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徽省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的调查[大全5篇]

时间:2019-05-12 19:3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安徽省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的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安徽省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的调查》。

第一篇:对安徽省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的调查

对安徽省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的调查

2010-8-24 14:26:18

——作用明显 问题不少 急需规范

农村土地整治、建设用地置换、新农村建设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现在已经变为一片片良田、一幢幢新楼出现在我省几千万农民身边,有力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及生活方式。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政策,将作为影响我省农民未来的重大举措而铭刻安徽“三农”工作青史。今年以来,本报(安徽日报农村版)记者聚焦了目前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经过大量的基层调研,并听取了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省国土厅等有关部门的专项调研意见、建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

意义重大 成效明显

4月17日上午,在长丰县宋岗村,合肥市首批整村推进建设项目——宋岗、陈刘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项目率先通过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专家组验收,该项目区形成了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林成行的生产布局模式。

这一建设项目于2008年5月正式动工,项目区内1295户,3978人全部搬进了崭新的极具江淮新民居风格的新屋中,群众告别了原来吃水靠挑、上厕所难闻、雨天道路泥泞的局面,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家家户户是“三室一厅两卫”的标准格局。同时,该工程可净增耕地3102亩,其中宅基地整理新增耕地1695.8亩,土地整理新增耕地1406.2亩,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农田种植、排灌和交通等农业生产条件。

造甲乡的土地整治及新农村建设是全省此项工作的一个典范,也是一个目标,它充分体现了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据统计,2001年到2009年,全省共实施国家和省级投资土地整治复垦开发项目251个,总投资43.39亿元,建设规模278.29万亩,新增耕地22.11万亩,地方各级政府实施补充耕地项目16038个,新增耕地154.99万亩。

农村土地整治,较好地解决了工业化城镇化缺地、新农村建设缺钱、耕地保护缺动力、城乡统筹缺抓手等问题。同时变革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农民居住状况和生存条件,提高了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可以说,这是一件“政府得土地,农民得实惠,企业得效益”,多方共赢的好事。

现在,我省的土地整治工作思路明确,从单一的土地整理、村庄置换向综合治理、整村推进拓展,很多地方都整合了涉农资金,以土地整治项目为载体,集中投入到土地整治项目区。有的地区采取“各炒一个菜,共办一桌席”的办法,整合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产发展等资金,集中进行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问题不少 阻力出现

无疑,工作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及其重要的抓手。正如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2009年8月10日在省政协资政会上指出的那样,要以土地整治整村推进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但记者在乡村采访时也发现,很多地方在具体实施这项工作时,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农民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如果不解决,可能会使这项工作成为“剃头挑子一头热”。这里的“一头热”可能是政府部门热而农民不热,也可能是上级政府热而基层干部不热。

一、新村选点不科学,规划滞后、缺少衔接。

繁昌县峨山镇农民反映,他们村正在搞新村建设,但新村离种地的地方太远,生产生活不便,这引起了当地农民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在原行政村范围之内建安置点,以方便生产生活。记者了解到,有的地方村庄建设规划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没有编制到位,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缺少衔接,在这种下就盲目上马村庄整治项目;有的地方在规划新村规模和布局时,与实际脱节,对耕作半径、居住成本、畜禽养殖等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缺少统筹安排。在调查中记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建房点热衷于向乡镇街道、当地主干道靠近,从而忽视了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

此外,有关部门在调查中还发现有的地方农村村庄缺乏统一规划,原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符合实际需要,新村建设选址难,布局不尽合理,农村各专项规划未能做到有效衔接。

二、资金投入不足,拆迁补偿标准偏低,导致农民举债建房。

对农村房屋拆迁,我省没有制定统一的拆迁补偿政策,实际操作中,一般都是由县级政府确定拆迁补偿标准。调查发现,各地出台的补偿标准一般都低于近年来交通项目征地标准,农民获得的住房拆迁补偿标准很低,主房(两层楼房和平房)一般都在300多元每平方,偏房、院落、水井、树木等更低。农民拆旧房建新房,需要自筹好几万元,负担较重。由此出现了少部分农户拆掉旧房后盖不起新房现象。

