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2 19:0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与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第一篇:关于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经济委员会课题组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现代农业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健康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与居民消费需求相适应,近年来农产品市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超市、连锁店以每年30%的增长速度取代着传统的农贸市场。而对进入超市的农产品,各地都制订了严格的商标和品牌标准。可以预见,今后没有商标、没有品牌的农产品,将很难进入消费主渠道。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如何在未来农产品市场上占得先机,非常值得我们去探讨与思考。

一、我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果、畜牧、小麦、棉花、蔬菜、林业等六大主导产业,按照农业产业化“121强龙工程 ”实施意见的统一部署,集中主要精力,实行政策倾斜,寻求重点突破,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具有一定牵动力的产业龙头,打造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农产品。如安徽省东方面粉厂的“东鼎”牌系列面粉各项指标均达到或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国内久负盛名的符离集烧鸡和砀山酥梨畅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近期新开发的名优农产品丰原梨汁、锦丰方便面、科技牌罐头、皖王面粉等也表现不俗。截止2006年底,全市共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1家,资产总值28.8亿元,年销售收入5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1.9%、80%、72.5%,其中超亿元企业17家,较上年增加4家;有省级名牌农产品14个,国家免检产品4个,安徽省著名商标1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获绿色食品证书8个,无公害农产品8个,经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7个,认证面积40多万亩。以兴达罐业、科技食品、欣诚、田源等公司生产的各类水果、蔬菜罐头出口势头良好,出口创汇1731万美元,较上年增长16.9%。

总的说,近年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均有较大进步和长足发展,既有数量的增长又有质量的提升。但在看到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发展潜力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存在的差距。我市农产品品牌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牵动性弱。目前我市资产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50多家,但真正在全国或全省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却很少,全市还没有一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71个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加工型企业40家,其中面粉加工企业就占18家,结构单一,规模较小,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关系松散,对产业的带动性较弱。另外从现有的农业产业资源看,企业与产业之间比例失衡,出现有产业,没龙头;大产业,小龙头;小产业,大龙头等现象,这势必对我市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品牌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二)品牌意识薄弱。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观念的影响,当前许多农业生产者经营的核心仍然是农产品,而不是品牌。品牌意识淡薄,加之品牌建设风险高、费用投入大,品牌效益短期内难以显现,企业创新品牌的积极性不高,不仅制约了新的品牌产生,而且导致我市一些历史品牌逐渐衰弱。

(三)农业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有待加强。我市的农业标准化工作虽起步较早,并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部分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标准化生产、品牌经营和商标注册等认识不足,加之农业标准化及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滞后、多头认证等,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产品品牌的建设。

(四)农产品加工包装发展滞后。我市农产品加工业近几年虽有较快发展,但仍显滞后。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规模小,加工层次低。粮食中仍有70%以上以原粮方式出售,一些经过初级加工的产品,因加工不细,包装不精,给人以档次较低和质量不高的印象,从而直接影响到品牌的附加价值,也对品牌创建形成一定制约。

二、对我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几点建议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品牌化发展的氛围已经形成。实践表明,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根本保证。为此,对我市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营造全市积极创建名牌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尽心尽职为品牌培育“铺路搭桥”,努力营造“创建名牌,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另外,鉴于目前我市经济总量低,企业规模偏小,申报安徽名牌、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还有一定困难,建议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知名品牌农产品”评选活动,一方面是先行打造一批市级知名品牌;另一方面旨在对企业负责人和农村合作组织经纪人进行实战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为下一步争创安徽名牌和中国名牌奠定基础;

(二)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品牌发展。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就需要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企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是创建品牌的前提。当务之急,一要做大做强本土企业,对重点企业和品牌产品给予重点培育、重点扶持,鼓励知名品牌利用品牌资源进行扩张和延伸,促进规模企业早出名牌、多出名牌;二要外联内合,一方面通过采取贴牌生产方式,加强与省内外一流企业的合作,学习他们在品牌建设上的成功经验,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利用自身产业优势,联合同行业或同产业链企业,抱起团来创名牌。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体系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食品安全和质量是农产品品牌的生命线。在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过程中,必须大力推行农产品的标准化工作,突出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企业要把质量管理和标志管理贯穿始终,用严格的产品质量培育品牌信誉,以优良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要大力推进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把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列入品牌创建重点,积极申报绿色农产品和实施原产地保护。同时要积极运用商标来保护自己、扩大市场份额,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推介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以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必须重视科技创新,走“科技兴农”道路。要广泛运用生物工程技术、现代先进种养技术、加工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发展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品牌产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五)注重品牌整合,加强农产品品牌营销。要充分利用好农博会、招商会、展销会等平台,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并利用媒体广告、网络营销、专题报道以及公共关系等多种促销手段,进行品牌的整合宣传,提高公众对品牌形象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同时还要重视现代物流新业态,广泛运用现代配送体系、电子商务等方式,开展网上展示和网上洽谈,增强信息沟通,搞好产需对接,以品牌的有效运作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扩大知名度。

第二篇: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计划

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计划

时间稍纵即逝,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一定有不少可以计划的东西吧。工作计划的开头要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计划1

一、总体要求

以“生态农产品”为总体品牌形象,重点围绕粮食、畜禽、水产、果蔬、花木、食用菌等六大优势主导产业,制定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战略,建立层级递进的品牌培育机制,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农产品品牌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把我市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探索出一条品牌强农、营销富农的发展之路。

