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投入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2 19:5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投入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投入管理办法》。

第一篇:农业投入管理办法

庆城县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县出口水果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我县出口水果国际竞争力,促进优势水果扩大出口,加快果业发展步伐,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肥料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农资经销商。农业投入品包括农药、肥料或可能影响农产品质量的物品。

第三条示范区内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

1.有与其经营的投入品相适应的技术人员;

2.有与其经营的投入品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安全防护措施和环境污染防护措施;

3.有与其经营的投入品相适应的规章制度;

4.有与其经营的投入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并依法办理营业执照,方可经营。在取得营业执照后30日内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条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不得经营下列农资:

1.国家、山西省和输入国禁止使用的投入品。

2.无农资产品登记证或者临时登记证、无生产许可证或者生产批准文件、无产品质量标准的农资;

3.无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检验不合格的农资;

4.过期而无使用效能的农资;

5.没有标签或者标签残缺不清的农资;

6.撤销登记的农资产品;

7.假冒、伪造、转让登记证号或者临时登记证号的农资产品。

第五条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购进农资,应当核对产品登记证、标签以及农资产品质量合格证,并保存进货凭证、做好经营档案,销售农资时应当做好销售流向记录,详细写明购货人地址、购货时间等内容,经营档案和流向记录保存二年以上。

第六条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销售产品应当出具农业投入品销售信誉卡,并向使用者正确说明产品的用途、使用方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第七条农业执法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农业投入品的质量进行抽查检测,假冒、伪劣、违禁农资禁止流入县场经营。

第八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对其成员应当及时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加强自律管理;对其收购、销售的农产品,应当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经查验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不得收购、销售。

第九条 法律责任

1.经营未取得农资产品登记证或者临时登记证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2.经营产品包装上未附产品标签、标签残缺不清或者擅自修改标签内容的农资产品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3.农资产品经销商未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或者在未制做经营档案和未做销售流向记录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责令改正,可以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4.经营不合格或者过期无使用效能农资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但罚款最多不得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5.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防治示范区卫生害虫或者蔬菜、瓜果等农业生产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6.经营或者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或者撤销登记的农药,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经营和使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农业、工商行政管理、公安、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对农业投入品违法案件进行处罚。

第十条本办法自 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发挥财政职能,增加农业投入

发挥财政职能,增加农业投入

如皋市财政局

章晓峰

增加农民收入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财政支农工作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近年来,如皋市财政部门积极调整财政支农思路,充分运用财政支农政策措施,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保障、调控、扶持等职能,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增添了活力和后劲。

一、发挥财政职能,增加农业投入

1、发挥财政资金导向职能,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在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过程中,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引导作用,用有限的资金采取直接补助、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吸引和推动民间资本进军农业,收效十分明显。一是直接补助引导投资。近几年为加快我市农业机械化进程,市财政拿出500多万元引导农民购买先进农机,比如从1999-2002年农民每购买一台联合收割机,市财政直接补助购机额5%部分,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购机热情。目前已引导农民投入资金1900多万元,购联合收割机 844 台。仅2002年就新增联合收割机227台,组织跨区作业21万亩,创收1000多万元,2004市财政安排49万元专项资金对农民购买先进插秧机每台补助3000元,仅此一项可吸引220万元民间资金进入农业;二是对农业龙头企业贴息进行引导。本级农发资金安排专项资金对农业龙头企业技改投入贷款进行贴息,吸引信贷投入和民间资本投入。江苏花木大世界是南通市级龙头企业,为促其尽快壮大,市财政投入180多万元进行贴息,支持其发展,该公司在一期工程投入2000多万元的基 础上,决定加大投入,二期工程又投入3000多万元,极大地幅射带动了周围4个镇乃至全市农户发展花木,搞创收农业;三是以奖代补进行引导。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出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奖励,通过奖励政策激励“三资”投入农业。2004年拿出50多万元专门奖励了18个农业园区、30个规模养殖大户、60名优秀农民经纪人、3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此带动我市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由于财政资金的导向、示范作用,2004年截止10月份有4.51亿元社会资金投向农业,为我市农业发展增强了后劲。

