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统计改革的通知
【发布单位】81202
【发布文号】皖政[1994]84号 【发布日期】1994-12-01 【生效日期】1994-12-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
全面推进农村统计改革的通知
(皖政〔1994〕84号)
各行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去年,我省在阜阳地区进行了农村统计改革。经过一年的试点,已取得成效,并在全省推开。为全面推进这项工作,特作如下通知:
一、一、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统计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村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小康的关键。所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为各级党政领导所十分关注。农村统计工作是检查和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把尺子,是各级政府考核奔小康进程、进行农村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目前农村统计工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是农村统计调查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全省由过去的30多万个生产队变为1200多万个农户,原来那一套层层汇总、逐级上报的全面统计已经不适应;二是由于农村经济结构与经济成份的变化,比较普通地存在着统计信息不及时、渠道不畅通的问题;三是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级党委、政府乃至社会各方面对统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农村统计改革。各级政府特别是政府分管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统计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把建立新的农村统计制度当作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二、二、农村统计改革的目标与实施步骤
农村统计改革的目标是:改革农村统计调查方法,建立以农村居户抽样调查为主体、其他统计调查相辅助,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统计调查体系,同时,加强农村统计基础建设、法制建设、队伍建设,完善统计调查组织管理,逐步使我省农村统计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轨道。
全省农村统计改革分三步实施:第一步,1994年,在全省铺开农村统计改革,组建抽样调查网络,编制《农村抽样调查方案》,先开展农村住户调查与粮食产量调查(1994年度农民收入、粮食产量一律以抽样调查数据为准)。第二步,1995年,把农村全面统计的内容基本纳入抽样调查,凡是用抽样调查能取得的数据,就不再布置全面统计,实现农村统计向以抽样调查为主体过渡。第三步,1996年,在完善调查网络、调查内容的前提下,发挥农村社会经济统计调查多功能作用。在每个步骤上,都要把加强农村统计的基础建设、法制建设、队伍建设和统计信息站建设结合起来。
三、三、认真加强农村统计基础建设
随着农村统计改革的不断深入,全省农村统计网络建设也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乡镇统计站的建站率已达到90%以上,有的已使统计网络延伸到村、组。为了真正发挥统计站的综合、信息、咨询、监督的职能作用,必须实现农村基层统计规范化。各地要按省统计局《安徽省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方案(试行)》执行,并要建立相应的检查验收制度。
四、四、稳定农村统计队伍,配好乡镇统计员和调查员
农村统计改革以来,各地统计人员有所充实,队伍得到加强,乡镇专职统计员配备率已达70%以上,聘用专职调查员达60%以上。但仍有不少地方应配的统计调查人员没有到位,一些乡镇没有专职统计人员或调查人员。因此,各地要把基层应配的人员配备到位,除四类乡镇外,一律配专职乡镇统计人员,并在现有的干部中选拔思想好、能胜任的年轻人担任。乡镇以下兼职统计员、调查员以及辅助调查员,应由人事和统计部门举行考试,择优聘用。调查人员必须取得资格后方可上岗。要保持统计调查人员的相对稳定,必须调动的,要征得上一级统计部门同意。
五、五、切实解决必要的经费
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各级的事各级办。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农村统计改革所需经费,实行分级负担,并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调查员、调查户的补助,各地要结合实际,保证年终兑现,使农村统计调查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
六、六、建立必要的培训制度
提高统计调查人员素质的一项有效措施就是进行业务培训。培训采取分级负责制,省培训到地市,地市培训到县(市),县(市)培训到乡镇,乡镇培训到村,原则上一年一次,有条件的可以每两年再隔级下培一次;形式多样,可以专门办班,也可以以会代训。县(市)与乡镇对村辅助调查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辅导。各乡镇统计站都要把提高统计调查人员的素质列入工作目标并形成制度。
七、七、坚持依法统计
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和统计人员都要认真学习《 统计法》和《安徽省统计管理监督条例》,坚持依法统计。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乡镇企业产值和农村人口等重要统计指标,各地要下功夫搞准搞实。对此,乡镇领导及统计调查人员负有直接的责任。对拒不履行统计义务,迟报、拒报、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数据的;对强迫或授意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在统计数据上弄虚假假的,要追究单位领导和有关当事人的责任,触犯法律的要追究法律责任。农村统计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按省统计局《关于认真搞好全省农村统计改革的通知》(统农字〔1994〕113号)执行。考核评比工作,按省统计局《安徽省农村统计改革考评办法》(统农字〔1994〕195号)及其《实施细则》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旅游业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旅游业改革试点工
作的通知
索 引 号:OA***006 内容分类:政策法规 文件 文 号:皖政办〔2011〕91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日期:2012年1月21日 关 键 词:旅游 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安徽省旅游条例》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皖政〔2011〕33号)精神,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现就推进全省旅游业改革试点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加快破除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约束,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动力、创新能力和竞争活力,推动全省旅游业转型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为建设美好安徽,服务安徽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健全政府引导旅游业科学发展的宏观机制,完善合理配置旅游资源的市场机制,全面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行业促进、市场推动的旅游发展机制,提高旅游产业的市场化水平。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推进专项旅游改革,努力实现重点改革率先突破;支持试点地区先行先试,全面推进旅游综合改革,为全省旅游改革积累经验,做好示范。