二、建设目标

到20xx年,每个县区培育1-2个有区域特色,产品销售达5-10亿元的特色农业产业,2-3个有一定影响力和产业支撑力、销售过亿元的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全市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省级名牌,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等新增15个以上;新增“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识产品230个以上,其中有机农产品5个以上;鼓励农业外向型企业境外注册商标,每县区培育1个以上出口创汇过500万美元的外向型农业企业。

三、主要措施

(一)科学规划,引导品牌有序发展

1.制定品牌发展规划。

各县区要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扶强”的思路,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实施名、优、新产品的品牌培育;老品牌、老产业提档升级;生态农产品营销推广等三大战略,重点围绕各地特色产品和主导产业,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制订相应工作计划,打响生态农产品品牌。

2.整合优质品牌资源。

各县区要整合农产品资源,以“三名商标”(知名、著名、驰名)、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三品一标”为重点,聚力打造优势农产品品牌。对已具有一定品牌优势的农产品企业,要积极扩大基地规模,充分发挥品牌带动效应;对同类农产品品牌,要进行整合规范,切实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商标、统一地域标识,形成同一地域、同类产品保留1-2个品牌,改变小、散、杂的现状,避免恶性竞争;要强化地域观念,增强商标意识,把品牌和地域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地域标识商标注册保护工作。

(二)夯实基础,强化主体培育

3.大力扶持龙头企业。

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品牌培育中的主导作用,对有市场、有产品优势的重点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聚力扶持,做强做大;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要予以重点引导,扶持做大做强。沭阳县要大力扶持花木、食用菌、水禽等生产加工农业龙头企业;泗阳县要大力扶持食用菌、生猪、果蔬等生产加工企业;泗洪县要大力扶持优质稻米、水产等生产加工企业;宿豫区要大力扶持粮食、罐头食品和肉禽等生产加工企业;宿城区要大力扶持蔬菜种苗、肉禽等生产加工企业;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大力扶持罐头食品、蔬菜等企业;市湖滨新区要大力扶持水产养殖加工企业;市洋河新区要大力扶持蔬菜加工企业。要扶持企业建立基地,开展订单生产,重点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基地生产、产品营销和品牌推介。同时,要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农业招商,瞄准国家和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企业来宿投资,为品牌培育提供后续资源。力争通过三年建设,各县区分别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以上,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以上。

4.积极培育合作组织和协会。

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建立区域性产业联合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和协会在品牌培育中的作用,引导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产销合同和服务契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大力引导和支持合作组织、行业协会自主创建原产地优势产品品牌,重点培育洪泽湖水产、骆马湖水产、成子湖水产、中扬青虾、戴场岛水产等水产品品牌,泗洪大枣、西南岗西瓜、泗阳鲜桃、洋北西瓜、丁庄大菜、南蔡蔬菜、华冲番茄、吴集白萝卜、茆圩草莓等果蔬产品品牌,梅花青壳鸡蛋、新袁羊肉等畜产品品牌,做响泗洪大米、泗洪大枣、泗阳杨树、八集花生、宿豫凤鸡等地理标志品牌。大力支持专业协会对已具备条件的农产品原产地标识的申报。到20xx年,每个县区要支持2—3个合作组织或专业协会成功申报2—3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

(三)狠抓品质,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5.加强优质新品种的引进推广。

市、县农业部门要充实蔬菜、水产等重点产业推广队伍,大力引导企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推广市场认知度强、效益好的优质新品种,深入基地指导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大力扶持果蔬新品种种苗的推广,实行种苗补贴政策,提高种植户的积极性,降低市场风险。在品种的推广过程中,要强化农业质量标准意识,制定优势产业主推品种的地方标准,逐步形成一个品种有一套完整的生产技术规范,切实提升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6.加快品牌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的同时,要根据国内外通行规则和市场需求,进一步推进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尤其是加快有机农产品基地的规划建设,20xx年底前,各县区要全面启动有机农产品(水产品)基地建设,每年各县区要分别新增500亩以上有机农产品基地1个。

(四)做强营销,提高品牌市场影响力

7.加强营销体系建设。

强化与上海、南京、苏州等大中城市对接,设立优质农产品展销店,在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设立农产品营销点,在大型超市设立优质农产品销售专柜,加强与企事业单位食堂、大专院校等农产品消费大户对接,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全力拓展各类电子商务渠道,在京东、天猫商城等网络销售平台开设区域综合性农产品销售店铺,到20xx年,各县区在国内主要网络销售平台开设农产品销售店3个以上;大力培育农产品经纪人,以全市职业农民培训工程为载体,开展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育和能力提升工程,促进农产品和市场更广泛对接;加强名牌农产品的宣传力度,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大型农业会展活动,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户外等多种载体上推介和宣传品牌,重点在国家、省级报刊和央视上宣传名牌农产品,提高我市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充分依托省、市主流媒体,制定实施名牌优质农产品营销方案,力争用三年时间,打响我市优质生态农产品品牌。

8.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

重点扶持水产品、宠物食品、果蔬罐头等三大农产品出口支柱产业发展,按照“龙头企业+基地”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强临淮、半城、龙集等水产品出口基地建设,以及新庄黄桃、太平山芋等出口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同时要积极把握国际农产品市场动态,拓展鲜切花、果蔬加工、畜禽产品等出口产业,提高我市农业产业的外向度。

