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两种转移模式思考

时间:2019-05-15 01:5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两种转移模式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两种转移模式思考》。

第一篇: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两种转移模式思考

内容摘要:关于如何改变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落后状况,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两种不同的要素配置模型。威廉·阿瑟·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过剩,近乎无限供给,因而,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唯一途径就是把过剩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西奥多·舒尔茨则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不是劳动力过剩,而是人口质量低与劳动力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足;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人口质量和向农村输入劳动力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与这两种模型相关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呈现两种不同的模式,即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这就存在着如何评价上述两种模型与两种模式的问题。

关键词:要素配置模型,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研究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农民的福利状况不仅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资源或要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这些资源或要素的配置状况。要确保农民的福利能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进,只有一个途径,就是优化资源或要素的配置。但是,如何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呢?阿瑟·刘易斯认为,应当把重点放在输出过剩劳动力;西奥多·舒尔茨则认为,应当把重点放在提高人口质量以及输入劳动力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客观地说,这两种模型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与此相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形成的两种模式: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也是相辅相成的。

一、刘易斯与舒尔茨要素配置模型的比较 威廉·阿瑟·刘易斯对发展经济学的卓越贡献是举世公认的。他的著作《经济增长理论》是战后最早探索第三世界国家发展问题的教科书之一。在这部著作出版的前一年,即1954年,刘易斯发表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这篇论文,首次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其独特的思想观点一直被大量文献所引用。时至今日,发展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仍然可以说是以刘易斯这篇论文所形成的思想观点为基础的。根据刘易斯所创立的要素配置模型,由于在农业部门中存在着过剩的或者说是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如果能够创造条件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将会有效抵制城市工业部门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促进工业资本的积累;而工业资本的积累又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吸引和有效利用从农业部门转移过来的无限供给的劳动力。与此相对应的,在农业部门中,由于过剩劳动力的减少而产量没有减少,甚至还有可能增加,农业劳动的绝对生产率和边际生产率就会上升,农业劳动的效益和报酬就会提高,农业劳动与非农业劳动的比较效益就会趋于平衡,劳动力在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就会逐渐减缓下来。在刘易斯看来,这是一种只有正效应而没有负效应的劳动力转移模式,是一种良性循环机制。与农业生产与再生产的特点相联系,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往往表现为潜在性的剩余或隐蔽性失业。之所以称之为潜在性的或隐蔽性的失业,是因为实际上很难分清楚哪些劳动力是剩余的或失业的。虽然有些农业劳动力投入的边际产出为零甚至为负数,但因为所有农业劳动力平均产出为正数,平均净产出也可能是正数。然而,这并不排除存在着下述情况的可能性:即当一定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农业部门中转移出去,不仅不会引起总产量的减少,还有可能引起总产量增加。况且,由于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农业劳动成本的降低,还有可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的收入。我国改革开放28年来的农村变化现实,正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应当说是刘易斯模型在中国农村改革实践中的运用。

但是,刘易斯的模型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这不仅表现在这种模型一提出,就遭到包括戴尔·乔根森在内一些学者的抨击,而且也不完全符合中国农村改革的实际情况。客观地评价,刘易斯在其所创立的模型中所得出的一个结论,即伴随着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转移,必然会导致城乡劳动比较效益趋于均衡,并没有被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所确认。实践向理论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即对农民流动或农业劳动力流动的积极作用,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评价。农民流动只是要素流动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农民流动不能仅仅考虑农民流动这一因素,还要考虑伴随着农民流动,其他要素(如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的配置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而且劳动力以外的其他要素的配置状况,又会反作用于劳动力的流动,从而形成一种系统反馈或循环机制。

如果说刘易斯的主要贡献是创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以及在这个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发展经济的问题,那么,舒尔茨的主要贡献则是创建穷人的经济学。舒尔茨以他毕生的研究得出如下原创性的结论: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因而如果我们懂得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许多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世界上大多数穷人都是依靠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农业经济学,也就懂得穷人的经济学。舒尔茨对农业经济学的突出贡献,特别是他对发展中国家农业政策的精辟分析,使他和刘易斯一起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然而,刘易斯创立的经济模型与舒尔茨创立的经济模型所得出的结论似乎是相反的。如果说刘易斯强调农业部门劳动力过剩是农民福利低下的根本原因,那么,舒尔茨则断言,农民福利低下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劳动力过剩,而是人口质量低和劳动力以外的其他要素(资本、技术、信息等)的供给不足。1980年,笔者曾经有机会在上海聆听舒尔茨对这个问题的讲解。舒尔茨说,把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归咎于劳动力过剩,是用静态的观点看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人们就会自觉地用提高人口质量来代替人口的数量,使人口增长率降下来。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质量的提高、智力的发展,人们就会有可能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劳动力供给就会出现拐点,即由供大于求转向供不应求。这种态势必然会在未来的中国出现。舒尔茨由此断言:农民完全有可能在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下,实现尽可能高的产出。但是,其前提条件是,要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流入农业部门的宏观条件。如果现实的经济运行不是这样,这不能归咎于农业劳动力过剩,而是由于政府的不合理干预,妨碍诸生产要素流向农业部门,妨碍了农民的经营自由及其经济理性的实现。舒尔茨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人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现代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的重要源泉。因为农村土地面积总是有限的,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逐步下降的,而人力资本所起的作用则是越来越重要的。舒尔茨认为,土地本身并不是导致贫困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而人才是关键性因素;改善人口质量的投资,能够显著提高穷人的经济水平及改善穷人的福利。舒尔茨还创立了这样一个基本的命题:人均高收入与人均低收入各国的经济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农田的经济重要性下降,而人力资本——技能及知识的重要性上升。刘易斯把农村之所以相对贫困归咎于劳动力过剩;舒尔茨则把农村之所以相对贫困归咎于与人口质量低相联系的社会分工不发达以及劳动力以外的其他要素(资本、技术、信息等)的投入不足。换一种说法,刘易斯把农村之所以贫困归咎于劳动力数量过多;舒尔茨则把农村之所以贫困归咎于劳动质量太低。对于这两种不同的模型,人们很难作出厚此薄彼的简单结论,因为他们两人的研究成果同时(1979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发布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第二篇: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

