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社会主义农村税收改革及其评价
当代社会主义农村税收改革及其评价
摘 要 农业税对于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它为我国财政收入的筹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农业税的征收进行调整,将其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本文试图以政府政策工具理论为理论基础和视点,简要叙述我国取消农业税的背景与意义、取消的可行性、取消后带来的问题等内容,进而对农业税终结后的效应进行了的总结和评价,阐述取消农业税这一重大举措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尤其是对中国农村产生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农业税 政策 三农 效应
2005 年3 月5 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5 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3 年就可以实现。”2005 年12 月29 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高票通过决定,自2006 年1 月1 日起正式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在中国延续2 600余年的农业税被彻底取消。取消农业税是中国农村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这项历史性决策的出台,将对中国农村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取消农业税会给中国乡村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是学界乃至社会各界都关注的问题。
一、我国取消农业税的背景与意义
1我国取消农业税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依照有关规定,在广大农村地区征收农业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截至2003年底,近13亿人口,除港澳台外,乡村人口7.69亿,占总人口的59.47%,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天下稳。但长期以来,在“二元经济”结构框架下,我国实行工业倾斜政策,通过农业税和工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即“剪刀差”等方式实现了我国的农业剩余向工业、向城镇的大规模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部门获得成长,形成资本积累,得到发展,而农业则受到挤压和抑制。据统计,改革前的1950年-1978年的28年间,政府通过农村各项或明或暗的征收制度,取得明税978亿元,暗税5100亿元,暗税是明税的5倍。改革后,农村征收制度并无实质性变化。1979年-1994年,政府通过暗税从农民那里占有了大约15000亿元收入,同期明税总额为1755亿元,暗税是明税的8倍。由于政府长期实行过度提取农业剩余政策,农业资源大量流向工业部门,农业经济受到严重削弱,农民负担不堪负重。农业是衣食之源,农民是衣食父母。没有农业,人们的基本生存条件就无法得以保证,整个社会就没有发展的根基。“三农”问题根深蒂固、历史渊源、矛盾复杂。解决“三农”问题也绝非靠一举之措,一时之策,一蹴而就。
2我国取消农业税的意义
农业税条例的施行,对于贯彻国家的农村政策,正确处理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发展农业生产,保证国家掌握必要的粮源,保证基层政权运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中央取消农业税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措施。
从必要性来看,农民收入低,对低收入者征税不符合公平与效率原则:取消农业税实际是真正地对农业的保护,有利于国家长远目标的实现;取消农业税可以使所有对农民强行征收不合理费用的行为无依据。加入WTO后,作为负面影响最大的一个基础行业,应受到保护。
二、对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的进一步分析
1取消农业税的可行性
任何政策的实施,都必须有可行性,否则,这样的政策只能以失败告终。取消农业税也是这样。我认为,当前取消农业税是完全可行的。一是农业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比重很小;二是近几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迅猛;三是如果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取消一些不合理的开支,完全可以填补取消农业税的漏洞。
2取消农业税带来的问题
1.1对农村公益事业的影响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农村公益事业诸如修路、兴修水利、电网改造等等,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农村公益事业在改革前都是由农民集资建设的。取消农业税,农业税附加税随之取消,村级组织失去收入来源,并且税费改革还明确规定逐步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这些措施确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却在事实上造成了农村公益事业的“无米”之痛。基于这种情况,政策规定,村内乡村道路建设维护、乡村水利设施等公益事业所有资金,采取“一事一议一收费”的制度。然而在现实操作中通常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有事难议”,这也是公共选择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乡村议事的决策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决策成本虽然小,但可能造成公共偏好的扭曲,甚至成为变相增加农民负担的手段;如果需要经过全体一致或大多数人的同意,决策成本会明显增加,议而难决的概率增大,跨村、乡的项目尤其困难。二是“一事一议”负担可能会成为变相的人头税,成为固定负担,这是在乡村缺乏有效民主条件下公共决策由上级政府变相垄断的反映。
1.2解开农村税改后的乡镇悬念
“百姓笑、村组跳、乡镇叫”,这是农村税改以后在农村广泛流传的一句话。农业税全免拨动了中国农村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不同的利益主体站在不同的立场,品味出不同的免税滋味。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农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村极组织收入大幅度下降,县乡财政增长困难,收支矛盾趋于尖锐化。在税费改革以前,以欠发达地区为例,农业税收入占当地财政收入的50%以上,有的甚至达80%左右。取消农业税后,也就取消了这块收入来源,基层组织正常运转资金出现较大缺口。尽管上级财政给予一定的转移支付的资金帮助,但这远不足弥补缺口。
1.3收费重心偏移问题
取消农业税后乱收费重心发生偏移——由农业向行业税费转移。这些乱收费现象如不加以治理,照样会增加农民负担。取消农业税虽然消除了农民的现金负担,但在医疗保险、同工同酬和素质教育、子女入学等方面,对广大农民仍然存在着或明或暗的歧视或限制。这种实质上的不平等待遇,容易导致部分农民心理不平衡,很容易引发上访或过激行为,是影响农村甚至整个社会稳定的隐患。其次,取消农业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取消农业税可能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同时,导致增产不增收,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农业税终结后的政策效应评价
取消农业税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学界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和研究了取消农业税对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从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取消农业税后乡村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了基础,也为实践中利用取消农业税后乡村社会发展的机遇,以及解决取消农业税后乡村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可资参考的观点,十届人大
二次会议宣布取消农业税短短一年,历代农民缴纳了千年的“皇粮国税”淡出了中国历史舞台。这一旷世之举,顺应历史潮流,深得亿万农民的欢呼称赞。
取消农业税后,我国广大农村初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好势头。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49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388亿公斤,增长9%,扭转了1999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粮食单产达到308公斤,比上年增长6.6%。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也出现了好的势头。为落实1号文件精神,国家税务总局2004年1月20日公布5项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减征或免征农民个人所得税、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征增值税等,使农民当年减负达30%。200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实际增长6.8%超过了“十五”计划提出的农民人均收入年增长幅度要努力达到5%左右的目标成为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
