

托达罗(M.P.Todalo)从发展中国家城乡普遍存在失业的前提出发,提出了他的城乡人口流动模型,特别强调农业部门和农村发展对于解决农村失业问题的重要性,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然而,我国过去的实践表明,通过户籍制度和行政手段来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农村就业压力也没有因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获得缓解。原因在于我国农业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存在着大量超出农村经济承载力的绝对剩余劳动力,这部分绝对剩余劳动力无法仅仅通过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完全进行内部消化,而在当时的管制壁垒下又不能实现向农业外部的转移释放,导致了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过度积压。绝对剩余劳动力向外部即非农产业转移已不可避免。

基于以上原因,有些研究者就提出应该把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作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重点。其实,这一思想早在“托达罗模型”之前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1954)就已提出。③然而,“刘易斯模型”建立在诸如城市不存在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吸纳完毕前城市部门实际工资保持不变、农村零值边际生产力的剩余劳动以及城市工业的就业创造率与其资本积累率成正比等种种严格的假定之上,这显然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不符。最为明显的是,目前城市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已经涌现出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当前城市经济体系所能创造的有限就业需求空间与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规模之间所形成的矛盾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缓解。另外,大部分能够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所从事的领域也仍然集中在建筑施工、手工装配、餐饮服务等行业。这部分群体具有职业流动性大、季节性强、居所不固定、缺乏历史工作记录等特性,在现阶段要大批量地赋予他们城市居民身份和待遇(城市医疗、社保、教育等),操作难度显然相当之大。

现阶段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转移之所以处于尴尬境地,其直接原因便是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没有形成具有强大劳动力吸纳能力的过渡带。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众多且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的国家,城乡过渡体系的欠发达使得城乡一体化的内部矛盾长期得不到缓解,城乡过渡体系的就业机会创造功能薄弱,农业劳动力又不可能大规模地跨越“过渡带”迁往城市,必然导致绝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瓶颈。因而,在农业劳动力绝对过剩和城市就业空间又极其有限的双重压力下,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构建并壮大城乡过渡体系,在承接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增强城乡过渡体系的就业创造和劳动力吸纳能力。

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所提及的“城乡过渡体系”不仅是地理意义上城市与农村的中间区域,它是一项通过衔接城乡断层,缩小城乡之间在生产力、经济形态、要素配置、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差距,从而创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和条件的系统工程。其重点应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在劳动力转移目标区域方面,允许部分农业人口向大中城市适度分流的同时,让乡镇、中心镇、县城以及部分小城市等中型行政区域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阵地。较之大中城市,这些区域对于转移的农业劳动力具有收入落差小、生活成本低、生活适应性强以及城区扩容空间大的优势。同时,由于迁入这些区域的农业劳动力一般具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住所,在此基础上再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并将这部分群体真正纳入城镇居民管理体系,给予平等的城镇市民待遇,这显然比在大中城市解决同样的问题更具操作性。

第二,在主体经济形态方面,利用自然农业和城市大工业之间在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之间的差异,促进农村和城市在生产资源和产品之间的互动,因地制宜地发展城镇经济和县域经济,培育符合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使之成为衔接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中间平台。其中城镇加工业和城镇商业将成为“过渡带”经济形态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农村生产加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相当部分农产品加工及其它自然资源或能源型工业需要在城镇区域完成。随着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重要性的日益强化,更多的城市工业制造品将以城镇为商贸中心向农村市场疏散。这些城镇经济实体大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必然释放出巨大的就业空间,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载体。

第三,在生产要素流动方面,我国一些大中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已相当充裕甚至出现资源闲置的现象,相反,大多农村地区由于高端要素自我供给能力较弱而又缺乏流通渠道,致使生产要素投入相当匮乏,城镇区域应该发挥城乡要素流动的中间桥梁作用,成为激活城乡要素链条的核心环节。我国农村地区存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由于缺

