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旅游规划创新开发模式:都市农庄
乡村旅游规划创新开发模式:都市农庄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读
乡村旅游规划——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乡村旅游怎样才能突破原有的旧模式开拓创新,吸引更多的游客?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从游客的角度进行思考,进行乡村旅游规划。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都市农庄就是一种很好的乡村旅游规划创新开发模式。
近日,昆明市布局“都市农庄”的大手笔举措备受关注。前不久召开的都市农庄建设工作会议提出:昆明全市在“十二五”期间将打造100个都市休闲农庄,今年启动建设20个,休闲农业产值以每年10%递增。《昆明市都市农庄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也随即出台。作为新概念的都市农庄是否会成为新的土地经济模式,一时间引起热议。
概念释义:
都市农庄是以山林、田园、湖泊、溪流、水库等农村景观资源为依托,以农、林、牧、渔等特色农业生产、加工、经营为基础,以民俗文化、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为主线,达到一定规模,并具有生产、加工、经营、旅游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等生产、服务功能的农业企业形态。
如何合理布局,打造独具特色的都市庄园,现结合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的都市农庄示范性案例--辽宁大连国际有机休闲农场进行注解。
发展核心:现代农业
“都市农庄”的首要任务是改变粗放、单一的耕作方式,其发展核心是现代农业,首要任务是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在农庄区域内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养殖农业产业示范基地。
辽宁大连国际有机休闲农场发展方向
辽宁大连国际有机休闲农场是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以有机旅游为主题的一次都市农庄规划设计,地点位于辽宁大连瓦房店市的炮台镇长岭村,柏岚村以西,沈大高速西约2公里处。整个项目地以田园风光为主。共有土地约41.9公顷,土地性质为一般农田地块北高南低,土地平坦,最大高差约2米。
目前项目地中种植各类果树和农作物,并进行有机种植土壤的培养工作,坚持以有机种植为核心、以休闲生活方式为主题,打造以田园体验、休闲度假、小型会议接待为功能的都市有机休闲农场。
重点依托:生态林业
在农庄规划范围内安排一定比例的耕地或山坡地,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成果,依托当地林果资源或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经济林果,深入挖掘经济林果的潜在价
值,建设集林果生产和采摘观光于一体的生态林业产业示范基地。
以辽宁大连国际有机休闲农场的多彩有机种植区为例。本着实现农业效益增值的目标,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精心规划出多彩有机种植区,以种植有机果蔬为主,分为露天种植和大棚种植两个部分,形成小型的种植配套设施,如灌溉水井、有机肥料袋、农作物工具等等。其中包括:
1、彩虹田园
主要指有机种植区域以及项目地其它的种植片区。通过种植颜色,区块划分等手段,形成一个五颜六色,视觉、感官效果良好的区域。其中,有机种植区主要用土地租赁的方式,出租给有兴趣种植的游客,出租期一般为一年,农场负责提供种子、肥料和工具,收获的果实可以客人自行带走,也可以由农场收购。
2、鲜果乐园
特指项目中的水果种植区。各类种类丰富,变化多样的种植,一年四季的水果采摘,打造一个真正的水果乐园。鲜果乐园中的水果一部分让游客提供采摘,另一部分供给有机超市。同时,果园内形成类型丰富的各式节点,供游人休憩。
效益增值:休闲旅游
都市农庄必须依托农庄特殊的农业景观资源、农业生态资源、农业生产设施及农业文明成果,开发满足市民需求的特色休闲旅游项目。
1、能是有机体验馆
游客服务中心,主要以一组特色建筑构成,其主要的功能是,游客接待、集散,小部分住宿,健康体检以及有机产品体检、有机食品超市。同时,该部分设置小型的会议服务中心,供小型会议使用。
2、有机生态餐厅
有机生态餐厅,顾名思义,是一个以有机食品为原材料烹制食品的餐厅,建筑形式可采取温室的形式,以解决北方冬天经营问题。同时,项目地中的温室大棚冬天种植的蔬菜水果也可以供应生态餐厅的经营。
3、DIY工坊体验聚落
为满足游客的体验类活动需求,打造一组以工坊体验为主的聚落,形成如鲜榨坊(果汁压榨、果酒酿造),糕点坊,东北特色坊(豆油、豆腐、酸菜、咸菜等等),木工坊,布艺坊,住宿体验坊(东北风格、木屋风格等)等等。在能是工坊中所制作出的产品,一律贴上“能是”的商标。
4、休闲吧聚落
体现了一种“吧文化”,是一种集合了书吧,茶吧,酒吧,咖啡吧等等形态的集合体,有户外的,有室内的,如夏天可以形成滨水的散落酒吧群,利用简易的装置打造休闲类活动;冬天可以利用室内北方的暖炕、炉火等等元素形成东北文化的吧聚落。是一种灵活的,多形态,可移动的休闲聚落形式。
5、木屋别墅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在农场会员区域打造的各种个性化的木屋别墅,配备各类功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项目
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对农村开展土地整理的契机,按照村镇建设上山的原则,在都市农庄规划区域的山坡地范围内,建设配套的服务项目。
私家农场经营模式探析
在项目的区块中,私家农场作为项目的后续开发部分,是项目的高端区域和核心亮点,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旨在将其打造为高端、私密、个性化的私人农场,每一个面积大概在5亩左右,真正圆很多人的农场梦。在该区域中,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提出了四大模式,四大亮点,有别于其它的农场经营样式。从配置产品到建筑类型,从销售方式再到服务模式,都形成“能是”的经营样式。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针对都市农庄的研究与实践,为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开拓了更广阔的思路,也为越来越多的乡村旅游项目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第二篇: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创新模式
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创新模式
摘要:如何把少数民族地区的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和旅游市场优势,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保障措施。关键词:乡村旅游 民族地区 开发模式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国家。共有S个少数民族自治区,2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大部分分布地处偏远山区、牧区以及高寒地区。这就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其赖以存在的基本物质基础,即范围广阔的农村,而其原始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明、自然与历史遗存相结合的农业和农村景观以及淳朴厚重的民族风情的存在,又进一步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劣势,但另一方面,其在开发乡村旅游方面却是具有显著优势,而如何把这种潜在优势转变咸现实的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借鉴汉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提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保障措施。
二、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技术落后、资金紧缺、人才奇缺的情况下,旅游业的发展所要求的服务档次、接待规模以及施标准很难达预期的标准,旅游业运作过程卜分艰难。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的条件下,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面临如下问题:旅游开发所需资金不足,接待能力和开发规模有限;当地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体系不健全,旅游业产品供应不足,市场经济发展落后;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导致配套接待设施条件难以达到规定标准;民族地区自我积累能力不足,人均收入水平低下导致商品流通滞后;教育培训严重缺乏,导致旅游人才缺U较大,旅游接待和服务的质量难以向国际标准看齐;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2.政策依赖性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无论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还是旅游产品的对外宣传等-系列工作,都需要政府来主导参与。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对地方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因此旅游业才被很多地方政府列为优先扶持产业或主导产业。为了尽快开发民族地区经济,当地政府制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参与旅游开发经营,以出让土地、景点等资源和各类优惠政策作为对外引资的条件,而对当地少数民族具名的补偿主要采用核算的土地出让金的形式的方式,同时也忽视了当地少数民族居民自身发展能力的培养。