农业税的取消,加上一系列利农、扶农政策的实施,同时也带动了农村其他体制上的变革。一是农村干群关系得到缓和。农业税的取消把农村基层干部从收款中解脱出来,为干部重塑形象创造了条件。二是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土地抛荒的严重现象有所遏止。全国8亿农民的种粮热情重新唤回,曾经抛弃土地的农民重新回到土地上。农业部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全国粮食生产开局良好,各地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提高春耕质量,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1000多万亩,突破3亿亩,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局面。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认为,当前安徽省“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农业增收的潜力很大”。三是“倒逼”机制产生效应。黑龙江省被列为全国免征农业税试点省之一,国家对黑龙江省种粮农民实行“一免三补”政策。“皇粮国税”取消,乡镇的财税办公室和农业税征收管理所合并成财政所。黑龙江省以此为契机加快了乡镇机构改革,全省各乡镇在完成2001年确定的精简任务的基础上,2004年又精简行政编制23.5%、事业编制30%以上,5年内不增加新的编制。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曾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逐步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支持政策,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在我国绝大多数群众稳定地解决温饱进入小康以后,今后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这一伟大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如前所述,我国社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有的刚刚脱贫,有的刚刚解决温饱,尚有近3000万人口处在贫困之中。全国近13亿人口,62%以上在农村,占大多数,农村能否如期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国来说举足轻重。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首先要有收入,要有钱。有了钱才谈得上脱贫,才谈得上改善生活,才谈得上农业投入扩大再生产,才谈得上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现代文明。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而在目前情况下,取消农业税是最直接最现实地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行仁政,轻赋税”是我国先哲历来倡导的治国方略。从这一点讲,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取消农业税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德政之举。
四、结语
取消农业税不是解决农民增收和“三农”问题的根本之道,它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是直观的,但数量是有限的。以减少农业税来增加农民的收入进而奔小康是不现实的,而是要以此为契机,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耕作观念和市场观念。取消农业税,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但农村税费改革不应只是简单地减轻农民负担,更为重要的是要设法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给农民以国民待遇
取消农业税,是完成农村税收制度改革的一大飞跃,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可以说是一场继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第三次真正意义上的伟大革命,它标志着我国结束了几千年按田亩、产量、人丁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历史,必将极大地调动亿万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农业劳动生产力,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给我国农村带来更加繁荣、充满希冀的未来。农业税的终结,也标志着我国农业在发展阶段上完成了一个伟大的转折。
参考文献
[1]张丰.把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引向深入[N].人民日报, 2006
[2] 王继光,宋鹏.对我国取消农业税的几点思考[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8)
[3]石磊,马士国.减免农业税的长期效应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对策[J].财贸研究.2005,(6)
[4]李兵.减税与农民增收的调查[N].人民日报, 2006
[5] 王立国,刘海燕,刘蕊.农业税改革成因分析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 ,35(9):2768 – 2771
[6] 杨 静 张 芳.浅议农业税取消后所引发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与发展.2009,(08)
[7] 周批改,李牡丹.取消农业税对乡村社会发展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8]李师,陈家涛.对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几点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4)
[9] 陈晓芳,肖彬峰.对后农业税时代的几点思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第二篇:税收改革
税收改革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修订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修订草案)》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修订草案)》。
会议指出,经国务院批准,自2004年7月1日起,东北、中部等部分地区先后进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取得预期成效。为扩大国内需求,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经测算,明年实施该项改革将减少当年增值税收入约1200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约60亿元、教育费附加收入约36亿元,增加企业所得税约63亿元,增减相抵后将减轻企业税负共约1233亿元。为确保增值税转型改革顺利实施,做好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之间的衔接,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修订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修订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修订草案)》。会议决定,上述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
施行。
原标题: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
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修订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11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新修订的三个条例将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为便于大家理解三个条例的有关内容,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
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增值税条例修订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答:修订前的增值税条例对于保障财政收入、调控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修订前的增值税条例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企业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存在重复征税问题,制约了企业技术改进的积极性。随着这些年来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各界要求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的呼声很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适时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十一五规划”明确在十一五期间完成这一改革。自2004年7月1日起,经国务院批准,东北、中部等部分地区已先后进行改革试点,取得了成功经验。为了进一步消除重复征税因素,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税收负担,鼓励企业技术进步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必要尽快在全国推开转型改革;尤其为应对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扩大需求,作为一项促进企业设备投资和扩大生产,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的紧迫性更加突出。因此,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推开增值税转型改革。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核心是在企业计算应缴增值税时,允许扣除购入机器设备所含的增值税,这一变化,与修订前的增值税条例关于不得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规定有冲突。因此,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需要对
增值税条例进行修订。
问:增值税条例修订遵循了哪些主要原则?
答:考虑到当前经济形势和转型改革的紧迫性,此次对增值税条例进行修订的原则是:
(一)确保改革重点,不作全面修订,为增值税转型改革提供法律依据。
(二)体现法治要求,保持政策稳定,将现行政策和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衔接。
(三)满足征管需要,优化纳税服务,促进征管水平的提高和执法行为的规范。
问:增值税条例主要作了哪些修订?
