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模版]

时间:2019-05-12 19:3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申论: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申论: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模版]》。

第一篇:申论: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模版]

集中力量、重点推进

从今年起,我们在全国农村彻底取消了农业税,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两千多年的这个古老税种已经终结,这件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农业税的取消,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但要从理论和实践上真正解决其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探索。

一、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乡镇机构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考虑乡镇政府职能问题,要从农村工作的现实状况出发,从农民群众的愿望出发,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公共行政体制的要求出发。重点强化三个方面的职能:

(一)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环境,包括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权益,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组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

(三)是为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加强社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开展农村扶贫和社会救助,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合理调整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和整合乡镇事业站所,精简富余人员,是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要根据职能定编定岗定员,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竞争上岗。在人员精简过程中,要关心爱护乡镇干部,妥善安置分流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积极性,不能简单推向社会。上级部门要大力支持基层改革,不得以机构“上下对口”,或用项目安排、资金分配、年终考核等手段,干预乡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为基层改革创造好的环境。

二、以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重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

要贯彻把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的方针,通过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保障办学经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实现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有学上、都能上得起学的目标。当前,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中央对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进行了调整,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这项改革既明显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有效保证了学校的正常运转,为农村义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可见,必须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办学、各级责任明确、财政分级负担、经费稳定增长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级财政都要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二)是加快教育部门自身改革。我们在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更要重视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第一,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第二,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第三,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质量。

三、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另外,要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征用土地收益用于农村的比例要有明显增加,保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长。同时,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要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范专项补助。中央和地方

财政给基层的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和公务员工资改革、发展农村教育等补助一定要落实到位,不能把支出缺口留给乡镇一级。

要继续进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同时,要研究进一步理顺省以下财政分配关系,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努力改善县乡财政困难状况。

乡村债务是摆在基层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乡村债务是长期历史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要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当前关键是锁定旧债,防止出现新的债务。要从农民群众和乡村干部最关心、矛盾最集中的债务着手,逐项突破,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负债。

农村其他方面的改革,也要统筹考虑。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三项改革,直接关系到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和改革农村上层建筑,必须集中力量、重点推进。

第二篇:农村综合改革

顺德又掀改革浪潮。继上月启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之后,顺德昨日又启动农村综合改革,从明年起到2014年,顺德区镇两级每年在前一年的基础上新增2亿元财政资金投入农村改革工作,3年累积增投12亿“反哺”农村,逐步实现公共财政基本覆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领域,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解决农村利益及遗留问题昨日,顺德召开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动员大会,出台一揽子改革计划尝试解决农村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新世纪伊始,顺德率先实施以固化股份合作社股权、量化股份合作社资产为核心的农村体制改革,巨大地释放了农村生产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改革确立的“生不增、死不减”股权固化政策逐渐遭遇新的难题。据统计,全区3.5万人,只有小部分办理了股权继承手续,大部分仍然以死亡人口名义领取股份分红。着出生人口增多,农村居民要求改变„死人有得分,生人无得分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梁维东说,此次改革重点解决农村居民最关心、历史遗留问题。

农村固化股权可继承和转让在昨日的大会上,顺德区印发《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确立了深化农村改革的五大部分15条具体措施。记者留意到,与在基层治理方面,顺德将在原来政社分离改革的基础上,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在村居及社区购买服务。婚姻辅导、子女教育、家庭经济、消除家庭暴力等方面服务。而针对股权固化遗留问题,《意见》则提出在坚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农村股份社股权管理制度,规范股权(份)的继承、转让和赠与等流转原则和办理程序。

此外,农村集体资产运营也是此次改革的重要内容。产可支配收入达20亿元,其中分红总额约对此,顺德提出要以国有资产引领社会资本、信贷资金向农村流动和投放,引导以市场化、企业化模式来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全征地社区由政府统筹管理