明光市桥头镇有拆迁农户反映,由于补偿低,拆迁补偿款还不够购买新村宅基地的,何谈盖新房?天长市汊涧镇张营村和杨村镇光华村通过土地整治,农民收入大增,居住条件迅速改善,但农民的债务也随之猛增,如果不建房,两村90%以上的农户都有余钱,因土地置换建房后,光华村举债户达到60%,张营村则达到80%。

从合肥市的看,一个土地整治整村推进项目区建设,需要资金1亿多元,加之农村土地整治市场融资能力弱,社会资本投入比例小,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尚未形成。目前,土地整治主要靠财政资金的投入和涉农资金的整合,项目资金缺口较大,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土地整治的前期投入,需要地方政府先行垫付,再以置换建设用地出让金方式进行周转,往往造成地方政府垫付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导致地方政府资金筹措压力大。

三、“新农村”建设水平低,部分新村涉农项目配套很少。

部分地方建成的“新农村”由于配套设施缺乏,整体建设水平偏低,无异于拆了老房盖新房。本报记者走访的多个新农村建设点基本上基础设施配套都不完整,至多将门前路硬化,修一条下

水道。根本谈不上沼气池、太阳能热水器、三格式卫生洁厕、自来水、有线电视、宽带等配套入户,村卫生室、垃圾站、公共厕所、文化站、农家书屋、路灯、农民健身器材等配套的公益设施就更为鲜见了,只有少数“新农村”典型示范项目才能看到。

由于农民新村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管理缺位,新村建成之后,人口迅速聚集,生活垃圾、污水也迅速增加,成为一个潜在的污染源。天长市张营村的一个新村安置点,因下水道建设没有跟上,家家在门前挖了一个污水坑积污水。淮南市潘集区贺疃乡一新村安置点,门前道路泥泞,下水道、路灯、公共厕所等无一具备,农民上厕所只有到附近的村庄去,时间久了为图方便,干脆就在自家房前屋后搭建简易厕所,这样的新村让村民生产、生活非常不便。

调查中部分乡镇主要领导告诉记者,他们也都很想要一些涉农项目配套打包进新村,但由于各项涉农资金申报立项要求不同,建设内容不同,验收标准也不同,很难做到涉农项目和资金有效整合,很难求得各主管部门的同意。

由于缺乏农民参与和监督,甚至有少部分新村的房屋质量出现严重问题。像本报曾经曝光的肥西县严店乡、涡阳县陈大镇和淮南市潘集区贺疃乡的新农村建设点,房屋质量都出现了严重问题。

四、连片复垦考核政策过于死板,基层工作难度加大。

目前在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中,省里的政策要求土地复垦连片,这样便于卫星拍摄,有利于监督,这是正确的做法,但考核验收时如果过分强调坚持“连片”的话,就会给基层工作造成很多矛盾。同时,省里的政策还要求拆迁不能强迫,坚持以农民自愿为前提。

很多乡村干部告诉记者,这两条政策其实是一对悖论,因为几乎在每个新村安置点,都会有少部分户不愿搬迁,如果要想通过国土部门的验收,就必须要强拆。如果充分尊重拆迁农户意愿,将这部分户留下来,那项目验收肯定通不过,因为“连片”是验收时的基本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断电断水逼迫农民搬迁现象也就自然发生了。如定远县某乡政府为迫使农民早日拆迁,对农户断电几个月,导致当地农民点着蜡烛、煤油灯度过了春节。

还有一种情况,个别村民知道土地整治项目一旦批下来,规划很难改变,于是出尔反尔漫天要价,给基层干部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五、先拆后建导致过渡期安置问题凸显。

因为土地复垦大多在老村庄进行,且基本上都是先拆旧房后再建新房,这就需要农户租房过渡。在农村,农民租房一般不能离土太远,不能跑到乡镇街道上居住,而在农村往往不能及时通过租赁等方式找到住处,由于项目资金紧张,给予拆迁农户的安置租房费用也很少,导致不少农户无房可住,只得在户外搭个简易棚子居住,留守老人家庭在这方面显得更为窘迫。有关部门和基层政府对这一问题考虑的不够,导致农民在过渡期的安置问题日益凸显。

今年7月,记者在亳州一土地置换点采访时看到,一些因土地置换而拆迁的农户,大半年过去了,仍然住在用雨布搭成的简易棚里,少数户生活非常艰难,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六、农民宅基地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土地收益权未得到足够的保障。

