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全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定稿)_百度解读
宝鸡市陈仓区人大常委会调查组
关于全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11年工作安排,8月11日至12日,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及区人大代表组成调查组,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全录同志的带领下,先后深入到慕仪、周原两镇,采取座谈讨论、听取汇报、现场察看等方式,对我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现状
2009年,陈仓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周原、慕仪两镇建设陈仓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园区规划覆盖周原、慕仪两镇32个村,人口7.89万人,耕地10万亩。计划利用三到五年时间,新建大棚蔬菜10000亩、日光温室蔬菜5000亩,日光食用菌600亩,食用菌大棚300亩;建设现代化育苗中心1处;建成万头生猪养殖示范村8个、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场6个、千头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场3个、千头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场1个、年出栏100万只肉鸡养殖基地1个。全力打造陈仓特色农业品牌,加快特色农业大区的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近年来,全区上下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企业运作、农民参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发展思
路,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确定的精细蔬菜、设施养殖和优质专用粮三大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建设“特色农业大区”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我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进展良好。
1、我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势头良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自2009年8月动工建设以来,已投入资金2.49亿元,建成蔬菜食用菌日光温室709座3156亩,蔬菜大棚2800多亩,蔬菜工厂化育苗温室1座,园区设施蔬菜面积已达8700多亩,总产达到1.4万吨。建成千头奶牛场3座,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村(场5个,千头标准化养猪场10座,建成年出栏200头以上的养殖场81户。园区存栏大家畜、奶牛、生
猪、羊、家禽分别达到0.71万头、0.18万头、12.75万头、0.35万头和53万只。种植粮食17.1万亩,总产2.7万吨,其中:优质粮面积达到8万亩,总产达到2.17万吨。今年5月份,园区被省政府命名为陕西省农业科技示范园。
2.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依托自身优势,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在标准化和无害化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发展、农民教育培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两年来,园区共引进农业新品种20多个,向基地推广16个,园区繁育供应的种子种苗良种率达到100%。2010年全区(未包括高新4镇蔬
菜种植面积达到7.0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92万亩。示范园的建设,进一步幅射带动了设施蔬菜、畜牧养殖和优质粮发展,引领单家独户的小农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迈进,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同时,围绕主导产业的生产、销售,带动了周原、慕仪两镇运输、农民就业等。目前,园区内约有1.2万农民直接或简接从事设施蔬菜、畜牧养殖和优质粮生产销售。2010年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13元,较2008年的4505元增长2008元,增幅达44.6%。
3、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渐趋合理。一是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取得突破。截止2010年底,全区共成功引进陕西鸿盛、陕西大明等现代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12户,转移安置城乡富余劳动力近万人。二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具规模。按照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思路,结合精细蔬菜、设施养殖和优质专用粮三大产业发展现状,实行资源综合利用,推进畜--沼--菜农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国人菌业公司设计总结出食用菌生产生态循环农业利用模式:以农作物边角料为食用菌生产的基础原料,将再次利用后的霉变菌包作为生产沼气的发酵原料,将各类鲜菇采摘下的边角料作为生产土鸡的植物蛋白饲料。成为园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典型。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园区农业发展受水资源短缺的制约,自我调节能力小,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现有水利设施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是发展要素制约突出。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的短缺成为园区发展的瓶颈。全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园区在人才吸纳工作中遇到“引不进、留不住”的困难,尤其缺少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由于园区建设周期长、投入大、周转慢、回报低,受到资金有限,信贷额度不高,国家扶持不足等影响,资金缺口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发展步伐。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速度不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土地流转缓慢。
三是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在园区打工的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小农观念较重,大多数农户缺乏必要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市场意识,病虫害监测、防治等水平不高。
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现有示范园基地规模较小,布局较为分散,品牌效应和产品竞争力不强。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产业规模集聚效应不明显,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三、几点建议