四、强化政策扶持

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产品品牌培育、保护和宣传工作,奖励补贴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和单位。

1.鼓励品牌认证。

对新获中国驰名商标的农产品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新获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的农产品企业,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新获国家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江苏著名商标、江苏名牌产品的农产品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2.鼓励“三品”认证。

对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农产品企业,分别给予1万元、2万元和3万元奖励。

3.鼓励农产品出口创汇。

对在境外新成功注册商标的农产品企业,一次性奖励3万元;对农产品企业到境外参加各类展销推介会的,按照摊位费的50%给予补助;对出口创汇过500万元美元的外向型农业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4.鼓励农产品品牌营销。

对在天猫、京东等主流网络销售平台开设综合性农产品销售店铺的,按“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网络创业的实施意见”执行奖励;对年销售收入(农副产品)首次突破亿元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含粮食仓储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

以上奖励不累加重复,以最高一级计奖。所涉奖补资金,市财政承担50%、县区财政承担50%。各地要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和奖励政策,促进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五、组织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

市政府将农产品品牌创建纳入对各地目标考核,定期督查,严格奖惩。各县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共同推动全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同时加强品牌质量保证与诚信体系建设,强化工商、质监、农业、文化、科技、商务、供销等职能部门和司法机关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农产品品牌保护和监管。

2.强化责任落实。

各地按照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做好农产品品牌发展规划和创建计划,制定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分解落实工作责任。市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3.加强督导检查。

各地要细化工作措施,加强督导检查,定期通报督查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农产品品牌创建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年底进行考核评比,落实扶持奖励措施。

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计划2

为充分发挥我区农业资源优势,做大特色主导产业,做强特色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农产品综合效益、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立足现有特色资源,重点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强化政府引导扶持,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制定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战略,建立层级递进的品牌培育机制,构建农产品品牌营销体系,完善农产品品牌管理机制,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农产品品牌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把我区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全面提升农业整体形象,促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建设目标

——到20xx年,农产品商标注册数量突破1500件,涉农中国驰名商标达5件,拥有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11件,拥有马德里商标注册5件。

——到20xx年,拥有市名牌农产品 12个,省名牌农产品8个,省知名区域名牌农产品1个。

——到20xx年,宿豫莲藕、大兴瓜蒌、丁嘴金菜、顺河早酥梨、陆集芦蒿等特色产业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大幅度提高,拥有省级知名农业产业基地1个,省级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1个。

——到20xx年,拥有“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标识农产品300个。

三、主要措施

(一)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

1.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立足全区现有特色产业基础,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扶强”的思路,对特色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布局,制定品牌工作计划,打响宿豫特色农产品品牌。新庄镇、仰化镇大力发展莲藕产业,三年内种植规模达4万亩。丁嘴镇大力发展金菜产业,三年内种植规模达1万亩。大兴镇大力发展瓜蒌产业,三年内种植规模达1.5万亩。顺河街道大力发展早酥梨产业,三年内种植规模达0.5万亩。陆集镇大力发展芦蒿产业,三年内种植规模达0.8万亩。来龙镇、保安乡、关庙镇大力发展稻虾共作等产业。

2.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参与主导产业发展。

招引国内知名农业龙头企业到宿豫从事特色产业种植、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和营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主导产业发展和品牌培育中的主导作用,对有市场、有产品优势的重点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促其做强做大。鼓励区内外种养殖大户到宿豫从事特色产业生产经营。

(二)提升特色产业标准化和科技化水平

1.加快农业科技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建立健全与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相配套的技术服务体系。

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对接,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室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开展主要农产品高值化加工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形成一批推动农业产业拓展和农产品价值提升的关键技术和特色产品,全面提升农产品品牌科技含量。

2.推进特色农业标准化进程,争创标准化示范区。

鼓励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围绕特色产业开展系列标准化研究,主导或参与各类标准的制定,实现从种养到加工、从运输到餐饮的全程技术和管理规范的标准化,为品牌创建、运营和维护提供坚实基础。加大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力度,推动特色农业增效、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3.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基地技术指导力度,推广绿色高效农作物生产技术。

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禁农药生产、销售、使用等违法行为。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建设,推行农产品条形码制度,加快建立产销区一体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络,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明确责任主体,确保质量安全。

(三)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和推广

1.充分发挥产业协会作用。

由区农委、市场监管局或乡镇牵头成立特色产业协会,主要开展特色农产品品牌申报管理、农产品宣传推广和销售等工作,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和协会在品牌培育中的作用,引导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产销合同和服务契约。大力引导和支持合作组织、行业协会自主创建原产地优势产品品牌,重点培育新庄和仰化莲藕、丁嘴金菜、大兴瓜蒌、顺河早酥梨、陆集芦蒿等农产品品牌,做响丁嘴金菜、顺河早酥梨等地理标志品牌。大力支持专业协会对符合条件的农产品申报地理标志品牌。

2.加强宣传营销体系建设。

搞好推介策划,加强与中央电视台《每日农经》等媒体合作,在发挥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类农业会展、购物节等载体推介宿豫农产品品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大中城市建立专卖店,专柜专销、直供直销,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全力拓展各类电子商务渠道,在京东、天猫商城等网络销售平台开设区域综合性农产品销售店,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农产品销售。大力培育农产品经纪人,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为载体,开展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育和能力提升工程,促进农产品和市场更广泛对接。举办宿豫区“十大知名品牌”“十大知名商标”“最具影响力品牌”“最具竞争力品牌”等农产品品牌评比活动,创新性地开展各类宣传营销活动。