调研中有关部门发现,在拆旧建新土地置换工作中,农民宅基地资产价值没有体现,现行法律法规对宅基地使用权的补偿没有明确规定,农民的老宅基地通过土地整理与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置换,往往产生高额的土地增值收益,对这部分源于宅基地资产价值的增值收益,农民没有分享到。

记者还了解到,我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率、集体土地使用权发证率、宅基地登记发证率分别只有55.3%、30%、54.6%,产权界定不清,既影响了工作推进,又使农民维权缺乏法律依据。土地整治项目区的连片耕地在政府主导下,主要以租赁方式统一流转给企业经营,农民仅仅得到土地租金,没有从项目区生产条件显著改善中得到更多实惠,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风险,一旦发生经营风险或产生流转纠纷,农民土地收益权无法保障。

继续推进 急需规范

虽然在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中产生了不少实际问题,但此项工作意义重大,省政府也把土地置换作为一项长期政策稳定下来,但这不妨碍对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政策进行调整和改善。本报记者经充分调研后,提出如下建议:

一、保障农民自主权可以减少矛盾。

要办好土地整治这件事,一定要充分地、真正地尊重农民的意愿,保障农民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收益权和监督权。凡涉及房屋拆迁等农民财产权益的,必须征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同意,意见不一致的,不能搞强拆强迁;土地整理、村庄规划、旧房拆迁、新房建设等,要提供多种选择,公告公示,让农民选择。

二,改先拆后建为先建后拆或边建边拆。

目前通行做法是,项目一旦批下来,要求在很短时间内把旧房拆掉,但此时新房的地址或许才刚刚确定,绝大多数农户拆了旧房没地方住。

由于集中拆、集中建,机械、技工、劳力紧张,工期难免被拉长,同时也会因上述原因而涨价,增加拆建成本。如果能改先拆后建为先建后拆或边建边拆,这些问题就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三、验收标准、建设标准要贴近现实。

土地整平、可以耕种是土地整治的最终目的,验收不需要搞花架子。基层一些干部反映,目前的复垦验收工作有时显得很机械,表面上看很严格,但有时是一种花架子。比如,复垦时有些地方要求把田埂做得有棱有角,如刀切一般。去年秋种季节记者就遇到过这样的:某地复垦后的田埂做得平整如镜面一般等待验收,不少农民极力要求趁农时抢种麦子,但乡村干部不允许,说要等验收后才能种,因为耕种会破坏整洁漂亮的田埂,但验收组什么时候来,他们无法确定。同时,如果验收工作有一定的灵活性,允许不连片复垦,或者允许调整复垦规划,这样既可以保证农民的自愿和民主权利——你想拆就拆,不想拆就不拆,又可以减少基层干部的工作压力。

另外,房屋设计要紧贴农村、农民、农业的现实,要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不能过分地、片面地追求新村规模,村庄布点一定要科学合理,耕作半径不宜超过1.5公里,新房户型最好能有院落,能放农机具、能养一些鸡鸭鹅等家禽。

四、开辟多元化筹资渠道,整合涉农项目,提高拆迁补偿标准。

目前,在乡镇土地复垦通行的做法是,复垦一亩补助一亩的钱,补助的钱各地不等,有一两万,有三四万,但总的来说,补助的标准低,这直接导致给农民的补偿标准低,影响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积极性。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整治一个村,需要上亿元的资金,为土地整治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需要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化投入的机制,要在保证目前财政专项资金全额用于土地整治的同时,大幅度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大幅度提高农民住房拆迁补偿标准,逐步做到农民搬新房基本上不掏钱,宅基地多的农户还可以赚点钱,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政府应当强力推进各项涉农资金的整合,尽快出台政策措施,将各部门、各渠道投向农村、农业的资金集中投入到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中来。此外,在现有筹资渠道的基础上,还需要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此项工作,缓解地方政府资金压力。

五、严把工程质量关,设专项资金支持安置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要严格控制新村建设工程质量,加强建筑质量监管,使农民能住上“放心房”、“安全房”,坚决防止烂尾房和“豆腐渣工程”。在这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出台具体的制度和建设标准来规范工程建设。