乏要素投入,许多具有良好前景的开发项目无法实现。加之我国农村资源分散、规模不均的特性,发达城市的优势要素很难直接进入农村地区。而以中心城镇作为这些要素流转和投资中心,一方面解决了这一现实矛盾,另一方面也发挥了“过渡带”衔接城乡的先天优势,例如城镇对农村资源储存及其开发条件更为了解,中心城镇管辖若干行政村的组织体系使得“要素分散(各发达城市)——要素集中(中心城镇)——要素分散(各村)”的要素流动链条更具可操作性。

第四,在社会发展方面,我国城市与农村在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具体方面存在巨大落差,农业剩余劳动力向“过渡带”转移是提升我国整体社会发展水平的战略选择。限于我国农村地区社会发展事业的滞后,大部分农民未能享受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成果,大批涌入有限的发达城市社会也不现实。而以城镇等为主体的城乡过渡带在社会发展事业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不仅能够为转移劳动力提供更切实际的社会服务条件,而且在供给规模上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和发展空间,在逐步填平城乡社会发展沟壑的同时,也提升了我国整体社会发展水平。

五、农业产业链延伸与城乡过渡体系构建的结合从上述分析可知,相对剩余劳动力必须依靠农业产业链的延伸进行内部消化,绝对剩余劳动力向外部转移的战略重点在于构建发达的城乡过渡体系。然而,这两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并不是彼此孤立、严格区分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体,构成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完整战略体系。

农业产业链延伸在地理空间上应向城乡过渡带渗透,或者说,城乡过渡带应是承接农业产业链延伸的战略要地。提出延伸农业产业链,并不是机械地要求把所有的农业产业链条都集中在农村地区,而是应配合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向城乡过渡带转移,可以将某些更适宜在城乡过渡带(主要是中小城镇)发展的农业产业环节向城乡过渡带转移。一般而言,农村具有水土资源丰富且成本便宜的比较优势,适合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的种植生产,而中小城镇则具有市场信息较为发达、商品交易环境较为理想的比较优势,适合进行规模化的产品加工和销售。因而,把农业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向城乡过渡带转移,并使这部分产业环节所创造的就业供给与移居中小城镇的劳动力相结合,不但可以分别利用农村和城乡过渡带的优势资源,以提高农业产业链整体营运效益,而且通过产业链向中小城镇的渗透,减少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乡过渡带转移时给城镇带来的人口就业压力,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移居城镇后难以获得合适工作岗位的难题。由此,可以发现,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农民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将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更多的让度于社会其他群体。而在经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链向城乡过渡带延伸两个调整过程后,从农村移居到城镇的劳动力则可以在粮食加工和产品销售环节重新获得更多的机会。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与农村人口结构的调整在互动中促进。

城乡过渡体系的构建需要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为依托,两者的结合将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战略转移创造更好的条件。构建发达的城乡过渡体系,增强城乡过渡带的就业创造功能,最后都需要以一定规模的经济和社会实体为支撑。农业产业链向中小城镇的延伸是以成立各种农产品加工厂、销售公司、进出口公司以及为此提供各种经济和社会服务配套的机构为基础的,这些都将构成城乡过渡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我国当前城乡差距还在扩大的情形下,以中小城镇为主体的城乡过渡体系的发展在减少城乡落差、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农产品生产和经营实体在这些中小城镇内不断规模化和专业化,加速了城乡过渡体系的成熟。另外,城乡过渡体系的构建也是以人口的集中为条件的,在城市——中小城镇——农村这三级人口分布链中,中小城镇的人口扩容潜力最大,我国特有的国情决定了大中城市的人口在未来较长时期内还不可能向中小城镇回流,因而,农业产业链向城镇的延伸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小城镇的转移成为中小城镇人口聚集的必然之路,这也是提升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方向。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历程

1.1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一阶段是1949-1957年,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自发进行的,没有受到政府经济力量的控制,在这一时期,农村居民享有较充分的自由迁居城市的权利,农村居民子农村内部也有充分选择就业的权利。

第二阶段是1958-1963年,政府开始干预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巨大的波动。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展开,经济建设规模虚假的急剧膨胀,从而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然而经过1961年开始为期三年的经济调整,大批劳动力不得不重新回到农村务农,到196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升到82.5%。

第三阶段是1963-1978年,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基本上被置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下。国家通过人民公社这一组织制度,把农村劳动力固定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村就业基本上就剩下从事这一条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处于萎缩状态。