(四)营造良好的农产品品牌创建氛围

1.打造宿豫区农产品品牌创建公共服务平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运营,建立健全品牌培育和管理数据库,开展品牌查询、培训、评估、转让交易、抵押及孵化等服务。

2.加强对涉农商标和品牌的维权力度。支持乡镇、相关部门和企业注册商标创品牌,特别是加大地理标志品牌的创建力度,以品牌闯市场。加大对农产品品牌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各种侵权行为,净化市场经营环境,保护品牌拥有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品牌创建和维护的积极性。

四、政策扶持

从区财政每年设立的生态高效农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中单列部分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农产品品牌培育、保护和宣传等工作,奖励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和单位。

1.对新获宿迁市名牌产品的农产品经营主体,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新获“江苏省质量信用aa级”以上的农产品经营主体,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新获江苏省名牌产品的农产品经营主体,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新获江苏省知名区域品牌农产品的单位,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新获中国驰名商标的农产品经营主体,一次性奖励50万元。

2.对新获农产品商标注册证的单位每件补助600元,对新获国家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的单位,分别一次性奖励20万元、30万元;对完成商标国际注册的,每件奖励3万元。

3.对主导制(修)订农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经相应标准主管机关依法发布的企业及有关单位,一次性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参与制定的减半奖励;对提出省级地方标准或技术规范研制项目并得到立项许可,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的,经省级标准主管机关依法发布后,一次性奖励3万元。对新通过国家、省、市级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基地)验收的项目承担单位,一次性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2万元;对新通过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试点单位验收的项目承担单位,一次性分别奖励8万元、2万元。

4.对获得“金枫奖”等省级表彰的单位,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新获得市级“十大农产品商标”“十大地产品商标”“十大农产品知名品牌”等称号的单位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新列入“江苏省农产品品牌”目录的单位,企业产品品牌奖励1万元、区域公用品牌奖励10万元。

5.鼓励拥有自主品牌的农产品出口。对经区政府批准的拥有自主品牌的农产品企业到境外参加各类展销推介会的,按照摊位费的30%给予补助;对出口创汇过500万元美元的外向型农业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6.围绕特色产业加大土地流转,鼓励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生产。规模基地类、设施种植基地类、农产品加工类等项目按《宿豫区生态高效农业奖补办法》规定申请奖补资金。

以上项目,符合申报上级专项资金的,一律优先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其中奖补事项与区其它文件重复的,以此文件为准。以上奖补不重复享受,以最高一级计奖。奖补工作由区农产品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区财政依照程序拨付奖补资金。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由区政府牵头成立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区市场监管局、农委、财政局、商务局、农工办、旅游局、地方志办、各乡镇(相关街道、园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市场监管局,负责全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督查指导、考核奖励等。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推进工作落实。

(二)强化督查考核。

将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列入农业和农村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强化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定期督查品牌建设工作完成情况。各乡镇及相关部门按照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分解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落实。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督导检查,定期通报督查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年底进行考核评比,落实扶持奖励措施,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第三篇:关于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了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现就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十六项重点工程,把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十六项重点工程之一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市委、市政府面对当前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新情况,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适应品牌发展和品牌消费的新趋势,作出的科学决策。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可以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可以促进资源整合,引导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品牌农产品优化配置,实现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载体;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可以实现品牌销售,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展农产品市场,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目前我市农产品品牌数量较少、特别是名牌少,品牌知名度低,品牌效应不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都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各地各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品牌就是信誉、就是竞争力、就是无形资产、就是效益的理念,把培育农产品品牌、发展品牌农业纳

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点任务,着力推动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全面实施,切实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步伐,加大名牌农产品培育力度,不断提升我市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明确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以各种经贸洽谈会、农产品展销会和网络媒体为平台,以创建国家名牌、省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为重点,发挥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特色优势,突出重点产品,打造知名品牌,为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目标任务是:围绕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2011年,全市新增农产品品牌30个以上。其中丰润、丰南、滦县、滦南、乐亭、迁安、迁西、遵化、玉田每个县(市)区发展3个以上,开平、古冶、唐海每个县区发展2个以上;在现有农产品品牌中争取培育省级以上名牌5个以上;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的农产品10个以上。力争“十二五”期间,培育150个以上生产规模大、标准化水平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的农产品品牌。

