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 年乡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方案
2012年清水镇乡级农业科技
示范园区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是培育典型、积累经验、带动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加快推进我镇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我镇现状和产业实际,现将我镇乡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园区建设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以科技为依托,以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专业化为保障,着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协调,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成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试验区和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通过园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我镇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二、目标任务
在西二村二组建成乡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一个,建设规模50亩,重点以网式油葵、花卉、蔬菜等新品种的引进、种植、推广为主。
三、进度安排
2012年3月10日—30日:编写项目实施方案,开展项目实施前期的准备工作;召开项目实施协调会议,安排部署项目工作及任务落实。召开项目领导小组会议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分解下达任务、制定完善技术规程、科技培训、中心示范区规划。
2012年4月1日—4月30日:开展技术培训、落实面积、土地整理、品种引进;在示范区安排培训指导,逐村逐户,按照技术规程指导育苗,种植。
2012年5月—9月:加强田间管理,随时监测土壤肥力、土壤水分、植物养分动态指标,确定生育期间肥料、水分最佳供给时间;全面落实田间管理的各项措施,综合开展病、虫综合防治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和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2012年10月—12月:指导项目区农户适时收获,进行实地测产;上报项目工作总结及技术报告。
四、保障措施
根据党委政府的要求,要全面完成2012年我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工作任务,就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为确保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顺利实施,我们镇党委成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科技示范园区工作,同时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管理责任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责任到人。同时,镇党委将建立奖惩机制,调动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标顺利实施。
二是科技规划,合理布局。根据我镇农业生产现状、作物布局、灌溉条件、气候特点,我镇的主导产业、特色产品和入驻企业实际情况,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循环农业,开发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产品,大力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构建“信息、技术、产品、市场、效益”相统一的新型产业化链条。三是技术保障。为提高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含量,我们镇农业科技人员将全部投入科技园区建设中,镇党委将随时调配科技人员,及时充实到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以满足各个生产环节需要的技术人员,他们将全力抓好技术、信息、培训服务。大力推广新型的种植模式和先进的实用技术,为农业科技园区提供一流的技术保障。
四是注重效益,抓好典型引路。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中,我们要把效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我们镇种植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它成为一个被农民群众参观学习的典型,成为一个普及推广农业新科技的基地。
清水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2012年3月26日
第二篇:德保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德保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建设实施方案
按照县委、县政府“两化一动一提高”战略目标和富民工程总体要求,依靠科技支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集科技带动、示范推广、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挖掘和发挥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发展设施万元田,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现结合我县发展现状和产业趋势,特制定我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一、园区建设思路
立足我县高效优质蔬菜产业及引进能人和新品种开展示范,以“两化一动一提高”为抓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广示范节水、高效、特色新技术、新品种为重点,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第二课堂,充分展示园区科技带动,示范推广、休闲观光三大亮点,引导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
园区建设坚持科技传播,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相结合,按照生态、环保、绿色的要求,通过多种投资运作,设计并建设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科技传播于一体景观带,走农业科技示范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发展路子,探索引进观光旅游农业和新品种,休闲品尝等模式,通过配套农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宣传和介绍推广等来提升园区品位、档次,凸显现代农业园区功能,挖掘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发展潜力和综合效益。
