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与资源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9:3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生态与资源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生态与资源调查报告》。

第一篇:农村生态与资源调查报告

农村生态与资源调查报告

以余江县管坊为例新农村建设在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管坊也不例外。但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们急功近利,往往过于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而对农村的生态、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保护不足,甚至起到了破坏的作用。此外,在对农民素质的培养,村干部职责的构建,人口的控制等都有不足之处。我详细了解后,对于农村生态与资源两方面比较关注,但是并不是说其他方面问题不严重,在做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后,我返校后在与同学合作之下,制作了如下的调查报告出。

调查方式

我主要以自己初高中在家乡的所见所闻为基础,并就生态与资源问题与以前同学交流了看法,在所有交流看法的同学中从小学到高中不等,甚至有些同学辍学在家,对农村状况比较了解。此外,交流看法的同学中几乎涵盖了各个村,应该说调查范围是比较全面的。另外,在涉及到有关农业作业方面的问题,我主要请教的是我的姑父,他是一个有30多年务农经历的人,应该说对农村通行的耕作方法是比较了解的,也非常有代表性,基本能代表我家乡所在地区的耕种方法。通过上述两个方向的调查,我主要目的是找出农村目前存在的生态与资源方面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调查所发现的问题

1.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大量为修公路滥伐林木的现象。

当我与同学提到滥伐的现象时,几乎达九成的同学都是提到村集体为修公路整片山林的滥伐,并且没有移植树苗,只是由山上还有的一些小树木自然成长,周期很长,并且树木数量大规模减少。甚至部分同学提到滥伐树木是为了私人利益。同时,也有同学提到所修的公路有些根本就用不到。我在调查时也注意到,在修公路时,村里集体所有的山林之中的林木只要稍微大一点的几乎被伐光,直到我去调查时,也没有再长出几棵像样的大树。反而是那些承包集体所有的林地经营树木的人更会选择的砍伐以求利益最大化,而农村集体所有林地的树木经此一次,几乎把山林中存在的几十年的树全部伐光,只留下了一些只能当柴火的小树。我同时了解到,经过此次砍伐,村民委员会已经把集体所有速递划分地域划归了个人所有,当然此种划分在法律上无效的,但是 农村在此方面几乎没有执法监督者,所以也成了事实。在这片归自己所有的树地上,村民可任意砍伐小树作为柴火,但从没有人会种植树木,对林业的破坏极其严重。

2.开发公路两旁的土地盖房。

在对于土地的利用方面,几乎所有的农村通公路的村庄的同学都提到这点。至于没有公路直接通过村庄的同学也大多提到有填埋池塘盖房,废弃旧房宅基地的现象。在余江那边,公路两旁以耕地居多,林地次之,池塘比较少。对于耕地,目前还不至于被大规模的占用盖房,因为农家人很多都是靠那么一亩三分地生活。据我观察,在我们村通往城镇的路上大概有3公里路程,其中2公里左右路两旁为耕地,目前盖了4栋房,相对来说还不是太多。但对于林地的开发那是非

常严重的,由于我存于我村之上的三四个村庄的公路两旁林地较为平坦,易于开发,经常是推土机工作个几天 就可以开发出几栋盖房所用地。我注意到,我村最近10年新建设楼房25栋,其中有22栋是建在路边,这其中的21栋是开发林地建设的,我家就是其中之一,只有2家是在老房子上拆除重建的还有1家是以前的空置地,因为大家都建在一块地方,所以占用的林地的面积也不是太多。我村往上机个村,开发林地那就非常严重了,并且建筑比较零散,大大浪费了土地面积,几个相邻较近的村大有沿着公路连成一体的趋势。我做了粗略的估计,大概这几年落成的新房八成以上的都是开发的林地,这固然有农民生活水平提高,需要开发来建新房,但老房的宅基地没得到利用却是事实。

3.水质遭严重破坏。

谈到水质这个问题,很多同学纷纷抱怨水污染严重,现在都不敢下河游泳,鱼类大量死亡,一些小溪之中鱼类几乎灭绝。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记得以前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只要和伙伴一起出去抓鱼,随便找个小溪中的水沟弄干水,都能弄个斤把子泥鳅、黄鳝之类的,而且那时候开春等大人们把耕地开垦出来之后,田里都会有大量的黄鳝,我们都喜欢晚上去拿着黄鳝去夹鱼,一个晚上差不多能弄个一两斤,可如今,小溪里面几乎翻不出一条鱼,水里的泥土也没有一点肥力。记得高一的时候,也是在耕地刚开垦出来,我回家和以前的伙伴去田地里玩,看到一条田边的小溪中密密麻麻的躺着许多刚出土没多久的黄鳝与泥鳅的尸体,真是触目惊心,那种震撼的感觉一直在我心里直到现在都无法消退。水质遭到破坏,在我们那边每年可以种植两季水稻,每一季水稻至少得打4次药水,有时虫害比较严重的话还得再加几次,每次每亩地大概用药300~400ML,而按每亩地666.67平米,耕地水量大概有13.3334立方米,仅一次水体里农药浓度就可达0.03‰,我没有查找出水体自净的能力,但在如此高强度的作业下,年复一年,显然会超出限度,才导致鱼类大量死亡。此外,村民无环境保护意识,对于废水垃圾也都是随意倒入河流,随着生活垃圾的增多,这种做法也是导致水体污染的第二大原因。