新建房的标准普遍较高,一定要有专项资金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入,落实管护经费,建立长效机制,为新农村提供卫生、环保、安全等公共服务。一方面,可以借鉴城市社区管理办法,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和村民议事会制度,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顺利进行土地整治营造良好的环境。

小暇不掩大德,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建设成效显著,其中的问题通过相关政策的调整,工作方法的规范,都会得到解决,只要政府及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通力配合,这项政策一定会成为改善我省农民生活的“加速器”。

第二篇:资源镇整村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前期调查工作汇报

资源镇整村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前期调查

工作汇报

为了进一步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促进土地开发整治工作规范进行,确保全镇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我镇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以“双保”工程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对土地利用的调控和计划管理。为做好我镇2012年土地整治项目库建设和2012年第二批土地整治项目计划安排,我镇于7月初开展了浦田村、石溪村、石溪头村整村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前期调查工作,现将项目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我镇申报的2012年区级投资土地开发整治项目浦田村、石溪村、石溪头村土地整治项目,项目区位于浦田村、石溪村、石溪头村,项目区建设规模为228.43公顷。新增耕地面积6.6公顷,新增耕地率2.89%。项目计划总投资856.61万元。

一、资源镇浦田村、石溪村、石溪头村项目土地利用现状(详见表3.1土地利用结构现状表)

(一)浦田村项目土地利用现状。

浦田村现居606户,人口1800人,沙河沿岸(1-7、10、15队)约1130多人,灌溉水田面积66.85h㎡,利用率为51.46%,90%种植葡萄;旱地面积为5.74 h㎡,利用率为

4.42%。

(二)石溪村项目土地利用现状。

石溪村现居910户,人口2779人,4-21队总人口2300人左右,灌溉水田面积77.80h㎡,利用率为56.48%,主要耕地作物为红提、柑橙、水稻;旱地面积为1.85 h㎡,利用 1

率为1.35%。

(三)石溪头村项目土地利用现状。

石溪头村现居578户,1859人,沙河沿岸(1-6队)800多人,灌溉水田面积37.61h㎡,利用率为47.53%,种水稻的比列约占2/3;旱地面积为3.72 h㎡,利用率为4.7%。

二、下一步群众愿望较为迫切的工程

(一)浦田村群众较为迫切的工程。

1.沿岸的防洪堤建设3公里左右;

2.梨山脚新修机耕路约800米;

3.4-7队有一部分道路硬化400米;

4.灌溉水田坝已冲毁,需及时维修。

(二)石溪村群众较为迫切的工程。

1.丁源冲道路硬化4000米;

2.寨背底道路硬化3600米;

3.沙流沿岸修建防洪堤5公里;

4.12-14队水利建设约3000米;

5.20-21队新修屯级路3000米。

(三)石溪头村群众较为迫切的工程。

1.沿岸修建防洪提2公里;

2.车对背、下半埠坝头已冲毁,需及时维修;

3.道路硬化1000米左右。

三、今后项目实施组织计划

(一)项目建设设计任务

1.做好土地平整工程。将项目区的其他草地和旱地整理为水浇地,并修建田坎。

2.做好农田水利工程。

3.做好田间道路工程。

4.做好防护林工程。在田间道和生产路一侧种植桂花树4-5株。

(二)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成立机构,明确职责。在项目立项后,镇政府成立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及时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领导项目区土地权属的调整工作。

2.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六项制度。即项目法人制、公告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和审计制。

一是项目管理实行法人责任制,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使用、工程建设全程负责。

二是遵循公开、公正、公平、择优和诚实守信的原则实行招标,委托具有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组织招标。

三是项目的组织、实施、管理实行合同制度,与项目施工单位签定《施工合同》,与监理公司签定《施工监理合同》,明确各方的责、权、利。

四是工程建设实行监理制,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的投

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进行监理。

五是建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公告制度,促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发展。

六是认真开展项目审计工作,促进资金和项目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保证资金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

(三)施工管理情况

1.加强管理,强化资金监管。对项目资金严格实行专户存储,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建立专项帐户,确保不挪用、不截留。

2.严格工程监理,确保质量。监理单位必须认真履行监理职责,落实专人常驻施工现场,做好监理日志、监理月报,填报施工的质量检查情况表。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进行施工,督促项目监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有序推进项目实施的管理、质量监督及协调工作,使工程质量、进度、资金得到有效控制,合同约定得到有效履行,各方面的工作关系得到有效协调。