二、园区建设重点内容
(一)布局
1、建设地点及规模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位于都安乡三合村二级路边的农田地带,整个园区占地面积200亩,园区布设六个区,分别是:蔬菜名、特、优、新品种展示区,大棚蔬菜展示区,自由采摘区,花卉休闲观光区,食用菌展示区,三避技术网棚、网室展示区。
2、园区建设内容
(1)名、特、优、新品种展示区,依托该村蔬菜产业优势,计划在园区内引进蔬菜新特品种,搭建奇瓜长廊10亩,其中丝瓜、苦瓜、毛节瓜、葫芦、太空南瓜、小青瓜等10个品种5亩,黄瓜、冬瓜、西瓜等5个品种5亩;香葱、大蒜、韭菜等新品种展示区10个品种5亩,大番茄、鲜食型小番茄展示区6个品种4亩,彩椒、甜椒、指天椒10个品种5亩,叶菜类展示区10个品种5亩,(2)双拱型高标准温室示范:园区拟建设双拱型高标准温室2座,面积3亩,重点配套国内外先进的水培技术,有机生产、节能节水灌溉技术让植物生长悬挂于空中,实现365天不间断的种植、收获、让温室变成一集生产、耕种、审美、创意、体验于一体的生产展示平台。
(3)大棚蔬菜展示区:面积5亩,拟建15座跨度5米高标准新结构拱棚,重点应用于育苗,高效立体栽培技术,实现毛节瓜,苦瓜、丝瓜、等立体栽培,以及各类蔬菜新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示范。
(4)认领种植区:自由种植各种蔬菜作物,面积5亩。
(5)自由采摘区:种植花菜、芥菜、快菜、荷兰豆、一点红、白花菜等品种,面积5亩,(6)公司规模连片种植100亩。
1、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通过高标准设施农业,建设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科技传播于一体的景观带,探索园区建设的新模式,加快园中园,标准型园区建设,争取建成市级高
科技园区。
2、名特优新品种引进示范通过园区建设,把引进蔬菜新品种,改善产品品质,提高产品质量,作为提供示范推广价值的头等大事来抓,引进彩色椒,水果玉米,小番茄、观赏南瓜等高档名特优新奇等蔬菜新品种进行种植,增加蔬菜品种,丰富居民菜篮子。
3、节水配套示范。将新建的日光温室全部配套滴灌,田间配套U型渠,将节水示范工作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走效益节水之路。
4、土地规模化流转示范。按照园区总体规划,分别采取以下两种机制,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1)采取优势产业推动土地规模经营
在园区规划范围内,公司统一一次性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种植,实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00亩以上。
(2)采取租赁转包等形式,推动土地规模经营
在园区规划范围内,由公司统一采取租赁转包的形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00亩。
三、实施步骤:推进园区建设共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年10月15日----11月10日,摸清现状,租赁土地。
第二阶段:2011年11月10日----2012年2月1日,落实面积、土地整理、品种引进,育苗阶段。
第三阶段:2012年2月1日----2012年4月15日。移栽种植
第四阶段:2012年4月15日----2012年10月1日,田间管理、设施建造。
第五阶段:2012年10月1日。正常生产
四、园区建设经费概算
经初步概算,园区建设共需资金315万元。其中:
1、土地租赁200亩,每亩800元要租赁10年共计160万元,2、日光温室5座,每座6万元,共计30万元,3、奇瓜长廊10万元,4、钢架拱棚30亩20万元,5、管理用房,生活设施,道路硬化等40万元,6、铁丝、绳索、搭架材料、园区牌匾及其他费用20万元。
7、种植用地,机耕、种子、地膜、农药、农家肥,人工费,棚膜20万元。
8、培训费及其不可预见费用15万元
第三篇:2008年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2008年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科技示范园区“三带、十区、百点”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导向作用,在我乡继续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工程,通过科技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域经济突破的战略目标,结合本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08年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省、市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化效益农业为目标,以推动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为主线,以服务农民为基点,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为手段,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强调特色,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成农村先进生产力的集合点,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地,农民身边的实用技术学校。进一步推动我乡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二、工作目标
全乡建设一条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即“同抚路”两侧的红星村和东宏村;公路两侧的面积3000亩;建设乡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一个,在东宏村、同抚路北侧,种植面积1800亩。村级示范点14个,种植面积共计2100亩,园区内大豆平均亩产达到200公斤,水稻平均亩产要达到500公斤,玉米平均亩产650公斤。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标准化农田格局。
三、主要任务
乡级建设农业科技园区一个,落实在东宏村、面积1800亩,以陈俊辉科技示范户为代表的64户农民,种植作物大豆,此示范园区充分利用农场科技力量、机械力量、有效地与园区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引进农场先进的科技和机械,在科技园区内采取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品种、统一规程,统一包衣、统一施药、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
村级农业科技示范点建设在14个行政村,即14个村级示范点。根据种植各种作物的种植情况及科技投入情况,乡党委政府决定在永发村、东原村、东平村、东强村、永祥村建立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水稻科技示范点,分布在青秀路两侧,总
