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大农业投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案的答复(摘要)

时间:2019-05-13 05:2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大农业投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案的答复(摘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大农业投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案的答复(摘要)》。

第一篇:关于“加大农业投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案的答复(摘要)

关于“加大农业投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案的答复(摘要)

一、关于加大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的问题

(一)关于加大农业投入的问题。加大农业投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方针,不断增加包括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在内的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明确提出,“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2006年,中央财政预算用于“三农”资金投入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增长14.2%,增幅和增量均高于2005年。《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进一步提出:“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2007年,中央财政预算用于“三农”资金投入3917亿元,比上年增加520亿元,增长15.3%,增量比2006年的422亿元增加98亿元,增速比2006年的14.2%快1.1个百分点。

(二)关于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中央财政一直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政府投资支持的重点,并且投资规模逐年增加,主要用于退牧还草、草原保护、种子工程、动植物防疫体系、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沃土工程等农业生产方面,以及农村道路、人畜饮水、农村沼气、农村电网、小城镇建设等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方面,还包括农村基础教育、职业培训、村村通广播电视、基层文化馆和图书馆、卫生院等社会事业发展项目。2007年中央政府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363.9亿元,比2006年年初增加50.1亿元;用于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为185亿元,比2006年年初增加8.2亿元;用于西部大开发的投入为536亿元,比2006年年初增加62亿元。在今年新增150亿元中央政府投资中,用于农村建设的投资为92.1亿元。

(三)关于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规定,一方面,中央财政通过不断加大包括对农业科研在内的科技投入力度来支持农业科研;另一方面,为了深入而全面地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发[2005]44号),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及措施,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支持新农村建设及有关的科技计划和行动。

--支持农业科技研究。继续通过已有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支持基础性、应用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农业科研。

--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2005年,财政部与科技部共同实施了“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支持300个左右国家级试点县(市)。截至2006年底,已投入3亿元专项用于科技富民强县计划,共支持了223个县(市),用科技带动了一批产业,培养了一批懂科技的农民,培育、壮大了一批县域特色支柱产业,有效带动了农民致富、财政增收和县域经济持续发展,从而达到科技富民强县的目的。

--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为了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财政部与中国科协共同启动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并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按照“以点带面,以奖代补”的方式,在全国评比产生了一批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等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对其开展科普惠农活动进行补助和奖励,在农村培养和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一部分专项资金,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3亿元,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77个。2007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3亿元。

--安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2006年,中央财政还新设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选择包括农业在内的部分公益特点突出、行业科研任务较重的部门,支持其开展本行业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此外,中央各有关涉农部门以及地方各级涉农部门、各有关高等院校还开展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送科技下乡和科技支农活动,并已逐渐形成长效机制。

(四)关于通过立法完善农业投入体制的问题。根据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世界各国对农业支持保护的普遍做法,通过立法来保障农业投入、完善农业投入体制是必要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投入立法工作,《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明确提出,“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要继续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完善投入管理办法。加快农业投入立法进程,加强执法检查。”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跟踪检查有关农业法律实施情况的报告》中也提出要“尽快研究制定农业投入法”。如果农业投入法进入立法程序,我们将积极向有关机构建议充分考虑您提案中提到的内容。

(五)关于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对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的问题。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制,对企业购入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金不允许抵扣,存在着重复征税的问题,不利于企业购进机器设备或实行技术更新改造。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税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将增值税转型作为税收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改革,根据《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文件精神,自2004年7月1日起,在东北地区对包括农产品加工业在内的八大行业实行了增值税转型试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转型办法趋于成熟。不久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的精神,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中部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税[2007]75号),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将增值税转型试点扩大到中部六省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的电力业、采掘业等八大行业,其中农产品加工业也包括在内。今后,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深入,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全面推进增值税转型工作,在研究时将充分考虑您提出的建议。

二、关于加大农业补贴支出,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问题

(一)加大农业补贴政策实施力度。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管理比较规范的、综合补贴与专项补贴相结合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农民种粮收益,近几年国家财政除对产粮大县予以财力补助外,还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对种粮农民补贴力度。