3.乡村旅游内需不足。目前我国比较成熟而且市场效益较好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是利用大都市客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是考虑可以充分利用了都市郊区相对城市良好的独特的人文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一般学者认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位置应以旅游者自驾车大约l小时能到达的范围为准,那么这种距离是最优的,比较适宜采取城乡互动的旅游开发模式。但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偏远的山区,城市化水平比较低,依托周边大中城市的庞大旅游市场开发乡村旅游不具备条件,缺乏有力的市场支撑。基于以上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内需不足,难以吸引足够的外地游客。而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具有较多的较高级别的风景旅游区和流量相对集中(向游客,依托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一定的优势,即使没有景区的支撑,少数民族地区也可以依托原始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明、自然与历史遗存相结合的农业和农村景观、靠边疆(或边区)的特殊区位以及淳朴厚重的民族风情,开发特色乡村旅游,形成相对独立的乡村旅游区,吸引游客。4.出游成本高。从地理位置上看,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目的地随着与大中城市距离增加而逐步衰减,大部分的出游目的地市场集中于距大中城市500公里以内的范围。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牧区、边疆和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难以进入。这是自然条件形成的。而且从历史上来考证,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境内各民族很少进行迁徙,除了因扩张和征战而进行迁徙从而与汉民族发生融合的部分少数民族,这是这种自然文化特征,从而形成了较为封闭的地理人文环境。所以少数民族地区远离中心城市,加上交通和通讯不便,游客出游成本相对较高。
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创新模式
1.产业链本地化。根据乘数理论,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乘数效应大小决定了区域旅游产业链的发育程度。产业链越长,则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也越大,旅游业通过产业关联能带动更多的部门,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反之,则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就比较小。所以,以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优化配置上下游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本地生产和销售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最大限度地使旅游收益留在本地,有效安置当地居民的就业,是提高旅游效益的重要手段。在乡村旅游开发的时候,最大化当地群众的利益是第一原则,只有遵循这一原则,将旅游开发与当地居民的利益作为共同体,才能为当地居民所接受。所以,只有实施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本土化战略,才能有效地带动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并最大化当地群众的利益。
2.经营者共生化。经营者共生化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分工共生模式,在该模式中,本地经营者和外来经营者同时提供不同类别相等级的旅游产品吸引不同(阿旅游市场,他们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依存,避免了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共同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另一种是合作共生模式,本地经营者和外来经营者合资合作开发乡村旅游,利益共享,比如天龙堡的合作模式。广西上林县新东村是实施“经营者共生化”模式的典型代表。上林县新东村开发乡村旅游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很好地处理了外来者合本地业户的关系一以互补代替竞争。新东村的“鹅和鸭农庄”的投资者是外来户,其目标市场是在广西的中高档次入者。“鹅和鸭农庄”占地二干多亩,是广西富有特色的名胜农庄休闲处,它的“鹅和鸭”取名来自英国著名的“鹅和鸭”酒吧,其投资者融合了迪斯尼风格和中国苏州园艺以及广西为代表的南方风格,是高档乡村俱乐部的雏形。该农庄里有迷你高尔夫球场、跑马场、卡丁车场、游泳池、彩弹射击场、射箭场、沙滩排球场、棒球发射场,以及儿童游戏的蹦蹦床、攀岩、滑梯等游乐设施,还将建成保龄球馆、壁球馆、儿童乐园馆。由于“鹅和鸭农庄”的成功经营,提高了新东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给新东村带来了滚滚客流,特别是“鹅和鸭农庄”开展大型活动时,当超过农庄的接待能力时,很多客人被分流到新东村当地民俗户进行接待。“经营者共生化”是一种本地业主和外来者互惠双赢的安排。
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保障平台建设
1.健全政府管理机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采取有效的行政、经济、法律等相配套的宏观调整、监督、指导和管理手段和方法,乡村旅游地政府要明确各自的工作责任,把乡村旅游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切实有效制定出乡村旅游相关管理制度或条例,在规划审批、安全管理、经营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虽然在内部,乡村旅游是由一家一户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但从游客市场和社会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地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全局利益和整体形象。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职能管理部门西欧那个广大游客的利益、当地经营户的利益出发,合理规划,积极引导,制定相关法令法规,使乡村旅游的运作向
法制化、规范化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如成立乡村旅游协会等,保护乡村旅游资源,避免旅游资源遭受生态环境和景观开发性的破坏。
2.强化服务规范。要提高乡村旅游接待的整体服务水平,就必须强化旅游服务意识,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加强对旅游知识的培训。旅游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反映了当地旅游接待的征途服务水平。增强旅游知识培训,有利于旅游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形势和趋势,有利于与游客进行直接交流。二是加强对服务规范的培训。乡村旅游能与其他类型的旅游产业向区隔的原冈在于它以“特色”吸引人,但这种特色的前提条件是规范服务:因为没有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服务,特色也就不复存在。目前乡村旅游市场上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各地政府部门要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强化这方面的培训,以规范的服务来引导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三是强化经营知识的培训。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从业人员外出学习、考察,扩大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加强对全体农民的旅游经营知识的培训,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含量。