三、严格落实农产品品牌建设各项工作措施

(一)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夯实农产品品牌的质量基础。要以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应用体系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广泛采用国际和国内先进标准,做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有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监管要求,结合优势农产品布局,以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建成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二)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产品品牌主体。要加快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围绕优势主导产业、产品,建立专业合作社,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专业合作社,引导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产销合同和服务契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快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步伐,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三)鼓励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促进农产品品牌包装上市。要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增强商标意识,鼓励、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报,促进品牌农产品包装上市,促进农产品的品牌销售。同时要加大服务力度,协调有关部门关系,切实帮助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解决商标注册和商标保护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扎实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提高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要按照“统一规范、简便快捷”的原则,把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作为农产品品牌培育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国内外通行规则和市场需求,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依托优势农业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五)积极组织名牌农产品申报认证,树立良好品牌信誉和形象。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河北省名牌产品”、“河北省著名商标”的申报认证工作。要整合现有地方农产品品牌资源,通过申报认证,推出一批影响大、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名牌农产品。在此基础上,加强包装、扩大宣传,大力推介,积极争创“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不断提升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加大营销推介力度,提高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要建立完善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加强农产品出口市场研究,努力提高农产品出口份额。围绕农产品展示展销,继续组织参加各类大型农业会展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推介和宣传品牌,让广大消费者了解产品、使用产品,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七)自觉维护品牌形象,确保农产品品牌健康发展。要加强品牌保护,努力维护品牌的质量信誉,保障农产品品牌健康发展,对恪守信用者要予以宣传表彰。品牌主体要强化自律意识,切实加强品牌质量保证与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依法经营品牌,自觉维护品牌形象。

(八)加强网站建设,构筑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要对市县农合联、龙头企业所建网站进行完善提高,建立当地名优农产品资源、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经纪人与专业合作社数据库。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及时搜集整理和分析预测国内外名优农产品市场需求动态,定期发布各地名优农产品生产情况和供求信息,促进产销有效对接,实现品牌农产品顺畅销售。

四、切实加强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领导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成立以市委农工委常务副书记付国民为名誉组长,市供销社主任、农合联会长李元新任组长,市委农工委副书记王晓峰、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王永红和市供销社副调研员、农合联秘书长杜九如为副组长的唐山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策全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合联秘书处,负责统一组织和协调全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具体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共同推动全市农产品品牌建设。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县(市)区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和农合联要按照当地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做好农产品品牌发展规划和创建工作计划,制定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分解落实工作责任。要充分发挥乡镇级农合联分会作用,建立健全“以标准促生产、以品牌促营销、以营销兴产业、以产业促增收”的工作运行机制,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三)强化政策扶持。建立农产品品牌创建奖补制度,对当年新注册的农产品品牌每个一次性奖补5000元;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每个一次性奖补5万元;获得“河北省名牌产品”和“河北省著名商标”称号的,每个一次性奖补2万元。

各县(市)区也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扶持和奖励政策,促进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四)强化宣传推介。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采取专栏节目、专题报道、网上展示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推介品牌农产品和品牌企业,在全社会营造“宣传品牌、支持品牌、发展品牌、保护品牌”的良好氛围。市在唐山电视台每周推出一个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品牌进行宣传推介。以唐山市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为平台,集中宣传推介我市的品牌农产品,提高外地消费群体对我市品牌农产品的认知度,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和帮助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品牌宣传,加强横向、纵向宣传,拓宽宣传领域,丰富宣传内容,正确引导消费,提高品牌农产品的竞争力。

(五)强化督导检查。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和农合联将把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大力扶持,强力推进,定期对各单位品牌建设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年底进行考核评比,落实扶持奖励措施。

第四篇:对我国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的几点思考

内容提要目前,我国农业进入了新阶段,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广大居民对农产品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为突破口,是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稳定提高农民收入、促使我国农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

一、创立我国农产品名牌是大势所趋

我国是世界农产品第一生产大国,却不是农业强国,更不是农产品品牌大国,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上的“市场地位”较弱。从农产品出口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看,2004年我国不到3.3%,而美国达到11.3%;2005—2006“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中没有一个农产品品牌;农产品整体质量不高,农残和有害微生物问题仍存有较大隐患,出口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抵御出口市场风险和突破技术壁垒能力不强;绝大多数农产品档次低,仍处于初级阶段,出口主要以原料为主,充当国外品牌原料。国内市场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全国三绿工程畅销品牌”中农产品品牌不多,广大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品牌的消费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在产品供求关系上,农产品供给由全面短缺走向总量基本平衡的结构性、地区性相对过剩。加入WTO后,农产品销售形势日趋严峻,前一阶段农民收入增加主要受益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今后这种涨价空间会逐步缩小,我国目前的三农产品中纯粹直接的农产品是中国名牌或品牌是中国驰名商标的屈指可数,大众所知的农产品不是品牌,而是农产品的品种或产地,而能够体现市场优势的价格、市场份额和品牌地位(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农产品凤毛麟角。上述现象说明,我国不是农业强国,也没有农产品品牌,农业生产经营永远处于产品竞争阶段。要想提高我国农业水平,必须在农产品的品牌培育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使我国由农业大国变成农业强国、农业品牌大国。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的需求结构和市场环境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从国内看,居民收入水平较快提高,尽管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但受需求结构升级的驱动,居民的食品消费层次不断提高,健康安全意识不断增强,食物质量安全要求迅速增长,优质优价机制逐步形成。与居民消费需求相适应,近几年农产品市场已发生很大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超市、连锁店以每年30%的增长速度取代着传统的农贸市场。农产品进入超市,一般要保证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并且有品牌标识和稳定的货源。如上海市要求外地农产品入沪必须有商标,北京市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考虑,也对各大商场超市的农产品商标等各项标识作出了明确严格的规定。照此趋势,没有商标的农产品,今后难以进入商场超市;没有品牌的,则难以获得消费者信任,难以打开销路。从国际看,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同时,追求安全、优质已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主流;国际市场对我国农副产品不断提出种种限制措施,技术、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杀伤力越来越强,国际规范和限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甚大。改变这种格局,农业生产就要尽快与国际市场的规范接轨,大力发展品牌经营。