--实施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2004年我国创新建立了粮食直补制度,将原来补贴在流通环节的粮食风险基金拿出一部分,直接补贴种粮农民。政策实施以来,补贴规模逐年增加,截至2006年累计发放补贴资金390亿元(2004年116亿元、2005年132亿元、2006年142亿元)。2007年,按照中发[2007]1号文件要求,各地粮食直补资金要达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全国补贴总额预计可达151亿元。2006年在石油综合配套调价改革启动后,为稳定农民种粮收益,中央财政又新增补贴资金120亿元,对种粮农民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施综合直补。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央财政大幅提高农资综合直补力度,新增补贴资金156亿元,补贴总额达到276亿元。同时适当调整和完善了补贴政策目标导向,重点鼓励多产粮、多调粮、产好粮,更好地调动各地和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粮食直补151亿元加上农资综合直补276亿元,2007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总额将达到427亿元,较2006年增长63%。根据粮食省长负责制的原则,对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直补的具体方案由各省自行确定。国家规定,各地在制定补贴方案时应坚持向粮食主产县倾斜,向种粮多的农民倾斜的原则,真正做到鼓励农民多种粮食,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随着补贴规模的不断增加,对种粮大户的补贴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实施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中央财政从2002年起开始实施良种补贴政策,从2004年起开始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良种补贴资金从2002年的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5.7亿元,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从2004年的7亿元扩大到2007年的12亿元。经过实践证明,良种补贴政策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对扩大优势作物播种面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粮食产量和品质,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政策效应,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二)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为促进粮食生产发展,保护种粮农民利益,2004年国家出台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按政策规定,当市场粮食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水平时,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在主产区按最低收购价格敞开收购农民手中粮食,拉动市场价格,促进农民增收。中央财政承担收购粮食的利息费用补贴及销售盈亏。目前国家制定的最低收购价水平为:早籼稻(国标三等标准品,下同)0.70元/斤,中晚籼稻0.72元/斤,粳稻0.75元/斤,白麦0.72元/斤,红麦与混合麦为0.69元/斤。2005年国家在稻谷主产区启动了早籼稻和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政策,累计收购稻谷258亿斤。2006年国家又先后在小麦、稻谷主产区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共收购粮食979亿斤(小麦814亿斤、稻谷165亿斤)。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了农民收益,稳定了市场粮价。2007年,根据中发[2007]1号文件精神,国家将继续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目前国家已公布了《2007年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发改经贸[2007]1140号)及《2007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发改经贸[2007]1690号),在保持去年最低收购价水平不变的同时,通过完善政策,更好的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三)不断完善农产品储备制度。

--粮食储备制度。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满足粮食市场宏观调控需要,1990年我国建立了粮食储备制度,实行中央管理、地方代储的分级管理模式。2000年,为加强中央储备粮的管理力度,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并由其对中央储备粮油的质量和安全负总责。同时,根据粮食省长负责制原则,各地也相应建立了地方粮食储备体系。依靠中央、地方两级储备体系,通过储备粮的吞吐,国家对粮食市场进行了有效的调控,既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又稳定了市场供求,避免了粮食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

--棉花储备制度。从1999棉花年度开始,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放开了棉花收购渠道和价格,逐步建立起在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的棉花流通新体制。国家主要通过棉花储备和进出口来调控棉花市场。国家储备棉在保持棉花市场价格进本稳定、满足纺织工业用棉需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制止国内棉花市场特别是新疆等棉花主产区棉花收购价格的过度下跌,2000年度、2001年度和2002年度,国家多次组织收购国产棉花。与此同时,针对国内棉花供应存在缺口的情况,2000年以来国家组织抛售国储棉、老商品棉等政策性棉花350万吨。

--化肥储备制度。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是促进农业生产、保证化肥供应和稳定化肥价格的十分有效的措施之一。近年来,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切实做好化肥淡储工作,2004/2005年度、2005/2006年度和2006/2007年度的储备规模分别为:615万吨、800万吨、800万吨。自从国家化肥淡储制度建立以来,我国化肥供应量充足,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食糖储备制度。主要运作机制是通过“低吸高抛”,调节供应总量,引导市场价格在合理区间内运行。2005年10月以来,国内食糖价格大幅飙升,国家加大调控力度,陆续投放了120万吨储备糖,使市场价格逐步回落。食糖储备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国内食糖价格稳定运行,有利于农民合理安排生产,制糖企业均衡收购原料及销售。