4.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有个同学说道,需要时缺水,不要时下雨太多。应该说道出了农村现今利用水资源的困境。在我们管坊主要靠一个水库供水,但下面河道长期得不到疏理,宽窄不一,在河道中浪费了很多水,并且水路蜿蜒绵长,可以说很大一部分水资源是浪费在水路上的。另外,各村的池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据我统计,我村之前8个池塘,目前有2个用于养鱼,1个由于越来越浅,且生长水草过多,基本已遭废弃,另有一个已被填埋建房,另外7个还是主要用于蓄水用,但相比几年前,各个池塘面积基本缩小三四成,并且池塘中淤泥堆积严重,使得池塘变浅,严重降低了池塘的蓄水能力,这使得农村农业对于干旱的抵抗能力基本为零。农业基本靠天吃饭,有时是劳夜两三天都放不到一点水。

5.土壤肥力严重下降

随着技术的进步,农民进行耕地作业时对化肥的依赖越来越大,农家肥几乎不用,化学肥料好像屡试不爽。其实这是对地力的透支使用,近年来,土地板结现象非常严重,以前开春时,田野中绿油油的一片,都是撒播的草籽生长出来的农业用草,然后自然死亡成为地肥,而如今,田野中几乎是光秃秃的一片,见不到一片绿意。都是刚开垦完土地马上撒化肥补充肥力。土壤板结的另一个后果是对

水量的需求又加大,土壤本身几乎无法储水,导致经常干旱。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1.农村领导干部失职。

农村干部作为农村的领导者应当对农村的发展前景有个良好的规划,然而很多领导干部都是反反作为收费者,而对农村建设的监督,农村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没有起到作用,甚至起到的是更大的破坏作用,如在林木的砍伐上,村干部就未起到作用,反而倾力伐尽了所有能卖的树木,在新农村建设上,说建到焚烧垃圾的焚烧塔的出烟口竟然正对着村内,导致焚烧塔基本废弃不同,在此过程中,村干部就未起到起码的监督作用,事后也未作任何的补救措施。

2.村民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变化不对等。

村民对垃圾的处理还是和往常一样变化无任何变化,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塑料袋、干电池等自然不易降解与对生态有严重的破坏作用的商品大量进入平民家中,村民观念却没有转变,依旧是随意倾倒、焚烧,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今在农村随处可见一堆堆的各种白色塑料袋。

3.上级领导对关乎村民切身利益的工程组织力度不够。

上级领导也有组织各村村民集体修缮水路的,但是很多小溪都不在修筑范围中,更不用说是对农村池塘的修善。农民大多都是自己自足的生活,他们没有余财余力去做这件事,也没有这种意识,这就需要领导者去引导,并提供适当的帮助,然而上级机关组织在这方面组织力度上太小,组织范围也过窄,导致很难解决实际问题。

4.农民眼界过于狭窄。

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年复一年的重复着之前的生产模式,不敢放手去干,粮价上涨时几乎把菜地都用做了种水稻,为了追求者尽可能的高产,拼命施肥,不懂得物质的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导致了对地力的过度消耗。

解决存在的生态与资源的问题的办法

1.严格贯彻村干部的职权与职责。

如今,基层干部出现很多的权利滥用,而农村几乎已成为权力真空地,在对集体林木作处置决定时几乎没有征求村民的意见,完全是村干部做主,而村干部却几乎无任何职责,利益与义务的完全不对等是当今村干部竞争激烈的主要原因。我认为,对村干部应有一个监督机制,严格限制其职权的滥用与职责的不履行,此监督机制应国家机关监督与村民监督并举。村干部对农村事务的管理应尽心尽力。

2.逐步推进生态农村建设

鉴于中国农村人口过多,在生态农村的建设上,不可能这么快在全国推进,我的意见是多发起帮扶活动,在对新农村的建设上提供技术指导。如对于养鸡,养猪,养牛,养鱼以及种地的一体化生产,农民基本没有一点概念,而这个对于

生物方面稍微有点知识的人基本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目前农村的情况是也还有些人是在寻求致富的机会的,只要有人能够提出这条路,并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是有人会尝试的,而如果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就能取到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在此节奏下,十几年后农村的生态农村建设基本就能步入正轨。

结语

新农村建设目的在于对环境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然而从农村的现状来看的话,新农村建设依旧任重道远,在此过程中,各阶层都应该抱着共同的目标,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而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造成对生态与资源的透支。另外,要有一个正确的发展观,不能毫无目的、毫无节制的破坏了我们生活的家园。

