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市新农村建设模式课题研究情况的报告(定稿)
关于我市新农村建设模式课题研究情况的报告
一、立项背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范围广、综合性强、内容庞大的世纪工程。本课题一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二是具有一定的前张瞻性。三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独特性。为此2006年农业信息中心和市新农村办公室提出了《关于鸡西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研究》课题,并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二、课题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课题主要内容包括:我市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新农村建设基础分析;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新农村基本建设模式。根据课题五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做如下研究。
(一)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
⒈生产发展的深刻内涵:一是农村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加大支农投入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实现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全面持续快速发展。二是农村经济与社会结构显著优化。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步伐,提高农村居民非农就业水平,实现农村社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资源环境显著改善。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
节能降耗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力度,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⒉生活宽裕的深刻内涵:一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通过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和共同富裕。二是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通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三是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的倾斜力度,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缩小城乡差别。
⒊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一是农民素质显著提高。通过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努力塑造新型农民。二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显著发展。通过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破除封建迷信活动。三是农村社会治安不断提高。通过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不断提高农村治安水平,努力创建平安文明村庄。
⒋村容整洁的深刻内涵:一是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明显完善。通过加大道路、能源、厕所、垃圾处理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村容整洁提供基础保障。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明显净化、美化。通过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引导和帮助农民实现垃圾、污水集中处理,推进村庄净化、绿化和美化。
⒌管理民主的深刻内涵:一是村民自治机制充满活力。通过加强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使其充满活力。二是民主决策机制有效运行。通过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议事以及村民“一事一议”制度,村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农民的民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二)试图引入量化指标体系
通过对我市统计年鉴和网上资料的筛选,最终选择最重要的16项指标,构成了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量化指标体系。
1、生产发展包括农业生产总值、城镇人口比重、非农就业率、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四个指标,分别从生产能力、经济社会结构反映生产发展状况。
2、生活宽裕包括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信息化率和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四个指标,分别从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社会保障三个方面反映生活宽裕状况。
3、乡风文明包括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民对社会风气满意度和农民对社会安全满意度三个指标,分别从农民素质、文化建设和社会治安三个方面反映乡风文明状况。
4、村容整洁包括室外道路为硬质路面的农户比重、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户比重、炊事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比重和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率四个指标,分别从生活设施和人居环境两个方面反映村容整洁状况。
5、管理民主包括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和农民对村务公开满意
度两个指标,分别从村民自治和民主决策两个方面反映管理民主状况。
三、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提出
针对以上研究,我们把我市新农村划分为以下几种模式。生态型新农村:就是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发展道路。城镇型新农村: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
家庭旅游型新农村:就是充分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农家资源,增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任意“点宰”、自选自做等服务项目,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娱乐旅游经济。
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就是充分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本课题是以为各级政府地方政府为主要针对对象。因此从宏观定性的角度的分析所占比重较大,量化指标体系可以使课题更精准,即
使不用量化指标,也不影响课题的最终目标和结果。
第二篇:我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材料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农村是否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农民能否增长,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性更加明显,解决“三农”问题也成为农业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几年以一号文件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进一步说明农业农
村工作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责无旁贷。通过对全市调研,对我市新农村的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成功经验及做法
(一)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
以“点”为中心,主要着手建设期限短、效益高、见效快的示范基地,实施基地带动战略。推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挥规模效应,实施定单农业,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建设新格局,推进“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经营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大力推广“两杂”良种,抓好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树立“粮食要增产、种子应先行”的指导思想,做好“两杂”良种为主的种子调运和供种工作;大力发展优质稻和再生稻,为我市粮食生产开辟一条新途径;调整油菜、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和发展薯类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和反季节蔬菜,逐步实现蔬菜生产基地化、技术规范化、专业化和规模化。