三、关于积极支持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从取消“三提五统”、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到全面取消农业税,初步理顺了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分配关系,大幅减轻了农民负担。据统计,2006年取消农业税后与1999年改革前相比,农民负担减轻了1250亿元,人均减负140元。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农业税虽然取消了,造成农民负担重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农民负担反弹的压力仍然很大。农村税费改革要跳出“黄宗羲定律”,摆脱“加重-减轻-再加重”的恶性循环,必须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从根本上消除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中央适时做出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决定。按照中央部署,推进农村中和改革将按照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着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改变“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局面;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杜绝义务教育乱收费行为;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有效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消除乡村向农民伸手的内在驱动。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促进农民减负增收的长效机制。

四、关于抓好内部管理、保证支农资金真正到位的问题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是财政支农政策得到较好落实的重要保障,也是财政部门提高支农资金管理工作水平的自身需求。各级财政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积极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创新管理方式,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逐步增强。

(一)深化各项财政改革。近年来,财政改革围绕构建公共财政的框架体系不断向纵深推进,通过开展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政府收支分类等财政改革,极大地丰富和加强了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了资金管理水平。您在提案中关于财政支农资金核拨有关建议的部分内容,也是我们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一些尝试。根据国务院的要求,我国自2001年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目前所有中央部门及所属6100多个基层预算单位和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本级、270多个地市、1000多个县(区)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根据《财政部关于加强与规范财政资金专户管理的通知》(财办[2006]12号)的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应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进一步清理、归并财政资金专户,逐步实现财政专户的“集中管理、分账核算、统一调度”。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原则上不再单独设置财政专户进行管理,一般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同时,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资金是按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逐级分解下达,逐级拨付,并分列相应级次的预算支出,其中有配套要求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通常也实行逐级配套,不同项目的配套要求可能不尽一致,即使同一项目在不同地区、不同级次的配套比例等也有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上级财政很难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各项配套资金落实情况,如采用逐项、逐级验证核实后再拨款的管理方式,转移支付资金到位的及时性将很难有保障。目前,财政部门正在研究建立新型专项资金支付管理机制,改变原来层层拨付资金的做法,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专项资金支付全过程监控。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中央专项资金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了上级补助下级专项资金支付管理方式的新突破,为下一步上级补助下级专项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奠定了基础。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包括支农资金在内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将逐步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上级财政部门通过动态监控可掌握下级配套资金到位情况等信息,及时纠正发现问题。这一新型管理机制的建立,不仅实现了对专项资金使用的有效监督和控制,保障了专项资金政策有效落实,而且有利于规范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不断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力度。目前,绝大部分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特别是支农专项资金都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了科学的农业资金政策制度体系。各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财政支农支出进度。中央财政多次即时分析统计预算执行进度,并督促中央部门和各地加快支农支出进度。近年来,为了支持春耕生产,每年在3月份即向地方下拨了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资金等多项支持农业生产的专项资金,对救灾类资金,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打破常规,及时拨付资金,部分资金在灾情发生后的第二、三天就拨付到位,有力地支持了重灾省份灾后农业生产自救工作,减轻了因灾损失。在资金分配中采用了项目招投标制、公示制、专家评审制、中介评审制、报账制、公式法、因素法等行之有效的分配方法。在此基础上,采取了抽查、专项检查、与有关部门联合检查等各种方式,加强对支农资金的管理与监督。2007年,在全国开展“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以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安全有效,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三)通过开展支农整合资金等工作积极探索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新机制。2006年,财政部专门下发指导性文件,对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做出了部署。各地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共在全国选择162个县开展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为探索引导以县为主支农资金整合的有效途径,中央财政整合一部分专项资金,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选择26个县,开展整合支农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经过一年的实践,整合支农资金的试点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形成了政策、资金的合力效应;培育了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培育了新型农民。2007年,在及时总结推广2006年各地支农资金整合的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以县为主的支农资金整合的试点规模和范围,推进省级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和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整合工作,重点探索建立统筹安排使用各项财政支农资金的工作协调机制。

五、关于划分各级财政支出事权、切实做到责任明确的问题

加快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是财政部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思路是,第一,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同时改革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第二,按照中央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全国性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具有调节收入分配性质的支出责任由中央全额承担;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责任由地方政府全额承担;具有跨地区“外部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责任,分清主次责任,由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按照一定比例共同承担。争取在若干关系民生的重大领域支出责任划分上取得突破。第三,在维持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结合下一步税制改革和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调整情况,按照“财力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适当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收入划分。