第二篇: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

农村劳动力资源调研报告

30多年来市场经济使得整个中国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农业国已经发生变化,传统农业渐渐被现代农业取代。

以我所在的陶唐乡邱坊村为例,全村3230人,常住人口2950,土地2261亩,人均耕地仅0.7亩。男的大多去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务工,20岁左右的女孩子去沿海地区工厂打工,中年妇女在家养育子女赡养老人。村里的整个状况以留守老人小孩为主,大批的青壮年外出。通过村支书吴志权介绍情况,从中了解到农村劳动力本来就弱,村里的土地很大一部分已经被征收用于建设藤陶新型材料产业园。随着今后土地流转政策的实行,农田耕作集约化、机械化后,在家种地的人就更少。走访的过程中自己也体会到农村的冷清,受访者多为留守老人及中年妇女,大多都会担心过低的收入不能支持以后的养老医疗。到了晚上,可以发现农村的灯火很早便已经熄灭。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导致了很多问题,其中比较明显的有以下几个:

1、经济状况依赖度高。依靠外出打工的收益维持一家的生活,而农村本身没有新鲜血液的产生,导致农村经济相当脆弱。集体土地大多供开发用,农民固定收取利益,依赖性很强;

2、养老医疗缺乏保障,仅仅依靠政府财政的拨款,导致医疗卫生体系不健全,虽然农村医疗保险逐步普及,大力发展农村养老系统,但看病难养老贵得状况短期内依然难以解决;

3、土地利用率低,在缺乏足够劳动力的情况下,农村土地仅由留守老人及中年妇女这个群体的耕作,利用率极低,本可以一年种植两季水稻的,现好大一部分稻田都改种单季稻,还有一部分土地由于劳动力不足导致荒芜。虽然早已取消农业税,但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使土地的利润不能带来更多的额外收入。

通过调研,发现农村的劳动力资源严重流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农村老龄化的加剧。根据陶唐乡201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全乡人口中,0岁~14岁人口为2720人,占总人口的17.09%;15岁~64岁11440人,占70.15%;65岁以上2080人,占12.76%,老少比为75.63%。老年系数和老少比两项指标均高于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7%、30%以上)水平,也高于全国6.69%和30.4%的平均水平,启东从1990年起已成为标准的老年型人口社会。就我所在村1~16岁占村总人口16%,17~40占25%,41~60占27%,61岁以上的占32%,所在村老龄化现象严重。

(二)、单一的经济结构下农村经济薄弱。我所在村的经济对外的依赖度很高。村里只有一个奥兴公司这个服装企业,以出口创收为主要的收益来源,其员工多为村里的妇女以及一些年轻女工,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订单大量减少,很多员工在家待业,收入减少很多,而多年的工作使得自己早已不能再回到土地。大量外出人口的经济收入构成了农村很普遍的一种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农村的生命力十分薄弱,出现了依靠不断输出劳力而不能自生血液的脆弱经济结构。

(三)、公共设施不健全。由于公共设施的不健全导致农村生活水平不能有很大的提高。通过调查,所在村依然有很多的露天厕所,夏天的卫生状况堪忧。居民用水情况相较多年前有很大改善,但仍然面临夜间停水的问题。对于饮用水的净化处理,居民普遍担忧,虽然可以接入市里的水,但费用较村水站还是高。村里的娱乐、购物场所几乎没有,购物娱乐需到乡上。这些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年青人急于走出农村,外出的人又不想返回农村的恶性循环。

对此,就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大量流出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以政府性项目催生相应的服务业。近期内周边的重大工程项目有很多,如崇启大桥的开工建设。热闹的集乡上,一幢三层小楼上的 ‚大桥旅馆‛与崇启大桥‚同步开工‛,如今生意十分红火。除了迎来送往一批批散客外,还有客人长期包住在这里。‚最近两个月,附近新开了10多家旅社、饭店、超市,从这里向南已经形成了一条‘商业街’。‛旅馆老板陈永安说,‚以后的生意会越来越红火。‛这种服务性行业就是受益于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对此,随着所在村作为上海启东一小时经济圈的第一站,各种配套设施的投资值得村里投入。村里的土地也可以更集中的利用,将部分用地作为开发用地,吸引投资;部分用地可以自行建设,构造一些旅游、运输、维修性的服务性组织。

第二、开发农村人才资源。2007年,南通市委组织部等8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的意见》,力争用五年时间培养1万名农村经营管理人才、2万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3万名种养能手、4万名能工巧匠,树立百名市级、千名县级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典型,建立10个市级特色农业人才基地,市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给予一定扶持。作为农村的人才工作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送出去,二是引进来。送出去是讲培养优秀的农村青年,通过表彰、津贴等方式鼓励优秀农村青年,由村或者乡出资免费给予网上科技期刊查询,免费赴上海、北京、山东等地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观光、考察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农村培养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引进来的方式也有很多,最直接的一个例子就是大学生村官机制。国家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后,给农村带来新思想、新思路、新风气。此外,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事业单位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一线发挥余热。