2、发挥财政资金保障职能,突出农业投入重点。近年来,我市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全面调整支农资金投向,把支农资金投入的重点放在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关键项目和带动农业生产的环节上,提高支农支出整体效益。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农业靠自身积累和市场自发调节很难发展,要使农业中蕴藏的巨大潜力和能量释放出来,必须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我市财政安排河道疏竣经费800万元,共疏浚一级河道15.5公里、动土124万方,县级河道3条9.65公里、动土55.4万方,乡级河道45条125.38公里、动土251.8万方;安排598万元对农村46座危桥进行了改造;安排313万元对9个经济薄弱村12条长31.34公里农村机耕路进行重点扶持改造,极大地改善了我市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2)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吸引“三资”和项目资金的重要载体,加强农业园区建设能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发挥园区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我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如皋市诚信木本花卉科技示范园是省财政直接扶持的科技示范基地之一,也是我市财政支农的重点项目,是我市从事各、特、优苗木研究、开发、经营的特色农业园区之一。从2002年3月份规化建设园区起,市财政就给予了大力支持,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0多万元,完善了园区路、渠、电等基础设施,园区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园区农民从原先阻止开发到后来欢迎和希望开发,原因就是与过去种田相比,农民得到了更多实惠,园区农民除了可以稳定获得每亩600元的土地租金以外,还有园区建设和园区生产经营中的打工收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投入开发的积极性。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推广作用,周边2万多农户投入特色花木种植、生产、经营,每年可为农民增加收益近亿元。

(3)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加快我市中低产农田的改造步伐,构建我市高标准农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2004年我市投入1585万元对 3.7万亩高沙土农田进行了改造,为我市粮食安全、高效生产夯实了基础。

3、发挥财政资金调控职能,着力培育特色农业。农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创新思维灵活运用现行政策,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在财政支农工作中,我市除了有重点地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促进农业加速发展外,还运用财政职能,利用政策杠杆的优势,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市花木业有悠久的历史和区域优势,但由于相关链节整合不够,目前规模仍偏 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为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如皋花木的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2004年拿出60多万元对规模发展花木的专业村和苗木园区以及年新增花木面积100亩以上予以奖励(100元/亩);拿出260多万元建成了如城和皋南10万亩花木生产基地,引导农民发展花木业,打造如皋特色农业,提高农业产业率,从而为我市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增添活力

4、发挥财政资金扶持职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市财政部门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选择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的龙头企业,予以扶持。特别是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和特色农产品紧密相关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二是是积极鼓励农产品创品牌、上档次,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当年安排专项资金40多万元,重点支持了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新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万亩、无公害畜产品基地3个,新制定农业地方标准6项、农业企业地方标准13项、申报绿色农产品23个,切实提高了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今后我市农业投入的重点。

根据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我市将继续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财政支农支出“两个高于”的要求,保证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我市财政部门将充分利用农业投入资金,突出农业投入重点,发挥农业资金的综合效益。

1、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生态环境等基础建设滞后问题。以农村桥梁、县乡河道疏浚和水利建设重点工程等为突破口,大力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活条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生态文明。

2、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建设。为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2005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和奖励政策,主要有:(1)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龙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2)以农业园区(基地)为基础,大力扶持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3)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济人、农产品行业协会为中间纽带,强化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我们财政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积极筹措资金在引导、扶持、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上狠下功夫。

3、继续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一是以农业三项工程为载体,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二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继续支持无公害(绿色)产地认证及环境检测,推进标准化生产示范。三是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作力度,促进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开辟农民致富新渠道。

4、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新形势下,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已成为财政支农的重中之重,成为发展现代农业至关重要的部分,我市将根据现代农业的要求,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一是积极推进农业 科技高新化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扶持现代工业装备和新材料应用于农业的研究和推广,攻克和引进重要农产品的保鲜、深加工关键技术。二是大力扶持农业技术推广,增加对适应性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的扶持,特别是要注重对重要农作物有明显的节工、增产、增效作用的良种应用、科学用肥、模式化栽培、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等技术的推广进行扶持,同时积极支持农技改革,保障农技推广的机构及人员经费。三是增加对农民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投入,广泛开展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5、积极扶持农产品质量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一是扶持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我市将安排专项资金,加快建立以质量监督部门为主体的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以农林部门为主体的农产品行业管理体系;要紧紧围绕名特优新产品、大宗农产品、出口创汇农产品,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并积极指导和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制订生产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二是要扶持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我市将加大对农产品检验、检测力度,积极支持开展“放心农产品工程”,强化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实现农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三是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产品建设。我市将大力扶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产品建设,通过扶持,建设一批规模大、效益高、品牌响、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的名特优农产品基地,切实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加大农业投入的对策和建议。

1、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本级财政支农支出比重。严格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财政支农支出“两个高于”的要求,本级财政支农支出要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优先安排财政支农随财政收入增长同步增长,在支出所占比例上高于其它项目,在支出增长幅度上要高于财政总支出增幅。