坚持以块为主与条块联动相结合。实行政府负责、部门联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各地推进旅游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进旅游改革试点工作的强大合力。
坚持改革开放与转型发展相结合。以产业化为方向,以国际化为标准,积极推进旅游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完善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新型发展机制,促进全省旅游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速度较快提升,实现旅游改革、开放、发展的有机统一。
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把旅游改革和经济、文化、社会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体制改革和资源整合,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旅游要素的聚合和产出能力,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就业、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
(三)目标任务。
阶段性目标:到2014年底,各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专项改革试点单位全面完成旅游改革工作任务,在旅游资源整合、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旅游大项目建设、旅游大企业培育等方面形成重点突破,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提升,发展方式显著转变,为全省旅游改革实施提供经验,形成示范引路作用。
总体目标: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动力、创新能力和竞争活力进一步增强,为旅游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到2015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达到500万人次、国内游客达到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以上,全省旅游消费占居民消费总量的10%以上,全省旅游业提供直接就业100万人以上,带动城乡间接就业500万人以上,全省旅游接待总量和旅游总收入等综合指标中部领先、全国前10位,实现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市场多元化、旅游服务规范化、旅游要素配套化、旅游企业规模化、旅游设施现代化,基本建成旅游强省和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
二、重点工作
(一)综合改革试点。
1.确定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为省级区域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探索构建大旅游协调服务体制。成立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发展推进委员会,负责指导试点政策的研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旅游规划、重点项目、产品开发、联合促销机制的建立;努力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实现由政府投资为主向政府引导、民间资本等多种所有制投入为主的转变;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推进转型发展、绿色发展,有效增强旅游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加强旅游与文化、商务、住建、林业、水利、农业、交通、体育等重点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协调发展。加强旅游统计基础工作,加强对旅游业指标的统计研究,建立旅游卫星账户,准确衡量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2.确定合肥市、芜湖市、亳州市为省级旅游城市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主要任务是,探索旅游行政管理体制和旅游市场联合执法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体制保障;开展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鼓励引入多元资本参与旅游开发,大力促成优质资源与优势企业对接,积极探索旅游景区景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有效途径。以创建国家A级景区为抓手,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和各项旅游创建工作,打造景区精品,研发线路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积极构建信息服务管理标准化体系和国际化旅游人才体系,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二)专项改革试点。
1.旅游行政管理改革。选择黄山市作为试点。探索旅游大部门管理运行机制,整合分散的旅游行政资源,建立权责一致、运转协调、公正透明、高效管理的综合性旅游行政管理体制。合理设置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配备人员,转变旅游管理职能,逐步将应由行业协会、中介机构承担的职能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分离出去。赋予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规划审批权,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联合审批旅游规划。
2.旅游资源整合利用改革。选择八公山风景名胜区作为试点。探索打破区域划分、条块分割、条条分割的限制,实行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景区景点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明确管理主体,在同一规划指导下开发建设。科学界定政府推动和服务旅游业发展、企业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社会参与旅游业发展的责权利。选择天柱山作为旅游景区改革试点。建立景区经营权、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新机制,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和参与天柱山建设和经营。3.旅游与关联产业(行业)融合发展改革。试点阶段,确立旅游与文化、住建、林业、水利、农业、交通、商务、体育为融合发展的重点。打破部门垄断和产业(行业)分割的发展格局,鼓励旅游关联产业(行业)融合发展,建立相关规划共编共商、项目分工建设管理、产品线路联合推广、市场风险共同承担、合作发展利益共享的运行协调机制。
4.旅游投融资工作改革。选择芜湖市作为试点。积极探索优化组合国有资产,组建旅游投融资有限公司,重点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引导带动旅游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新路径。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旅游消费的金融产品,强化旅游目的地消费支付平台建设,增强银行卡的旅游消费支付功能。支持旅游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上市、申报设立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方式融资。探索建立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的旅游业股权投资基金,多渠道筹措旅游业发展资金;支持旅游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合作,采取项目特许权、经营权、旅游景区门票质押担保和收费权融资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鼓励外商投资旅游业,积极引进境外投资者参与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和经营。