第三、完善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健全的公共设施是保留农村劳动力,带动农村发展的必须。农村的公共设施不完善主要是供水、供电、卫生系统上。经过多年的发展,供水供电系统建立齐全,出现问题多在维修上,出现水电系统的问题往往不能第一时间修理,对居民影响很大。因此我的建议将修理维护职责写入乡供水项目承包合同,以此约束水站承包人。在农村中卫生情况一直堪忧,村里的露天厕所在整个调查过程中让我格外关注。‚小康不小康,不看厨房看茅房‛,厕所的改造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值得关注。对此,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建立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卫生厕所是指有墙有顶,厕坑及储粪池无渗漏,厕内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的厕所,同时粪便通过特殊结构(如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或沼气池式等),能使粪便中的寄生虫卵和致病微生物得到有效灭活处理的厕所,或叫做无害化卫生厕所。同时推进农村厕所入室工程,改变农村卫生环境。

第四、推进农村创业。农村的经济模式在进几年有很大的改变,因此,鼓励农民自我创业也是保证农村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法。相对于城市创业来说,农民自主创业困难较多。首先,水价、电价、通信等费用高,导致创业初始成本多,创业门槛过高;其次,从银行取得贷款难度大,农民没有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自行找不到贷款抵押的物品,也很难找到担保对象。再次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即使有了资金能够进行创业,能够进行生产,但由于农民信息渠道缺乏,生产的产品销路很难顺利打开;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化等问题也缺乏足够的能力予以解决。就政策上需要建立完善农村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在这个方面需要政府出台相应措施,协调地方于银行关系,故不作多的探讨。村里则需要及时发布产业政策、市场信息、技术规范等,为创业者提供产业改革、发展、结构调整、资金投向、诚信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引导创业者依法纳税,合法经营,健康发展。农村的劳动力不断地外流,这是现阶段农村普遍的状况,一方面,这解决了农村的经济问题,另一方面推动城市化进程。但就现如今的形势,需要改变这种不断外流的现象,原因归于农村建设的需要,以及农村城市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带来的矛盾。因此吸引劳动力回归农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通过不断改善农村创业投资环境,不断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体制,不断加大农村政策扶持,使农村成为真正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第三篇:农村小学资源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现状调查

——以安徽省郎溪县梅渚镇梅丰小学为典例

影像0901

u200912963

郭丰

摘要:以我小时就读的梅丰小学为典例,对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资料进行了分析,从中挖掘出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议。同时延伸出学生对教育公平的思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教育资源

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教育直接关系到我们人民的素质,深刻的影响着国家综合国立的提高。我们国家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国家需要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个人,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教育赋予我们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农村的孩子若想走出农村,必须依靠教育的帮助。接受良好的教育是绝大多数人所渴望的。但是由于目前国家国力所限制,各个地方的教育资源肯定有所不同。不仅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也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那么,农村学生享有的教育资源如何呢?硬件条件是否齐全?师资力量是否充足?学生与老师关系如何?学生们在资源较贫瘠的农村课余生活的组要构成又如何? 一、调查过程及数据汇总

1、直接进行有结构的观察。现场的观察具很强的说服力。学生对校园硬件设施和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观察并拍照,详见附录。

2、访谈。(结构性访谈)学生于8月3日找到了梅丰小学的校长——郭校长。郭校长是我小学时的老师,他亲切的接待了我,并对我独立开展社会实践调查进行了肯定。提供了我翔实充足的材料。

现节选我和郭校长的部分对话,作为材料,稍后进行分析。(详见附录一)

3、问卷调查(访问式问卷)我有一个堂弟两个堂妹是在梅丰小学念书,村上还有另外5人在梅丰小学念书。为了进一步了解梅丰小学学生课余生活我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包括在学校里的课余生活,放假在家里的娱乐活动,先不想去参观博物馆,对自己的春游秋游满不满意,希不希望照着科学课本把上面的实验都做一下,老师平时是否体罚学生。(详见附录二。由于条件所限,只找到八个人,调查结果可能存在不准确的状况,只做参考)

二、数据分析

1、师资力量分析。从谈话可知,学校只有8个老师(包括校长)。数量很少,每个人都带超过一门课,精力上是否能跟上还要打一个问号。另外,老是不稳定,也对学生的成长不利。经常更换老师,学生好不容易适应了一位老师,老师却由于合同期满了,又要更换一位老师,学生又要重新适应。并且,老师是短暂的合同老师的话,教学热情肯定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国家对教师的在编名额应扩大一些,在很多农村学校,老师都没有编制。

2、学生人数分析

从表中可以得出,越是低年级的人数越少,从05年开始,农村小学人数几乎每年都在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开始出现了,下一代的人数开始减少。以后社会发展要靠这一代人,人数的减少,相应的,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在农村,这一代人缺少了兄弟姐妹,愈显孤单。这一代孩子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日后的教育提供资金,远离家乡,外出打工,无论从哪方面,这代孩子都需要更多的照顾和引导。我们能做的还很多。