四、投资预期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分析

1.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区的农田道路、渠道以及防护林将全部配套,项目区内的旱地整理成水浇地,增强了土地的保水保肥性能,提高了耕地的生产力水平、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并进一步改善项目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2.项目实施后,增加耕地面积6.6公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3.该项目建成后,以种植业带动养殖和加工业,向社会提供一定数量的农副产品,调节农产品供需平衡。从科技应用、规模经营等方面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同时对促进和引导土地集约经营、加速农业产业化步伐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项目的建设,增强了宜农土地资源的整理力度和广

度,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轻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同时,对项目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生态效益分析

1.项目实施后,将有效改变项目区原有土地利用状况,明显改善和优化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坡耕地整理成水平梯田后,增强了土壤保水保肥性能,有效防止项目区的水土流

失,对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通过田林路综合规划整治,从根本上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项目区防护林建设,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优化生态环境。项目实施后,使项目区生态环境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三)经济效益分析

经土地开发整理后,使荒草地变成了耕地,使低产耕地变成了高产耕地,提高了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土地产出率也显著提高。而且项目实施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的升级,将使本项目的经济效益更为可观。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群众参与土地整理的积极性不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水平。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农民群众对土地整理工作的理解、对规划设计方案的了解、对施工单位的支持,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土地整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是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设计与施工,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土地整理项目的积极性,规划设计、施工设计方案及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等要在群众参与论证、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编制完善,广泛听取当地群众意见,让项目区群众自觉参与到土地整理的各项工作中来。

三是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规范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确保专项资金有效、安全、规范运行,确保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任务目标的及时、圆满完成。

四是科学安排施工工期,确保工程质量。一方面要求镇政府及村两委竭力做好施工过程中群众的协调工作,保障良好的施工环境。另一方面,必须科学安排施工,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影响尽量降到最低限度。

五是注重加强土地整理从业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对土地整理项目运作实行全程监控,加大监管力度,要把加强廉政建设,预防腐败贯穿于土地整理项目运作的全过程,切实把土地整理项目建设成“精品工程”、“阳光工程”、“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第三篇:科学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科学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彦随农村土地整治是重大战略。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高速非农化和农村土地的过快流失,带来了农村人地关系的剧烈变革。昔日庞大的农村高峰人口及其巨大的农村建设用地格局已被打破,造成了以宅基地废弃和土地闲置浪费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空心化加剧发展。土地整治作为盘活存量土地、强化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农村土地整治是土地整治与农村的结合,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农村土地整治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性突破,也是革命性创新。面对破解“三农”问题和缓解“双保”压力的挑战,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成为我国统筹城乡土地配置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

农村土地整治利国利民,现在不少地方热衷于去做,但普遍缺乏全局性的规划引领、基础性的理论指导和集成性的技术支撑。科学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必须认清当前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和未来的趋向。农村土地整治,既包括农田、村庄、工矿用地及闲置未利用地的专项整治,也应包括田、水、路、林、镇、村、宅多要素复合的区域性综合整治。着眼于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的长远战略,新时期的农村土地整治特别是空心化村庄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核心目标是重构整域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城乡国土空间新格局。

农村土地整治要有据可循。我国区域发展的地带性差异显著,农村发展的阶段不同,土地利用的问题各异,因此,农村土地整治要从不同区域实际出发,强调地域差异性及其主导功能性,因地制宜、分区实施。在区域内部要着眼城乡互动系统,围绕构建城市-城镇-中心村(社区)-基层村等级体系,科学制定农村土地整治的空间规划。同时,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空心化演进具有节律性,即“生命周期”,通常表现为出现、成长、兴盛、稳定、衰退等五个阶段。农村土地整治要立足科学理论指导,前瞻性地分析农村人口转移的过程与格局,科学把握农村空心化的动态与情景。

农村空心村整治,既不能错失良机,也不可操之过急。有些村庄进入了空心化的兴盛或稳定阶段,如果不能适时整治就会错失良机。随着农村非农收入增加和农民投资消费能力提高,新一轮农村建房的热潮会逐步兴起。从当前一些农村“建新不拆旧”、“新房无人住”的情况看,在空心村投资建房不是消费,而是一种浪费。还有一些大型企业以新农村建设为由转向进村整治圈地、兴园建厂,未来想整恐怕都难了。当然,像沿海有的地方极力推进农村大拆大建,这里面也潜伏着巨大隐患。比如正处于空心化出现或成长期的农村,按照现状人口进行迁村并居,可是部分农民仍要城镇化,过不了五年、十年又有大量人口转移出去,因而带来新的空心化问题。