1.2改革后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在改革以后开始出现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一部分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得以在农业外谋求就业。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以不可逆转之势大规模转移。

1978年之后,农村的率先改革首先将大批隐性农业剩余劳动力变为显性,从而增大了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在此基础上,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带动了较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978-1999年,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由1.18亿迅速升至3.51亿,21年中增加了

2.32亿,是改革开放前26年增加总数的2.7倍,年均增长率为5.3%。1999年,中国农业与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50.3%和49.7%。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2.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大,增速快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地需求,劳动力明显过剩。

2.2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低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2001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一下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23.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62.9%,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是10.2%,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占0.7%,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也只占12.7%。这样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低级的劳动,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样的劳动力将逐步被淘汰。

2.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波动性较大

从1979年起,我国劳动力转移开始打破长期停滞的局面,1983年以后,国家取消了限制农民向非农业产业的转移的一些制度障碍,制定了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政策措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明显加快,进入了快速转移的阶段。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

4.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1)资源配置制度。比如,粮食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劳动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就业制度等,这一系列的制度导致城乡居民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不同的社会身份不仅使农民无法在社会福利和生活上享有与城市居民同样的权利,而且使他们无法在城市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无法同城市居民一样平等就业。

(2)土地流转制度的制约。现阶段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家庭承包责任制,法规规定了土地经营承包30年不变。我国耕地资源的相对稀缺和建设用地的巨大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建设用地供应缺口巨大,加之缺乏对转让或放弃土地承包使用权者进行合理经济补偿的规定,致使离开土地的剩余劳动力选择“兼营”的经营方式。影响失地农民的生存和身份的转换,必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3)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缺乏技能。大多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都没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

(4)社会服务机制不健全,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掌握劳动力资源,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培训,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孺要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但目前宁夏各级政府的这种职能机制尚未健全和完普,此项工作在许多方面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由于缺少政府的信息服务和支持,农民对转移就业的形势、成本、收益、风险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5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1)改革教育制度。改变我国长期以来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的现状,调整农村教育目标,实现农村教育目标的多元化,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储备人力资源。

(2)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应该是人口流动决定户口迁移,而不是户口迁移决穴人口流动,要逐步实行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监人口的新型户籍登记制度。

(3)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根据文中数据显示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一般大多是30岁左右,由于他们常年在外打工,就忽视了小孩的教育问题,导致农村小孩过早错学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也是一个恶性循环,只有抓好农村的教育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将农民纳人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建立进城农民工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城就业困难的农民工的扶助制度,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优。

(5)职业培训。大多农民没有一技之长,因此,在城市很难生存,我们必须建立一些专门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构,让农民们能都有一技之长,能在城市有一席之地。

6结

由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而且还在不断产生;全国总人口还在不断增长,农村人口比重高、增长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还在不断产生,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因此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十分艰巨。推动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在于尽快创造转移的就业条件和制度条件。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也是增加农村收入的重要途径。

第三篇:劳动力转移

鹿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研报告

摘要: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中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从事其他生产或服务活动的劳动力,由于这部分群体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所以就称为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暂时离开农村,到县城或者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的现象,就是劳动力转移。近年来,鹿城镇通过积极实施“打工经济”战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向非农行业、城市、发达地区转移,打工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亮点。从小范围上看,鹿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可以改善农民生活现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从总体经济发展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一种资源再配置过程,它对整个楚雄州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楚雄州经济的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鹿城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一、鹿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近年来,随着鹿城镇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务工意识有所转变,鹿城镇每年都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大致呈现出以下特点:

1、就业方向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由于农村劳动力存在自身技术和知识的缺陷,主要工作行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要求低,对学历要求低,但是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据调查,近年来鹿城镇进城务工人员所从事行业主要是:建筑施工业、电子电器业、制衣制鞋业、住宿餐饮业,这四个行业就占了鹿城镇全部农民工所在行业的一半以上。除了这些行业,还有些行业也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务服务业、机械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居民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