第二篇: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_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提案

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提案

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提案

【标题】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提案

【提案者姓名】李积敏

【界别】农工党

【提案日期】2009年10月1 日

【内容】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要论断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与社会和谐内在关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更加自觉、更加深刻、更加系统的高度。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科学内涵,对于全面把握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自觉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我国有60﹪的农村人口,农村社会和谐对全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咸阳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多数,农村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对我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已向小康水平迈进。但是,由于广大农村有很多属于偏远地区,食品卫生安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一些食品过分地使用添加剂、防腐剂、色素等,还有的把一些过期食品改头换面后低价销往农村,有一些农村的食品加工厂、加工摊点无证经营。鉴于目前农村食品卫生出现的问题,就加强我市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及建议:

一.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小、散、差,业主对于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掌握不够,违法行为呈现出流动性、隐蔽性等特点,是我市农村食品安全存在隐患的主要所在。但一方面小作坊所产的食品在有些地区还是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必要来源,另一方面也是农村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此外,这些小作坊也为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对富余劳动力分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质监局应按照“既要管好,又要便民”和“规范、整顿、提高”的要求进行监管,主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监管工作:①必须保证最基本的质量安全卫生条件,不够条件要改造,改造之后还不合格就取缔。②必须限定销售区域,只能在本乡镇范围内销售,不得进入商场超市。③以简易包装的形式出厂销售;④符合基本安全卫生条件的必须100﹪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并向社会公众公示承诺。⑤质监部门对小作坊采取的这些限制措施,要充分考虑了小作坊实际状况的,应在保证基本质量安全、满足当地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情况下,对质量安全状况不稳定的小作坊切断其更大范围的市场流通,实行分而治之,以便于就地发现就地查处,尽可能地降低安全隐患。⑥对农村小企业小作坊超量、超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要进行严厉查处;⑦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增强业主的质量意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农村特别在农村边远地区的食品卫生安全仍是食品卫生监督的薄弱环节,存在监管难度大,监督力量薄弱,卫生安全隐患多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农村餐饮消费环节及食品卫生安全,卫生部门应采取以下监管措施:①按照卫生工作有关要求,深入开展卫生监督进农村活动。要突出强化基层卫生监督工作,将卫生监督工作重心下移,充实基层卫生监督力量,加强卫生监督基层网络建设,推进卫生监督进农村活动。

在餐饮消费环节重点对农村小型餐馆、小食杂店、饮食摊点、农村食品集市、学校食堂、“小饭桌”、工地食堂、“农家乐”等小型餐饮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坚持属地化监管、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发证标准,对达不到基本要求的,限期整改,对限期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依法处理。②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各县、区履行卫生监管职责的督导、指导工作。对各县、区监督检查情况,每卫生部门要适时组织督导检查,及时推广好的做法,解决存在的问题。③加强部门协调,形成齐抓共管之势。餐饮消费环节处于食品产业链的终端,食品生产、流通上游环节提供的食品原料或制成品如受到污染,可直接影响餐饮食品的卫生质量与安全。卫生部门要严把采购关,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验收制度,发现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及其原料,及时向质检、工商部门通报,以便追根溯源。④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加大食品卫生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对农村餐饮单位负责人、食品卫生管理员及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增强其依法经营的自觉性;通过电视、报纸、黑板报、发放食品卫生知识宣传单(资料)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食品卫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等知识,强化广大农村群众食品卫生安全意识,自觉拒绝不安全食物。⑤依法查处和打击危害群众健康的不法行为,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各级卫生部门要全面履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加大卫生执法监督的力度,对掺杂使假、使用非食品原料制作食品等违法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严厉打击。

三.确定以农村小型餐馆、小食杂店、饮食摊点、农村食品集市、学校食堂、“小饭桌”、工地食堂、“农家乐”等小型餐饮机构为重点单位,以农村人口相对集中地区、农村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严厉查处无卫生许可证经营、采购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为重点内容的整治方案。实施整治行动中,卫生行政部门及其监督机构对重点单位、重点区域、重点内容展开了拉网式、地毯式的整治活动,努力扩大卫生监督覆盖面,增加监督检查频次,织密卫生监督网,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视野。同时,在检查中要向被监管单位发放有关资料,以提高从业人员卫生意识与法律意识,耐心细致地指导单位填写进货台帐登记簿,要求餐饮单位完善管理制度与台帐登记,保证使用肉品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对在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较轻的单位提出改进意见,并监督落实;对严重违反卫生法规的行为,给予适当的行政处罚,对无证经营者坚决予以取缔。通过整治,要基本实现有关规定的三个“百分之百”的工作目标,即建立实施原料进货索证制度的单位达100﹪,对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的餐饮单位检查率达100﹪,县城以上无证经营的餐饮单位查处率达100﹪。

