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县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网络建设
XX县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网络建设
项目建议书
XX县农业局
一、实施目的与意义:
1、建立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网络,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是培养新型农民和农业实用人才的重要渠道。
训的实践证明,效率高等优势。我县共有
动力13.3万人,问题,必须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更快更好地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目前我县正在实施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这二大培训,大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更强,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
2、开展农业远程教育,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建立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需要完善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方式。
领到人”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同农业信息技术嫁接,同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和农技推广人员也需要通过信息网络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展视野,不断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新技术发展的要求,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和质量。
术,突破了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在时空上的限制,既是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平台,也是农业技术人员的支持平台。
国内外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人口28万,其中农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的急需建立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网络平台,“科技人员到户、良种方法到田、技术要1 成本低、23.2万,农村劳使“二 拓宽发利用互联网开展科技教育培训,具有覆盖面广、总要改变目前农民素质低、农业远程教育网络平台采用网络视频和资源共享技
二、实施地点及规模:
在全县18个乡镇建立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点,以农业综合服务站为站点,并结合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在每个乡镇各建立一个由科技示范户、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村组干部等组成的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点农业科技培训站点(已开通ADSL宽带网)。共36个站点。
三、实施内容:
1、利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网络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在网上开展专家咨询活动。结合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充分利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网络平台,提供信息服务,提高培训效果。
2、构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网络,正确把握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积极发挥农业信息服务的主导作用,把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同广播、电视、电信、报刊等常规媒体和政务信息、农产品监测预警等应用信息系统结合起来,统筹规划,逐步推进。
3、建立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政策法规培训、精品网络课程、农时专栏、网络专题、三农博客等十个板块,而且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增添新的内容。
四、实施措施
1、组织措施:
县委成立以县委常务副县长
长、科技局、财政局、畜牧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科技教育 “阳光工程XXX任组长,农业局局长2 XXX任副组”、新型农民科技教育
培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成立县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管理办公室,由县农业局副局长XXX同志为办公室主任,县农业局科教站站员为办公室成员,组织开展好本地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网络建设,负责本地农业科技教育培训设备的管理维护,保证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传输网络的正常运行;指导基层电教站点播放,开办农业培训电视专栏,不断充实完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网站内容,传达农业工作新精神,传播农业新技术。由
部现代远程教育的理人员,具体负责站点的设备操作维护、教学组织、联络协调和信息反馈等工作。
2、技术保障措施:
各地建立由学校教学人员、农业科技人员等各方面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辅导教师队伍,结合实际和农业时效,采取举办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专门的农业科技教育技术服务队伍。
2、设施建设:
(1)建立多媒体会议室,接收现代农业科技教育资源,开展农业培训活动;(2
开设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热线电话,致富信息等方面的问题;
集、制作各类课件资源,为开展农业科技教育提供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
五、资金概算:
18个站点设立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教育专(兼)职管(4)建设课件资源库。结合本地实际需要,收 3 3)个乡镇的农业综合服务站及农村党员干18)在县农业科技教育栏目中,开设农业知识电视专栏;(解答农民在农业政策、农业科技知识、1、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办公室工作经费:10000元;
2、构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网络费用:
电脑:6000元/台×38台=228000元,数码相机:2200元/台×38台=83600元,网络费用:980元×38=37240元,电话(带传真机):800元/部×38部=30400元,合计:379240元。
3、多媒体会议室的建立:
投影仪:12000元/台×36台=432000元,彩电:4000元/台×36台=144000元,音响:2000元/对×36=72000元,合计:648000元
共计:1037240元。
六、项目实施期限
(一)项目实施年限
2年,即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
(二)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底前,完成我县
代农业科技教育培训试点乡镇建设和全县8个村级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教育示范点建设任务。
3、2010年11月底前,完成全县所有乡镇、村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站、点的建设任务。8个乡镇的现
第二篇:中国现代网络教育
中国现代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相关知识问答
什么是网络教育?