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文化开发可以结合实际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树立鲜明的乡村意象,乡村意象是乡村在常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其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其次注重产品性和知识含量,提高产品安全性,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也是留住游客,延长其逗留时间的最好方法。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农家气氛及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营造出一种真正的“农家乐”。通过提炼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使旅游者体验返朴归真和乡野的乐趣,通过收获劳动成果使旅游者从中获取一定的知识,满足旅游者寓教于乐的需要。再次是挖掘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民族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丰富,有着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和延续、形态独特的乡村聚落;有着反映我国千年的传统文化、社会组织形式和家庭关系、古朴雅的乡村建筑;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将这种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五、结论
以旅游发展农村经济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目标。发展乡村旅游是是城乡一体化的“助推器”,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乡村旅游开发要充分利用乡村旅游产业关联性、带动性强的特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引导他们做长产业链,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旅游对关联产业的带动作用,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民致富的好载体、结构调整的好形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好途径、农民增收的好措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创举。我国民族地区自然人文景观秀美,旅游资源丰富,是乡村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因此民族地区要以乡村旅游开发为契机,整合各种资源带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和乡村资源为基础,以城市居民为巨大潜在市场,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欲望为目的的旅游产品。传统的农业资源借助这种产品能够实现更高的附加值。重庆自古就是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之地,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底蕴和社会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资源。从田园风光、乡村聚落、乡村建筑到农耕文化、民风民俗、节庆文化;从农业观光到农产品品尝、购物;从传统农业生产到现代化高效农业等等,均有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为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二、重庆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
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强大的综合带动、文化交流、信息流通和辐射功能,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载体。目前,重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大致有五种:(1)农家乐及乡村饭店发展模式。重庆乡村旅游发展主要以农家乐作为载体,全市的“农家乐”数量已多达3650余个,年接待游客量达到1000余万人次,占重庆乡村旅游旅游收入的85%左右。此外,还有部分乡村饭店在传统农家乐基础上发展起来,主要分布在“一小时经济圈”区域。(2)生态及高科技农业园模式。该模式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发展势头良好,是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模式。主要分布于重庆市现代农业园区(渝北)、重庆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北碚)、重庆市农业科技博物馆、巴南区百里生态农业经济长廊、万州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园等。(3)森林公园模式。该模式是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原始形态。主要分布于南岸区南山、沙坪坝歌乐山、北碚缙云山、江津四面山、南川金佛山、万盛黑山谷、武隆仙女山森林公园等。(4)古镇民俗节事模式。主要分布在各级历史文化古镇和民族风情村,如重庆美丽乡村嘉年华、土家族摆手舞节、垫江牡丹节、三峡柑桔节、永川茶竹文化节、北碚静观腊梅节等。(5)景区带动型模式。主要是指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剥离出来,吸纳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的互动发展。如南岸南山片区、长寿户片区、武隆仙女山片区、金佛山片区、东温泉片区等均属这种模式。
三、重庆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首先,因地制宜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市场导向配置资源,引导乡村旅游向优势地区集中。加强“一圈两翼”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分类指导和协调,架构“一环四走廊”的都市田园型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促进乡村旅游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发展,加速推进渝东南“乌江画廊/武陵山区”新农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产品从“单一”向“个性化”转型,旅游经营从“单体”向“规模化”升级。
其次,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体验性内涵,创造差异化的特色品牌项目。充分利用乡村旅游主体行为上的参与性特点,在乡村田园风光景观意象和农耕文化意象突出的地方,开展生态型农业观光园,让游客参与农作劳动,体验农事之趣;针对乡村旅游文化层次上的高品位性特点,挖掘乡村民俗文化意象,设立民俗风情区,开展一系列游客参与性较强的民俗文化体验恬动。
第三,维护乡村景观的原真性,避免出现围城效应,确保重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者参与乡村旅游活动,贪图乡村特有的乡土文化,他们所荷载的异域文化会与乡土文化产生互动过程,有时在很大程度上会诱发乡村固有文化的演化与变迁。这会破坏乡村的原真性意象,从而降低乡村吸引力,最终导致乡村旅游根基的动摇。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来维护乡村特色景观的传统性和原真性;必须认真贯彻“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发服从保护”的旅游业发展方针,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走生态文明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篇:南宁市都市旅游和乡村旅游规划通过评审
南宁市都市旅游和乡村旅游规划通过评审
11月25日上午,《南宁国际都市休闲旅游区发展规划》、《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评审会在南宁沃顿国际大酒店召开。本次评审会规模大、规格高,自治区旅游局副局长余小军、南宁市副市长睦国华出席了会议,评审组由自治区相关部门、规划专业机构、高校等单位的9位专家组成,南宁市发改委、民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城乡建委、规划局、城市管理局、园林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商务局、文化新闻出版局以及县(区)政府、旅游局领导参加了会议。各位领导、专家对两个规划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两个规划顺利通过了评审。
