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_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提案(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06:4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_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提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_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提案》。

第一篇: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_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提案

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提案

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提案

【标

题】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提案 【提案者姓名】李积敏 【界

别】农工党

【提案日期】2009年10月1 日 【内

容】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要论断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与社会和谐内在关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更加自觉、更加深刻、更加系统的高度。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科学内涵,对于全面把握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自觉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我国有60﹪的农村人口,农村社会和谐对全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咸阳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多数,农村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对我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已向小康水平迈进。但是,由于广大农村有很多属于偏远地区,食品卫生安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一些食品过分地使用添加剂、防腐剂、色素等,还有的把一些过期食品改头换面后低价销往农村,有一些农村的食品加工厂、加工摊点无证经营。鉴于目前农村食品卫生出现的问题,就加强我市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及建议:

一.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小、散、差,业主对于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掌握不够,违法行为呈现出流动性、隐蔽性等特点,是我市农村食品安全存在隐患的主要所在。但一方面小作坊所产的食品在有些地区还是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必要来源,另一方面也是农村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此外,这些小作坊也为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对富余劳动力分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质监局应按照“既要管好,又要便民”和“规范、整顿、提高”的要求进行监管,主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监管工作:①必须保证最基本的质量安全卫生条件,不够条件要改造,改造之后还不合格就取缔。②必须限定销售区域,只能在本乡镇范围内销售,不得进入商场超市。③以简易包装的形式出厂销售;④符合基本安全卫生条件的必须100﹪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并向社会公众公示承诺。⑤质监部门对小作坊采取的这些限制措施,要充分考虑了小作坊实际状况的,应在保证基本质量安全、满足当地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情况下,对质量安全状况不稳定的小作坊切断其更大范围的市场流通,实行分而治之,以便于就地发现就地查处,尽可能地降低安全隐患。⑥对农村小企业小作坊超量、超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要进行严厉查处;⑦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增强业主的质量意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农村特别在农村边远地区的食品卫生安全仍是食品卫生监督的薄弱环节,存在监管难度大,监督力量薄弱,卫生安全隐患多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农村餐饮消费环节及食品卫生安全,卫生部门应采取以下监管措施:①按照卫生工作有关要求,深入开展卫生监督进农村活动。要突出强化基层卫生监督工作,将卫生监督工作重心下移,充实基层卫生监督力量,加强卫生监督基层网络建设,推进卫生监督进农村活动。

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提案

在餐饮消费环节重点对农村小型餐馆、小食杂店、饮食摊点、农村食品集市、学校食堂、“小饭桌”、工地食堂、“农家乐”等小型餐饮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坚持属地化监管、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发证标准,对达不到基本要求的,限期整改,对限期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依法处理。②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各县、区履行卫生监管职责的督导、指导工作。对各县、区监督检查情况,每年度卫生部门要适时组织督导检查,及时推广好的做法,解决存在的问题。③加强部门协调,形成齐抓共管之势。餐饮消费环节处于食品产业链的终端,食品生产、流通上游环节提供的食品原料或制成品如受到污染,可直接影响餐饮食品的卫生质量与安全。卫生部门要严把采购关,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验收制度,发现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及其原料,及时向质检、工商部门通报,以便追根溯源。④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加大食品卫生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对农村餐饮单位负责人、食品卫生管理员及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增强其依法经营的自觉性;通过电视、报纸、黑板报、发放食品卫生知识宣传单(资料)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食品卫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等知识,强化广大农村群众食品卫生安全意识,自觉拒绝不安全食物。⑤依法查处和打击危害群众健康的不法行为,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各级卫生部门要全面履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加大卫生执法监督的力度,对掺杂使假、使用非食品原料制作食品等违法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严厉打击。