3、孩子家庭与学校的联系。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是由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共同完成的。一方面,学校由于师资的原因,家访的次数比较少,学校和家长联系的比较少。另外一方面,父母多数在外,对孩子教育较少。隔代教育的效果很难让人满意,爷爷奶奶通常对孙子很宠爱,甚至是溺爱。

4、硬件分析。据学生观察,学校的硬件设施极度匮乏。和我读小学时没有太大改观。主体教学楼为三层砖瓦结构楼房,(见附录照片),除此之外,建筑只剩办公室,综合楼,食堂,厕所。至于综合楼,空有其表,上面写着家长学校,电脑房,图书室,等,而实际上是当作寝室用的。还有部分是空置。至于操场(见附录图片)中间长了一些杂草,郁郁葱葱,昭示这很少有孩子的嬉戏。小学里从来没有计算机课,学校在2000年配置了一台电脑,但没有真正应用到办公上。

5、孩子学习状态分析。在我设计的问卷调查中,问题“你是否愿意把科学教材上的实验重头到尾做一遍?”我访问的八个孩子都给出了“非常愿意”的答案。“你愿不愿意参观博物馆”八个孩子的答案都是“非常愿意”。这说明孩子的主观意愿上是十分渴望学习的,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但是农村匮乏的教育资源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孩子的发展。8个孩子中4个认为老师“经常打人”,4个认为“有时候打人”说明老师主要是靠体罚学生充当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不是鼓励学生,让学生以追寻成就感为动力。

三、思考与建议

1、关于农村小学教师的思考。

教育资源中,师资力量应该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可以尽量提高的地方。对于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短期内想提高学生么生活的社会环境,困难较大。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乡村是最需要老师的地方,但是乡村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很小,大部分老师都是想从乡村小学获取教学经验,把乡村小学当作自己的试验田,待自己经验成熟拿到教师资格证之后,往往另谋高就。其实,政府可以适当干预,其中我认为最有吸引力的就是增加农村教师的在编名额。给教师们充足的稳定感,国家必须做这个后盾。但是相关政策出台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和老师的交谈中,我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1)专业不对口。很所老师自身专业是英语,但是同时还要负责语文数学甚至科学教学工作。诚然,这些老师在做题目的时候都应该没有问题,但是,一个优秀的老师并不是能把学生的题目做出来,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学习,这就要就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综合素质。要求是本专业的学历才能胜任,这就造成了不少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另外,带的科目多了,老师的精力就分散了,相对的,这些学生所能享受到的教学资源就减少了。

对策:目前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对这一状况做出本质的改观。但是我们能不能做一些调整呢?我想,教师人数相对缺少已经是一个既定的事实。那么我们就从教学结构上去调整,可能让一个老师带一门课,但是带几个年纪,这样要好一点。应为这样,虽然老师教的年级不同,若教一门学科,它是一个体系,同时老师在叫高年级科目是可以帮助高年级复习低年级的科目,而教低年级是对以后的重点也较清楚。这样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

(2)老师们教学积极性较差。可能是外地的老师,很多一部分实在工作难以找到的情况下来到农村小学任教的。此时老师们的心理状况比较低迷,难以激发工作热情。这种情况长期得不到改观。

对策:我认为学校管理层面应该做出相应改进。比如实施有效的奖励措施,对于教学成果显著的老师给予精神上物质上的奖励。同时学校在招聘老师是,可优先聘用本地的老师。本地人对当地较艰苦的物质条件应该没有什么怨言。毕竟是自己的家乡。

(3)教师的教育方式有待改进。

调查报告中,所有调查对象都认为老师是大人的,而且次数比较多。对于不听话经常扰乱课堂纪律的,可以适当惩罚。但是惩罚不能变成威胁学生的手段。不能让学生完全因为害怕去学习。

对策:学校应该组织老师再学习,对教学技能进一步提高。激发学生兴趣。

2、当地政府措施功能的缺失的思考及对策。虽然我国城市化进程在加快,但是目前大多数人居住在农村。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似乎相对较少。诚然,这与地方经济有关。农村往往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从家长去外地打工人数中就可见一斑。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不应该忽视教育的投入。但目前的情况是越是落后的地方教育投入的越少。当地政府往往只追求经济上的利益,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投入的热情不是很高。于是,当地教育相对落后,学生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而转向了城市,外地。本地的可造之才因此流失。将来他们往往会去往沿海最求更好的生活,也给自己的后代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条件。由于人才的缺失,使得当地经济发展不起来。当地政府再次加大招商引资,更加忽略教育。于是,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把本该花在教育的钱放在经济建设上,就好比是丢了西瓜去捡芝麻。要想不陷入这个循环一定要靠人才,而自己培养出的人才对家乡感情更加深厚,要优于外地引进的人才。