南宁都市休闲旅游、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目前,拥有国家A级景区21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家、广西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5家。当前,南宁市旅游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11年前三季度南宁市接待入境旅游者15.83万人,同比增长41.39%;国际旅游收入达到4795.43万美元,同比增长51.36%;接待国内旅游者3178.6万人次,同比增长21.23%;国内旅游收入220.63亿元,同比增长33.26%。随着我国已步入休闲旅游时代,都市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强。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推动南宁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南宁都市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全面和谐发展,去年底、今年初南宁市旅游局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规划、持续发展”的原则,分别启动了《南宁国际都市休闲旅游区发展规划》、《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南宁国际都市休闲旅游区发展规划》是南宁市旅游局贯彻落实自治区马飚主席在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工作座谈会上关于“加快建设南宁国际都市休闲旅游区”的重要抓手,规划范围包括南宁市所辖的6个城区,该规划分析了南宁国际都市休闲旅游区发展现状,明确了南宁国际都市休闲旅游区发展总体思路、形象定位,进行了南宁国际都市休闲旅游区空间布局规划、产品规划、环境建设规划等,为南宁都市休闲旅游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是南宁市旅游局推动南宁市乡村旅游科学健康发展、实现南宁旅游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规划范围包括南宁市六县六城区的自然乡村区域,包括84个镇15个乡3个民族乡。该规划对南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明确了南宁乡村旅游的发展战略、形象定位和发展布局,进行了重点乡村旅游点(村)概念性规划、以及产品规划、产业体系规划、发展模式与管理体系规划等,为加快南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两个规划经过向各县区、相关部门反复征求意见,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两个规划注重与《南宁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南宁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各级相关规划的衔接,注重科学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指导全市各县区旅游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指南,为南宁国际都市休闲旅游区、南宁乡村旅游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期内,南宁市旅游局将根据各位领导、专家的意见,对两个规划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以高质量的规划引领推动南宁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把南宁建设成为旅游主题形象鲜明、旅游产品特色突出、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优良,拥有一批在全国和东南亚有影响的旅游精品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集散中心和组织中心,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南宁市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南宁市社会经济和谐全面发展、实现首府现代化建设新跨越做出更大贡献。
第四篇: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模式及建议
一、都市农业与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内涵
(一)都市农业定义及功能
都市农业在20世纪上半叶率先出现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人心而提出来的。但迄今为止,关于都市农业的概念和内涵仍无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都市农业是指处在大城市边缘及间隙地带,依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从而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体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
通常认为,都市农业具有“三生功能”,即生产性功能、生活性功能、生态性功能。将这三项基本功能表述为:a、经济功能即生产性功能,主要指产品上满足都市市民的消费需求,通过为城乡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优化城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收入。b、社会功能即生活性功能,主要指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以及观光、休闲等场所的机会,并有利于增强现代农业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c、生态功能,主要指其营造优美宜人的绿色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环境,充当都市的绿化隔离带、防止城市环境污染以保持清新、宁静和生活环境,并有利于防止城市过度扩张。
(二)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概念、与旅游农业的关系及作用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在都市农业的基础上通过开发都市农业的各种功能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都市休闲农业旅游不仅使都市旅游的开发趋向丰富与新颖,而且通过旅游开发为农业发展进一步拓展了空间,从而日益成为旅游业与农业不可缺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也构成了城市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市农业在国外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也渐趋成熟。而作为农业生产大国的中国,都市农业在我国的兴起不过短短10多年的时间,但随着经济的进步,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近几年也在我国上海、北京、成都、深圳、广州等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上海市第一个将都市农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并在观光农业、市民农业、庄园农业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北京明确要把京郊农业建为现代农业的先导,其中体闲观光为一大功能;深圳适应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观光农业旅游已初步建立规模市场;广州已经出现了许多观光农庄,庄园经济正在兴起。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能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是由于它有以下的作用:
1、有利于实现都市农业高产高效的目标
开发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是农业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是城郊型农业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农业一直被认为是个弱质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就要求农业改变面貌,实现转轨变型,向二、三产业延伸,扩大经营范围,提高附加值。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发展旅游农业,有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促进农用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调整,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同时又可以以旅游农业为龙头,带动餐饮、交通运输、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