提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应该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其依据主要是农村现有生产资源难以承受农村劳动力人口规模之重,因而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必须脱离土地。而农业劳动力剩余有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之分,不同的剩余劳动力应该采取不同的转移方式。

所谓农业劳动力的绝对剩余,是指在确定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下,与有限的农村生产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水资源、林木资源等农业基本生产资料)相匹配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超过合理劳动力需求规模①即导致劳动力绝对剩余。从总量上看,我国客观上存在着农业劳动力的绝对剩余,大量农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劳动力闲置的现象。绝对剩余的劳动力长期滞留农村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剩余劳动力继续参与农业生产,降低了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和农业劳动力的平均贡献率,导致农业生产的非效率性。而在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生产组织方式中,市场竞争和劳动力淘汰机制被亲缘关系所替代,因而这种农业生产的非效率性通常被“合理地”掩盖,不仅客观上制约了劳动力价值的完全实现和转化,更是滞缓甚至破坏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二是剩余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尽管维持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性,但由于失业劳动力缺乏贡献,结果也只是更多的成员分享等同的劳动成果,整体农村劳动力的福利水平因此降低。这两种情况因为生产要素配置的不合理而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最终不利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化解。因而,将这部分绝对剩余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去,在非农工业、商业等劳动力吸纳能力较强的领域重新择业,不仅符合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规律,而且也有助于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农业劳动力的相对剩余是由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自身缺陷使其对劳动力的吸纳潜力未能充分释放,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农业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决定了农业生产资源与农业劳动力之间的数量配置关系。换而言之,在农业生产资源既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能够调节农业劳动力的适度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对适度农业劳动力规模的调节机理主要通过三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农业产业链的伸缩来实现对农业劳动力需求总量的调节。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可创造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机会,从而减少农业劳动力的相对剩余数量;二是农业产业内部不同的生产经营环节对劳动力吸纳能力或对劳动力要素需求的密集程度有所差异,通过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可以实现对农业劳动力需求总量的改变。增强农业产业内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比重无疑会提高整个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总量,也能缓解农业劳动力相对剩余的压力;三是农业产业的技术进步或资本有机构成实现对农业劳动力需求总量的调节。这一点与前两者的调节方向恰恰相反。某一特定农业生产环节技术进步或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将导致对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进而增加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也是农业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

农业相对剩余劳动力和绝对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机理不同,因而针对两者的解决思路和战略选择也应有所差异。农业相对剩余劳动力是来自于农业产业内部生产经营方式的缺陷,由此导致的剩余劳动力应该通过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进行内部消化。而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则是在合理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经将其劳动力吸纳能力发挥到最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存量仍然超过了需求总量,由此导致的这部分劳动力剩余只能选择向非农产业转移。理论上,两种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存在一定先后次序的,即农业相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先于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或者说,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首先是农业产业内部消化,再是农业产业外部转移。但从当前实践来看,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换进程的缓慢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基数的庞大,这两种转移渠道基本是在同时进行。

三、农业产业链延伸:相对剩余劳动力的内部消化

我国大部分农村目前依然维持着传统的“独立投资(家庭投入物资和人力)→独立生产(家庭耕种)→独立经营(初级农产品直接销售)”的生产经营方式这种方式尽管灵活,但其缺陷在于缺乏经济规模,成本效益低,风险抵抗力弱,缺乏产品加工组织能力,许多农民只是依靠销售价值含量较低的初级产品获取微薄收益,在农产品的分散销售中还时常因相互竞价而亏损,这也是我国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之一。更为重要的,这种初级的生产经营方式产业链条较短,尤其是缺乏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和经销环节。或者说,在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下,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经营环节让渡于社会其他部门,直接导致了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剩。

针对上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对劳动力需求的调节机制,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战略转变的主体思路应为:延伸农业生产经营产业链,由横向的、独立式、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向纵向的、组织式、集约型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即按照现代农业大生产的要求,对当地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和经营,形成“联合投资(合作制企业)→专业化生产(规模耕种)→产品加工(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销售(劳动力密集型)→配套服务(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链为主,“市场调查→资源和产品开发→项目投资→市场推广”、“农科技术研究→农业人员教育培训→劳动力资源组织与管理”等产业链为辅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产业链组合。这种以专业分工为基础,将农业劳动力资源重新进行规模化组合的方法,可以多环节、多层次地将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或经营领域纳入其中,把剩余劳动力大量消化在农业产业内部。更为可取的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减少是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进行的这正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除了产业链条的延伸,农业产业内部的生产结构调整也是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的重要举措。生产结构的调整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为前提的。例如,依据市场需求,加大对劳动力密集程度较高的经济作物的产业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这只有在生产经营方式创新的基础上才得以顺利进行。

当前我国农村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基础条件开始形成,但有待加强。在保持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的前提下,必须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改革,尤其是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发育,构建与市场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为农业产业内部的劳动力分工和规模经营奠定法律基础和体制保障。当前现代农科技术和农业机械在一些农村的适用性还不够,影响了农业生产经营产业链延伸和调整的进程。目前已经涌现出不少联结市场与农户之间的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在产品加工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但在市场运作意识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有待提高,以将其逐步纳入农业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的主渠道。

四、城乡过渡体系构建:绝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重点

托达罗(M.P.Todalo)从发展中国家城乡普遍存在失业的前提出发,提出了他的城乡人口流动模型,特别强调农业部门和农村发展对于解决农村失业问题的重要性,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然而,我国过去的实践表明,通过户籍制度和行政手段来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农村就业压力也没有因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获得缓解。原因在于我国农业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存在着大量超出农村经济承载力的绝对剩余劳动力,这部分绝对剩余劳动力无法仅仅通过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完全进行内部消化,而在当时的管制壁垒下又不能实现向农业外部的转移释放,导致了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过度积压。绝对剩余劳动力向外部即非农产业转移已不可避免。