三.确定以农村小型餐馆、小食杂店、饮食摊点、农村食品集市、学校食堂、“小饭桌”、工地食堂、“农家乐”等小型餐饮机构为重点单位,以农村人口相对集中地区、农村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严厉查处无卫生许可证经营、采购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为重点内容的整治方案。实施整治行动中,卫生行政部门及其监督机构对重点单位、重点区域、重点内容展开了拉网式、地毯式的整治活动,努力扩大卫生监督覆盖面,增加监督检查频次,织密卫生监督网,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视野。同时,在检查中要向被监管单位发放有关资料,以提高从业人员卫生意识与法律意识,耐心细致地指导单位填写进货台帐登记簿,要求餐饮单位完善管理制度与台帐登记,保证使用肉品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对在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较轻的单位提出改进意见,并监督落实;对严重违反卫生法规的行为,给予适当的行政处罚,对无证经营者坚决予以取缔。通过整治,要基本实现有关规定的三个“百分之百”的工作目标,即建立实施原料进货索证制度的单位达100﹪,对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的餐饮单位检查率达100﹪,县城以上无证经营的餐饮单位查处率达100﹪。

四.工商管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商品质量监管,要积极配合卫生、食品药品、质监等行政部门,将食品安全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作为日常监管重点。要针对农村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状况,在全市农村全面推行“食品进货查验一户多档”、“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实名登记”、“集市熟食制品证明登记”、“裸装散装熟食制品标牌公示”等制度。加大对农村食品质量的监测监控,开展标本兼治的专项整治,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工商部门应积极地履行职能,主动配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应采取以下监管措施:①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严格登记把关,坚决不在食品经营前置审批上“开口子”,从源头上确保农村食品经营主体合法有效。强化日常监管,认真落实区域经济监管服务责任制,完善食品经营主体“经济户口”,以乡镇以下小食杂店、农村食品集市为重点场所,调整布局监管力量,提高市场巡查频率,有的放矢加强监管。发挥商品质量监测优势,采取委托监测与快速监测相结合,扩大监测覆盖面,提高监测实效性。从着眼长效出发,继续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制销伪劣食品违法行为,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以创新的视角破解难题,在广大农村探索建立食品销售厂场挂钩,销管联网,问题食品追回等新机制。推进12315维权网络进农村,快速受理处结农村食品消费申诉举报,发布经营警示和消费提示,切实保障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②强化农村食品经营自律建设。利用登记年检、案后回访、培训指导等多种机

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提案

会,组织农村食品经营者深入学习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强食品安全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增强食品经营者安全观念和守法经营的自觉性。积极组织开展“食品规范经营示范店、示范街、示范市场”等创建活动,深入落实食品经营各项制度,督导经营者严把食品进货关,公示从业人员真实身份和无包装食品真实信息,努力杜绝生产领域出现的过分使用添加剂、防腐剂、颜色等伪劣食品进入农村流通市场。③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利用多种传媒,针对农村消费群体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知识淡薄的实际,大张旗鼓地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农村群众的消费维权意识和对伪劣食品的鉴别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制不合格食品,使问题食品在农村失去市场。适时介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明晰易发生问题的重点食品和领域,公布典型案例和整治成果,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加强全方位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广大农村营造安全消费的良好氛围。④协同相关部门齐抓共管。以维护全市食品安全大局为重,正确处理“主角”与“配角”的关系,充分履行好职能范围内的职责,积极主动地配合相关部门,合力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敦促建立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强化工商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加大取缔无照经营力度,根据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区别不同情况,配合卫生等职能部门积极稳妥地作出处理。

2009-10-01

第二篇: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_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提案

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提案

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提案

【标题】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提案

【提案者姓名】李积敏

【界别】农工党

【提案日期】2009年10月1 日

【内容】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要论断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与社会和谐内在关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更加自觉、更加深刻、更加系统的高度。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科学内涵,对于全面把握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自觉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我国有60﹪的农村人口,农村社会和谐对全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咸阳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多数,农村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对我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已向小康水平迈进。但是,由于广大农村有很多属于偏远地区,食品卫生安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一些食品过分地使用添加剂、防腐剂、色素等,还有的把一些过期食品改头换面后低价销往农村,有一些农村的食品加工厂、加工摊点无证经营。鉴于目前农村食品卫生出现的问题,就加强我市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及建议:

一.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小、散、差,业主对于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掌握不够,违法行为呈现出流动性、隐蔽性等特点,是我市农村食品安全存在隐患的主要所在。但一方面小作坊所产的食品在有些地区还是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必要来源,另一方面也是农村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此外,这些小作坊也为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对富余劳动力分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质监局应按照“既要管好,又要便民”和“规范、整顿、提高”的要求进行监管,主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监管工作:①必须保证最基本的质量安全卫生条件,不够条件要改造,改造之后还不合格就取缔。②必须限定销售区域,只能在本乡镇范围内销售,不得进入商场超市。③以简易包装的形式出厂销售;④符合基本安全卫生条件的必须100﹪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并向社会公众公示承诺。⑤质监部门对小作坊采取的这些限制措施,要充分考虑了小作坊实际状况的,应在保证基本质量安全、满足当地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情况下,对质量安全状况不稳定的小作坊切断其更大范围的市场流通,实行分而治之,以便于就地发现就地查处,尽可能地降低安全隐患。⑥对农村小企业小作坊超量、超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要进行严厉查处;⑦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增强业主的质量意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农村特别在农村边远地区的食品卫生安全仍是食品卫生监督的薄弱环节,存在监管难度大,监督力量薄弱,卫生安全隐患多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农村餐饮消费环节及食品卫生安全,卫生部门应采取以下监管措施:①按照卫生工作有关要求,深入开展卫生监督进农村活动。要突出强化基层卫生监督工作,将卫生监督工作重心下移,充实基层卫生监督力量,加强卫生监督基层网络建设,推进卫生监督进农村活动。

在餐饮消费环节重点对农村小型餐馆、小食杂店、饮食摊点、农村食品集市、学校食堂、“小饭桌”、工地食堂、“农家乐”等小型餐饮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坚持属地化监管、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发证标准,对达不到基本要求的,限期整改,对限期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依法处理。②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各县、区履行卫生监管职责的督导、指导工作。对各县、区监督检查情况,每卫生部门要适时组织督导检查,及时推广好的做法,解决存在的问题。③加强部门协调,形成齐抓共管之势。餐饮消费环节处于食品产业链的终端,食品生产、流通上游环节提供的食品原料或制成品如受到污染,可直接影响餐饮食品的卫生质量与安全。卫生部门要严把采购关,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验收制度,发现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及其原料,及时向质检、工商部门通报,以便追根溯源。④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加大食品卫生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对农村餐饮单位负责人、食品卫生管理员及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增强其依法经营的自觉性;通过电视、报纸、黑板报、发放食品卫生知识宣传单(资料)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食品卫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等知识,强化广大农村群众食品卫生安全意识,自觉拒绝不安全食物。⑤依法查处和打击危害群众健康的不法行为,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各级卫生部门要全面履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加大卫生执法监督的力度,对掺杂使假、使用非食品原料制作食品等违法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严厉打击。

三.确定以农村小型餐馆、小食杂店、饮食摊点、农村食品集市、学校食堂、“小饭桌”、工地食堂、“农家乐”等小型餐饮机构为重点单位,以农村人口相对集中地区、农村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严厉查处无卫生许可证经营、采购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为重点内容的整治方案。实施整治行动中,卫生行政部门及其监督机构对重点单位、重点区域、重点内容展开了拉网式、地毯式的整治活动,努力扩大卫生监督覆盖面,增加监督检查频次,织密卫生监督网,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视野。同时,在检查中要向被监管单位发放有关资料,以提高从业人员卫生意识与法律意识,耐心细致地指导单位填写进货台帐登记簿,要求餐饮单位完善管理制度与台帐登记,保证使用肉品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对在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较轻的单位提出改进意见,并监督落实;对严重违反卫生法规的行为,给予适当的行政处罚,对无证经营者坚决予以取缔。通过整治,要基本实现有关规定的三个“百分之百”的工作目标,即建立实施原料进货索证制度的单位达100﹪,对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的餐饮单位检查率达100﹪,县城以上无证经营的餐饮单位查处率达100﹪。

四.工商管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商品质量监管,要积极配合卫生、食品药品、质监等行政部门,将食品安全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作为日常监管重点。要针对农村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状况,在全市农村全面推行“食品进货查验一户多档”、“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实名登记”、“集市熟食制品证明登记”、“裸装散装熟食制品标牌公示”等制度。加大对农村食品质量的监测监控,开展标本兼治的专项整治,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工商部门应积极地履行职能,主动配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应采取以下监管措施:①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严格登记把关,坚决不在食品经营前置审批上“开口子”,从源头上确保农村食品经营主体合法有效。强化日常监管,认真落实区域经济监管服务责任制,完善食品经营主体“经济户口”,以乡镇以下小食杂店、农村食品集市为重点场所,调整布局监管力量,提高市场巡查频率,有的放矢加强监管。发挥商品质量监测优势,采取委托监测与快速监测相结合,扩大监测覆盖面,提高监测实效性。从着眼长效出发,继续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制销伪劣食品违法行为,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以创新的视角破解难题,在广大农村探索建立食品销售厂场挂钩,销管联网,问题食品追回等新机制。推进12315维权网络进农村,快速受理处结农村食品消费申诉举报,发布经营警示和消费提示,切实保障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②强化农村食品经营自律建设。利用登记年检、案后回访、培训指导等多种机