所谓网络教育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受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传递数字化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
特色和优势是:
一、资源利用最大化: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
二、学习行为自主化:网络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其显著特征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网络教育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满足了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
三、学习形式交互化: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和范围。并且通过计算机对学生提问类型、人数、次数等进行的统计分析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和主要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四、教学形式个性化。网络教育中,运用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一方面,系统对每个网络学员的个性资料、学习过程和阶段情况等可以实现完整的系统跟踪记录,另一方面,教学和学习服务系统可根据系统记录的个人资料,针对不同学员提出个性化学习建议。网络教育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现实有效的实现途径。
五、教学管理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管理平台具有自动管理和远程互动处理功能,被应用于网络教育的教学管理中。远程学生的咨询、报名、交费、选课、查询、学籍管理、作业与考试管理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远程交互的方式完成。
第三篇:关于全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定稿)
宝鸡市陈仓区人大常委会调查组
关于全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11年工作安排,8月11日至12日,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及区人大代表组成调查组,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全录同志的带领下,先后深入到慕仪、周原两镇,采取座谈讨论、听取汇报、现场察看等方式,对我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现状
2009年,陈仓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周原、慕仪两镇建设陈仓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园区规划覆盖周原、慕仪两镇32个村,人口7.89万人,耕地10万亩。计划利用三到五年时间,新建大棚蔬菜10000亩、日光温室蔬菜5000亩,日光食用菌600亩,食用菌大棚300亩;建设现代化育苗中心1处;建成万头生猪养殖示范村8个、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场6个、千头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场3个、千头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场1个、年出栏100万只肉鸡养殖基地1个。全力打造陈仓特色农业品牌,加快特色农业大区的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近年来,全区上下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企业运作、农民参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发展思
路,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确定的精细蔬菜、设施养殖和优质专用粮三大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建设“特色农业大区”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我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进展良好。
1、我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势头良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自2009年8月动工建设以来,已投入资金2.49亿元,建成蔬菜食用菌日光温室709座3156亩,蔬菜大棚2800多亩,蔬菜工厂化育苗温室1座,园区设施蔬菜面积已达8700多亩,总产达到1.4万吨。建成千头奶牛场3座,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村(场)5个,千头标准化养猪场10座,建成年出栏200头以上的养殖场81户。园区存栏大家畜、奶牛、生猪、羊、家禽分别达到0.71万头、0.18万头、12.75万头、0.35万头和53万只。种植粮食17.1万亩,总产2.7万吨,其中:优质粮面积达到8万亩,总产达到2.17万吨。今年5月份,园区被省政府命名为陕西省农业科技示范园。
2.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依托自身优势,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在标准化和无害化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发展、农民教育培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两年来,园区共引进农业新品种20多个,向基地推广16个,园区繁育供应的种子种苗良种率达到100%。2010年全区(未包括高新4镇)蔬
菜种植面积达到7.0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92万亩。示范园的建设,进一步幅射带动了设施蔬菜、畜牧养殖和优质粮发展,引领单家独户的小农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迈进,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同时,围绕主导产业的生产、销售,带动了周原、慕仪两镇运输、农民就业等。目前,园区内约有1.2万农民直接或简接从事设施蔬菜、畜牧养殖和优质粮生产销售。2010年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13元,较2008年的4505元增长2008元,增幅达44.6%。
3、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渐趋合理。一是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取得突破。截止2010年底,全区共成功引进陕西鸿盛、陕西大明等现代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12户,转移安置城乡富余劳动力近万人。二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具规模。按照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思路,结合精细蔬菜、设施养殖和优质专用粮三大产业发展现状,实行资源综合利用,推进畜--沼--菜农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国人菌业公司设计总结出食用菌生产生态循环农业利用模式:以农作物边角料为食用菌生产的基础原料,将再次利用后的霉变菌包作为生产沼气的发酵原料,将各类鲜菇采摘下的边角料作为生产土鸡的植物蛋白饲料。成为园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典型。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园区农业发展受水资源短缺的制约,自我调节能力小,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现有水利设施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是发展要素制约突出。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的短缺成为园区发展的瓶颈。全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园区在人才吸纳工作中遇到“引不进、留不住”的困难,尤其缺少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由于园区建设周期长、投入大、周转慢、回报低,受到资金有限,信贷额度不高,国家扶持不足等影响,资金缺口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发展步伐。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速度不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土地流转缓慢。