2、有利于拓展旅游空间,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
伴随着城市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城市已成为“柏油沙漠”、“水泥丛林”的所在,城市生活空间越变越狭窄,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气质量越来越差,各种污染使得城市居民更加向往乡村恬静悠闲的自然环境,则旅游农业的出现迎合了久居大城市的人们对宁静、清新环境和回归大自然的渴求。
3、有利于城乡相融
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趋势。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是两种类型截然不同的文化,由于城乡的差异,而产生乡村向城市、城市向农村互动的文化交流特征。农耕文化是吸引城市居民向乡村流动的主要内动力。这种城乡间文化、环境的强烈反差,使得旅游业向郊区农村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二、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中的问题
(一)缺乏有序管理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是集都市农业与旅游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性、开放性的产业,对管理水平的要求远高于单纯的农业和旅游业。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处于兴起阶段,从管理法规到开发管理者、游客素质均未真正到位,特别是小型的农园情况比较突出,经营效果还不理想,例如市民农园管理法规还不健全,盈余分配、权力义务分担等问题尚未理顺。而且管理者缺乏专业训练,往往懂农业的不热悉旅游业,反之亦然。在全局上由于缺乏对这类项目的发展给予科学引导和严格的控制,使得区域资源缺乏整合、产业同构竞争、布局无序混乱,这不仅影响项目本身开发的经济效益,也未能充分发挥此类旅游项目应有的综合功能和效应,不利于优化城市土地空间和环境,隐藏并极易引发城市资源和环境危机,危及城市化向现代化、高层次健康持续发展。
(二)特色不浓,品牌不强
现有都市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品位不高,特色不浓,品牌项目不多。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①项目内涵浅薄,缺乏个性和深度,缺乏科学的策划和创意。②项目规模偏小,产业链短直接影响着规模化生产,而且各区域间旅游资源缺乏整合,未有形成更大品牌和规模效应。目前很多农业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往往是当地的农民,当他们意识到身边的环境资源可以作为“摇钱树”时,便按自己的理解或者干脆照搬别人的模式,在没有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管理模式的情况下便仓促上阵,这些投资者目光短浅,品牌意识弱,不重视品牌建设的长线投入,导致项目形象模糊,品牌不强,可持续发展乏力。此外,各项目之间也缺乏有机的联系和整合,未有从形成区域整体形象和旅游网络建设的高度上提升吸引力和扩大辐射范围,实施品牌营销,因而项目也就失去竞争优势,难于持续发展。
(三)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农耕文化是吸引城市居民向乡村流动的主要内动力,但目前大部分农家乐、田间采摘和田间美食等项目,未能充分发掘当地的农业历史、农业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并使之有机融入产品之中,很多项目没有鲜明的文化主题,立意和层次都不高。此外,由于开发速度过快,一些经营者过于偏向观光游乐项目的开发,把市民农业园搞得与人造乐园雷同,有的项目甚至搞成“小而全”的大杂烩。在城乡融和,文化碰撞中,农村文化受城市文化影响更大,城市化倾向明显。
(四)科技含量不高
目前,都市休闲农业旅游项目雷同,近距离重复布局,低水平盲目扩张现象普遍,以观光农园、森林公园、旅游农庄这三种类型为主,其中,许多旅游项目未充分利用都市农业高科技、现代化等多种功能资源和优势条件开发旅游产品,项目的科技含量低,仍然停留在低层次的观光农业旅游水平,农业旅游季节性瓶顶也未能突破。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初衷。
三、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模式及建议
(一)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1、观光型农业旅游
观光型农业旅游是目前发展较成熟的旅游方式,它是发展精耕细作、集约经营、高产新奇的现代农业旅游形式,具有观光、食用、美化环境的特殊功能。在发展传统型农业旅游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与高科技园区及农业科研单位合作,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品种,增加观光型农业旅游的新品种。
2、参与型农业旅游
参与型农业旅游可重点发展市民农庄。这种方式在国内已经开始流行,它是以开发商集中开发,经营管理为主。游客可购买庄园内相应果林、园地或某种作物,自己耕作。最大特点是可以实行社会多渠道、小规模融资,将旅游者纳入旅游投资开发和管理的责任人范围,从而吸引投资,并有利于提高游客重游率。
3、体闲度假型农业旅游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从观光向体闲度假转换的阶段,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
4、设施农业旅游
设施农业旅游是指工厂化的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像工业在车间生产那样,以现代农业科技和设施为保障,避开气候、季节的影响,能够稳产高产。这类旅游项目既符合城市用地紧张、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实际,又可做到常年开放,户内户外旅游项目有机互补。可主要开展观光、科普、购物等旅游活动。
5、青少年农学游
城市青少年缺乏农业知识和吃苦耐劳的品格,这已引起家长和教育界的重视。农业旅游是寓教于乐的较好方式。青少年农学游可以使青少年在感受田园风光的基础上,通过亲自耕作的方式,增加他们相应的农业知识,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珍惜粮食、尊重农民、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
6、农业博物馆旅游
农业博物馆旅游是指选择和集中地域性特色鲜明的农业生产、生活、典故、古村落等农业文化、农业科技和农业景观材料,采用现代手法加以集中展示,供游客参观、考察、学习、研究,可集中办一个大型综合性农业博物馆,也可以依托相关特色农园或典型古村落配套专项农业旅游博物馆。
(二)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建议
1、以农为本,树立大旅游观念
农业旅游涉及农民扶贫和增收问题,因此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必须以广大农民为主体。广西龙胜县的“龙脊梯田”观光农业已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实践证明,以农为本是投入少、回收快、返贫率低的旅游扶贫和增收之路。此外,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是将都市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的新型旅游方式,加之旅游业本身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需要各行业的合作与协调,所以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首先要树立大旅游意识,加强行业合作。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在旅游中,要加强对都市农业用地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都市农业生态旅游的前提条件,城市的污染直接破坏了都市农业的生态环境;城市的无序扩张,更是占用了城区和郊区宝贵的农业用地,而这恰恰又是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基础。因此要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首先必须针对都市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树立生态观念,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好其中的水源、土壤、气候、生物等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加强对耕地的保护,改变现有不合理的耕作方式、防止城市建设对耕地的无序占用,建立良性循环的都市农业生态系统,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顺利进行与健康发展。
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行科学的旅游规划