土地是当前农村发展中的核心问题。邓永强告诉记者,由于土地供求矛盾突出,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和稳定的隐患,目前该区未落实的征地留用地和固化宅基地大概还有两三万亩,“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改革只是隔靴搔痒,没有实质意义为此,顺德提出以统一安排留用地、方式兑现征地留用地,同时将在维持现行固化宅基地政策基本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化的宅基地分配制度,由政府主导、村(社区)集体及社会资金参与,统一规划建设村民居住小区,推行农村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件村民的住房问题。

而对于全征地社区居委会及农民,《意见》则提出由政府统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经费,推进城市基础社会向农村延伸,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同时该区也将逐步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全征地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障水平,使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衔接,(张培发 王基国)

259个股份社约有股民

每一个镇街至少要设立意见家庭服务中心,“生不增、死不减截至去年,亿元,人均分红常务副区长、征地留用地、宅基地等农村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已建立健全的农村卫生、72万人,其中已死亡“随‟的呼声越来越高。”佛山市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培育和开展 ”原则的前提下,将顺德全区股份社集体资1443元,远落后于周边地区。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

物业抵顶等多途径多实行差别逐步解决符合固化宅基地条教育、交通、实现全民社保、终身社保。10.5顺德区委常委、留用地作价入股、货币收购、鼓励村民进城镇居住,

第三篇:农村综合改革

关于开展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

“普九”债务试点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农村推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下简称“普九”)制度,并由此产生了相当数额的债务。近年来,一些地方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积极开展化解“普九”债务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普九”债务跨越时间长、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化解债务工作总体进展缓慢。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普九”债务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86号)的有关精神,为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化解乡村公益事业债务,消除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经国务院同意,在总结一些地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选择部分省(区)开展清理化解“普九”债务试点。现就做好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试点的范围和目标

根据各地“普九”债务清理核实情况和近几年自行化解试点情况,并考虑各地的财力状况,确定在具备条件的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宁夏、贵州、陕西、甘肃等省(区)以省(区)为单位开展清理化解“普九”债务试点。各试点省(区)人民政府要抓紧制订试点实施方案,尽快报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审批后组织实施。其他省(区、市)可在对“普九”债务进行全面清理核实锁定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3个县(市、区)进行化债试点,试点实施方案由省级人民政府审批,报工作小组备案。

各试点省(区)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制止新债、摸清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总体要求,在严格制止发生新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基础上,从2007年12月起,用2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普九”债务化解工作,同时建立起制止发生新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稳定机制;在此期间,已完成或基本完成“普九”债务化解的,可着手化解农村义务教育的其他债务。

二、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谁举债谁负责。按照农村义务教育实行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县级人民政府为主实施的管理体制,“普九”债务的化解试点工作主要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县级人民政府具体实施。

(二)先清理后化解。在全面摸清“普九”债务底数的基础上,锁定债务,明确责任,结合实际情况,区分轻重缓急,确定化债的优先顺序,逐步化解。

(三)先化解后补助。为调动地方化债的积极性,中央财政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实行先化解后补助的办法,对已经化解“普九”债务的地方给予补助,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地区。未在规定期限内化解相应债务的不予补助。

三、“普九”债务的界定及偿债资金来源

“普九”债务是指各地以县为单位推进“普九”工作,至通过省级“普九”验收合格期间发生的债务,主要包括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生活用房、校园维修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等与学校建设直接相关的债务。至今仍未通过“普九”验收的县,债务计算时间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

试点省(区)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可靠的偿债资金来源。可从以下渠道筹集偿债资金:一是统筹安排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以及中央财政给予的化解“普九”债务补助资金;二是从地方征收且作为地方收入的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及其他基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偿债;三是进一步整合地方现有教育专项资金;四是通过盘活闲置校产筹集偿债资金;五是通过统筹有关非税收入途径筹集偿债资金;六是社会和民间自愿捐资赞助的偿债资金。鼓励有条件的乡镇积极筹资用于偿债。省级财政要加大对财政困难县化债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

为保证偿债资金安全可靠,各地不得借新债还旧债,不得向农民摊派,不得挤占挪用其他必保的专项资金,不得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进行。各级财政用于化解“普九”债务试点的支出应在预算中单设科目、单独反映,不作为预算安排教育正常支出的基数。