2、受过初中教育的中青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外出务工的主体

据调查,近年鹿城镇外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都具有初中以上学历,且大部分都是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下的中青年。2011年鹿城镇外出务工人员共75人,中其包括初中学历46人,大中专学历8人,高中学历3人。75名外出务工人员中四十岁到四十五岁的中年人占37%,二十岁到三十岁的人占36%,二十岁以下的青年人占27%。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龄农村剩余劳动力负担沉重,既要赡养父辈,又要抚养孩子,面对家庭巨额消费开支,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寻找赚钱的路子。

第二,新时代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接受了一些新思想,初高中毕业后,他们一般不愿意留在本地,都有到外面闯荡一番的念头。

第三,许多年轻人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都寄较高期望,农村恶劣的工作环境和较低的工资水平基本上不能满足青年人的需求。

3、08年后劳务输出数量在逐年增长

据调查,2007年鹿城镇劳务输出总数为56人,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不景气,很多村民心有余虑,不愿外出务工,所以劳务输出人员仅有28人,与上年相比人数缩减了一倍。2009年劳务输出人数为58人,2010年为65人,2011年为75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鹿城镇劳务输出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4、外出务工人员中女性比重止升反降

随着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增加,有较强适应能力的男性农村劳动力新加入外出务工的潮流中,女性占外出务工人数的比重止升反降。2009年鹿城镇女性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占总人数的51,2010年的女性比重是60%,2010年上升0.9个百分点,2011年比重是40%,比2009年下降1.1个百分点,比2010年下降2个百分点。

5、内陆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流入地

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和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工资收入相对较高,福利待遇较好,生活水平较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这些城市。据今年

资料统计,鹿城镇劳务输出地主要是浙江、广州、上海、深圳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改善劳动力利用状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乃至对扶贫整村推进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论是对流出地农村还是对流入地城市,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从整个楚雄州劳务输出情况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不完善

从全州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人数看,全州2005年组织劳务输出33983人,仅占全州外出务工人数的17.82%,说明大部分外出务工者还是属于非组织外出务工。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信息获取来源主要还是“血缘、人缘、地缘”关系,通过家庭成员带领、亲朋好友介绍、本地外出人员带领示范、以及自己外出闯世界等方式各显其能。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服务体系,导致农民工就业信息不畅,有组织外出的比例较低。

2、外出务工环境趋紧

农村劳动力拥有城市工作岗位的空间有限,加之综合素质不高,择业竞争压力大,从业状况不佳,获取收入少,外出务工环境趋紧。2005年全州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寄回或带回的现金26817万元,人均1407元,比2003年减少122元,比2004年增加14元。

3、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影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

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城镇化建设进程慢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2005年楚雄州城镇化率26.0%,比上年提高1.2百分点;全州农村劳动力资源除了本地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的人数

比上年增加0.52个百分点外,还有向辖区外转移的劳动力人数占农业人口的8.62%。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快于城镇化发展速度;二是小城镇发展滞后。目前我州城镇化水平仍较低,还没有完全从传统经济和农业社会中摆脱出来,二、三产业和城镇接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弱小,农村城镇化发展尤显滞后,造成农村第三产业不能随农村工业化的推进而发展,使农村非农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从而延缓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4、加重了城市就业和管理的负担,给人口管理增加了难度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本来就不够宽敞的城市显得更加拥堵,城市人口就业压力加大,交通负担加重,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的管理成本大大加大。农村人口长期在外,村干部对计划生育管理鞭长莫及,流动人口超生现象严重,且“超生儿”随父母四处游荡,不打疫苗,不接受教育,致使农村儿童的健康状况、文化素质等情况令人担忧。

以上反应的是整个楚雄州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其也包含了鹿城镇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

三、搞好扶贫劳务输出的对策

根据目前鹿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转移中存在的问题,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逐步建立城乡平等的社会制度

加快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权、居住权、教育权、社会参与权、社会保障权、医疗服务权和公共设施权与福利服务权,农民无后顾之忧地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积极探索农民工在就业准入制度、劳动福利、工资报酬、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建立和完善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的途径和渠道。

2、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与信息服务机制

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特别是要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要注意发挥