5.旅游企业改革。选择安徽省旅游集团公司作为省级旅游企业改革试点。加快建立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支持省旅游集团公司争取在2014年实现旅游主业首发上市。支持试点城市开展经营性旅游事业单位改制转企工作。鼓励支持各类有实力的企业进入旅游领域,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促进旅游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通过资本扩张、品牌输出、特许经营等方式,推进企业的连锁经营、联合经营和集团化经营。
6.旅游宣传推广模式改革。省旅游部门率先开展旅游宣传推广方式改革。建立“区域联动、部门联合、企业联手”的大旅游营销战略,通过旅游信息化建设,科学整合多方资源,统筹各方力量,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宣传营销合力,打造安徽旅游整体形象品牌。进一步细分客源市场,在主要客源地设立“安徽旅游形象推广中心”,在省内主要旅游集散地设立“旅游服务中心”。进一步深化创意营销、节庆营销和区域营销,加快提升我省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实施步骤 全省旅游业改革试点工作自2012年开始,为期3年。
——方案制定阶段:2012年1—3月,各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专项改革试点单位按照要求,制定本地区、本单位旅游改革工作方案,报省旅游指导委员会备案。
——集中推进阶段:2012年4月至2014年9月,各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专项改革试点单位全面实施旅游改革,推进各项改革举措,完成各项试点任务。
——评估总结阶段:2014年10月至11月,各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专项改革试点单位全面总结本地区、本单位旅游改革工作成绩和经验,向省旅游指导委员会报告试点工作情况;2014年12月,省旅游指导委员会对全省旅游改革试点工作组织评估、验收,总结试点经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省旅游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政府相关副秘书长和省旅游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省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交通、农业、林业、商务、文化、国资、体育、旅游、金融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旅游局,主要负责全省旅游改革试点工作的协调指导、方案制订、督促检查和总结推广等。
(二)强化扶持。各地、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旅游改革试点工作,做到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大胆创新、善于突破、有效推进。要紧密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本部门、本行业开展或参与旅游改革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要在用足用好用活国家及省现行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完善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
(三)营造氛围。各试点单位要广泛动员,深入宣传旅游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总结推广旅游改革试点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营造有利于旅游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尚未列入全省旅游改革试点的市、县和单位要因地、因时制宜,积极探索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新途径,不断总结经验,加快发展。
第三篇: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意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发〔2007〕8号 【发布日期】2007-03-04 【生效日期】2007-03-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
(皖发〔2007〕8号 2007年3月4日)
2005年以来,我省在部分县(市、区)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4号)精神,巩固扩大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7年开始,在全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我省在取得农村税费改革历史性重大成效之后,以农业税的取消为标志,全省农村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以深化三项改革(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是巩固扩大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重大举措;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和上层建筑变革,完善体制机制的紧迫任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主线,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着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建立服务优先、依法行政、上下协调、廉洁高效的农村工作新机制,使农村基层组织更加充满活力,为“三农”服务更加落实,农民群众更加满意,农村基层政权更加巩固,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
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鼓励开拓创新。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充分发挥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支持各地大胆探索、实践。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允许不同改革模式并存。先行试点的地方可以继续完善原定的改革办法。
2.坚持服务为先。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把服务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提高和改进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
3.做到“三个确保”。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确保乡镇机构编制人员只减不增,确保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4.稳步扎实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努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精心操作,有序推进,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改革试点取得实效。
二、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工作重点