农村土地整治应科学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整治正处于典型示范向区域推进的关键时期,如何持续推进农村土地整治,不仅是战略问题,也是科学决策问题。亟需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区推进。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的重点在空心化村庄,关键是整域综合推进。如中科院山东省村庄土地整治潜力与规划研究课题组,研究提出了山东空心村整治的“东占西补”及“整域推进”模式。在政府统筹规划、有效调控与监督下,创建了空心村整治组织、产业、空间的“三整合”区域模式,以及村庄整治还田、还林、还园的“一整三还”配置模式,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建设低碳乡村和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明了新途径。

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坚持陕西农村宅基地整治研究与实践20年,紧密结合陕西省特别是渭北地区农村实际,构建了典型地区废弃宅基地整治的成套技术与工程技术规范,提出了宅基地整理后的分层次分功能综合利用模式,建立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整治技术集成与决策平台,成为农村土地整治科学决策与工程技术有机结合的成功典范。

统筹城乡土地优化配置、盘活利用农村废弃土地、提升农村土地价值,是新时期科学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的基本准则。充分考虑到我国农村城镇化和少子老龄化的未来情景,应遵照 “城乡等值化”理念,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科学推进土地整治与村庄革新。当前亟需研究出台全国及不同地区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及指导意见,并上升为保护耕地红线、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国家中长期战略。

第四篇:少生快富整村推进工作经验交流

少生快富整村推进工作经验交流

黄铎堡镇位于**市以北47公里处,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28504人,其中少数民族23048人,占80.9%。截止2012年全镇累计实施少生快富工程889例,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3.5%。当年下达我镇少生快富任务89例,完成93例,结扎221例,完成224例,上环189例,完成243例,完成率分别为104.5%、101.3%、128%,全面完成了区委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党委政府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和帮扶措施,对整村推进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任务分解到人,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了任务落实。二是摸清底数,扎实动员,狠抓宣传教育。结合“走基层、访民苦、查实情、办实事”活动,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体作用,以村干部、村计生专干亲戚朋友为突破口,与目标人群勤沟通,讲政策,积极动员其落实两项节育措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充分发挥利益导向作用,措施到位。积极争取财政支持,除自治区奖励资金外,每户再奖励1000元,做到边手术边兑现,同时加大村干部奖励力度,每动员一例奖励500元,充分调动了目标人群及村干部的积极性,促进了任务落实。

**村为纯少数民族村,总人口794人,当年被自治区确定为少生快富整村推进村,在上级党委坚强领导和政府高度重视下,在各部门大力支持下,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利益导向作用,为每户示范户免费安装大门,并提供“幸福工程”贷款1000元;与妇联扶贫等部门联系落实小额贷款20多万元;与养殖圈棚改造、农村新能源建设、广播电视“户户通”项目建设及移民新村建设相结合,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50余万元;镇党委政府另抽取民政资金补贴扶助10多万元,充分调动了目标人群的积极性,使**村当年完成少生快富任务8例,累计完成少生快富35例,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100%。示范户户均人均纯收入增收20%以上,收入高达5000多元,与此同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信息平台建设均名列前茅,在我镇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第五篇:镇整村推进工作实施方案

XX镇整村推进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加大整村推进项目实施力度,全力保障XX镇整村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工作方案。各整村推进项目开展时须结合本方案,严格按经肥西县人民政府批复的各整村推进项目集体土地上房屋征迁安置实施方案执行。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为确保XX镇整村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项目的高效、安全运行,成立XX镇整村推进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领导组

政    委:XX    副政委:XX

指 挥 长:XX    常务副指挥长:XX  李志国

副指挥长:XX

成    员:XX

领导组下设五个村居工作组、监督组和后勤保障组

XX工作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XX村两委成员

XX工作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XX社区两委成员

XX工作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XX社区两委成员

XX工作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XX社区两委成员

XX工作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XX村两委成员

监督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后勤保障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二、项目运行流程