(二)积极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对自愿转移的农民工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就业能力。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组织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准备进入非农产业或进城务工的初中毕业生参加必须的转移就业前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为进城务工作好充分准备。
做好农民工跟踪服务和就业指导工作。主动参与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建设,为学员就业创造条件并提供信息服务,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成本。建立农民工培训人才资源库,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用人企业等各种资源组织起来,全方位开展农民工培训转移就业工作。2003--2004年,为使农民工向城镇转移,并设了竹加工、建筑装璜、美容美发、保健按摩、机电、计算机、家政服务、汽修、旅游与酒店管理十大专业,对4000名农民工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培训,现已全部培训结束,大部分已实现转移就业。
(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沼气生态农业建设
沼气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对沼气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环境的改观。实施沼气建设,将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猪---沼---菜”、“猪---沼---鱼”、“猪---沼---果”生产示范,对沼渣和沼液进行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农村经济社会效益。通过经济效益评价,每口沼气池每年可为农户节约用煤2.72吨,直接经济效益每户每年在475元以上,综合经济效益每户每年800元以上。截至2005年,全市已修建沼气池5600口,绝大部分进行“一池三改”。
(四)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制定了农民负担监督工作目标责任书,并与各乡镇和7个涉农部门签订了《农民负担工作责任书》。认真贯彻落实《土地承包法》,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并切实加强对土地承包合同的管理,热情接待上访群众,及时解决上访问题。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执行的新的财会制度的建立,规范农村财务制度,使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二、农村建设和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首先,当前我市农业农村生产连年出现“四个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粮食产量减少,人均占有量减少,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市耕地面积由于退耕还林、退耕还竹等因素,正在大幅度减少。其次,我市受自然条件、土壤肥力等因素制约,使得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空间有限,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布局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再加之基础设施滞后,产销衔接不紧密,农产品流通不畅,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步伐。第三,鉴于赤水特殊的地理特征和地质条件,造成常规农业先天性不足,出现严重挤压的格局,加之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顺,导致了农业适用技术推广的滞后,给常规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各乡镇五站合一建“农服中心”,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双重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管理不畅的现象,这使得农业行政部门协调难度加大,服务功能很难得到全面发挥。再加之乡镇工作头绪多,农服中心工作人员经常抽调到其它部门工作,就使得农技干部无法专心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农技推广造成滑坡的现象。第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2003年,我市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指导全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进行组织协调,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引导性培训的宣传力度不够大,使部分农民对
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培训过程中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薄弱,学员自身素质低,培训的效果没有得到最好的发挥;培训与转移结构不科学,学员培训多数是就地转移,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的比例较小;各培训基地协调不够,为完成各自任务,各培训机构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农业部门在协调上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第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急需解决,植物检疫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在赤水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农民的生产和城镇居民的生活缺乏基本保障。此项工作应提高到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上予以启动,除配套工作经费外,应配备必要的检测检验仪器,对进入我市的农业生产资源和农产品进行检验检测,确保群众生活安全。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
(一)深刻领会精神,切实加强领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和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意见》(遵发[2005]4号)文件指出,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立足于建立促进农业增效的长效机制,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以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领会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把农业农村工作纳入对下级政府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大农业经费投入。农村工作需要经常下到基层,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开展业务技术培训,指导全市技术工作,使得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农业部门工作,给予解决一定的工作经费。上级业务部门也要安排一定的项目资金,推动赤水农业健康发展,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导向,其它投资为主体的主渠道投资格局。
(三)大力推进优质农产品体系建设
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计划实施优质稻生产基地2万亩,优质糯玉米生产基地2万亩,建立优质农产品加工厂一个,全面实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格局。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按照赤水的气候特征和地理条件,建立城郊早熟型、高山延后型、交通要道加工型的蔬菜基地。建立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促进我市农产品有效流通,推动我市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推行市场准入制度,严把上市产品质量关,推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快速发展,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大力加强沼气生态农业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积极实施国债和省沼建设项目,到2010年共修建沼气池1000口,普及全市各乡镇、各村组彻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积极推广沼液和沼渣的综合利用,在全市实施“三沼”综合利用项目以及“猪--沼--粮”、“猪--沼--鱼”、“猪--沼--果”等综合示范项目。
(五)实施培训工程,提高转移就业