会,组织农村食品经营者深入学习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强食品安全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增强食品经营者安全观念和守法经营的自觉性。积极组织开展“食品规范经营示范店、示范街、示范市场”等创建活动,深入落实食品经营各项制度,督导经营者严把食品进货关,公示从业人员真实身份和无包装食品真实信息,努力杜绝生产领域出现的过分使用添加剂、防腐剂、颜色等伪劣食品进入农村流通市场。③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利用多种传媒,针对农村消费群体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知识淡薄的实际,大张旗鼓地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农村群众的消费维权意识和对伪劣食品的鉴别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制不合格食品,使问题食品在农村失去市场。适时介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明晰易发生问题的重点食品和领域,公布典型案例和整治成果,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加强全方位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广大农村营造安全消费的良好氛围。④协同相关部门齐抓共管。以维护全市食品安全大局为重,正确处理“主角”与“配角”的关系,充分履行好职能范围内的职责,积极主动地配合相关部门,合力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敦促建立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强化工商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加大取缔无照经营力度,根据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区别不同情况,配合卫生等职能部门积极稳妥地作出处理。

2009-10-01

第三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综合建设,最终目标是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决策为“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惟一的运输方式,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发展了,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激发农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促进“乡风文明”;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既是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既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既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交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重大意义。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村公路建设正面临4个重要的历史性转变。一是农村公路建设已经由交通行业落实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支农惠农的重要举措,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向交通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二是以往农村公路建设重点是实施“通畅工程”和“通达工程”,而现在,农村公路建设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这是各级交通部门的“新任务”。三是以往农村公路建设以大规模发展基础设施为主要特征,而新时期农村公路不仅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好、养护好,这将开创农村公路建管养并重的“新阶段”。四是以往农村公路建设发展主要立足于“通路”,重在基础设施建设,而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不仅要“通路”,而且要“通车”,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这为农村公路建设赋予了“新内涵”。

新的历史起点带给了我们新的历史机遇,也为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交通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兼顾,着重处理好农村公路建设中4个方面的关系。

要处理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关系。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总体要求,坚持规划主导,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衔接和协调,使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凡是已经制定了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的省份,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做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和协调。凡是还没有制定总体规划的省份,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小城镇和山水林田发展规划,确定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目标和重点。总之,制定和完善总体规划要有前瞻性,为未来发展留有空间,与乡、镇、村的“接口”留有余地,避免“走弯路”、重复建设和分散投入。

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关系。按照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方针,农村公路建设要继续坚持地方为主、国家加大支持力度的原则。近年来,交通部调整了公路建设重点和投资方向,逐步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了中央资金的引导作用。许多地方党委、政府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工作任务和目标,不等不靠,千方百计挖掘筹资潜力,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形成了国家投一点、地方筹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出一点的多渠道筹资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公路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村公路建设要继续坚持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要承担起各自应有的建设、养护和管理的责任,不断完善地方政府为主、统筹安排、社会个人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农村公路健康发展。

要处理好鼓励农民参与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多年来的农村公路建设繁荣了农村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是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根本利益的大好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村公路建设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顺应民意,维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一要做到“一事一议”,不修农民群众不想修、不愿修的路;二要合法筹集建设资金,不强行摊派、集资;三要依法征地拆迁,不随意降低补偿标准;四要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线形和技术标准,不随意征用农民宅基地和耕地;五要尽可能利用已有土源和料场,不乱采乱挖。各地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决策和行动主体作用,多方筹资,切实减少地方配套资金的缺口,努力解决由于农村公路建设造成的乡村债务、征地拆迁补助偏低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农村公路建设可以实行以奖代补等办法,调动和保护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要处理好交通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农村公路