答:增值税条例主要作了以下五个方面的修订:
一是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修订前的增值税条例规定,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即实行生产型增值税,这样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税负比较重。为减轻企业负担,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删除了有关不得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的规定,允许纳税人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实
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换。
二是为堵塞因转型可能会带来的一些税收漏洞,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规定,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
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如小汽车、游艇等)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得予以抵扣。
三是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修订前的增值税条例规定,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6%。根据条例的规定,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已经将小规模纳税人划分为工业和商业两类,征收率分别为6%和4%。考虑到增值税转型改革后,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负担水平总体降低,为了平衡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就业,应当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同时考虑到现实经济活动中,小规模纳税人混业经营十分普遍,实际征管中难以明确划分工业和商业小规模纳税人,因此修
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设置工业和商业两档征收率,将征收率统一降至3%。
四是将一些现行增值税政策体现到修订后的条例中。主要是补充了有关农产品和运输费用扣除率、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资格认定等规定,取消了已不再执行的对来料加工、来料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进口
设备的免税规定。
五是根据税收征管实践,为了方便纳税人纳税申报,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缓解征收大厅的申报压力,将纳税申报期限从10日延长至15日。明确了对境外纳税人如何确定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发生时间、扣
缴地点和扣缴期限的规定。
问:为什么要同时修订消费税条例和营业税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是我国流转税体系中三大主体税种,在我国税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是所有货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而交通运输、建筑安装等其他劳务则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在税收实践中纳税人同时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情形十分普遍;消费税是在对所有货物普遍征收
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量消费品征收的,因此,消费税纳税人同时也是增值税纳税人。
增值税条例除了为转型改革的需要作相应修订外,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在此次修订时一并解决:首先,纳税申报期限较短,不便于纳税人申报纳税;其次,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增值税条例的有些内容已经作了调整,增值税条例需要作相应的补充完善。鉴于营业税、消费税与增值税之间存在较
强的相关性,消费税条例和营业税条例也存在增值税条例的上述两个问题,因此为了保持这三个税种相关
政策和征管措施之间的有效衔接,有必要同时对消费税条例和营业税条例进行相应修改。
问:消费税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消费税条例主要作了以下两方面的修订:
一是将1994年以来出台的政策调整内容,更新到新修订的消费税条例中,如:部分消费品(金银首饰、铂金首饰、钻石及钻石饰品)的消费税调整在零售环节征收、对卷烟和白酒增加复合计税办法、消费税税
目税率调整等。
二是与增值税条例衔接,将纳税申报期限从10日延长至15日,对消费税的纳税地点等规定进行了调
整。
问:营业税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营业税条例主要作了以下四个方面修订:
一是调整了纳税地点的表述方式。为了解决在实际执行中一些应税劳务的发生地难以确定的问题,考虑到大多数应税劳务的发生地与机构所在地是一致的,而且有些应税劳务的纳税地点现行政策已经规定为机构所在地,将营业税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地点由按劳务发生地原则确定调整为按机构所在地或者
居住地原则确定。
二是删除了转贷业务差额征税的规定。这一规定在实际执行中仅适用于外汇转贷业务,造成外汇转贷
与人民币转贷之间的政策不平衡,因此,删除了这一规定。
三是考虑到营业税各税目的具体征收范围难以列举全面,删除了营业税条例所附的税目税率表中征收
范围一栏,具体范围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
四是与增值税条例衔接,将纳税申报期限从10日延长至15日。进一步明确了对境外纳税人如何确定
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发生时间、扣缴地点和扣缴期限的规定。
问:此次修订对现行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优惠政策是如何处理的?
答:此次修订条例主要是为了增值税转型改革的需要,时间十分紧迫,因此基本上没有对优惠政策作出新的调整。对过去已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的优惠政策可以继续执行,而不必对三个条例的有关内容进行修
改,因为三个条例都已经明确规定,国务院可以在执行中对税收优惠范围进行调整
第三篇: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主义改革
在上述两个实例中我看到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性。所以我想分析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是怎么一步步改善中国人民生活。
首先我想先来看看社会主义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调整 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旧体制阻碍生产力的生产力发展,造成人民贫困,国家落后。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改革,邓小平在《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中说到“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式不成功的”。
改革是必要的,那么改革的实质是什么,到底改革的方向在哪里?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问题。让我来寻找下改革的实质,就是从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 文化体制等各种具体制度。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了序幕,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大家从大锅饭的时代转变了家庭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时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土地上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出路。这为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全面改革和发展,开辟出了从未有过的一条道路。在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改革的方向慢慢的转向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1992年党的第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加快了改革的步伐,20世纪末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制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全面展开。
改革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从北京“零点调查公司”对全国十个大中城市的4000多市民做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调查的结果是目前居民计划性支出只集中在住房 汽车 教育 家庭投资等四个领域,家庭的日常开支几乎不在居民的计划之列。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决地推进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的。