2005--2010年,对全市30000名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并对其中12000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4000人开展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并转移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宣传力度,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进一步加强和各培训机构的协调能力,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改善教学培训条件,建立一批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民工培训基地。跟踪做好农民工信息服务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为学员的就业提供信息服务并制造条件,努力提高转移就业率。
赤水市农业局张宗平
第三篇:我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材料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农村是否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农民能否增长,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性更加明显,解决“三农”问题也成为农业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几年以一号文件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进一步说明农业农村工作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责无旁贷。通过对全市调研,对我市新农村的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成功经验及做法
(一)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
以“点”为中心,主要着手建设期限短、效益高、见效快的示范基地,实施基地带动战略。推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挥规模效应,实施定单农业,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建设新格局,推进“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经营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大力推广“两杂”良种,抓好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树立“粮食要增产、种子应先行”的指导思想,做好“两杂”良种为主的种子调运和供种工作;大力发展优质稻和再生稻,为我市粮食生产开辟一条新途径;调整油菜、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和发展薯类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和反季节蔬菜,逐步实现蔬菜生产基地化、技术规范化、专业化和规模化。
(二)积极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对自愿转移的农民工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就业能力。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组织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准备进入非农产业或进城务工的初中毕业生参加必须的转移就业前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为进城务工作好充分准备。
做好农民工跟踪服务和就业指导工作。主动参与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建设,为学员就业创造条件并提供信息服务,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成本。建立农民工培训人才资源库,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用人企业等各种资源组织起来,全方位开展农民工培训转移就业工作。2003--2004年,为使农民工向城镇转移,并设了竹加工、建筑装璜、美容美发、保健按摩、机电、计算机、家政服务、汽修、旅游与酒店管理十大专业,对4000名农民工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培训,现已全部培训结束,大部分已实现转移就业。
(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沼气生态农业建设
沼气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对沼气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环境的改观。实施沼气建设,将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猪---沼---菜”、“猪---沼---鱼”、“猪---沼---果”生产示范,对沼渣和沼液进行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农村经济社会效益。通过经济效益评价,每口沼气池每年可为农户节约用煤2.72吨,直接经济效益每户每年在475元以上,综合经济效益每户每年800元以上。截至2005年,全市已修建沼气池5600口,绝大部分进行“一池三改”。
(四)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制定了农民负担监督工作目标责任书,并与各乡镇和7个涉农部门签订了《农民负担工作责任书》。认真贯彻落实《土地承包法》,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并切实加强对土地承包合同的管理,热情接待上访群众,及时解决上访问题。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执行的新的财会制度的建立,规范农村财务制度,使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二、农村建设和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首先,当前我市农业农村生产连年出现“四个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粮食产量减少,人均占有量减少,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市耕地面积由于退耕还林、退耕还竹等因素,正在大幅度减少。其次,我市受自然条件、土壤肥力等因素制约,使得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空间有限,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布局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再加之基础设施滞后,产销衔接不紧密,农产品流通不畅,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步伐。第三,鉴于赤水特殊的地理特征和地质条件,造成常规农业先天性不足,出现严重挤压的格局,加之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顺,导致了农业适用技术推广的滞后,给常规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各乡镇五站合一建“农服中心”,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双重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管理不畅的现象,这使得农业行政部门协调难度加大,服务功能很难得到全面发挥。再加之乡镇工作头绪多,农服中心工作人员经常抽调到其它部门工作,就使得农技干部无法专心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农技推广造成滑坡的现象。第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2003年,我市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指导全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进行组织协调,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引导性培训的宣传力
第四篇:浅谈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市是一个农业县市,全市总人口756838人,其中农村人口就有634880人,农村劳动力有31.57万人。由于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民的收入不高,生活水平较低,是国家贫困县市之一。近年来,农村经济受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农村经济出现了新的徘徊局面,突出表现在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不仅成为农