当前,陈仓区农业科技示范园正处在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关键时期,必须抢抓关天规划、扩大内需等政策
机遇,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特色农业大区为目标,突出重点和特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加快园区建设步伐。
1、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园区建设。一是加大跑项目、争资金力度。相关部门要及时捕捉信息,积极研究、吃透政策,充分发掘园区潜力,认真调研论证,加大项目资金的申报工作,以优势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二是抓产业招商、用好外力。依托现有产业,立足自身优势和产业定位,用足用活现有优惠政策,重点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开展招商,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在示范园区投资建设。三是充分发挥专业
协会作用,为农民提供技术推广等各种服务,引导、鼓励有实力的农民会员围绕市场需求增加投入,提高农民专业化程度,推动园区建设快速发展。
2、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园区效益。要继续加强对农户的教育和引导,鼓励农民以入股、出租、转包等形式自愿流转土地,推进土地向园区聚集,促进规模化经营、推动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要积极扶持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返乡创业人员、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等多种经济实体参与园区建设,走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园区发展质量和效益。
3、加大政策扶持,完善基础设施。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手段,加大园区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力度。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通过改善基础设 施、提供配套服务等措施,积极扶持和培育有示范带动作用 的龙头企业和业主做强做优,加强产业链条的前后延伸,形 成产业集群。紧抓国家投资水利项目建设的政策机遇,加大 周原镇、慕仪镇泵站更新改造建设力度,完善恢复冯家山水 库水利灌溉配套设施,从根本上解决园区缺水的制约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园区设施、农产品的保险承保力度,发挥 农业保险在补偿受灾损失、帮助恢复生产生活方面的“稳定 器”作用,减少自然灾害对园区发展带来的损害,消除投资 者的后顾之忧。合理配置资源,推广循环经济模式。
4、合理配置资源,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注重特色优势 产业对接,综合利用科技园区自身资源,加强与农技、科研 机构的联系合作,因地制宜的指导生产,促进优势产品、特 色优势产业向园区集中,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率,着力 建设园区生态链,进一步总结推广农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模 式。集中力量引进推广一批优良新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带 动企业、农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推动现代科技型农业产 业的发展,使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推行标识管理,开展 绿色食品认证等一系列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示范园区农产 品质量安全水平,实行清洁生产,加快推动农业规模化、生 态化发展。6
加强园区企业管理 健全服务体系 园区企业管理,服务体系。
5、加强园区企业管理,健全服务体系。对入园企业采 取企业化运作的模式进行管理,统一注册农产品品牌,统一 包装,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上市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区镇农技人员和外聘技术人员的作用,结合各种技 能培训项目,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发挥全区“田间学校”功 能,开展各类农民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民技术骨干,加快 科技成果转化步伐。进一步完善农技服务体系,推广普及测 土配方施肥、植物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加快农资供应服 务网点和市场信息化建设,全力扶持园区快速发展,以带动 农户生产,帮助农民增收。宝鸡市陈仓区人大常委会调查组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七日 7
第二篇:关于全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定稿)
宝鸡市陈仓区人大常委会调查组
关于全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11年工作安排,8月11日至12日,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及区人大代表组成调查组,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全录同志的带领下,先后深入到慕仪、周原两镇,采取座谈讨论、听取汇报、现场察看等方式,对我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现状
2009年,陈仓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周原、慕仪两镇建设陈仓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园区规划覆盖周原、慕仪两镇32个村,人口7.89万人,耕地10万亩。计划利用三到五年时间,新建大棚蔬菜10000亩、日光温室蔬菜5000亩,日光食用菌600亩,食用菌大棚300亩;建设现代化育苗中心1处;建成万头生猪养殖示范村8个、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场6个、千头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场3个、千头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场1个、年出栏100万只肉鸡养殖基地1个。全力打造陈仓特色农业品牌,加快特色农业大区的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近年来,全区上下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企业运作、农民参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发展思
路,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确定的精细蔬菜、设施养殖和优质专用粮三大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建设“特色农业大区”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我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进展良好。