第四篇:税收征管改革
税收征管是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改革创新是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不竭动力。
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有力促进了税收收入平稳较快增长,保证了税收调控经济、调节分配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税收工作面临新的形势。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现代信息革命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我国税收管理国际化的迫切需要,是适应税源状况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我国现行税收管理方式的迫切需要。各级税务机关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积极借鉴国际成功做法,奋力开创税收征管改革新局面。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构建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为前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
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总体要求的核心,要从五个方面准确理解这一体系的丰富内涵。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为前提,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清晰界定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确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在此基础上进行征管制度设计,开展征管工作。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就是要把风险管理贯穿税收征管的全过程,形成风险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和绩效评价的闭环系统,对不同税收风险的纳税人实施差异化和递进式的风险管理策略。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就是要对管理对象进行科学分类,对管理职责进行合理分工,对管理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税收征管的集约化水平。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就是要抓住管理重点,充实管理力量,完善职责配置,切实提高重点税源管理水平,从而对提高其他纳税人税法遵从度起到示范效应,带动整体征管水平的提升。以信息化为支撑,就是要准确把握信息革命发展趋势,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科学发展成果,大力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为税收征管提供有力依托。
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降低税收流失率和征纳成本,即“两提高、两降低”。
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积极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是事关税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工程,涉及范围广、关注程度高、工作任务重、实施难度大,必须统筹兼顾,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上下级税务机关和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协调,国税局、地税局之间的统筹协调。
强化宣传引导,积极主动地向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沟通改革事宜,做好对广大纳税人的宣传解释工作,加强对税务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加快人才培养,实行人才强税战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实践锻炼,造就大批税收征管专业化人才。
积极探索实施,处理好顶层设计与探索实践的关系、目标与现状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王力在报告中深入阐述了推进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必要性。他强调,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税收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对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进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势在必行。这是由大企业的地位和特点、税收征管改革的重点、世界税收管理发展趋势决定的。各级税务机关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总体
部署,积极主动地谋划和推进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
王力指出,2008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和各地税务机关相继成立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开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模式。特别是去年国家税务总局部署开展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以来,各地税务机关按照统一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体制机制建立、业务创新、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确立全新工作思路,明确主体管理制度,实施个性化服务和风险管理,搭建大企业税收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专业机构和干部队伍,取得明显成效。税企合作、风险管理的理念得到普遍认可,专业化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个性化服务和风险管理业务不断创新,机构和队伍建设有了一定基础,推动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取得新突破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王力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税务机关要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完善体制机制,优化个性服务,推行风险管理,强化信息管税,建设专业团队,全面提高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水平。他强调,深入推进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要完善体制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优化个性服务,促进税法遵从;推行风险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实施信息管税,强化管理手段;建设专业团队,提供人才保障。通过创新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税务机关的单向监管转变为服务与管理并重,税企互信合作,共同防控税收风险;二是由事后管理和检查为主转变为防控和管理相结合的全过程税收风险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三是从基层的分散管理转变为跨层级的统筹管理,实现服务与管理的高效运转。
为了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落到实处,国家税务总局结合税收工作实际,提出税务部门体现“为民”的总要求是做到“三个服务”,体现“务实”的总要求是做到“三个实在”,体现“清廉”的总要求是做到“三个禁止”。具体体现为以下“36字”要求:
服务税户 服务基层 服务大局 任务求实 干事踏实 说话朴实 执法禁贪 服务禁懒 管理禁散
第五篇: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硕士生论文(作业)
学生:XX
专业:结构工程
学号:0503303017
指导老师:XX老师
日期: 2006 年 5月
日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
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学院05级研究生 XX 学号
0503303017 引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罗伯特·海尔布隆纳(Robert Heilbroner)在影响广泛的《纽约客》上宣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体制的竞争,在其正式开始后不到75年的时间内已经结束,资本主义获得了最终胜利。”