规划是指导开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要明确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绝对不能削弱政府的主导地位,搞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还是要靠政府的规划和协调,政府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相关力量,尽快做好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规划,摸清资源家底,结合城市发展,合理交排布局,划定保护和开发区域,明确开发的重点和主题,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开发建设实践,改变盲目开发、随意布局、竞争无序的混乱状况,树立把农业旅游新兴产业变成新型产业的观念,科学运用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一体化理念,使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规划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有机地衔接。
4、挖掘文化内涵,凸显农业科技
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特点就在于它具有不同于城市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淳朴的乡情民俗。所以,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要重点突出文化的乡土性和景观的乡野化。在进行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中,应当充分挖掘这些宝贵的地方性特色农业文化内涵,突出农业高科技,将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农业高科技、户外农业生态风景与室内农业博览园、农业生产与深加工、农业生态文明与城市工业文明在城市独特地域上有机地融合,要充分依托城市的各种优势,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开发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实现综合效益。
5、突出特色,树立品牌
特色和品牌是旅游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要在充分挖掘本区域独特的有形、无形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基础上,通过深化、活化等一系列的创意策划活动,打造成受市场欢迎的特色品牌产品。开发中要注意突出专业化、个性化、精品化,不要搞小而全的“大杂烩”,要形成区域内部项目优势互补的产品结构,从地域上、主题上、文化上整合景观群组,打造更大品牌,实施品牌营销,以整体优势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6、培养复合型人才
目前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的经营者多是当地的农民,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很多根本不懂旅游,往往目光短浅,品牌意识弱,不重视品牌建设的长线投入,导致项目形象模糊,品牌不强,可持续发展乏力。另外,有些懂旅游的从业人员又不懂农业。则应当充分利用各地区现有大专院校及举办各种培训班,培养中高级人才,培养农业旅游的策划规划人员、景区开发管理人员、导游和酒店服务人员,特别要重视对既懂农业又懂旅游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升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实力。
第五篇:乡村旅游的主要模式、问题及开发对策
浅析乡村旅游的主要模式、问题及开发对策
摘要:乡村旅游是生态旅游与农业旅游结合深化出来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旅游者选择这种旅游方式的动机是对大自然和先祖生活方式的是双重回归。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字:乡村旅游劳动力转移问题对策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旅游的概述
1、乡村旅游的起源。西班牙学者Rosa Marý´a yagu e perales将乡村旅游分为传统乡村旅游(Traditional Rural Tourism)和现代乡村旅游(Modern Rural Tourism)两种。
传统的乡村旅游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主要体现在:传统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在假日进行;没有有效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没有给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的金融环境。
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现代乡村旅游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我们谈论的乡村旅游是指现代的乡村旅游。2.乡村旅游的定义。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安静祥和的生活氛围是城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也就是说,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也是发展的重要资源。“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
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所以,依托优美的乡村自然环境,挖掘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真实的乡村生活,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基本要求.3、乡村旅游的特点。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依然占人口总数的近70,即使是城里人也有着浓厚的农村情结。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和极大兴趣。其特点是:
第一,旅游者的一切旅游活动均发生在“乡村”这一特定的区域环境内。
第二,旅游资源应是乡村已开发的和待开发的,原生的或再生的,属集体的或个人所有的各类自然、社会资源。
第三,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具有比较浓厚的地方特色、乡村特色、民族特色。
第四,为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的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应该以经过培训的农业人口为主。
第五,乡村旅游经济兼有乡村集体经济和乡村个体经济成分,它纳入乡村经济核算体系,有些核算内容可虚拟地纳入整个国家旅游经济统计,以反映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开发的背景和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有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从供给的角化度来看,主要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城市 进程加快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使其成为农村地区发展旅游业中的重要渠道,并为第一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随着生态旅游的展开,农家旅馆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悄然兴起,并成为乡村度假的重要承载。乡村旅游实现了从观光到度假旅游方式的升级,并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发展第三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伴随着我国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和大众观光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发展进程,尤其是国家旅游局将1998年确定为我国生态环境主题年的举措,极大地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兴起。从市场需求角度而言,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的动机主要有:
(1)回归的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久居喧嚣城市的人们产生了对田园风光和乡村宁静生活的回归需求,向往“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意境体验。