总之,只有依靠品牌经营,才能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走出生产大国贸易小国的局面,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是振兴中国农业的必然选择。同时,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是建设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必由之路,也是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二、树立农产品名牌的战略措施

(一)建立和壮大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并以大企业为龙头 没品牌,就没有竞争力,但品牌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企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是创品牌的前提。因为品牌创立要花费企业大量的精力和金钱,这对企业来说,意味着高风险,也体现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目前,我国的农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并且大量存在的是一家一户为生产经营单位,经营分散,所生产的大宗品种结构趋同、加工滞后、生产无规章、流通无渠道。小规模、分散化,不仅难以保证稳定的质量,而且在品牌创建过程中的诸如开拓市场、树立品牌、取得认证方面也力不从心,更不用说生产技术环节能否达到国际市场的最终检验标准。一家一户为生产经营单位和规模较小的农业企业,是不能胜任农产品品牌工程建设的。从全国拥有强势地位农产品品牌企业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看,做大品牌必须靠大企业和龙头企业的拉动,通过龙头企业使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实现了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长期与品牌农产品无关的分散农户,也尝到了品牌经营的甜头,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依靠龙头企业打品牌进入市场,充分体现了品牌农业的规模优势、渠道优势与合作优势。龙头企业是品牌经营的核心,“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可以使生产和流通的各个主体相互协作、共同发展,既有利于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也有利于市场化运作,树立品牌的统一形象,促进农业名牌的产生。如我国农产品的著名品牌—蒙牛、伊利等的成长,充分体现了龙头企业的作用。目前,在许多地方,要着重分析农产品企业长不大的原因或阻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和方法,多途径培育和促进农产品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培育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提高产业化组织程度。例如,在加大引进农产品大企业的同时,对现有企业要组织引导,不拘形式,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注重规范运作、政策扶持、降低公司创办费用、减轻企业负担、改革管理体制等。

(二)各级政府的扶持和帮助是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的保证

实施农产品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农业管理部门作用有限,必须依靠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扶持和帮助,充分利用政府各部门的综合能量。在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对较弱,需要政府部门的扶持和帮助,各级、各地政府责任重大。政府对农产品品牌工程既要支持帮助,又不能包办代替,要防止行政命令、盲目指挥,这个问题在某些地方很严重。如何做到帮农而不扰农,是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另外,在我国加入WPO后,政府已很难再以价格补贴、价格保护等方式,扶持农业、关爱农民,但可以通过借助政府力量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的方式,来扶持农业、关爱农民。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真正落实政策。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明确指出,不管哪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农户,与衣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给农民带来实惠,都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一视同仁地给予支持。这就是说,对农业龙头企业,中央是有政策支持的,关键是政策的落实。(2)搞好农业科技示范。农民参与各种经济组织的积极性不能靠行政命令,政府要通过扶助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形式来引导农民参与龙头企业的品牌工程。在一定规模和层次的龙头企业带领下,争取形成市县有示范区、乡镇有示范园、农村有示范户,与国际标准接轨和与国家标准接轨、行业标准配套的生产管理程序。(3)真正搞好服务。近年来在广大农村,谈及服务,必言收费,已使得农民们无论对降低农业交易成本的硬件服务,还是软件服务,都已积蓄着强烈而迫切的需求。通过向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由财政支付的各项无偿服务,降低农业产品进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交易成本,应成为政府扶持农业、关爱农民的重要举措之一。如搞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由财政直接出资,无偿提供农副产品品质认证服务等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中介服务和品牌经营,就是在为降低农业的交易成本提供软件服务。又如,政府财政出资购买对农产品品质影响大、作业范围广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无偿提供给农民或农民组织。(4)充分利用新闻和媒体。目前,我国的众多媒体表面上看是市场化运作,其实多数的媒体部门由于政策的原因,实质是处在垄断地位,利润丰厚。党和政府领导机关要引导这些媒体部门,从丰厚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来反哺农业,在大众媒体中,留出版面、空间和时间段,开办专栏,以新闻报道、消费知识介绍、地方人文和名优特产宣传等形式来宣传农产品品牌;另一方面,拿出固定版面、空间和时间,免费为农产品品牌做广告,积极宣传名优产品和品牌农产品。总之,农产品品牌的宣传推广,先从地方品牌创建开始,势力较强的企业或品牌要面向全国,在国家级的媒体上做广告,甚至走向世界。(5)政府的支持要有力度。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风险高,企业往往有顾虑,迫切需要政府的鼓励。地方政府应当对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建设的企业在土地征用方面给予一

定优惠;对投入农产品品种改造和农产品技术改造给予一定幅度的补贴;对获奖品牌企业给予奖励象扶持工业品牌一样,扶优的力度一定要大。

农产品品牌工程走在前面的省和地区的实践表明,围绕实施农产品品牌开发战略,从省到县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协调服务和投融资力度,质量技术监督局强化质量、计量、标准化管理和质量体系认证并组织名牌产品申报;公安、交通部门为农产品销售开辟“绿色通道”;工商部门积极为达到标准的商品申请注册;农办、科协等部门致力于农业科技服务;外贸部门主动办(代)理出口业务等,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打造品牌产品的局面。

(三)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农产品质量体系、质量认证体系是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的基础