基于以上原因,有些研究者就提出应该把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作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重点。其实,这一思想早在“托达罗模型”之前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1954)就已提出。③然而,“刘易斯模型”建立在诸如城市不存在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吸纳完毕前城市部门实际工资保持不变、农村零值边际生产力的剩余劳动以及城市工业的就业创造率与其资本积累率成正比等种种严格的假定之上,这显然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不符。最为明显的是,目前城市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已经涌现出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当前城市经济体系所能创造的有限就业需求空间与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规模之间所形成的矛盾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缓解。另外,大部分能够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所从事的领域也仍然集中在建筑施工、手工装配、餐饮服务等行业。这部分群体具有职业流动性大、季节性强、居所不固定、缺乏历史工作记录等特性,在现阶段要大批量地赋予他们城市居民身份和待遇(城市医疗、社保、教育等),操作难度显然相当之大。

现阶段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转移之所以处于尴尬境地,其直接原因便是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没有形成具有强大劳动力吸纳能力的过渡带。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众多且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的国家,城乡过渡体系的欠发达使得城乡一体化的内部矛盾长期得不到缓解,城乡过渡体系的就业机会创造功能薄弱,农业劳动力又不可能大规模地跨越“过渡带”迁往城市,必然导致绝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瓶颈。因而,在农业劳动力绝对过剩和城市就业空间又极其有限的双重压力下,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构建并壮大城乡过渡体系,在承接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增强城乡过渡体系的就业创造和劳动力吸纳能力。

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所提及的“城乡过渡体系”不仅是地理意义上城市与农村的中间区域,它是一项通过衔接城乡断层,缩小城乡之间在生产力、经济形态、要素配置、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差距,从而创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和条件的系统工程。其重点应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在劳动力转移目标区域方面,允许部分农业人口向大中城市适度分流的同时,让乡镇、中心镇、县城以及部分小城市等中型行政区域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阵地。较之大中城市,这些区域对于转移的农业劳动力具有收入落差小、生活成本低、生活适应性强以及城区扩容空间大的优势。同时,由于迁入这些区域的农业劳动力一般具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住所,在此基础上再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并将这部分群体真正纳入城镇居民管理体系,给予平等的城镇市民待遇,这显然比在大中城市解决同样的问题更具操作性。

第二,在主体经济形态方面,利用自然农业和城市大工业之间在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之间的差异,促进农村和城市在生产资源和产品之间的互动,因地制宜地发展城镇经济和县域经济,培育符合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使之成为衔接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中间平台。其中城镇加工业和城镇商业将成为“过渡带”经济形态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农村生产加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相当部分农产品加工及其它自然资源或能源型工业需要在城镇区域完成。随着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重要性的日益强化,更多的城市工业制造品将以城镇为商贸中心向农村市场疏散。这些城镇经济实体大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必然释放出巨大的就业空间,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载体。

第三,在生产要素流动方面,我国一些大中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已相当充裕甚至出现资源闲置的现象,相反,大多农村地区由于高端要素自我供给能力较弱而又缺乏流通渠道,致使生产要素投入相当匮乏,城镇区域应该发挥城乡要素流动的中间桥梁作用,成为激活城乡要素链条的核心环节。我国农村地区存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由于缺

乏要素投入,许多具有良好前景的开发项目无法实现。加之我国农村资源分散、规模不均的特性,发达城市的优势要素很难直接进入农村地区。而以中心城镇作为这些要素流转和投资中心,一方面解决了这一现实矛盾,另一方面也发挥了“过渡带”衔接城乡的先天优势,例如城镇对农村资源储存及其开发条件更为了解,中心城镇管辖若干行政村的组织体系使得“要素分散(各发达城市)——要素集中(中心城镇)——要素分散(各村)”的要素流动链条更具可操作性。

第四,在社会发展方面,我国城市与农村在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具体方面存在巨大落差,农业剩余劳动力向“过渡带”转移是提升我国整体社会发展水平的战略选择。限于我国农村地区社会发展事业的滞后,大部分农民未能享受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成果,大批涌入有限的发达城市社会也不现实。而以城镇等为主体的城乡过渡带在社会发展事业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不仅能够为转移劳动力提供更切实际的社会服务条件,而且在供给规模上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和发展空间,在逐步填平城乡社会发展沟壑的同时,也提升了我国整体社会发展水平。

五、农业产业链延伸与城乡过渡体系构建的结合从上述分析可知,相对剩余劳动力必须依靠农业产业链的延伸进行内部消化,绝对剩余劳动力向外部转移的战略重点在于构建发达的城乡过渡体系。然而,这两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并不是彼此孤立、严格区分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体,构成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完整战略体系。

农业产业链延伸在地理空间上应向城乡过渡带渗透,或者说,城乡过渡带应是承接农业产业链延伸的战略要地。提出延伸农业产业链,并不是机械地要求把所有的农业产业链条都集中在农村地区,而是应配合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向城乡过渡带转移,可以将某些更适宜在城乡过渡带(主要是中小城镇)发展的农业产业环节向城乡过渡带转移。一般而言,农村具有水土资源丰富且成本便宜的比较优势,适合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的种植生产,而中小城镇则具有市场信息较为发达、商品交易环境较为理想的比较优势,适合进行规模化的产品加工和销售。因而,把农业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向城乡过渡带转移,并使这部分产业环节所创造的就业供给与移居中小城镇的劳动力相结合,不但可以分别利用农村和城乡过渡带的优势资源,以提高农业产业链整体营运效益,而且通过产业链向中小城镇的渗透,减少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乡过渡带转移时给城镇带来的人口就业压力,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移居城镇后难以获得合适工作岗位的难题。由此,可以发现,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农民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将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更多的让度于社会其他群体。而在经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链向城乡过渡带延伸两个调整过程后,从农村移居到城镇的劳动力则可以在粮食加工和产品销售环节重新获得更多的机会。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与农村人口结构的调整在互动中促进。