对策:这些纲领对政府的约束力较低,我们可以采取立法的形式把政府对教育的套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定下来。另外,对下级政府考核评定时,把教育投入占当地生产值的比例也纳入考核项目。这样可以增强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动力。

3、国家宏观策性的思考。早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财产总值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4%”的战略发展目标,这是明智之举。然而第“ 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教育界人士关注的增加教育投入的议题,在纲要定稿中得到进一步确认,即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持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这一比例要达到 4%。可见,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并没有实现。我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并不理想,似乎在我国,教育总要让位于经济发展。

4、学生课余资源的缺失。农村学生在学校里教学资源匮乏,在放假时,资源几乎为空白。

在校期间,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比较单调。基本上是聊天,跳皮筋,打糖纸,玩着和他们父辈小时候几乎相同的游戏。学校里唯一的体育设施是乒乓球台。水泥材质的乒乓球台现已坑坑洼洼,但是一下课就能看见学生围着乒乓球台。课件这些设施是极度匮乏的,没有篮球,没有足球,体育课就是跳远跑步等。音乐上,老师带着大家唱歌,虽然学生们也都还欢快,但是他们也十分渴望篮球、足球、电子琴。学校的实验室资源极度匮乏。在寒暑假期间,学生的娱乐活动几乎只有看电视,打牌,打麻将,和小伙伴们玩耍。

对策:学校的资金却是较少,但是我们可以用少量的资金去解急切需要解决的。不能让同学们都做实验,但是可以让老师演示一边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就很满足了。没有足球场篮球场,可以购置足球和篮球,孩子们也不奢望,只要有球,他们对场地的要求不高。第二,对于放假期间,孩子们对于课业可能有种抗拒的心理,但是他们是很渴望学习课外知识,看看杂志的。但是条件却不是很好。没有博物馆,没有游乐园,但是至少当地政府可以在一个村建立一个图书室,购置一些图书,供孩子们阅读。这样滑的资金十分有限,效果却很明显,即让孩子学到了东西,也减少孩子与社会上赌博麻将接触的时间。

5、教育公平问题的探究,哪些因素影响了教育公平?

(1)经济实力。由于历史、地理、政治上的诸多原因,我国城乡发展差异较大。而发展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地方教育的水平直接受当地经济状况所制约。经济水平的差异,是的个地方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有差异,硬件差异直接产生了。其次,地区经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一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由此,师资力量的差异也产生了。

(2)资源配置。主要表现是“四重四轻”:一是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二是重发达地区,轻欠发达地区;三是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四是重少数重点学校,轻多数普通学校。而一般的农村小学,都是以上四种情况中“轻”的,所以,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匮乏程度可想而知。加强农村小学教育投入,减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是实现和谐 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理解经济差异状况对当地教育的影响,但我们也渴望当地对教育资源的提高。增强国民综合素质,为建设科学强国打下基础。

结束语

本调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的现状,但由于调查是典例调查,没有采取很大的调查样本,因此未必能反映出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的全貌,有待进一步在更大范围开展调查以反映这是情况。但是本调查是学生独立完成,绝对不含任何虚假成分。

(感谢母校梅丰小学郭校长大力支持我的社会实践工作;感谢马克思主义学院栗志刚老师的指导。)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3、引用新华社消息“7月13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距离最近一次召开已有11年。教育界人士关注的增加教育投入的议题,在纲要定稿中得到进一步确认,即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这一比例要达到4%”。(7月15日新华社)

4、《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第四篇:资源与环境调查报告

资源与环境调查报告——雅安城区

摘要:此次实习,我们主要对雅安局部片区的资源环境进行实地走访和调查,所调查的范围在雅安雨城区,范围东至雅安宾馆、西达苍坪路、南究城后路、北至沿江东路。所调查的范围,既有雅安宾馆、东大街等住宿餐饮娱乐区域,也有像烈士陵园等景点。

由于该区域在雅安市中心,本范围之内几乎无工厂和农田,所以我们主要针对城区内的水资源和生活环境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市民走访、询问和随机问答等形式,对该片区的资源和环境有了初步了解。关键词:雅安、水资源问题、环境污染

水文状况:雅安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于夏季,多夜雨,雨城区某些年份降水量可多达2000毫米。主要河流大渡河、青衣江均属岷江水系,其大小支流近百条。大渡河有松林河、南垭河等重要支流,青衣江有宝兴河、荥经河、周公河(雅安河)等等。所以该片区的水资源丰富,条件优越。

水资源现状:从自然条件来看,雅安水资源并不缺乏,但通过我们实地走访才发现,却发现这里水资源存在河流径流量小和水污染的问题。

(一)河流径流量小。我们所调查的区域主要有濆江和青衣江(羌江),这两条河流都存在河流径流量小的问题。据我们所见濆江和青衣江有些河床都露在外边,水流小并且流速缓慢,两边的河漫滩上已