四、试点工作要求

(一)摸清底数,锁定债务。要坚持程序公开、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由县级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审计等机构,认真开展“普九”债务的清理核实工作,逐笔审定,剔除不实债务,锁定实际债务,并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试点省(区)要对县(市、区)上报的“普九”债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核和认定。要按照举债主体、1

债务来源、债务用途对债务进行分类,严格划分县乡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单位的责任,将审核认定的债务从学校剥离出来,交给当地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普九”债务的清理、核实、锁定等有关工作。

(二)制订方案,抓紧实施。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制订化解“普九”债务试点实施方案,分清化债责任,明确化债资金来源和工作进度,拟定化债计划。试点实施方案获得批准后,要尽快启动化债试点。

(三)突出重点,分类处理。要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偿还对教师、学生家长等个人和工程业主的欠债。试点省(区)的地方国有农场、林场等所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九”债务纳入化债试点的范围,具体实施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中央直属农场、林场所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九”债务化解试点办法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订。

五、试点工作保障措施

(一)坚决制止发生新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试点省(区)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对涉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建设项目应由县级人民政府通盘考虑,确需建设的项目要用政府财政资金解决,不留缺口。对学校各项预算支出严格审核,对超标准、超预算和没有资金保障的建设项目与投资不予批准,严格控制学校的公用经费支出,严禁将用于偿还“普九”债务的资金挪作他用,严禁超标准发放教职工津贴补贴。

(二)建立健全债务监控体系。试点省(区)要在做好清理核实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债务的来源和用途,逐笔登记造册,建立债务台账和债权债务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和定期报告制度。同时,要研究探索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有关办法。

(三)实行债务控管领导责任制。试点省(区)要按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正确处理教育发展与财力可能的关系,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得超越自身财力可能借债搞建设、上项目,对不切实际的指标要进行相应调整,引导学校适度、健康、规范发展。要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新债责任追究制度,并将农村义务教育借新债和清理化解旧债情况作为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对盲目搞建设、上项目、借新债的学校和部门,要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视情节轻重和数额大小,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依法追究其经济和行政责任。

(四)建立化债激励机制。中央财政按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人数、地方财政状况等客观因素,并综合考虑试点省(区)“普九”债务负担及化债试点完成情况给予适当补助。具体补助办法由财政部另行制订。

(五)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为确保偿债资金的规范、安全和有效,财政、教育、农业、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督体系和制约机制。要严明工作纪律,对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套取补助资金、造成资金损失及产生新债的行为,除追回补助资金外,还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六、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

做好清理化解“普九”债务试点工作,对维护农村中小学的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进行,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消除农民负担反弹隐患,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试点省(区)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站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立足社会稳定和教育发展的大局,充分认识化解“普九”债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试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强化组织领导,建立领导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明确目标任务,精心组织实施,深入基层加强指导和协调,及时解决化债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并继续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确保“普九”债务化解试点工作顺利进行。未进行全省(区、市)试点的省(区、市)要进一步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加强调研,注意总结局部试点经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为今后在全省(区、市)推开做好准备。

第四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

1月16日下午,济宁技术学院召开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会暨学位点迎评工作会议。全体校领导班子成员,各学院(中心)全体正副党政领导,博士、硕士导师组正副组长,研究生工作秘书,研究生辅导员,各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全体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刘茂林主持。

校长杨灿明发表了题为《总结过去,沉淀经验,开创研究生教育事业美好未来》的讲话。他指出,本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会的召开,正是响应党的十八大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改革创新,深化研究生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而迈出的坚实一步;也是新学年的第一次全校性大会;是在学校确定综合改革总体方案后,第一次分解、落实的大会;也是一次营造“质量文化”的大会,意义非常重要。

杨灿明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来学校研究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绩,招生管理、培养与创新管理、导师管理、学位管理、研究生及思政管理等各项工作均能有序、规范进行,并以新的工作思路、方法和模式,实现了机制创新,取得了研究生教育改革突破。围绕“研究生教育质量”这一目标,强化制度创新与制度约束,规范日常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管理创新与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实施、导师考核管理办法出台、招生分配办法发布、研究生课堂教学督导制度实施、“博导讲堂”开办、“文澜论坛”创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调研,均引起较大反响。这一系列的工作和我们所取得的成绩,都是我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稳步推进的成果。