兰德公司的主要成员福山则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的完结。他断定: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状态。现在留待人类思考的基本问题不是别的,而是作为“历史终极状态”的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制度能否令人完全满意。问题的另一方面是,“1989年共产主义的垮台向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这样一个政治问题:马克思主义者怎样回应自由主义者关于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而不是终结于社会主义的宣告。这种政治挑战迫切需要确立替代资本主义的其他选择,这些选择植根于人民的斗争。”因此,同样也有许多学者以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崩溃为契机,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特点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彻底的反思。在这种重新认识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新观点、新学说,各种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形成了社会主义思想上一场新的大讨论。
通过对现实社会主义的检讨、对新的时代特征和科技发展的分析,对不少约定俗成的观念和范式提出了挑战,在实践上,这场讨论正在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现实进程产生影响。
主要讲授内容
一.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研究的整体状况 二.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研究的主要论题 三. 当代西方的“新社会主义观” 四.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研究的主要流派 五. 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态势
一、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研究的整体状况 • 研究盛况:
第一,频繁举行国际性的社会主义问题、马克思主义问题讨论会。第二,研究社会主义的论题更加广泛。
第三,有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问题的著述纷纷涌现。大致可分为三派,即“声讨派”、“反思派”、“乐观派”
• 显著特征: 第一,浓厚的理论化倾向。第二,明显的“趋同论”倾向。第三,民主社会主义化倾向加强。
第四,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异军突起。第五,具有一定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二、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研究的主要论题
(一)反思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剧变 第一、对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评价。第二、对苏东社会主义失败原因的分析。第三、关于苏东社会主义失败的教训。
(二)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
第一、美国学者J ·罗默的“政治民主”加“公平效率”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第二、法国的T·安德烈阿尼和M·费雷的企业自治社会主义模式。第三、美国学者布洛克的剥夺金融资本权力的社会主义模式。第四、美国学者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五、英国学者艾尔逊的市场社会化社会主义模式。
(三)关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关系问题
国外学者大致有三种观点:
• 一种是以G ·拉比卡为首的一些左翼人士认为: • 另一种是以S·阿明为首的一些新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 • 还有一种观点(以英国学者S ·塞耶斯为代表)则认为:
说资本主义还有生命力不等于说社会主义就要“消亡”。
“失败的是虚假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真实的社会主义;相反,失败了的资本主义是真实的资本主义而不是虚假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失败是因为没有实现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失败是因为实现了资本主义。” ——尼加拉瓜神父卡德纳尔
有一些论者认为,社会主义的锋芒已经磨灭,现行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作出了太多太多的让步。殊不知,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向社会主义作出了种种“退让”,人们可以从资本主义的发展中看到社会主义的胜利。或者看作是社会主义因素的积累。社会主义制度虽然没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起来,但是社会主义的价 值目标通过左翼政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在资本主义的肌体内生成发展,从而逐渐改变着资本主义的制度特征。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的争论十分激烈,大致上可以分成三派:
• 一是“维护派”:苏东剧变与马克思主义没有什么关系
• 二是“声讨派”: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大失败”
• 三是“死活派”:马克思主义有死去的和活着的之分 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一,马克思主义不是一元的,而是一个多元的体系
第二,马克思主义不是完美无缺的,应当不断地加以修正和发展 第三,马克思主义不是政治的装饰品,应将其与政治区分开 第四,马克思主义不是随便可以分割的,应从整体上去把握 第五,马克思主义不是经院哲学,它应面向现实 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死去的东西和活着的东西 • 死的东西
第一,关于市场经济的学说 第二,关于权力和国家的学说 • 活的东西
第一,关于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 第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第三,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理论
(五)关于社会主义的前途问题
• 悲观论者认为: 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作用已经完结,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说法已成过去,科学社会主义再也不具备指导意义和具体的政治组织的作用。
• 乐观论者认为: 人类将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这如同资本主义在工业最发达国家取得胜利,成为一种世界性制度一样,社会主义也必将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制度建立起来。
(六)关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问题
•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模式问题上: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单一发展模式论,不能用某一国家的单一模式去衡量和评价其它国家或民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在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问题上: 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状况不是马克思所设想的图景,在发展道路上、发展模式上各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有差别的,而这种差别是由各个国家具体情况决定的,因此是合理的、正常的。
评价:
第一,90年代国外社会主义研究的主流是进步的
第二,总结分析出的苏东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对于我们有借鉴意义 第三,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所进行的深入的考察研究,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是有益的
第四,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存在着大量的良莠同存、鱼目混珠、甚至极其错误的的现象
第五,90年代国外社会主义研究还存在着两股不容忽视的“左”的和右的思潮
三、当代西方的“新社会主义观”
• “新社会主义”并不是90年代才出现的新名词,它在六七十年代一度很时髦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就占有重要地位。
• 90年代以来西方独立左翼人士的“新社会主义观”,正是由苏东剧变所引发的世界性大反思的结果。
• “新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出发点不同,它的主要任务不是对资本主义批判,而是着眼于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反思,并通过这种反思来构建出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模式。
•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新社会主义”问题的研究:
——“新社会主义”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人摆脱了官僚主义的集中化统治,真正成为社会和自己生活的主人。为此,必须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实现工人自治或社会自治。在这种社会里,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经济增长并不是主要的目的,人的自由、人的解放才是唯一目的。
• 90年代后所出现的“新社会主义”:
——是在新的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其理论主张是与左翼政党的斗争实践紧密相连的,“新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而且已成为一种社会主义运动。由于阶级基础和斗争目标不同,90年代的“新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没有统一模式,不同政党有不同的理解。
• 90年代后国外(主要指西方)独立左翼人士的“新社会主义观”: ——尽管这些左翼代表人物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立场和理论局限,但仍以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和目标,仍以否定和“替代”资本主义为己任。他们大多不受传统政党派别纲领的拘囿和限制,关注问题视野广阔,思考主题热点前沿,构建模式新颖独特,甚至形成了颇具特点的新理论流派,如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社会主义、后工业社会主义和自由社会主义等。
(一)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目标的认识
• 美国社会民主党思想家迈克·哈林顿 :“人们说只有一种社会主义,我们说社会主义有许多种。” • 亚当·沙夫断定:“„社会主义‟一词是多义性的,其内涵缺乏明晰度。”
• 经济学家勒茨克·巴塞罗维茨认为,社会主义这一概念至少可以作出4种不同的界定,它们分别是: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体制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学说的社会主义和作为一种政治运动的社会主义。• 后现代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认为,社会主义始终意味着对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全方位保护。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经济学教授阿历克·诺夫指出:“社会主义是这样的一种社会,在这里大多数公民对其生活和工作有相当程度的控制,富有者不能享有过分的权力。”
• 著名的英国政治学家拉尔夫·米利班德认为:“从现实主义的角度看,必须把社会主义看作既是对资本主义统治的社会秩序的延伸,又是对它的超越。……它们由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一系列政策组成。其一是生活的民主化。其二是实现生活条件的平等化。其三,最重要的是经济活动的主要部门实行不同形式的社会所有制。”
• 牛津大学经济学教授布鲁斯提出了三要素的社会主义概念:)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失去其经济社会进步作用这一历史进程的合法结果。)经济基础转变的关键因素,是生产资料从私人所有变为社会所有。3)社会主义将导致新秩序和旧秩序的决裂。
• 苏黎世大学经济学教授奥塔·锡克认为,必须把社会主义限定为一种社会体制,作为一种社会体制,“„社会主义‟这一术语是指刚刚脱胎于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和低级阶段‟。社会主义意味着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代替私有制,从而防止作为其基本对立面的资本主义。”
• 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翰·罗默(John Roemer)认为,“不能把社会主义简单地定义为一种公有制体系,而应当把它定义为这样一种体制,这种体制保证积累起来的利润能按比例平等地分配。
•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弗里德里克·巴纳德说:广义地说,社会主义传统上代表着批判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类的相互依附、社会的不平等和经济上的剥削。
• 生态社会主义者劳伦斯·怀尔德说,社会主义不是一种制度,不是“科学设计”的结果,而是对资本主义的积极扬弃。
• 俄罗斯学者尤·克拉辛也认为,社会主义不是一种实现历史设定的目标的社会经济形态,而是向往建立平等、公正的社会制度而产生的思想政治潮流,是人类探索和谐关系的永恒主题。(1)社会主义仍然是一种制度或体制。
(2)社会主义是一种改革或超越资本主义的历史过程。
6(3)更多的论者把社会主义是价值综合体。(4)社会主义是对人类基本生活权利的捍卫和保护。(5)追求平等和效率是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价值
• 鉴于当代西方发达国家重效率甚于平等的现实体制,越来越多的西方社会主义学者把强调的重点放在平等而不是效率上。
•平等似乎是社会主义核心的和最主要的价值,“社会主义植根于平等主义”,社会主义始终与平等相联系。
• 对社会平等的信仰是迄今为止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特征。”
学者们从三个方面来论证平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
首先,平等是人类的基本价值和基本政治权利,是民主政治的根本目标。其次,社会的平等是每个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再次,效率与平等并不矛盾,追求效率未必要牺牲平等。
——因此,强调效率甚于平等,就难以划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界线。
•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既应是指导工人阶级和全人类争取解放斗争的科学的理论武器,也是变革和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伟大的社会运动和实践,同时它还体现着人类亘古以来就孜孜以求的各种美好的社会愿望和价值追求,而它在现实社会和历史过程中必然要表现为一种社会制度,即现实的物质存在。
• 没有正确价值的追求是无畏的追求,空谈价值永远也不能够实现价值。• “制度社会主义” 与“价值社会主义”。
(二)对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方案的设计 关于所有制问题:
所有制问题一直是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
• 第一种形式的社会所有制是混合所有制。
• 第二种社会所有制形式是资本和利润的社会化和公有化。关于经济运行机制问题: 第一:计划体制的弊端
首先,排斥经济生活的民主化……
其次,必然滋长严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特权现象,它是专制独裁的经济基础。
关于经济运行机制问题: 第二,倡导市场经济:
概括地说,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
具体来说,对于市场和计划的关系大体上有三种情况: 其
一、市场应在配置资源方面起主导作用 其
二、计划和市场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同等重要
其
三、社会主义不应放弃计划,而是使计划更为民主合理 关于经济分配问题:
• 绝大多数国外社会主义者反对资本主义的财富分配相差悬殊的不平等现象,认为社会主义应该保证经济平等。
• 认为未来社会主义的分配不是资本主义的完全按资分配和差别悬殊,也不是国家社会主义那样的绝对平均和不合理。
(三)对社会主义和民主之间关系的再认识
其一、社会主义与民主不可分离,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民主的。
其二、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根本基础。亚当·沙夫认为,从社会主义的思想命题和以往社会主义国家的消极经验中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告诉我们,不可能存在没有民主的社会,也不可能存在没有持不同政见者的自由的民主,而没有一种由社会加以制度化的监督,没有政治多元化,就没有民主。如果不想民主变成空话,就必须使民主具有实际内容,这种内容以创造相应的经济条件为前提”。
• 西方社会主义者所向往的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首先,社会主义应当实行人民自治制度。其次,社会主义必须推行多元主义政治。最后,建立经济民主制度,确保经济生活民主化。关于经济生活民主化:
“对经济生活民主化的承诺是今日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
——只有从制度上首先保证人民对经济生活的控制,进而扩展到对政治生活和机构的控制,才能推进自由、平等、正义,达到更大的平等。
——社会主义企业应由工人民主管理,工人们决定企业的生产和分配等一切事宜,这些事宜的决策必须民主制定,实行“一人一票制”。
• 对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制的批判:
——他们对西方代议制民主的非代表性和虚伪性极为不满,认为它是被资本的权力所篡夺和扭曲的民主。
——他们对于资本主义民主扭曲性和虚伪性的揭露,是设身处地、直中症结的,而且他们将民主从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努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四)对未来社会主义实现主体的重新界定
• 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工人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主体。
• 托派左翼人士认为:
• 工人阶级仍然是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力量。
• 大多数国外左翼知识分子认为:
• 要依靠一切进步的社会力量,包括各种新社会运动力量。
• 也有一些左翼人士在工人阶级之外寻求社会变革的依靠力量: 知识分子是未来社会的主要阶级和变革力量。