面积750亩,其中永发村150亩,东原村150亩、东平村150亩,东强村150亩,永祥村150亩,在园区内全部采取机械整地,标准化育苗,机械插秧,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统一标准,即统一整地、统一品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指导。
在永存村、红星村建立种植玉米为主的科技示范点,总面积300亩,其中:永存村150亩,分布在永存至永庆的道路两侧,红星村150亩,分布在同抚路北,在园区采用《玉米标准栽培技术规程》操作,用先进的科技组装园区,切实起到示范作用。
在永丰村、永恒村、永利村、永安村、东利村、东明村、东阳村建立以种植大豆为主的科技示范点,总播种面积1050亩。其中永丰村150亩,分布在村北,以深松整地为主的地块;永安150亩,分布在永明与永新的道路两侧;东利村150亩,分布在东宁——东安村的道路两侧;东阳村150亩分布在东河——东岗村道路两侧;东明村150亩,分布在东进屯——昌盛道路两侧;在园区内根据各村的具体情况可设计多种试示范项目来组装园区,切实起到示范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为了使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达到顺利实施,我们将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科技规划,合理布局
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中,我们将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滚动发展的原则,具体按照:“一个园区示范带,十四个园区示范点”的发展目标,使每个示范点要各有侧重、特色,避免雷同和重复建设,使园区建设与主导产业配套,互为依托,科学合理。
2、技术保障
为提高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含量,我们乡农业科技人员将全部投入科技园区建设中,乡党委将随时调配,选用、聘用科技人员,及时充实到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以满足各个生产环节需要的技术人员,他们将全力抓好技术、信息、培训服务。大力推广新型的种植模式和先进的实用技术,为农业科技园区提供一流的技术保障。
3、注重效益,抓好典型引路
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中,我们要把效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我们乡种植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它成为一个被农民群众参观学习的典型,成为一个普及推广农业新科技的基地。
五、组织领导
为确保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顺利实施,我们乡党委成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科技示范园区工作,同时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管理责任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责任到人。同时,乡党委将建立奖惩机制,调动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标顺利实施。
青河乡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 吴连宝
副组长 尤明忠 谭春林
成员 赵明纯 吴汉勋 赵玉水 王健伟
青河乡人民政府
第四篇:果园乡2010年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果园乡2011年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实施方案
按照市委、市政府“一特四化”战略目标和区委 “1+1”、“2+2”富民工程总体要求,依靠科技支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集科技带动、示范推广、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科技示范园区,通过挖掘和发挥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发展设施万元田,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现结合我乡发展现状和产业趋势,特制定2011年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一、园区建设思路
立足我乡高效制种和精细蔬菜两大支柱产业,以“一特四化”为抓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广示范节水、高效、特色新技术、新品种为重点,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第二课堂,充分展示园区科技带动、示范推广、休闲观光三大亮点,引导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
园区建设坚持科技传播、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相结合。按照生态、环保、绿色的要求,通过多种投资运作,设计并建设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科技传播于一体的景观带。走农业科技示范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发展路子,探索引进观光旅游农业和新品种休闲品尝等模式,通过配套农业新技术、搭架材料、品种宣传和介绍推广等来提升园区品位、档次,凸现现代农业园区功能,挖掘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发展潜力和综合效益。
二、园区建设重点内容
(一)布局
1、建设地点及规模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位于小坝沟村五组农田地带,整个园区占地面积200亩,园区布设七个区,分别是:蔬菜名、优、新、特品种展示区;高标准日光温室区;花卉休闲观光区;认领种植区;自由采摘区;大棚蔬菜展示区;网棚、网室制种区。
2、园区建设内容
(1)名、优、新、特品种展示:依托我乡蔬菜产业优势,计划在园区内引蔬菜新特品种,搭建奇瓜长廊10亩。其中,砍瓜、苦瓜,节瓜、丝瓜、瓠茄、太空南瓜等14个品种4亩;鲜食型樱桃番茄共5个品种2亩;迷你黄瓜等其它8个品种2亩;彩色椒类共7个品种2亩。
(2)双拱型高标准日光温室示范:园区内新建(长80米)高标准日光温室20座,面积30亩。其中,示范跨度9米,长度60米的抗灾保温型新结构温室2座,重点配套国内外先进的水培技术、气雾栽培技术、废水净化利用技术、有机生产、节能节水灌溉、让植物生长悬挂于空中,实现365天不间断地种植、收获,让温室变成一个集生产、耕种、审美、创意、体验于一体的产业平台。其余18座日光温室全部采用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种植时令蔬菜。
(3)花卉休闲观光区:种植菊科花卉6个品种,面积达到10亩。
(4)认领种植区:自由种植蔬菜作物。面积10亩。
(5)自由采摘区:种植紫罐茄、绿星、速绿等各类蔬菜品种。面积10亩。
(6)大棚蔬菜展示区:计划占地100亩。建设2座跨度16米,脊高4的双连跨、高标准新结构拱棚,重点应用高效立体栽培技术,实现节瓜,瓠瓜,苦瓜等蔬菜立体栽培。其余常规塑料大棚面积70亩,种植瓠茄、丝瓜、苦瓜等新品种。