镇政府及各种中介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为鹿城镇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务和及时的信息支持,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和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农村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作出正确的判断,以减少因盲目流动而受到的损失。

3、要加强与发达地区用人单位的协调联系,为贫困农民外出务工创造条件

一是要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网络。对于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应健全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做到县有服务中心,乡镇有站、村有点,形成上下衔接、内外沟通、灵敏高效的中介服务网络。以县、乡为单位,在劳务输入地建立岗位信息窗口,形成稳定的信息沟通渠道。二是要充分发挥定点帮扶单位联系面广、信息灵的作用,构筑起双方对接的平台。应把接纳转移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作为定点扶贫的一项机制,作为评价定点扶贫单位帮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促进劳动力的加速转移。

4、搞好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工作

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就业机会,最终提高农民收入。要依托培训机构,对劳务输出人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在培训中要注重培训的组织管理要有系统性、培训的对象要有针对性、培训的内容要有实效性和特色性、培训的方式要有灵活性、培训的费用要有合理性、培训服务要有延续性。通过技能培训,要积极推进鹿城镇贫困农村劳动力朝省内外条件较好的企业就业,同时可结合农民生产特点,开展种植业、养殖业、特色手工业等实用技术培训,多管齐下,促进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

四、小结

农村剩余劳动劳务输出收入是贫困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民能否增收。政府要积极关注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性,把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努力搞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针对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同时要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促进鹿城镇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业,实现农民增收,帮助农村致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篇: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过剩:

1鼓励和鼓舞农村人口外出,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避免劳动闲置和浪费的状况。

2.发展就地城市化,一方面,就地城市化可以发展当地的经济,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有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另一方面,农村的闲置劳动力又可以得到从分利用,增加家庭的收入。3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组织组织技能培训,重点进行技能点的培训,使农民获得多技能,以便于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就业的机会.4.鼓励农产品制造加工业在当地落地,农产品的升值使得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有利于第三产业在农村兴起和发展。更加有利于当地的经济的发展和就业。

5.建议在市场上难以生存的产业投入到农业当中,如房地产目前低迷,很难再发展起来,建议这一产业转向农业,一方面,往往他们拥有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他们懂的管理等 劳动力不足:

1.鼓励农二代,农三代回家从新尽行农业的生产,但是存在问题,农二代对农村的感情不是很深,不懂种地,不懂生产使得他们回到家乡很难从事农业生产,政府在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返乡者进行基本的培训。

2.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社,有利于技术的共享,有利于降低风险,有利于节约人力,有利于农村的社会保障上完善。

3.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社会制度,有利于吸引农二代返乡。从而逐渐避免农村土地荒废,无人种地的状况。

第五篇:2014年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汇报

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2014年,为实现兵团党委提出的“两个力争,两个率先”我团认真贯彻师市《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以鼓励就业,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重点,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富余劳动力转岗培训及就业力度,有利的促进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五十团总人口18436人,少数民族11257人,其中夏河集体所有制六个连队的农民共7100人(维吾尔族),全团从业人员5961人。以农业为主,没有大的工业企业,就业渠道有限。这几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机械化程度提高和土地亩成本的加大,原定的承包定额25亩已不挣钱,需扩大个人种植面积,一线劳动力出现富余,需要逐年转移到二三产业。还有一部分闲散(富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夏河集体所有制连队,在400人左右,大多数属于贫困低保家庭,种不起地,靠零星打工,劳动积极性差,靠父母低保金维持生活。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针对我团闲散和一线劳动力的现状,这几年也采取了很多措施转移就业,但效果不大。尤其是今年团党委更加高度重视,采取和制定了一系列办法来促进此项工作。具体情况

1如下:

1、成立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一名副团长具体抓

此项工作,下设办公室,在社政科,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出台了五十团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特别是

在方案中制定了切合实际、符合我团具体情况的12条举措。

2、加大宣传力度,以连队为单位做好任务分解工作,加强输出前的教育培训,加强就业观念及素质教育,提高思

想认识。在2014年一月在全团每个单位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思想教育及素质培训。