建设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各地交通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积极主动,不等、不推、不靠,切实承担起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的规划和组织实施的责任。同时,要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密切合作,在征地拆迁、项目审批、资金筹措、施工建设以及养护管理等各方面努力争取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要完善适合农村公路特点的建设程序规定,在资金、计划管理上规范执行有关的规定要求,同时争取留有适当的灵活性。

此外,农村公路建设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各地在发展目标、技术标准、前期工作、施工管理等方面,不要盲目攀比,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切实做到从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出发,从当地公路交通发展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稳步推进,让农村公路成为通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阳光大道,成为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

第四篇: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工作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女山湖地处江淮之间,位于明光市东北部,面积278.7平方公里,辖24个村,人口42517人,东临淮河、南托七里湖、北依女山湖,水上航线三面环绕。盛产鱼、虾、蟹、芡实、菱角等60多种名特优水产品,水产品产量达4万吨,所产的“女山湖牌”大闸蟹获国优农产品称号,是国家重要商品鱼生产基地,被誉为“皖东水上明珠”和中国螃蟹之乡“。

一、关于我镇党风廉政的工作情况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最接近、最密切,其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强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紧紧围绕先进性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抓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实施,必须紧紧围绕先进性教育成果,筑牢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塑造其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一要充分利用先进性教育成果,切实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充分利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大力加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通过树典型、扬正气、找差距、查问题,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达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目的。二要注重民主法制教育,增强教育说服力。目前,在我镇仍有少数干部宗族观念严重,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出现村务不公开,管理不民主等行为。针对这些问题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民主法制教育,把农村基层民主纳入法制的轨道,使基层干部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促进农村干部廉洁奉公,依法办事。三要拓展廉政文化进农村领域,增强教育的影响力。通过廉政文化“五进”活动,大力学习宣传《实施纲要》和《党章》,利用广播、报刊、标语、宣传画等形式,以及培训班、报告会、座谈会、文艺汇演等载体,常敲“警示钟”,增强教育的影响力,因地制宜,机动灵活地将廉政教育不断向村组延伸,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大宣教格局,在全镇范围内营造起一种“崇尚廉政”、“褒扬廉政”、和“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新风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围绕构建农村基层反腐败的制度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

“反腐倡廉,制度是保证”。为了使新农村建设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深化村务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决策、执行、监督三公开管理制度。其次,要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切实规范村干部用钱行为。再次,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要利用责任制和工作机制,掌握有利时机,集中力量突出解决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工作中的难点。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要坚决刹住“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农村得到落实,抓出明显的成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紧紧围绕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发挥反腐败的惩处威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要突出重点部位,坚决制止各种涉农违规行为。要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和要求,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

二要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态势。一是定期召开执纪执法机关和组织部门的联席会议。二是要建立案件协查制度。由于乡镇纪委办案力量较薄弱,对于复杂或疑难案件难以独立完成。因此,要建立案件协查制度,由上级纪委直接指派专人下乡指导,协助调查或是组织邻边乡镇纪检干部到案发单位帮助调查。三是全面建立警示训诫防线,明确党政领导实施警示训诫的职责任务,制定具体的操作办法,规范各环节工作任务。把构建警示训诫自觉融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全过程,贯穿到信访举报、案件检查、执法监察、源头治理、纠分及廉洁自律、述职述廉等各项工作之中。通过警示训诫防线教育挽救一些有轻微违纪的干部,更大的激发基层农村干部的干事创业精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三要加强农村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可试行在行政村设立纪检小组,配备专职纪检干部,协助村党支部、村委会解决矛盾,并及时向乡镇一级反馈党风廉政的信息。

二、关于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女山湖镇是省和滁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一年来,我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总体要求,抓关键,突重点,努力实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种高效田、做文明人”的阶段性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坚持规划先行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我们按照“结合实际、尊重民意、突出特色、注重配套、严格执行”的要求,科学规划、分布实施。邀请省建工学院高起点为我镇编制了总体规划和旅游规划,同时又邀请上海、滁州等有资质的技术人员对商业步行街和农民文化广场进行详规,做到无规划不审批、无详规不建设。