城乡过渡体系的构建需要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为依托,两者的结合将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战略转移创造更好的条件。构建发达的城乡过渡体系,增强城乡过渡带的就业创造功能,最后都需要以一定规模的经济和社会实体为支撑。农业产业链向中小城镇的延伸是以成立各种农产品加工厂、销售公司、进出口公司以及为此提供各种经济和社会服务配套的机构为基础的,这些都将构成城乡过渡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我国当前城乡差距还在扩大的情形下,以中小城镇为主体的城乡过渡体系的发展在减少城乡落差、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农产品生产和经营实体在这些中小城镇内不断规模化和专业化,加速了城乡过渡体系的成熟。另外,城乡过渡体系的构建也是以人口的集中为条件的,在城市——中小城镇——农村这三级人口分布链中,中小城镇的人口扩容潜力最大,我国特有的国情决定了大中城市的人口在未来较长时期内还不可能向中小城镇回流,因而,农业产业链向城镇的延伸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小城镇的转移成为中小城镇人口聚集的必然之路,这也是提升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方向。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历程

1.1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一阶段是1949-1957年,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自发进行的,没有受到政府经济力量的控制,在这一时期,农村居民享有较充分的自由迁居城市的权利,农村居民子农村内部也有充分选择就业的权利。

第二阶段是1958-1963年,政府开始干预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巨大的波动。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展开,经济建设规模虚假的急剧膨胀,从而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然而经过1961年开始为期三年的经济调整,大批劳动力不得不重新回到农村务农,到196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升到82.5%。

第三阶段是1963-1978年,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基本上被置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下。国家通过人民公社这一组织制度,把农村劳动力固定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村就业基本上就剩下从事这一条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处于萎缩状态。

1.2改革后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在改革以后开始出现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一部分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得以在农业外谋求就业。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以不可逆转之势大规模转移。

1978年之后,农村的率先改革首先将大批隐性农业剩余劳动力变为显性,从而增大了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在此基础上,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带动了较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978-1999年,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由1.18亿迅速升至3.51亿,21年中增加了

2.32亿,是改革开放前26年增加总数的2.7倍,年均增长率为5.3%。1999年,中国农业与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50.3%和49.7%。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2.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大,增速快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地需求,劳动力明显过剩。

2.2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低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2001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一下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23.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62.9%,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是10.2%,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占0.7%,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也只占12.7%。这样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低级的劳动,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样的劳动力将逐步被淘汰。

2.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波动性较大

从1979年起,我国劳动力转移开始打破长期停滞的局面,1983年以后,国家取消了限制农民向非农业产业的转移的一些制度障碍,制定了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政策措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明显加快,进入了快速转移的阶段。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

4.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1)资源配置制度。比如,粮食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劳动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就业制度等,这一系列的制度导致城乡居民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不同的社会身份不仅使农民无法在社会福利和生活上享有与城市居民同样的权利,而且使他们无法在城市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无法同城市居民一样平等就业。

(2)土地流转制度的制约。现阶段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家庭承包责任制,法规规定了土地经营承包30年不变。我国耕地资源的相对稀缺和建设用地的巨大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建设用地供应缺口巨大,加之缺乏对转让或放弃土地承包使用权者进行合理经济补偿的规定,致使离开土地的剩余劳动力选择“兼营”的经营方式。影响失地农民的生存和身份的转换,必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3)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缺乏技能。大多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都没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

(4)社会服务机制不健全,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掌握劳动力资源,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培训,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孺要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但目前宁夏各级政府的这种职能机制尚未健全和完普,此项工作在许多方面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由于缺少政府的信息服务和支持,农民对转移就业的形势、成本、收益、风险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5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1)改革教育制度。改变我国长期以来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的现状,调整农村教育目标,实现农村教育目标的多元化,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储备人力资源。

(2)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应该是人口流动决定户口迁移,而不是户口迁移决穴人口流动,要逐步实行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监人口的新型户籍登记制度。

(3)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根据文中数据显示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一般大多是30岁左右,由于他们常年在外打工,就忽视了小孩的教育问题,导致农村小孩过早错学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也是一个恶性循环,只有抓好农村的教育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将农民纳人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建立进城农民工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城就业困难的农民工的扶助制度,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优。

(5)职业培训。大多农民没有一技之长,因此,在城市很难生存,我们必须建立一些专门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构,让农民们能都有一技之长,能在城市有一席之地。

6结

由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而且还在不断产生;全国总人口还在不断增长,农村人口比重高、增长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还在不断产生,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因此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十分艰巨。推动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在于尽快创造转移的就业条件和制度条件。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也是增加农村收入的重要途径。

第三篇: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思考

富余劳动力转移前后的思考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三次党代会精神实质,加快实现我区“科学发展先进区、和谐进步模范区、党建工作示范区”的目标,结合团区委巴南团发[2007]18号文件精神,我们调研二组关于“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共青团服务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调研课题在各镇街展开了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活动各镇街充分根据本土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运用了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和方法对调研课题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细致的、实地的调查,通过调查掌握到了大量的有价值的调研材料。通过我们二组成员的整理整合,现将整理后的报告汇报如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关键在农民增收,核心在富余农民的就业。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逐步健康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就我区而言,外出务工成为了农民的主要就业形式。

一、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我区目前农村人口59.7万,占全区总人口近69.3%。18-65岁的农业劳动力约34.5万人。人均土地面积0.07公顷。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由于地区经济的大量开发耕地面积造成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由此造成劳动力总量过剩,进城务工成了农民的必然选择。调查统计:全区现有外出务工人员约13万人,其中,男性11万余人,女性2万余人,全区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大部分分布在山西、内蒙、黑龙江等,以石龙镇最为突出。少部分分布在全国各地,还有一小部份出境。据调查了解,全区外出人员在外面干的大多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小商贸等。他们拿的都是汗水钱,农民为什么还选择外出打工呢?具了解他们认为,不出去打工呆在家里又没有什么出路,但比在家里一分钱找不到好,再个就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和为子女读书筹集学费。虽然外出打工能挣回一部分钱,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但是由于大量青壮年出去打工了,农村产业发展受阻,农忙季节严重缺乏劳动力,有的村出现了老人去世后找不到人抬的情况。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而且日趋加重的形式不得

不引起重视,如果不进行引导和适当的控制,将会影响全区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由此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2、外出务工成为除农业外农民最主要的就业形式和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也不难看出,没有通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进城后具有盲目性,不能有效的对自己进行市场定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有通过熟人或亲戚朋友介绍。但是从事的工作都是比较累、苦的重活。