品牌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是区别竞争对手的有力武器,也是消费者识别产品的手段,体现着竞争的优势。质量是品牌的基础,技术是品牌的动力,质量与技术的统一是打造品牌的基本功。同时也要有正确的广告与公关等的支持配合。打造品牌,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开始,取得认证为基础和手段。质量和品牌并不矛盾。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农产品的质量是基础,是本质。在树立品牌方面,农产品与其他商品的显著区别是在品牌质量、品牌定位、品牌服务等诸项内容中,农产品品牌质量和安全所占的比重要大得多,是消费者认可的首位要素。同时,创立了农产品品牌,为了保持品牌的活力,对农业企业来说形成了外在的压力,便于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监督。以农产品质量为基础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首先,农产品生产企业要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用严格的产品质量培育品牌信誉,用优良产品满足市场的个性化要求;其次政府要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标准化体系,规范农产品的运作;第三,主产经营者要取得企业认证和其他认证,特别是重点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也要取得IS09000认证、IS014000认证、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食品体系认证;最后,不断引进高新技术,改良品种,改进包装、储藏、运输条件,进行品牌创新。把质量工作做扎实,使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有一个稳定的基础。

(四)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农产品商标注册是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的支持

我国著名的农产品有很多,像东北三宝、山东大枣、毛坝漆、洪湖莲子等,但这只是农产品而不是农产品品牌。我国的现实是绝大多数农产品无品牌,即使少数农产品有品牌,包括上述著名的土特产品,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形成多大的市场影响力。上述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如品牌经营意识淡薄、过于分散和细小的独立小生产者不可能打出自己的品牌、缺乏地理标志保护、品牌管理能力不高等。

纵观我国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地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品种的竞争,即“人无我有”;二是品质的竞争,即“人有我优”;三是品牌的竞争,它是一个长期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结晶,它最直观、最简单、最显著的表现形式就是商标。

目前,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中,在搞好商标运作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具备基本条件情况下,积极进行商标申报和注册登记,政府有关部门也要经常帮助和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部门进行商标注册。

(2)依龙头企业或以政府为主申请地理标志,将我国有市场影响的农产品尽可能多地申请地理标志。(3)要更加强化品牌管理。地方政府要帮助企业提高商标管理能力,整合商标;另外,我国在加强地理标志名称保护的同时,还应提高已申请地理标志企业的商标意识,从而使它们的产品可以受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自身商标的双重保护。

(五)以大流通为突破口,建立灵活多样的流通渠道和广泛的流通网点是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的依托

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重要的是如何将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农业生产组织起来,与千变万化的农产品市场相连接。因此,它必须与农产品市场流通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建立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大生产、大流通”格局,用营销网络优势推动市场扩张。(1)通过“市场结盟”的方式建立紧密型农产品营销合作组织,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统一品牌的农产品生产,并负责技术进步、产品标准制定及反假冒伪劣等工作。

(2)与学校、大企业、机关、部队、宾馆饭店等建立供销关系,通过直销,不仅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还为树立品牌形象提供了契机。(3)根据产品和自身情况,多渠道开拓销售市场,在大中城市建立专卖店,专柜专销、直供直销。(4)与大型流通企业建立品牌联盟。(5)建市场(专业市场)、建信息网络,扩大农产品品牌的辐射能力。

(六)积极进行广告宣传、扩大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树立产品和品牌形象是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的重要环节

增强品牌意识,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通过广告来宣传品牌、宣传地域特色,树立产品和品牌形象,扩大市场份额,保证质量安全,提高产品档次,增加销售收入,使农产品品牌迅速成长起来。因此,从政府到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都要有广告促品牌、促经营的思想,不拘形式,全方位地运用各种广告形式,尤其要运用整合传播策略和新兴媒体,及时、准确、经济地将信息传递出去,使农产品品牌在市场中拥有巨大影响力。在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提高的同时,要借助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和现代科技、生物技术,不失时机地树立产品形象和品牌形象,打击假冒伪劣品牌,提高品牌忠诚度。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 武汉 430060)摘自:2005.12(61-64)《中国农村经济》

第五篇: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顾林海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所谓农产品品牌,就是使用在农产品上,用以区别其他同类和类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显著标记。品牌就是竞争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是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重大任务,是农产品实现市场价值的重要保证,对于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建农产品品牌“困”为何因?

一是缺乏集聚的向心力。从经济发达地区农产品品牌创建的经验看,多为先有规模,后有品牌,规模支撑品牌,而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品牌开发以规模小、杂、弱,经营分散的农户为主要依托。农业企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特点,使农产品品牌不论在地域上还是在产业链环节上,都存在一定的分散性和分割性,难以形成组团出击、抱团联合,集中打响品牌的合力,缺乏区域和集约化生产,目前还处在单个农户经营状态,不能满足市场化需求,经济效益不高。

二是缺乏市场的竞争力。从生产条件看,农产品对自然环境的依附性较强,许多品牌产品依赖于独具的地域特征,离开自然条件,农产品品牌就无从依托,失去根本。因而,许多农产品的品质质量较难稳定。从农产品科技创新看,现有农产品企业生产经营很大程度处于简单粗放状态,产品大多粗加工,精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更少,农产品品牌科技含量低,缺乏统一的经营模式和要求,产品数量和产品质量都还比较低下。

三是缺乏品牌的影响力。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是品牌价值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由于农产品属性,单位价值较低,需求价格弹性较低,品牌效益短期内难以显现,品牌认知和识别困难,品牌建设费用投入大,见效慢,这也是制约农产品品牌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

创建农产品品牌“难”在何处?