(7)网室制种区,面积30亩。种植网室甜椒15亩,预计亩收入2万元;网室生菜 15亩,预计亩收入 1.2万元。
(二)综合配套示范
1、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通过高标准设施农业,建设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科技传播于一体的景观带,探索园区建设的新模式,加快园中园、标准型园区建设,争取建成市级高科技园区。
2、名、优、新、特品种引进示范。通过园区建设,把引进蔬菜新品种,改善产品品质,提高产品质量,作为提高示范推广价值的头等大事来抓,引进彩色椒、水果玉米、小樱桃、观赏南瓜等高档名、优、特、奇等蔬菜新品种进行种植,增加蔬菜品种,丰富居民菜篮子。
3、节水配套示范。将新建的日光温室全部配套滴灌,田间配套U型渠,将节水示范工作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走效益节水之路。
4、土地规模化流转示范。按照园区总体规划,分别采取以下两种机制,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1)采取优势产业推动土地规模经营
在园区规划范围内,公司统一一次性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种植,实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00亩。
(2)采取租赁转包等形式,推动土地规模经营
在园区规划范围内,由公司统一采取租赁转包的形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00亩。
三、实施步骤:推进园区建设共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0年11月1日—12月20日。摸清现状,租赁土地。
第二阶段:2010年12月20日—2011年3月1日。落实面积、土地整理、品种引进、育苗阶段。
第三阶段:2011年3月1日—2011年5月15日。移栽种植。
第四阶段:2011年5月15日—2011年10月1日。田间管理、设施建造。
第五阶段:2011年10月1日。正常生产。
四、园区建设经费概算
经初步概算,园区建设共需资金274万元。其中:
1、土地租赁200亩,每亩700元共14万元;
2、日光温室20座,每座6万元,共120万元。
3、奇瓜长廊10万元。
4、钢架拱棚100亩65万元。
5、管理用房,生活设施、道路硬化等30万元。
6、铁丝、绳索、搭架材料、园区牌匾及其他费用15万元;
7、种植用地化肥、种子、地膜、农药、农家肥、育苗费、竹皮、棚膜10万元。
8、其他费用10万元。
五、保障领导
1、强化组织措施。成立有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果园乡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2011年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规划和落实。
2、强化技术措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行示范项目技术及包片制种,将示范内容划分为四部分,固定2名技术人员,配合蔬菜中心技术人员,从种到收常年固定包抓。
3、强化行政措施。积极协调区农牧局、科技局、蔬菜中心、种子管理站、东方种子公司、小坝沟村委会等单位,重点解决园区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为顺利建成园区做好服务。
4、强化奖惩措施。参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工作人员,将按乡党委、政府制定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实行同奖同罚。
二0一一年二月
第五篇:贵州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管理办法
贵州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管理办法
(修订讨论稿)
二0一0年八月二十七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贵州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指南》确定的任务、目标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为推进我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建设,促进园区向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标准化持续健康地发展,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园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为手段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或农业科技企业密集区。
第三条园区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现代农业科技信息的辐射源、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其主要功能是: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产业带动、科技服务与人力资源开发等。
第四条园区的主要目标是加速农业由主要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转变,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优势发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园区发展的重点是:农作物种子种苗和畜禽良种产业化、设施园艺、工厂化、智能化农业、无公害农艺栽培、高
产高效栽培和节本增效栽培,特色农产品产后处理及精深加工等技术,以及相应的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体系。
第五条园区采用政府指导、企业运作、中介服务、农民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参与的运行机制。政府为园区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行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并对园区内企业进行监督,保障农民利益;企业作为园区建设主体,接受政府指导,合理配置资源和进行产业化经营;中介组织开展咨询、评估与培训,并提供各类中介和科技服务;农民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入股或通过与企业签订产品购销合同等形式参与园区建设,接受技术指导与培训。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贵州省科学技术厅是全省园区的归口管理机构,其职责是:组建省级园区协调指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政策;制定全省园区的发展规划、总体部署、管理办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监督和检查全省园区建设的实施情况;组织开展全省园区对外合作与交流;负责省级园区的考评认定和国家级园区的申报工作。