二、法制观念的淡薄导致维权不力

从事建筑业和制造业的农民工,一般都签订了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但问及合同或协议的内容时,也有不少农民工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内容条款,一些用工单位虽然和农民工签订了用工合同或协议,但是随便开除用工人员也不是不存在以及遇到经济纠纷时不会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反映和投诉,都是采取过激违法行为加以自己解决。对于三险内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更是少之有少,一旦发生工伤后虽然单位能支付一部分医药费,但是后续药费将无法得到有效的跟进。由于没有签订医疗保险,一旦得了大病将无法得到行之有效的妥善救治。

三、农民过于流失外出对本地区的影响

1、外出务工人员过多,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大。我区一些乡镇由于比较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外出务工人员回来后,没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条件和舞台,因此很多人出去后就没有打算回来发展,条件稍好的务工人员干脆把家人接到外面居住。部分人在外面当上小老板后,回到家乡带走大量的青壮年劳力。一些返乡回家的个体老板回乡带走了几十人乃至上百人,青壮年的大量外出,致使一些乡镇农业生产大受影响,各种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因缺乏劳动力而进展不大导致制约了本地经济的发展。

2、一些乡镇由于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务工致使“留守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大多任性冷漠,学习成绩不理想。父母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孩子形成了一支规模越来越庞大的“留守大军”。调查中还了解到这些“留守孩子”和普通孩子相比,缺少了父母关爱和管束的孩子,在成长上存在五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家庭教

育的不健全,相当部分孩子教育成长令人担忧;二是隔代培养问题严重。由于大多数孩子被寄养在老人家中,大多数农村老人呈文盲半文盲状态,以落后的思想和过份的关爱来教育孩子显然是不利的;三是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关怀,情感交流错位,有的孩子养成娇惯任性,有的则养成抑郁孤独的性格;四是不利于孩子的学习。留守孩子中,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束,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比较多;五是父母文化教育意识差。孩子没有念完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便让其辍学回家,帮家里干农活或带其外出工。

3、“留守老人”劳动繁重、赡养无着、孤苦寂寞。儿女外出打工,留下的承包地不能让它荒着,经济本来就不宽裕,舍不得请人帮工,老人们只好一年到头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去忙个不停,七八十岁的老人因儿孙外出自己还要弯着腰犁田、栽秧,干着繁重体力活。孙辈们的成长,老人们除了要帮着做饭、穿衣,还要操心管教。老人们自身年老体衰,病痛自是难免,儿女不在身边,没有人服侍,只能自个撑着,更受煎熬的是老人们精神上对在外儿女的牵挂。

四、社会的复杂让务工农民岌岌可危

1、外出青壮年文化、技术素质偏低。因受文化程度的制约,全区外出务工青年的整体素质依然偏低,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技术型”人才的匮乏,导至大批既缺文化又缺技能的劳动力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笨重的劳动或技能较低的工作,他们一年到头在外打工挣钱,到头来除了吃住,回到家里所剩无几。

2、外出务工遍布陷阱,不少人上当受骗。全国性的劳动力大流动给不法者可乘之机,他们利用打工者急功近利致富心切的心理诱其上当。调查中我们看到打工者易误入的陷阱:一是诱骗打工人员为其携带和贩卖毒品,打工者走上犯罪道路;二是传销组织,打工者一但陷入,在威逼利诱下,编借各种借口让家里汇钱过去,少则一两千,多则上万,对于贫穷的农村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3、我认为过度进行劳务输出拉大了地区间的差距,某方面不利于本地经济的发展,这种差距反过来又削弱了本地区招商引资能力,导致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出现恶性循环。

五、几点建议

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尽快得到实惠。如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农民得不到实惠,苦干一年二年收益不多,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农村将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也将受阻。如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或者发展其它产业能获得和打工一样的效益,农民是不愿背井离乡,别亲离友,丢下老人、儿女外出打工的,他们会留下来在家乡发展。建议1

结合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围绕地区发展特点,以兴 办本地产业为主,劳务输出为辅。给出优惠政策大力进行对外招商引资,本地政府在招商引资的同时积极进行农民工的各方面技能培训,使他们就地就近打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做好延伸链条,做活“回归”文章。呼吁在外致富的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乡镇党委、政府要积极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便利条件,给予他们政策上的优惠、给他们创造创业的舞台,鼓励他们回乡承包、建设、开发、开办种、养殖场。让他们把在外所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释放出来,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建议

2、要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农村中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扎根农村,激活他们建设农村的热情,用自己的双手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调动群众积极性,选出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村领导。选好人,用好人。政府应对群众选举产生的农村领导班子进行培训,提高其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

建议

3、尽力解决“留守孩子“、“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俗话说“种田不好荒一年,教儿不好害一生”,面对大量青壮年外出后留下的“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成长等问题,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探索有效机制、尽快出台保护农村“留守孩子”权益的办法。引进集中赡养制度,加强农村养老院建设,强化公共医疗服务,加快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

建议

4、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法律培训工作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这是“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的。大力发展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继续抓好农村扫盲工作,为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打好文化基础。政府要拨出部分资金,对务农者和外出务工者特别是刚毕业的初中生、高中生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技术培训、法律培训,帮助农民工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外出就业人员的社会判断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建议

5、政府应加大对劳务输出的引导及管理工作,加强劳动就业办和乡镇劳动保障所的服务功能建议劳动就业部门应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联系,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推荐工作、维权等服务性工作。

建议

6、成立农民工工会组织。农民工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法律意识等因素的限制,在劳动岗位竞争激烈,谋职就业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他们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常常遭遇就业无门、打工欠薪、谋生艰难的窘境。只有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通过工会组织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帮助农民工增强法律意识,遵法、守法,避免不法和违法行为的发生;通过工会参与劳动关系的有效协调和处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才能保证实现城市的社会和谐稳定。

顾炎武之母以“断稠励子”才有后来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句,共青团作为党的后备军,应立足于本职工作,开拓进取,“以我区之忧而忧,后我区之乐而乐”,以提高务工青年技能为己任,以发展地区经济为目标,以建设我区“三区”目标为使命,为地区经济的繁荣、稳定立新功,创辉煌!