•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1.关于社会变革的动因: 2.关于社会变革的新的主体 :
3.关于社会变革的途径、战略及策略:
——社会主义的实现主体及当代西方社会变革的动因、途径等问题是一个争论甚多、非常复杂的问题。独立左翼人士敏锐地洞察到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变化对于社会主义实现主体的性质和成分范围的挑战,力求寻找适应新时代的新主体,这一努力颇具现实意义。他们重新评定工人阶级的性质及其政治行动能力和政治取向,力求扩大工人阶级范围,改变传统工人阶级的面貌,扩大工人阶级与其他社会阶级和运动之间的联盟,这些都值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参考借鉴。
(五)关于适合后工业时代的社会主义的预测 • 其基本理论主张是:
——以新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前途之间的关系为主题,从时代变换的宏观角度探讨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前景。认为,迅速发展的新科技革命已经使世界由工业社会时代向后工业社会时代过渡,工业社会时代产生的工业资本主义和工业社会主义都已经发展到了自己的极限,必将被一种适应后工业社会的新型社会制度所取代,这种新型社会制度就是与工业化没有联系的、以后工业思维重新塑造的新型社会主义范式。
• 新型的社会主义具有如下特征: ——在社会形态方面: ——在经济生产组织形式方面: ——在政治管理组织形式方面: ——在社会主体方面:
评价:
——国外独立左翼人士“新社会主义”观的内容丰富多彩,他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探索关系社会主义命运和未来的重大问题。这些学说和理论,事实上进一步丰富和提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资源和素材。
——尽管他们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持批判态度,试图运用温和的或激进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光谱”中处于左的一极,但是,这些“新社会主义”理论不能科学地指出超越和替代发达资本主义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达不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境界。
——固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但是,9 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和思潮对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
——科学社会主义与所有其他社会主义流派在目标、性质、任务、价值取向上虽然有原则区别,但两者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在许多方面也有相通之处。
第一,从历史上,科学社会主义不仅从批判和吸取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产生,且从利用和改造其他社会主义流派中扩大自身社会影响、壮大自己的组织力量。第二,20世纪以来,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大都或多或少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科学社会主义与它们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与任务,因而有兴衰与共的共同命运,不宜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推向资产阶级阵营。
第三,展望21世纪,社会主义运动重新振兴的基本前提是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创新,无论何种创新,科学社会主义都必须认真吸取各种社会主义流派所积淀的积极成果。
四、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研究的主要流派
(一)民主社会主义
(二)“第三条道路”的社会主义
(三)市场社会主义
(四)生态社会主义
(五)女权社会主义
(六)现代托派社会主义
(七)总体性社会主义
(八)欧洲共产主义
(九)伊斯兰社会主义
(十)后工业社会的社会主义
(十一)后社会主义
(十二)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构想的几种社会主义模式
(一)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流行于西欧北美,是西欧影响最大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以实现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思想民主和社会民主的社会主义为宗旨。
——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主张用和平渐进方式,利用民主、议会手段实行社会的改良。
——反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和政治多元化。——社会主义不再是要努力建立的一种制度,而是关于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念。
民主社会主义是把资本主义民主手段与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揉的改良主义理论。
(二)“第三条道路”的社会主义
——它是西方新左派为了把自己与老左派和新右派区别开来而量身定做的标签,是用以表明自己所走的是一条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新道路。
——认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社会正义,应当建立合作包容型的新社会关系,主张应该由政府管理型向治理型转变,激发市民社会活力,以之作为与政治国家相对的民间领域,对政治权力的滥用发挥制衡作用。奉行“中间路线”,主张走折中路线改革福利制度,强调个人对自己负责。
——“第三条道路”实质上是社会民主主义在现代条件下的新变种,体现着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它试图融合社会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基本理论和价值观念,发展一种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新的政治民主形式。
(三)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是在原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受挫、西方世界凯恩斯主义失灵的情况下,西方一些左翼政党和理论家倡导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
——认为社会主义不但不排斥市场,而且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不可或缺的,应从市场就是资本主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的误区中走出来,将市场经济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结合起来。
——市场社会主义在80年代以来受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的改革的影响,迅速扩大其影响范围,许多市场社会主义者也纷纷将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探讨推向更深的层次,提出了许多所谓市场社会主义的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的具体模式中基本理论主张有二:其一是依赖竞争的市场机制来交流商品,协调复杂的个体劳动。其二是坚持社会主义伦理原则,使社会成员平等的支配权和收入权制度化。
(四)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的生态运动,80年代末90年代初臻于成熟,影响日益扩大,号称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之外的“第四种力量”。
——生态社会主义从关心人类前途和命运的人文主义立场出发,认为人类生态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造成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矛盾和危机的结果,为此提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地球”的口号。
——生态社会主义谋求“绿色”和“红色”两种政治力量的汇合,主张把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结合起来,力图开辟一条既能消除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保护地球上人类生存的绿色环境,又能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最终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1.对资本主义和“唯生产力论”的批判。2.对新殖民主义的批判。3.对军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批判。第二,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1.关于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异化问题2.关于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问题3.关于社会政治问题4.关于经济发展问题5.关于国际关系问题6.关于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问题