杨灿明强调,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我校研究生教育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加大研究生教育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把握机遇,与时俱进,实现内涵式发展,坚决执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勇于拓展新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力争再铸新的辉煌。

会上,副校长陈小君作了题为《深化改革重质量,强化责任促评建》的大会主题报告。她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推进会召开的背景与政策依据、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近五年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成绩展现与问题反思和提升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思路与目前任务等四个部分详实论述了我校全面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担当和未来使命;既传达了中央重要文件与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会议的精神,又总结了我校过去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未来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与近期迫切的迎评任务。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之后,高教领域进一步强调依法治教,强调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国家连续出台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等指导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文件。这些为我校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

陈小君传达了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在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提出了七个方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与要求:第一,牢固树立科学的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观。第二,要加快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第三,大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第四,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的质量保障体系。第五,切实强化外部质量评价和监督。第六,扎实推进研究生教育的法治进程。第七,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走出去,增加话语权。

陈小君具体总结了近五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成绩。她指出,自2009年我校发布《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实施纲要》以来,在学校确立的“以研为重”的发展战略下,践行着“质量为核心、创新求发展、特色显优势”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形成了“人文化成、融通创新”的研究生教育特色。五年来,学校研究生教育更加主动注重规范建设,注重人才遴选与教育培养标准与质量,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强调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强化分类与个性培养,实现了一些领域教育观念与方式的重要转变,取得了追求公平、公正、优质的招生管理;强化分类培养、注重优质的培养创新管理;创新导师队伍建设理念,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注重校外双师型导师的聘任工作,为逐步增多的专硕培养提供能力保障;强化学术规范,注重学位论文的质量控制;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注重人文关怀与客观公正性;强化监督机制,开创性地推出了我校学位点自我评价体系。

陈小君同时指出,招生的生源质量有待提高与改善;作为研究生培养关键的导师队伍建设与导师责任制尚需下大气力落实;部分导师指导研究生数过多,出现生师比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新增的专业学位点研究生培养模式等与国家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职业化、应用型的要求相比,尚存差距。我校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理念问题上,科学的质量观有待建立;在培养模式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手段还不够强;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专注度和内涵建设不够;在保证培养质量、实行研究生分流与淘汰机制的问题上,我们的观念陈旧,手段温柔;在依法治校即规范化管理与监督问题上,身体力行的执行力有待加强。

对于提升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提出了五项举措,一是注重顶层设计,进一步构建研究生教育全方位质量控制体系,强化对研究生招生与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二是优化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自我评价体系;三是加强导师责任制,进一步优化导师队伍结构、提升学术水平与国际化程度;四是服务社会需求,精心打造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五是抓住机遇,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积极落实国家对学位点专项评估与合格评估工作。

会议安排了四个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育经验交流。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全明教授就“MPA评建工作经验”,介绍了我校MPA教育概况、办学理念与使命、MPA教育管理体系、MPA办学特色与MPA办学展望等五个方面情况。外语学院副院长王娜教授就“专硕毕业论文选题及指导经验”与大会交流。她简要介绍全国翻译硕士专业(MTI)发展历史和我校MTI教育发展历史,并以MA教育和MTI教育的区别为切入点,就我校MTI培养目标和加强专硕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和指导的具体措施与大会分享交流,并提出了专硕学位论文质量管理“限选题、重实践、细指导、严审查”的四步法。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副主任郭雷生教授就“实习基地建设及集中实习经验”与大会交流。他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要求及程序、集中实习和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行等四个方面与大会分享。会计学院副院长、会硕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敦力教授就“培养周期安排与案例库建设经验”与会交流。在交流中,张教授通过介绍“提前介入实施关键控制和案例开发促进案例大赛”两个环节,具体阐述了会计学院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的独到心得和孜孜努力。