四.工商管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商品质量监管,要积极配合卫生、食品药品、质监等行政部门,将食品安全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作为日常监管重点。要针对农村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状况,在全市农村全面推行“食品进货查验一户多档”、“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实名登记”、“集市熟食制品证明登记”、“裸装散装熟食制品标牌公示”等制度。加大对农村食品质量的监测监控,开展标本兼治的专项整治,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工商部门应积极地履行职能,主动配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应采取以下监管措施:①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严格登记把关,坚决不在食品经营前置审批上“开口子”,从源头上确保农村食品经营主体合法有效。强化日常监管,认真落实区域经济监管服务责任制,完善食品经营主体“经济户口”,以乡镇以下小食杂店、农村食品集市为重点场所,调整布局监管力量,提高市场巡查频率,有的放矢加强监管。发挥商品质量监测优势,采取委托监测与快速监测相结合,扩大监测覆盖面,提高监测实效性。从着眼长效出发,继续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制销伪劣食品违法行为,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以创新的视角破解难题,在广大农村探索建立食品销售厂场挂钩,销管联网,问题食品追回等新机制。推进12315维权网络进农村,快速受理处结农村食品消费申诉举报,发布经营警示和消费提示,切实保障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②强化农村食品经营自律建设。利用登记年检、案后回访、培训指导等多种机

会,组织农村食品经营者深入学习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强食品安全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增强食品经营者安全观念和守法经营的自觉性。积极组织开展“食品规范经营示范店、示范街、示范市场”等创建活动,深入落实食品经营各项制度,督导经营者严把食品进货关,公示从业人员真实身份和无包装食品真实信息,努力杜绝生产领域出现的过分使用添加剂、防腐剂、颜色等伪劣食品进入农村流通市场。③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利用多种传媒,针对农村消费群体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知识淡薄的实际,大张旗鼓地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农村群众的消费维权意识和对伪劣食品的鉴别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制不合格食品,使问题食品在农村失去市场。适时介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明晰易发生问题的重点食品和领域,公布典型案例和整治成果,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加强全方位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广大农村营造安全消费的良好氛围。④协同相关部门齐抓共管。以维护全市食品安全大局为重,正确处理“主角”与“配角”的关系,充分履行好职能范围内的职责,积极主动地配合相关部门,合力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敦促建立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强化工商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加大取缔无照经营力度,根据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区别不同情况,配合卫生等职能部门积极稳妥地作出处理。

2009-10-01

第三篇: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莱阳市农机局 王健春 于志良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只有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解放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节本增效,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任务。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农业机械化投入,实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但与农机化发展的形势相比,投入资金仍相差太大,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大农机化投入。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大力发展大中型农业机械和实用新型农业机械,依靠政策性资金的拉动,实现农业装备的优化升级。

二、尽快出台农业机械燃油补贴,以降低农机作业成本,保护农机购置户的利益,减少农业投资,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大农机服务产业化投资,以扶持农机合作组织、农机作业公司和农机大户的快速发展,使其形成规模,增强服务功能。

四、建立农机科技示范场,围绕建设粮食产业机械化示范场、特色农产品机械化示范场、节约型农业机械化示范场、农机服务产业化建设示范场等,总结经验,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以示范带动,推进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五、继续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加强农民工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通过农业机械的发展,使解放出来的农民工,掌握一至两门专业技术,以增强谋生本领。

六、加大田间道路建设力度。近几年各级对乡村道路建设,注入了大量资金,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惠农政策的好处,但随着大型农机的推广,田间道路已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应加大田间道路建设的投入,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和大型农机的需要。

七、乡镇农业技术专业人员直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他们优质的服务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受农民的欢迎,希望在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中,在编制、经费、工资方面予以加强和保障。(信息来源:烟台市农机局)

第四篇:浅谈发展农业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谈发展农业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我们加快解决“三农”的一个难题。多年来,政府通过大力实施“农业农村经济”战略,探索出一条农林牧有机相结合,多路并举推进结构调整,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