1、我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势头良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自2009年8月动工建设以来,已投入资金2.49亿元,建成蔬菜食用菌日光温室709座3156亩,蔬菜大棚2800多亩,蔬菜工厂化育苗温室1座,园区设施蔬菜面积已达8700多亩,总产达到1.4万吨。建成千头奶牛场3座,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村(场)5个,千头标准化养猪场10座,建成年出栏200头以上的养殖场81户。园区存栏大家畜、奶牛、生猪、羊、家禽分别达到0.71万头、0.18万头、12.75万头、0.35万头和53万只。种植粮食17.1万亩,总产2.7万吨,其中:优质粮面积达到8万亩,总产达到2.17万吨。今年5月份,园区被省政府命名为陕西省农业科技示范园。
2.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依托自身优势,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在标准化和无害化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发展、农民教育培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两年来,园区共引进农业新品种20多个,向基地推广16个,园区繁育供应的种子种苗良种率达到100%。2010年全区(未包括高新4镇)蔬
菜种植面积达到7.0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92万亩。示范园的建设,进一步幅射带动了设施蔬菜、畜牧养殖和优质粮发展,引领单家独户的小农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迈进,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同时,围绕主导产业的生产、销售,带动了周原、慕仪两镇运输、农民就业等。目前,园区内约有1.2万农民直接或简接从事设施蔬菜、畜牧养殖和优质粮生产销售。2010年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13元,较2008年的4505元增长2008元,增幅达44.6%。
3、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渐趋合理。一是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取得突破。截止2010年底,全区共成功引进陕西鸿盛、陕西大明等现代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12户,转移安置城乡富余劳动力近万人。二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具规模。按照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思路,结合精细蔬菜、设施养殖和优质专用粮三大产业发展现状,实行资源综合利用,推进畜--沼--菜农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国人菌业公司设计总结出食用菌生产生态循环农业利用模式:以农作物边角料为食用菌生产的基础原料,将再次利用后的霉变菌包作为生产沼气的发酵原料,将各类鲜菇采摘下的边角料作为生产土鸡的植物蛋白饲料。成为园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典型。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园区农业发展受水资源短缺的制约,自我调节能力小,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现有水利设施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是发展要素制约突出。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的短缺成为园区发展的瓶颈。全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园区在人才吸纳工作中遇到“引不进、留不住”的困难,尤其缺少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由于园区建设周期长、投入大、周转慢、回报低,受到资金有限,信贷额度不高,国家扶持不足等影响,资金缺口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发展步伐。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速度不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土地流转缓慢。
三是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在园区打工的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小农观念较重,大多数农户缺乏必要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市场意识,病虫害监测、防治等水平不高。
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现有示范园基地规模较小,布局较为分散,品牌效应和产品竞争力不强。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产业规模集聚效应不明显,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三、几点建议
当前,陈仓区农业科技示范园正处在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关键时期,必须抢抓关天规划、扩大内需等政策
机遇,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特色农业大区为目标,突出重点和特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加快园区建设步伐。
1、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园区建设。一是加大跑项目、争资金力度。相关部门要及时捕捉信息,积极研究、吃透政策,充分发掘园区潜力,认真调研论证,加大项目资金的申报工作,以优势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二是抓产业招商、用好外力。依托现有产业,立足自身优势和产业定位,用足用活现有优惠政策,重点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开展招商,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在示范园区投资建设。三是充分发挥专业协会作用,为农民提供技术推广等各种服务,引导、鼓励有实力的农民会员围绕市场需求增加投入,提高农民专业化程度,推动园区建设快速发展。
2、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园区效益。要继续加强对农户的教育和引导,鼓励农民以入股、出租、转包等形式自愿流转土地,推进土地向园区聚集,促进规模化经营、推动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要积极扶持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返乡创业人员、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等多种经济实体参与园区建设,走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园区发展质量和效益。
3、加大政策扶持,完善基础设施。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手段,加大园区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力度。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供配套服务等措施,积极扶持和培育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业主做强做优,加强产业链条的前后延伸,形成产业集群。紧抓国家投资水利项目建设的政策机遇,加大周原镇、慕仪镇泵站更新改造建设力度,完善恢复冯家山水库水利灌溉配套设施,从根本上解决园区缺水的制约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园区设施、农产品的保险承保力度,发挥农业保险在补偿受灾损失、帮助恢复生产生活方面的“稳定器”作用,减少自然灾害对园区发展带来的损害,消除投资者的后顾之忧。