三是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在园区打工的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小农观念较重,大多数农户缺乏必要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市场意识,病虫害监测、防治等水平不高。
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现有示范园基地规模较小,布局较为分散,品牌效应和产品竞争力不强。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产业规模集聚效应不明显,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三、几点建议
当前,陈仓区农业科技示范园正处在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关键时期,必须抢抓关天规划、扩大内需等政策
机遇,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特色农业大区为目标,突出重点和特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加快园区建设步伐。
1、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园区建设。一是加大跑项目、争资金力度。相关部门要及时捕捉信息,积极研究、吃透政策,充分发掘园区潜力,认真调研论证,加大项目资金的申报工作,以优势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二是抓产业招商、用好外力。依托现有产业,立足自身优势和产业定位,用足用活现有优惠政策,重点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开展招商,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在示范园区投资建设。三是充分发挥专业协会作用,为农民提供技术推广等各种服务,引导、鼓励有实力的农民会员围绕市场需求增加投入,提高农民专业化程度,推动园区建设快速发展。
2、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园区效益。要继续加强对农户的教育和引导,鼓励农民以入股、出租、转包等形式自愿流转土地,推进土地向园区聚集,促进规模化经营、推动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要积极扶持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返乡创业人员、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等多种经济实体参与园区建设,走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园区发展质量和效益。
3、加大政策扶持,完善基础设施。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手段,加大园区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力度。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供配套服务等措施,积极扶持和培育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业主做强做优,加强产业链条的前后延伸,形成产业集群。紧抓国家投资水利项目建设的政策机遇,加大周原镇、慕仪镇泵站更新改造建设力度,完善恢复冯家山水库水利灌溉配套设施,从根本上解决园区缺水的制约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园区设施、农产品的保险承保力度,发挥农业保险在补偿受灾损失、帮助恢复生产生活方面的“稳定器”作用,减少自然灾害对园区发展带来的损害,消除投资者的后顾之忧。
4、合理配置资源,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注重特色优势产业对接,综合利用科技园区自身资源,加强与农技、科研机构的联系合作,因地制宜的指导生产,促进优势产品、特色优势产业向园区集中,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率,着力建设园区生态链,进一步总结推广农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模式。集中力量引进推广一批优良新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带动企业、农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推动现代科技型农业产业的发展,使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推行标识管理,开展绿色食品认证等一系列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示范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行清洁生产,加快推动农业规模化、生态化发展。
5、加强园区企业管理,健全服务体系。对入园企业采取企业化运作的模式进行管理,统一注册农产品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上市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区镇农技人员和外聘技术人员的作用,结合各种技能培训项目,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发挥全区“田间学校”功能,开展各类农民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民技术骨干,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进一步完善农技服务体系,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植物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加快农资供应服务网点和市场信息化建设,全力扶持园区快速发展,以带动农户生产,帮助农民增收。
宝鸡市陈仓区人大常委会调查组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七日
第四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定义[推荐]
什么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点,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不断拓宽园区建设的范围,打破目前形式上单一的工厂化、大棚栽培模式,把围绕农业科技在不同生产主体间能发挥作用的各种形式,以及围绕主导产业、优势区域促进农民增收的各种类型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
模式上,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以产品、技术和服务为纽带,利用自身优势、有选择地介入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有效促进农产品增值,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突出体现农业科技的作用,形成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物流等各种形式的示范园网络。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发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典型示范作用,探索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路子,发挥了为农业服务的整体服务功能。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是生态型安全食品的生产基地;是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品种的博览园;是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以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品种优新、高效开放为特点,代表现代和谐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工程。