关键词:农村经济建设 新农村 循环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表现出严重的地区不平衡性,落后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较之发达地区较为缓慢。落后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本地区,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目标的实现。在推动落后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农村市场是一个根本性的因素,但地方政府的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且较之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更具有必然性和重要性。

一、必须不断强化农业是基础的意识,以防止对农业领导、农业投资及农业科技的弱化

发展高效农业是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转轨变型,是农业内部产品结构、行业结构、部门结构的调整。实现途径是:

(一)市场农业。外部要强化市场导向功能,按市场需求确定生产方向;内部要强化市场核算功能,淘汰在比较成本上的劣势产品和项目。

(二)科技农业。科技农业的内涵是农业活动投入和产出逐步向科技倾斜,提高农业投入中科技投入的比重,增大农业科技成果中的科技含量。科技农业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新产品、新品种的开发和新技术、新方式的引进和推广。当前,发展科技农业的重点是科学技术的推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应该将各地的典型经验加以总结,在更大的范围内加以推广,将循环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实事求是.地分析农业的现状及其综合生产能力,是认识和确定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关键。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第一靠政策,解放生产力,使原有的农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第二靠投入,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和落后问题,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及收定购粮资金问题;第三靠科学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力。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于我国的水资源、耕地资源、草场资源的严重不足,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提高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节约资源的集约增长转变,可以起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作用,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改进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的作用,可以使我国的农业生产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尽量节约农业生产资源,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1、发展农业经济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需要,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保护与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农业循环经济是生态化的农业经济,是保护与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留、要建立健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体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完备的资金支持体系。政府要尽力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财政支持。

2、建设资金要保障:黑龙江省农区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投资大、困难多。因此,要广泛筹措、集中使用、加强管理、跟踪问效。资金实行多渠道筹措:一是国家有关部门政策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二是农业重点工程资金、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贫困农村建设资金等给予倾斜;三是农业贴息贷款;四是各级政府和财政投入;五是主管部门和农民商户自身投入。加快建立和完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为此,一是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村的投入,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二是要转变政府投入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性作用,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投资投劳。保持新林区建设项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建立一套政府引导和群众参与紧密结合的投入机制。三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组织和发动广大农村群众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新林区建设,改善农村面貌。四是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公共和半公共性质项目,农民投资投劳主要用于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建设。五是要引入市场机制,拓宽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建立银行提供信贷、群众自筹,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业循环经济领域的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在农业经济的推广发展阶段,政府应鼓励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信贷支持。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应以低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财政贴息等方式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农业经济的技术引进及推广体系的建设

1.加强对农业经济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农业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要在农村培训一批能够掌握农业经济实用技术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农业经济的技术人才,培养一批技能型农业经济致富带头人,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远程教育网,通过广播电视等载体,解决农民群众文化程度偏低、技术困乏等问题。三是要采取集中培训与提供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广大农民切实掌握一些基本的、成熟的、先进的农业循环经济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潜力,将粗放、原始的农村劳动力转化为知识型、技术型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者。

2、要提高行业协会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的技术创新与推广作用:各级政府要在组织、资金、人员等方面为各行业协会的创建与发展提供支持,使行业协会能够充分发挥其技术创新主体、技术实践主体、技术推广主体的作用,依托行业协会做好示范区、示范村、示范户的建设,并做好相关技术的培训、指导与咨询,将农业经济的技术推广落到实处。

第五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

全面发展

党的十七大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这为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保证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打牢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前提保障。为此,该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坚持把生产发展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坚持“市场取向、因地制宜、效益优先、适度规模”的原则,重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农业,使全县农村经济呈现出协调健康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主要体现在:一是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把不断优化结构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坚定地推进“一调五兴”工程的深入实施。在粮食生产上,积极推广良种、良法等先进的农业技术,粮食产量稳步提升,今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13.6亿斤,接近历史最好水平。在果业生产上,坚持因地制宜,通过几年的滚动发展,全县果业由北向南依次形成了以苹果梨、酿酒葡萄和矮化苹果为主的三大果业生产基地,果树发展到530万株,年水果产量2300万公斤。在蔬菜生产上,坚持规模化经营和园区化发展,目前全县温室大棚累计发展到12580栋,年蔬菜产量在45万吨左右。二是不断优化农业内部结构。畜牧业是上连加工业下连种植业的中轴产业,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狠抓“兴牛”、“兴鹿”和“兴禽”工程的深入实施。到目前,全县规模养殖牧业