一是思想“僵”。思想僵化,观念滞后,认识不到位,缺乏创建品牌的意识,争创名牌的开拓创新精神不够,一些农业企业家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磨练,满足于小富即安,缺乏长远目光,只顾眼前利益,信用观念差,对农产品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淡薄。

二是规模“小”。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是农产品名牌企业和产品数量少的根本原因。企业规模小而散,效益差,品牌认知度不高,销售范围较窄,加工附加值较低,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为作坊式经营,家族式管理,封闭式发展,一家一户生产,产地分散,产品没有统一的品牌标识,形不成集聚效应,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是基础“弱”。部分镇村中小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等技术装备落后,质量基础工作较为薄弱,缺乏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懂得质量管理的技术人才较少,缺乏将特色产品转化为品牌的加工包装环节,质量保证能力较差。大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都集中于初级阶段,多以初级产品销售,效益低,农产品价值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提升。

四是层次“低”。农产品整体科技含量低,农产品品牌营销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撑,限制了农产品价值的提升。

创建农产品品牌“路”在何方?

一要“引”。供销合作社等涉农部门应加大品牌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增强农产品品牌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支持农产品品牌建设、消费品牌农产品的良好氛围。建立品牌产品激励保护机制,从单纯追求数量增长转为追求品质优化,大力发展名、优、新、特、稀农产品,减少生产的盲目性、随意性、趋同性,走市场化、现代化大农业之路;充分挖掘农产品的文化内涵,根据农业产业文化资源特点与消费者需求趋势,在农产品品牌的设计和培育中,强化浓厚的人文、地域、风土气息,塑造农产品品牌的个性特色。鼓励和扶持企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注册农产品商标;打好生态牌、绿色牌、安全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带动企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和农民走农产品品牌化道路。

二要“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深刻阐明了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农业标准化、农业质量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是创建品牌的基础性工作,质量是农产品的生命线,是农产品创品牌的根本。农产品标准化是农产品品牌发展的质量保证、技术基础和法律保障,要按照“统一、简化、协调、优选”原则,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促进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的推广普及,提升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流通,规范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提高效益,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三要“联”。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联合合作,培特培优,做大做强,推动农产品品牌发展。供销合作社等商品流通部门和农委、工商等职能部门要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的现状、特色和优势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组织化上,加强联合合作,构建多功能、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体系,积极探索把同类产业的大小合作社联合起来,组织农民走专业化道路。

四要“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落脚点是依托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引进新品种,运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加工程度,实现农产品质的飞跃。依靠技术进步,加强新品种引进培育,提高农产品开发能力,以新产品、特色产品、精深加工产品,注重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示范、推广,淘汰劣质品种,压缩常规品种,扩大名优品种,以品种的更新换代,提升产业层次保持品牌的生机和活力。

五要“拓”。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必须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实施企业、基地、农户三结合的运行机制,作为品牌战略的组织依托,解决生产规模小、农产品品质差别小、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供销合作社等商品流通部门要帮助农民建立有特色的品牌产品产地市场,集中销售当地名优农产品,同时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开拓新的业务关系,促进农产品流通。

六要“扶”。政府要将农产品品牌建设纳入品牌建设总体规划,组织农办、农林、财政、工商、质监、供销、商务、民政、宣传、人保、食品、交通、科技、金融、税务、法律等相关部门参与农产品品牌建设“大合唱”,加大对创“品牌”农产品的企业或合作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长效投入机制,特别加大金融、税收、科技、财政对供销合作社等相关部门创建农产品品牌的政策支持,推动竞争环境的有序化,支持鼓励新产品开发、机械化“种、养、加、研”,推动规模化经营、精细化管理。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供销合作社)

下载关于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调查与研究

    **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调查与研究当今社会,品牌产品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 。随着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加快,农产品市场正加速转型,创建农产品品牌有助于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

    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某某地区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某某地区是农牧业大区,但不是农牧业强区,其中关键的制约因素之一就是农产品只有数量优势,而无品牌优势。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建议

    品牌建设的现状与战略建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成熟,建筑工程作为一种商品,其品牌效应正在日益突显。比如,人们在购买房子的时候,必定会选择现在所在区域较有名气的开发商楼......

    关于品牌建设的建议

    关于波鸿品牌建设的建议 一、 品牌建设的作用 作为一个企业,往往是把企业利益目标定为企业发展的最高目标,其解决办法就是用产品、服务、人才来完成。但是这些就像蝴蝶一样,都......

    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实践与北大荒品牌建设的思考

    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实践与北大荒品牌建设的思考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2008年10月6日 来源:黑龙江省农垦绿色食品办公室 作者:李 阳 余捷 我国改革开放历经30年,黑龙......

    实施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实施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吴玉明 品牌是企业发展高级阶段及市场经济发展高级阶段经济运营的核心和最高形式。目前人们对品牌的研究和实践更多是从经济层面来讲的,而......

    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质监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修改意见) 各县(市)人民政府,地区各相关部门: 为加快地区农业资源优势转换,推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努力打造一批具......

    关于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战略的意见

    关于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战略的意见(2008年6月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学苏北精神、促济宁跨越”动员大会和中央、省委今年1号文件精神,整合特色优质农产品资源,打造地方名优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