1.成立指挥部

项目立项后,及时组织精干人员,成立项目指挥部,制定详细征迁方案,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牵头单位:拆安办。

参与单位:党政办、国土分局、各工作组。

2.征地拆迁

项目开展初始,委托第三方进行进行项目风险评估及征迁丈量工作后,根据工作量成立拆迁工作组,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严格按照征迁方案开展征迁工作。征迁结束后,项目工作组会同村(社区)、国土、规划部门落实安置点选址。

牵头单位:各工作组。

参与单位:执法分局、拆安办、国土分局、规划办。

3.规划设计

具体参照《XX镇大建设工作管理考评办法》项目流程第2-16项流程实施。

牵头单位:规划办。

参与单位:国土分局、建设办、各工作组。

4.工程建设

按照《XX镇大建设工作管理考评办法》项目流程第21-36项流程实施。

牵头单位:建设办。

参与单位:国土分局、规划办、各工作组。

5.分房安置

制定明确的分房方案,确定具体的分房工作组成员名单及职责,确定分房时间、地点、户型及标准、安置原则、安置步骤及流程等,并严格按照分房方案及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分房。分房结束后将相应分房档案及资料整理、归档,并上传至县征迁安置项目管理系统。

牵头单位:各工作组。

参与单位:国土分局、规划办、建设办、拆安办、执法局、派出所。

三、工作保障机制

根据各工作组开展工作需要,为有力推动整村推进项目开展,制定如下工作保障机制:

1.集中征迁阶段由指挥部统一指挥,开展复核、算账、放号、搬迁工作,工作经费由镇党委会研究予以保障;

2.各工作组日常开展整村推进工作,每个工作组租赁1-2辆车辆予以交通保障;

3.各工作组日常开展整村推进工作,每个工作组在所负责村(社区)成立食堂,保障项目运行期间组员工作就餐;

4.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及设备,安排村委会、村空置房间作为办公场所,协调办公用品,确需购置办公用品的,按采购程序办理,确保整村推进一线堡垒稳固。

5.各工作组对征迁费用(含工作经费)、建设费用按报账程序(工作组把关→镇国土分局签字→镇财政分局签字→镇长审核→县国土局审核→县财政局审核→县政府审批)积极履行手续,镇国土分局、财政分局予以全力配合。

6.整村推进项目全部运行周期中,指挥部统一协调项目运行各参与方工作,保障项目运行社会环境、施工环境,解释颁发的各项方案、通知等。

7.本方案的领导组、各工作组人员奖励办法参照《XX镇大建设工作管理考评办法》中第3条款“奖励办法”执行,不重复享受。

下载对安徽省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的调查[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安徽省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的调查[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年度总结

    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年度总结 保康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严格按照省委8号文件和“三个确保”要求,着力加大......

    整村推进方案

    整村推进方案 为有效的提高整村推进的效果特制定流程如下: 一、事前准备期 1、要求经销商在整村推进前先联系好各村中熟知人员,做好事前准备。2、确定出整村推进的乡镇、时间......

    整村推进先进典型材料

    国家实施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政策,镇某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个过去有近半数村民在温饱线徘徊的贫困村,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为契机,以项目配套和提高建设标准为突破......

    整村推进简介

    站儿巷镇管江村整村推进项目简介一、基木情况站儿巷镇管江村位于站儿巷镇的南部,东临两当县云坪乡,西临甘肃省徽县,南临甘肃省徽县,北临站儿巷镇南坪村,三联村。管江村共有3个小......

    整村推进工作总结

    县扶贫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和上级定点扶贫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突出重点,很抓落实,全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进展顺利,2010年全县扶贫......

    整村推进实施方案.

    *****乡*****村富民安居整村推进 项目实施方案 *****乡人民政府 *****乡*****村富民安居整村推进项目实 施方案 整村推进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

    **县位于**东部,是**市唯一的一个区定贫困县,全县总面积1279.34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20.69万人。全县辖6镇3乡78个行政村,其中有区定贫困村26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33.33%。2005年......

    整村脱贫工作推进情况调研报告

    整村脱贫工作推进情况调研报告整村脱贫工作推进情况调研报告尊敬的姚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为推动全县整村脱贫工作,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1月中旬到3月上......