经种满菜。我们听一位曾经在水文站工作过的老爷爷说,雅安的河流的径流量比以前小了不少,以前在降水充沛的年份里还时常涨洪水。但现在已经好久没有发过大水了。

我们通过老人得知,这几条河径流减小的原因是:在青衣江上游新建了几座大型的水利发电站,拦截河水,导致下游的水量减少,水位下降。还有这几年全球气候有些异常,雅安的降水量也比以前要小一些。还有上游的植被遭到了人为的破坏,植被不能有效地涵养水源,水土流失严重。

(二)河流水污染。本区域内地处城区,经济高度发达,对水的需求量特别高。由于污水处理系统不完善,很多生活用水未经处理就又通过下水道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据我们调查还了解到,在这些河流的上游的一些县有大理石和花岗石的加工厂,他们的污水直接就排到这几条河流中。据说这种污水污染的土地连草都不长,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他对流水的污染程度。

对于上述两个水资源问题,我们经过讨论得出了一些解决的建议:①水电站应该根据下游需要,定时定量的放水,调水调沙,以保证下游用水需求和生态保护。②注重河流上游的植被保护,涵养水源。③完善城区下水道管网设施,改进污水厂处理设备和技术,生活污水分类排放和收集④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人们的行为⑤政府应该限制上游的石料加工工业的排污。

环境污染:该片区存在的污染主要是生活垃圾污染和建筑垃圾污染。

(一)生活垃圾污染。在我们走访调查中,生活垃圾污染,最严重的是苍坪区菜市场。这里随处可见乱扔的果皮菜叶,臭气熏天的腐烂异味,漫天飞舞的苍蝇…而该区域都存在的问题就是垃圾随手扔,我们询问了一位环卫工人,他向我们介绍每天都要至少清理4三轮车的垃圾。她还说人们的环保意识不高随手乱扔的垃圾。我们到了不少的垃圾桶查看,发现垃圾桶周围扔得满地狼籍,而很多垃圾桶里面有些却还未装满三分之一。更值得一提的是某些不显眼的角落没有垃圾桶,也不是垃圾站,却堆了许多垃圾。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垃圾未分类。一些垃圾桶明明贴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标签,但通过我们调查发现,其实两个桶类的装的垃圾都一样。

(二)建筑垃圾污染。我们走到青衣江江边,发现岸边堆放了很多碎砖块、水泥等垃圾就堆在河边。这些东西并没有专门的人去清理,一直堆在那里。这种景观不仅与我们的中国魅力城市格格不入,而且对城市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上述两个环境污染问题,我们通过讨论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是:①环保部门加强执法,坚决整顿脏乱差现象。②落实垃圾分类,增设分类垃圾桶。③专人清理已有建筑垃圾,增加垃圾车的清理次数。④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第五篇:关于农村生态安全与环保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生态安全与环保的调查报告

一. 调查背景与目的众所周知,我们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所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但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业及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加,从而使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生态平衡受到猛烈的冲击和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粮食生产和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所以维护生态平衡是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这几年来,许多曾经水草丰美,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由于人类活动频繁,气候变暖以及缺乏生态建设项目,资金的支持,特别是未能进行整体规划治理,使得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生态危机凸显。

1.草地退化,资源短缺。

2.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

3.水体污染,生物种类减少

这种严重性和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经济和环境保护到底能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让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对自然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人类的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可以互相促进的,可以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了解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的现状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试图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确保幻境与经济的并行发展对当地环境的现行办法和已取得的成效以及今后经济发展的大体思路进行一系列调查和了解。力求从中做到了解现状,分析原因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一.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了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参观,问卷调查,个别采访等方式从而采集到的材料和数据来源丰富,具有极强的说明力,真正做到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分析问题,是最后的结论科学而客观,从而使所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强,可行性好,能起到一定作用。

二. 环境分析

我的家乡杨树林村是一个淳朴的乡村,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没有城市里的乌烟瘴气,更多的是乡土气息,标准的小农经济,绝对的“低碳场所”虽说乡村是一个低碳场所但也只是一个方面,只是在碳的排放方面比较少,但是在能源利用方面远不如城市,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有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经济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文明,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对于这些理论性较强的东西,我们学生很少知道,村民们更是很少知道,只是知道低碳就是无污染,低排放,低能耗,没有想到还有那么多内在的问题,这也许就是农村发展的一个弊端,没有人关注社会问题,不充分利用新闻消息,但是对于科学发展观,绝大多数人认为是必需的,问及原因的时候他们的回答也很实在,“如果我们都把能源利用完了,我们的后代怎办?”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设计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业性革命,和老一辈聊天时,我总感到这一点对于老一辈人他们更关心社会的进步,关心社会的发展方向,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低碳,衣服手洗减少了电的使用,并不是没有电,是不愿意浪费电,并且夏天的时候都去河边用河水洗衣服,节约了水资源,吃自家的菜园蔬菜,并且有的都不用肥料,而是用牲畜的粪便,绿色无污染,很少吃肉,有利于减排各家都是独门独院,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冰箱空调的高消耗,没有冲水马桶,山上都是果树,一片绿色,只不过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人来这里开采矿山,破坏了一些树木,并且有些松树都已被砍伐了掉了,因此对我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随着进一步的深入调查,一些事实也都显而易见,虽然我们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免受到城市的干扰,生活垃圾在逐年增加,农业面临污染形势严峻,农产品的污染高居不下,白色污染有增无减,加之村镇机敏产生的生活污水,垃圾污