3、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1)经团组织到图市工业企业就业的夫妻二人,团里

负责在图市租房,租房费用由团贴补。

(2)转移就业期间享受低保待遇。父母年老多病,生

活困难的纳入低保,并在土地承包上单位给予优先照顾。

(3)闲散劳动力(尤其是民族同志)不管是自主创业,打工,还是团安排的其他方式就业,(需报社政科备案查实)

民政部门在临时救济和低保待遇上都给与倾斜。

(4)家里有闲散劳动力的不愿意就业的,停发其家庭

低保待遇,团各项优惠政策也不予考虑。

三、取得的成效

(1)4月,团和莎车人社局协调,选派了30名维族同

志到莎车县阿里屯塔格专修美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期3个

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民族装修培训,已结业。正在准备扶

持他们就业(思路是:租门面房,购买装修设备,几个人一

组,存在资金短缺等问题)。培训费、生活费、车费等全部

由团贴补,已花费8万余元。

(2)3月,团组织20名维族妇女到51团地毯厂进行学习,时间3个月。现已学完,团在夏河建地毯厂(在建),建好后带动50人就业。

(3)1月,培训了50名家畜饲养工,结合团养殖基地,畜牧小额贷款政策,带动了50人就业。

(4)4月在8连建好了35座蔬菜大棚,从塔农大、巴

楚园艺站聘请教授讲课,经过培训,现已带动82人就业。

(5)4月我团建筑工程开工后,团召开了动员大会,(团

长做了重要讲话)要求每个项目经理必须使用我团少数民族

劳动力,每个连队必须按照要求组织劳动力。社政科、统战

科负责组织劳力,考勤、协调。工交建商科负责安排活,工

会负责垫付工资。现已干活3个多月,180人次,团垫付工

资30多万。

(6)每个单位组织20-30人打工队,一共377人,由

各单位安排主要从事季节性务农和其他打工。

(7)组织了18人在图市前海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工

作。组织了25户50人到图市市政清扫马路、林带,由团给

予补助(含房屋)7月1日已上班。

(8)团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在团部及夏河新建门面

房80个,带动127人自主创业。

(9)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如治安联防队、社区、绿化

办、车站等安置了50人就业。

截止到现在,我团积极开发就业岗位,通过培训,实现

转移性就业800余人。

四、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团在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

一定的效果,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少:

(一)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造成就业上的低层次化。主

要表现在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低,只能干一些基础性性劳

动。

(二)懒、等、靠、要的思想还依然存在(吃父母、靠低

保,劳动积极性差)。

(三)少数民族同志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较大。这也是

用工单位很大的一个难题。

(四)就业渠道单一,没有启动资金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

因素。

(五)民族风俗习惯,使夏河大部分年轻人都不愿意离开

父母兄弟姐妹到图市就业,而我团就业比较单一。

五十团社政科

2014年7月13日

下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及导致的结果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及导致的结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劳动力转移

    当前农村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究西安财经大学/倪俊梅 摘要: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幅度转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不可取缔的作用,一方劳动力的迁移,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调......

    劳动力转移对策

    落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区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要突出“三农”工作重点,用50%的时间,保证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抓好“三农”工作,确保年内打牢“三农”工作......

    劳动力转移第六章

    第一课 农民工返乡原因 农民工提前返乡主要是由近期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及对外贸易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企业违法用工成本提高等原因造成的......

    农村劳动力转移探讨

    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化运行机制初探 :【摘 要】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且数量大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和的不衔接,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不能适应......

    劳动力转移5篇

    全面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是制约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影响农民增加收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性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缓慢,就业领域和空间狭......

    农村劳动力转移

    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2013学年第二学期《农业政策学》课程论文姓名:刘听强学号:12100527学院:工学院 专业: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手机:***农村劳动力转移关键词:农村劳动......

    劳动力转移1

    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过剩: 1鼓励和鼓舞农村人口外出,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避免劳动闲置和浪费的状况。 2.发展就地城市化,一方面,就地城市化可以发展当地的经济,完善当地的基......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文档

    株洲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汇报 一、农村就业情况: 我县共有农村人口394274人,其中劳动力资源257215人,今年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36人,累计实现劳动力转移101270人,按年龄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