4、合理配置资源,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注重特色优势产业对接,综合利用科技园区自身资源,加强与农技、科研机构的联系合作,因地制宜的指导生产,促进优势产品、特色优势产业向园区集中,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率,着力建设园区生态链,进一步总结推广农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模式。集中力量引进推广一批优良新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带动企业、农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推动现代科技型农业产业的发展,使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推行标识管理,开展绿色食品认证等一系列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示范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行清洁生产,加快推动农业规模化、生态化发展。
5、加强园区企业管理,健全服务体系。对入园企业采取企业化运作的模式进行管理,统一注册农产品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上市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区镇农技人员和外聘技术人员的作用,结合各种技能培训项目,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发挥全区“田间学校”功能,开展各类农民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民技术骨干,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进一步完善农技服务体系,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植物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加快农资供应服务网点和市场信息化建设,全力扶持园区快速发展,以带动农户生产,帮助农民增收。
宝鸡市陈仓区人大常委会调查组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七日
第三篇:乡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总结(定稿)
某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实施情况总结
——年 月 日
自——年我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经市政府批准立项以来,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强化政府 组织引导,提升科技支撑力度,动员村民主动参与,使示范园区保持了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预定工作目标。根据市政府、市农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现将一年来我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以提高思想认识为前提,切实增强对示范园区建设的组织领导
建设镇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加快推进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乡镇而言是一项新生事物。如何确保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并取得实质性成效,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是关键。自去年示范园区规划伊始,我镇一是先后组织召开了党委会、党政联席会、部分村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引导 1
各级干部充分认识建设示范园区对于培植典型、放大效应、更好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民致富增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从而使镇村干部认识高度统一,精力高度集中,为示范园区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组建了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我镇明确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组长任副组长,农推中心、经管站、建管所、科技办、司法所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副镇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日常事务。三是研究制定了扶持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的相关激励政策,对相关村建立了考核奖惩机制,对来园区兴办农业项目的投资者以及引荐人明确了奖励办法,有效提高了镇内、镇外有识之士参与示范园区建设的积极性。
二、以全面调研分析为基础,科学编制适合本镇特点的园区发展规划
高标准、高起点组织实施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必须遵循因地地制宜、科学发展的原则,找准切合某某特色的园区发展之路,才能保证农业科技园区有序推进,健康发展。为研究制定好一项符合某某农业特点、切实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园区建设规划,自去年五、六月份,我镇即组织人员就发展规划进行前期调研,在充分征求基层干群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几上几下,反复协商,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某某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
设规划。一是科学选址。考虑到我镇某某、某某两村地处集镇北侧,交通便利,且农业结构调整起步早,群众调整意识强,规模农业基础相对厚实,我镇规划示范园区建设范围以某某中心村、某某村为主体,整合周边某某村、某某村部分区域,规划总面积5000亩。二是合理确定规划目标。我们在全市现代农业总体发展定位的框架内,依托本镇生态环境和产业基础,主动接受高级现代农业产业幅射,确立了发展园艺业、休闲农业和优质粮食产业等三大主体产业,并量化了规划目标,力求做好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为全镇其它各村发挥好示范导向作用。三是突出了农业、生态、科技、特色四大园区建设主题。我镇明确,凡入驻园区的规模农业项目,必须符合生态、环保要求,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真正把园区建设成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科技人才的创新基地,起到“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改善一方环境、致富一方百姓”的良好效果。
三、以招引项目入驻为重点,提高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根据规划要求,我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分三年实施,其中2010年必须完成好八个规模农业项目的引进。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规划目标,以抓工业经济的思路抓农业项目的引进,做到招商与引资并举,外引与内挖并重,千方百计组织项目,竭尽全力搞好服务,力促项目早入驻、早建成、早见效。到目前为止,我镇共