• 五)女权社会主义
——女权社会主义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包括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两个前后相继的流派。80年代末90年代初,女权社会主义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后现代主义对女权社会主义产生了广泛影响。女权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是:
(1)妇女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依然没有摆脱受压迫的处境。(2)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与父权制的结合。(3)妇女解放是以经济解放为主的整体性解放。
(4)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反对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的斗争。•
(六)现代托派社会主义
——托洛茨基主义是在20世纪20、30年代苏共内部斗争中形成的。1938年,他在巴黎领导建立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相对于共产国际,被称为第四国际。——托洛茨基认为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革命”,——托洛茨基严词批评斯大林的个人集权化和苏联社会的官僚化,最早预言了苏共和苏联的解体,认为苏联是“由新的特权阶层来管理的并被他们叛卖了的国家”,认为“党内民主的死亡导致工会和其他所有非党群众组织内的一般民主的死亡”,而这样的政党和国家,迟早要灭亡。
——目前他们努力改变其激进、极左形象,更加务实、团结。他们全力为世界新秩序和世界社会主义而斗争,坚决反对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在相当程度上成了世界贫苦工人的代言人,因而赢得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支持。•
(七)总体性社会主义
——总体性社会主义产生于西欧发达国家。它强调,应该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上实现社会主义,不仅要比资本主义生产出更多东西,而且要把这些东西分配得更合理;不仅要消灭贫困和对抗,而且要改变人类生存性质,真正充分地满足人的意识和情感、劳动和休闲、道德和美学等方面的需要;不仅要消灭阶级差别以实现人们自然和谐、全面自由的发展,而且要排除集权政治以实现全体的、自发的、自治的、直接的民主。在实现手段上,它主张推进生产发展和社会改良。•
(八)欧洲共产主义
——欧洲共产主义理论由曾担任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的社会主义理论家贝林格提出。其纲领主要是:用和平民主手段而非暴力手段夺取政权,对现成的国家机器进行改造更新,而非打碎废除;不实行共产党的绝对领导而建立多党联盟来领导国家,共产党在多党联盟中充当政治指导者;不实行工农联盟而建立一切民主力量、进步力量团结合作的广泛联盟。
——承认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以民主集中制为党的组织原则,以共产主义为最终目的。同时,它保留在丧失民主自由的特殊条件下使用暴力革命的权利。特别强调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各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独立自主地探索具体道路。• 九)伊斯兰社会主义
这是在第三世界国家流行的颇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潮:
——伊斯兰社会主义流行于阿拉伯地区一些国家,它承认实现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这种社会主义以阿拉伯民族意识和伊斯兰教义为依据,是既不侵犯私有制而又消灭剥削、人人平等、保护正义的社会状态。
——此外还有流行于非洲地区一些国家倡导的村社社会主义和南美洲地区一些国家提出的合作社会主义等等。
(十)后工业社会的社会主义
——这种思潮明显受当代的西方后工业社会理论的启发和影响。是将西方流行一时的“后工业社会”理论与共产主义思想信念结合起来,为后工业社会所作的制度、体制及价值观念的解释。后工业社会的社会主义者认为,在后工业社会中,人类面临如生态环境、资本短缺、人口爆炸、核武器的威胁等问题,只有通过共产主义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共产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共同归宿和必然规律。•
(十一)后社会主义
——所谓后社会主义一般是西方学者对原先实行以苏联模式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反省、改革后,所选择的新发展道路的称谓。
——后社会主义者认为,以往的社会主义是不成熟的、教条化的社会主义,而后社会主义则是相对成熟的、符合各社会主义国家实情,以社会发展、公平、民主、效率为理念的社会主义。
——后社会主义者既批判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也不承认东欧国家的巨变是资本主义性质,而将巨变后这些国家的发展道路和特征称之为“后社会主义”目前最有影响的几种“新社会主义”观点:
1.欧洲执政的社会党所提出的欧洲新社会主义思想
2.由前共产党改名的左翼政党和西欧共产党所提倡的“新社会主义”
3.以俄罗斯“争取新社会主义运动”为代表的新社会主义思想 •
(十二)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构想的几种社会主义模式
主要有两种取向
其一、工人自治取向的社会主义模式 • 科尔施提出的“实践社会主义”模式 • 葛兰西提出的“工厂委员会的社会主义”模式 • 列斐伏尔提出的“工人自治的社会主义”模式 其
二、人道主义取向的社会主义模式
• 马尔库塞提出的“自由社会主义”或“解放的社会主义”模式 • 弗洛姆提出的“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模式
• 萨特提出的“有人性的社会主义”或“非独裁型的社会主义”模式 • 当代西方社会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首先对现有理论的质疑:其次,苏联模式的教训:最后,社会发展的启示:
“新社会主义思潮”评价
1.“新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是历史和现实的反映,其产生具客观必然性。2.90年代的“新社会主义”思潮,鱼龙混杂,派别纷呈,理论体系远未成熟。
3.“新社会主义”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反思和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探讨,将进一步活跃世界社会主义理论革新和政策调整,有助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向纵深发展。对待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 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势,区别情况,认真研究;既不能盲目赞赏,也不能武断否定。
• 多多吸取合理因素,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五、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态势
• 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一,21世纪的社会主义是模式多样的社会主义。第二,21世纪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第三,21世纪的社会主义将建立更加完备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四,21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将在艰难中曲折前进。• 21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将会出现如下趋势与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蓝图将作为共产党和人民大众追求的长远的奋斗目标,而不可能在目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状况下完全实现。2.21世纪的社会主义将是发展“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在21世纪,“制度社会主义”在数量上不会有大幅度增加,尤其不大可能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但“价值社会主义”将无时无地不在孕育、生长 4.21世纪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上将是市场取向的社会主义。
5.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有望在21世纪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走向新高潮的强大推动力。
• 社会主义流派在21世纪将有四种不同的命运:
(1)一些流派如民主社会主义、欧洲共产主义原属各政党将会依据20世纪历史经验和21世纪的新的历史发展,不断地进行理论调整、组织调整和战略策略调整,以保存和伺机发展自身。
(2)一些流派如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后工业社会主义等,由于提出和关注一些因时代发展变化而产生的、社会主义者必须认真对待的新课题,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一些流派会因僵化、“不合时宜”或是本来就仅仅是一种“附庸风雅”趋于消失。(4)出于对美好理想和更高级社会形态的向往与追求,新的社会主义流派会不断生成与发展,在世界形势有利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时期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