染,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以及粗放型养殖带来的污染等。农业污染比重逐步上升,秸秆焚烧,影响了大气质量,直接危害着人们的生存健康。农村环境呈现出空间,地表和地下立体污染的态势,造成农产品质低劣,营养缺失,市场竞争力差。农村饮用水安全令人担忧。水源污染导致农民的饮水不符合农村饮用水安全令人担忧。卫生标准,鱼塘,农田污染事件时又发生,价值酸雨频发和区域供水覆盖面不广,农村饮用水安全令人担忧,农村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些都与长期饮用严重受污染然的水密切相关。一是水质达标率极低,水环境质量达不到要求。全市境内受监测的主要河流,不符合水质要求。二是饮用水源地管理不够规范。三是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强,环保投入严重不足。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缺乏对环境保护等公益事业投入的实力。不少基层财政维持吃饭尚且艰难,投入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明显不足,直接影响着各地农村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和生态村的建设的进程。农村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投入缺少一些应有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村生态市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更是一项为民谋利的系统工程,努力把农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 调查建议

根据一段时期的深入调查和了解,我对我们村的环保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1.加强环保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环保法制化,是强化环保知识,宣传要充分利用县乡镇党校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对乡村干部农民群众中小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努力做到家喻户晓,形成从关心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2.强化环保法制意识,要按照符合实际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环保的体系,切实做到农村环保有迹可循、有法可依,对农村新建项目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依法严格审批手续。有效控制新污染产生,要运用法律手段,行政的经济的技术手段,综合治理和解决各种环保问题。

3.加大环保管理力度,不断推进环保规范化,严格环保目标考核,要将环保目标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各项人民政府,管理目标责任化,严格考核奖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的依据。

4.严格建设项目审批,农村建设项目的审批,有关部门要严格把关,把环保作为并指条件,认真履行职责只要有污染,对生态有破坏,无论什么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批准建设的项目也要加强全过程监管。

5.严格环境违法处置,对农村环保违法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不徇私情,县级乡镇人大要加强环保执法的监督和审查,以促进农村环保工作的有效展开,县级环保部门要适度授权给乡镇环保机构,以加大环保执法工作。

6.突出环保治理重点,不断推进环保实效化,一是突出应用水源保护,要明确专人定期对水源化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措施。二是突出生态环境建设,要做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要强化生态执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便保证生态不失衡,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增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三是突出打造环保品牌要高度重视环保品牌。

7.村民坚持自制,订立村规民约,建设绿色壁垒,结合本村实际,对防治养殖污染作出具体规定,特别是通过村民自治形式在全村规划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把养殖污染治理的主动权交给了村民,让村民建设出防止污染“绿色壁垒”。

五、调查总结

通过这次对我们村的调查,我深深体会到环保对农民经济生活的重要性,作为当代大学生,我有责任肩负起国家环保事业的使命,为了自己家乡的环保事业,升职为整个国家的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有我们团结起来共同面对环境问题共同解决环境危机,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才会越来越好,为我们自己创造一个绿色的家园,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地球上生活得更长久,解决环境危机需要每个人出一份力,不管工人、农民、党员干部、国家领导还是我们学生,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

下载农村生态与资源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生态与资源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挖掘开发生态资源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绿水鱼游原生态两岸共创致富经 挖掘开发生态资源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日前,笔者在XX乡南阳溪岸目睹了县渔政部门、XX乡政府、XX乡渔业合作社联合起来,将60000多尾青、草、鲤鱼苗......

    XX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

    XX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 专业:班级:姓名:杜传胜学号:1046004452152 摘要:为全面摸清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切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从农村生态环境看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调查报告第一章 绪论 摘要:在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关于我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近几年来,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城市现代化、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大力推进生态市建设,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

    资源调查报告

    附件2: 资源调查报告 为合理开发利用林地资源,防止森林资源受到破坏,并为评估林地开发利用对森林资源的影响程度提供依据,根据有关林业法律、法规规定和森林资源调查技术规程,信......

    关于煤矿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探讨

    关于宁蒗县煤矿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探讨 前言 煤矿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宁蒗县有限的煤矿资源在开发利用中为我县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

    关于生态与环境的调查报告

    关于生态与环境的调查报告 一、当前岭子镇生态与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范围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近年来,随着......

    XX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5篇)

    XX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XX市就业局为全面摸清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切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我们于2月20日—3月31日开展了全市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