小区累计发展到34个,百头以上规模养殖大户累计发展到430户,牛、鹿、猪、羊、禽已分别发展到47.7万头、11万只、52.1万头、12.9万只和2710万只,牧业总产值实现16.8亿元。三是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坚持跳出农业抓农业,搞好产业上工业的发展思路,坚持用工业思维谋化农业发展,紧紧依托粮、畜、果、蔬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着力点,把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作为重要补充,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到去年末,形成了以吉云鹿业、伊通河米业、领鲜食品、育强种业为骨干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积蓄了更大的内在活力,全县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200户,每年可转化粮食16万吨,加工畜禽产品9043吨,可转移富余劳动力2468人,务工人员年可收入3500元,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纽带的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四是不断优化劳动力结构。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完善服务,促进了农业内部分工分业,促进了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外出务工。今年全县劳务输出8.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4亿元。通过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今年全县农业总产值预计实现41.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3710元。

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科学编制规划关系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和长远发展。去年以来,该县立足全县实际,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总体发展规划,并研究制定出《2006年-201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同时,各乡镇、各村也都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本地的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规划做到有目标、有重点、有内容、有措施,切实可行。在此基础上,他们本着规划先行,试点带动的原则,认真抓了省、市、县三级试点的启动工作。去年,伊通镇新四村、小营城子村被确定为省级试点村,景台镇赵家村、大孤山镇大孤山村、伊丹镇毯子村被确定为市级试点村,另外,其他11个乡镇也分别确定一个村作为县级试点村。省级试点村新四村投资400多万元,建设满族四合院30栋,依托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小营城子村投资300万元,实现水泥路、上下水、有线电视户户通,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市县试点村在上级政策和项目的支持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帮扶,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今年,景台镇被列为省级试点镇,二道

镇宏明村、黄岭子镇迎风村被列为省级试点村,马鞍镇前进村被列为市级试点村,全县新农村建设正在扎实稳步地推进。

发挥好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教育和引导农民在继承优良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增强诚信意识、公德意识和仁爱意识,全面规范农民的思想道德行为,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使其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为切实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科技素质和法律素质,提高农民自主发展能力,该县积极组织开展了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作用,通过职教中心、就业中心、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集中培训学习,利用电视远程教育、组织农业专家巡回讲课、举办科技大集等有效形式,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使每个农户至少有一人具备一技之长、掌握一至二门实用技术和致富本领;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成立了合同契约、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经济组织近百个,经纪人队伍达到8700人,提高了农民市场化组织程度;加强公约性法制教育,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组织开展平安村屯、平安乡镇、平安农村创建活动,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新农村建设环境。

构筑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环境。牢固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点,直接关系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对此,该县一是不断加强农村小城镇建设。坚持市场化运作,突出满族特色,做好农牧型、商贸型、旅游型等多样发展的小城镇文章,逐步提高城镇发展水平。二是不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全县农村油路(水泥路)总里程达530公里,村村通率已经达到80%。计划到2008年,全县基本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同时逐步推进“屯屯通”建设,景台镇赵家村、黄岭子镇迎风村、大孤镇杨树村实现了“屯屯通”水泥路。三是不断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到2006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71657户,移动、联通用户达到46000户,城乡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21部,宽带用户达到3936户,小灵通用户达到6230户,各乡镇都能收看到有线电视节目,有线电视节目达到45套。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县188个行政村已通59个村,占31.2%。四是不断加强村屯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生态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推进生态林业和生态农业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搞好退耕

还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全县加大村屯环境整治力度,清理村屯垃圾粪便、边沟污泥、围墙院落、乱堆乱建,认真解决脏、乱、差问题,改善了村容村貌。同时,逐步抓了农村改水改厕,全县农村自来水覆盖面已经达到11.1%,已有41737人用上了自来水,修建卫生厕所1250个。五是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建管并重,推进山、水、林、田、路综合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同时,加快农机技术推广进程。通过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让良好的乡风随之而来。

通过积极努力,该县新农村建设正呈现出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社会事业进步、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和谐安定的局面。今后,该县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统筹兼顾,科学谋划,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下载关于“加大农业投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案的答复(摘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大农业投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案的答复(摘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