2、转变财政投入方式,提高财政支农效率。积极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多种经济杠杆,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特别是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3、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目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各级政府投入、农民筹集筹劳、招商引资等途径,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农业抗拒自然灾害的保障能力,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4、充分运用财政体制激励作用,调动乡镇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

将乡镇当年的农业投入和农民增收指标纳入对乡镇激励性转移支付范围,作为重要指标进行考核,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衡量乡镇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实行目标管理,综合考评,充分调动乡镇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

第三篇:关于对我县农业投入的调查

最近,县政协通过对土桥、全德、侣俸等乡镇实地调查和召开部分涉农部门座谈会的形式,就我县五年来农业投入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此报告。

一、农业投入的基本情况。

五年来,我县农业投入资金逐年增多,中央、市、县三级财政投入预算内资金1998年为1885万元、1999年1591万元、2000年1935万元、2001年4309万元、2002年4455万元,共计14175万元,其中农村生产支出3389万元、农业综合开发2356万元、农林水气象部门事业费4466万元、支援不发达地区287万元、农业部门支出344万元,基本建设支出3333万元。而科技三项费用中用于农业支出为零,农村草场和畜禽保护补助费与农村水产补助费分别只有11万元和58万元。

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产业结构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虽然经过五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值由9.31亿元增加到10.23亿元,达到年均增长2%,但总体而言,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特色农业不突出,商品农业步履维艰;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甚微;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增收难度大、幅度小。

二、存在的问题。

1、农业总体规划的科学性不强,实施不力。

一是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没有很好坚持科学论证、民主决策,主观臆断、行政行为突出,致使规划缺乏客观性、科学性、可行性。二是规划着力点失偏,重在追求农产品数量和品种的微观规划设计,忽略从宏观上有效整合资源、强化基础设施、改善环境条件、提高综合效益。三是规划执行不能持之以恒,常常因人而易,朝令夕改,致使不少农业开发项目有头无尾,半途而废,成效甚微。

2、农业投入重微观轻宏观、重点不突出。

目前,我县农业投入呈两多两少现状。“两多”即向微观层面的具体生产环节具体农业品种投入多,向每家每户投入多。近年,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指挥农民种这养那,“逼民致富”。如种桑树,投入1200万元,由于承诺资金不能全部兑现,至今还欠农民桑苗补助款600万元未付,而农民又受之不愿、干之不乐,前种后拔,损毁严重。资金撒了胡椒面,干群关系紧张,政府诚信下降,项目发展无果,农民受益甚微。“两少”一是向农村基础设施、公益项目投入少。如我县水利设施大部分建于五六十年代,年久失修,功能退化,村社公路量少质差,疏于管理,严重制约农村发展。二是向效益高的非农产业投入少。目前外出务工经商约占农民收入的70%,但政府却关注少投入少,几乎处于一种农民自发自为的状态。

由于两多两少,政府强为农民办农民自主自力可以办的小事,费力不讨好;农民无力所为的大事,政府又缺位失责。农业投入抓小失大,重点不突出,效益不明显,不能从宏观上、总体上、基础上全面改善和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农业投入的体制不顺。

目前,国家农业投入中计划经济的痕迹较重,指令性较强,一些政策性规定既脱离实际,又不利于引入市场机制,发展市场农业。如项目的设定、资金的投放多向微观生产领域倾斜,不重视整个农业基础的改造提升,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其次,农业投入权力部门化突出。由于农业投入体制以条为主,各涉农部门为争取项目,通过“验收”,即“各炒各的菜,各敬各的神”,形成部门决策、各自为政、投入分散,效益低下的局面。三是基层政府统筹协调力度弱。农业开发综合度高,比如园区建设就涉及水利、交通、电力、农技等多方面,但投入条块分割,基层政府难以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满足建设需要。

三、几点建议。

1、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规划。

农业规划是农业发展的指导,必须要突出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

要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要立足全局,把握世情国情,切合发展趋势,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客观规律,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

制定规划要坚持民主决策、科学论证,尊重民意,广泛听取各界意见,严格通过专家评审,建立民主决策制度,避免主观独断、盲目决策、规划失误。

执行规划要严肃持续,防止因领导更替、工作重点切换而随意变更终止,保障坚持不懈实施,一届接一届,干出成效。

2、农业投入要着力宏观,突出重点。

在市场经济下,资源市场配置,微观经济领域活动自主自由,农业的具体生产、一家一户的生产活动由农民自己说了算。因此,要打破计划经济的思维和模式,转变职能,准确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农业投入退出微观,着力宏观,突出重点。