第七条贵州省园区协调指导小组是全省园区的协调指导机构,由贵州省科学技术厅主管副厅长担任组长,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担任成员。协调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主任由农村科技处处长担任。协调指导小组的职责是:负责全省园区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参与制定全省园区建设的总体
规划、实施方案、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办公室负责园区的立项、评审、检查、考核验收等日常事务。第八条园区专家委员会是全省园区技术咨询决策组织,由熟悉科技园区工作,在技术、管理、政策等相关领域有一定专长,能客观公正开展评价工作的人员组成。其职责是:参与园区的论证、评审、考核等工作;对各园区的具体规划、实施方案、技术选择和建设项目提出咨询指导意见;指导园区的技术培训。
第九条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当地园区的领导机关,其职责是:把握园区的发展方向,组建园区工作领导小组和负责园区管理,制定落实园区的配套政策;制定本地区园区发展规划,对园区发展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帮助园区建立有利于园区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组织有关部门支持园区建设工作。
第十条园区所在地的科技主管部门是当地园区的管理机构,其职责是:对当地园区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参与园区的决策与领导;办理园区认定、申报有关工作。
第十一条成立相应的内部管理机构。各园区要结合本地实际,遵循有利于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精简高效灵活的原则,成立相应机构,对园区实行统一管理。
第三章 申报与审批
第十二条园区申报对象包括现有农业基地、星火密集区和各种类型的农业示范园区。并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以及《贵州省中长期科
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
2.已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或科技计划。地方或部门配套资金落实,并经过2年以上建设,已获得较高的赢利;
3.园区必须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防灾、抗灾能力;产业特色明显。园区须具有高效的特色主导产业和产品,体现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区内农业结构合理,符合生态循环要求。对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4.具有较较强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技术水平应明显高于当地水平,引导和示范作用显著。有较强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作技术支撑。
5.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市场化的园区投融资机制,具有较大的科技投资规模。
6.具有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有健全的领导管理机构,规范的管理制度,合理高效的运行机制,以及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流转机制和良好的与周边乡镇的协调机制。
7.发展潜力较大。通过3-5年努力,园区可达到种养加和产供销相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贮运与物流设施相对齐全,成为我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种子种苗的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的载体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场所。
第十三条申报程序
园区建设单位编制的总体规划等申报材料经所在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同意后,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向省科技厅提出
申请。
第十四条申报材料
1.贵州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申报书(附1);
2.贵州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总体规划(附2); 3.贵州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方案;(附3); 4.有关配套材料。
第十五条园区专家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论证和评审。第十六条通过专家委员会论证评审的园区,经办公室审查报协调指导小组审定后,由省科技厅发文批复。
第四章考核与验收
第十七条批复的园区经2年建设后,由园区所在县(市、区)的科技主管部门参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组织预验收。
第十八条经县(市、区)预验收的园区,按照园区建设规划内容和目标、成效、措施等,准备验收和预验收评价报告以及相关的说明材料,报省园区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
第十九条经省园区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形式审查合格的园区,提交专家委员会进行考核评价。经专家委员会考核合格,由省园区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上报省科技厅审定,批准后,由省科技授予“贵州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称号,并正式挂牌。
第二十条没有通过验收的单位,由省园区协调指导小组上报省科技厅,提出推迟验收复评、取消园区称号的具体建议。
第五章管理
第二十一条园区建设期间和挂牌后,实行报告制度,每年12月底前由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将本园区工作总结报送园区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情况,由专家委员抽查评审。
第二十二条园区实行动态管理。挂牌后每两年进行一次复评,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将给予表彰和奖励,并优先推荐列入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复评不合格者,出示黄牌警告,限期整顿改进,经限期整改后仍不合格者取消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资格,并酌情收回国家有关投资或调出有关仪器设备。
第二十三条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园区的领导与管理,加大支持力度。园区的变更需经批准单位同意。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