(一)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乡镇政府要重点履行好以下职能: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权益,组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开展农村扶贫和社会救助,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调整和完善乡镇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乡镇经济工作重心要转移到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发展规划、服务市场主体和营造发展环境上来,努力培育和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农村教育、科技、卫生和文化等事业的发展,切实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立重大灾情、疫情等公共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机制。积极开展农村扶贫和社会救助,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村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
理顺县乡、条块关系。凡属县级可以完成的行政事务,必须实行以县为主、乡镇协助体制。凡已规定由县级政府部门承担的责任,不能转给乡镇政府。上级有关部门需要乡镇协助完成的工作,要赋予乡镇办事权限,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严格控制上级部门向乡镇派驻机构。上级部门派驻乡镇的机构要服从服务于乡镇工作大局,其工作绩效考核实行县乡结合、以乡镇为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在乡镇一级开展的各种考核评比进行全面清理,坚决取消各种不切实际的达标升级和检查评比验收活动,严格控制对乡镇领导干部的“一票否决”事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的投入。
建立政情民意互动制度。拓宽政情民意互动渠道,搭建形式多样的沟通平台,宣传政策,公布政情,沟通情况,畅通民意,接受群众监督,促进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逐步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二)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坚持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优化机构设置,精简机构人员,提高行政效率,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深化乡镇党政机构改革。综合设置乡镇党政机构,一般应控制在3―4个以内。严格控制领导职数,乡镇领导职数一般控制在5―9名,实行党政领导交叉任职,提倡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一人兼。全面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深化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推行政事分开,实行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大力整合乡镇事业站所。原乡镇事业站所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收归乡镇政府承担,原乡镇事业站所受委托承担的行政执法职能原则上上划县直有关主管部门,也可保留在乡镇公益性事业单位。综合设置精干高效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主要由财政保障。经营性服务单位实行市场化运作。按照国家规定加快建立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社会保障制度。乡镇不再保留和设立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建立编制、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由省重新核定控制数,实行总量控制。全面推行乡镇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严把乡镇机构进人关,在5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数量只减不增。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乡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普遍实行竞争(竞聘)上岗和“凡进必考”制度。关心爱护乡镇干部,妥善安置分流人员。农村税费改革中省里实行的乡镇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安置政策,继续适用于此次改革试点。
积极稳妥地推进乡村区划的合理调整。全省乡村规模原则上可定为:平原地区乡镇5万人以上,行政村0.4万人以上;丘陵地区乡镇3万人以上,行政村0.3万人以上;山区乡镇1.5万人以上,行政村0.15万人以上。平原、丘陵、山区县城人口分别为10万、8万和5万人以上,中心镇人口分别达到7万、5万和2万人以上。乡村区划调整要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起来,现有规模超过上述标准的不必划小。
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不得以机构“上下对口”、项目安排、资金分配、年终考核等手段干预乡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鼓励各地积极开展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实际需要科学合理设置机构,压缩编制,精简人员,为乡镇机构改革提供有利条件。
(三)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办学、各级责任明确、财政分级负担、经费稳定增长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强化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正常投入。不准减少本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应承担的经费投入;不准挪用学校公用经费发放教师津贴;不准乱收费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县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要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并纳入财政预算。对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经费实行县级集中管理。县级财政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从2007年起,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县级机构编制部门要严格中小学教职工的编制管理,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具体分配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坚决清退不合格和超编教职工,全面建立教职工聘用和考核制度,切实提高教职工综合素质,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评制度。对教师编制缺额严重的县(市、区),结合县乡机构改革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由县级教育部门根据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面向社会,统一招聘(选聘)。