一是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的农业基础设施有利于改善农业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受益面广、利用率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备条件,也是政府应着力培植打造的公共产品。要作为重点,加大投入,加快水利、交通、能源、信息等公众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网络,提高档次,为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搭建平台,促进发展。

二是大力扶持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主导产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支撑,要大力培植,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生产水平较高,辐射带动力较强,体现了当前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应该从政策、技术、信息、融资等方面加大支持,增加投入,提供服务,积极扶持,充分发挥他们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

三是大力促进科技推广,开发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主动力,大力推广科技,开发人力资源是改变农村原始、落后现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增加农业技术应用和开发的投入,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兴办农民学校,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增强现代劳动技能,为农民就地发展商品农业、外出务工经商奠定基础、增强实力。

3、建立科学的投入体制。

国家规划农业开发项目,制定农业投入政策,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切合基层发展实际,倾向宏观领域,重视农业基础和环境改造。对投放项目的考核验收不能宥于条条框框,坚持“戴帽”对块,要重实际效果,给基层合理的自主空间,增加投入实效。

基层要建立农业投入管理和监督机制,增大政府统筹协调力度。打破条块分割,加强部门合作,“同炒一盘菜,各敬各的神”,使有限的资金能打捆投入、配套使用、联合开发,最大限度形成合力,增大效能,节约资源,实现投入效益最大化。

第四篇:关于对我县农业投入的调查

最近,县政协通过对土桥、全德、侣俸等乡镇实地调查和召开部分涉农部门座谈会的形式,就我县五年来农业投入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此报告。

一、农业投入的基本情况。五年来,我县农业投入资金逐年增多,中央、市、县三级财政投入预算内资金1998年为1885万元、1999年1591万元、2000年1935万元、2001年4309万元、2002年4455万元,共计14175万元,其中农村生产支出3389万元、农业综合开发2356万元、农林水气象部门事业费4466万元、支援不发达地区287万元、农业部门支出344万元,基本建设支出3333万元。而科技三项费用中用于农业支出为零,农村草场和畜禽保护补助费与农村水产补助费分别只有11万元和58万元。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产业结构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虽然经过五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值由9.31亿元增加到10.23亿元,达到年均增长2%,但总体而言,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特色农业不突出,商品农业步履维艰;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甚微;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增收难度大、幅度小。

二、存在的问题。

1、农业总体规划的科学性不强,实施不力。一是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没有很好坚持科学论证、民主决策,主观臆断、行政行为突出,致使规划缺乏客观性、科学性、可行性。二是规划着力点失偏,重在追求农产品数量和品种的微观规划设计,忽略从宏观上有效整合资源、强化基础设施、改善环境条件、提高综合效益。三是规划执行不能持之以恒,常常因人而易,朝令夕改,致使不少农业开发项目有头无尾,半途而废,成效甚微。

2、农业投入重微观轻宏观、重点不突出。目前,我县农业投入呈两多两少现状。“两多”即向微观层面的具体生产环节具体农业品种投入多,向每家每户投入多。近年,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指挥农民种这养那,“逼民致富”。如种桑树,投入1200万元,由于承诺资金不能全部兑现,至今还欠农民桑苗补助款600万元未付,而农民又受之不愿、干之不乐,前种后拔,损毁严重。资金撒了胡椒面,干群关系紧张,政府诚信下降,项目发展无果,农民受益甚微。“两少”一是向农村基础设施、公益项目投入少。如我县水利设施大部分建于五六十年代,年久失修,功能退化,村社公路量少质差,疏于管理,严重制约农村发展。二是向效益高的非农产业投入少。目前外出务工经商约占农民收入的70%,但政府却关注少投入少,几乎处于一种农民自发自为的状态。由于两多两少,政府强为农民办农民自主自力可以办的小事,费力不讨好;农民无力所为的大事,政府又缺位失责。农业投入抓小失大,重点不突出,效益不明显,不能从宏观上、总体上、基础上全面改善和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农业投入的体制不顺。目前,国家农业投入中计划经济的痕迹较重,指令性较强,一些政策性规定既脱离实际,又不利于引入市场机制,发展市场农业。如项目的设定、资金的投放多向微观生产领域倾斜,不重视整个农业基础的改造提升,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其次,农业投入权力部门化突出。由于农业投入体制以条为主,各涉农部门为争取项目,通过“验收”,即“各炒各的菜,各敬各的神”,形成部门决策、各自为政、投入分散,效益低下的局面。三是基层政府统筹协调力度弱。农业开发综合度高,比如园区建设就涉及水利、交通、电力、农技等多方面,但投入条块分割,基层政府难以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满足建设需要。