(2)求知的需要。现代社会的城市少年儿童普遍缺乏对农村、农事生产、农民生活的了解,乡村旅游作为重要的休修学旅游方式,受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3)怀旧的需要。怀旧是人类的共同特征,旧地重游的旅游者对于目的地的选择具有明确的指向,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我国文革时期大批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经历,造就了所谓的“知青情节”,成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4)复合型需要。人们的旅游行为往往是多种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乡村旅游也不例外,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有的可能处于求 4
新、求异、求美、求乐的需要,有的可能处于身心调解的需要,有的可能处于美食或购买土地特产品的需要,等等。
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主要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目前正向以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与率和会游率比较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和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等几个方面。
三、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
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均在朝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兴起原因的不同,各地乡村旅游的内容各有侧重。比较分析我国各地乡村旅游的形成过程,对其成因及特征形成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区位。如何构建乡村旅游布局模式,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作用重大。我国乡村旅游根据其资源特点及所开展的旅游活动的内容可分为如下一些模式:
1、森林公园模式。对于那些区位条件好,地形多边,山峦起伏,溪流交错,森林茂密,景色秀丽,环境优良,气候舒适,面积较大的森林地段可开发为森林公署使之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野营、避暑、科考和惊醒森林浴的理想场所。
2、度假区(村)模式。是指在自然风景优美、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良的景观地带建成的,以满足旅游者度假、休闲为主要目的场所。
3、野营地模式。野营是一种户外游憩活动,是暂时性离开都市或人口密集的地方,利用帐篷、高架帐篷床、睡袋、汽车旅馆、小木屋等在郊外过夜、享受大自然的野趣生态环境提供的保健功能,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并参与其它休闲娱乐活动的一项旅游活动项目。森林野营地要求离城市30-160㏎左右,交通比较方便,但必须离开公路干线,具有良好的森林环境,气候好,空气洁净,环境比较幽静,有水源,避风,面积较森林公园小,但应大于公顷。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选择地势较平坦或有一些小起伏的地方建设野营地。也有人将野营地建在农荒地、草原、甚至沙漠边缘。
4、观光购物农园模式。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茶园等,让游客入内采果、拔菜、赏花、享受田园乐趣。这也是国外农业旅游最普遍的一种开发。
5、租赁农园模式。是指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市民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的园地。其主要目的是让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耕作乐趣,以休闲体验为主,而不是以生产经营为目标。多数租用者只能利用节假日到农园作业,平时则由农地提供者代管。租赁农园所生产的农产品一般只供租赁者自己享用或分赠亲朋好友。
6、休闲农场模式。是一种供游客观光、度假、游憩、娱乐、采果、农作、垂钓、烧烤、食宿、体验农民生活、了解乡土风情的综合性农业区。近年来,台湾的许多会议都移到休闲农场举行。
7、农业公园模式。按照公署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思想,将农田区划为服务区、景观区、农业生产区、农产品消费区、旅游休闲娱乐区等部分,开成一个公园式的农业庄园。
8、教育农园模式。这是将农业生产和科学教育想结合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农园中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配备的家具设备及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耕作技术等都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教育农园可设置简单的农业“博物馆”陈列反映当地种养殖业生产历史与现状的农畜产品或图片、农具、介绍农业生产工艺技术的资料等,并可在农园内建立演示区,再现农业生产历史。这样可以增加游客对当地农业生产历史的了解,激发他们爱农、兴农、投身与我国农业建设的热情。较具代表性的教育农园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及我国台湾省的自然生态教室等。
9、农村留学模式。只指城镇居民将子女送到农村就读小学和中学,或在假期把孩子送到农村亲属家去寄宿,并参加农场作业、农村社区活动等,此即所谓的“农村留学”。这主要是为了培养青少年坚韧、朴实、健康、正直的人格。
10、民俗文化村模式。农村某些地方具有特定的民俗风情、文学艺术、园林建设、文物古迹,如衣着、饮食、节庆、礼仪、婚恋、丧葬、喜好、禁忌、歌舞、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工艺、寺庙、教堂、陵墓、园林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城镇居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可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建设民俗文化村,举行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以招徕游客观光、度假和休闲。
11、乡村俱乐部模式。如在原来知青集中的乡村建立“知青俱乐部”;开展“知青回‘家’游”;利用水库、湖泊、鱼塘、河段建立“垂钓俱乐部”;选择适宜的地方建设“乡村高尔球俱乐部”或“乡村高尔夫球练习场俱乐部”等形式多样的乡村俱乐部。
四、开发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过去,认为旅游只是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的“专利”乡村旅游资源不被重视,因而对开发、发展乡村旅游特别是农业旅游不屑一顾,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老是在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及其衍生出来的人工微缩景观上做文章,或重复建设,或修修补补,不求开辟新天地。旅游开发者的思维深受“观光旅游”的束缚,缺乏开拓思想和创新意识。因此,有关部门应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将我国旅游开发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发展乡村旅游上来。
2、投资主体多元化。乡村旅游的开发相对大型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而言,其所需资金要少得多,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范围广泛,总体上来说,也需要不少资金。对于那些资源条件好,级别高的重点项目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型作用,由国家牵头,联合一些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强的企业或私人入股,走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道路;大力提倡和鼓励外资、国有企业、私有经济单独或合作开发,也鼓励农民个人或联合开发。总之,要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筹集资金,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走“滚动发展”的路子。
3、合理规划,科学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并以区域旅游经济开发及系统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开发。决不能不顾客观实际和旅游市场规律,盲目上,拖着上,各自为阵,重复建设。各地应在国家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详细规划和开发工作。旅游主管部门应对各地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并实施监督,确保旅游开发合理有序地进行。