计成功引进8个高效农业项目,总投资达2000万元左右。主要包括:一是位于江平公路南侧、某某村境内的马洲生态园项目。该项目流转土地200亩,目前已初步建成的一期的工程投资1000余万元,主要建设有20万只的肉鹅养殖基地、100亩的高档苗木基地和桃树基地,占地50亩的龙虾、甲鱼等特水养殖基地;二是位于——农庄的万只鹅场;三是某某葡萄园北侧的40亩冬枣种植基地;四是某某中心村村组干部牵头实施的30亩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五是位于某某中心村——组的100亩----植物园;六是位于某某村江平公路两侧的百亩瓜果园;七是某某、某某两村扩种优质葡萄、提子120余亩;八是某某中心村已洽谈成功的300亩芦笋种植基地,目前该村芦笋苗已经种植,秋播期间即可全面移栽。这八个项目,总计流转土地近1000亩,计划总投资达3000余万元。
四、以提供全方位服务为保障,努力促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健康发展
自园区建设工程启动以来,我镇就把服务和服从于园区建设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到想业主所想、急业主所急,积极为投资者提供信息、政策、资金、技术、矛盾协调等方面的服务,努力使每个投资创业者感受到镇党委、镇政府的关心与支持,放心、放手地加大投入,加快发展。一是建立了镇领导蹲点联系制。对每一个新引进项目,我镇都及时明确一名党政班
子成员结对挂钩,帮助其解决土地流转、项目申报、资金筹集、矛盾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力促项目早日入驻。二是明确了农推人员挂钩联系制。我镇将农推中心9名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各个基地不同的产业和技术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挂钩联系,帮助基地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三是逐步建立了园区运行机制。按照“业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原则,逐步形成了“市场导向、科技支撑、利益驱动、政策保证”的运行机制,部分项目已形成的“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
我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初见成效。但与市政府、市农委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有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招商引资难度大,土地流转费用逐年增高,配套建设难以审批;二是基地缺乏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订单农业”发展不快;三是农业项目融资难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下阶段,我们将在市政府和市农委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严格按照规划目标,进一步凝心聚力,务实进取,确保在规划期内把某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成产业发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示范作用良好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四篇:德保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德保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建设实施方案
按照县委、县政府“两化一动一提高”战略目标和富民工程总体要求,依靠科技支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集科技带动、示范推广、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挖掘和发挥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发展设施万元田,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现结合我县发展现状和产业趋势,特制定我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一、园区建设思路
立足我县高效优质蔬菜产业及引进能人和新品种开展示范,以“两化一动一提高”为抓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广示范节水、高效、特色新技术、新品种为重点,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第二课堂,充分展示园区科技带动,示范推广、休闲观光三大亮点,引导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
园区建设坚持科技传播,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相结合,按照生态、环保、绿色的要求,通过多种投资运作,设计并建设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科技传播于一体景观带,走农业科技示范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发展路子,探索引进观光旅游农业和新品种,休闲品尝等模式,通过配套农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宣传和介绍推广等来提升园区品位、档次,凸显现代农业园区功能,挖掘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发展潜力和综合效益。
二、园区建设重点内容
(一)布局
1、建设地点及规模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位于都安乡三合村二级路边的农田地带,整个园区占地面积200亩,园区布设六个区,分别是:蔬菜名、特、优、新品种展示区,大棚蔬菜展示区,自由采摘区,花卉休闲观光区,食用菌展示区,三避技术网棚、网室展示区。
2、园区建设内容
(1)名、特、优、新品种展示区,依托该村蔬菜产业优势,计划在园区内引进蔬菜新特品种,搭建奇瓜长廊10亩,其中丝瓜、苦瓜、毛节瓜、葫芦、太空南瓜、小青瓜等10个品种5亩,黄瓜、冬瓜、西瓜等5个品种5亩;香葱、大蒜、韭菜等新品种展示区10个品种5亩,大番茄、鲜食型小番茄展示区6个品种4亩,彩椒、甜椒、指天椒10个品种5亩,叶菜类展示区10个品种5亩,(2)双拱型高标准温室示范:园区拟建设双拱型高标准温室2座,面积3亩,重点配套国内外先进的水培技术,有机生产、节能节水灌溉技术让植物生长悬挂于空中,实现365天不间断的种植、收获、让温室变成一集生产、耕种、审美、创意、体验于一体的生产展示平台。
(3)大棚蔬菜展示区:面积5亩,拟建15座跨度5米高标准新结构拱棚,重点应用于育苗,高效立体栽培技术,实现毛节瓜,苦瓜、丝瓜、等立体栽培,以及各类蔬菜新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示范。
(4)认领种植区:自由种植各种蔬菜作物,面积5亩。
(5)自由采摘区:种植花菜、芥菜、快菜、荷兰豆、一点红、白花菜等品种,面积5亩,(6)公司规模连片种植100亩。
1、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通过高标准设施农业,建设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科技传播于一体的景观带,探索园区建设的新模式,加快园中园,标准型园区建设,争取建成市级高
科技园区。
2、名特优新品种引进示范通过园区建设,把引进蔬菜新品种,改善产品品质,提高产品质量,作为提供示范推广价值的头等大事来抓,引进彩色椒,水果玉米,小番茄、观赏南瓜等高档名特优新奇等蔬菜新品种进行种植,增加蔬菜品种,丰富居民菜篮子。
3、节水配套示范。将新建的日光温室全部配套滴灌,田间配套U型渠,将节水示范工作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走效益节水之路。
4、土地规模化流转示范。按照园区总体规划,分别采取以下两种机制,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1)采取优势产业推动土地规模经营
在园区规划范围内,公司统一一次性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种植,实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00亩以上。