三、几点建议。

1、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规划。农业规划是农业发展的指导,必须要突出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要立足全局,把握世情国情,切合发展趋势,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客观规律,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制定规划要坚持民主决策、科学论证,尊重~,广泛听取各界意见,严格通过专家评审,建立民主决策制度,避免主观独断、盲目决策、规划失误。执行规划要严肃持续,防止因领导更替、工作重点切换而随意变更终止,保障坚持不懈实施,一届接一届,干出成效。

2、农业投入要着力宏观,突出重点。在市场经济下,资源市场配置,微观经济领域活动自主自由,农业的具体生产、一家一户的生产活动由农民自己说了算。因此,要打破计划经济的思维和模式,转变职能,准确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农业投入退出微观,着力宏观,突出重点。一是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的农业基础设施有利于改善农业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受益面广、利用率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备条件,也是政府应着力培植打造的公共产品。要作为重点,加大投入,加快水利、交通、能源、信息等公众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网络,提高档次,为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搭建平台,促进发展。二是大力扶持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主导产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支撑,要大力培植,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生产水平较高,辐射带动力较强,体现了当前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应该从政策、技术、信息、融资等方面加大支持,增加投入,提供服务,积极扶持,充分发挥他们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三是大力促进科技推广,开发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主动力,大力推广科技,开发人力资源是改变农村原始、落后现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增加农业技术应用和开发的投入,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兴办农民学校,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增强现代劳动技能,为农民就地发展商品农业、外出务工经商奠定基础、增强实力。

3、建立科学的投入体制。国家规划农业开发项目,制定农业

第五篇:关于对我县农业投入的调查

最近,县政协通过对土桥、全德、侣俸等乡镇实地调查和召开部分涉农部门座谈会的形式,就我县五年来农业投入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此报告。

一、农业投入的基本情况。五年来,我县农业投入资金逐年增多,中央、市、县三级财政投入预算内资金1998年为1885万元、1999年1591万元、2000年1935万元、2001年4309万元、2002年4455万

元,共计14175万元,其中农村生产支出3389万元、农业综合开发2356万元、农林水气象部门事业费4466万元、支援不发达地区287万元、农业部门支出344万元,基本建设支出3333万元。而科技三项费用中用于农业支出为零,农村草场和畜禽保护补助费与农村水产补助费分别只有11万元和58万元。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产业结构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虽然经过五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值由9.31亿元增加到10.23亿元,达到年均增长2,但总体而言,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特色农业不突出,商品农业步履维艰;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甚微;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增收难度大、幅度小。

二、存在的问题。

1、农业总体规划的科学性不强,实施不力。一是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没有很好坚持科学论证、民主决策,主观臆断、行政行为突出,致使规划缺乏客观性、科学性、可行性。二是规划着力点失偏,重在追求农产品数量和品种的微观规划设计,忽略从宏观上有效整合资源、强化基础设施、改善环境条件、提高综合效益。三是规划执行不能持之以恒,常常因人而易,朝令夕改,致使不少农业开发项目有头无尾,半途而废,成效甚微。

2、农业投入重微观轻宏观、重点不突出。目前,我县农业投入呈两多两少现状。“两多”即向微观层面的具体生产环节具体农业品种投入多,向每家每户投入多。近年,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指挥农民种这养那,“逼民致富”。如种桑树,投入1200万元,由于承诺资金不能全部兑现,至今还欠农民桑苗补助款600万元未付,而农民又受之不愿、干之不乐,前种后拔,损毁严重。资金撒了胡椒面,干群关系紧张,政府诚信下降,项目发展无果,农民受益甚微。“两少”一是向农村基础设施、公益项目投入少。如我县水利设施大部分建于五六十年代,年久失修,功能退化,村社公路量少质差,疏于管理,严重制约农村发展。二是向效益高的非农产业投入少。目前外出务工经商约占农民收入的70,但政府却关注少投入少,几乎处于一种农民自发自为的状态。由于两多两少,政府强为农民办农民自主自力可以办的小事,费力不讨好;农民无力所为的大事,政府又缺位失责。农业投入抓小失大,重点不突出,效益不明显,不能从宏观上、总体上、基础上全面改善和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农业投入的体制不顺。目前,国家农业投入中计划经济的痕迹较重,指令性较强,一些政策性规定既脱离实际,又不利于引入市场机制,发展市场农业。如项目的设定、资金的投放多向微观生产领域倾斜,不重视整个农业基础的改造提升,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其次,农业投入权力部门化突出。由于农业投入体制以条为主,各涉农部门为争取项目,通过“验收”,即“各炒各的菜,各敬各的神”,形成部门决策、各自为政、投入分散,效益低下的局面。三是基层政府统筹协调力度弱。农业开发综合度高,比如园区建设就涉及水利、交通、电力、农技等多方面,但投入条块分割,基层政府难以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满足建设需要。