第四篇: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最终版)

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对策

20117381

2011级农经2班

胡家超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提高,农村劳动力不可避免的在向城市转移,这在我国已经成为焦点话题,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怎么进行合理转移及如何规避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给我国未来发展带来的潜在危害,将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引言:我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土地稀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很早就保留着许多富余劳动力。从8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转移,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转移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转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经逐渐成为我们国家主流话题。自“三农”政策实行以来,农民工进城打工越来越受到国家各大媒体的关注。农民工进城是我国城市化道路建设过程中走出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同时,允许和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解决我国二元经济问题,促进全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决策。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中国历史的必然性,有它积极的一面。但是由于中国的国情,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潜在许多问题待我们加以早期预防和及时解决,是我国经济能够持续和健康的发展。十多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证明,它对于现存的传统体制的冲击,对于城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中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1.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

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我国一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农业人口有8亿多,但农业资源相对缺乏。现今全国有农业劳动力4.4亿多个,据有关研究,按照中国目前的耕作技术和经济水平,全国有两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就够了。照此计算,全国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高达60%左右。除了已经转移的一亿多人外,全国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在1.3亿左右,约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3。

2.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综合素质低。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新中国成立至今,也不过60多年,改革开放也不过是30余年。我国农村教育比较薄弱,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及职业技能普遍偏

低。由于封建社会旧意识的存在中国人思想中扎根很深,国外重视教育与科技的先进思想难以让中国人从意识上接受。虽然中国政府经过多年的努力,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中国地广人稠,许多地区依然很少有人接受到高等教育。也只是在最近几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扩招才让中国人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偏远的农村,由于意识或者是各种条件的限制也并没有接受到正规的教育。据有关调查,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7~8年其中中小学文化程度占70%以上,高中文化的大约占19.2%,总体农村劳动力具有中小学文化水平的人占50%之多,而且很多的劳动力缺乏专业技术,理论水平低下,使得整个行业难以高速发展。

3.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多集中在青壮年年龄段。

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有效控制,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很大,新增人口数依然很庞大,而且现在正走向老龄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8499万人,占总人口的13.7%,比上年末增加0.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2288万人,占总人口的9.1%,增加0.25个百分点。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速度加快,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1年为74.4%,比上年微降0.10个百分点。而在农村这个比率更高,因为50年代的人口生育高峰主要集中在农村。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年龄都集中在15~45之间,对于一个人而言,正是处在体力旺盛,出于对社会贡献率较高的阶段。

二.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农村人口转移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其次,由于我国政策的倾斜及户籍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也造成农村劳动力过剩。

1.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加大,激化农村劳动力转移意识。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有国家很多的政策倾斜,造成了中国地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扩大;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这些差距的扩大,使得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这些人,通过改革初期积累的资本,使得自己的财富进一步增加。而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这部分人由于没有大量的资本积累,也很少能接受到更先进的思想,与发达地区相比,使得自己变得更加相对的贫穷。因此,很多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农民,在看到发达地区富人们的豪华生活方式之后,也开始不满生活现状,产生了想进城打工的思想。

同时,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指数上升,人民生活压力逐渐增加。给农村人口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另外随着高校教育费用的提高以及农村医疗开支的压力,如果仅仅靠种田,农村人口生活难以维持。

2.三农政策的实施、法律体系的完善给农村人口转移带来了机遇。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的生活问题得到了重视。农民的问题已经成为全国的核心和焦点问题,各种利于农民的政策慢慢得到有效实施。从以前的限制农村劳动力转出,到现在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首先,户籍制度的逐步弱化,特别是2013年起国家逐步放开全国大中城市及小城市的落户,使得农村人口转出变成可能。目前国家对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大大降低。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根据市场自由调节的原则,农村劳动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去往的地区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其次,住房和子女接受教育的政策

使得农村人口转出得到保障。最后,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的推出,使得农村人口生活及安全的到保障。目前,我国规定,凡是用人单位雇佣民工的,一律为农民工购买工伤保险。《劳动合同法》、《建筑法》、《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等法律的出台,进一步使得农民工的权益受到法律保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更好的权益保障。

3.土地规模经营及专业合作社生产方式的运用实践,解放了农村富余劳动力。

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很低,农业生产耕地过于分散零碎,一户一家的农业生产依旧突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农民土地流转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专业化、企业化和集约化经营,这种经营方式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自然也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平原地区种植条件好,土地集中连片,农业经济效益高,农业机械化发展快,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土地面积较大,有利于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民把土地交给合作社耕种,节余了大量劳动力。推动龙头企业的建设和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发展壮大,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能够尽快投入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

三.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潜在问题分析

鼓励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无疑使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措施,是适应市场调节的结果。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必要措施。然而,一项好政策的实施,是否就一定意味着事情会向政策制定者的意愿去发展呢?

1.劳动力转移规模难以控制。

随着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向城市涌进,农民在外打工的年限不断地增加,很多的农民已经开始走向富裕。其实,这也是国家制定政策的目的。但是,问题是:很多的农民看到别的农民开始富裕后,自己也想着出去挣钱,留下家里面的田地无人耕种。据调查,许多偏远地区农村有接近95%的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打工,很多的村子只留下老人和小孩。每年仅播种口粮,够自己一年吃饭就足已。拿着国家的补贴,却只种点口粮,甚至田地荒芜。如果在这样下去,今后农村的广大土地谁来耕种,这不得不深思。

2.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农村未来人口素质担忧。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成为一种思潮,然而接受教育的意识在很多地区的农民的心目中却不够强。目前中国许多农村地区70%以上的人口只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有将近20%以上的人口甚至初中都没毕业,虽然现在这一状况正在改善,但与城镇户口的子女相比,农村户口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化率要低1/3甚至更多。这样一来,城市居民文化程度会更高,而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也会相对越来越低。从长远来看,这并不利于中国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经济,也不利于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农业化发展。

未来是知识的经济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不断优化产业,进行合理产业转换,才能大力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并且持续发展。因此,教育在未来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民素质提高,也是极其关键的一步。

3.加重城市负担。

从经济基础方面看,目前我国城市化率不高,城市化进程不够快。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千年来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达到50%以上。这