村稳定的隐患,而且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拖累。因此,加快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经,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对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搞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意见,加快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措施之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就**市而言,全市60多万农业人口,有农村劳动力近30万,而真正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劳动力所占比例很小。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是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使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中学到新知识、新技术,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从**市的农村现状看,农民增收的渠道主要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农民外出打工收入,近年来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占收入的比例不断增大,外出打工人均年收入在8000元左右,对农村家庭可用一句话来概括——“转移一人,致富一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措施。
三、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也应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使农村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化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具体办法之一,同时,广大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实现者,农村劳动力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通过转移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更新思想观念,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四、劳动力转移对我市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1.**市是一个山区贫困县市,近几年来农业效率下降,农业收入下降,农民收入之所以还有所增加,主要是得益于劳务收入的增长。根据农村百户住户资料推算,2005年全市外出务工总收入已达到2.1个亿。在农产品下跌阶段,也正是依靠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事二、三产业,走出山里,走进小城镇,走进大城市在脱贫致富,增加收入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因此,加快劳动力转移是山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缓解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式。
2.农民外出打工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熟悉了城市,同时也转变了农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一些农民在经过几年的打工生活后,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经验,他们回乡后,去办企业,带动了一方农村脱贫致富,也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同时,由于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在不断增多,与劳务输出有关的中介和服务行业应运而生,给我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3.劳动力转移对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是对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二是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的比例关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再次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数脏、累、苦、险等城市人不愿从事的工作,就满足了城市用工的需要,支援了城镇建设,也没有对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构成实质性的竞争。
五、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也应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使农村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化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具体办法之一,同时,广大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实现者,农村劳动力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通过转移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更新思想观念,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六、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及对策
在农业增长潜力有限的条件下,要改变当前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的局面,只有及时转变思路,跳出“农”
外进行思维,以产业领域并向非农行业和城市的转移,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从而大力提高农民的劳务收入并最终实现农民收入的新一轮快速增长。
1.增加教育投资。从农民自身来讲,其素质不高是阻碍其外出寻求就业机会的主要原因,所以要针对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的实际,在切实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大农村初高中学历教育的比重,提高农村后
备劳动力资源的素质和就业机会。还要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力兴办各类成人教育,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以增强农村劳动力的适应能力,拓展其就业空间。
2.增强组织程度。经过多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践,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已形成较大的规模和市场,许多人已适应了当地的市场情况,在当前我市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和农民就业信息不足的情况下,要有步骤地建立为农民外出提供服务的民间中介咨询组织或政府劳务信息服务机构,减少劳动力外出的盲目性,因其信息闭塞而政府缺少组织是造成农民盲目外出的重要根源。
3.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在加快**市向中等规模城市发展的同时,合理规划中心镇的建设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步伐,并对地理条件好,人口流动量大,产业具有一定规模的乡建为镇、结合移民工作,对生存条件差的贫困农民集体搬迁到乡镇,增加集镇人数,并将有限的建设资金投入基础设施,以摊薄农民进城的成本。
4.搞好农民外出后的后勤工作。由于劳动力的大量外出,有的家庭只剩下老弱病残,致使大量土地荒无人种,极大地浪费了土地资源,各级要针对这一实际,组织帮工队,或把25度以上的坡地退耕还林,调整产业结构,种上高效的经济林。减少外出人员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模式
二、依据实际找准抓手,各地新农村建设特色纷呈
农村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安阳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新农村社区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各地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示范带动,整体推进,产业支撑,稳步实施”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四个整合”,打造一个服务圈,积极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四个整合是:一是对工业发达的产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周边的300个左右村庄进行整合,规划为100个左右的新农村社区;二是对市区近郊近270多个村庄进行整合,规划为100个左右新农村社区;三是对县城周边以及工业较发达的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村庄进行整合,建设新农村社区;四是对深山区、高山区等不适合居住的村庄进行搬迁整合。一个服务圈是:对广大经济较为薄弱的平原农区,突出农民增收,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畜牧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以大村、中心村建设为主导,进一步完善水、电、路、气、讯、学校、医院、文化大院、大型超市等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构建半径两公里生活服务圈,引导服务圈内中青年农民逐步到中心村就业居住,同时对边远农村限制宅基地审批,促使具备条件的农民到社区安家落户。围绕上述四个整合、一个服务圈建设,安阳各县(市)区坚持工业发展集聚化、农业生产现代化、城乡建设一 1
体化、乡村卫生清洁化、公共服务社区化、组织文明规范化等六个方面整体推进(即“六位一体”)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区,涌现出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