(2)采取租赁转包等形式,推动土地规模经营
在园区规划范围内,由公司统一采取租赁转包的形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00亩。
三、实施步骤:推进园区建设共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年10月15日----11月10日,摸清现状,租赁土地。
第二阶段:2011年11月10日----2012年2月1日,落实面积、土地整理、品种引进,育苗阶段。
第三阶段:2012年2月1日----2012年4月15日。移栽种植
第四阶段:2012年4月15日----2012年10月1日,田间管理、设施建造。
第五阶段:2012年10月1日。正常生产
四、园区建设经费概算
经初步概算,园区建设共需资金315万元。其中:
1、土地租赁200亩,每亩800元要租赁10年共计160万元,2、日光温室5座,每座6万元,共计30万元,3、奇瓜长廊10万元,4、钢架拱棚30亩20万元,5、管理用房,生活设施,道路硬化等40万元,6、铁丝、绳索、搭架材料、园区牌匾及其他费用20万元。
7、种植用地,机耕、种子、地膜、农药、农家肥,人工费,棚膜20万元。
8、培训费及其不可预见费用15万元
第五篇:2008年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2008年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科技示范园区“三带、十区、百点”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导向作用,在我乡继续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工程,通过科技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域经济突破的战略目标,结合本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08年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省、市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化效益农业为目标,以推动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为主线,以服务农民为基点,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为手段,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强调特色,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成农村先进生产力的集合点,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地,农民身边的实用技术学校。进一步推动我乡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二、工作目标
全乡建设一条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即“同抚路”两侧的红星村和东宏村;公路两侧的面积3000亩;建设乡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一个,在东宏村、同抚路北侧,种植面积1800亩。村级示范点14个,种植面积共计2100亩,园区内大豆平均亩产达到200公斤,水稻平均亩产要达到500公斤,玉米平均亩产650公斤。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标准化农田格局。
三、主要任务
乡级建设农业科技园区一个,落实在东宏村、面积1800亩,以陈俊辉科技示范户为代表的64户农民,种植作物大豆,此示范园区充分利用农场科技力量、机械力量、有效地与园区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引进农场先进的科技和机械,在科技园区内采取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品种、统一规程,统一包衣、统一施药、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
村级农业科技示范点建设在14个行政村,即14个村级示范点。根据种植各种作物的种植情况及科技投入情况,乡党委政府决定在永发村、东原村、东平村、东强村、永祥村建立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水稻科技示范点,分布在青秀路两侧,总
面积750亩,其中永发村150亩,东原村150亩、东平村150亩,东强村150亩,永祥村150亩,在园区内全部采取机械整地,标准化育苗,机械插秧,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统一标准,即统一整地、统一品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指导。
在永存村、红星村建立种植玉米为主的科技示范点,总面积300亩,其中:永存村150亩,分布在永存至永庆的道路两侧,红星村150亩,分布在同抚路北,在园区采用《玉米标准栽培技术规程》操作,用先进的科技组装园区,切实起到示范作用。
在永丰村、永恒村、永利村、永安村、东利村、东明村、东阳村建立以种植大豆为主的科技示范点,总播种面积1050亩。其中永丰村150亩,分布在村北,以深松整地为主的地块;永安150亩,分布在永明与永新的道路两侧;东利村150亩,分布在东宁——东安村的道路两侧;东阳村150亩分布在东河——东岗村道路两侧;东明村150亩,分布在东进屯——昌盛道路两侧;在园区内根据各村的具体情况可设计多种试示范项目来组装园区,切实起到示范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为了使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达到顺利实施,我们将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科技规划,合理布局
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中,我们将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滚动发展的原则,具体按照:“一个园区示范带,十四个园区示范点”的发展目标,使每个示范点要各有侧重、特色,避免雷同和重复建设,使园区建设与主导产业配套,互为依托,科学合理。
2、技术保障
为提高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含量,我们乡农业科技人员将全部投入科技园区建设中,乡党委将随时调配,选用、聘用科技人员,及时充实到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以满足各个生产环节需要的技术人员,他们将全力抓好技术、信息、培训服务。大力推广新型的种植模式和先进的实用技术,为农业科技园区提供一流的技术保障。
3、注重效益,抓好典型引路
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中,我们要把效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我们乡种植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它成为一个被农民群众参观学习的典型,成为一个普及推广农业新科技的基地。
五、组织领导
为确保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顺利实施,我们乡党委成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科技示范园区工作,同时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管理责任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责任到人。同时,乡党委将建立奖惩机制,调动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标顺利实施。
青河乡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 吴连宝
副组长 尤明忠 谭春林
成员 赵明纯 吴汉勋 赵玉水 王健伟
青河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