4、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特色产品。乡村旅游的开发也应遵循市场规律,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情况,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要注意旅游产品的特色性,以增强其吸引力,特色是旅游产品生命力的所在。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应加强休闲娱乐、民俗风情“绿色产品”等特色产品的开发。
5、加强环境保护和教育,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地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EIA)和环境审计(EA),确定合理环境承载力和游客容量,预测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和所承担的风险,确定“生态经济适合度”,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可选择一批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旅游地实施ISO9000和ISO14000认证,使之与国际接归,创建国际知名的乡村旅游胜地。
对旅游开发者和经营管理者实施“分级”评定,以之确定其是否具备开发经营的能力和权利。设立“公众教育馆”,对旅游者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其生态学人格。要大力提倡和开展生态旅游,园内交通建议均采用马车或人力车,改烧煤、烧木材为烧沼气、烧电,尽量使用当地生产的绿色产品,环卫工作应有专人管理和清扫,生活垃圾实行分箱收集并统一处理。对破坏环境的游客应给予一定处罚,如让其清扫垃圾、干一些农活或处以罚款。同时在部分乡村旅游地建立“生态定位站”,对旅游活动对乡村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进行定位监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我国乡村旅游业及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得要基础。
6、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国家旅游局针对当前国内外旅游者“回归自然”的热潮,推出了“98华夏城乡游”和“99生态环境游”,我们应抓住这一美好的历史机遇,大力宣传和推销乡村旅游产品,同时还应建立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组织、城市饭店、度假区之间的联系,加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合作与联合促销,重视乡村旅游信息网络的建设,力争使我国旅游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7、加强卫生和安全工作。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在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及卫生习惯上还存在一些差异,在乡村的一些地方,基础卫生条件还较落后,因此应加强卫生工作。对旅游地和接待食宿的农户家的厨房、餐具、卧室、浴室、厕所、用水及公共娱乐场所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乡村是社会治安力量较为薄弱的地方,有些犯罪分子利用乡村人口密度小、农户稀散、部分游客
分散住宿的特点伺机作案,抢窃谋害游客,因此应加强乡村旅游地的治安工作。
8、加强法治建设和管理。为了实现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应制定有关法令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可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制定有关章程,对乡村旅游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市民与农户之间租赁土地时,必须订立详细的合同并行到认真履行,避免发生纠纷。
9、做好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由于风俗习惯的差异,城乡居民在交往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摩擦”或误解,各地旅游部门、乡村旅游协会及乡政府、村民委员会应加强对当地旅游业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以增加城乡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五、开发乡村旅游市场的作用和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城市居民可以亲身了解和体验农村生活;旅游者的观光活动将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者封闭保守思想的改变,形成市场意识;通过对观光农业基地的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实现土地的合理开发和经营多样化,提高用地效益。
2、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观光农业不仅以农业生产方式、多种参与活动、民俗文化等吸引游客,而且以优美的环境给游客以美的享受,因此,植树种草,美化环境是其必要的投入,在客观上
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特别是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其意义更大,对于我国发展生态旅游也有促进作用。在台湾,观光农业在政府的引导下,发展“三生”农业,即是把农业的发展引向“生产、生活、生态”结合,平衡发展,达到生产企业化、生活现代化和生态自然化。
3、有利于进一步刺激消费,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大内需方面的作用。消费不旺、需求不足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进一步刺激各方面的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业由于关联性强,带动功能大,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十分明显。可以说,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中的作用,既是旅游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时代赋予旅游业新的历史使命。要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这方面作用,充分挖掘潜在的游客市场,扩大旅游者队伍是一个重要的方式和途径。目前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启动乡村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成效将会十分显著。
4、有利于扩大旅游产业规模,推进我国世界旅游强国建设步伐。新的时期,我国旅游业提出了要实现由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跨越的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壮大旅游产业规模和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必不可少,而大力加强乡村旅游市场开拓,对推进我国旅游强国建设将大有裨益。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加快,人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不断扩大的乡村旅游市场对壮大我国旅游经济规模会起到积极巨大的作用。
5、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我国农业仍然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第三产业比例太小,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发展乡村旅游必然带动乡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建筑、加工业等相应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必然引起区域农业产品特色化,有利于形成对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系列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进一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讨论[J].西南师范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2]朱广伟:乡村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5).[3]王照耀:实现农业小康建设的新突破[J].求是,2003(16).[4]韩丽,段致辉: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地理研究与开发,2000(4).[5]陈文君:我国现代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