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继工业化、市场化之后,城市化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而2012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52.57%。但是许多大城市已经趋于饱和,而偏偏这些城市又是吸引劳动力的主要城市,大批劳动力的进入,给城市交通、住房等等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根据城市经济负荷,当一个城市承载的负荷高于这个城市的最大承载力,那么会给这个城市带来许多的规模不经济,尤其是污染,城市垃圾的排放的会话只能加重一个城市的新陈代谢负担。另外,大量劳动力的输入,加重一个城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负担。比如,公共秩序的维持,教育费用的增加,环境卫生费用的增加等。尤其是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概率的加大,需要一个城市及时维护,无疑增加一个城市的管理成本。

四. 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1.加快土地流转,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夏商周以来,农民视土地如自己的父母。但是仅仅依靠土地,农民只能温饱。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加快土地流转,这个不仅能够让农民解决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同时,它还加快将农业产业细化、专业化,进而能够合理引导农民专业化分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2.加快城镇化道路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发展,提高城市化率。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形成了今天的城乡二元经济。二元经济使得中国城市和农村不能协调发展,拉大了城乡差距,将城市和农村形成了两个经济团体。加快城市化道路建设,就是要磨合城乡界限,消除城乡差别观念,重新科学定位工作、居住、休闲等生活圈,使得未来生活居住环境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等交通条件的不断提升,加大公共产品的投入,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和力度,加快电子政务的发展,不断提升政府及其相关事业部门的管理能力,以期能够提高城市承载力,吸收更多劳动力。

另外,积极发展小城镇是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和途径。我国城乡差距大,农业人口多,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城镇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农村的商品交换和市场发育,而且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控制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内部。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如果仅仅依靠向城市内部转移农村人口是不现实的。城市规模过大容易出现交通拥挤、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在推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只能是一小部分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补充二、三产业,更多的人口应该依托乡镇企业进入小城镇。小城镇吸收农村劳动力的优势很大,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多是以兼业为主,亦工亦农、亦商亦农,这样既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不利于农民身份的彻底转变,阻碍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而小城镇更接近农村,进镇定居更加容易和方便,可降低成本和风险,能够使农民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变。

3.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养壮大主导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吸引更

多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对那些地域偏僻、远离城市、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的山村,更是如此。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很好的选择。

4.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大力开展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加强师资力量,严格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其次,面对农民工创办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技能培训学校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机构。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职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力,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有条件的将技能培训与就业有机的结合衔接,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专业和课程,开展就业指导和岗前培训,为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创造条件。最后要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坚决摒弃小农意识。引导农民主动学习和适应城市文化及现代文明,培养农民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公平意识、诚实守信意识等市场经济新理念。

5.建立城乡平等的制度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使进城农民再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构建城乡平等的制度体系。首先,加快改革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实现户籍管理上的城乡统一,赋予全国公民平等择业和生活权利,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自由迁徙、自主择业、自由选择居住地的问题。同时还要使农民在社会生活、民主政治、接受教育等所有领域同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机会。其次,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尽快消除城乡、地区就业壁垒,取消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种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降低农村劳动力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合理配置,实行公平的就业政策,创造平等竞争机制,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要切实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对拖欠、克扣工资等恶劣事件要加大管理力度。最后,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进城就业农民的居住条件、工伤医疗、子女教育等很难得到基本保障,农民工几乎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严重的损害了农民的基本权益。因此,要建立健全养老、医疗、教育等配套制度,使农民工在住房、医疗、养老、工伤、子女上学等方面能够享有相应的社会保障。

6.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

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近几年,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虽然逐渐减弱,但随着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仍然很大。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政策指导,加快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合理布局,推动乡镇企业连片发展。鼓励创办适应农村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扩大农业内部就业空间。此外,重点发展农业第三产业,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主要是发展第二产业,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所以,今后要大力发展以餐饮、旅游、商贸、运输为主的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五. 结束语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决不能忽视的关键问题,我们所进行的农村体制改革和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举措。无疑进入了最关键的时期。只有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提供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保障,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的同时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2.3.4.5.马国祥,浅析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与对策 ,2009,3 张燕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途径分析,农业经济,2009,6 韩科峰,农村富余劳动力分流的对策分析,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7 胡枫.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7,1 魏振香.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及其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7,12

6.王一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农村经济问题,2009,2

7.彭连清,詹向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域流向和产业分布特征[J].农村经济,2007,9

8.蔡昉,王美艳.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J].中国农村经济,2007,10

9.崔传义,进入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J].中国农村经济,2007,6

10.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11.朱巧玲,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3,6

12.成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户籍制度改革[J].新长征,2002,1

13.李秉龙,薛兴利,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1

第五篇:劳动力转移

鹿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研报告

摘要: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中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从事其他生产或服务活动的劳动力,由于这部分群体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所以就称为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暂时离开农村,到县城或者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的现象,就是劳动力转移。近年来,鹿城镇通过积极实施“打工经济”战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向非农行业、城市、发达地区转移,打工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亮点。从小范围上看,鹿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可以改善农民生活现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从总体经济发展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一种资源再配置过程,它对整个楚雄州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楚雄州经济的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鹿城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一、鹿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近年来,随着鹿城镇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务工意识有所转变,鹿城镇每年都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大致呈现出以下特点:

1、就业方向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由于农村劳动力存在自身技术和知识的缺陷,主要工作行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要求低,对学历要求低,但是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据调查,近年来鹿城镇进城务工人员所从事行业主要是:建筑施工业、电子电器业、制衣制鞋业、住宿餐饮业,这四个行业就占了鹿城镇全部农民工所在行业的一半以上。除了这些行业,还有些行业也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务服务业、机械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居民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

2、受过初中教育的中青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外出务工的主体

据调查,近年鹿城镇外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都具有初中以上学历,且大部分都是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下的中青年。2011年鹿城镇外出务工人员共75人,中其包括初中学历46人,大中专学历8人,高中学历3人。75名外出务工人员中四十岁到四十五岁的中年人占37%,二十岁到三十岁的人占36%,二十岁以下的青年人占27%。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龄农村剩余劳动力负担沉重,既要赡养父辈,又要抚养孩子,面对家庭巨额消费开支,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寻找赚钱的路子。