加快教育部门自身改革,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改善管理,强化服务,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为教育教学服务,使督导制度更加科学全面,并将督导工作重点逐步转到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上来。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积极做好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城镇教师、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制度和特设教师岗位制度。加快危房改造步伐,除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和争取中央补助外,其余资金全部由省财政统筹解决,用2年时间全面完成现存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合理调整农村教育布局,严禁超标准建设和搞不切实际的各种达标升级活动,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四)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继续推进和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加快建立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特别要加大财政在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建立健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先行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和灾民救助制度。
明确划分县乡财政收入范围。按照便于征管的原则,将适合乡镇征管的收入全部留给乡镇,合理确定乡镇财政收入基数,充分调动乡镇加快发展、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合理界定县乡政府支出责任。乡镇政府主要承担乡镇财政供给人员经费,乡镇财政供给单位正常运转经费,以及乡镇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农村中小学人员和公用经费、乡镇卫生院补助经费等按有关政策规定列入县级财政支出范围。对于财力确实难以保障基本支出需要的乡镇,县级财政对缺口部分要从体制上予以补助,建立乡镇财力与其承担的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乡镇财政供给人员工资全部上收县级财政统一标准、统一时间发放。落实和完善财政对村级的补助制度,逐步探索建立村干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着力解决县乡财政困难。加大对县乡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县对乡镇转移支付规模要随县级财力增长而逐步增加,对政策性因素或自然灾害影响乡镇预算执行的,县级财政要在财力上予以补助,增强乡镇财政保障能力。规范专项补助。各级财政给基层的转移支付和补助要坚决落实到位,不能把基本支出缺口留给乡镇一级。
建立对农村“一事一议”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政策,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积极筹资投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积极开展农村公益事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五)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质量,逐步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多元化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建立和完善以乡镇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网络。对农民需要办理的事项,要简化办事程序,创新管理制度,采取统一受理、分类承办、上下联动、限时办结的方式,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为群众和基层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乡镇不单设为民服务机构,不新建为民服务场所,不新增机构、编制和人员,不准搞强迫代理。
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实行综合设置,在乡镇或跨乡镇设置区域站,或派出农技人员。畜牧兽医机构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设置。农村经营管理系统不再列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等行政职能列入政府职责。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技人员不低于全县农技人员总编制的三分之二,专业农技人员的比例不低于80%,并保持各专业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编制不得与经营性服务人员混岗混编。各级财政对公益性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要给予保证,并纳入财政预算。
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实现形式。积极推进水利等涉农部门管理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增强其为“三农”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率。逐步推行和规范政府“花钱买服务”、“以钱养事”等可行办法,支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其他有利于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形式,也都可以进行尝试。
(六)强化改革配套措施
认真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与乡镇组织新职能相适应的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绩效进行考核,将农民和服务对象的评价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
积极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坚持以县级为主,以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规划为依据,以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点项目为平台,以切实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整体效益为目的,积极开展支农资金整合试点。支农资金的整合,由财政部门牵头,建立支农投资规划、计划衔接和部门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加强对支农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稳妥开展乡村债务清理化解工作,制止新债发生。各地要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办法,积累经验,逐步推开。要牢固树立控制新债、化解债务也是政绩的观念,健全和落实对县乡领导干部控制和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考核制度。全面清理核实乡村债务,彻底摸清债务底数,建立完整齐全的债务管理档案和台账,锁定旧债。在此基础上,分清债务结构,明确债务责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区别情况,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化解债务的优先顺序,注意优先化解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基层矛盾比较集中的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债务。认真落实我省关于豁免农业税尾欠的政策,妥善解决乡村干部个人垫付农业税问题。省、市要安排一定奖励资金,鼓励基层主动化解乡村债务。严格执行制止新债的各项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反规定发生新债的各种行为。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决不允许盲目举债搞建设。