1、产业集聚型。对于9个省级及一批市级产业集聚区周边地区,通过村庄整合和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集约化生产,以产业带动农民就业,以农民就业推动人口集中,同时将村庄整合腾出的土地用于产业集聚区发展,滑县新区锦和苑、林州市陵阳镇南辛庄村等地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滑县产业集聚区通过整合项目资金,争取银行新民居贷款、农户自筹等多方筹资,将18个行政村整合为一个新农村社区——锦和苑,规划新村可容纳2万人,占地由4251亩减少为1676亩,腾出建设用地2575亩,为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同时将18个村的1.7万亩耕地按每亩每年700到1000斤小麦的价格和15年期限进行集中流转,实行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从而使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产业集聚区目前入住企业147家,可以解决1.1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新村还规划有创业园区,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为社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实现劳动力零距离就业转移,依靠企业务工和土地收益实现农民稳定增收。
2、城郊带动型。主要特点是发挥紧邻城市的优势,依托工业和商贸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林州市龙山街道西街村、龙安区田村街道南田村的建设是这方面的典型。
林州市龙山街道办事处西街村包含7个自然村、5700口人,共
有各类企业近100家,2009年销售收入10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余元,该村利用位于林州近郊的区位优势,规划整合后新社区可容纳1.7万户、5万余人,占地由4000亩减少为1000亩,可腾出3000余亩宅基地,通过村民参与和市场化运作,依托传统铝制品、不锈钢等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餐饮娱乐、中介销售等现代服务业,打造林州新的商业中心,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解决群众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龙安区田村街道南田村是省级示范村,位于安阳市南15公里,紧邻107国道、京广铁路和南水北调运河,交通较为便利,辖区内有运作成熟的两个大型企业---豫北金铅和三丰铜带,两公司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大,且经济效益也较好,南田村依托这些经济建设项目,整体搬迁至新址,规划建设南田新村,以产业为支撑,走工业发展集聚化的道路,建成后村庄占地面积将由现在的750亩减少为238亩,可节约土地512亩,让一个原本零散的村庄紧紧围绕在企业周围,促进农民就地转移就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为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向着规模化、聚集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平原农区型。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广大平原农村分散地带以“六位一体”为目标,重点培育中心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向周边两公里延伸公共服务,逐步打造一批“半径两公里服务圈”或“步行20分钟生活圈”。滑县白道口镇滨河新村示范村建设正是这一思路的具体体现。
滨河新村位于全国产粮大县滑县东北部白道口镇政府驻地,地处平原,涉及白道口、西英公2个行政村,共有1523户、6806人、5800
亩耕地,计划用三年时间对示范村分三期进行建设,整合后可满足7000人居住,占地面积将由2230亩减少为900亩,节省土地1300余亩。他们利用自筹、借贷、社会引资、开发商垫资等多种方法,解决示范村土地征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问题,同时努力争取上级整合支农扶农资金,协调银行资金,对农户实行3-5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用于建房,目前汽车站、计生服务中心、文化站主体楼、医院病房楼等公共服务项目已竣工,投资280万元24个班规模的中心小学正在建设中,总投资2500万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容纳100家商户的供销商业小区通过招商引资也已建成,平均日客流量接近2000人次,年可实现销售额近亿元。在平原农区通过重点培育中心村建设,既可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可减少政府财政对分散各村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的重复投入,将成为集健身娱乐、医疗保健、文化教育、舒雅民居等为一体的环境绿化、庭院美化、生态优化的城镇化现代居民小区,并对带动周边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地引领示范作用。
4、企业带动型。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依托企业大型建设项目,周边村民通过入股、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交由企业管理使用,并解决村民的土地收益分配、就业、住房、社会服务问题。省级示范村龙安区龙泉镇九堰中心村的建设走的就是这条路子。
九堰中心村依托河南超越集团王家岭煤矿,将矿区周围的七个行政村合并成一个大社区,走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按照传统模式建设矿山,矿山与农村、矿工与农民是两对天然矛盾体,常常发生利益纠
纷,直接影响矿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走企业带动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条路子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达到农民、企业、国家三方满意。目前,超越集团已与当地农民和农村组建了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矿业农庄有限公司。矿业农庄以矿业企业和矿区农民作为平等主体,以资源、资产、资本为纽带,实现股东、工人、农民等多种身份为一体,以合资方式解决农民土地稳定收益问题,并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以合作方式解决农村和农业发展问题;以培训方式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总体概括为“333”工程,即围绕合资、合作、培训3个方面开展工作;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做到农民、企业、国家三方满意。旗下矿业农庄“果-草-禽”示范园,把龙泉镇的养殖业与花卉苗木产业进行整合,实现“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现代企业经营模式,拉长养殖与花卉苗木的产业链。项目规划占地5000余亩,计划投资1亿元。目前流转土地2000余亩,投资1000余万元,栽种薄皮核桃、金柿、海棠等果树24000余株,播种紫花苜蓿1000余亩,饲养柴鸡20000余只,修建园区道路3公里,餐饮区、专业育雏场已建成,旅游观光型新型农村已见雏形。
5、移民搬迁型。这种模式主要整合地处偏僻、规模较小、经济薄弱、配套设施无法覆盖的规模较小的自然村或不适宜居住的深山区村庄,动员农民移民,将整村迁移到地理位臵相对较好的村庄。
实行移民搬迁,通过在工业发达地区建设高层为主的新农村社区,解决企业用工的农民就业,同时实行退耕还林,加强生态建设。移民新村均以企业为依托,有力地促进新农村社区农民就近就地转移
就业,实现产业与人口有机融合,二产与三产良性互动,努力做到安居和乐业的有机结合。林州市陵阳镇南辛庄安臵点距林州市区4公里,紧邻河南省仅有的2个县级国家经济开发区—陵阳镇经济开发区和全国最大的汽车配件基地,该区工业发达、集体经济实力雄厚,但劳动力不足,外来劳动力又不稳定,是搬迁群众实施搬迁后实现再就业的理想区域。为此,林州市在建设陵阳镇南辛庄社区时建立搬迁扶贫基地,实施跨乡镇搬迁,将居住在石板岩乡、任村镇等北部乡镇的山区贫困群众175户700人(其中,搬迁扶贫125户500人,生态移民50户,200人)搬迁到陵阳镇南辛庄安臵点,一方面解决山区群众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娶妻难等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山区贫困群众治穷致富从根本上夯实了基础,加速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再一方面解决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劳动力不足等问题,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功能。
农村基层组织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者,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安阳各地在加快农村社区建设的同时同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在工作中充分尊重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他们结合实际勇敢创新,只要是有利于把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的办法、措施、机制、模式,都应鼓励和尊重,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顺利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