(二)建设移民新村

结合潘村洼移民工程,加快建设移民新村,使之成为女山湖镇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共移民建房3310户,其中已建成3100户,已搬迁2230户,拆除老房2000户。建设主次干道25公里,其中水泥路5公里,通户水泥路179条、24226米、60738平方米,通户下水道28076米。自来水、电信线路和有线电视工程通到户。架设8台变压器,改造变压所1个。树立标杆电力线路20公里。建设公共厕所22个。架设路灯2公里60盏。拟建农民文化广场19000平方米,商业步行街19500平方米。安淮等四个村级组织活动室三层综合楼1080平方米,绿化道路20公里。

(三)以“村村通”工程为切入点,努力实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种高效田、做文明人”目标

一是以村村通工程为契机,全面实施队队户户通工程,使广大人民群众走上了平坦路。截止5月底,全镇共投入477.03万元,其中群众自筹102.1万元,修建村队水泥路17.5公里,户通水泥路24公里,1758户走上平坦路。

二是实施老村庄整治。大力开展农村“五清五改”活动,农村脏乱差现象明显改善,全镇已建沼气池30座。投入10.5万元迁移草堆150个,清除杂草5000平方米,清除空草房16户、52间,整理空闲地40亩,清理猪圈50个,投入50多万元新建厕所26个,改厕28个,老街和移民新区80%的户有洗手间,彻底改变“咳嗽”厕所现象,条冲段花园路绿化7000米。

三是建设新集镇。投入500多万元整治大闸路,硬化下水道3600米,整修街道800平方米,硬化、美化工程2000平方米,对原自来水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新铺自来水各类型管道21810米,使集镇1.5万人喝上干净水。铺设彩板1800平方米,建设“水上明珠雕塑”,使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四是大力推广新技术,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使渔(农)民种上高效田。渔业上,无公害认证面积1万亩;生态示范养殖区面积6万亩,蟹、鱼、鱖混养面积6万亩、网箱养鳝50箱。农业上,建好五个基地和一个示范区:1万亩种子繁育基地、3000亩紫罗兰山芋生产基地、500亩甜叶菊生产基地、5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獭兔养殖基地、3000亩小麦高产攻关示范区。

五是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结合我镇实际开展“树文明新风、促镇容整洁”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全镇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政务公开和民主自治机制;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构建和谐女山湖、干群争做文明人的氛围更浓。

六是再建工程。投资80多万元,建筑面积达1080平方米的安淮等4村党员活动室四层综合楼工程,投资70多万元建筑面积达900平方米新建的女山湖卫生院三层门诊楼工程,确保年底完成150条、1500户户户通水泥路和下水道工程,已建成100条;完成百帆路、步行街40盏路灯安装工程,完成安淮村2500米主下水道工程和中、小学250米下水道工程;确保完成第三批200户移民工程。

三、存在问题

一是寄宿制学校问题,女山湖是渔业重镇,6472名渔民常年生活在女山湖、七里湖、花园湖26万亩的水面上,渔民子女上学,一部分寄宿在附近亲友家,一部分由老年人带孩子住破船上,生活环境差,安全系数小,造成渔民子女上学难、难上学。

二是渔港问题。渔民老人带小孩念书住在船上,南来北往的船只停靠无码头,每逢突发恶劣天气,渔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渔民和小孩溺水身亡年年有发生。

三是邵岗吃水难问题。邵岗集镇人口4000多人长期存在吃水难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生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整治邵岗街道脏、乱、差,硬化街道路面力争实施邵岗街道水泥路硬化亮化工程建设,建设17000平方米农民文化广场,力争年底初见雏形;拟引资1500万元建设20000平方米的商业步行街,力争9月份开发启动;目前项目合同已经签订。

二是创造条件力争完成移民区路肩硬化工程;

三是申报女山古火山地质公园游泳池项目和女山湖镇申报旅游乡镇项目。

女山湖镇人民政府 二○○七年八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县是一个典型农业大县,农村人口达33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5%。近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创建“特色农业大县”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服务领域拓展到农村,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健全机制,形成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合力

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难度大。因此,我们从建立健全机制入手,形成开发合力。

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实行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乡镇政府负责、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工作格局。县成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各乡镇相应成立领导小组,乡镇长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