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管机制。坚持标本兼治,强化约束机制,推进基层民主监督,健全法制保障,做到预防与查处相结合。继续坚持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制和“谁主管、谁负责”的部门责任制。严格规范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等管理,加强对涉及农民负担文件出台、项目公示的审核。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收费、财政对农民补贴补偿和对村级补助资金等事项的监管。加强对村级组织收费的监管,严禁政府部门或单位委托村级组织向农民收取税费,严禁将部门或单位经费缺口转嫁给村级组织,严禁村级组织擅自设立项目向农民收费,或采用押金、违约金、罚款等不合法方式约束村民、管理村务。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健全民主理财,加强审计监督,促进村级财务监管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加强对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摆上位置,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要加强组织协调,对各项改革措施做到周密部署,细致安排,充分发动干部群众参与改革,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支持改革,坚定不移地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各种障碍。按照上下统一的要求,建立健全统一、协调、高规格的农村综合改革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赋予相应的工作职能,充实力量,配备专职人员,为改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省财政将安排一定资金,对各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给予奖励补助。
(二)认真制定方案。各地要在吃透中央和省里精神的基础上,全面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抓住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找准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使改革方案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市、县(市、部分区)都要制定改革试点方案,并报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备案。其中,县(市、部分区)方案由市级审批。
(三)形成改革合力。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关工作部门要服从、服务于农村综合改革大局,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支持和配合搞好改革试点工作。省直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具体的改革实施意见。要把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并注意做好农村综合改革与其他改革政策之间的配套衔接工作。要妥善化解改革中的各种矛盾,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已经先行试点的县(市、区)要继续完善各项改革措施,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为全省提供更多有益的经验。
(四)严肃改革纪律。加强对改革试点的党纪监督、行政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严禁从局部利益或部门利益出发阻碍改革,严禁阳奉阴违、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对在改革试点中不顾大局、违反纪律、以权谋私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要依法处理。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申论: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模版]
集中力量、重点推进
从今年起,我们在全国农村彻底取消了农业税,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两千多年的这个古老税种已经终结,这件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农业税的取消,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但要从理论和实践上真正解决其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探索。
一、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乡镇机构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考虑乡镇政府职能问题,要从农村工作的现实状况出发,从农民群众的愿望出发,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公共行政体制的要求出发。重点强化三个方面的职能:
(一)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环境,包括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权益,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组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
(三)是为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加强社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开展农村扶贫和社会救助,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合理调整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和整合乡镇事业站所,精简富余人员,是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要根据职能定编定岗定员,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竞争上岗。在人员精简过程中,要关心爱护乡镇干部,妥善安置分流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积极性,不能简单推向社会。上级部门要大力支持基层改革,不得以机构“上下对口”,或用项目安排、资金分配、年终考核等手段,干预乡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为基层改革创造好的环境。
二、以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重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