提高农业科技示范园的高科技含量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是建设好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关键。农业科技示范园自建设以来,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经济效益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如何实现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可持续发展,是经营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五篇:韶关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韶关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
一、规划设计简要说明:
1、规划原则:
(1)以建设韶关市新世纪的精品农业展示区为目的,规划应具有超前性、先导性,体现新理念、新手法、达到高起点、高标准。
(2)贯彻“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农业空间环境为规划目标,满足园区的示范性、生态性、科技性、高产性和效率性。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示范园区。
(3)适应土地开发与建设实际,面向农业整体景观环境塑造,有利于起步与分期开发,正确处理规划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4)分期实施的原则,为保证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达到有序合理的目的,对地块开发时序进行分类,作为开发进程的依据。
2、规划目标:
集现代农业高科技试验示范,环保生态型效益农业生产、农业科普教育及都市体验型旅游休闲农业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景观示范园区。
3、功能分区:
韶关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主要分为五个区,即设施园艺示范区,现代生物技术示范区,旅游观光功能区,青少年科普德育教育区和培训办公及管理服务区。
设施园艺示范主要有花卉示范、蔬菜示范、瓜果示范、水稻新品种示范等。设施园艺的主要特点是运用大棚来种植培育良种蔬菜瓜果和花卉等。大棚按材料的特点分为三种,即玻璃棚、PC板大棚、薄膜大棚、不同的大棚根据培育植物对光照需求来配置。设施园艺主要分布在园区主轴线的北部和东部,轴线中间布置水稻品种展示和花卉种植,构成开阔的视觉效果。
现代生物技术示范区,主要结合原苗圃基地建设而成,分为组培训脱毒速成繁育中心、食用菌制种中心、工厂化育苗中心和中心试验室等,几个中心由一组建筑组合而成,形成半田合院落,突出中心,便于管理。
旅游观光功能区主要分布在西侧和西南侧的水池片区,结合山体和水体形成生态茶艺苑,特色花果区,珍禽动物园,滑草场,烧烤场,垂钓场等等,充分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使旅游的氛围更加优静完整。
二、总 体 规 划 方 案
面对农业发展的新时期、加入WTO的新形势、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以及韶关列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新契机,我们发展农业科技、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要有新思路。韶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作为广东省韶关区域农业试验中心、国家品种区域试验站,基础设施完善、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成绩突出,为韶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以此为基础,组建韶关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有利于推进韶关农业产业化、科技化、标准化、市场化和现代化。韶关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定位标准是集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环保生态型效益农业生产、农业科普教育及都市体验型旅游休闲农业于一体,“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实行企业化运作、规范化经营,并以此为技术核心,发挥产前产后的独特作用,以经济为纽带把周边农村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带动起来,逐步形成以科技园为龙头的产业化生产流通体系,促进和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
一、园区位置
韶关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设在位于市区西郊六公里,新的市行政中心及京珠高速公路出入口旁,占地面积400多亩的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内。
二、园区的具体规划与功能分区
韶关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核心园区规划用地240亩,内设五个功能区。
1、设施园艺示范区
规划面积120亩,以开展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应用示范为主,内含设施花卉示范小区、设施蔬菜示范小区、设施瓜果示范小区、生态型日光温室展示示范小区和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小区等五个部分。通过多品种、多种栽培方式和配套技术的展示,生产绿色高效农产品,为现代高效设施农业提供成功的经验和模式,进一步促进周边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现代生物技术示范区
规划面积10亩,内含组培脱毒速成繁育中心,食用菌制种中心、工厂化育苗中心和中心试验室等四个部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技术、细胞技术、胚胎技术、酶技术与发酵技术进行种苗的快速繁育与生物工程制品的生产,达到环境、生态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目的。
3、旅游观光功能区
规划面积80亩,以环园长廊为主线,内设生态茶艺园、特色花果园、珍禽动物园,滑草场、垂钓场、烧烤场等观光休闲园区,并做好园林工程配套建设,如道路绿化、标志小品、亭台楼阁、花果栽培和观赏鱼养殖等,使整个园区形成四季如春的现代园林式风貌,充满生机和活力,以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浏览和进行现代农业的教育。
4、青少年科普德育教育区
规划面积10亩,内设农作实践园和农史馆,为广大青少年提供科普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场所,通过学习了解农业知识和亲身体验农业生产劳动,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崇尚科学的高尚情操。
5、培训办公及管理服务区
规划面积20亩,这一功能区主要以培训、办公及综合配套服务为主体,提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新产品展示销售及餐饮住宿等服务。园区的日常管理及营销机构等也在这一功能区办公,并要求配备先进的信息工具,实现与国内外联网与信息交流。
三、园区建设步骤
韶关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总体规划一步到位,项目分步实施,功能逐步配套完善的原则,力争用2-3年时间实现以现代设施为主体的科研生产带动其余相关功能区的建设,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边建设、边生产、边收益,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的目的。
园区建设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园区的启动与设施园艺示范区建设时期,第二阶段为设施园区功能开发和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功能区建设期,第三阶段为培训服务功能区建设和园区发展完善期。经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建设,使示范园区试验示范、科研生产、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整体功能得到完善,成为具有粤北特色的现代农业生产样板和技术推广基地,最终实现科技示范、辐射带动、创造效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