张中华作了题为《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协同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总结讲话。他说,杨灿明校长作了《总结过去,沉淀经验,开创研究生教育事业美好未来》的致辞,既对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又指出了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陈小君副校长作了《深化改革重质量,强化责任促评建》的主题报告,传达了中央重要文件与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会议的精神,总结了我们过去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又提出了未来深化改革的明确思路与近期迫切的评估任务;公管学院、外语学院、法硕中心和会计学院等4个单位作了很好的大会交流发言。研究生院在深入学习政策、文件,认真调研和借鉴其他高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校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方案提出的一些设想,涉及多方面的责权利调整与重构。

张中华希望学校各部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认真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为优化方案提建议、意见。各培养单位要组织导师进行多方面的论证、讨论,为丰富改革方案内容建言献策。研究生院要在多方听取建议、意见的基础上,大力完善方案,并按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全校各部门、各学院要按照“大胆设计、多方论证、稳步实施”的原则,根据学校综合改革的总体方案,从本部门、本学院的实际出发,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综合改革方案。

对今后的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张中华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学校层面,要做好宏观统筹工作,围绕“人文化成、融通创新”的研究生教育特色,扎实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构建学术素养、人文素养与道德素养一体化培养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管理各项规章体制,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二是学院层面,要做好一线实施工作,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明晰职责,形成合力,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落实导师责权机制,调动全体导师的积极性,进一步推进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提升优质生源比例,加快形成个性化和更加灵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大力践行“质量为核心、特色显优势与创新促发展”的研究生培养理念,积极实施《研究生教育自我评价办法》,定期开展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自我诊断式评估,建立质量报告制度和质量跟踪反馈机制,切实发挥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主体地位的作用。

三是各二级单位,要做好协同推进工作,要求各职能部门要统筹协调,加快职能转变,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协同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大业。

与会者普遍认为,此次会议召开及时、材料充实、议程安排科学、效果显著,为学校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作了很好的动员部署。

第五篇: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我院召开“深化教育综合改革”、“10+1”课题改革新思路汇报会

为全面落实和推动学院教育综合改革工作,2月28日上午,我院在学院会议室召开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10+1”课题新思路汇报会。会议由彭文宇院长主持,院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庄国贤、党委副书记、院长助理兼学工处处长陈玉池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教务处、学工处、人事处、招生办、图书馆、后勤保卫处负责人就学院2018年评建工作、专业规划与课程、技能竞赛与实训基地建设、信息中心建设、学生管理与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与人事管理、招生工作、校企合作、校园文化建设与英华精神传承、后勤管理与平安校园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思路与建议。学院办公室对《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撰写完成情况进行了汇报。

彭院长认真听取了汇报,对“10+1”课题改革思路及方案一一做出了评价,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他指出,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着力推进内涵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是关乎学院发展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大事。他要求,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全面推进,责任落实到人;注重实效,实事求是,制定好计划及阶段性重点任务,并逐步深化。

下载申论: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申论: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保护

    人民日报评论员: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保护24日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首次召开的农村环境保护会议,这充分反映了党和政府对农村环保工作的......

    农村综合改革(精选五篇)

    农村综合改革 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阶段,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

    农村综合改革考察报告

    **县农村综合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1年3月3日 **县是全省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辖16个镇,445个村(居委),总人口128.3万人,劳动力46.5万人;总面积3226.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367万......

    农村综合改革考察报告

    市委组织部:根据组织部的统一部署,12月23日,我们考察组对市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刘* 挂职 *镇镇长助理期间的情况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的方法:根据考察......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全县农村综合改革动员会以后,我们镇立即着手作了工作布置,现将前阶段工作及下一阶段性工作计......

    2011年度农村综合改革情况汇报

    沿渡河镇2011年度农村综合改革情况汇报 沿渡河镇位于巴东县最北端,是湖北省旅游明星乡镇,也是湖北省重点老区之一。全镇版图面积48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226亩,辖56个村,451个......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全县农村综合改革动员会以后,我们**镇立即着手作了工作布置,现将前阶段工作及下一阶段性工作计划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

    农村综合改革走向

    农村综合改革是一项覆盖面广、政策性强,触及农村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重大变革,对于切实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