第二,新时代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接受了一些新思想,初高中毕业后,他们一般不愿意留在本地,都有到外面闯荡一番的念头。

第三,许多年轻人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都寄较高期望,农村恶劣的工作环境和较低的工资水平基本上不能满足青年人的需求。

3、08年后劳务输出数量在逐年增长

据调查,2007年鹿城镇劳务输出总数为56人,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不景气,很多村民心有余虑,不愿外出务工,所以劳务输出人员仅有28人,与上年相比人数缩减了一倍。2009年劳务输出人数为58人,2010年为65人,2011年为75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鹿城镇劳务输出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4、外出务工人员中女性比重止升反降

随着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增加,有较强适应能力的男性农村劳动力新加入外出务工的潮流中,女性占外出务工人数的比重止升反降。2009年鹿城镇女性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占总人数的51,2010年的女性比重是60%,2010年上升0.9个百分点,2011年比重是40%,比2009年下降1.1个百分点,比2010年下降2个百分点。

5、内陆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流入地

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和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工资收入相对较高,福利待遇较好,生活水平较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这些城市。据今年

资料统计,鹿城镇劳务输出地主要是浙江、广州、上海、深圳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改善劳动力利用状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乃至对扶贫整村推进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论是对流出地农村还是对流入地城市,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从整个楚雄州劳务输出情况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不完善

从全州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人数看,全州2005年组织劳务输出33983人,仅占全州外出务工人数的17.82%,说明大部分外出务工者还是属于非组织外出务工。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信息获取来源主要还是“血缘、人缘、地缘”关系,通过家庭成员带领、亲朋好友介绍、本地外出人员带领示范、以及自己外出闯世界等方式各显其能。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服务体系,导致农民工就业信息不畅,有组织外出的比例较低。

2、外出务工环境趋紧

农村劳动力拥有城市工作岗位的空间有限,加之综合素质不高,择业竞争压力大,从业状况不佳,获取收入少,外出务工环境趋紧。2005年全州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寄回或带回的现金26817万元,人均1407元,比2003年减少122元,比2004年增加14元。

3、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影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

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城镇化建设进程慢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2005年楚雄州城镇化率26.0%,比上年提高1.2百分点;全州农村劳动力资源除了本地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的人数

比上年增加0.52个百分点外,还有向辖区外转移的劳动力人数占农业人口的8.62%。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快于城镇化发展速度;二是小城镇发展滞后。目前我州城镇化水平仍较低,还没有完全从传统经济和农业社会中摆脱出来,二、三产业和城镇接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弱小,农村城镇化发展尤显滞后,造成农村第三产业不能随农村工业化的推进而发展,使农村非农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从而延缓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4、加重了城市就业和管理的负担,给人口管理增加了难度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本来就不够宽敞的城市显得更加拥堵,城市人口就业压力加大,交通负担加重,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的管理成本大大加大。农村人口长期在外,村干部对计划生育管理鞭长莫及,流动人口超生现象严重,且“超生儿”随父母四处游荡,不打疫苗,不接受教育,致使农村儿童的健康状况、文化素质等情况令人担忧。

以上反应的是整个楚雄州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其也包含了鹿城镇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

三、搞好扶贫劳务输出的对策

根据目前鹿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转移中存在的问题,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逐步建立城乡平等的社会制度

加快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权、居住权、教育权、社会参与权、社会保障权、医疗服务权和公共设施权与福利服务权,农民无后顾之忧地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积极探索农民工在就业准入制度、劳动福利、工资报酬、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建立和完善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的途径和渠道。

2、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与信息服务机制

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特别是要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要注意发挥

镇政府及各种中介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为鹿城镇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务和及时的信息支持,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和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农村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作出正确的判断,以减少因盲目流动而受到的损失。

3、要加强与发达地区用人单位的协调联系,为贫困农民外出务工创造条件

一是要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网络。对于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应健全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做到县有服务中心,乡镇有站、村有点,形成上下衔接、内外沟通、灵敏高效的中介服务网络。以县、乡为单位,在劳务输入地建立岗位信息窗口,形成稳定的信息沟通渠道。二是要充分发挥定点帮扶单位联系面广、信息灵的作用,构筑起双方对接的平台。应把接纳转移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作为定点扶贫的一项机制,作为评价定点扶贫单位帮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促进劳动力的加速转移。

4、搞好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工作

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就业机会,最终提高农民收入。要依托培训机构,对劳务输出人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在培训中要注重培训的组织管理要有系统性、培训的对象要有针对性、培训的内容要有实效性和特色性、培训的方式要有灵活性、培训的费用要有合理性、培训服务要有延续性。通过技能培训,要积极推进鹿城镇贫困农村劳动力朝省内外条件较好的企业就业,同时可结合农民生产特点,开展种植业、养殖业、特色手工业等实用技术培训,多管齐下,促进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

四、小结

农村剩余劳动劳务输出收入是贫困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民能否增收。政府要积极关注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性,把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努力搞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针对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同时要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促进鹿城镇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业,实现农民增收,帮助农村致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下载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两种转移模式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两种转移模式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过剩: 1鼓励和鼓舞农村人口外出,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避免劳动闲置和浪费的状况。 2.发展就地城市化,一方面,就地城市化可以发展当地的经济,完善当地的基......

    2014年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汇报

    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情况汇报2014年,为实现兵团党委提出的“两个力争,两个率先”我团认真贯彻师市《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精......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 欧阳慧 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嬗变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农村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份额的大幅度下降是世界各国共有的现......

    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探析

    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探析 胡小平朱颖 葛党桥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向了城市和非农产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入城市的已不仅是农村“富余”的......

    农村劳动力转移

    当前农村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究西安财经大学/倪俊梅 摘要: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幅度转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不可取缔的作用,一方劳动力的迁移,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调......

    劳动力转移第六章

    第一课 农民工返乡原因 农民工提前返乡主要是由近期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及对外贸易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企业违法用工成本提高等原因造成的......

    劳动力转移对策

    落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区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要突出“三农”工作重点,用50%的时间,保证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抓好“三农”工作,确保年内打牢“三农”工作......

    劳动力转移5篇

    全面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是制约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影响农民增加收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性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缓慢,就业领域和空间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