二是建立政策机制。去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以及培养、选拔、使用农村实用人才的一系列措施。如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投入为补充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机制,县、乡(镇)两级财政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基金。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门用于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培训机构,拓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渠道。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投资,对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各类项目的培训经费,要实行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使其真正用于农村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积极鼓励农村实用人才以技术、资金入股,兴办股份制经济实体。大力支持农村实用人才承包、租凭企业。农村实用人才兴办经济实体,承包经营企业的,可优先获得生产贷款、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农村实用人才可优先评定农民技术职称,作出突出贡献或获得科技成果的,可破格推荐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可推荐参加各类专家的选拔;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奖励专项资金,对有突出贡献的农村拔尖人才给予奖励。对选拔为县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的,给予1200元的资料补贴等等。

三是建立责任机制。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因此,我们通过划分各部门的职责,建立职责分明的责任制。组织人事部门主要履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指导、协调、选拔、管理等工作职责。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主要负责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素质。宣传部门主要负责推广农村实用人才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财政、扶贫、移民等部门主要负责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资金的支持力度。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主要负责开发青年、妇女人才,使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展现青春和巾帼风采。

二、打造环境,营造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着力打造环境,促使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

一是规范选拔环境。为了规范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工作,我们制定出台了《**县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县乡土拔尖人才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两个《暂行办法》对农村实用人才选拔的对象、范围、条件,以及选拔程序、管理制度和享受待遇给予了明确规定。根据这两个《暂行办法》,近几年我们选拔了2名省管农村乡土拔尖人才、1名市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7名市管农村乡土拔尖人才、11名县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60名县管农村乡土拔尖人才。

二是营造舆论环境。为了营造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我们采取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的事迹,在全县营造了“尊重农民劳动、尊重农民创造、尊重农村人才”的良好氛围。我们在每届农村乡土拔尖人才选拔结束后,举行隆重的仪式为他们颁发证书,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事迹。2004年,我们与电视台联合开办专栏,集中宣传了拔尖人才的创业史和取得的业绩。这对进一步激发拔尖人才的斗志,更好地发挥领头作用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在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过程中,注意发现典型,用典型的创业史感染人,用典型的事迹打动人,取得了良好的辐射效应。郭家坝镇王家岭村柑农谢宗华,今年58岁,他身残志坚,相信科技,大胆探索,成为闻名全县的柑桔专家,被市、县命名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通过对他的宣传和他对科技知识的传播,激发了全县柑农科学种柑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了“**脐橙”品牌的质量。

三是优化管理环境。为了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我三、积极引导,构筑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舞台

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是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最终目的,为此,我们紧紧抓住使用好农村实用人才这个环节不放松,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这个主旋律,积极引导,构筑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舞台,让农村实用人才大有作为。

一是让农村实用人才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农村实用人才围绕县委“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有力的促进了专业村的建设。县管乡土拔尖人才、杨林桥镇白鹤洞村农民秦学全,自学蔬菜种植技术,带头示范,并引进谷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当地建起了一座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容积300多立方米的冷库,使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目前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500亩,实现商品量6000余吨,出口2000余吨,蔬菜单项实现收入500余万元。

二是让农村实用人才成为创业的领头羊。在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过程中,我们积极采取“一户带多户、一村带多村”的措施,积极引导农村实用人才与农户结对子,确定对口帮扶关系,有效地增强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带动效应。全县一批农村实用人才通过不断创新传统农业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采取“能人+农户”、“公司+农户”的经营形式,延长产业链,推动了产业升级,给传统农业带来新的生机。湖北省科技致富带头人、**县恒鑫特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覃玉全创办养殖加工企业,采取企业提供仔猪,负责加工销售,农户负责饲养的方式,初步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企业与农户“双赢”的效果,带动了全县养殖业的发展。

三是让农村实用人才成为农民经纪人。我县是全国“脐橙之乡”。由于农民对市场把握不准,每年柑桔销售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近几年来,我们积极鼓励一批头脑灵活、市场意识强、信息灵通的农村经济能人和种植大户跳出农门,专搞农产品营销,切实为广大农户当好经纪人。他们产前抓信息、跑订单,产后抓营销,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骨干力量。宜昌市“十佳农村经纪人”、水田坝乡农民徐宏强,1996年就开始跑市场,近十年来,他走南闯北,累计销售脐橙5000多吨,成为全县小有名气的柑桔销售经纪人。

下载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_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提案(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管理_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提案(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