三、几点建议。

1、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规划。农业规划是农业发展的指导,必须要突出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要立足全局,把握世情国情,切合发展趋势,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客观规律,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制定规划要坚持民主决策、科学论证,尊重民意,广泛听取各界意见,严格通过专家评审,建立民主决策制度,避免主观独断、盲目决策、规划失误。执行规划要严肃持续,防止因领导更替、工作重点切换而随意变更终止,保障坚持不懈实施,一届接一届,干出成效。

2、农业投入要着力宏观,突出重点。在市场经济下,资源市场配置,微观经济领域活动自主自由,农业的具体生产、一家一户的生产活动由农民自己说了算。因此,要打破计划经济的思维和模式,转变职能,准确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农业投入退出微观,着力宏观,突出重点。一是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的农业基础设施有利于改善农业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受益面广、利用率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备条件,也是政府应着力培植打造的公共产品。要作为重点,加大投入,加快水利、交通、能源、信息等公众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网络,提高档次,为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搭建平台,促进发展。二是大力扶持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主导产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支撑,要大力培植,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专

业大户生产水平较高,辐射带动力较强,体现了当前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应该从政策、技术、信息、融资等方面加大支持,增加投入,提供服务,积极扶持,充分发挥他们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三是大力促进科技推广,开发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主动力,大力推广科技,开发人力资源是改变农村原始、落后现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增加农业技术应用和开发的投入,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兴办农民学校,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增强现代劳动技能,为农民就地发展商品农业、外出务工经商奠定基础、增强实力。

3、建立科学的投入体制。国家规划农业开发项目,制定农业投入政策,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切合基层发展实际,倾向宏观领域,重视农业基础和环境改造。对投放项目的考核验收不能宥于条条框框,坚持“戴帽”对块,要重实际效果,给基层合理的自主空间,增加投入实效。基层要建立农业投入管理和监督机制,增大政府统筹协调力度。打破条块分割,加强部门合作,“同炒一盘菜,各敬各的神”,使有限的资金能打捆投入、配套使用、联合开发,最大限度形成合力,增大效能,节约资源,实现投入效益最大化。

[1]

在百度搜索:关于对我县农业投入的调查

下载农业投入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投入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的几点建议

    关于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乡统筹、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各项支农、强农政策,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农业投入快速增......

    关于对我县农业投入的调查

    最近,县政协通过对土桥、全德、侣俸等乡镇实地调查和召开部分涉农部门座谈会的形式,就我县五年来农业投入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此报告。一、农业投入的基本情况。五年来,我县农......

    关于对我县农业投入的调查(本站推荐)

    最近,县政协通过对土桥、全德、侣俸等乡镇实地调查和召开部分涉农部门座谈会的形式,就我县五年来农业投入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此报告。一、农业投入的基本情况。五年来,我县农......

    XX镇2019年农业投入废弃物回收工作方案

    XX镇2019年农业投入废弃物回收工作方案为推进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回收和集中处置,减少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结合我镇农业工作实际,特制......

    加大农业投入与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支持对策

    文章标题:加大农业投入与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支持对策内容提要:促进农民增加税收的关键是加大农业收入。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存在诸多问题及其对促进增加农民收入的影......

    关于“加大农业投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案的答复(摘要)

    关于“加大农业投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案的答复(摘要) 一、关于加大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的问题 (一)关于加大农业投入的问题。加大农业投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

    加大农业投入与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支持对策

    文章标题:加大农业投入与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支持对策内容提要:促进农民增加税收的关键是加大农业收入。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存在诸多问题及其对促进增加农民收入的影......

    管理办法

    保证金财务管理办法 为合理有效管理保证金,及时回笼资金,减少风险,保证账务的清晰、准确,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 保证金的范围:包括以电汇、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保函、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