要贯彻把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的方针,通过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保障办学经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实现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有学上、都能上得起学的目标。当前,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中央对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进行了调整,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这项改革既明显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有效保证了学校的正常运转,为农村义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可见,必须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办学、各级责任明确、财政分级负担、经费稳定增长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级财政都要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二)是加快教育部门自身改革。我们在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更要重视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第一,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第二,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第三,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质量。
三、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另外,要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征用土地收益用于农村的比例要有明显增加,保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长。同时,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要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范专项补助。中央和地方
财政给基层的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和公务员工资改革、发展农村教育等补助一定要落实到位,不能把支出缺口留给乡镇一级。
要继续进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同时,要研究进一步理顺省以下财政分配关系,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努力改善县乡财政困难状况。
乡村债务是摆在基层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乡村债务是长期历史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要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当前关键是锁定旧债,防止出现新的债务。要从农民群众和乡村干部最关心、矛盾最集中的债务着手,逐项突破,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负债。
农村其他方面的改革,也要统筹考虑。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三项改革,直接关系到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和改革农村上层建筑,必须集中力量、重点推进。
第五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殡葬改革的通知
【发布单位】81202
【发布文号】皖政[1992]43号 【发布日期】1992-06-28 【生效日期】1992-06-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殡葬改革的通知
(1992年6月28日皖政〔1992〕43号)
建国以来,我省殡葬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殡葬工作体系。但是,最近几年,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旧的丧葬习俗盛行,每年有20多万具尸体具棺土葬,占用耕地4000多亩。浪费木材10多万立方米,致使我省平均火化率一直在10%左右徘徊,远远低于全国平均34%的水平。乱葬乱埋、铺张浪费和一些地方借办丧事搞封建迷信活动的现象已成一种社会公害,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影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去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党和国家高级干部逝世后丧事改革的通知》(中发〔1991〕12号),今年2月,安徽省委也发出了《关于党政干部和共产党员逝世后丧事改革的通知》(皖发〔1992〕5号)。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和安徽省委上述通知精神,迅速改变我省殡葬工作的落后状况,特通知如下:
一、一、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殡葬改革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 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殡葬管理的实施办法》,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殡葬改革工作的地方行政法规,并定期进行检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把提高火化率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2至3年内,县级以上城镇火化率都要达到马鞍山、芜湖市(不含所带县)90%以上的水平,农村的火化率要达到35%以上。使全省的平均火化率在“八五”期末,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二、二、殡葬改革是一件涉及千家万户、移风易俗的大事。要对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近期内要运用各种宣传工具进行集中宣传,造成一个有利于殡改工作顺利开展的环境和气候。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破除丧葬陋习,节俭文明办丧事在殡葬改革中作出表率。各级民政部门是殡葬改革的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严格管理,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火化率任务。公安、司法、计划、财政、税务、工商、农业、林业、卫生、土地、物价、交通等部门要积极支持并配合民政部门搞好殡改工作。
三、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提高火化率作为殡葬改革的中心任务。自今年9月1日起,在火化区死亡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共产党员和干部、工人,除个别经上级政府批准按照有关民族、宗教礼仪办理丧事外,一律实行火葬。从1993年起,此项规定适用于火化区内所有死亡人员,坚决禁止在火化区内实行土葬。一切享受劳保待遇的人员死亡后,其亲属凭火化证领取丧葬费和遗属补助费。
四、四、切实加强对丧葬用品生产和销售的管理。凡生产、销售丧葬用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经民政部门审查同意,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登记。对生产、销售封建迷信用品的,要坚决取缔。在火化区内,禁止土葬用品的生产和销售。近期内,各地要组织有关部门对丧葬用品市场进行一次清理整顿。
五、五、殡葬事业单位要深化改革。主管部门要下放权力,扩大殡葬事业单位的自主权、殡葬事业单位要改革内部分配和劳动、人事制度,积极推行企业化管理,改变吃“大锅饭”的状况。对殡仪馆要加强管理,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社会效益。目前仍然亏损的殡仪馆,要采取措施限期扭转亏损,到期后仍未扭亏的,不再给予补贴。同时,各级政府要在政策、经费等方面对殡葬事业给予必要的支持。
六、六、在土葬改革区内,应规划建立经营性公墓和公益性公墓。县一级的经营性公墓应在1993年底建成,农村的公益性公墓要在“八五”期内建成,以集中安葬死亡遗体,逐步克服乱埋乱葬的现象。目前尚未建立公墓的地方,应积极推行平地深埋,不留坟头。要学习蚌埠市的经验,在农闲季节,结合农田基本建设,有组织地抓好平坟还田工作,限期平除火化区和土葬改革区耕地中的全部坟头。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